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36663U - 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36663U
CN218136663U CN202221834180.XU CN202221834180U CN218136663U CN 218136663 U CN218136663 U CN 218136663U CN 202221834180 U CN202221834180 U CN 202221834180U CN 218136663 U CN218136663 U CN 218136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bris
pipe
battery case
air
debris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41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封雷
冯立朋
康泰
耿会广
马天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f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f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f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f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41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36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36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36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属于电池生产工装技术领域,碎屑收集装置包括碎屑收集罩、风管、碎屑滤除组件和风机组件,碎屑收集罩设有碎屑吸引口和驳接管,碎屑吸引口用于铣刀通过,且口径大于铣刀的外径,驳接管与碎屑收集罩内部连通;风管一端与驳接管连接;碎屑滤除组件与风管的另一端连接;风机组件与碎屑滤除组件连接,用对风管和碎屑收集罩内提供负压风力。处理设备包括铣加工装置和设在铣加工装置上的上述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使得碎屑能够完全不会落在设备的其他部位,能够避免频繁清理,降低维护和清理的时间成本,有利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部分蓄电池壳体底部需要通过切削处理进行修底,随着专用的修底装置投入运行,设备的保养维护成为日常最为重要的工作,这是保证设备长久正常运行的关键。由于蓄电池壳体沿生产线运行,切削装置是利用铣刀从蓄电池壳体底部向上进行切削的,虽然目前采用在铣刀周围包裹软材质材料吸附的方式,但是碎屑会落在设备上,造成机台脏乱,需要频繁清理,否则细小碎屑可能进入设备内部,时间一长容易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包括碎屑收集罩、风管、碎屑滤除组件和风机组件,碎屑收集罩用于罩设在铣刀上,且设有碎屑吸引口和驳接管,碎屑吸引口用于铣刀通过,且口径大于铣刀的外径,以在铣刀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吸引产生的碎屑进入碎屑收集罩中,驳接管与碎屑收集罩内部连通;风管一端与驳接管连接;碎屑滤除组件与风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滤除碎屑;风机组件与碎屑滤除组件连接,用对风管和碎屑收集罩内提供负压风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碎屑收集罩为筒状结构,碎屑吸引口设在碎屑收集罩的上部,驳接管设在碎屑收集罩下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碎屑收集罩从中部至碎屑吸引口部位内径逐渐缩小,呈锥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碎屑收集罩为圆筒结构,驳接管与铣刀的旋转轴线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碎屑收集罩下部通过法兰结构或焊接结构与铣刀架密封连接;风管为柔性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碎屑吸引口上设有通槽,通槽连通碎屑吸引口内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碎屑滤除组件包括沉降箱、进风管和出风管,沉降箱为密封结构且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碎屑的空腔,进风管沿横向设置在沉降箱的中部或上部,且与风管连接,出风管沿竖向设置在沉降箱的顶部,且与风机组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沉降箱为圆筒结构,进风管设在沉降箱的侧面中部,且进风方向向下倾斜,出风管为与沉降箱的上底中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沉降箱下部设有取料门,或与中部可拆卸连接;沉降箱内还设有水喷头;出风管上还设有滤网;水喷头倾斜朝向滤网设置;沉降箱内还设有若干并列且间隔设置的波纹板,波纹板与进风管的进风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碎屑收集罩、风管、碎屑滤除组件和风机组件的配合,形成负压气流,使得铣刀在处理工件时产生的碎屑能够直接通过碎屑吸引口被吸附到碎屑收集罩中,接着再通过风管进入碎屑滤除组件后被滤除,使得碎屑能够完全不会落在设备的其他部位,能够避免频繁清理,降低维护和清理的时间成本,有利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设备,包括铣加工装置和设在铣加工装置上的上述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述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使得碎屑能够完全不会落在设备的其他部位,能够避免频繁清理,降低维护和清理的时间成本,有利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的碎屑收集罩部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的碎屑滤除组件部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
10、碎屑收集罩;11、碎屑吸引口;12、驳接管;13、通槽;
20、风管;
30、碎屑滤除组件;31、沉降箱;32、进风管;
33、出风管;34、水喷头;35、滤网;36、波纹板;
40、风机组件;
51、铣刀;52、铣刀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和实施方式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进行描述说明,在该构思的基础上,一些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机构、供电系统、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具体形式和设置可能并未没有描述完全,但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熟知的方式对上述的具体形式和设置予以实现。
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包括碎屑收集罩10、风管20、碎屑滤除组件30和风机组件40,碎屑收集罩10用于罩设在铣刀51上,且设有碎屑吸引口11和驳接管12,碎屑吸引口11用于铣刀51通过,且口径大于铣刀51的外径,以在铣刀51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吸引产生的碎屑进入碎屑收集罩10中,驳接管12与碎屑收集罩10内部连通;风管20一端与驳接管12连接;碎屑滤除组件30与风管20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滤除碎屑;风机组件40与碎屑滤除组件30连接,用对风管20和碎屑收集罩10内提供负压风力。
其中,风机组件40提供负压风力,使风管20和碎屑收集罩10中形成负压环境,以在将铣刀51加工工件产生的碎屑吸引到碎屑收集罩10中,再进入风管20,并被碎屑滤除组件30滤除。
本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碎屑收集罩10、风管20、碎屑滤除组件30和风机组件40的配合,形成负压气流,使得铣刀51在处理工件时产生的碎屑能够直接通过碎屑吸引口11被吸附到碎屑收集罩10中,接着再通过风管20进入碎屑滤除组件30后被滤除,使得碎屑能够完全不会落在设备的其他部位,能够避免频繁清理,降低维护和清理的时间成本,有利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又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碎屑收集罩10为筒状结构,碎屑吸引口11设在碎屑收集罩10的上部,驳接管12设在碎屑收集罩10下部,以便于对蓄电池壳体底部进行铣加工处理。
碎屑收集罩10从中部至碎屑吸引口11部位内径逐渐缩小,呈锥状结构,以便于在碎屑吸引口11形成比较强大的吸力。
碎屑收集罩10为圆筒结构,驳接管12与铣刀51的旋转轴线垂直,这样能使风在碎屑收集罩10内形成旋转,带动更多地碎屑从碎屑收集罩10的腔体内进入风管20。
碎屑收集罩10下部通过法兰结构或焊接结构与铣刀架52密封连接;风管20为柔性管,最好是波纹管、内嵌铁环的塑料管等能够保持截面形状的柔性管,以避免影响铣刀的移动。
碎屑吸引口11上设有通槽13,通槽13连通碎屑吸引口11内外,以避免碎屑吸引口11过于靠近工件后,间隙过小导致吸附在工件上,造成工件变形,而被铣刀过多加工。
碎屑滤除组件30包括沉降箱31、进风管32和出风管33,沉降箱31为密封结构且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碎屑的空腔,进风管32沿横向设置在沉降箱31的中部或上部,且与风管20连接,出风管33沿竖向设置在沉降箱31的顶部,且与风机组件40连接。这样风带着碎屑进入沉降箱31后,速度变慢,携带能力下降,同时加上碎屑在沉降箱31侧壁的碰撞消能,碎屑就会沉降在沉降箱31中。
沉降箱31为圆筒结构,进风管32设在沉降箱31的侧面中部,且进风方向向下倾斜,出风管33为与沉降箱31的上底中部,以通过风力旋转,减少进入出风管33的碎屑。
沉降箱31下部设有取料门,或与中部可拆卸连接,以将聚集在沉降箱31中的碎屑取出;沉降箱31内还设有水喷头34,已通过喷水的方式加速碎屑的沉降;出风管33上还设有滤网35,以增强过滤效果;水喷头34倾斜朝向滤网35设置,以对滤网35进行清洗,防止堵塞;沉降箱31内还设有若干并列且间隔设置的波纹板36,波纹板36与进风管32的进风方向平行,以通过增强碰撞的方式加强碎屑的沉降。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设备,包括铣加工装置和设在铣加工装置上的上述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上述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使得碎屑能够完全不会落在设备的其他部位,能够避免频繁清理,降低维护和清理的时间成本,有利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碎屑收集罩,用于罩设在铣刀上,且设有碎屑吸引口和驳接管,所述碎屑吸引口用于铣刀通过,且口径大于所述铣刀的外径,以在铣刀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吸引产生的碎屑进入碎屑收集罩中,所述驳接管与碎屑收集罩内部连通;
风管,一端与所述驳接管连接;
碎屑滤除组件,与所述风管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滤除碎屑;
风机组件,与所述碎屑滤除组件连接,用对风管和所述碎屑收集罩内提供负压风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屑收集罩为筒状结构,所述碎屑吸引口设在所述碎屑收集罩的上部,所述驳接管设在所述碎屑收集罩下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屑收集罩从中部至所述碎屑吸引口部位内径逐渐缩小,呈锥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碎屑收集罩为圆筒结构,所述驳接管与所述铣刀的旋转轴线垂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屑收集罩下部通过法兰结构或焊接结构与铣刀架密封连接;所述风管为柔性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屑吸引口上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连通所述碎屑吸引口内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碎屑滤除组件包括沉降箱、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沉降箱为密封结构且内部设有用于容纳碎屑的空腔,所述进风管沿横向设置在所述沉降箱的中部或上部,且与风管连接,所述出风管沿竖向设置在所述沉降箱的顶部,且与风机组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箱为圆筒结构,所述进风管设在所述沉降箱的侧面中部,且进风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出风管为与所述沉降箱的上底中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箱下部设有取料门,或与中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沉降箱内还设有水喷头;所述出风管上还设有滤网;所述水喷头倾斜朝向所述滤网设置;所述沉降箱内还设有若干并列且间隔设置的波纹板,所述波纹板与进风管的进风方向平行。
10.一种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铣加工装置和设在所述铣加工装置上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
CN202221834180.XU 2022-07-15 2022-07-15 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Active CN218136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4180.XU CN218136663U (zh) 2022-07-15 2022-07-15 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4180.XU CN218136663U (zh) 2022-07-15 2022-07-15 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36663U true CN218136663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4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4180.XU Active CN218136663U (zh) 2022-07-15 2022-07-15 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36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96503U (zh) 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中的除屑装置
CN20969759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清洗装置
CN213855301U (zh) 一种喷粉房粉末自动回收设备
CN206811502U (zh) 一种用于加工中心的工作台
CN218136663U (zh) 蓄电池壳体底部处理碎屑收集装置及底部处理设备
CN212761421U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通用加工工装
CN214024067U (zh) 一种激光焊接除尘装置
CN210587175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生产用高效车床
CN219520705U (zh) 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铝合金自动切割加工设备
CN208911725U (zh) 激光切割机吸尘废气处理装置
CN110013991A (zh) 一种机床零部件灰尘清除装置
CN213136022U (zh) 带清洁装置的加工机床
CN210356471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3454033U (zh)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车间用通风装置
CN212705721U (zh)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除尘装置
CN211758513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加工车床
CN208179088U (zh) 一种机床加工用废屑集中清理装置
CN220218031U (zh) 一种五金抛光除尘机构
CN219944954U (zh) 一种镭雕机抽尘罩
CN211462461U (zh) 一种高效过滤油雾隔离装置
CN220370723U (zh) 一种湿式负压除尘装置
CN216328705U (zh) 一种快速清除废边料的工装
CN215782506U (zh) 一种数控加工用粉尘收集装置
CN213314071U (zh) 一种混凝土制备设备的除尘装置
CN215035857U (zh) 一种新型数控铣床排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