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4800U - 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4800U
CN218174800U CN202222178784.XU CN202222178784U CN218174800U CN 218174800 U CN218174800 U CN 218174800U CN 202222178784 U CN202222178784 U CN 202222178784U CN 218174800 U CN218174800 U CN 218174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medicine mixing
curing
mixing tank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87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蕾
傅磊
陈益人
刘汉涛
梅韶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feclee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feclee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feclee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feclee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87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4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4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4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包括混药单元及熟化储存单元,还包括转运泵;其中,混药单元包括混药罐、预混装置及第一搅拌器,所述预混装置位于混药罐顶部,用于将药粉及清水在进入混药罐前进行预混,所述第一搅拌器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混药罐中的药剂进行混匀;熟化储存单元至少设置有两个,均包括储存罐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储存罐内的第二搅拌器;转运泵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混药罐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管道与至少两个储存罐并联。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独设置混药罐和储存罐,各个罐体相互独立不直接联通,保证混药罐制备的每一罐絮凝剂水剂浓度均匀稳定,储存罐中的絮凝剂水剂熟化彻底,提高药剂絮凝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和乡村建设中产生了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其中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由此造成的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己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并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水污染治理,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在寻求废弃物量减少、降低环境污染量的过程中,用于寻求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净水处理设施等排出污泥容量的脱水固化处理技术显得极其重要。絮凝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技术。通过向污水或泥浆中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剂,促使污染水体或待浓缩泥浆中悬浮颗粒集聚形成较大的颗粒物而沉降下来。
目前絮凝剂的制备投加是在一个罐体内进行,边溶解、边熟化、边投药,这就导致絮凝剂溶解、熟化不彻底,絮凝效果不好,药液的制备和投加效率低。中国专利CN205832982U公开了一种三厢一体式絮凝剂制备投加装置,其设置了三个连通厢体,第一厢体用于药剂的稀释溶解,第二厢体用于药液的熟化,使得药液稀释、熟化彻底,絮凝效果好,第三厢体用于储存稀释熟化好的药剂,并用加药泵进行计量投加,整个过程无需人为操作,完全自动运行,实现连续制备与投加。
上述专利虽然在絮凝剂制备过程中分别通过厢体进行药剂溶解及熟化,但各个厢体是顺序联通的,通过在投药溶解厢体内不断投药过程中,液位升高蔓延至熟化厢体,来实现厢体内药剂的熟化,由于投药溶解过程中,厢体内的溶液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存在溶液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下流入到熟化厢体内,这会导致投药溶解厢体内的药剂浓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便进入到熟化阶段,使得药剂絮凝效果降低,同时熟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熟化厢体内的溶液依然是处于流动状态,向储存厢体内蔓延流动,在此过程中,会造成熟化厢体内的部分溶液还未及时熟化即流入到储存厢体内,进而导致絮凝剂熟化不彻底,进一步降低药剂絮凝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来解决药剂制备浓度不均匀、熟化不彻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包括混药单元及熟化储存单元,还包括用于连接混药单元及熟化储存单元的转运泵;其中,
所述混药单元包括混药罐、预混装置及第一搅拌器,所述预混装置位于混药罐顶部,用于将药粉及清水在进入混药罐前进行预混,所述第一搅拌器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混药罐中的药剂进行混匀;
所述熟化储存单元至少设置有两个,均包括储存罐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储存罐内的第二搅拌器;
转运泵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混药罐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管道与至少两个储存罐并联。
所述预混装置包括筒体、接料仓及送料管,所述筒体为底部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筒体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入水管,所述送料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且与筒体同轴设置,送料筒的上端延伸出筒体顶部并与筒体固定连接,送料筒用于将药粉送入到筒体内,接料仓的上端开口与筒体的下端开口固定连接,所述接料仓的下端开口延伸至混药罐中,接料仓从上往下其开口大小逐渐缩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混装置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呈折弯状,导流管水平设置在接料仓下端,导流管的上端与接料仓下端相连通,导流管的下端伸入到混药罐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混药单元还包括与送料管顶端相连接的药粉输送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混药罐与储存罐的容积一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混药单元还包括第一框架,所述混药罐固定于第一框架中;所述熟化储存单元还包括第二框架,所述储存罐固定于第二框架中。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混药单元上方还固定设置有送药控制单元,所述送药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箱体及设置在控制箱体内的送料平台,所述药粉输送机构位于控制箱体内,并与送料平台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熟化储存单元位于混药单元一侧,两个所述熟化储存单元上下设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通过设置混药单元及至少两个熟化储存单元,并利用转运泵来将混药单元与熟化储存单元并联,通过单独设置混药罐和储存罐,各个罐体相互独立不直接联通,在药剂投药及溶解过程中,通过预混装置可以将药粉及清水在进入混药罐前进行预混,同时通过第一搅拌器实现混药罐内的絮凝剂水剂混合均匀,保证制作水剂浓度恒定,混药罐中的水剂混合均匀后,通过转运泵输送至各个储存罐中,在第二搅拌器的搅拌下,进一步混匀,同时经过一定时间的熟化,可以保证熟化充分,提高后续污泥处理时的絮凝效果,同时在熟化储存单元熟化过程中,混药单元可以进行新的絮凝剂投药溶解作业,由此保证混药罐制备的每一罐絮凝剂水剂浓度均匀稳定,且可以连续为熟化储存单元提供待熟化水剂,保证整个絮凝剂加药装置可以连续进行污泥处理作业;
(2)通过预混装置设置筒体、接料仓及送料管,筒体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入水管,送料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且与筒体同轴设置,送料筒的上端延伸出筒体顶部并与筒体固定连接,接料仓的上端开口与筒体的下端开口固定连接,接料仓从上往下其开口大小逐渐缩小,可以使清水通过入水管进入到筒体内后,在送料管外壁的阻挡下,水流在送料管和筒体之间的腔室向下旋流,药粉通过送料管落入接料仓斜壁上,旋流进入接料仓的水带着药粉从接料仓下端出口均匀进入混药罐,由此可以减少粉体投入成团、板结、不易分散混合的现象,使药剂在混药罐中能够均匀的混合,保证浓度均匀稳定;
(3)通过使混药罐与储存罐的容积一致,可以保证混药罐每次进行的药剂制备量可以分别满足各个储存罐的熟化存储需求,实现药剂边制作边熟化边使用,从而在保证药剂制备浓度一致性、熟化时间可控,絮凝效果可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可以保证整个絮凝加药装置连续不间断的作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混药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预混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预混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送药控制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送药控制单元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混药单元;2、熟化储存单元;4、转运泵;11、混药罐;12、预混装置; 13、第一搅拌器;21、储存罐;22、第二搅拌器;121、筒体;122、接料仓; 123、送料管;124、入水管;125、导流管;14、药粉输送机构;15、第一框架; 23、第二框架;3、送药控制单元;31、控制箱体;32、送料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包括混药单元1、熟化储存单元2及转运泵4。
其中,混药单元1用来进行絮凝剂投药、溶解及混匀操作。其包括混药罐 11、预混装置12及第一搅拌器13,预混装置12位于混药罐11顶部,用于将药粉及清水在进入混药罐11前进行预混,第一搅拌器13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混药罐11中的药剂进行混匀,第一搅拌器13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叶片类搅拌器。
现有技术中投药、溶解混匀在一个厢体内进行,熟化是在相邻的厢体内进行,通过在投药溶解厢体内不断投药过程中,液位升高蔓延至熟化厢体,来实现厢体内药剂的熟化,由于投药溶解过程中,厢体内的溶液一直处于流动状态,存在溶液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下流入到熟化厢体内,这会导致投药溶解厢体内的药剂浓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变进入到熟化阶段,使的药剂絮凝效果降低,同时熟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而熟化厢体内的溶液依然是处于流动状态,向储存厢体内蔓延流动,在此过程中,会造成熟化厢体内的部分溶液还未及时熟化即流入到储存厢体内,进而导致絮凝剂熟化不彻底,进一步降低药剂絮凝效果。
为此,本实施例通过将熟化储存单元2至少设置两个,均包括储存罐21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储存罐21内的第二搅拌器22;转运泵4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混药罐1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管道与至少两个储存罐21并联。
由此设置,通过单独设置混药罐11和储存罐21,各个罐体相互独立不直接联通,在药剂投药及溶解过程中,通过预混装置12可以将药粉及清水在进入混药罐11前进行预混,同时通过第一搅拌器13实现混药罐11内的絮凝剂水剂混合均匀,保证制作水剂浓度恒定,混药罐11中的水剂混合均匀后,通过转运泵 4输送至各个储存罐21中,在第二搅拌器22的搅拌下,进一步混匀,同时经过一定时间的熟化,可以保证熟化充分,提高后续污泥处理时的絮凝效果,同时在熟化储存单元2熟化过程中,混药单元1可以进行新的絮凝剂投药溶解作业,由此保证混药罐11制备的每一罐絮凝剂水剂浓度均匀稳定,且可以连续为熟化储存单元2提供待熟化水剂,保证整个絮凝剂加药装置可以连续进行污泥处理作业。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熟化储存单元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设置两个熟化储存单元2时,在初始作业时,通过混药单元1分别为两个储存罐21制备所需要的药剂,两个储存罐21同步进行一定时间的熟化,当熟化完成后,其中一个储存罐21开始为需要进行污水处理的场所提供絮凝剂,当该储存罐21完成絮凝剂使用后,混药单元1随即将提前制备好的药剂通过转运泵输送至该储存罐21中,同时,另外一个储存罐21可以继续提供污水处理所需要的絮凝剂,从而保证整个絮凝剂加药装置连续作业。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当熟化储存单元2设置数量大于两个,可以通过混药单元分别为各个储存罐21制备不同浓度或种类的絮凝剂,从而可以满足不同污水处理需求,即可以同步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熟化完成的储存罐21来提供污水处理所需的絮凝剂,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储存罐21可以提供相同浓度或种类的絮凝剂,也可以提供不同浓度或种类的絮凝剂,这只需要混药单元1对应制备即可,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实施例絮凝剂加药装置的适应范围和工作效率。
为了使药粉及清水在进入混药罐11前进行预混,本实施例通过预混装置12 来实现,具体的,参照附图2-4所示,预混装置12的结构包括筒体121、接料仓122及送料管123,筒体121为底部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筒体121竖直固定设置在混药罐11上方,筒体121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入水管124,入水管124用来连接清水水管,由此实现向筒体121内通入一定量的清水。送料管123竖直设置在筒体121内,且与筒体121同轴设置,送料筒的上端延伸出筒体121顶部并与筒体121固定连接,送料筒用于将药粉送入到筒体121内,接料仓122 的上端开口与筒体121的下端开口固定连接,接料仓122的下端开口延伸至混药罐11中,接料仓122从上往下其开口大小逐渐缩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清水通过入水管124进入到筒体121内后,在送料管123外壁的阻挡下,水流在送料管123和筒体121之间的腔室向下旋流,接着药粉通过送料管123落入接料仓122斜壁上,旋流进入接料仓122的水带着药粉从接料仓122下端出口均匀进入混药罐11,由此可以减少粉体投入成团、板结、不易分散混合的现象,使药剂在混药罐11中能够均匀的混合,保证浓度均匀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预混装置12还包括导流管125,导流管125呈折弯状,导流管125水平设置在接料仓122下端,导流管125的上端与接料仓122下端相连通,导流管125的下端伸入到混药罐11中。由此设置,药粉和水溶解后的水溶液从接料仓122落入到导流管125中后,可以在导流管125的内壁上进行碰撞,进一步粉碎成团的粉体,方便粉体进入到混药罐11中进行混合均匀。
为了向预混装置12内投入药粉,本实施例的混药单元1还包括与送料管 123顶端相连接的药粉输送机构14。本实施例中的药粉输送机构14为螺旋输送机构,药粉输送机构14中设置有变频输送电机和振动电机,通过变频调速调节药粉输送量,制作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水剂,振动电机可以防止粉料堆积造成的堵塞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螺旋输送机构其结构为现有技术。
在本实施例中,混药罐11与储存罐21的容积一致。由此设置,可以保证混药罐11每次进行的药剂制备量可以分别满足各个储存罐21的熟化存储需求,实现药剂边制作边熟化边使用,从而在保证药剂制备浓度一致性、熟化时间可控,絮凝效果可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还可以保证整个絮凝加药装置连续不间断的作业。
作为优选的,混药单元1还包括第一框架15,混药罐11固定于第一框架 15中;熟化储存单元2还包括第二框架23,储存罐21固定于第二框架23中。由此设置,通过第一框架15的设置,可以将混药罐11固定安装在第一框架15 中,使混药单元1形成方形箱体结构,方便其他功能模块集成式安装。通过第二框架23的设置,可以将储存罐21固定安装在第二框架23中,使熟化储存单元2形成方形箱体结构,方便多个熟化储存单元2上下叠放。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5和6所示,混药单元1上方还固定设置有送药控制单元3,送药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箱体31及设置在控制箱体31内的送料平台32,药粉输送机构14位于控制箱体31内,并与送料平台32相连接。由此设置,送药控制单元3通过控制箱体31可以作为电气监测操作室、药剂存储上料室、临时休息室,多功能的集成可使多项劳动操作合成,消除工作间的来回走动切换、操作人员的合作瑕疵,并且节省人力资源。
作为一些优选实施方式,熟化储存单元2位于混药单元1一侧,两个熟化储存单元2上下设置。由此设置,使熟化储存单元2与混药单元1紧凑排布,同时使熟化储存单元2上下设置,在水平方向节省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设置混药单元1及至少两个熟化储存单元2,并利用转运泵4来将混药单元1与熟化储存单元2并联,通过单独设置混药罐11和储存罐21,各个罐体相互独立不直接联通,在药剂投药及溶解过程中,通过预混装置12可以将药粉及清水在进入混药罐11前进行预混,同时通过第一搅拌器13实现混药罐11内的絮凝剂水剂混合均匀,保证制作水剂浓度恒定,混药罐11中的水剂混合均匀后,通过转运泵4输送至各个储存罐21中,在第二搅拌器22的搅拌下,进一步混匀,同时经过一定时间的熟化,可以保证熟化充分,提高后续污泥处理时的絮凝效果,同时在熟化储存单元2熟化过程中,混药单元1可以进行新的絮凝剂投药溶解作业,由此保证混药罐11制备的每一罐絮凝剂水剂浓度均匀稳定,且可以连续为熟化储存单元2提供待熟化水剂,保证整个絮凝剂加药装置可以连续进行污泥处理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包括混药单元(1)及熟化储存单元(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混药单元(1)及熟化储存单元(2)的转运泵(4);其中,
所述混药单元(1)包括混药罐(11)、预混装置(12)及第一搅拌器(13),所述预混装置(12)位于混药罐(11)顶部,用于将药粉及清水在进入混药罐(11)前进行预混,所述第一搅拌器(13)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对混药罐(11)中的药剂进行混匀;
所述熟化储存单元(2)至少设置有两个,均包括储存罐(21)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储存罐(21)内的第二搅拌器(22);
转运泵(4)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混药罐(1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转接头连接管道与至少两个储存罐(21)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装置(12)包括筒体(121)、接料仓(122)及送料管(123),所述筒体(121)为底部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筒体(121)侧壁水平固定连接有入水管(124),所述送料管(123)竖直设置在筒体(121)内,且与筒体(121)同轴设置,送料筒的上端延伸出筒体(121)顶部并与筒体(121)固定连接,送料筒用于将药粉送入到筒体(121)内,接料仓(122)的上端开口与筒体(121)的下端开口固定连接,所述接料仓(122)的下端开口延伸至混药罐(11)中,接料仓(122)从上往下其开口大小逐渐缩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装置(12)还包括导流管(125),所述导流管(125)呈折弯状,导流管(125)水平设置在接料仓(122)下端,导流管(125)的上端与接料仓(122)下端相连通,导流管(125)的下端伸入到混药罐(11)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单元(1)还包括与送料管(123)顶端相连接的药粉输送机构(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罐(11)与储存罐(21)的容积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单元(1)还包括第一框架(15),所述混药罐(11)固定于第一框架(15)中;所述熟化储存单元(2)还包括第二框架(23),所述储存罐(21)固定于第二框架(23)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单元(1)上方还固定设置有送药控制单元(3),所述送药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箱体(31)及设置在控制箱体(31)内的送料平台(32),所述药粉输送机构(14)位于控制箱体(31)内,并与送料平台(32)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储存单元(2)位于混药单元(1)一侧,两个所述熟化储存单元(2)上下设置。
CN202222178784.X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Active CN218174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8784.XU CN218174800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8784.XU CN218174800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4800U true CN218174800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8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8784.XU Active CN218174800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4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5002A (zh) 一种基于循环式混合原理的节能环保型污水处理设备
CN104014261A (zh) 一种药剂制备装置及其工艺
CN218174800U (zh) 一种污泥处理用絮凝剂加药装置
CN106115886A (zh) 污水过滤加药装置
CN218755199U (zh) 洗煤水处理过程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CN110898700A (zh) 新型絮凝剂药剂制备装置
CN218909990U (zh) 一种用于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高效加药混凝装置
CN211487226U (zh) 新型絮凝剂药剂制备装置
CN211871503U (zh) 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的配制与投加装置
CN206051647U (zh) 污水过滤加药装置
CN214639070U (zh) 重金属污染土壤集成淋洗设备
CN21119884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12151731U (zh) 一种升流式新型混凝絮凝装置
CN214734748U (zh) 一种改进型pam投加系统
CN108203179A (zh) 一种智能化快速污水处理装置
CN110844990A (zh) 一种应用于絮凝剂的配制与投加装置
CN217140197U (zh) 一种干粉助留助滤剂的溶解过滤装置
CN21431992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自动加药装置
CN215365047U (zh) 一种用于高浓度pam的加药装置
CN211141649U (zh) 一种固体碳源自动投加装置
CN216584224U (zh) 一种钢铁废水处理用智能加药装置
CN217698815U (zh) 一种除磷药剂投加装置
CN217662746U (zh) 一种自动混合加药装置
CN211226510U (zh) 一种快速溶解药剂的加药装置
CN214598818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的反应液加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