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6188U -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6188U
CN218146188U CN202222537749.2U CN202222537749U CN218146188U CN 218146188 U CN218146188 U CN 218146188U CN 202222537749 U CN202222537749 U CN 202222537749U CN 218146188 U CN218146188 U CN 218146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annular
wall
wastewater
superna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77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宴虹
杨立树
李威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92 Salt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92 Sal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92 Salt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92 Salt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77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61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6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6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包括外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降桶还包括:上下敞口的内桶,环形溢流沟槽,上清液排放管;所述内桶容置在外桶内,从而使内桶桶壁与外桶桶壁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所述环形溢流沟槽贴合外桶内壁水平设置于上清液容腔内,且所述环形溢流沟槽位于内桶顶部桶口的下方,所述环形溢流沟槽的内环壁顶部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溢流通道;所述上清液排放管贯穿外桶桶壁与环形溢流沟槽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可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自动排出以及将下层絮凝沉淀快速分离,可实现废水絮凝沉降的连续作业。

Description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盐行业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含固体颗粒、泥砂的生产废水,由于环保要求,生产废水不能直接外排,通常需要使用过滤设备,如真空带式过滤机,框式过滤机等进行泥水过滤分离,分离后的滤后液、洗布液等仍然都含有很多微细泥浆,由于水量大,泥浆细,这些含微细泥浆的废水无法在过滤设备上进行再次过滤,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澄清处理。目前,澄清处理通常是采用修建沉降水池的方法,即将这些水排入到沉降池中进行澄清,澄清后的清液则进行入下一步处理工序,而沉淀池中的泥浆则进行人工清理,此法不仅占地面积大,且澄清效果差,人工成本高,同时人工清理出的泥浆因含水量大,无法再次过滤,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环保污染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会利用絮凝剂和絮凝沉降桶(絮凝沉降罐),以对废水进行絮凝沉降,从而提高澄清效果和效率,但是现有的絮凝沉降桶结构简单,一般仅能实现絮凝剂与废水的混合形成絮凝反应,功能单一。在利用絮凝沉降桶对废水进行絮凝沉降时,其操作过程为,将废水和配置好的絮凝剂一同泵入絮凝沉降桶内,待絮凝沉降一段时间后,需要分别对上层清液和下层絮凝沉淀进行抽排分离进行后续处理。当絮凝沉降桶内的物料排空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批废水的处理,因此现有的絮凝沉降桶只能进行废水的分批絮凝沉降操作,不能实现废水的连续澄清作业,并且上层清液和下层絮凝沉淀的分离操作仍然是通过人工作业进行,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可将絮凝沉淀后的上清液自动排出以及将下层絮凝沉淀快速分离,可实现废水絮凝沉降的连续作业;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与过滤设备,废水收集搅拌桶等生产设备进行联用,可实现废水沉降、过滤的闭环连续化作业,从而取代传统的沉降池进行沉淀和人工清淤的方式,进而达到废水的机械化处理和达标排放。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絮凝沉降桶,包括外桶,所述外桶的下部呈圆锥形,所述外桶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排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降桶还包括:上下敞口的内桶,环形溢流沟槽,上清液排放管;所述内桶容置在外桶内,从而使内桶桶壁与外桶桶壁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所述内桶用于接收废水和絮凝剂,从而使废水与絮凝剂在内桶中接触混合而发生絮凝反应,所述上清液容腔用于积存澄清后的上清液,并将上清液与内桶所接收的废水进行隔离;所述环形溢流沟槽贴合外桶内壁水平设置于上清液容腔内,且所述环形溢流沟槽位于内桶顶部桶口的下方,所述环形溢流沟槽的内环壁顶部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溢流通道;所述上清液排放管贯穿外桶桶壁与环形溢流沟槽的底部连通。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还包括刮浆组件;所述刮浆组件包括刮板转轴,固定设置于外桶顶部的驱动装置,与刮板转轴底端连接、且位于内桶下方的刮板;所述刮板转轴贯穿内桶容腔与过滤环盖板密封转动连接,且所述刮板转轴上端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端延伸至外桶底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刮板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刮板紧贴外桶底部内壁转动,以将外桶下部的絮凝沉淀刮离至沉淀排放口处排放。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还包括环形过滤板,所述环形过滤板设置于内桶外壁底端与外桶内壁之间,从而使内桶、外桶与环形过滤板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还包括溢流过滤环;所述溢流过滤环设置于内桶的顶端且与内桶的桶口匹配接应,所述溢流过滤环的上端开口处密封盖合有过滤环盖板,所述溢流过滤环用以对内桶顶部溢流至上清液回收腔体内的水体进行过滤。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还包括多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贯穿过滤环盖板延伸至内桶腔体的底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溢流过滤环可拆卸的设置于内桶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环形过滤板由3~6块弧形过滤板拼接而成,所述弧形过滤板可拆卸的设置于内桶外壁底端与外桶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桶内壁上固定设置有L形托环,所述内桶外壁底端上固定设置有反L形托环,所述反L形托环与L形托环之间配合形成环形卡口,所述弧形过滤板卡入环形卡口内,且所述弧形过滤板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反L形托环和L形托环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托环与反L形托环之间连接有呈环形布设的多根桶体固定杆,用以将内桶固定在外桶中。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沉淀过滤系统,包括过滤设备,废水收集搅拌桶,絮凝剂配置桶,所述絮凝剂配置桶和废水收集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过滤设备的废水出口通过废水输送管与废水收集搅拌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沉淀过滤系统还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絮凝沉降桶;所述絮凝剂配置桶的出料口通过絮凝剂输送管接入至内桶中,所述废水收集搅拌桶的出料口通过废水输送管接入至内桶中,所述外桶中的沉淀排放口通过沉淀排放管与过滤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的结构简单,其可实现废水絮凝沉降的连续作业,不需要停机对上层清液和下层絮凝沉淀进行抽排分离,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废水沉淀过滤系统通过上述絮凝沉降桶与过滤设备,废水收集搅拌桶等生产设备进行联用,可形成沉降、过滤的闭环连续化净化系统,从而取代传统的沉降池进行沉淀和人工清淤的方式,进而实现废水的机械化处理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一共六块弧形过滤板,均未拆离的情形);
图7为图3中C-C处的剖视图(一共六块弧形过滤板,拆离三块弧形过滤板时的情形);
图8为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工作状态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工作状态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工作状态图之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废水沉淀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为:外桶1,沉淀排放口101,上清液排放管102,环形溢流沟槽103,溢流通道104,连杆105,内桶2,反L形托环201,L形托环202,刮浆组件3,刮板转轴301,驱动装置302,刮板303,溢流过滤环4,过滤环盖板401,环形过滤板5,弧形过滤板501,上清液回收腔体6,桶体固定杆7,进料管8,废水收集搅拌桶9,絮凝剂配置桶10,搅拌装置11,过滤设备12,絮凝沉降桶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絮凝沉降桶,请参阅图1至、图2,包括外桶1,上下敞口的内桶2,环形溢流沟槽103,上清液排放管102;其中,所述外桶1的上部呈圆柱形,所述外桶1的下部呈圆锥形,所述内桶2呈圆柱形,所述外桶1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排放口101;所述内桶2通过连杆105固定容置在外桶1中,且内桶2与外桶1的轴线重合,从而使内桶2桶壁与外桶1桶壁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6;所述环形溢流沟槽103贴合外桶1内壁(即环形溢流沟槽103的外环壁与外桶1内壁贴合)水平设置于上清液容腔6内,且所述环形溢流沟槽103位于内桶2顶部桶口的下方,所述环形溢流沟槽103的内环壁顶部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溢流通道104;所述上清液排放管102贯穿外桶1桶壁与环形溢流沟槽103的底部连通;溢流通道104可为设置于环形溢流沟槽103的内环壁顶部的凹槽,较佳的凹槽为倒梯形;也可以是设置于环形溢流沟槽103的内环壁顶部的通孔(如图3所示);溢流通道104沿环向通常每间隔5~20cm设置一个;
利用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对废水进行澄清的过程如下:请参阅图8,将废水和预先配置好的絮凝剂泵入内桶2中,此时废水会与絮凝剂在内桶2中发生絮凝反应;请参阅图6,随着废水的不断泵入,由于内桶2容置在外桶1中,使内桶2桶壁与外桶1桶壁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6,且内桶2的底部桶口是与外桶1下部连通,因此外桶1和上清液容腔6中的液面会不断升高,且两者的液位相同;这样,随着废水不断泵入内桶2中,上清液容腔6会不断积存澄清后的上清液,并将上清液与内桶所接收的废水进行隔离,从而防止泵入的废水污染上清液容腔6中的上清液;当上清液容腔6的液位超过环形溢流沟槽103的内环壁顶部的溢流通道104时,上清液容腔6中的上清液会经溢流通道104沿外桶1的径向溢流至环形溢流沟槽103内,由于上清液排放管102贯穿外桶1桶壁与环形溢流沟槽103的底部连通,最后上清液会通过上清液排放管102排放至下一工序段,这样随着废水不断的泵入内桶2中,澄清后的上清液将从上清液排放管102不断排放,从而可实现废水的连续澄清作业;其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中通过设置上下敞口的内桶2,内桶2可用于接收废水和絮凝剂,从而使废水与絮凝剂在内桶2中接触混合而发生絮凝反应,且内桶2容置在外桶1中,从而使内桶2桶壁与外桶1桶壁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6,上清液容腔6可用于积存澄清后的上清液,并将上清液与内桶所接收的废水进行隔离,以防止不断泵入的废水污染上清液;为了使上清液可集中排放处理,通常上清液排放管102应只设置一个,若直接将上清液排放管102与外桶1连通,则上清液容腔6内仅有一个位置排放液体,上清液会在上清液容腔6内作单一方向的快速流动,这样会对上清液容腔6内的水体造成较大扰动,从而降低澄清效果;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形溢流沟槽103,且环形溢流沟槽103的内环壁顶部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溢流通道104,从而可防止澄清后的上清液作单一流动,而是沿四周的溢流通道进行径向均匀流动,这样可减小上层清液的流动速度,以降低上层清液不断流动时对水体的扰动,从而提高澄清效果。
为了防止外桶1底部聚集的絮凝沉淀不断粘附在桶内壁上,进而占用桶体的体积,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刮浆组件3;所述刮浆组件3包括刮板转轴301,通过连杆105固定设置于外桶1顶部的驱动装置302,与刮板转轴301底端连接、且位于内桶2下方的刮板303;所述刮板转轴301贯穿内桶2容腔与过滤环盖板密封转动连接,且所述刮板转轴301上端与驱动装置30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端延伸至外桶1底部;所述驱动装置302驱动刮板转轴301转动,进而带动刮板303紧贴外桶1底部内壁转动,以将外桶1下部的絮凝沉淀刮离至沉淀排放口101处排放。
由于刮浆组件工作时势必会对外桶1内的水体进行扰动,从而影响废水的澄清效果,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环形过滤板5,所述环形过滤板5设置于内桶2外壁底端与外桶1内壁之间,从而使内桶2、外桶1与环形过滤板5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6;请参阅图9,当本实用新型絮凝沉降桶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开启刮浆组件将外桶1底部的絮凝沉淀刮离,之后打开沉淀排放口101以对底部聚集的絮凝沉淀进行适当排放,由于环形过滤板5的阻隔和过滤作用,即便刮浆组件会对水体有一定的扰动,但下方的絮凝沉淀不会对上清液容腔6内的上清液造成影响,通过以上即实现了废水的絮凝沉降连续作业,不需要停机借助人工对上层清液和下层絮凝沉淀进行抽排分离;另外,随着废水的不断泵入,当液面达到环形过滤板5以上位置时,由于外桶1的底部主要为含絮凝沉淀的废水,在环形过滤板5的阻隔和过滤作用下,处于内桶2腔体内的废水液面上升更快,且内桶2顶部桶口与环形过滤板5之间(即上清液容腔6内)设置有环形溢流沟槽103和上清液排放管102,从而使内桶2和上清液回收腔体6内始终存在液位差,进而在环形过滤板5处形成一定的水压,这样可加速形过滤板5对含絮凝沉淀的废水的过滤;并且,由于环形溢流沟槽103和上清液排放管102距离环形过滤板5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上清液回收腔体6内也可蓄积一定量的过滤废水通过自然沉降澄清,当上清液回收腔体6内的水位达到环形溢流沟槽103中溢流通道104位置处时,即可排放出最上层的澄清废水;在上述过程中,可通过设置外桶1、内桶2的高度以及直径等参数,以及环形溢流沟槽103的位置,使内桶2、上清液回收腔体6中的液位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使澄清后的废水可自动从上清液排放管102处缓慢排出,而含絮凝沉淀的废水则聚集于外桶1底部进行排放。
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废水通常是连续排放的,因此废水的排放不易于控制,若设置中转池或中转罐,则会大幅增加设备的占用面积同时也会提高废水的处理成本;那么,在废水排放量较大的情况下,内桶2中的液位不断升高,废水最终会从内桶2的顶部桶口溢出,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溢流过滤环4,多个进料管8;所述溢流过滤环4设置于内桶2的顶端且与内桶2的桶口匹配接应,所述溢流过滤环4的上端开口处密封盖合有过滤环盖板401,所述溢流过滤环4用以对内桶2顶部溢流至上清液回收腔体6内的水体进行过滤;多个所述进料管8贯穿过滤环盖板401延伸至内桶2腔体的底部位置,且与多个所述进料管8的外壁与过滤环盖板401密封;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将不同来源的废水、以及配置好的絮凝剂与不同的进料管8接通,从而泵入内桶2底部;请参阅图10,在废水排放量较大的情况下,若内桶2中的液位不断上升,由于溢流过滤环4和过滤环盖板401的阻隔和限制作用,从内桶2中溢出的废水会经过溢流过滤环4的过滤作用沿内桶2外壁导流排放至上清液回收腔体6内,并不会影响废水的正常过滤澄清和排放;并且溢流过滤环4是设置于内桶2顶部,且废水和絮凝剂是在内桶2的底部反应,那么从内桶2顶部的废水也几乎不含或仅含有少量的絮凝沉淀;另外,在内桶2中存满废水时,泵入的废水会使内桶2内的水压增加,进而提高溢流过滤环4和环形过滤板5对废水的过滤速度,进而加快废水的澄清过滤效率;较佳的,进料管8位于内桶2外部的一端应设置阀门,从而可关闭不使用的进料管8,以控制内桶2中的水压力;较佳的,内桶2的侧壁上或过滤环盖板401上设置压力表,以便于可实时监测内桶2中的水压力。
为了便于拆离溢流过滤环4进行更换或清洗,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溢流过滤环4可拆卸的设置于内桶2的顶端。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溢流沟槽103的设置位置距内桶2桶口的距离大于3m,这样有利于内桶2和上清液回收腔体6内维持一定的液位差,以便于废水经过环形过滤板5进行过滤。
为了便于拆离环形过滤板5进行更换或清洗,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形过滤板5由3~6块弧形过滤板501拼接而成,所述弧形过滤板501可拆卸的设置于内桶2外壁底端与外桶1内壁之间。
为了便于环形过滤板5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3至图7,所述外桶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L形托环202,所述内桶2外壁底端上固定设置有反L形托环201,所述反L形托环201与L形托环202之间配合形成环形卡口,所述弧形过滤板501卡入环形卡口内,且所述弧形过滤板501的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反L形托环201和L形托环202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请参阅图3至图7,所述L形托环202与反L形托环201之间连接有呈环形布设的多根桶体固定杆7,用以更加稳定的将内桶2固定在外桶1中。
实施例2
废水沉淀过滤系统,请参阅图11,包括过滤设备12,废水收集搅拌桶9,絮凝剂配置桶10,以及如实施例1所述的絮凝沉降桶13;所述絮凝剂配置桶10和废水收集搅拌桶9内设置有搅拌装置11,所述过滤设备12的废水出口通过废水输送管与废水收集搅拌桶9连接;所述絮凝剂配置桶10的出料口通过絮凝剂输送管接入至内桶2中,所述废水收集搅拌桶9的出料口通过废水输送管接入至内桶2中,具体的,即所述絮凝剂配置桶10的出料口通过絮凝剂输送管、所述废水收集搅拌桶9的出料口通过废水输送管分别与内桶2上不同的进料管8连接,从而使废水和配置好的絮凝剂可泵入至内桶2中;所述外桶1中的沉淀排放口101通过沉淀排放管与过滤设备12连接;其中,过滤设备12为真空带滤机或框式过滤机,废水输送管和沉淀排放管上设置有渣浆泵,渣浆泵为杭州碱泵厂生产的用于抽取含渣浆的专用水泵,絮凝剂输送管上设置有离心泵;
利用本实用新型系统进行废水沉淀过滤的过程如下:一般而言,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如洗布液、设备清洗的废水等应接入过滤设备12进行第一次过滤,滤后液统一收集汇总到废水收集搅拌桶9,在搅拌装置11的搅拌作用下,可防止废水收集搅拌桶9内废水中的泥浆沉淀,再由渣浆泵将废水收集搅拌桶9中的废水送入絮凝沉降桶12的内桶2中;与此同时,利用絮凝剂配置桶10事先配制好絮疑剂,絮凝剂也由离心泵送入内桶2中,废水与絮疑剂两者混合后,在絮疑剂的作用下,如实施1中所述,通过絮凝沉降桶12中外桶1,内桶2,环形溢流沟槽103,上清液排放管102和环形过滤板5等的相互配合,将于外桶1的底部产生絮凝沉淀,于上清液回收腔体6内形成清液,清液则通过上清液排放管102进入下一个处理工序,外桶1的底部的絮凝沉淀则经过刮浆组件3,利用驱动装置302驱动刮板转轴301转动,进而带动刮板303紧贴外桶1底部内壁转动,以将外桶1底部的絮凝沉淀刮离至沉淀排放口101处排放;由于外桶1的沉淀排放口101通过沉淀排放管与过滤设备12连接,从而可将外桶1底部的絮凝沉淀渣浆泵送到过滤设备12上进行再次过滤,过滤后的滤后液又重新进入收集搅拌桶中,形成一个闭环沉降过滤系统,以取代沉降池进行沉淀和人工清淤的操作方式,实现机械、连续化作业。

Claims (10)

1.絮凝沉降桶,包括外桶,所述外桶的下部呈圆锥形,所述外桶的底部设置有沉淀排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沉降桶还包括:上下敞口的内桶,环形溢流沟槽,上清液排放管;所述内桶容置在外桶内,从而使内桶桶壁与外桶桶壁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所述内桶用于接收废水和絮凝剂,从而使废水与絮凝剂在内桶中接触混合而发生絮凝反应,所述上清液容腔用于积存澄清后的上清液,并将上清液与内桶所接收的废水进行隔离;所述环形溢流沟槽贴合外桶内壁水平设置于上清液容腔内,且所述环形溢流沟槽位于内桶顶部桶口的下方,所述环形溢流沟槽的内环壁顶部沿环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溢流通道;所述上清液排放管贯穿外桶桶壁与环形溢流沟槽的底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絮凝沉降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浆组件;所述刮浆组件包括刮板转轴,固定设置于外桶顶部的驱动装置,与刮板转轴底端连接、且位于内桶下方的刮板;所述刮板转轴贯穿内桶容腔与过滤环盖板密封转动连接,且所述刮板转轴上端与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下端延伸至外桶底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刮板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刮板紧贴外桶底部内壁转动,以将外桶下部的絮凝沉淀刮离至沉淀排放口处排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絮凝沉降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过滤板,所述环形过滤板设置于内桶外壁底端与外桶内壁之间,从而使内桶、外桶与环形过滤板之间形成上清液容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絮凝沉降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过滤环;所述溢流过滤环设置于内桶的顶端且与内桶的桶口匹配接应,所述溢流过滤环的上端开口处密封盖合有过滤环盖板,所述溢流过滤环用以对内桶顶部溢流至上清液回收腔体内的水体进行过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絮凝沉降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贯穿过滤环盖板延伸至内桶腔体的底部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絮凝沉降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过滤环可拆卸的设置于内桶的顶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絮凝沉降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过滤板由3~6块弧形过滤板拼接而成,所述弧形过滤板可拆卸的设置于内桶外壁底端与外桶内壁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絮凝沉降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内壁上固定设置有L形托环,所述内桶外壁底端上固定设置有反L形托环,所述反L形托环与L形托环之间配合形成环形卡口,所述弧形过滤板卡入环形卡口内,且所述弧形过滤板的内外两侧分别与反L形托环和L形托环通过螺栓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絮凝沉降桶,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托环与反L形托环之间连接有呈环形布设的多根桶体固定杆,用以将内桶固定在外桶中。
10.废水沉淀过滤系统,包括过滤设备,废水收集搅拌桶,絮凝剂配置桶,所述絮凝剂配置桶和废水收集搅拌桶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过滤设备的废水出口通过废水输送管与废水收集搅拌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沉淀过滤系统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絮凝沉降桶;所述絮凝剂配置桶的出料口通过絮凝剂输送管接入至内桶中,所述废水收集搅拌桶的出料口通过废水输送管接入至内桶中,所述外桶中的沉淀排放口通过沉淀排放管与过滤设备连接。
CN202222537749.2U 2022-09-24 2022-09-24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Active CN218146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7749.2U CN218146188U (zh) 2022-09-24 2022-09-24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7749.2U CN218146188U (zh) 2022-09-24 2022-09-24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6188U true CN218146188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5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7749.2U Active CN218146188U (zh) 2022-09-24 2022-09-24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61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2857A (zh) * 2022-09-24 2022-12-06 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CN116770104A (zh) * 2023-08-21 2023-09-19 赣州综保华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钕铁硼废料提取除杂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2857A (zh) * 2022-09-24 2022-12-06 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CN116770104A (zh) * 2023-08-21 2023-09-19 赣州综保华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钕铁硼废料提取除杂装置
CN116770104B (zh) * 2023-08-21 2023-10-27 赣州综保华瑞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钕铁硼废料提取除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46188U (zh)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CN115432857A (zh) 絮凝沉降桶及废水沉淀过滤系统
CN20953027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纤维转盘式过滤装置
CN21255974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药剂添加装置
CN108144353A (zh) 一种石材污水过滤处理方法
CN107376505A (zh) 一种钾长石粉生产废水再循环系统
CN113521808B (zh) 自来水尾水处理新工艺
CN210506015U (zh) 半导体材料研磨废水污泥处理系统
CN116750852A (zh) 一种涂料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CN218130167U (zh) 一种给水排水污水澄清设备
CN208717077U (zh) 一种除铁机污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14990819U (zh) 含氟废水膜处理系统中的固液分离装置
CN211283968U (zh) 一种新型絮凝池
CN21117020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澄清器
CN213865671U (zh) 一种建筑工程废水处理装置
CN110923742B (zh) 一种卤水除杂装置及除杂工艺
CN109591223B (zh) 一种用于土壤中分离泥土与微塑料的分离装置
CN210065404U (zh) 一种造纸污水处理装置
CN106966525A (zh) 一体化含镍废水处理装置
CN206783435U (zh) 一体化含镍废水处理装置
CN114570095B (zh) 一种水质澄清剂生产用过滤设备
CN215161730U (zh) 净水剂处理高悬物废水的装置
CN215712229U (zh) 一种阿莫西林母液废水资源化处理装置
CN219950627U (zh) 一种脱除污水中重金属铊的处理装置
CN21923206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石灰浆配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