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51146U -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51146U
CN218151146U CN202222385878.4U CN202222385878U CN218151146U CN 218151146 U CN218151146 U CN 218151146U CN 202222385878 U CN202222385878 U CN 202222385878U CN 218151146 U CN218151146 U CN 218151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low dividing
filter
engine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58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然
潘福聪
先钰
姚尚策
潘仕俊
张蓉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zhou Shuoho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zhou Shuoho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zhou Shuoho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zhou Shuohong Pow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58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51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51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51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冷却液出液口,冷却液进液口与冷却液出液口与动力泵、分流结构、过滤器组成一个可供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循环冷却结构;分流结构包括分流管,分流管连接管盖,管盖连接拱形板,拱形板连接分流杆,分流杆与分流管内壁可相对滑动;分流杆设置为工字形状,分流杆中心部位设置有分流槽,分流管对应分流槽的位置处穿插有进液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冷却液的输送管道,保证冷却液的供给,确保发动机本体的散热需求,能够大大降低发动机本体上过滤器的清洗频率,适合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致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给发动机设计冷却系统,以将发动机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由循环水泵将设置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中的水送至散热器后,再送回,如此循环实现发动机的冷却。为了防止冷却液中的杂质进入到发动机内,通常需要对冷却液中的杂质使用过滤器进行过滤,然而过滤器长期使用时,其冷却液的流动速度会降低,影响发动机的散热,而现有的冷却系统不能够自动变更冷却液输送管道,因此需要定期更换过滤器,才可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解决了现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不能够自动更换冷却液输送管道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冷却液出液口,冷却液进液口与冷却液出液口与动力泵、分流结构、过滤器组成一个可供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循环冷却结构;
分流结构包括分流管,分流管连接管盖,管盖连接拱形板,拱形板连接分流杆,分流杆与分流管内壁可相对滑动;
分流杆设置为工字形状,分流杆中心部位设置有分流槽,分流管对应分流槽的位置处穿插有进液管,进液管连接冷却液出液口,分流管内穿插有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第一排液管与第二排液管中有且仅能有一个连通分流槽,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分别连接各自的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管盖与分流管可拆卸式连接,管盖与分流管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管盖与分流管处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拱形板的两端均卡入固定框内,且两个固定框分别安装在管盖与分流杆上。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与第一排液管之间的间距大于进液管与第二排液管之间的间距,进液管向第二排液管的一侧倾斜其倾斜角度为15°-20°。
优选的,所述分流杆与分流管的内壁贴合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卡设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器与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均可拆卸式连接,且过滤器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分别与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管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连接各自的出液管,出液管连接动力泵,动力泵连接冷却液进液口。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过滤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过滤的杂质会留在过滤板上,随着长时间的开启,过滤板上的杂质逐渐增多,其会导致过滤板处冷却液通过的效率逐渐降低,而此时动力泵的功率不发生改变,会导致分流槽处的水压增加,水压会挤压分流杆与拱形板,分流杆逐渐移动,最终第一排液管被挡住,而第二排液管连接分流槽,此时,冷却液进入到第二排液管内,并通过该处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能够自动切换冷却液的输送管道,保证冷却液的供给,确保发动机本体的散热需求,能够大大降低发动机本体上过滤器的清洗频率,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分流管;2、管盖;3、拱形板;4、固定框;5、分流杆;6、密封垫;7、进液管;8、第一排液管;9、第二排液管;10、过滤器;11、出液管;12、过滤板;13、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冷却液出液口,冷却液进液口与冷却液出液口与动力泵、分流结构、过滤器10组成一个可供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循环冷却结构;
分流结构包括分流管1,分流管1连接管盖2,管盖2与分流管1可拆卸式连接,管盖2与分流管1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管盖2与分流管1处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通孔,管盖2连接拱形板3,拱形板3的两端均卡入固定框4内,且两个固定框4分别安装在管盖2与分流杆5上,拱形板3连接分流杆5,分流杆5与分流管1内壁可相对滑动;管盖2通过拱形板3连接分流杆5,安装与拆卸分流管1内部部件时,可将管盖2上的螺栓、螺母拆卸下来,拉动管盖2即可将拱形板3、分流杆5等部件拆卸下来,分流杆5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与分流管1内壁相互摩擦,长时间使用时,会造成分流杆5的磨损,通过将分流杆5通过拱形板3等部件连接起来,方便分流杆5的拆装(分流杆5与拱形板3等部件可作为一体式的,更换时整体更换,也可通过销钉等固定在一起,分离时通过拔销器将销钉拔出,即可完成分流杆5的拆卸);
分流杆5设置为工字形状,对应的,分流杆5中心部位设置有分流槽,分流管1对应分流槽的位置处穿插有进液管7,进液管7连接冷却液出液口,进液管7与第一排液管8之间的间距大于进液管7与第二排液管9之间的间距,进液管7向第二排液管9的一侧倾斜其倾斜角度为15°-20°,分流杆5与分流管1的内壁贴合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卡设有密封垫6,分流管1内穿插有第一排液管8、第二排液管9,第一排液管8与第二排液管9中有且仅能有一个连通分流槽,第一排液管8、第二排液管9分别连接各自的过滤器10,过滤器10内设置有过滤板12,过滤器10与第一排液管8、第二排液管9均可拆卸式连接,且过滤器10上设置有密封部13,密封部13分别与第一排液管8、第二排液管9管壁贴合,过滤器10连接各自的出液管11,出液管11连接动力泵,动力泵连接冷却液进液口;
发动机本体内的冷却液从冷却液出液口经由进液管7进入到分流管1内,冷却液进入到分流槽内,分流槽开始时连通第一排液管8,冷却液从第一排液管8经由过滤器10进入到出液管11处,并从出液管11经由动力泵进入到发动机本体上的冷却液进液口内,完成冷却液的循环利用,达到给发动机本体散热的目的;
过滤器10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过滤的杂质会留在过滤板12上,随着长时间的开启,过滤板12上的杂质逐渐增多,其会导致过滤板12处冷却液通过的效率逐渐降低,而此时动力泵的功率不发生改变,会导致分流槽处的水压增加,水压会挤压分流杆5与拱形板3,分流杆5逐渐移动,最终第一排液管8被挡住,而第二排液管9连接分流槽,此时,冷却液进入到第二排液管9内,并通过该处的过滤器10进行过滤,能够自动切换过滤器10,保证冷却液的供给,确保发动机本体的散热需求,能够大大降低发动机本体上过滤器10的清洗频率,适合推广。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过滤器10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过滤的杂质会留在过滤板12上,随着长时间的开启,过滤板12上的杂质逐渐增多,其会导致过滤板12处冷却液通过的效率逐渐降低,而此时动力泵的功率不发生改变,会导致分流槽处的水压增加,水压会挤压分流杆5与拱形板3,分流杆5逐渐移动,最终第一排液管8被挡住,而第二排液管9连接分流槽,此时,冷却液进入到第二排液管9内,并通过该处的过滤器10进行过滤,能够自动切换过滤器10,保证冷却液的供给,确保发动机本体的散热需求,能够大大降低发动机本体上过滤器10的清洗频率,适合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发动机本体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冷却液出液口,其特征在于,冷却液进液口与冷却液出液口与动力泵、分流结构、过滤器(10)组成一个可供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循环冷却结构;
分流结构包括分流管(1),分流管(1)连接管盖(2),管盖(2)连接拱形板(3),拱形板(3)连接分流杆(5),分流杆(5)与分流管(1)内壁可相对滑动;
分流杆(5)设置为工字形状,分流杆(5)中心部位设置有分流槽,分流管(1)对应分流槽的位置处穿插有进液管(7),进液管(7)连接冷却液出液口,分流管(1)内穿插有第一排液管(8)、第二排液管(9),第一排液管(8)与第二排液管(9)中有且仅能有一个连通分流槽,第一排液管(8)、第二排液管(9)分别连接各自的过滤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2)与分流管(1)可拆卸式连接,管盖(2)与分流管(1)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管盖(2)与分流管(1)处设置有供螺栓连接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板(3)的两端均卡入固定框(4)内,且两个固定框(4)分别安装在管盖(2)与分流杆(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7)与第一排液管(8)之间的间距大于进液管(7)与第二排液管(9)之间的间距,进液管(7)向第二排液管(9)的一侧倾斜其倾斜角度为1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杆(5)与分流管(1)的内壁贴合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卡设有密封垫(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0)内设置有过滤板(12),过滤器(10)与第一排液管(8)、第二排液管(9)均可拆卸式连接,且过滤器(10)上设置有密封部(13),密封部(13)分别与第一排液管(8)、第二排液管(9)管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0)连接各自的出液管(11),出液管(11)连接动力泵,动力泵连接冷却液进液口。
CN202222385878.4U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Active CN218151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5878.4U CN218151146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5878.4U CN218151146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51146U true CN21815114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59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5878.4U Active CN218151146U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51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51146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11836683U (zh) 一种给水前置泵进口双滤网的系统
CN205841533U (zh) 具有反冲作用的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冷却系统
CN209727485U (zh)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CN211218082U (zh) 一种用于拉丝机的内水箱
CN214582637U (zh) 一种水冷散热交换器
CN106584685A (zh) 一种硅片切割砂浆循环系统
CN201103483Y (zh) 一种柴油机气缸体
CN215673010U (zh) 液压机液压油冷却系统
CN201906919U (zh) 一种具有自循环水箱的水冷式点焊机
CN201737968U (zh) 一种新型转炉炉口
CN111845925A (zh) 一种工程机械用方向机冷却系统
CN211885767U (zh) 拉丝油循环及过滤装置
CN208720558U (zh) 新型螺杆式水冷机组
CN211116244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水管
CN213805604U (zh) 一种铸焊机集中供水装置
CN211219902U (zh) 一种机床切削液循环冷却装置
CN212610832U (zh) 一种加热炉水冷式对齐推钢机
CN220745587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冷却循环水高效除垢设备扰流隔板
CN220669950U (zh) 一种具有防堵塞施压结构的冷却装置
CN218608404U (zh) 一种带清洗功能的过滤器
CN208601178U (zh) 数控车铣复合机床电主轴冷却系统
CN219587904U (zh) 大型锻造机液压站闭循环降温系统
CN218915992U (zh) 一种新型模块化室内散热器
CN209894015U (zh) 一种化工用具有高效余热回收再利用的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