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9747U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49747U CN218149747U CN202221031932.9U CN202221031932U CN218149747U CN 218149747 U CN218149747 U CN 218149747U CN 202221031932 U CN202221031932 U CN 202221031932U CN 218149747 U CN218149747 U CN 2181497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 wall
- cylinder
- concrete structur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筒;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支撑筒的下方,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撑纵板、支撑横板、卡板和定位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之后安装时由于两支撑纵板与支撑横板为交错分布,即可提高支撑横板和支撑纵板的支撑面积,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将调整完成的若干支撑筒将底端的连接座卡在安装组件中的定位环内,并使用固定螺栓将其与支撑横板进行连接,即可完成若干支撑筒的安装,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即可减少对支撑筒支撑稳定部件的使用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撑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薄板的预应力主筋即是叠合楼板的主筋,上部混凝土现浇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这种叠合楼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等优点。由于现浇楼板不需支模,还有大块预制混凝土隔墙板可在结构施工阶段同时吊装,从而可提前插入装修工程,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
在进行叠合梁板安装时,为了确保叠合梁板的稳定性,需要在叠合梁板的底侧架设支撑杆,对其底部进行支撑。
现有叠合梁板的支撑架,大多都是通过搭建脚手架对其进行支撑的,脚手架的支撑方式,搭建的过程相对费繁琐,同时还需使用相对较多的部件,进而大大增加了后期工作人员对支撑架后期的安装和转运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包括:
支撑筒;
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支撑筒的下方,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撑纵板、支撑横板、卡板和定位环,所述支撑纵板设有两个并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连接的卡板与两支撑纵板的内部卡接,所述支撑横板的顶侧安装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环,且每个所述定位环的内部分别与支撑筒的底端相对应;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支撑筒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筒、转动筒、固定环和导向片,所述调节筒插设在支撑筒内部,所述调节筒外壁上的上方套设有两固定连接的固定环,所述调节筒外壁两个固定环之间套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动转动筒,且所述调节筒外壁的下方设有若干环形分布的导向片。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底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外壁与定位环的内壁相抵并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横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外壁与导向片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导向槽,且每个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均与对应导向片的外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外壁上方与转动筒相对应处设有螺纹段,且所述支撑筒外壁通过螺纹段与转动筒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筒的内壁插设有滑动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顶板去,且所述支撑杆外壁和转动筒的内壁均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转动筒外壁上方与第一通孔相对处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的内部插设有同一滑动连接的限位架。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后期在进行本装置中支撑筒的安装时,工作人员可将安装组件中的两支撑纵板放置在所需位置,此时即可将支撑横板通过两侧的卡板将其卡在支撑纵板内部,在完成支撑横板的连接后,由于两支撑纵板与支撑横板为交错分布,即可大大提高支撑横板和支撑纵板的支撑面积,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将调整完成的若干支撑筒将底端的连接座卡在安装组件中的定位环内,并使用固定螺栓将其与支撑横板进行连接,即可完成若干支撑筒的安装,通过安装组件的设置,即可减少对支撑筒支撑稳定部件的使用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在之后的安装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直接控制调节组件中的转动筒进行转动,此时转动筒即可通过内部的螺纹结构在支撑筒的外壁上进行螺旋移动,此时螺旋移动的转动筒,即可通过顶部上方和下方的固定环进行挤压,并与固定环的外壁转动,此时受挤压的固定环即可顺利的带动内部固定连接的调节筒进行移动,此时通过调节筒的移动对本装置的支撑高度进行精细调节,即可使本装置后期的调节安装更加灵活。
3、本实用新型由于支撑杆是滑动设置在调节筒内部的,后期在完成本装置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首先可将限位架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取出,此时支撑杆即可顺利的滑动至调节筒内部,完成支撑杆的收缩,进而可减少本装置的体积,因此可使本装置的后期的转运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安装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支撑筒与调节组件连接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支撑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调节筒与支撑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筒;1a、连接座;1b、导向槽;1c、螺纹段;2、安装组件;21、支撑纵板;22、支撑横板;23、卡板;24、定位环;3、调节组件;31、调节筒;32、转动筒;33、固定环;34、导向片;4、支撑杆;4a、第一通孔;4b、顶板;5、限位架;5a、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筒1、安装组件2和调节组件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安装组件2设置在支撑筒1的下方,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支撑纵板21、支撑横板22、卡板23和定位环24,所述支撑纵板21设有两个并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连接的卡板23与两支撑纵板21的内部卡接,所述支撑横板22的顶侧安装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环24,且每个所述定位环24的内部分别与支撑筒1的底端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本装置的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可将安装组件2中的两支撑纵板21放置在所需位置,并将支撑横板22通过两侧的卡板23将其卡在支撑纵板21内部,在完成支撑横板22的连接后,由于两支撑纵板21与支撑横板22为交错分布,即可大大提高支撑横板22和支撑纵板21的支撑面积;
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将调整完成的若干支撑筒1将底端的连接座1a卡在安装组件2中的定位环24内,并使用固定螺栓将其与支撑横板22进行连接,即可完成若干支撑筒1的安装,通过安装组件2的设置,即可减少对支撑筒1支撑稳定部件的使用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调节筒31、转动筒32、固定环33和导向片34,所述调节筒31插设在支撑筒1内部,所述调节筒31外壁上的上方套设有两固定连接的固定环33,所述调节筒31外壁两个固定环33之间套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动转动筒32,且所述调节筒31外壁的下方设有若干环形分布的导向片34。
需要说明的是:当工作人员控制调节组件3中的转动筒32进行转动时,转动筒32即可通过内部的螺纹结构在支撑筒1的外壁上进行螺旋移动,此时螺旋移动的转动筒32,即可通过顶部上方和下方的固定环33进行挤压,并与固定环33的外壁转动;
此时受挤压的固定环33即可顺利的带动内部固定连接的调节筒31进行移动,此时通过调节筒31的移动对本装置的支撑高度进行精细调节,即可使本装置后期的调节安装更加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和图6,所述支撑筒1的底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a,且所述连接座1a外壁与定位环24的内壁相抵并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横板2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1外壁与导向片34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导向槽1b,且每个所述导向槽1b的内壁均与对应导向片34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1外壁上方与转动筒32相对应处设有螺纹段1c,且所述支撑筒1外壁通过螺纹段1c与转动筒32的内壁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导向槽1b和导向片34的滑动连接,后期在转动筒32通过螺纹结构在支撑筒1的外壁上进行螺旋转动筒32,并对固定环33进行挤压时,导向片34和导向槽1b即可对调节筒31的移动轨迹进行导向,进而可避免调节筒31在移动过程中出现转动的现象,因此可使调节筒31的移动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6,所述转动筒32的内壁插设有滑动连接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4a,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顶板4b去,且所述支撑杆4外壁和转动筒32的内壁均为矩形,所述转动筒32外壁上方与第一通孔4a相对处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5a,且所述第二通孔5a和第一通孔4a的内部插设有同一滑动连接的限位架5。
需要说明的是:后期在进行支撑杆4的安装和收纳时,当支撑杆4滑动至所需位置后,工作人员即可将限位杆插在第一通孔4a和第二通孔5a内部,即可顺利的完成支撑杆4的限位;
同时由于支撑杆4外壁和转动筒32内壁均为矩形,后期在进行支撑筒1的滑动调节时,矩形状的支撑杆4,则不会出现转动的现象;
且在完成本装置的使用后,工作人员可将支撑杆4向下按压,使支撑杆4滑动至调节筒31内部,即可完成支撑杆4的收缩,进而可减少本装置的体积,因此可使本装置的后期的转运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组件2的设置,后期在进行本装置中支撑筒1的安装时,工作人员可将安装组件2中的两支撑纵板21放置在所需位置,此时即可将支撑横板22通过两侧的卡板23将其卡在支撑纵板21内部,在完成支撑横板22的连接后,由于两支撑纵板21与支撑横板22为交错分布,即可大大提高支撑横板22和支撑纵板21的支撑面积,进而可增加支撑横板22和支撑纵板21对支撑筒1支撑的稳定性;
此时人员即可将支撑杆4从调节筒31的内部抽出,当支撑杆4移动至所需位置时,即可将限位架5穿插过第一通孔4a和第二通孔5a,完成支撑杆4竖直方向的限位,即可增加支撑筒1的支撑长度;
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将调整完成的若干支撑筒1将底端的连接座1a卡在安装组件2中的定位环24内,并使用固定螺栓将其与支撑横板22进行连接,即可完成若干支撑筒1的安装,通过安装组件2的设置,即可减少对支撑筒1支撑稳定部件的使用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在完成支撑筒1与支撑横板22的连接后,工作人员可控制调节组件3中的转动筒32进行转动,此时转动筒32即可通过内部的螺纹结构在支撑筒1的外壁上进行螺旋移动,此时螺旋移动的转动筒32,即可通过顶部上方和下方的固定环33进行挤压,并与固定环33的外壁转动,此时受挤压的固定环33即可顺利的带动内部固定连接的调节筒31进行移动,此时通过调节筒31的移动对本装置的支撑高度进行精细调节,即可使本装置后期的调节安装更加灵活;
至此可完成本装置的安装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筒(1);
安装组件(2),所述安装组件(2)设置在支撑筒(1)的下方,所述安装组件(2)包括支撑纵板(21)、支撑横板(22)、卡板(23)和定位环(24),所述支撑纵板(21)设有两个并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横板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连接的卡板(23)与两支撑纵板(21)的内部卡接,所述支撑横板(22)的顶侧安装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环(24),且每个所述定位环(24)的内部分别与支撑筒(1)的底端相对应;
调节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3)设置在支撑筒(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调节筒(31)、转动筒(32)、固定环(33)和导向片(34),所述调节筒(31)插设在支撑筒(1)内部,所述调节筒(31)外壁上的上方套设有两固定连接的固定环(33),所述调节筒(31)外壁两个固定环(33)之间套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动转动筒(32),且所述调节筒(31)外壁的下方设有若干环形分布的导向片(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的底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连接座(1a),且所述连接座(1a)外壁与定位环(24)的内壁相抵并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横板(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外壁与导向片(34)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导向槽(1b),且每个所述导向槽(1b)的内壁均与对应导向片(34)的外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1)外壁上方与转动筒(32)相对应处设有螺纹段(1c),且所述支撑筒(1)外壁通过螺纹段(1c)与转动筒(32)的内壁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32)的内壁插设有滑动连接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4a),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安装有固定连接的顶板(4b)去,且所述支撑杆(4)外壁和转动筒(32)的内壁均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32)外壁上方与第一通孔(4a)相对处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5a),且所述第二通孔(5a)和第一通孔(4a)的内部插设有同一滑动连接的限位架(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31932.9U CN218149747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31932.9U CN218149747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49747U true CN218149747U (zh) | 2022-12-27 |
Family
ID=8457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31932.9U Active CN218149747U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49747U (zh) |
-
2022
- 2022-04-29 CN CN202221031932.9U patent/CN2181497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85186B2 (en) | Thermal-insulated exterior wall boards, dedicated molds and making methods thereof | |
US10837166B2 (en) | Building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same | |
KR101154385B1 (ko) | 높낮이 조절이 가능한 모듈유닛의 바퀴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한 모듈유닛의 시공방법 | |
CN110644664A (zh) |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叠合板施工支撑系统 | |
CN212866305U (zh) | 一种多层的装配式钢竹木组合结构体系 | |
CN218149747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叠合梁板支撑结构 | |
CN103046740A (zh) | 大跨度移动门式组合模架系统 | |
CN108661329B (zh) | 预制构件的安装支架、含该支架的预制墙体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4518499U (zh) | 钢板组合墙焊接立拼组装装置 | |
CN217268231U (zh) | 一种连接稳定的预制叠合板 | |
CN211682683U (zh) | 一种便于入模的浇筑模板 | |
CN217812334U (zh) | 一种预应力钢管桁架楼承板 | |
CN112549283B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用固定装置 | |
CN112095875B (zh) | 钢筋结构建筑叠合楼板的快速支撑体系及其施工工艺 | |
CN211735762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结构 | |
CN211923165U (zh) |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板 | |
CN113136999A (zh) |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及叠合板施工支撑系统 | |
CN210122816U (zh) | 一种用于装配式叠合楼板底板板缝模板加固装置 | |
CN218375393U (zh) | 一种叠合板安装就位校核结构 | |
CN106592959A (zh) |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 | |
CN221277256U (zh) | 圆柱模板加固装置 | |
CN217292753U (zh) | 一种楼梯模具用尺寸可调的支撑座 | |
CN211774775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剪力墙结构 | |
CN218541534U (zh) | 一种用于地库顶板后浇带的upvc管砼柱支撑体系 | |
CN221823470U (zh) | 一种建筑框架结构的加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