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4399U -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4399U
CN218154399U CN202222709285.9U CN202222709285U CN218154399U CN 218154399 U CN218154399 U CN 218154399U CN 202222709285 U CN202222709285 U CN 202222709285U CN 218154399 U CN218154399 U CN 218154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luminum
heat exchange
flue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092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建平
诸翔
鄢全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angg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ng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ngg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ngg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092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4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4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4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灶,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解决了油烟畅通、烟道冷凝器的散热结构问题。包括设置在烟道的铝制微通道换热器,所述铝制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中央贯通的壳体、设于壳体内供冷凝散热的换热管组和换热片组,所述换热管组由若干并排排列的铝制集流管和成对设置的铝制汇流管组成,所述铝制集流管与铝制汇流管相连通,采用新颖的结构设计,内部结构相对疏松即存在很多微通道,大大增加了热交换接触面,提高热交换效率,也能避免局部积热影响使用寿命,同时设置多管导流冷凝增强液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灶,特别涉及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一般的集成灶吸油率达到95%,油烟吸净率越高,质量越好,有些品牌集成灶油烟吸净率达到了99.95%的极限指标。现有的产品中有“一种油烟机集成灶空调烟道冷凝器结构”(公开号:CN216953170U),其中设置有烟道冷凝器,但是该烟道冷凝器热交换效率上限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受制于结构设计,较容易导致局部积热和换热不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包括设置在烟道的铝制微通道换热器,所述铝制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中央贯通的壳体、设于壳体内供冷凝散热的换热管组和换热片组,所述换热管组由若干并排排列的铝制集流管和成对设置的铝制汇流管组成,所述铝制集流管与铝制汇流管相连通,所述铝制汇流管上仅设有制冷剂进气口或制冷剂出液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液口处又分别设有制冷剂进口接头和制冷剂出口接头,所述换热管组与换热片组之间直接固定相连换热,所述换热片组包括若干铝制散热鳍片,且铝制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散热进风方格孔。
所述换热管组设置在换热片组的相对两侧。
所述换热管组在相对的铝制集流管之间设有相连的铝制微通道扁管。
所述铝制散热鳍片设于两相邻的铝制微通道扁管之间。
所述铝制散热鳍片呈方波形的连续结构。
所述铝制散热鳍片由若干散热单元相连组成。
所述散热单元为凸字形结构,所述散热单元两端为连接的抵靠端。
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油烟气道,所述油烟气道在机架上设有油烟排热进风接口、可选择出口的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室外进风自动切换阀门模组。
所述油烟气道内还设有抽油烟离心风机。
所述油烟排热进风接口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抽油烟离心风机通过风道转接头连通油烟排热进风接口与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采用新颖的结构设计,内部结构相对疏松即存在很多微通道,大大增加了热交换接触面,提高热交换效率,也能避免局部积热影响使用寿命,同时设置多管导流冷凝增强液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冷凝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冷凝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烟道冷凝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包括设置在烟道的铝制微通道换热器1,所述铝制微通道换热器1包括中央贯通的壳体2、设于壳体2内供冷凝散热的换热管组3和换热片组4。壳体2的设置在于避免热量外延,起到隔热和保护的作用,也能起到整体结构的固定安装,方便拆装和维护保养。
所述换热管组3由若干并排排列的铝制集流管5和成对设置的铝制汇流管6组成。铝制集流管5成排设置,铝制集流管5沿纵向流动,且铝制集流管5在横向的铝制汇流管6汇集到一起输入或输出。其内流动的可以是气态介质或者是液态介质,具体依实际需要和使用而定。铝制汇流管6的设计可以加快流入或流出,提高冷凝散热效果。铝制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有利于散热和换热。
所述铝制集流管5与铝制汇流管6相连通,所述铝制汇流管6上仅设有制冷剂进气口或出液口,所述制冷剂进气口与制冷剂出液口处又分别设有制冷剂进口接头7和制冷剂出口接头8,方便连接和转接管路。
所述换热管组3与换热片组4之间直接固定相连换热,通过直连导热和换热。此处直连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在此不对其作过多阐述和限制。所述换热片组4包括若干铝制散热鳍片9,且铝制散热鳍片9之间形成散热进风方格孔,通过若干高密度的方孔提高散热和换热效果。
所述换热管组3设置在换热片组4的相对两侧,两侧的换热管组3之间可以设置其它连接管连通,又或者各自独立设置接口形成支路,结构多样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和限制。此处只要限定在相对的两侧,同时搭配多条并排排列的铝制集流管5结构,明显增强换热管组3与换热片组4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所述换热管组3在相对的铝制集流管5之间设有相连的铝制微通道扁管10。所述铝制散热鳍片9设于两相邻的铝制微通道扁管10之间。铝制微通道扁管10既能连接处于相对位置的铝制集流管5,又能分隔铝制散热鳍片9,起到换热管组3与换热片组4的热交换中介作用。
所述铝制散热鳍片9呈方波形的连续结构,使得每行或者每列内的铝制散热鳍片9热传导效率高,起到类似均温板的作用,而方波形结构使得接触换热面积大。所述铝制散热鳍片9由若干散热单元11相连组成,降低生产工艺难度。所述散热单元11为凸字形结构,所述散热单元11两端为连接的抵靠端12,抵靠端12可以焊接相连。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散热风孔孔壁的曲折性,在同一风孔内产生相对纠缠的一对风路,使其具有一定留滞功能,增大接触和提高导热换热效果。
还包括机架13,所述机架13内设有油烟气道,所述油烟气道在机架13上设有油烟排热进风接口14、可选择出口的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15、室外进风自动切换阀门模组16。此处对应用烟道冷凝器的完整产品进行一定限制,即多油烟进出风口和室内外进出风口的结构形式。但并非局限于此,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和限制。所述油烟气道内还设有抽油烟离心风机17,驱动油烟流动加快排热效率。所述油烟排热进风接口14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15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抽油烟离心风机17通过风道转接头连通油烟排热进风接口14与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15。此处进一步限制集成灶的实施例,需要指出的是,烟道冷凝器在内的设置也是与油烟流向密切相关的。在本实施例中,烟道冷凝器纵向设置,铝制集流管5纵向设置,而下部的铝制汇流管6为制冷剂进口接头7,上方为制冷剂出口接头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Claims (10)

1.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烟道的铝制微通道换热器,所述铝制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中央贯通的壳体、设于壳体内供冷凝散热的换热管组和换热片组,所述换热管组由若干并排排列的铝制集流管和成对设置的铝制汇流管组成,所述铝制集流管与铝制汇流管相连通,所述铝制汇流管上仅设有制冷剂进气口或制冷剂出液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液口处又分别设有制冷剂进口接头和制冷剂出口接头,所述换热管组与换热片组之间直接固定相连换热,所述换热片组包括若干铝制散热鳍片,且铝制散热鳍片之间形成散热进风方格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设置在换热片组的相对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在相对的铝制集流管之间设有相连的铝制微通道扁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散热鳍片设于两相邻的铝制微通道扁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散热鳍片呈方波形的连续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散热鳍片由若干散热单元相连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为凸字形结构,所述散热单元两端为连接的抵靠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油烟气道,所述油烟气道在机架上设有油烟排热进风接口、可选择出口的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室外进风自动切换阀门模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气道内还设有抽油烟离心风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排热进风接口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抽油烟离心风机通过风道转接头连通油烟排热进风接口与双油烟排热出风接口。
CN202222709285.9U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Active CN218154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9285.9U CN218154399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09285.9U CN218154399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4399U true CN218154399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6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09285.9U Active CN218154399U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4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21425U (zh) 换热装置
CN205209304U (zh) 换热器系统
CN218154399U (zh)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CN202083154U (zh) 一种双排管路换热器
CN209263711U (zh) 一种暖气片
CN203837334U (zh) 一种双排扁管的平行流换热器
CN115451448A (zh) 一种集成灶烟道带内置微通道换热器结构
CN207247399U (zh) 一种换热设备和非对称传热系统
CN104864600A (zh) 一种全不锈钢热交换器
CN201106965Y (zh) 一种带热回收功能的冷凝器
CN106016840A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空调换热器
CN209945093U (zh) 一种封闭式风冷换热器
CN204388690U (zh) 不锈钢热交换器管板单元
CN111780420A (zh) 一种壁挂炉主换热器
CN205448762U (zh) 一种储水式不锈钢换热器
CN208269420U (zh) 一种热水器水箱及空气能热水器
CN101419006A (zh) 一种带热回收功能的冷凝器
CN202709457U (zh) 二级冷凝换热器
CN219494407U (zh) 一种换热器及热水器
CN220893064U (zh) 带有并行换热管的换热装置、热水器、余热回收系统
CN212585205U (zh) 蒸发器和热泵热水机
CN219757073U (zh) 一种一体双通道换热器
CN214148436U (zh) 一种风幕式翅片管蒸发器及太阳能热泵系统
CN217715524U (zh)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高效蒸发器
CN215003126U (zh) 热交换器散热管布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