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64505U - 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 - Google Patents

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64505U
CN218164505U CN202221716750.5U CN202221716750U CN218164505U CN 218164505 U CN218164505 U CN 218164505U CN 202221716750 U CN202221716750 U CN 202221716750U CN 218164505 U CN218164505 U CN 218164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upling unit
discharge
dispenser
coup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67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必胜
尹在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H&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200769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30009300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filed Critical LG Household and Health Care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64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64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以倒立状态能够拆装收纳液态内容物的容器,该分液器包括:腔,其存储收纳于上述容器的液态内容物;联接部,其设置于上述腔的上部而与上述容器的入口联接;支承部,其进行支承,以倒立在地面的状态保管安装于上述联接部的上述容器;空气控制部件,其根据上述腔的内部压力而控制外部空气的流入;及排出部,其从上述腔外周面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构成,并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Description

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具体地,涉及如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将分液器以倒立放置形态具有互换性且能够拆装地设置于收纳有液态内容物的容器,从而永久性地可再使用,并且可使收纳于容器的液态内容物的剩余量全部用完,并且在将适用于分液器的容器陈列到柜台上时,可以以倒立状态进行陈列且可以续装,由此可提高柜台陈列时的品牌标志/文案的可读性。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液态洗发精及洗剂等是在日常生活中以液体形态收纳到一定形态的容器而使用的生活用品。并且,为了将填充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在容器的颈部结合有兼用作盖的手动式小型泵。上述泵通过使用者的按压而以一定的量排出内容物,因此方便使用。这样的以往的泵装置被叫做分液器(dispenser),当按压泵时,收纳于泵内部的腔(chamber)内的内容物通过喷嘴而排出到外部。并且,当去除按压泵的力时,泵通过设置于容器与泵之间的弹簧的弹性力而向上方恢复原状,从而容器内的内容物被吸入到泵内的腔中。
并且,如上述的洗发精及洗剂等保管容器的底部部分与地面水平地形成而以站立状态被保管,并在这样的容器上安装分液器而将保管在容器的内部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在一般情况下,分液器的吸入管与底部部分紧贴时不容易吸入液态内容物,因此使吸入管与底部部分以一定的高度保持间隔而形成,但由于吸入管与底部部分保持一定的间隔,因此吸入管无法将剩余量的溶液全部吸入,因此底部部分与吸入管的间隔程度的量是始终不能使用的。对此,提出了将分液器的吸入管紧贴到保管容器的底部部分并通过改善吸入管的吸入结构或容器底部的形状等而将剩余量最小化的方案,但在容器为站立型容器的情况下,事实上难以将底部部分的剩余量全部用完。即,在少量的内容物残留的情况下,通过抽吸而导致内容物流入吸入管入口之后吸入管周围不会积留内容物,因此难以将底部内容物吸上来使用。
在使用剩余量时,需要将分液器去除并将保管容器倒立而将剩余量全部用完,而在黏度高的内容物的情况下或容器内的排出内容物的喷嘴头被打开而通过与空气之间的接触导致内容物凝固而在底部少量残留的情况下,难以排出其内容物。此时,如果想要排出剩余的内容物而使用,需要将容器倒过来而使其流下来,但因内容物的黏性,想要使其移动到上端注入口为止而喷出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努力。
另外,这样的分液器被安装在每个容器,在将液态内容物全部用完之后与容器一起废弃,由此产生废弃费用,并污染环境,并且每个容器上都要安装分液器,因此因分液器的制造费用而导致产品的单价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如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研发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将分液器以倒立放置形态具有互换性且能够拆装地设置于收纳有液态内容物的容器,从而永久性地可再使用,并且可使收纳于容器的液态内容物的剩余量全部用完,并且在将适用于分液器的容器陈列到柜台上时,可以倒立状态进行陈列且可续装,由此可提高柜台陈列时的品牌标志/文案的可读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分液器可再使用,容器可续装,由此不发生废弃费用,降低塑料使用量,由此不污染环境,可永久性地使用,减少分液器的制造费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侧面的分液器以倒立状态能够拆装收纳液态内容物的容器,该分液器包括:腔,其存储收纳于上述容器的液态内容物;联接部,其设置于上述腔的上部而联接上述容器的入口;支承部,其进行支承,以倒立在地面的状态保管安装于上述联接部的上述容器;空气控制部件,其根据上述腔的内部压力而控制外部空气的流入;及排出部,其从上述腔的外周面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构成,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具体地,还包括:空气流入部,其设置于上述腔与上述支承部之间,并在中央形成有空气通道,上述空气控制部件包括:固定部,其紧贴到上述空气流入部的上部而固定地设置于上述腔的内周面;气密部,其对上述空气通道进行开闭;多个弹性部,它们的一端连接于上述固定部,另一端连接于上述气密部,连接于上述固定部的部位与连接于上述气密部的部位错开;及多个孔,其是随着上述多个弹性部隔着一定间隔形成而设置于上述多个弹性部之间的。
具体地,上述空气控制部件对上述容器进行加压,以通过上述排出部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当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超过大气压时,通过上述弹性部来使上述气密部保持切断上述空气通道的状态,当将施加到上述容器的压力解除而上述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因上述容器要恢复原形的力而生成负压时,通过上述弹性部来使上述气密部开放上述空气通道,通过上述孔而使外部空气流入上述腔的内部。
具体地,上述排出部包括:排出管,其与上述腔的内部连通,一端连接于上述腔的外周面而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密封阀,其插入到上述排出管的排出口而设置,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及喷嘴,其结合到上述排出管的排出口,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具体地,上述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其具备收纳液态内容物的空间;引导盖,其对上述容器主体的入口进行密封;及外盖,其与上述引导盖联接而以倒立状态陈列或保管上述容器,上述引导盖包括:内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内周面,并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入口联接;外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外周面,并与上述外盖或上述联接部联接;及断裂膜,其在通过上述外联接单元和上述联接部的联接单元而将上述容器安装到上述分液器的过程中被断裂,上述联接部包括:上述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内周面且与上述外联接单元联接;及切割单元,其末端位于上述断裂膜的边缘,从上述腔向上延伸,且以至少脱离上述腔的上端的方式延伸而形成,并使上述断裂膜断裂。
具体地,上述断裂膜包括:切开线,其沿着上述引导盖的边缘而形成,并在将上述容器安装到上述分液器时被切开;及断裂槽,其形成于未形成有上述切开线的一部分区间,在将上述容器安装到上述分液器时使断裂的上述断裂膜附着在上述引导盖。
具体地,上述排出部包括:排出管,其与上述腔的内部连通,且一端连接于上述腔外周面而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逆流防止阀,其设置于上述腔与上述排出管之间,防止上述排出管的液态内容物向上述腔的内部逆流;收纳箱,其与上述排出管连接而存储通过上述排出管流入的液态内容物,并固定于上述支承部;排出按钮,其设置于上述收纳箱,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密封阀,其插入到上述收纳箱的排出口而设置,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喷嘴,其结合到上述收纳箱的排出口,按压上述排出按钮而提高上述收纳箱的内部空间压力,由此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具体地,上述空气控制部件使得:在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超过大气压时,通过上述弹性部来保持上述气密部切断上述空气通道的状态,随着通过上述排出按钮而将液态内容物强制排出到外部,当上述容器内部的压力变成负压时,通过上述弹性部使上述气密部开放上述空气通道,由此通过上述孔使外部空气流入上述腔的内部。
具体地,上述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其具备收纳液态内容物的空间;引导盖,其对上述容器主体的入口进行密封;及外盖,其联接到上述引导盖而以倒立状态陈列或保管上述容器,上述引导盖包括:内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内周面,并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入口联接;外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外周面,并与上述外盖或上述联接部联接;及断裂膜,其切开线形成为放射状,并在通过上述外联接单元和上述联接部的联接单元而将上述容器安装到上述分液器的过程中被断裂,上述联接部包括:上述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内周面且与上述外联接单元联接;及切割单元,其末端位于上述断裂膜的中央,并形成为用于液态内容物通过的多个孔和多个切割刃连续形成的钻头形状,使上述断裂膜断裂。
具体地,上述引导盖的上述外联接单元为一对引导槽,所述一对引导槽从上述引导盖的下端垂直地向上延伸一定长度,并从垂直延伸的端部倾斜地延伸到上述引导盖的上端附近而形成,上述联接部的上述联接单元和上述外盖的联接单元为与上述外联接单元的上述引导槽对应的一对突起。
具体地,上述引导盖的上述内联接单元设置于上述引导盖上部的内周面,上述引导盖的上述外联接单元设置于上述引导盖下部的外周面,上述联接部的上述联接单元和上述外盖的联接单元与上述外联接单元对应地形成。
具体地,上述腔的上表面全部被开放,下表面向上述腔的内侧凹陷一部分,凹陷的下表面的端部被开放,上述空气流入部以横隔膜形态设置于上述腔的凹陷的下表面的开放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侧面的产品套件包括:上述的分液器;及容器,其能够拆装到上述分液器。
具体地,上述容器包括收纳于内部的液态内容物。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的情况下,将分液器以倒立放置形态具备互换性且能够拆装地设置于收纳有液态内容物的容器,从而可永久性地再使用,并可将收纳于容器的液态内容物的剩余量全部用完。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的情况下,在将适用于分液器的容器陈列到柜台时可以倒立状态陈列,并可续装,由此在陈列到柜台时可提高品牌标志/文案的可读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的情况下,分液器可再使用,容器可续装,由此不发生废弃费用,降低塑料使用量,不污染环境,可永久性地使用,能够减少分液器的制造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将分液器和容器联接的产品套件的截面图。
图4是用于对图3的空气控制部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5a、图5b及图5c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将分液器和容器联接的产品套件的截面图。
图10a是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立体图,图10b是用于对引导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截面图。
图11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用于对图12的引导盖和联接部的联接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将分液器和容器联接的产品套件的截面图。
图15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6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用于对图16的引导盖和联接部的联接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将分液器和容器联接的产品套件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a、1b、1c、1d:产品套件 2a、2b、2c、2d:分液器
3a、3b、3c、3d:容器
10a,10b,10c,10d:腔 20a,20b,20c,20d:联接部
21a,21b,21c,21d:联接单元 22a,22b,22c,22d:切割单元
221b:分割突出圆柱的缝隙 221c,221d:孔
222c,222d:切割刃 23a,23b,23c,23d:密封圈
30a,30b,30c,30d:支承部 40a,40b,40c,40d:空气流入部
41a,41b,441c,41d:空气通道 50a,50b,50c,50d:空气控制部件
51a:固定部 52a:气密部
53a:弹性部 54a:孔
60a,60b,60c,60d:排出部 61a,61b,61c,61d:排出管
62a,62b:密封阀 63a,63b:喷嘴
62c,62d:逆流防止阀 63c,63d:收纳箱
64c,64d:排出按钮 65c,65d:固定环
66c,66d:密封阀 67c,67d:喷嘴
70a,70b,70c,70d:容器主体 80a,80b,80c,80d:引导盖
81a,81b,81c,81d:内联接单元 82a,82b,82c,82d:外联接单元
821c:止挡突起 83a,83b,83c,83d:断裂膜
831b,831c,831d:切开线 832b:断裂槽
90a,90b,90c,90d:外盖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下面的参照附图而说明的详细说明和优选的实施例可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定的优点及新型的特征。本说明书中对各个图的构成要件附加符号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件,即便图示于不同的附图中,也尽量使用相同的符号。另外,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时,在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导致本实用新型的要旨不清楚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下面,在参照附图而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各个产品套件1a、1b、1c、1d进行具体说明之前,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首先对构成各个产品套件1a、1b、1c、1d的分液器2a、2b、2c、2d及容器3a、3b、3c、3d进行概略性的说明。
分液器2a、2b、2c、2d及收纳有液态内容物的容器3a、3b、3c、3d可单独地制作而陈列到柜台,可一起包装到包装箱而销售或单独地销售。
分液器2a、2b、2c、2d形成为将收纳有液态内容物的容器3a、3b、3c、3d以倒立状态联接而使用的倒立放置形态。分液器2a、2b、2c、2d根据以倒立状态联接的容器3a、3b、3c、3d的使用用途、即根据收纳的液态内容物而放置在不同的场所的底部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分液器2a、2b、2c、2d以可持续地更换容器3a、3b、3c、3d而使用的方式构成,从而可永久性地再使用。
容器3a、3b、3c、3d根据分液器2a、2b、2c、2d的排出方式而分为适用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2a、2b的容器3a、3b和适用于第三实施例及第四实施例的分液器2c、2d的容器3c、3d。
容器3a、3b以通过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2a、2b对容器3a、3b本身加压而使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的方式构成,并由塑料或树脂这样的软质的具有弹性的材质形成。这样的容器3a、3b容易进行注塑制作,根据实施方式,只要是具备弹性的材料,则可由任意材质构成。
另外,容器3c、3d以由分液器2c、2d按压设置于本身的排出部60c的排出按钮64c而使收纳于容器3c、3d的内部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的方式构成,并可由硝子这样的硬质的材质形成。当然,容器3c、3d也可以如容器3a、3b这样由塑料或树脂这样的具备软质的弹性的材质形成。
上述的容器3a、3b、3c、3d以倒立状态联接到分液器2a、2b、2c、2d而使用,因此在倒立状态下以具备可读性的方式显示品牌标志/文案等液态内容物的信息,以供使用者容易确认。
另外,容器3a、3b、3c、3d形成为倒立放置形态,由此,以倒立状态陈列到柜台。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容器3a、3b、3c、3d以倒立状态联接到分液器2a、2b、2c、2d而使用,在陈列到柜台上时也以倒立状态陈列,因此与站立状态的以往的分液器容器不同地,底部部分无需接触地面,由此可将底部部分设计得美观。
另外,容器3a、3b、3c、3d以收纳液态内容物的状态单独被制作并联接到分液器2a、2b、2c、2d而使用,因此与以完成品上市的以往的分液器容器不同地,可以以续装产品上市。
收纳于容器3a、3b、3c、3d的液态内容物包括从低粘度液态内容物到高黏度液态内容物的所有内容物。例如,液态内容物可以是沐浴露、洗发精溶液、手消毒剂、厨房洗剂等HDB(Home Care&Daily Beauty)产品、食用油、油、香油、酱油、糖稀、食醋等液态的食品、洗面奶、清洁霜、身体清洁剂、身体精油、洗发精、护发素、护发修护素等,还可以是液体洗剂、纤维柔韧剂、漂白剂、地毯洗剂、玻璃洗剂、水果洗剂或厨房洗剂等,只要是具有黏度的内容物,可选用任何的内容物。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的各个产品套件1a、
1b、1c、1d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2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将分液器和容器联接的产品套件的截面图,图4是用于对图3的空气控制部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5a、图5b及图5c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参照图1至图5c,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产品套件1a包括分液器2a及能够拆装到分液器2a的容器3a。
在对本实施例的分液器2a进行说明之前,先对容器3a进行说明。
如上述,容器3a由塑料或树脂这样的软质的具备弹性的材质形成,并以倒立状态联接到分液器2a而构成,包括容器主体70a、引导盖80a、外盖90a。
容器主体70a具备收纳液态内容物的空间,形成为各种形状,并具备用于将收纳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的入口。
在容器主体70a的外表面以具备可读性的方式显示品牌标志/文案等液态内容物的信息,以使用者在倒立状态下可容易确认这些信息。
引导盖80a形成为对容器主体70a的入口进行密封,并与分液器2a的联接部20a联接的结构。引导盖80a由内联接单元81a、外联接单元82a、断裂膜83a构成。
内联接单元81a以与容器主体70a的入口联接的方式设置于引导盖80a的内周面。在容器主体70a的入口形成为螺纹的情况下,内联接单元81a形成为与此对应的螺纹,可根据设置于容器主体70a的入口的外周面的联接单元(未图示符号)形成为多样形态。
外联接单元82a以可联接到外盖90a或分液器2a的联接部20a的方式设置于引导盖80a的外周面。在设置于外盖90a的内周面的联接单元(未图示符号)形成为螺纹的情况下,外联接单元82a形成为与此对应的螺纹。
另外,外联接单元82a与分液器2a的联接部20a联接。
即,外联接单元82a以与分别设置于外盖90a和联接部20a的联接单元对应的方式形成,此时外盖90a的联接单元和联接部20a的联接单元21a相同。
断裂膜83a构成引导盖80a的一面,可在通过外联接单元82a和联接部20a的联接单元21a而将容器3a安装到分液器2a的过程中被断裂。断裂膜83a的断裂部分形成切开线或断裂槽,从而从引导盖80a完全地脱离或一部分附着在引导盖80a。
断裂膜83a形成为厚度薄的薄膜形态,以借助于一定的外压而被断裂,为了容易实现断裂,形成切开线或断裂槽等而多样地形成,而关于这样的断裂膜83a的各种实施例,将在后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参照图10a,图10b而进行说明。
外盖90a可与引导盖80a联接,将容器3a以倒立状态陈列或保管。外盖90a形成为紧贴到地面的下表面的表面积比上表面的表面积更宽的梯形形状,以在将容器3a固定的状态下防止容器3a倒下。
在外盖90a的上表面形成有与引导盖80a的大小对应的槽(未图示符号),在槽的内周面形成有与引导盖80a的外联接单元82a对应的联接单元。如后述,外盖90a的联接单元与联接部20a的联接单元21a相同。即,联接部20a的联接单元21a和外盖90a的联接单元相同,引导盖80a的外联接单元82a插入到联接部20a的联接单元21a或外盖90a的联接单元而联接。
如上所述,容器3a的引导盖80a如一般密封入口的以往的盖这样起到盖的作用,但与以往的盖相比,只有内联接单元81a类似,外联接单元82a及断裂膜83a不同。通过这样的引导盖80a可知,本实施例的容器3a为续装用容器。
另外,本实施例的容器3a具备如上述的外盖90a,从而可以倒立状态放置。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分液器2a进行具体说明。
分液器2a形成为倒立放置形态。分液器2a上以倒立状态能够拆装地形成有容器3a,并包括腔10a、联接部20a、支承部30a、空气流入部40a、空气控制部件50a、排出部60a。
腔10a具备上下端被开放的形状。腔10a在上端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联接部20a,在下端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支承部30a,并在下端具备横隔膜形态的空气流入部40a,在外周面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排出部60a。
这样的腔10a在通过联接部20a联接收纳有液态内容物的容器3a的状态下临时存储液态内容物,通过对容器3a的容器主体70a加压,通过排出部60a而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上述的腔10a可以是圆筒形状,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等上下端被开放的各种形状。
联接部20a具备上下端被开放的圆筒形状,下端与腔10a的上端连通,并使容器3a成为倒立状态而与容器3a的入口联接。
联接部20a从腔10a的上端的边缘向外侧延伸与引导盖80a的直径对应的长度,并从延伸的部分向上侧延伸与引导盖80a的高度对应的长度,由此形成为上下端被开放的圆筒形状。由此,联接部20a的上端以与引导盖80a的外周面对应的大小被开放,下端以与腔10a的上端对应的大小被开放,上端的开放的大小大于下端的开放的大小。联接部20a包括联接单元21a、切割单元22a、密封圈23a。
联接单元21a设置于联接部20a的内周面。联接单元21a以与引导盖80a的外联接单元82a对应的方式设置,将容器3a联接到分液器2a而安装。
在通过联接单元21a和引导盖80a的外联接单元82a而将容器3a安装到分液器2a的过程中,切割单元22a从联接部20a的下端的底部垂直地向上延伸一定长度而形成,以将引导盖80a的断裂膜83a断裂。
切割单元22a以末端位于引导盖80a的断裂膜83a的边缘的方式从腔10a的入口的边缘向外侧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
切割单元22a将末端形成为切割刃形状,以便于将断裂膜83a断裂,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锯齿形等各种形状。
为了在将容器3a安装到分液器2a时防止液态内容物从联接容器3a的引导盖80a的部分向外部泄漏,将密封圈23a设置在引导盖80a的端部紧贴的部分即切割单元22a外侧的联接部20a的下端的底部。
密封圈23a为环状,与引导盖80a大小相同。
支承部30a设置在腔10a的下部而进行支承,以将安装在联接部20a的容器3a以倒立在地面的状态进行保管。
支承部30a在将容器3a倒立地安装在分液器2a的状态下紧贴到地面,从腔10a的下端的边缘垂直地向下延伸一定长度之后以加大与地面接触的部分的面积的方式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形成,由此防止安装有容器3a的分液器2a倒下。支承部30a的下表面为全部或一部分被开放的状态,以流入外部空气。
空气流入部40a在腔10a与支承部30a之间以横隔膜形态设置于腔10a的下端,上部设置有空气控制部件50a。
空气流入部40a以在中央形成空气通道41a的方式在腔10a的下端的内周面以环状突出而形成。可通过空气控制部件50a而开闭空气通道41a。在此,空气通道41a以入口比周边突出的方式形成,以在不使用液态内容物时,通过空气控制部件50a而提高气密性。
空气控制部件50a设于腔10a与支承部30a之间,根据腔10a的内部压力而控制外部空气的流入。
空气控制部件50a以横隔膜形态设置在空气流入部40a的上部,当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超过大气压时保持切断状态,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通过容器3a要恢复原形的力而产生负压时被开放,以供外部空气流入。在此,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为容器主体70a的内部空间及/或腔10a的内部空间。
空气控制部件50a由固定部51a、气密部52a、弹性部53a、孔54a构成,对此将参照图4而进行说明。
固定部51a为环状,紧贴到空气流入部40a的上部而固定地设置在腔10a的内周面。
气密部52a具备可对空气流入部40a的空气通道41a的大小进行开闭。
气密部52a位于环状的固定部51a的中心,形成为直径比环状的固定部51a的直径小的圆盘形状。
弹性部53a的一端连接于固定部51a且另一端连接于气密部52a,并且使连接于固定部51a的部位与连接于气密部52a的部位错开而设置。
这样的弹性部53a在固定部51a与气密部52a之间隔开一定间隔而形成为多个。
如上述构成的弹性部53a在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超过大气压时,使气密部52a保持切断空气通道41a的状态。
另外,弹性部53a在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为负压时,因与外部之间的压力(大气压)之差而向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侧移动,由此使气密部52a将空气通道41a开放。之后,当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从负压至少到达大气压或比大气压高时,弹性部53a返回到原来的状态而使气密部52a保持将空气通道41a切断的状态。
另外,弹性部53a以连接到固定部51a的部位和连接到气密部52a的部位错开的方式设置,从而随着弹性部53a的移动而使上下移动的气密部52a进行旋转,由此与气密部52a不旋转而垂直地移动的情况相比,不仅更容易开放空气通道41a,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空气通道41a的气密状态。例如,如图4所示,弹性部53a与固定部51a和气密部52a错开而连接的情况下,弹性部53a向上侧(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测)移动时,气密部52a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弹性部53a向下侧移动时,气密部52a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随着多个弹性部53a隔着一定间隔而形成,孔54a设置于多个弹性部53a之间。这样的孔54a起到通过气密部52a开放空气通道41a时使外部空气流入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流路作用。
上述中,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为大气压状态是指,不使用收纳于容器3a的液态内容物的状态,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超过大气压的状态是指,使用者为了使用液态内容物而对容器主体70a加压的状态,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为负压状态是指,使用者使用液态内容物之后解除施加到容器主体70a的压力而使容器主体70a的被按压的部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状态。
排出部60a从腔10a的外周面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形成,并与腔10a的内部连通,以将腔10a的内部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排出部60a包括排出管61a、密封阀62a、喷嘴63a。
排出管61a是与腔10a的内部连通而将腔10a的内部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的通道,一端连接到腔10a的外周面而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形成。
排出管61a由硬质的材质形成,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由具备弹性的材质形成。在排出管61a由弹性材质形成的情况下,如上述,不对容器主体70a加压而是将排出管61a加压而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密封阀62a插入到排出管61a的排出口而设置,以可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
密封阀62a由橡胶、硅、弹性体等这样的软质的材质构成,并且是通过弹性而实现开闭的阀门形态。
另外,密封阀62a也可以体现为如上述的空气控制部件50a这样的结构,并由硬质的材料构成而稳定地固定到排出部60a。
另外,密封阀62a允许液态内容物的排出,防止排出的液态内容物重新再流入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因此使用起来比较卫生。
喷嘴63a结合到排出管61a的排出口,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参照图5a、图5b及图5c,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2a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1a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将分液器2a以倒立状态放置在地面,将容器3a以倒立状态组装到分液器2a。
如图5b所示,当将引导盖80a对准联接部20a之后使容器3a旋转时,通过引导盖80a的外联接单元82a和联接部20a的联接单元21a而被联接,由此容器3a被安装在分液器2a。在联接的过程中,引导盖80a的断裂膜83a通过切割单元22a而断裂并被去除,由此收纳于容器主体70a的内部的液态内容物流入腔10a而被临时存储。使用者为了使用液态内容物而对容器主体70a加压时,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超过大气压,由此通过密封阀62a而开放喷嘴63a来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此时,空气控制部件50a保持切断空气流入部40a的空气通道41a的状态。
如图5c所示,使用者使用液态内容物之后解除施加到容器主体70a的压力时,容器主体70a的被按压的部分返回到原来的状态,由此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变成负压,由此通过空气控制部件50a,空气流入部40a的空气通道41a被开放而使外部空气流入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此时,密封阀62a保持切断喷嘴63a的状态。直到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从负压至少达到大气压为止持续使外部空气流入,当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达到大气压时,通过空气控制部件50a而切断空气流入部40a的空气通道41a。
包括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2a及能够拆装到分液器2a的容器3a的产品套件1a的内容物排出方式为将容器3a直接按压的方式,引导盖80a的外联接单元82a的联接方式为螺旋这样的螺丝联接方式,切割单元22a的圆柱突起或圆柱末端为锯齿形状,将断裂膜83a直接切割。
图6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7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截面图,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将分液器和容器联接的产品套件的截面图,图10a是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立体图,图10b是用于对引导盖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截面图。
参照图6至图10b,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产品套件1b包括分液器2b及能够拆装到分液器2b的容器3b。
在对本实施例的分液器2b进行说明之前,先对容器3b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容器3b由塑料或树脂这样的软质的具备弹性的材质形成,并以倒立状态联接到分液器2b而形成,包括容器主体70b、引导盖80b、外盖90b。
容器主体70b具备收纳液态内容物的空间,并形成为各种形状,具备将收纳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的入口。本实施例的容器主体70b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主体70a结构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省略详细的说明。
引导盖80b可对容器主体70b的入口进行密封,形成为与分液器2b的联接部20b联接的结构。引导盖80b由内联接单元81b、外联接单元82b、断裂膜83b构成。
内联接单元81b以与容器主体70b的入口联接的方式设置于引导盖80b的内周面。本实施例的内联接单元81b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内联接单元81a结构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省略详细的说明。
外联接单元82b以与外盖90b或分液器2b的联接部20b联接的方式设置于引导盖80b的外周面。本实施例的外联接单元82b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外联接单元82a结构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省略详细的说明。
断裂膜83b构成引导盖80b的一面,并由比周边的厚度更薄的薄膜形态形成,以通过一定的外压而被断裂。断裂膜83b通过外联接单元82b和联接部20b的联接单元21b而将容器3b安装到分液器2b的过程中被断裂。
断裂膜83b的断裂部分形成切开线或断裂槽,从而从引导盖80b完全地脱离或一部分附着在引导盖80b而构成,对此将参照图10a、图10b而进行说明。
图10a所示的断裂膜83b沿着边缘而形成比周边膜的厚度更薄的切开线831b。在一侧的一部分区间未形成切开线831b,在另一侧的一部分区间形成有断裂槽832b。在以具备这样的切开线831b和断裂槽832b的方式形成断裂膜83b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通过外联接单元82b和联接部20b的联接单元21b而被断裂时,断裂的断裂膜83b附着在引导盖80b。通过形成切开线831b和断裂槽832b,从而断裂膜83b通过切割单元22b而完全地分离或一部分区间以铰链形态附着在引导盖80b。
图10b所示的断裂膜83b为省略上述的断裂槽832b而仅形成切开线831b的情况,在通过外联接单元82b和联接部20b的联接单元21b而被断裂时,可从引导盖80b完全地脱离。
外盖90b以倒立状态陈列或保管容器3b的方式构成。本实施例的外盖90b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外盖90a结构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省略详细的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分液器2b进行具体的说明。
分液器2b为倒立放置形态。分液器2b以在倒立状态下能够拆装容器3b的方式构成,并包括腔10b、联接部20b、支承部30b、空气流入部40b、空气控制部件50b、排出部60b。
腔10b具备上下端被开放的形状。腔10b在上端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联接部20b,在下端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支承部30b,并在下端具备横隔膜形态的空气流入部40b,在外周面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排出部60b。
这样的腔10b在收纳有液态内容物的容器3b通过联接部20b而联接的状态下可临时存储液态内容物,并通过对容器3b的容器主体70b加压并通过排出部60b而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上述的腔10b为随着从下端靠近上端而截面积变大的杯形状。
联接部20b具备上下端被开放的圆筒形状,下端与腔10b的上端可连通地连接,并使容器3b形成倒立状态而联接到容器3b的入口。为了在容器3b与联接部20b联接时能够吸收外部冲击,联接部20b形成为如下的双重侧壁结构:将上下端被开放的圆筒形状的侧壁作为内侧壁(未图示符号),在内侧壁的外侧隔着一定间隔而形成外侧壁(未图示符号)。
联接部20b从腔10b的上端边缘向外侧延伸与引导盖80b的直径对应的长度,从延伸的部分向上侧延伸与引导盖80b的高度对应的长度,并形成为上下端被开放的圆筒形状。由此,联接部20b的上端以与引导盖80b的外周面对应的大小被开放,下端以与腔10b的上端对应的大小被开放,上端的开放的大小大于下端的开放的大小。联接部20b包括联接单元21b、切割单元22b、密封圈23b。
联接单元21b设置于联接部20b的内周面。联接单元21b以与引导盖80b的外联接单元82b对应的方式形成,并将容器3b联接到分液器2b而进行安装。
切割单元22b在通过联接单元21b和引导盖80b的外联接单元82b而将容器3b安装到分液器2b的过程中可使引导盖80b的断裂膜83b断裂。
本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b构成为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a不同的结构。
即,本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b以末端位于引导盖80b的断裂膜83b的边缘的方式从杯形状的腔10b的下端的内周面向上延伸,且以至少脱离腔10b的上端的方式延伸而形成。
这样的切割单元22b隔着一定间隔而形成为至少两个以上。由此,切割单元22b从杯形状的腔10b的下端的内周面向上延伸而形成,因此在形成为一体型的情况下,形成为与圆筒类似的结构,由此导致圆筒内部的液态内容物无法排出到排出部60b的问题。即,切割单元22b形成为通过缝隙221b而被分割的圆柱形状,以引导盖80b的上端的断裂膜83b分离时,内容物向腔10b移动而流入排出管61b。
切割单元22b的末端形成为切割刃形状,以便于将断裂膜83b断裂,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锯齿形等各种形状。
密封圈23b用于在将容器3b安装到分液器2b时,在联接容器3b的引导盖80b的部分防止液态内容物泄漏到外部,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密封圈23a结构及功能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支承部30b在将容器3b安装到分液器2b的状态下紧贴到地面而形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承部30a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空气流入部40b在腔10b的下端的内周面以环状突出而形成,以在中央形成空气通道41b。本实施例的形成有空气通道41b的空气流入部40b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有空气通道41a的空气流入部40a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空气控制部件50b以横隔膜形态设置在空气流入部40b的上部。本实施例的空气控制部件50b与由固定部51a、气密部52a、弹性部53a、孔54a构成的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控制部件50a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排出部60b从腔10b的外周面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形成,并包括排出管61b、密封阀62b、喷嘴63b。本实施例的排出部60b与包括排出管61a、密封阀62a、喷嘴63a的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排出部60a相同或类似,由此在此省略说明。
如上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液器2b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1b的使用状态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2a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1a的使用状态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包括分液器2b及能够拆装到分液器2b的容器3b的产品套件1b的内容物排出方式为直接按压容器3b的方式,引导盖80b的外联接单元82b的联接方式为螺旋这样的螺丝联接方式,切割单元22b为通过缝隙221b而被分割的圆柱形状,将断裂膜83b推开而分离。
上述中,引导盖80b的外联接单元82b构成为转盘形状的柱向引导盖80b的下端外廓突出的结构,可同时分离容器3b和引导盖80b。在此,在同时分离容器3b和引导盖80b时,在使用完内容物之后更换续装容器时引导盖80b强力联接在分液器2b而仅分离容器时,难以从分液器2b将引导盖80b单独分离,因此在引导盖80b的下端设置用于防滑的具备转盘形状的直线区间。
图11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2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用于对图12的引导盖和联接部的联接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将分液器和容器联接的产品套件的截面图。
参照图11至图1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产品套件1c包括分液器2c及能够拆装到分液器2c的容器3c。
在对本实施例的分液器2c进行说明之前,先对容器3c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容器3c由硝子这样的硬质的材质形成。当然,容器3c也可以如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容器3a这样由塑料或树脂这样的软质的具备弹性的材质形成。
容器3c以倒立状态联接到分液器2c而构成,包括容器主体70c、引导盖80c、外盖90c。
容器主体70c具备收纳液态内容物的空间,并形成为各种形状,具备将收纳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的入口。本实施例的容器主体70c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容器主体70a结构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省略详细的说明。
引导盖80c对容器主体70c的入口进行密封,形成为与分液器2c的联接部20c联接的结构。引导盖80c由内联接单元81c、外联接单元82c、断裂膜83c构成。
内联接单元81c以与容器主体70c的入口联接的方式设置于引导盖80c的内周面。本实施例的内联接单元81c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内联接单元81a结构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省略详细的说明。
外联接单元82c以与外盖90c或分液器2c的联接部20c联接的方式设置于引导盖80c的外周面。本实施例的外联接单元82c形成为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由螺纹形成的外联接单元82a不同的结构。
即,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外联接单元82c为设置于引导盖80c的外周面的一对引导槽,这样的外联接单元82c的引导槽在将容器3c安装到分液器2c时对联接部20c的联接单元21c进行引导。此时,联接部20c的联接单元21c可以是与外联接单元82c的引导槽对应的一对突起。另外,外联接单元82c的引导槽也可对外盖90c的联接单元进行引导,虽然未图示,外盖90c的联接单元也可以是与引导槽对应的一对突起。
具体地,外联接单元82c的引导槽从引导盖80c的下端垂直地向上延伸一定长度,从垂直延伸的端部倾斜地延伸到引导盖80c的上端附近为止而形成。另外,外联接单元82c的引导槽在容器3c完全地安装到分液器2c时为了防止容器3c的松动而在倾斜延伸的端部设置有止挡突起821c。
断裂膜83c构成引导盖80c的一面,并形成为比周边的厚度更薄的薄膜形态,以通过一定的外压而被断裂。断裂膜83c通过外联接单元82c和联接部20c的联接单元21c而在将容器3c安装到分液器2c的过程中被断裂。
断裂膜83c形成有比周边膜的厚度更薄的切开线831c。切开线831c与后述的联接部20c的切割单元22c对应地形成为放射状。这样切开线831c形成为放射状,由此通过外联接单元82c和联接部20c的联接单元21c而被断裂时,断裂膜83c的断裂部分附着在引导盖80c。
外盖90c以在倒立状态下陈列或保管容器3c的方式构成。本实施例的外盖90c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外盖90a相比,具有如下不同:外盖90a的联接单元与在引导盖80c的外周面形成为一对引导槽的外联接单元82c对应地形成为一对突起。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分液器2c进行具体说明。
分液器2c为倒立放置形态。分液器2c以在倒立状态下能够拆装容器3c的方式构成,并包括腔10c、联接部20c、支承部30c、空气流入部40c、空气控制部件50c、排出部60c。
腔10c具备上下端被开放的形状。腔10c的上表面被全部开放,下表面向腔10c的内侧凹陷一部分,凹陷的下表面的端部被开放。
腔10c在上端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联接部20c,在下端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支承部30c,在凹陷的下表面的开放部分设置有横隔膜形态的空气流入部40c,在外周面以连通的方式设置有排出部60c。
这样的腔10c在收纳有液态内容物的容器3c通过联接部20c而联接的状态下临时存储液态内容物,通过将后述的排出部60c的排出按钮64c加压,将液态内容物通过排出部60c而排出到外部。
上述的腔10c可以是圆筒形状,当然不限于此,截面形状可形成为多边形等上下端被开放的各种形状。
联接部20c具备上下端被开放的圆筒形状,下端以与腔10c的上端连通的方式连接,使容器3c成为倒立状态而联接容器3c的入口。
联接部20c从腔10c的上端边缘向外侧延伸与引导盖80c的直径对应的长度,并从延伸的部分向上侧延伸与引导盖80c的高度对应的长度,由此形成为上下端被开放的圆筒形状。由此,联接部20c的上端以与引导盖80c的外周面对应的大小被开放,下端以与腔10c的上端对应的大小被开放,上端的开放的大小可大于下端的开放的大小。联接部20c包括联接单元21c、切割单元22c、密封圈23c。
联接单元21c设置于联接部20c的内周面。联接单元21c与引导盖80c的外联接单元82c对应地形成,将容器3c联接到分液器2c而安装。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联接单元21c是随着引导盖80c的外联接单元82c形成为一对引导槽而与外联接单元82c的引导槽对应的一对突起。
切割单元22c设置在腔10c的上端开放部分,通过联接单元21c和引导盖80c的外联接单元82c而将容器3c安装到分液器2c的过程中使引导盖80c的断裂膜83c断裂。本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c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a不同地,设置在腔10c的上端开放部分。
即,本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c形成为末端位于上述的断裂膜83c的中央的钻头形状。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c以与在上述的断裂膜83c形成为放射状的切开线831c对应的方式形成为钻头形状。这样的切割单元22c设置在腔10c的上端开放部分,从而可能会妨碍收纳于容器主体70c的液态内容物流入腔10c的内部,因此形成为液态内容物通过的多个孔221c和与切开线831c对应的多个切割刃222c连续地形成的钻头形状。
密封圈23c用于在将容器3c安装于分液器2c时防止液态内容物在联接容器3c的引导盖80c的部分泄漏到外部,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密封圈23a结构及功能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支承部30c在将容器3c安装到分液器2c的状态下紧贴到地面而构成,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承部30a功能类似,但形状不同。
即,本实施例的支承部30c从腔10c的下端边缘水平地延伸一定长度之后垂直向下延伸一定长度,由此具备高度和肩部而形成。之所以将支承部30c形成为这样的结构,是为了在后述的本实施例的排出部60c设置用于排出液态内容物的排出按钮64c,并在按压排出按钮64c时将排出部60c稳定地固定。
空气流入部40c在腔10c的下端的内周面以环状突出而形成,以在中央形成空气通道41c。本实施例的形成有空气通道41c的空气流入部40c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形成有空气通道41a的空气流入部40a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说明。但是,本实施例的空气流入部40c以横隔膜形态形成于腔10c的凹陷的下表面的开放部分,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流入部40a不同。
空气控制部件50c以横隔膜形态设置在空气流入部40c的上部。本实施例的空气控制部件50c与由固定部51a、气密部52a、弹性部53a、孔54a构成的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控制部件50a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排出部60c从联接部20c与空气流入部40c之间的腔10c的外周面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形成,与支承部30c的肩部固定在侧面。
排出部60c包括排出管61c、逆流防止阀62c、收纳箱63c、排出按钮64c、固定环65c、密封阀66c、喷嘴67c。
排出管61c作为与腔10c的内部连通而将腔10c的内部的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的通道,一端连接到腔10c的外周面,由此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形成。
逆流防止阀62c设置在腔10c与排出管61c之间。逆流防止阀62c防止排出管61c的液态内容物向腔10c的内部逆流。
逆流防止阀62c形成为‘十’字的环状,通过突起结合、过盈结合等各种结合方式而插入到排出管61c的入口而结合。
收纳箱63c在流入口(未图示符号)连接排出管61c并存储通过排出管61c而流入的液态内容物,并固定到支承部30c的肩部和侧面。
排出按钮64c设置到收纳箱63c的上部,可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排出按钮64c通过固定环65c而固定于收纳箱63c。
排出按钮64c由TPE(Thermo Plastic Elastomer)的材质形成,通过使用者的按压动作,液态内容物通过喷嘴67c而排出到外部。即,当使用者按压排出按钮64c而提升收纳箱63c的内部空间的压力时,逆流防止阀62c阻挡液态内容物的逆流,液态内容物通过密封阀66c及喷嘴67c而排出到外部。此时,随着通过排出按钮64c而将液态内容物强制地排出到外部,容器主体70c的内部压力变成负压,由此外部空气通过空气控制部件50c而流入内部。关于外部空气通过空气控制部件50c而流入内部的原理,通过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控制部件50a而可以理解。
密封阀62c插入到收纳箱63c的排出口而设置,以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
密封阀62c由橡胶、硅等这样的软质的材质构成,可以是通过弹性而体现开闭的阀门形态。
另外,密封阀62c可体现为上述的空气控制部件50c这样的结构,并由硬质的材料构成而稳定地固定到收纳箱63c的排出口。
另外,密封阀62c允许液态内容物的排出,但防止被排出的液态内容物重新再流入到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因此使用起来比较卫生。
喷嘴63c结合到收纳箱63c的排出口,通过按压排出按钮64c而提高收纳箱63c的内部空间压力,从而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如上述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分液器2c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1c的使用状态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液器2a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1a的使用状态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省略说明。但是,在第一实施例中并非对容器主体70a加压而是通过设置于排出部60c的排出按钮64c的操作而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在这一点上存在差异。
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包括分液器2c及能够拆装到分液器2c的容器3c的产品套件1c的情况下,内容物排出方式为另外的按压排出按钮64c的方式,引导盖80c的外联接单元82c的联接方式为螺旋这样的螺丝联接方式,切割单元22c为钻头形状,可将断裂膜83c推开而实现分离。
图15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6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进行说明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用于对图16的引导盖和联接部的联接结构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将分液器和容器联接的产品套件截面图。
参照图15至图18,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产品套件1d包括分液器2d及能够拆装到分液器2d的容器3d。
在对本实施例的分液器2d进行说明之前首先对容器3d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容器3d由硝子这样的硬质的材质形成。当然,容器3d也可以如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容器3a这样由塑料或树脂这样的软质的具备弹性的材质形成。
容器3d可以倒立状态联接到分液器2d,并包括容器主体70d、引导盖80d、外盖90d。
在第四实施例中,容器3d中除了引导盖80d之外的剩余结构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容器3c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而省略详细的说明,以不同的结构即引导盖80d及与此相关的结构为主进行说明。
引导盖80d形成为密封容器主体70d的入口并与分液器2d的联接部20d联接的结构。引导盖80d由内联接单元81d、外联接单元82d、断裂膜83d构成。
本实施例的引导盖80d与第三实施例的引导盖80c不同地分为上部和下部,在引导盖80d上部的内周面设置有内联接单元81d,在引导盖80d下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联接单元82d。
内联接单元81d以与容器主体70d的入口联接的方式设置在引导盖80d上部的内周面。在容器主体70d的入口形成为螺纹的情况下,内联接单元81d与此对应地形成为螺纹。
外联接单元82d以与外盖90d或分液器2d的联接部20d联接的方式设置于引导盖80d下部的外周面。在设置于外盖90d的内周面的联接单元(未图示符号)或联接部20d的联接单元21d由螺纹形成的情况下,外联接单元82d形成为与此对应的螺纹。
断裂膜83d形成于引导盖80d的上部与下部的边界部分,并形成为比周边的厚度更薄的薄膜形态,以通过一定的外压而被断裂。断裂膜83d在通过外联接单元82d和联接部20d的联接单元21d而将容器3d安装到分液器2d的过程中被断裂。
断裂膜83d形成有比周边膜的厚度薄的切开线831d。切开线831d与后述的联接部20d的切割单元22d对应地形成为放射状。这样,切开线831d形成为放射状,因此通过外联接单元82d和联接部20d的联接单元21d而被断裂时,断裂膜83d的断裂部分附着在引导盖80d。
外盖90d构成为以倒立状态陈列或保管容器3d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外盖90d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外盖90c相比,在外盖90d的联接单元与设置于引导盖80d的下部的外周面的外联接单元82d对应地形成的点上存在不同。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分液器2d进行具体说明。
分液器2d为倒立放置形态。分液器2d构成为以倒立状态能够拆装容器3d的结构,并包括腔10d、联接部20d、支承部30d、空气流入部40d、空气控制部件50d、排出部60d。
在第四实施例中,分液器2d除了腔10d及联接部20d之外的剩余结构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的分液器2c相同或类似,因此在此为了避免重复的说明,省略详细的说明,并以不同的结构即腔10d和联接部20d及与此相关的结构为主进行说明。
腔10d具备上下端被开放的形状。腔10d的上表面被全部开放,下表面向腔10d的内侧凹陷一部分,凹陷的下表面的端部被开放。
本实施例的腔10d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的腔10c相比,除了凹陷的下表面向排出部60d的排出管61c侧倾斜的点之外均相同。
本实施例中将腔10d的下表面倾斜地形成是为了更容易地将液态内容物供给到排出部60d。
联接部20d具备上下端被开放的圆筒形状,下端与腔10d的上端可连通地连接,并使容器3d成为倒立状态而联接到容器3d的入口。
本实施例的联接部20d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的腔10c相比,除了与第三实施例的引导盖80c相比构成为不同结构的在上部的内周面具备内联接单元81d并在下部的外周面具备外联接单元82d的引导盖80d上与设置于引导盖80d的下部的外周面的外联接单元82d联接的点之外均相同。
关于本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中未提及而仅在附图中图示的未说明符号,与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的符号相比在数字后面标记文字“c”和“d”而区分为彼此不同的实施例,但是对于在上述中未提及而在附图中图示为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数字的结构的情况下,表示相同的结构,对此通过上述的第三实施例而可理解上述的本实施例的未说明结构。
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包括分液器2d及能够拆装到分液器2d的容器3d的产品套件1d的情况下,内容物排出方式为另外的按压排出按钮64d的方式,引导盖80d的外联接单元82d的联接方式为突起和槽的联接方式,切割单元22d为钻头形状并将断裂膜83d推开而实现分离。另外,当然,本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d可适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的切割单元22b。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作为又一个实施例还可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组合或上述实施例中的至少任一个实施例和公知技术的组合。
以上,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中心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为例示,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施例的本质技术内容的范围内可进行在实施例未例示的各种组合或变形和应用。因此,与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容易导出的变形和应用相关的技术内容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中。

Claims (14)

1.一种分液器,其以倒立状态能够拆装收纳液态内容物的容器,其特征在于,
该分液器包括:
腔,其存储收纳于上述容器的液态内容物;
联接部,其设置于上述腔的上部而联接上述容器的入口;
支承部,其进行支承,以倒立在地面的状态保管安装于上述联接部的上述容器;
空气控制部件,其根据上述腔的内部压力控制外部空气的流入;及
排出部,其从上述腔的外周面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而构成,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空气流入部,该空气流入部设置于上述腔与上述支承部之间,并在中央形成有空气通道,
上述空气控制部件包括:
固定部,其紧贴到上述空气流入部的上部而固定地设置于上述腔的内周面;
气密部,其对上述空气通道进行开闭;
多个弹性部,它们的一端连接于上述固定部,另一端连接于上述气密部,连接于上述固定部的部位与连接于上述气密部的部位错开而形成;及
多个孔,它们随着上述多个弹性部隔着一定间隔形成而设置于上述多个弹性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气控制部件对上述容器进行加压,以通过上述排出部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当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超过大气压时,通过上述弹性部来使上述气密部保持切断上述空气通道的状态,当将施加到上述容器的压力解除而上述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因上述容器要恢复原形的力而生成负压时,上述空气控制部件通过上述弹性部来使上述气密部开放上述空气通道,通过上述孔而使外部空气流入上述腔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部包括:
排出管,其与上述腔的内部连通,一端连接于上述腔的外周面而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
密封阀,其插入到上述排出管的排出口而设置,并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及
喷嘴,其结合到上述排出管的排出口,并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其具备收纳液态内容物的空间;
引导盖,其将上述容器主体的入口密封;及
外盖,其与上述引导盖联接而以倒立状态陈列或保管上述容器,
上述引导盖包括:
内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内周面,并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入口联接;
外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外周面,并与上述外盖或上述联接部联接;及
断裂膜,其在通过上述外联接单元和上述联接部的联接单元而将上述容器安装到上述分液器的过程中被断裂,
上述联接部包括:
上述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内周面且与上述外联接单元联接;及
切割单元,其末端位于上述断裂膜的边缘,从上述腔向上延伸,且以至少脱离上述腔的上端的方式延伸而形成,并使上述断裂膜断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断裂膜包括切开线及断裂槽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切开线沿着上述引导盖的边缘而形成,并在将上述容器安装到上述分液器时被切开,
上述断裂槽形成于未形成有上述切开线的一部分区间,在将上述容器安装到上述分液器时使断裂的上述断裂膜附着在上述引导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排出部包括:
排出管,其与上述腔的内部连通,且一端连接于上述腔外周面而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
逆流防止阀,其设置于上述腔与上述排出管之间,并防止上述排出管的液态内容物向上述腔的内部逆流;
收纳箱,其与上述排出管连接而存储通过上述排出管流入的液态内容物,并固定于上述支承部;
排出按钮,其设置于上述收纳箱,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
密封阀,其插入到上述收纳箱的排出口而设置,调节液态内容物的排出;
喷嘴,其结合到上述收纳箱的排出口,按压上述排出按钮而提高上述收纳箱的内部空间压力,由此将液态内容物排出到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在液态内容物收纳空间的压力至少超过大气压时,上述空气控制部件通过上述弹性部使上述气密部保持切断上述空气通道的状态,
随着通过上述排出按钮而将液态内容物强制排出到外部,当上述容器内部的压力变成负压时,上述空气控制部件通过上述弹性部使上述气密部开放上述空气通道,由此通过上述孔使外部空气流入上述腔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器包括:
容器主体,其具备收纳液态内容物的空间;
引导盖,其对上述容器主体的入口进行密封;及
外盖,其联接到上述引导盖而以倒立状态陈列或保管上述容器,
上述引导盖包括:
内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内周面,并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入口联接;
外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外周面,并与上述外盖或上述联接部联接;及
断裂膜,其切开线形成为放射状,并在通过上述外联接单元和上述联接部的联接单元而将上述容器安装到上述分液器的过程中被断裂,
上述联接部包括:
上述联接单元,其设置于内周面且与上述外联接单元联接;及
切割单元,其末端位于上述断裂膜的中央,并形成为用于液态内容物通过的多个孔和多个切割刃连续形成的钻头形状,并使上述断裂膜断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联接单元为从上述引导盖的下端垂直地向上延伸一定长度,并从垂直延伸的端部倾斜地延伸到上述引导盖的上端附近而形成的一对引导槽,
上述联接部的上述联接单元和上述外盖的联接单元为与上述外联接单元的上述引导槽对应的一对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盖的上述内联接单元设置于上述引导盖上部的内周面,
上述引导盖的上述外联接单元设置于上述引导盖下部的外周面,
上述联接部的上述联接单元和上述外盖的联接单元与上述外联接单元对应地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腔的上表面全部被开放,下表面向上述腔的内侧凹陷一部分,凹陷的下表面的端部被开放,
上述空气流入部以横隔膜形态设置于上述腔的凹陷的下表面的开放部分。
13.一种产品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及
容器,其能够拆装到上述分液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产品套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容器包括收纳于内部的液态内容物。
CN202221716750.5U 2021-07-08 2022-07-05 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 Active CN2181645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210089808 2021-07-08
KR10-2021-0089808 2021-07-08
KR10-2022-0076939 2022-06-23
KR1020220076939A KR20230009300A (ko) 2021-07-08 2022-06-23 디스펜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제품 키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64505U true CN218164505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1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6750.5U Active CN218164505U (zh) 2021-07-08 2022-07-05 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64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9023B1 (en) Device for dispensing two substances in a user selectable ratio with replaceable cartridges
KR101149384B1 (ko) 조출 용기
JP5139324B2 (ja) 容器、容器の使用、添加物チャンバ、並びに、容器を充填するための方法
RU245966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при помощи насоса текучих веществ, содержащихся в герметичных условиях в деформируемом мешке, помещенном в жесткий контейнер
US20170043365A1 (en) Portable refillable cream dispenser
KR101366696B1 (ko) 샴푸용기의 펌프 장치
US8499985B2 (en) Automatic dispensing cap for squeezable bottle
US20140151404A1 (en) Automatic dispensing cap for a squeezeable bottle
CN114786530B (zh) 双重容器
CN109415145A (zh) 具有将添加剂引入到容器中的液体中的机构的容器封闭件
JP2017520489A (ja) 万能ボトルキャップ
US3484027A (en) Valved container caps
CN218164505U (zh) 分液器及包括其的产品套件
EP3367860B1 (en) Dispenser
US20100059525A1 (en) Closures for Multiple Component Containers
KR102107180B1 (ko) 푸시 타입 화장품 용기
WO2002076845A1 (fr) Clapet et recipient de liquide a clapet
EP3188845A1 (en) Dispensing devices for dispensing precise doses of liquid
JP4269254B2 (ja) 二剤混合滴下容器
KR20230009300A (ko) 디스펜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제품 키트
KR200384796Y1 (ko) 미끄럼 노즐버튼을 갖는 펌프식 화장품용기
KR101540424B1 (ko) 박막 튜브형 공기 밸브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팬서용 병마개
JP6929598B2 (ja) 二重容器
JP4626959B2 (ja) 粘稠性物質の注出容器
JP2020007010A (ja) 塗布型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