CN218177131U - 一种安全爬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爬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7131U
CN218177131U CN202222244596.2U CN202222244596U CN218177131U CN 218177131 U CN218177131 U CN 218177131U CN 202222244596 U CN202222244596 U CN 202222244596U CN 218177131 U CN218177131 U CN 218177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fixed
assembly
platform
pyl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45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泗宾
刘含强
朱志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uyou Securit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uyou Securit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uyou Securit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uyou Security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45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7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7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7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爬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安全爬梯,包括一号塔架,所述一号塔架的下方设有二号塔架,所述一号塔架包括一号装配架,所述一号装配架的上方设有二号装配架,所述二号装配架的上方设有三号装配架,所述一号装配架与二号装配架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一号塔架与二号塔架结构相同,均设置为三节一组,工作人员在攀爬时,每三节转换一次攀爬方位,通过增加转换方位前的攀爬节数与垂直方向对接的梯梁,避免整个塔架直梯上下一体贯通导致的危险性与频繁转换攀爬方向导致的工作人员眩晕,劳累的情况;每三节设置一防护笼,使得转换攀爬方位时能够提供防护。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爬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爬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爬梯。
背景技术
爬梯常用于建筑施工,在建筑施工用的塔机上通常设置有爬梯,目前常见的QTZ40、QTZ63及QTZ80等以上型号塔机的标准节内部钢直梯,均表现为人员攀爬面上下整体贯通,特别是因塔机独立使用高度无法满足楼体的建设高度时,在逐步加节顶升安设附着装置以后的使用状态往往达到30m-120m的高度工况。在防护措施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上下攀爬塔机极易诱发司机意外滑脱坠落事故。为防止人员坠落,现有的塔机通常采用以下方式,其中一种方式为司机系挂安全带牵引绳配合自落绳索速差式自锁防坠器,这种方式并未改变爬梯结构上下一体贯通性;另一种方式为在每节标准节内设置与水平面具有一定角度的爬梯,这种方式虽改变了爬梯整体贯通性的缺陷,但增加了司机频繁转换过渡的动作和行进路程,特别对于建设100m以上楼体时,塔机安装约50余个标准节,容易导致司机疲劳和眩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爬梯,具有便于运输、攀爬,防护性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爬梯,包括一号塔架,所述一号塔架的下方设有二号塔架,所述一号塔架包括一号装配架,所述一号装配架的上方设有二号装配架,所述二号装配架的上方设有三号装配架,所述一号装配架与二号装配架结构相同,所述一号装配架包括一号支撑架,所述一号支撑架的底面内侧固定设有一号站台,所述一号站台上固定设有一号直梯组件;所述三号装配架包括二号支撑架,所述二号支撑架的底面内侧固定设有二号站台,所述二号站台上固定设有二号直梯组件,所述二号直梯组件的侧壁上固定设有防护笼,所述一号支撑架与二号支撑架结构相同,所述一号站台与二号站台结构相同,所述一号直梯组件与二号直梯组件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爬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站台的外侧固定设有一号固定杆,所述一号固定杆固定在一号支撑架的内壁上,所述一号站台上开设有一号移动口,所述一号直梯组件的下端固定在一号移动口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爬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站台的外侧固定设有二号固定杆,所述二号固定杆固定在二号支撑架的内壁上,所述二号站台上开设有二号移动口,所述二号直梯组件的下端固定在二号移动口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爬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号直梯组件包括梯梁,所述梯梁的底面开设有对接槽,所述梯梁的顶面固定设有对接杆,所述梯梁的内侧固定设有踏杆,所述梯梁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设有一号支撑杆,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二号支撑架的内壁上,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下方设有二号支撑杆,所述二号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二号支撑架的内壁上,所述梯梁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设有三号支撑杆,所述三号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二号移动口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爬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笼包括笼箍,所述笼箍固定在梯梁的侧壁上,所述笼箍上固定设有一号稳定杆,所述笼箍上对称固定设有二号稳定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爬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塔架与二号塔架结构相同,安装角度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一号塔架与二号塔架,一号塔架与二号塔架结构相同,均设置为三节一组,每节均采用常见的2.5m规格,一号塔架上设有一号装配架、二号装配架与三号装配架,一号装配架上设有一号站台与一号直梯组件,二号装配架与一号装配架结构相同,三号装配架上设有的二号站台、二号直梯组件与防护笼,通过设置的对接槽与对接杆将三个装配架上的直梯进行对接卡合,使得三个直梯处于同一垂直面上,通过设置的一号站台与二号站台,可方便工作人员在攀爬时提供休息或在运输物品时提供暂存处;一号塔架与二号塔架的安装角度不同,使得两个塔架上的直梯组件相互交错,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攀爬时,每三节转换一次攀爬方位,通过增加转换方位前的攀爬节数与垂直方向对接的梯梁,避免整个塔架直梯上下一体贯通导致的危险性与频繁转换攀爬方向导致的工作人员眩晕,劳累的情况;每三节设置一防护笼,使得转换攀爬方位时能够提供防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装配架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号装配架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号直梯组件局部剖视图。
图中:1、一号塔架;11、一号装配架;111、一号支撑架;112、一号站台;1121、一号固定杆;1122、一号移动口;113、一号直梯组件;12、二号装配架;13、三号装配架;131、二号支撑架;132、二号站台;1321、二号固定杆;1322、二号移动口;133、二号直梯组件;1331、梯梁;1332、对接槽;1333、对接杆;1334、踏杆;1335、一号支撑杆;1336、二号支撑杆;1337、三号支撑杆;134、防护笼;1341、笼箍;1342、一号稳定杆;1343、二号稳定杆;2、二号塔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爬梯,包括一号塔架1,一号塔架1的下方设有二号塔架2,一号塔架1包括一号装配架11,一号装配架11的上方设有二号装配架12,二号装配架12的上方设有三号装配架13,一号装配架11与二号装配架12结构相同,一号装配架11包括一号支撑架111,一号支撑架111的底面内侧固定设有一号站台112,一号站台112上固定设有一号直梯组件113。
参照图3、图4与图5所示,具体的,一号站台112的外侧固定设有一号固定杆1121,一号固定杆1121固定在一号支撑架111的内壁上,一号站台112上开设有一号移动口1122,一号直梯组件113的下端固定在一号移动口1122的内侧;三号装配架13包括二号支撑架131,二号支撑架131的底面内侧固定设有二号站台132,二号站台132上固定设有二号直梯组件133,二号直梯组件133的侧壁上固定设有防护笼134,一号支撑架111与二号支撑架131结构相同,一号站台112与二号站台132结构相同,一号直梯组件113与二号直梯组件133结构相同;二号站台132的外侧固定设有二号固定杆1321,二号固定杆1321固定在二号支撑架131的内壁上,二号站台132上开设有二号移动口1322,二号直梯组件133的下端固定在二号移动口1322的内侧;二号直梯组件133包括梯梁1331,梯梁1331的底面开设有对接槽1332,梯梁1331的顶面固定设有对接杆1333,梯梁1331的内侧固定设有踏杆1334,梯梁1331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设有一号支撑杆1335,一号支撑杆1335的一端固定在二号支撑架131的内壁上,一号支撑杆1335的下方设有二号支撑杆1336,二号支撑杆1336的一端固定在二号支撑架131的内壁上,梯梁1331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设有三号支撑杆1337,三号支撑杆1337的一端固定在二号移动口1322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的一号装配架11上设有一号站台112与一号直梯组件113,二号装配架12与一号装配架11结构相同,三号装配架13上设有的二号站台132、二号直梯组件133与防护笼134,通过设置的对接槽1332与对接杆1333将三个装配架上的直梯进行对接卡合,使得三个直梯处于同一垂直面上,通过设置的一号站台112与二号站台132,可方便工作人员在攀爬时提供休息或在运输物品时提供暂存处。
参照图1、图2与图5所示,具体的,防护笼134包括笼箍1341,笼箍1341固定在梯梁1331的侧壁上,笼箍1341上固定设有一号稳定杆1342,笼箍1341上对称固定设有二号稳定杆1343;一号塔架1与二号塔架2结构相同,安装角度不同;一号塔架1与二号塔架2的安装角度不同,使得两个塔架上的直梯组件相互交错,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攀爬时,每三节转换一次攀爬方位,通过增加转换方位前的攀爬节数与垂直方向对接的梯梁1331,避免整个塔架直梯上下一体贯通导致的危险性与频繁转换攀爬方向导致的工作人员眩晕,劳累的情况;每三节设置一防护笼134,使得转换攀爬方位时能够提供防护,提高防护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一号塔架1、二号塔架2叠加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时转换二号塔架2的安装角度,使得二号塔架2上的直梯与一号塔架1上的直梯相互交错,在安装时将对接槽1332、对接杆1333与相邻直梯组件卡合,从而使得相邻直梯组件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在每节塔架上均设置站台,使得通过站台为攀爬的工作人员提高休息处或为运输提供物品暂存处,且通过一号塔架1、二号塔架2均设有三节的形式,使得工作人员在攀爬时,每三节转换一次攀爬方位,通过增加转换方位前的攀爬节数与垂直方向对接的梯梁1331,避免整个塔架直梯上下一体贯通导致的危险性与频繁转换攀爬方向导致的工作人员眩晕,劳累的情况;每三节设置一防护笼134,使得转换攀爬方位时能够提供防护,提高防护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安全爬梯,包括一号塔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塔架(1)的下方设有二号塔架(2),所述一号塔架(1)包括一号装配架(11),所述一号装配架(11)的上方设有二号装配架(12),所述二号装配架(12)的上方设有三号装配架(13),所述一号装配架(11)与二号装配架(12)结构相同,所述一号装配架(11)包括一号支撑架(111),所述一号支撑架(111)的底面内侧固定设有一号站台(112),所述一号站台(112)上固定设有一号直梯组件(113);
所述三号装配架(13)包括二号支撑架(131),所述二号支撑架(131)的底面内侧固定设有二号站台(132),所述二号站台(132)上固定设有二号直梯组件(133),所述二号直梯组件(133)的侧壁上固定设有防护笼(134),所述一号支撑架(111)与二号支撑架(131)结构相同,所述一号站台(112)与二号站台(132)结构相同,所述一号直梯组件(113)与二号直梯组件(133)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站台(112)的外侧固定设有一号固定杆(1121),所述一号固定杆(1121)固定在一号支撑架(111)的内壁上,所述一号站台(112)上开设有一号移动口(1122),所述一号直梯组件(113)的下端固定在一号移动口(1122)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站台(132)的外侧固定设有二号固定杆(1321),所述二号固定杆(1321)固定在二号支撑架(131)的内壁上,所述二号站台(132)上开设有二号移动口(1322),所述二号直梯组件(133)的下端固定在二号移动口(132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直梯组件(133)包括梯梁(1331),所述梯梁(1331)的底面开设有对接槽(1332),所述梯梁(1331)的顶面固定设有对接杆(1333),所述梯梁(1331)的内侧固定设有踏杆(1334),所述梯梁(1331)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设有一号支撑杆(1335),所述一号支撑杆(1335)的一端固定在二号支撑架(131)的内壁上,所述一号支撑杆(1335)的下方设有二号支撑杆(1336),所述二号支撑杆(1336)的一端固定在二号支撑架(131)的内壁上,所述梯梁(1331)的下端侧壁上固定设有三号支撑杆(1337),所述三号支撑杆(1337)的一端固定在二号移动口(1322)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笼(134)包括笼箍(1341),所述笼箍(1341)固定在梯梁(1331)的侧壁上,所述笼箍(1341)上固定设有一号稳定杆(1342),所述笼箍(1341)上对称固定设有二号稳定杆(13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塔架(1)与二号塔架(2)结构相同,安装角度不同。
CN202222244596.2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安全爬梯 Active CN218177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4596.2U CN218177131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安全爬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4596.2U CN218177131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安全爬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7131U true CN218177131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8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4596.2U Active CN218177131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安全爬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7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6864B (zh) 一种高空建筑机器人用作业平台系统
CN109826411A (zh) 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及其运行方法
CN109440985B (zh) 超高层建筑超大幕墙单元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5055170U (zh) 一种吊篮系统
CN218177131U (zh) 一种安全爬梯
CN220376298U (zh) 一种吊篮升降装置
CN212773388U (zh) 一种新型全钢式升降脚手架
CN209873572U (zh) 一种可调节垂直升降高度的临时通航提升站
CN210529487U (zh) 一种桥梁及带有翼缘板的箱形桥梁检查装置
CN114086594B (zh) 一种海上风电导管架的支撑焊接工装
CN211638772U (zh) 大截面箱型梁高空焊接挂笼
CN210886924U (zh) 一种可伸缩式双索面斜拉桥塔柱拉索区的检修平台
CN213653209U (zh) 一种用于桥梁翼缘板的一体化施工活动平台
CN112627045A (zh) 一种挂篮模板剪刀爬梯
CN212897481U (zh) 一种结构底部的高空施工平台
CN217352125U (zh) 一种贝雷桥搭建用槽钢装配式钢栈桥栏杆
CN219212046U (zh) 一种用于钢箱梁装饰板焊接的移动车
CN214034681U (zh) 一种电梯井内定型化施工操作平台
CN113463896B (zh) 一种具有多方向移动结构的夹层钢梁安装平台
CN212403249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
CN212773380U (zh) 脚手架用下吊架结构
CN218174595U (zh) 一种提升式小车架制作工装平台
CN219471499U (zh) 一种楼房顶层加高架设的吊篮装置
CN220487064U (zh) 圆弧立面高空电动升降操作平台
CN216999305U (zh) 一种薄壁墩钢筋施工作业平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