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33776U - 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33776U
CN218133776U CN202221950102.6U CN202221950102U CN218133776U CN 218133776 U CN218133776 U CN 218133776U CN 202221950102 U CN202221950102 U CN 202221950102U CN 218133776 U CN218133776 U CN 218133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dust removal
fixedly connected
inner chamber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501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菊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ns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ns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ns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501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33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33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33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vention Of Fou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反射膜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包括成型设备本体和除尘箱,所述除尘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成型设备本体的顶部,所述成型设备本体的前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检修板,所述成型设备本体的顶部开有凹槽,所述除尘箱的内腔上侧设有第一腔室,所述除尘箱的内腔左下侧设有第二腔室,所述除尘箱的内腔右下侧设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腔左侧设有除尘袋,该反射膜的成型设备,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快速去消除反射膜表面的静电,能够对反射膜表面的杂质清理,且对杂质进行集中收集,便于后期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提高反射膜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射膜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反射膜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属反射膜,一类是全电介质反射膜,此外,还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的金属电介质反射膜;
目前,在反射膜生产加工工艺中,现有的成型设备在工作时,对反射膜进行压合,曲面传输等步骤,均会使反射膜受到摩擦,在其表面容易产生静电,将周边的粉尘杂质进行吸附,粘接在反射膜的表面,降低反射膜的质量,影响后期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在反射膜的表面容易产生静电,将周边的粉尘杂质进行吸附,粘接在反射膜的表面,降低反射膜的质量,影响后期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包括成型设备本体和除尘箱,所述除尘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成型设备本体的顶部,所述成型设备本体的前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检修板,所述成型设备本体的顶部开有凹槽,所述除尘箱的内腔上侧设有第一腔室,所述除尘箱的内腔左下侧设有第二腔室,所述除尘箱的内腔右下侧设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腔左侧设有除尘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检修板的前侧壁上侧镶嵌有控制面板,所述凹槽的内腔右侧插接有辊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腔室的内腔右侧一体成型有隔板,所述第一腔室的内腔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吸尘泵,且位于所述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一腔室的内腔顶部左侧卡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开有排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腔室的内腔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二腔室的内腔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静电消除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腔室的内腔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除尘管,且与吸尘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腔室的内腔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所述除尘管的前侧壁上下两侧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收集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除尘袋的内腔插接有支撑架,所述除尘袋与吸尘泵的输出端通过扎带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反射膜的成型设备,通过静电消除器的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通过吸尘泵通过动力,使收集罩的端口产生吸力,带动第三腔室内的空气流动,降低第三腔室的气压,通过第三腔室气压降低,带动第二腔室的空气流动,然后把大量正负离子带动到反射膜表面以中和静电,从而实现快速去除静电效果。
2、该反射膜的成型设备,通过静电消除器,去除反射膜表面的静电,使反射膜表面的灰尘杂质失去吸附力,通过吸尘泵提供动力,降低除尘管内腔的气压,使收集罩的端口产生吸力,对反射膜表面的灰尘杂质进行清除,确保其表面整洁,通过除尘袋对混有杂质的空气进行顾虑,便于对杂质进行收集,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提高了反射膜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的除尘箱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的局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的除尘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成型设备本体;110、检修板;111、控制面板;120、凹槽;121、辊轴;200、除尘箱;210、第一腔室;211、隔板;212、吸尘泵;213、密封盖;214、排气孔;220、第二腔室;221、第一导向轮;222、静电消除器;230、第三腔室;231、除尘管;232、第二导向轮;233、连接管;234、收集罩;240、除尘袋;241、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能够快速去消除反射膜表面的静电,能够对反射膜表面的杂质清理,并进行集中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提高反射膜的质量,请参阅图1-4,包括成型设备本体100和除尘箱200;
请参阅图1-2,成型设备本体100的前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检修板110,检修板110用于成型设备本体100的维护,成型设备本体100的顶部开有凹槽120,凹槽120用于辊轴121的安装;
请再次参阅图1-2,除尘箱2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成型设备本体100的顶部,除尘箱200的内腔上侧设有第一腔室210,第一腔室210用于吸尘泵212的安装,除尘箱200的内腔左下侧设有第二腔室220,第二腔室220用于静电消除器222的安装,除尘箱200的内腔右下侧设有第三腔室230,第三腔室230用于除尘管231的安装,第一腔室210的内腔左侧设有除尘袋240,除尘袋240用于杂质的过滤和收集。
综上所述,能够快速去消除反射膜表面的静电,能够对反射膜表面的杂质清理,并进行集中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提高反射膜的质量。
请再次参阅图1-2,检修板110的前侧壁上侧镶嵌有控制面板111,凹槽120的内腔右侧插接有辊轴121,通过控制面板111,便于控制吸尘泵212和静电消除器222的启动和关闭。
请参阅图2,第一腔室210的内腔右侧一体成型有隔板211,第一腔室210的内腔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吸尘泵212,且位于隔板211的右侧,第一腔室210的内腔顶部左侧卡接有密封盖213,密封盖213的顶部开有排气孔214,便于提供动力。
请再次参阅图2,第二腔室220的内腔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轮221,第二腔室220的内腔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静电消除器222,便于去除反射膜表面的静电。
请参阅图2-3,第三腔室230的内腔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除尘管231,且与吸尘泵2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三腔室230的内腔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232,除尘管231的前侧壁上下两侧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33,连接管233的末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收集罩234,便于去除反射膜表面的杂质。
请参阅图2和图4,除尘袋240的内腔插接有支撑架241,除尘袋240与吸尘泵212的输出端通过扎带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架241,便于除尘袋240的支撑。
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通过手动操控控制面板111,启动静电消除器222,使其运行工作,通过静电消除器222的尖端高压电晕放电把空气电离为大量正负离子,通过手动操控控制面板111,启动吸尘泵212运行,通过吸尘泵212通过动力,使收集罩234的端口产生吸力,带动第三腔室内230的空气流动,并迅速抽走,降低第三腔室230的气压,通过第三腔室230气压降低,带动第二腔室220的空气流动,然后把大量正负离子带动到反射膜表面以中和静电,从而实现快速去除静电效果,通过去除反射膜表面的静电,使反射膜表面的灰尘杂质失去吸附力,通过吸尘泵212提供动力,使收集罩234的端口产生吸力,对反射膜表面的灰尘杂质进行清除,确保其表面整洁,通过除尘袋240对混有杂质的空气进行顾虑,便于对杂质进行收集,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提高了反射膜的质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设备本体(100)和除尘箱(200),所述除尘箱(20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成型设备本体(100)的顶部,所述成型设备本体(100)的前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检修板(110),所述成型设备本体(100)的顶部开有凹槽(120),所述除尘箱(200)的内腔上侧设有第一腔室(210),所述除尘箱(200)的内腔左下侧设有第二腔室(220),所述除尘箱(200)的内腔右下侧设有第三腔室(230),所述第一腔室(210)的内腔左侧设有除尘袋(2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板(110)的前侧壁上侧镶嵌有控制面板(111),所述凹槽(120)的内腔右侧插接有辊轴(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210)的内腔右侧一体成型有隔板(211),所述第一腔室(210)的内腔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吸尘泵(212),且位于所述隔板(211)的右侧,所述第一腔室(210)的内腔顶部左侧卡接有密封盖(213),所述密封盖(213)的顶部开有排气孔(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220)的内腔左右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轮(221),所述第二腔室(220)的内腔底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静电消除器(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室(230)的内腔顶部贯穿固定连接有除尘管(231),且与吸尘泵(2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腔室(230)的内腔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轮(232),所述除尘管(231)的前侧壁上下两侧均贯穿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33),所述连接管(233)的末端贯穿固定连接有收集罩(2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袋(240)的内腔插接有支撑架(241),所述除尘袋(240)与吸尘泵(212)的输出端通过扎带固定连接。
CN202221950102.6U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Active CN218133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0102.6U CN218133776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0102.6U CN218133776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33776U true CN21813377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5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50102.6U Active CN218133776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33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133776U (zh) 一种反射膜的成型设备
CN102044930A (zh) 气垫船式吸尘器电机罩
CN210676215U (zh) 一种锂电池隔膜多层复合机用除尘系统
CN211027347U (zh) 一种膜材表面除尘机构
CN111618010A (zh) 一种热缩膜加工用的静电除尘设备
CN216103013U (zh) 一种半导体晶体管成品快速包装设备
CN210814398U (zh) 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21080080U (zh) 一种锂电池外包膜的抚平装置
CN218794987U (zh) 一种cnc废气处理设备
CN220573016U (zh) 一种袋式粉尘排放治理用除尘设备
CN211190336U (zh) 高效清洁除尘型对辊破碎机
CN217797791U (zh) 一种极片除尘装置
CN220575410U (zh) 一种封条预处理机构
CN214513626U (zh) 一种具有高效吸附、过滤的处理装置
CN215150764U (zh) 一种epdm密炼机除尘装置
CN219899418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17752402U (zh) 一种硅胶压延成型设备
CN211839176U (zh) 一种等离子处理机用高效除尘装置
CN218379733U (zh) 一种新型实验室散热装置
CN218743668U (zh) 一种双面电晕机
CN219448675U (zh) 一种面巾纸折叠机用高贴合度的送纸机构
CN220355650U (zh) 一种双风机双风道空气净化器
CN216441282U (zh) 一种pcb板静电除尘机
CN220696287U (zh) 一种多功能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12566729U (zh) 一种化成铝箔用干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