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38629U -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38629U
CN218138629U CN202222474743.5U CN202222474743U CN218138629U CN 218138629 U CN218138629 U CN 218138629U CN 202222474743 U CN202222474743 U CN 202222474743U CN 218138629 U CN218138629 U CN 218138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arc
rod
support rod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47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奔
秦晓钢
杨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aige Wood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ige Wood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ige Wood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ige Wood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747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38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38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38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itur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本装置包括支杆、锁紧机构、压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杆、锁舌、第二锁紧旋钮;当进行支杆与木工桌之间锁紧时,将锁舌转动至与锁紧杆同轴位置,再将支杆底部与锁紧杆穿入木工桌上的孔,直至锁舌穿过木工桌上的孔,且因重力作用锁舌将自行转动至与锁紧杆之间存在夹角;提起支杆,锁舌将与木工桌底面相接触且卡在木工桌上的孔所在位置,转动第二锁紧旋钮,使得第二锁紧旋钮沿着支杆向木工桌顶面移动至合适位置为止,实现支杆与木工桌之间的锁紧。本实用新型解决长期使用压紧器导致木工桌损坏以及压紧器支杆易弯曲变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木工在木工桌上加工木材时,为了保证安全及方便操作,都需要使用一定的工装来压料,但现有压紧器存在以下不足:
损伤木工桌孔,传统压紧器在使用时,通过支杆和内孔的偏向摩擦产生的自锁,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桌孔变大,损坏整张木工桌;
压紧装置为单悬臂压紧,锁紧时支杆受偏载力发生弯曲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解决长期使用压紧器导致木工桌损坏以及压紧器支杆易弯曲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包括支杆、设置于支杆底部的锁紧机构、能够沿支杆轴向移动的压紧机构,其中:
支杆外部设置有螺纹;
锁紧机构用于将支杆与木工桌之间进行锁紧,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杆、锁舌、第二锁紧旋钮;
锁紧杆与支杆底端连接,支杆和锁紧杆均能够贯穿木工桌上的孔;
锁舌安装在锁紧杆底部,且锁舌能够以其与锁紧杆连接处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
第二锁紧旋钮安装在支杆上,位于锁紧杆上方;
当进行支杆与木工桌之间锁紧时,将锁舌转动至与锁紧杆同轴位置,再将支杆底部与锁紧杆穿入木工桌上的孔,直至锁舌穿过木工桌上的孔,且因重力作用锁舌将自行转动至与锁紧杆之间存在夹角;
提起支杆,锁舌将与木工桌底面相接触且卡在木工桌上的孔所在位置,转动第二锁紧旋钮,使得第二锁紧旋钮沿着支杆轴向向木工桌顶面移动,直至第二锁紧旋钮与木工桌顶面相接触无法移动为止,此实现支杆与木工桌之间的锁紧;
压紧机构用于将木料压紧在木工桌上,压紧机构包括支架、第一锁紧旋钮;
支架包括两支撑腿,两支撑腿之间形成夹角;
第一锁紧旋钮安装在支杆上,位于支架上方;
当进行木料的压紧时,将木料靠近支杆放置在木工桌上,移动支架,将一个支撑腿压在木料上,另一个支撑腿压在木工桌上;第一锁紧旋钮沿支杆轴向向下转动,将支架向木工桌方向压紧,实现对木料的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锁舌一端为直角梯形端,另一端为方端,方端重于直角梯形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方槽、第一通孔、圆柱销,从锁紧杆底面向内开槽形成方槽, 在方槽两侧面和锁舌上开设第一通孔,圆柱销贯穿方槽和锁舌上的第一通孔,将锁舌安装在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方槽底部一个侧边设置凸台,锁舌的方端转动至靠近方槽底部时,方端与凸台相接触,无法继续转动;锁舌的直角梯形端任意转动均不与凸台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两圆弧槽和两第一波子螺丝,其中:
从锁舌的直角梯形端的斜边向方端方向,以锁舌的第一通孔为圆心开设圆弧槽,圆弧槽另一端不与锁舌边缘接触;锁舌两侧面均开设圆弧槽,两圆弧槽相对;
两第一波子螺丝设置在锁紧杆两侧面,两第一波子螺丝所在轴距离锁舌上的第一通孔的直线距离,与圆弧槽半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圆弧块,圆弧块安装在支杆上,位于第一锁紧旋钮与第二锁紧旋钮之间,圆弧块与第一锁紧旋钮连接;圆弧块的弧形面朝向第二锁紧旋钮,且圆弧块能够沿着支杆轴向移动以及圆弧块能够以支杆为旋转轴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两支撑腿连接处呈与圆弧块弧形面相适配的弧形结构;支架上的弧形结构与圆弧块的弧形面滑动连接;支架在圆弧块的弧形面的弧长内滑动,从而适应对不同厚度的木料进行压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半螺纹按钮和弹簧,其中:
半螺纹按钮插入第一锁紧旋钮内,半螺纹按钮位于第一锁紧旋钮内的一端设置有弹簧;
半螺纹按钮上开半圆形槽,半圆形槽内设置有螺纹;
当半螺纹按钮不受力时,弹簧未被压缩,半螺纹按钮上半圆形槽的螺纹与支杆上螺纹啮合;
当向半螺纹按钮施加向弹簧方向的力时,弹簧被压缩,半螺纹按钮上半圆形槽的螺纹与支杆上螺纹脱离,第一锁紧旋钮能够顺畅的沿着支杆轴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卡槽、橡胶固定轴、橡胶套,其中:
卡槽开设在两支撑腿远离圆弧块的一端;
橡胶固定轴安装在卡槽内;
橡胶套安装在橡胶固定轴上。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组装后的本产品固定在木工桌上,将锁舌调整至初始状态,然后和支杆一起插入到木工桌孔内,插入后,锁舌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偏摆,锁紧杆上的第一波子螺丝头部进入锁舌上的圆弧槽,圆弧槽为非完整槽,到达限位后,在第一波子螺丝的作用下,锁舌停止摆动,此时,将本产品上提,因为外力的接入,克服第一波子螺丝的摩擦力,锁舌继续偏摆,挂在木工桌的底部,将上方第二锁紧旋钮锁紧,实现本产品与木工桌之间的固定。
2、本实用新型松开第二锁紧旋钮,将支杆下压,锁舌脱离木工桌底面,由于锁舌已经摆脱了第一波子螺丝的限位,在重力的作用下,锁舌继续旋转,旋转至和支杆平行,可以将本产品从木工桌上拿出。
3、本实用新型压紧装置锁紧在木工桌上后,按下半螺纹按钮并下压第一锁紧旋钮,当一个支撑腿与木料接触时,继续下压锁紧旋钮,圆弧块和支架相对发生滑移,另外一个将与木工桌接触;此时松下螺纹旋钮上的半螺纹按钮,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半螺纹按钮的螺纹和支杆上的螺纹啮合,旋转第一锁紧旋钮,在螺纹的作用下,继续下压圆弧块及支架,支架两端的橡胶套压力逐渐变大,直至有效压紧;需要说明的是,支架与木料和木工桌之间的接触不分先后。
4、本实用新型在两支撑腿底部的橡胶套设卡槽,嵌入到橡胶固定轴上,有效避免压紧过程中变形和橡胶固定轴发生位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紧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锁舌处于初始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步骤S2-1中锁舌所处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步骤S2-2中锁舌所处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步骤S4-2中锁舌所处的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半螺纹按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支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圆弧块与支架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头螺母;2、支杆;3、半螺纹按钮;4、第一锁紧旋钮;5、圆弧块;6、支架;7、限位螺母;8、胶套;9、第二锁紧旋钮;10、锁紧杆;11、圆柱销;12、第一波子螺丝;13、锁舌;14、木工桌;15、圆弧槽;16、弹簧;17、橡胶固定轴;18、紧定螺钉;19、第二波子螺丝;20、橡胶套;21、支撑腿;22、弧形结构;2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如图1至图8所示,本压紧装置包括支杆2、设置于支杆2底部的锁紧机构、能够沿支杆2轴向移动的压紧机构,其中:
上述支杆2外部设置螺纹。上述锁紧机构用于将支杆2与木工桌14之间进行锁紧,保证支杆2始终处于竖直状态,避免支杆2在木工桌14上的孔内发生偏向,长期使用导致桌孔变大,损坏木工桌14的问题的发生。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杆10、锁舌13、第二锁紧旋钮9;锁紧杆10与支杆2底端连接,支杆2和锁紧杆10均能够贯穿木工桌14上的孔;锁舌13安装在锁紧杆10底部,且锁舌13能够以其与锁紧杆10连接处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第二锁紧旋钮9安装在支杆2上,位于锁紧杆10上方。
具体地,当进行支杆2与木工桌14之间锁紧时,将锁舌13转动至与锁紧杆10同轴位置,再将支杆2底部与锁紧杆10穿入木工桌14上的孔,直至锁舌13穿过木工桌14上的孔,且因重力作用锁舌13将自行转动至与锁紧杆10之间存在夹角;提起支杆2,锁舌13将与木工桌14底面相接触且卡在木工桌14上的孔所在位置,转动第二锁紧旋钮9,使得第二锁紧旋钮9沿着支杆2轴向向木工桌14顶面移动,直至第二锁紧旋钮9与木工桌14顶面相接触无法移动为止,此实现支杆2与木工桌14之间的锁紧。
上述压紧机构用于将木料压紧在木工桌14上,压紧机构包括支架6、第一锁紧旋钮4;支架6包括两支撑腿21,两支撑腿21之间形成夹角;第一锁紧旋钮4安装在支杆2上,位于支架6上方。优选地,两支撑腿21可设置为一样长或者一长一短。
具体地,当进行木料的压紧时,将木料靠近支杆2放置在木工桌14上,移动支架6,将一个支撑腿21压在木料上,另一个支撑腿21压在木工桌14上;第一锁紧旋钮4沿支杆2轴向向下转动,将支架6向木工桌14方向压紧,实现对木料的压紧。
进一步地,上述锁舌13一端切除部分形成直角梯形端,另一端为方端,方端重于直角梯形端。
本实施方案还包括方槽、第一通孔、圆柱销,从锁紧杆10底面向内开槽形成方槽,在方槽两侧面和锁舌13上开设第一通孔,圆柱销贯穿方槽和锁舌13上的第一通孔,将锁舌13安装在方槽内。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方槽底部一个侧边设置凸台23,锁舌13的方端转动至靠近方槽底部时,方端与凸台23相接触,无法继续转动;锁舌13的直角梯形端任意转动均不与凸台23相接触。凸台23起到便于操作人员快速确认锁舌13转动位置是否为初始所需位置,无需在本压紧装置安装前人工校准锁舌13的位置;同时使得锁舌13无法转动360°,从而保证锁舌13因重力作用发生转动时方向,只能是从锁舌13与凸台23接触面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图2中所示方向为例)。
本实施方案还包括两圆弧槽15和两第一波子螺丝12,从锁舌13的直角梯形端的斜边向方端方向,以锁舌13的第一通孔为圆心开设圆弧槽15,圆弧槽15另一端不与锁舌13边缘接触;锁舌13两侧面均开设圆弧槽15,两圆弧槽15相对;两第一波子螺丝12相对设置在锁紧杆10两侧面。第一波子螺丝12设置位置要求,两第一波子螺丝12所在轴距离锁舌13上的第一通孔的直线距离,与圆弧槽15半径一致;同时当锁舌13与锁紧杆10相互垂直时,两第一波子螺丝12与锁舌13边缘相切。
因木料还存在厚度差距,也就是,固定长度的两支撑腿21在自身无法调节长度的情况下,无法适应对不同厚度木料的压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方案设置圆弧块5,圆弧块5安装在支杆2上,位于第一锁紧旋钮4与第二锁紧旋钮9之间,圆弧块5与第一锁紧旋钮4连接;圆弧块5的弧形面朝向第二锁紧旋钮9,且圆弧块5能够沿着支杆2轴向移动以及圆弧块5能够以支杆2为旋转轴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两支撑腿21连接处呈与圆弧块5弧形面相适配的弧形结构22;支架6上的弧形结构22与圆弧块5的弧形面滑动连接;支架6在圆弧块5的弧形面的弧长内滑动,从而适应对不同厚度的木料进行压紧。通过支架6与圆弧块5之间的滑动,实现支架6与支杆2之间相对位置的调节;且满足在对任意厚度木料进行压紧时,一个支撑腿21压实在木料上,同时另一个支撑腿21能压实在木工桌14桌面上。
关于圆弧块5与支架6上的弧形结构22之间的滑动连接,优选地,在支架6上圆弧结构22两边的圆弧上开T型槽,在圆弧块5的两圆弧边内侧设置于T型槽相适配的T型块,通过T型槽与T型块的配合,实现圆弧块5与支架6上的弧形结构22之间的滑动连接。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支架6因重力作用自我滑动,在每个T型槽的两端设置第二波子螺丝19,从而在无外力情况下,支架6与支杆2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具体地,第一锁紧旋钮4下方设置套筒,套筒的直径大于支杆2的直径,也就是,套筒与支杆2之间存在间隙,第一锁紧旋钮4通过套筒与圆弧块5连接。关于套筒与圆弧块5之间的连接,优选地,通过在圆弧块5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紧定螺钉18将套筒与圆弧块5进行连接,然后再分别设置一个螺钉,将两紧定螺钉18进行锁紧。
本实施方案还包括半螺纹按钮3和弹簧16,半螺纹按钮3插入第二锁紧旋钮9内,半螺纹按钮3位于第二锁紧旋钮9内的一端设置有弹簧16;半螺纹按钮3靠近第二锁紧旋钮9中心位置的一侧开半圆形槽,半圆形槽内设有螺纹;当向半螺纹按钮3施加向弹簧16方向的力时,弹簧16被压缩,半螺纹按钮3上半圆形槽的螺纹与支杆2上的螺纹脱离,第二锁紧旋钮9能够顺畅的沿着支杆2轴向移动;当半螺纹按钮3不受力时,弹簧16未被压缩,半螺纹按钮3上半圆形槽的螺纹与支杆2上的螺纹接触,形成啮合,从而限定第二锁紧旋钮9与支杆2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方案还包括卡槽、橡胶固定轴17、橡胶套20,卡槽开设在两支撑腿21远离圆弧块5的一端;橡胶固定轴17安装在卡槽内;橡胶套20安装在橡胶固定轴17上。进一步地,在橡胶固定轴17上开卡槽,通过开设在橡胶固定轴17上的卡槽实现橡胶套20安装在橡胶固定轴17上。橡胶套20的设置使得支架6在对木料压紧和对木工桌压实时,不仅可以防止打滑,且不会对木料和木工桌造成损伤。
本实施方案还包括限位螺母7,限位螺母7设置在支架6与第二锁紧旋钮9之间的支杆2上。限位螺母7用于对第二锁紧旋钮9的移动路径进行限制,限位螺母7所在位置为第二锁紧旋钮9松开后最佳位置。也就是,当将本压紧装置从木工桌2上拆卸下来时,操作人员根据限位螺母7所在位置,存在心理预期,从而无需多次确认第二锁紧旋钮9所在位置是否满足,锁舌13能转动至与支杆2平行的状态;只需将第二锁紧旋钮9旋至限位螺母7处即可。
本实施方案还包括球头螺母1,球头螺母1设置在支杆1顶部,不仅美化本压紧装置,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抓持。
本实施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方法,本方法利用上述压紧装置进行操作,本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快速锁紧前准备:
将锁舌13调节至方端与方槽内凸台23相接触位置,此时第一波子螺丝12处于锁舌13上的圆弧槽15内,此为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具体地,初始状态下锁舌13与支杆2同轴平行,方端在等腰梯形段上方,也就是,初始状态下的锁舌13能够穿过木工桌14上的孔。
步骤S2、快速锁紧:
步骤S2-1、将初始状态下的锁舌13穿入木工桌14上的孔,直至锁舌13完全穿过木工桌14上的孔,锁舌13因无外力在重力作用方端顺时针(以图2中方向示意)转动,直至第一波子螺丝12位于圆弧槽15远离直角梯形端斜边的一端(如图3所示)。此状态下,锁舌13与锁紧杆10之间存在夹角,且锁舌13的横向长度大于木工桌14上孔的直径,也就是,锁舌13完全处于木工桌14下方无法进入木工桌14上的孔内。
步骤S2-2、手动抬起支杆2,锁舌13受力,第一波子螺丝12滑出圆弧槽15,锁舌13与木工桌14平行且相接触(如图4所示);具体地,此状态下,第一波子螺丝12与锁舌13边缘相切。
步骤S2-3、旋转第二锁紧旋钮9沿支杆2轴向向下转动,缩短第二锁紧旋钮9与锁舌13之间的间距,直至支杆2被完全锁紧不发生晃动为止,实现支杆2与木工桌14之间的快速锁紧。
步骤S3、压紧:
步骤S3-1、将木料放置在木工桌14上,将一个支撑腿21压在木料上,另一个支撑腿21通过弧形结构22在弧形面上的滑动,自动调节支架6与圆弧块5之间的相对位置,直至一个支撑腿21压在木料同时另一个支撑腿21压在木工桌14上。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与木料和木工桌之间的接触不分先后。也就是,可以是一个支撑腿21先与木工桌14接触,或者一个支撑腿21先与木料接触,或者一个支撑腿21与木料接触的同时另一个支撑腿21与木工桌14接触。
步骤3-2、旋转第一锁紧旋钮4沿支杆2轴向向下转动,将支架6向木工桌14方向压,直至木料被完全压紧不发生偏移为止,实现支架6与木料之间的压紧;
步骤S4、拆卸本压紧装置:
步骤S4-1、旋转第一锁紧旋钮4沿支杆2轴向向上转动,直至支撑腿21与木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卸掉;
按住半螺纹按钮3,达到半螺纹按钮3上半圆形槽的螺纹与支杆2上的螺纹脱离;
然后给予第一锁紧旋钮4向上的力,将支架6抬起,直至支架6移动到所需位置(即支架6与木料和木工桌14均不接触),释放半螺纹按钮3,第一锁紧旋钮4和支架6与支杆2的相对位置被限定;
步骤S4-2、旋转第二锁紧旋钮9沿支杆2轴向向上转动,改变第二锁紧旋钮9与锁舌13之间的间距,直至锁舌13脱离木工桌14底面的约束,方端因重力作用向下转动,达到锁舌13与支杆2平行(如图5所示),直接抬起本压紧装置即可实现本压紧装置与木工桌14完全分离。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杆(2)、设置于支杆(2)底部的锁紧机构、能够沿支杆(2)轴向移动的压紧机构,其中:
支杆(2)外部设置有螺纹;
锁紧机构用于将支杆(2)与木工桌(14)之间进行锁紧,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杆(10)、锁舌(13)、第二锁紧旋钮(9);
锁紧杆(10)与支杆(2)底端连接,支杆(2)和锁紧杆(10)均能够贯穿木工桌(14)上的孔;
锁舌(13)安装在锁紧杆(10)底部,且锁舌(13)能够以其与锁紧杆(10)连接处为旋转中心进行转动;
第二锁紧旋钮(9)安装在支杆(2)上,位于锁紧杆(10)上方;
当进行支杆(2)与木工桌(14)之间锁紧时,将锁舌(13)转动至与锁紧杆(10)同轴位置,再将支杆(2)底部与锁紧杆(10)穿入木工桌(14)上的孔,直至锁舌(13)穿过木工桌(14)上的孔,且因重力作用锁舌(13)将自行转动至与锁紧杆(10)之间存在夹角;
提起支杆(2),锁舌(13)将与木工桌(14)底面相接触且卡在木工桌(14)上的孔所在位置,转动第二锁紧旋钮(9),使得第二锁紧旋钮(9)沿着支杆(2)轴向向木工桌(14)顶面移动,直至第二锁紧旋钮(9)与木工桌(14)顶面相接触无法移动为止,此实现支杆(2)与木工桌(14)之间的锁紧;
压紧机构用于将木料压紧在木工桌(14)上,压紧机构包括支架(6)、第一锁紧旋钮(4);
支架(6)包括两支撑腿(21),两支撑腿(21)之间形成夹角;
第一锁紧旋钮(4)安装在支杆(2)上,位于支架(6)上方;
当进行木料的压紧时,将木料靠近支杆(2)放置在木工桌(14)上,移动支架(6),将一个支撑腿(21)压在木料上,另一个支撑腿(21)压在木工桌(14)上;第一锁紧旋钮(4)沿支杆(2)轴向向下转动,将支架(6)向木工桌(14)方向压紧,实现对木料的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锁舌(13)一端为直角梯形端,另一端为方端,方端重于直角梯形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槽、第一通孔、圆柱销,从锁紧杆(10)底面向内开槽形成方槽,在方槽两侧面和锁舌(13)上开设第一通孔,圆柱销贯穿方槽和锁舌(13)上的第一通孔,将锁舌(13)安装在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方槽底部一个侧边设置凸台(23),锁舌(13)的方端转动至靠近方槽底部时,方端与凸台(23)相接触,无法继续转动;锁舌(13)的直角梯形端任意转动均不与凸台(23)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圆弧槽(15)和两第一波子螺丝(12),其中:
从锁舌(13)的直角梯形端的斜边向方端方向,以锁舌(13)的第一通孔为圆心开设圆弧槽(15),圆弧槽(15)另一端不与锁舌(13)边缘接触;锁舌(13)两侧面均开设圆弧槽(15),两圆弧槽(15)相对;
两第一波子螺丝(12)设置在锁紧杆(10)两侧面,两第一波子螺丝(12)所在轴距离锁舌(13)上的第一通孔的直线距离,与圆弧槽(15)半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弧块(5),圆弧块(5)安装在支杆(2)上,位于第一锁紧旋钮(4)与第二锁紧旋钮(9)之间,圆弧块(5)与第一锁紧旋钮(4)连接;圆弧块(5)的弧形面朝向第二锁紧旋钮(9),且圆弧块(5)能够沿着支杆(2)轴向移动以及圆弧块(5)能够以支杆(2)为旋转轴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支撑腿(21)连接处呈与圆弧块(5)弧形面相适配的弧形结构(22);支架(6)上的弧形结构(22)与圆弧块(5)的弧形面滑动连接;支架(6)在圆弧块(5)的弧形面的弧长内滑动,从而适应对不同厚度的木料进行压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半螺纹按钮(3)和弹簧(16),其中:
半螺纹按钮(3)插入第一锁紧旋钮(4)内,半螺纹按钮(3)位于第一锁紧旋钮(4)内的一端设置有弹簧(16);
半螺纹按钮(3)上开半圆形槽,半圆形槽内设置有螺纹;
当半螺纹按钮(3)不受力时,弹簧(16)未被压缩,半螺纹按钮(3)上半圆形槽的螺纹与支杆(2)上螺纹啮合;
当向半螺纹按钮(3)施加向弹簧(16)方向的力时,弹簧(16)被压缩,半螺纹按钮(3)上半圆形槽的螺纹与支杆(2)上螺纹脱离,第一锁紧旋钮(4)能够顺畅的沿着支杆(2)轴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槽、橡胶固定轴(17)、橡胶套(20),其中:
卡槽开设在两支撑腿(21)远离圆弧块(5)的一端;
橡胶固定轴(17)安装在卡槽内;
橡胶套(20)安装在橡胶固定轴(17)上。
CN202222474743.5U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Active CN218138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4743.5U CN218138629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4743.5U CN218138629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38629U true CN218138629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2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4743.5U Active CN218138629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386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8359A (zh) * 2022-09-19 2023-01-31 南京海格木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8359A (zh) * 2022-09-19 2023-01-31 南京海格木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及方法
CN115648359B (zh) * 2022-09-19 2023-10-03 南京海格木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38629U (zh)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
EP3637394B1 (en) Modul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led display screen
EP2167281A1 (en) Ratcheting c-clamp
JP2000176765A (ja) ワ―ク締め付け装置
CN109719539B (zh) 一种双自锁夹紧装置
CN104842176A (zh) 快速夹紧夹具
JP3466108B2 (ja) 双挟み台倍力万力
CN115648359A (zh) 一种对木料进行快速锁紧和释放的压紧装置及方法
CN209935922U (zh) 钻机支架的夹头以及钻机支架
CN219513493U (zh) 一种电网挂接引流线装置
CN103611683B (zh) 一种振筛机及其快速夹紧装置
CN211220474U (zh) 紧固件防旋转工装
US10987193B2 (en) Clamping device
CN203779158U (zh) 可调压紧力的快速夹紧压板
CN203648844U (zh) 一种振筛机及其快速夹紧装置
CN219189433U (zh) 一种偏心轴套的加工设备
CN220515810U (zh) 一种焊接变换架装置
CN219711949U (zh) 一种滑动锁扣装置
CN216359438U (zh) 机电机械零件加工用固定装置
CN209935928U (zh) 钻机支架的齿条锁紧机构以及钻机支架
CN109713995B (zh) 一种支撑工装和具有其的工装组件
CN209935929U (zh) 升降座与夹头的连接结构以及钻机支架
CN209935927U (zh) 钻机支架的角度调节结构以及钻机支架
CN217965065U (zh) 一种靠板的凸轮锁紧机构
CN22092155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内压紧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