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6900U - 一种回潮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潮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6900U
CN218126900U CN202221763076.6U CN202221763076U CN218126900U CN 218126900 U CN218126900 U CN 218126900U CN 202221763076 U CN202221763076 U CN 202221763076U CN 218126900 U CN218126900 U CN 218126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dampening
rotating shaft
chambe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30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飞
姜飞
胡尚礼
商杭
张禹
汤玉琢
李书杰
高星梅
赵方
高志宽
张满迎
侯继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de Tobacc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de Tobacc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de Tobacc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de Tobacc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30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6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6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6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潮设备,包括回潮室,所述回潮室内设有可转动地膨胀装置,用于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处理,所述膨胀装置包括可转动地转轴和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耙钉,所述耙钉沿转轴的轴向和周向上均匀分布,在耙钉的表面上或者耙钉和转轴的表面上设有不粘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膨胀装置的表面设置不粘涂层,避免在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处理时,有大量物料因湿度增加而粘覆在膨胀装置的表面形成物料团,引起下游烘丝设备出口水分升高的现象发生,有利于物料的分散,减少物料成团现象,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回潮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草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回潮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烟草行业生产线上配备多种具备增温增湿功能的设备,在制丝线上常用隧道式回潮机、喷射管式增温增湿机、转辊式增温增湿机。这些增温增湿设备主要特点是隧道式回潮机是通过振槽底板的蒸汽喷孔喷出蒸汽对物料增温增湿,喷射管式增温增湿机是通过直喷蒸汽在文丘里管内形成高温高压环境对物料增温增湿,转辊式增温增湿机是通过转辊上蒸汽喷孔喷出蒸汽对物料增温增湿的。以上几种设备运行环境均为开放式,在设备出料端蒸汽逸散量较大,容易形成冷凝水,从而形成湿团影响下游烘丝设备指标。
另外,传统的滚筒式松散和增温增湿装置是利用横向倾斜设置的滚筒和设置于滚筒内壁的耙钉和抄料板,使进入筒体的物料在前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被耙扯、抄起和下落,以此达到松散物料的目的。工作时,物料从进料端运动到出料端,湿热循环风与物料流动方向顺向或逆向穿过滚筒,与物料进行湿热交换,进行增温增湿处理。这种装置至少存在以下不足:滚筒内壁的耙钉和抄料板对物料的作用范围有限,且物料容易粘覆在耙钉上,松散效果不理想;只设置在滚筒端头的加湿喷嘴直接喷出的蒸汽只能覆盖部分物料表面而导致增温增湿效果不理想。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潮设备,通过在膨胀装置的表面设置不粘涂层,避免在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处理时,有大量物料因湿度增加而粘覆在膨胀装置的表面形成物料团,引起下游烘丝设备出口水分升高的现象发生,有利于物料的分散,减少物料成团现象,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回潮设备,包括:
回潮室;
膨胀装置,可转动地设于回潮室内,用于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处理。
所述膨胀装置的表面上至少部分设有不粘涂层。
以上方案中,将膨胀装置可转动地设于回潮室内,利用膨胀装置的转动对进来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物料的分散性。
通过在膨胀装置的表面设置不粘涂层,减少物料成团现象,有利于物料的分散,进一步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膨胀装置包括:
转轴,可转动地设于回潮室内;
耙钉,设于所述转轴上,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和周向上均匀分布。
所述不粘涂层设于耙钉的表面上;
或者,所述不粘涂层设于耙钉和转轴的表面上。
以上方案中,通过在耙钉的表面上设置不粘涂层,或者,在耙钉和转轴的表面上设置不粘涂层,当耙钉随转轴转动并对物料进行搅拌分散时,能够与物料充分接触,但是物料不会粘覆在耙钉或转轴的表面上,减少物料成团现象,有利于物料的分散,进一步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内部中空,用于流通液体或蒸汽。
所述耙钉的内部中空,与转轴的内部连通。
所述耙钉上设有喷孔,用于将液体或蒸汽喷入回潮室。
以上方案中,耙钉随转轴转动并对物料进行搅拌分散时,通过喷孔将液体或蒸汽喷入回潮室内,扩大了物料与液体或蒸汽接触的面积,使液体或蒸汽与物料充分接触,很好地渗透和扩散,提高增温增湿的均匀性,获得满意的增温增湿效果,满足后续加工的精细化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为套管结构,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的内部通入液体或蒸汽;
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通入蒸汽或液体。
所述耙钉部分与内管连通,部分与外管连通。
以上方案中,通过将转轴设计成可通入液体或蒸汽的套管结构,并在转轴上设置能够与转轴的套管结构连通的耙钉,使得送料、增温、增湿机构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简化了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
膨胀装置可以对物料单独进行分散处理,或者单独进行增温处理,或者单独进行增湿处理,或者同时进行增温增湿处理,或者边分散边进行增温增湿的处理,功能多元化。
进一步的,与内管连通的耙钉和与外管连通的耙钉错位分布。
以上方案中,通过将与内管连通的耙钉和与外管连通的耙钉错位分布,使得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的处理更加均匀,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其中,耙钉可拆卸和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回潮室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料密封阀和出料密封阀。
以上方案中,在回潮室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进料密封阀和出料密封阀,使得回潮室形成封闭式的环境,从而可以减少出料端的蒸汽逸散,减少下游设备因冷凝水产生的物料湿团,同时封闭环境可提高系统内的压力,既减少蒸汽用量,又提高物料的膨胀效果,增加物料填充值。
进一步的,所述回潮室的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汽管道,所述第一进汽管道与转轴的内部连通,用于提供液体或蒸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汽管道的内壁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沿第一进汽管道的内壁的周向方向分布。
以上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进汽管道的内壁上设置喷嘴,可以在第一进汽管道内通入液体或蒸汽,通过喷嘴进一步向第一进汽管道内通入蒸汽或液体,增加了进液或进汽通道,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进汽管道,所述第二进汽管道设于回潮室的壳体上靠近进料口的位置,用于向回潮室内提供蒸汽。
以上方案中,通过第二进汽管道进一步向回潮室内提供蒸汽,提高回潮室内的蒸汽含量,使蒸汽充满整个回潮室,提高蒸汽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物料的膨胀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为水或甘油。
以上方案中,可以通过第一进汽管道向转轴内部通入蒸汽,通过喷嘴向第一进汽管道内通入甘油,甘油随管道内的蒸汽雾化流动,进入转轴的内部,进而通过耙钉喷入回潮室内,能够对物料进行软化处理,使物料变得松软,满足后续加工的精细化要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潮设备,将膨胀装置可转动地设于回潮室内,利用膨胀装置的转动对进来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物料的分散性。
通过在耙钉的表面上设置不粘涂层,或者,在耙钉和转轴的表面上设置不粘涂层,当耙钉随转轴转动并对物料进行搅拌分散时,能够与物料充分接触,但是物料不会粘覆在耙钉或转轴的表面上,减少物料成团现象,有利于物料的分散,进一步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耙钉随转轴转动并对物料进行搅拌分散时,通过喷孔将液体或蒸汽喷入回潮室内,扩大了物料与液体或蒸汽接触的面积,使液体或蒸汽与物料充分接触,很好地渗透和扩散,提高增温增湿的均匀性,获得满意的增温增湿效果,满足后续加工的精细化要求。
通过将转轴设计成可通入液体或蒸汽的套管结构,并在转轴上设置能够与转轴的套管结构连通的耙钉,使得送料、增温、增湿机构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简化了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
通过将与内管连通的耙钉和与外管连通的耙钉错位分布,使得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的处理更加均匀,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在回潮室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进料密封阀和出料密封阀,使得回潮室形成封闭式的环境,从而可以减少出料端的蒸汽逸散,减少下游设备因冷凝水产生的物料湿团,同时封闭环境可提高系统内的压力,既减少蒸汽用量,又提高物料的膨胀效果,增加物料填充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潮设备,能够对物料进行很好地膨胀处理,提高增温增湿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回潮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膨胀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1、回潮室;2、膨胀装置;3、进料密封阀;4、出料密封阀;5、第一进汽管道;6、第二进汽管道;7、转轴;8、耙钉;9、进料振槽;10、进料罩;11、排潮罩;12、出料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或者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潮设备,包括回潮室1,回潮室1内设有膨胀装置2,膨胀装置2包括耙钉8和转轴7;回潮室1的进料口处设有进料密封阀3,回潮室1的出料口处设有出料密封阀4,回潮室1的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汽管道5和第二进汽管道6,还包括进料振槽9、进料罩10、排潮罩11和出料装置12。
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潮设备。
如图1所示,回潮设备包括进料振槽9、进料罩10、排潮罩11、回潮室1和出料装置12。
进料振槽9连通进料罩10,用于进料。
进料罩10的上方设有排潮罩11,用于排出多余的蒸汽;进料罩10上还配置有清洗水喷嘴和检修门。
进料罩10的下方设有回潮室1,用于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的膨胀处理。
回潮室1的下方设有出料装置12,用于将膨胀处理好的物料输送至下一处理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
回潮室1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料密封阀3和出料密封阀4。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回潮室1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置进料密封阀3和出料密封阀4,使得回潮室1形成封闭式的环境,从而可以减少出料端的蒸汽逸散,减少下游设备因冷凝水产生的物料湿团,同时封闭环境可提高系统内的压力,既减少蒸汽用量,又提高物料的膨胀效果,增加物料填充值。
回潮室1内设有可转动地膨胀装置2,用于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处理。
在本实施方案中,将膨胀装置2可转动地设于回潮室1内,利用膨胀装置2的转动对进来的物料进行搅拌,提高物料的分散性。
如图2所示,所述膨胀装置2包括耙钉8和转轴7。
所述转轴7可转动地设于回潮室1内。
所述耙钉8设于所述转轴7上,沿所述转轴7的轴向和周向上均匀分布。
所述不粘涂层设于耙钉8的表面上,或者,所述不粘涂层设于耙钉8和转轴7的表面上。
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耙钉8的表面上设置不粘涂层,或者,在耙钉8和转轴7的表面上设置不粘涂层,当耙钉8随转轴7转动并对物料进行搅拌分散时,能够与物料充分接触,但是物料不会粘覆在耙钉8或转轴7的表面上,减少物料成团现象,有利于物料的分散,进一步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所述转轴7的内部中空,用于流通液体或蒸汽。
所述耙钉8的内部中空,与转轴7的内部连通。
所述耙钉8上设有喷孔,用于将液体或蒸汽喷入回潮室1。
在本实施方案中,耙钉8随转轴7转动并对物料进行搅拌分散时,通过喷孔将液体或蒸汽喷入回潮室1内,扩大了物料与液体或蒸汽接触的面积,使液体或蒸汽与物料充分接触,很好地渗透和扩散,提高增温增湿的均匀性,获得满意的增温增湿效果,满足后续加工的精细化要求。
所述转轴7为套管结构,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内部通入液体或蒸汽,所述外管的内部通入蒸汽或液体。
所述耙钉8部分与内管连通,部分与外管连通。
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转轴7设计成可通入液体或蒸汽的套管结构,并在转轴7上设置能够与转轴7的套管结构连通的耙钉8,使得送料、增温、增湿机构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简化了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
膨胀装置2可以对物料单独进行分散处理,或者单独进行增温处理,或者单独进行增湿处理,或者同时进行增温增湿处理,或者边分散边进行增温增湿的处理,功能多元化。
其中,与内管连通的耙钉8和与外管连通的耙钉8错位分布,使得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的处理更加均匀,提高增温增湿效果。
耙钉8可拆卸和更换,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回潮室1的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汽管道5,所述第一进汽管道5与转轴7的内部连通,用于提供液体或蒸汽。
所述第一进汽管道5的内壁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沿第一进汽管道5的内壁的周向方向分布。
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进汽管道5的内壁上设置喷嘴,可以在第一进汽管道5内通入液体或蒸汽,通过喷嘴进一步向第一进汽管道5内通入蒸汽或液体,增加了进液或进汽通道,结构简单。
所述液体为水或甘油。
当液体为甘油时,可以通过第一进汽管道5向转轴7内部通入蒸汽,通过喷嘴向第一进汽管道5内通入甘油,甘油随管道内的蒸汽雾化流动,进入转轴7的内部,进而通过耙钉8喷入回潮室1内,能够对物料进行软化处理,使物料变得松软,满足后续加工的精细化要求。
还包括第二进汽管道6,所述第二进汽管道6设于回潮室1的壳体上靠近进料口的位置,用于向回潮室1内提供蒸汽。
在本实施方案中,通过第二进汽管道6进一步向回潮室1内提供蒸汽,提高回潮室1内的蒸汽含量,使蒸汽充满整个回潮室1,提高蒸汽与物料的接触面积,提高物料的膨胀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潮室(1);
膨胀装置(2),可转动地设于回潮室(1)内,用于对物料进行增温增湿处理;
所述膨胀装置(2)的表面上至少部分设有不粘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装置(2)包括:
转轴(7),可转动地设于回潮室(1)内;
耙钉(8),设于所述转轴(7)上,沿所述转轴(7)的轴向和周向上均匀分布;
所述不粘涂层设于耙钉(8)的表面上;
或者,所述不粘涂层设于耙钉(8)和转轴(7)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的内部中空,用于流通液体或蒸汽;
所述耙钉(8)的内部中空,与转轴(7)的内部连通;
所述耙钉(8)上设有喷孔,用于将液体或蒸汽喷入回潮室(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为套管结构,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的内部通入液体或蒸汽;
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通入蒸汽或液体;
所述耙钉(8)部分与内管连通,部分与外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与内管连通的耙钉(8)和与外管连通的耙钉(8)错位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潮室(1)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分别设有进料密封阀(3)和出料密封阀(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潮室(1)的壳体上设有第一进汽管道(5),所述第一进汽管道(5)与转轴(7)的内部连通,用于提供液体或蒸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汽管道(5)的内壁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沿第一进汽管道(5)的内壁的周向方向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进汽管道(6),所述第二进汽管道(6)设于回潮室(1)的壳体上靠近进料口的位置,用于向回潮室(1)内提供蒸汽。
10.根据权利要求3-9任一所述的一种回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水或甘油。
CN202221763076.6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回潮设备 Active CN218126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3076.6U CN21812690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回潮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3076.6U CN21812690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回潮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6900U true CN21812690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9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3076.6U Active CN218126900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回潮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6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7286A (zh) 一种烘干洗衣机
CN207163146U (zh) 一种烘干效率高的谷物烘干机
CN110454796A (zh) 一种城镇垃圾卧式密闭强力干燥装置
CN206793062U (zh) 喷雾干燥塔
CN218126900U (zh) 一种回潮设备
CN208620750U (zh) 一种利于针织品质感的高性能烘干机
CN110254046A (zh) 一种塑料凹版印刷机油墨烘干节能装置
CN208990869U (zh) 一种防止爆腰糙米调质流水线
CN206361869U (zh) 空调可转动加湿装置
CN107473558A (zh) 一种建筑用污泥干燥装置
CN204859964U (zh) 一种蔬菜种子的高效包衣烘干一体机
CN208981005U (zh) 一种纸幅干燥机
CN207370070U (zh) 一种气流式干燥设备的加温加湿松散装置
CN205492403U (zh) 一种回热高热风杀青装置组件
CN108371218A (zh) 一种茶叶预处理装置
CN212505370U (zh) 纺织品滚球摇粒装置
CN207313412U (zh) 一种建筑用污泥干燥装置
CN208962653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丝网印花机
CN108835696B (zh) 一种烟草物料回潮、加料用的装置及方法
CN209613465U (zh) 一种涂布机的干燥结构
CN106732007A (zh) 一种节能型高效保温材料处理装置
CN208562119U (zh) 一种双螺旋热风污泥烘干机
CN208091479U (zh) 一种高效包衣实验机
CN207050139U (zh) 增加空气湿度的装置
CN109654845A (zh) 一种新型羽毛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