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1207U -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1207U
CN218151207U CN202222599709.0U CN202222599709U CN218151207U CN 218151207 U CN218151207 U CN 218151207U CN 202222599709 U CN202222599709 U CN 202222599709U CN 218151207 U CN218151207 U CN 218151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mon rail
component
rail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97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小立
刘新彦
毛明华
纪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ew Power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ew Power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ew Power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ew Power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97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1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1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1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涉及共轨管的领域,其包括在轨体中心加工的主油道,共轨管外侧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预铸油道、第二预铸油道、第三预铸油道、第四预铸油道、以及第五预铸油道,共轨管外侧另沿轴向依次设有多个固定座,固定座中心设有固定孔。本实用新型实现共轨管燃油接口数量可变,燃油容积可变,提高共轨管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轨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背景技术
如今内燃机采用电控共轨系统,高压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器、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共轨管部件中,通过对共轨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喷油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
共轨管最重要的是稳压功能:燃油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油泵不断供油、喷油器不断喷油,而共轨管的容腔能减小轨压波动。
共轨系统在小、中马力发动机应用广泛,共轨管尺寸一般都能与之适配。涉及到大马力的发动机时,供油与喷油器量大,导致轨压波动大,从而需要更大容腔的共轨管,从工艺角度,目前市场上共轨管长度很难做到长度超过650mm的共轨管。所以针对大型发动机,传统一根共轨管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了。
目前企业研发一款12缸V型发动机,油泵供油量和喷油器喷油量的瞬态变化量非常大,一根长度小于650mm的共轨管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整机需求前期设计目标来看,该发动机有变形配套需求,燃油系统需分为高低配,高配涉及单油泵,低配涉及双油泵;后续会有拓展气缸需求,12缸拓展至16缸。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模块化的共轨管,以满足所有变形配套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共轨管燃油接口数量可变,燃油容积可变,提高共轨管的适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共轨管,其包括在轨体中心加工的主油道,所述共轨管外侧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预铸油道、第二预铸油道、第三预铸油道、第四预铸油道、以及第五预铸油道,所述共轨管外侧另沿轴向依次设有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心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朝向与预铸油道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第四部件、以及两个高压油管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通过其中一个所述高压油管部件进行连接,所述第三部件和所述第四部件通过另一个所述高压油管部件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部件包括所述共轨管、以及设于所述共轨管一端的进油接头;
所述第二部件包括所述共轨管、设于所述共轨管一端的堵头、以及设于所述共轨管另一端的轨压传感器;
所述第三部件包括所述共轨管、设于所述共轨管一端的所述堵头、以及设于所述共轨管另一端的所述轨压传感器;
所述第四部件包括所述共轨管、以及设于所述共轨管一端的所述进油接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一预铸油道、所述第三预铸油道、所述第四预铸油道和所述第五预铸油道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油道口、第三油道口、第四油道口和第五油道口;
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一预铸油道、所述第二预铸油道、所述第三预铸油道和所述第四预铸油道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油道口、第二油道口、所述第三油道口和所述第四油道口;
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一预铸油道、所述第三预铸油道、所述第四预铸油道和所述第五预铸油道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油道口、所述第三油道口、所述第四油道口和所述第五油道口;
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一预铸油道、所述第二预铸油道、所述第三预铸油道和所述第四预铸油道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油道口、所述第二油道口、所述第三油道口和所述第四油道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共轨管靠近所述第一预铸油道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进油接头的第一螺纹孔,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端部封闭;
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共轨管靠近所述第一预铸油道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堵头的所述第一螺纹孔,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轨压传感器的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共轨管靠近所述第五预铸油道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堵头的所述第一螺纹孔,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轨压传感器的所述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共轨管靠近所述第五预铸油道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进油接头的所述第一螺纹孔,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端部封闭。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五油道口作为燃油出口通过高压油管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二油道口作为燃油进口通过所述高压油管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
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五油道口作为燃油进口通过所述高压油管与所述第四部件连接;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二油道口作为燃油出口通过所述高压油管与所述第三部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二预铸油道不加工呈封闭状态,所述进油接头作为燃油进口,其余油道口为燃油出口;
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五预铸油道不加工呈封闭状态,所述进油接头作为燃油进口,其余所述油道口为燃油出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五预铸油道不加工呈封闭状态,所述第二油道口作为燃油进口,其余所述油道口为燃油出口;
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二预铸油道不加工呈封闭状态,所述第五油道口作为燃油进口,其余所述油道口为燃油出油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主油道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所述第三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主油道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均设有油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所述第三部件和所述第四部件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油道口均与所述主油道相连有节流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满足大排量V型发动机的共轨管,并通过模块化共轨管系统,解决变形配套问题。
通过采用分段式共轨管部件,为大排量发动机提供解决方案,避免了整体式共轨管锻造难度大、机加工难度大的问题。
整套共轨管系统,仅需开一套模具,并能灵活解决各种变形配套问题,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经使用验证,性能正常,可靠性高,满足生产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部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部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部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部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压油管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五共轨管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五共轨管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共轨管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共轨管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共轨管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四共轨管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高压油管部件;101、高压油管;102、螺母;2、第一部件;201、第一共轨管;3、第二部件;301、第二共轨管;4、第三部件;401、第三共轨管;5、第四部件;501、第四共轨管;6、第五共轨管;
701、进油接头;702、堵头;703、轨压传感器;
801、主油道;802、第一螺纹孔;803、第二螺纹孔;804、固定座;805、固定孔;806、节流口;807、油道;
901、第一预铸油道;902、第二预铸油道;903、第三预铸油道;904、第四预铸油道;905、第五预铸油道;906、第一油道口;907、第二油道口;908、第三油道口;909、第四油道口;910、第五油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共轨管,为第五共轨管6,第五共轨管6包括在轨体中心加工的主油道801,第五共轨管6外表面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预铸油道901、第二预铸油道902、第三预铸油道903、第四预铸油道904、以及第五预铸油道905,并在一侧设置有三个固定座804,固定座804朝向与以上预铸油道的轴线垂直,每个固定座804的中心均开设有固定孔805。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包括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第三部件4、第四部件5、以及两个高压油管部件1。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通过其中一个高压油管部件1进行连接,安装于V型发动机的左侧;第三部件4和第四部件5通过另一个高压油管部件1进行连接,安装于V型发动机的右侧。
第一部件2包括第一共轨管201、以及设于第一共轨管201一端的进油接头701;第二部件3包括第二共轨管301、设于第二共轨管301一端的堵头702、以及设于第二共轨管301另一端的轨压传感器703;第三部件4包括第三共轨管401、设于第三共轨管401一端的堵头702、以及设于第三共轨管401另一端的轨压传感器703;第四部件5包括第四共轨管501、以及设于第四共轨管501一端的进油接头701;高压油管部件1包括呈倒U状的高压油管101、以及设于高压油管101两端的螺母102。
其中,第一共轨管201、第二共轨管301、第三共轨管401和第四共轨管501均由第五共轨管6加工而来。
第一共轨管201在第五共轨管6结构基础上,在靠近第一预铸油道901的端部开口加工第一螺纹孔802,该第一螺纹孔802可与进油接头701连接,并实现高压密封,第一共轨管201远离第一螺纹孔802一端封闭。
此外,第一共轨管201的第一预铸油道901、第三预铸油道903、第四预铸油道904和第五预铸油道905中分别对应加工第一油道口906、第三油道口908、第四油道口909和第五油道口910,并均与主油道801相连有节流口806;第二预铸油道902不加工,呈封闭状态;第五油道口910作为燃油出口通过高压油管101与第二部件3相连。
第二共轨管301在第五共轨管6结构基础上,在靠近第一预铸油道901的端部开口加工第一螺纹孔802,该第一螺纹孔802可与堵头702连接,并实现高压密封,在第五共轨管6另一端加工第二螺纹孔803,通过第二螺纹孔803与轨压传感器703连接,并实现高压密封,在主油道801和第二螺纹孔803之间加工有油道807用于连接。
此外,第二共轨管301的第一预铸油道901、第二预铸油道902、第三预铸油道903和第四预铸油道904中分别对应加工第一油道口906、第二油道口907、第三油道口908和第四油道口909,并均与主油道801相连有节流口806;第五预铸油道905不加工,呈封闭状态;第二油道口907作为燃油进口通过高压油管101与第一部件2相连。
第三共轨管401在第五共轨管6结构基础上,在靠近第五预铸油道905的端部开口加工第一螺纹孔802,该第一螺纹孔802可与堵头702连接,并实现高压密封,在第五共轨管6的另一端开口加工第二螺纹孔803,通过第二螺纹孔803与轨压传感器703连接,并实现高压密封,在主油道801和第二螺纹孔803之间加工油道807用于连接。
此外,第三共轨管401的第一预铸油道901、第三预铸油道903、第四预铸油道904和第五预铸油道905中分别对应加工第一油道口906、第三油道口908、第四油道口909和第五油道口910,并均与主油道801相连有节流口806;第二预铸油道902不加工,呈封闭状态;第五油道口910作为燃油进口与第四部件5相连。
第四共轨管501在第五共轨管6结构基础上,在靠近第五预铸油道905的端部开口加工第一螺纹孔802,该第一螺纹孔802可与进油接头701连接,并实现高压密封,第四共轨管501远离第一螺纹孔802一端封闭。
此外,第四共轨管501的第一预铸油道901、第二预铸油道902、第三预铸油道903和第四预铸油道904中分别对应加工第一油道口906、第二油道口907、第三油道口908和第四油道口909,并均与主油道801相连接有节流口806;第五预铸油道905不加工,第二油道口907作为燃油出口与第三共轨管401相连。
第一部件2与第二部件3通过高压油管部件1,分别连接第五油道口910和第二油道口907,实现轨管间的燃油输送;第三部件4与第四部件5通过高压油管部件1,分别连接第二油道口907和第五油道口910,实现轨管间的燃油输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双进油系统拓展,其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部件2中,进油接头701为燃油进口,其余油道口为燃油出口,其中第二预铸油道902不加工。若开发双进油口系统,可以通过加工第二预铸油道902,通过进油接头701和第二预铸油道902加工而成的油道口,实现双进油。
第四部件5中,进油接头701为燃油进口,其余油道口为燃油出口,其中第五预铸油道905不加工。若开发双进油口系统,可以通过加工第五预铸油道905,通过进油接头701和第五预铸油道905加工而成的油道口,实现双进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多缸系统扩展,其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部件3中,第三油道口908为燃油进口,其余油道口为燃油出口,其中第五预铸油道905不加工。若拓展缸数,开发18缸V型发动机,通过加工第五预铸油道905,作为连接至下一共轨管部件的出油口。
第三部件4中,第四油道口909为燃油进口,其余油道口为燃油出口,其中第二预铸油道902不加工。若拓展缸数,开发18缸V型发动机,通过加工第二预铸油道902,作为连接至下一共轨管部件的出油口。
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共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轨体中心加工的主油道(801),所述共轨管外侧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预铸油道(901)、第二预铸油道(902)、第三预铸油道(903)、第四预铸油道(904)、以及第五预铸油道(905),所述共轨管外侧另沿轴向依次设有多个固定座(804),所述固定座(804)中心设有固定孔(8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04)朝向与预铸油道轴线垂直。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共轨管的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第三部件(4)、第四部件(5)、以及两个高压油管部件(1),所述第一部件(2)和所述第二部件(3)通过其中一个所述高压油管部件(1)进行连接,所述第三部件(4)和所述第四部件(5)通过另一个所述高压油管部件(1)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部件(2)包括所述共轨管、以及设于所述共轨管一端的进油接头(701);
所述第二部件(3)包括所述共轨管、设于所述共轨管一端的堵头(702)、以及设于所述共轨管另一端的轨压传感器(703);
所述第三部件(4)包括所述共轨管、设于所述共轨管一端的所述堵头(702)、以及设于所述共轨管另一端的所述轨压传感器(703);
所述第四部件(5)包括所述共轨管、以及设于所述共轨管一端的所述进油接头(7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一预铸油道(901)、所述第三预铸油道(903)、所述第四预铸油道(904)和所述第五预铸油道(905)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油道口(906)、第三油道口(908)、第四油道口(909)和第五油道口(910);
所述第二部件(3)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一预铸油道(901)、所述第二预铸油道(902)、所述第三预铸油道(903)和所述第四预铸油道(904)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油道口(906)、第二油道口(907)、所述第三油道口(908)和所述第四油道口(909);
所述第三部件(4)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一预铸油道(901)、所述第三预铸油道(903)、所述第四预铸油道(904)和所述第五预铸油道(905)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油道口(906)、所述第三油道口(908)、所述第四油道口(909)和所述第五油道口(910);
所述第四部件(5)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一预铸油道(901)、所述第二预铸油道(902)、所述第三预铸油道(903)和所述第四预铸油道(904)分别对应设有所述第一油道口(906)、所述第二油道口(907)、所述第三油道口(908)和所述第四油道口(9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共轨管靠近所述第一预铸油道(901)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进油接头(701)的第一螺纹孔(802),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802)的端部封闭;
所述第二部件(3)的所述共轨管靠近所述第一预铸油道(901)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堵头(702)的所述第一螺纹孔(802),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802)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轨压传感器(703)的第二螺纹孔(803);
所述第三部件(4)的所述共轨管靠近所述第五预铸油道(905)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堵头(702)的所述第一螺纹孔(802),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802)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轨压传感器(703)的所述第二螺纹孔(803);
所述第四部件(5)的所述共轨管靠近所述第五预铸油道(905)的端部设有可连接所述进油接头(701)的所述第一螺纹孔(802),远离所述第一螺纹孔(802)的端部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五油道口(910)作为燃油出口通过高压油管(101)与所述第二部件(3)连接;所述第二部件(3)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二油道口(907)作为燃油进口通过所述高压油管(101)与所述第一部件(2)连接;
所述第三部件(4)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五油道口(910)作为燃油进口通过所述高压油管(101)与所述第四部件(5)连接;所述第四部件(5)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二油道口(907)作为燃油出口通过所述高压油管(101)与所述第三部件(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二预铸油道(902)不加工呈封闭状态,所述进油接头(701)作为燃油进口,其余所述油道口为燃油出口;所述第四部件(5)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五预铸油道(905)不加工呈封闭状态,所述进油接头(701)作为燃油进口,其余所述油道口为燃油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3)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五预铸油道(905)不加工呈封闭状态,所述第二油道口(907)作为燃油进口,其余所述油道口为燃油出口;所述第三部件(4)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第二预铸油道(902)不加工呈封闭状态,所述第五油道口(910)作为燃油进口,其余所述油道口为燃油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3)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主油道(80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803)之间、所述第三部件(4)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主油道(801)和所述第二螺纹孔(803)之间均设有油道。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共轨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2)、所述第二部件(3)、所述第三部件(4)和所述第四部件(5)的所述共轨管的所述油道口均与所述主油道(801)相连有节流口(806)。
CN202222599709.0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Active CN218151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709.0U CN218151207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709.0U CN218151207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1207U true CN218151207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5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9709.0U Active CN218151207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1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6140B2 (en) Fuel supply installation in the form of a common-rail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 plurality of cylinders
US3776209A (en) Fuel injector manifold and mounting arrangement
US5022371A (en) Molded plastic fuel rail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0612921B1 (en) Tuned actuating fluid inlet manifold for a hydraulically-actuated fuel injection system
US7543567B2 (en) Fuel system having a one-piece hollow tube connection
CA2600402A1 (en) Dual-injector fuel injection engine
WO2013051560A1 (ja) コモンレール式燃料噴射システム
US20070074704A1 (en) Fluid system having quill-mounted manifold
CN1667262A (zh) 用于直接喷射燃料的内燃机的双材料燃料歧管及其制造方法
KR20000006081A (ko) 통내분사식내연기관의딜리버리파이프
CN1621678A (zh) 具有两分立共轨的燃油喷射装置
CN218151207U (zh)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JPH06501088A (ja) 内燃機関における燃料導管用装置
CN115506932A (zh) 一种共轨管和模块化共轨管系统
CN208441950U (zh) 共轨燃油系统
WO2019153495A1 (zh) V型多缸柴油机的柴油供给系统
CN214118361U (zh) 一种新型高压油轨
US7963298B2 (en) Spherical tube end form for a fluid connection system
US20230076972A1 (en) Fitting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a Fluid Delivery System
CN111305985A (zh) 一种降低压力波动的v型多缸柴油机柴油供给系统
CN209163972U (zh) 直列大型多缸柴油机的柴油供给系统
US11136955B2 (en) Device for a common rail fuel injection system
CN211737332U (zh) 一种降低压力波动的v型多缸柴油机柴油供给系统
CN220415561U (zh) 一种具有常回油结构的共轨管总成
CN211819753U (zh) 一种降低压力波动的直列大型多缸柴油机柴油供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