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9782U - 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19782U CN218119782U CN202222036220.2U CN202222036220U CN218119782U CN 218119782 U CN218119782 U CN 218119782U CN 202222036220 U CN202222036220 U CN 202222036220U CN 218119782 U CN218119782 U CN 2181197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water
- slag conveyor
- valve
- water se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包括捞渣机、浓缩机、第一管道、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浮球阀,捞渣机包括水平段槽体,水平段槽体包括上槽体,捞渣机的周壁设有溢流口,浓缩机的进料口和溢流口相连,第一管道的第一端和浓缩机的出水口相连,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上槽体连通,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浮球阀均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第一浮球阀邻近上槽体且第一浮球阀中的浮球浮于上槽体中的水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具有除灰水利用率高和对上槽体可以自动及时补水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渣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将灰库附近的高效浓缩机处理后的除灰水送至捞渣机上槽体,由此实现锅炉炉底的水封,循环水则作为炉底水封的补充用水。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锅炉炉底水封技术存在除灰水利用率低和对上槽体无法自动及时补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该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具有除灰水利用率高和对上槽体可以自动及时补水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包括捞渣机、浓缩机、第一管道、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浮球阀,所述捞渣机包括水平段槽体,所述水平段槽体包括上槽体;所述捞渣机的周壁设有溢流口,所述浓缩机的进料口和所述溢流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浓缩机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上槽体连通;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浮球阀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浮球阀邻近所述上槽体且所述第一浮球阀中的浮球浮于所述上槽体中的水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实现了除灰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除灰水的利用率。当上槽体的水位低于第一浮球阀的设定水位时,第一浮球阀的浮球控制第一浮球阀开启,第一管道内的除灰水向上槽体内补水,直至上槽体内的水位再次达到第一浮球阀的设定水位时停止补水。由此,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实现了对上槽体自动及时补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第二管道、集水池、第三管道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溢流口相连;所述集水池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集水池相连;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集水池和所述浓缩机的进料口;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管道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四管道、止回阀、第一截止阀和液下泵,所述第三管道通过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集水池相连;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且所述第一截止阀位于所述止回阀的上游;所述液下泵设在所述第四管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上游,所述液下泵位于所述集水池的水面之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管道的数量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四管道并联,每个所述第四管道上均安装有所述止回阀、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液下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的周壁设有第一接口,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二端置于所述上槽体内,所述第五管道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适于通入除灰水,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工业水的第六管道和第二浮球阀,所述第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槽体连通;所述第二浮球阀设在所述第六管道上并邻近所述上槽体设置,所述第二浮球阀的浮球浮于所述上槽体的水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六管道的周壁设有第二接口,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支管道、气动阀和水位计,所述支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支管道的第二端置于所述上槽体内;所述气动阀设在所述支管道上,所述气动阀和远程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水位计安装于所述上槽体上,所述水位计和远程控制系统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球阀和所述第二浮球阀在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浮球阀的浮球所在液位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浮球阀的浮球所在液位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消防水的第七管道,所述第七管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上槽体内,所述第七管道安装有第三截止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循环水的第八管道,所述第八管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上槽体内,所述第八管道安装有第四截止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捞渣机;11、水平段槽体;111、上槽体;12、溢流口;2、第一管道;21、第一浮球阀;3、第二管道;4、集水池;5、第三管道;51、第五管道;52、第二截止阀;6、第二驱动装置;61、第四管道;611、止回阀;612、第一截止阀;613、液下泵;7、第六管道;71、第二浮球阀;72、支管道;721、气动阀;73、水位计;8、第七管道;81、第三截止阀;9、第八管道;91、第四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包括捞渣机1、浓缩机、第一管道2、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浮球阀21,捞渣机1包括水平段槽体11,水平段槽体11包括上槽体111。捞渣机1的周壁设有溢流口12,浓缩机的进料口和溢流口12相连。第一管道2的第一端和浓缩机的出水口相连,第一管道2的第二端与上槽体111连通。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浮球阀21均设置在第一管道2上,第一浮球阀21邻近上槽体111且第一浮球阀21中的浮球浮于上槽体111中的水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常态下,在上槽体111中通入水,由此实现对锅炉炉底的水封。此外,锅炉中的灰渣倒落在上槽体111内,上槽体111内的水还对该灰渣冷却,同时,捞渣机1将该大部分灰渣捞出。
此时,少量的灰渣和上槽体111的水混合而形成灰渣水,当灰渣水的水位超过溢流口12的高度时,灰渣水通过溢流口12、浓缩机的进料口进入浓缩机中。之后浓缩机对该灰渣水进行浓缩处理,实现水渣分离,浓缩机中分离后的除灰水由浓缩机出水口进入第一管道2,再通过第一管道2返流至上槽体111内。由此,上述过程实现了除灰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除灰水的利用率。
另外,由于锅炉的灰渣带有高温,上槽体111对其冷却时,其内的水会被蒸发,当上槽体111内的蒸发水量较多时,上槽体111内的水位骤降,同时第一浮球阀21的浮球也会随之下降,当上槽体111的水位低于第一浮球阀21的设定水位时,第一浮球阀21的浮球控制第一浮球阀21开启,第一管道2内的除灰水向上槽体111内补水,直至上槽体111内的水位再次达到第一浮球阀21的设定水位时停止补水。
由此,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实现了对上槽体111自动及时补水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槽体111的水位恒定,从而保证了上槽体111对锅炉炉底的水封效果。
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为水泵。
可以理解地,浓缩机位于溢流口12的下方。
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的箭头A所示为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的上下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第二管道3、集水池4、第三管道5和第二驱动装置6,第二管道3的第一端和溢流口12相连。集水池4置于第二管道3的下方且第二管道3的第二端和集水池4相连。第三管道5连接集水池4和浓缩机的进料口。第二驱动装置6和第三管道5相连。
由此,由溢流口12溢出的灰渣水首先通过第二管道3汇聚于集水池4内,待积聚至适当量时,第二驱动装置6启动并将集水池4内的灰渣水通过第三管道5集中运输至浓缩机中。
集水池4实现了灰渣水的汇聚,便于浓缩机的集中处理,避免了浓缩机的频繁启停,降低了浓缩机的功耗。
其中,由于集水池4置于第二管道3的下方,第二管道3中灰渣水以重力自流的形式进入集水池4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装置6包括第四管道61、止回阀611、第一截止阀612和液下泵613,第三管道5通过第四管道61和集水池4相连。止回阀611设置在第四管道61上。第一截止阀612设置在第四管道61且第一截止阀612位于止回阀611的上游。液下泵613设在第四管道61上并位于第一截止阀612的上游,液下泵613位于集水池4的水面之下。
由此,液下泵613用于将集水池4内的灰渣水通过第四管道61运输至第三管道5内,再通过第三管道5运输至浓缩机中,以实现了灰渣水的浓缩。
液下泵613设于集水池4的水面之下,有效避免液下泵613内的水滴落在集水池4外侧而污染环境的现象的发生。
其中,止回阀611用于控制第四管道61内的灰渣水的单向流动,避免了灰渣水的返流至集水池4内。
其中,当要检修液下泵613时,关闭第一截止阀612,阻断第一管道2内灰渣水的流通,取出液下泵613并对其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四管道61的数量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第四管道61并联,每个第四管道61上均安装有止回阀611、第一截止阀612和液下泵613。
由此,多个液下泵613的设计提高了集水池4向浓缩机的输水效率。此外,当其中一个液下泵613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其余液下泵613正常工作。由此,保证了从集水池4至浓缩机输水的持续进行,从而保证了输水效率,另外,还保证了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的可靠性。
具体地,第四管道61的数量有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三管道5的周壁设有第一接口,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第五管道51,第五管道51的第一端和第一接口相连,第五管道51的第二端置于上槽体111内,第五管道51安装有第二截止阀52。
当由上槽体111的溢流口12流出的水较清且水温较低时,可以直接排入上槽体111内,由此,该水进入第三管道5内后,一部分进入浓缩机中,另一部分可以直接通过第五管道51返流至上槽体111内。由此,减少了水循环的流程,降低了浓缩机对来自于上槽体111的水的处理量,从而降低了浓缩机的能耗。
其中,第二截止阀52用于控制第五管道51的通断。
需要说明地,当由溢流口12流出的水的温度超过60℃时,该水需要进入浓缩机并被浓缩机冷却,之后,通过水泵返流至上槽体1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管道2适于通入除灰水,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工业水的第六管道7和第二浮球阀71,第六管道7的第一端与上槽体111连通。第二浮球阀71设在第六管道7上并邻近上槽体111设置,第二浮球阀71的浮球浮于上槽体111的水面上。
第六管道7用于上槽体111的初次通水,之后,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便可以对第六管道7通入上槽体111的工业水进行水循环。另外,上槽体111内的冷却灰渣、灰渣从上槽体111内被捞出以及浓缩机中的水渣分离,均会减少水循环的水量,由此,每个适当的时间,便需要向上槽体111内补充外界水。本实施例中的第六管道7除了向上槽体111初次通水之外,还用于向上槽体111适时地补水。
其中,第二浮球阀71的浮球随上槽体111内的液位的升降而上下移动,由此控制第二浮球阀71的启闭,从而控制第六管道7的通断,实现对于上槽体111自动及时补水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六管道7的周壁设有第二接口,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支管道72、气动阀721和水位计73,支管道72的第一端和第二接口相连,支管道72的第二端置于上槽体111内。气动阀721设在支管道72上,气动阀721和远程控制系统电连接。水位计73安装于上槽体111上,水位计73和远程控制系统电连接。
当由锅炉排入上槽体111的灰渣过多过热时,在冷却阶段会蒸发大量上槽体111内的水,在灰渣被捞渣机1捞出时,会携带大量的水,由此导致了上槽体111的水位急剧降低。
当水位计73测量上槽体111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水位计73将上槽体111的液位信息实时输送至远程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对液位信息分析处理后反馈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通过远程控制系统遥控气动阀721打开。之后,支管道72向上槽体111内及时补水。
其中,水位计73用于实时检测上槽体111内的水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浮球阀21和第二浮球阀71在关闭状态下,第一浮球阀21的浮球所在液位的高度高于第二浮球阀71的浮球所在液位的高度。
换言之,第一浮球阀21的设定水位高于第二浮球阀71的设定水位。
由此,当上槽体111内的水位低于第二浮球阀71的设定水位时,第二浮球阀71和第一浮球阀21均开启,此时,第六管道7向上槽体111内输送工业水,第一管道2向上槽体111内输送除灰水,加快了水位的上升。待水位上升至第一浮球阀21的设定水位和第二浮球阀71的设定水位之间时,第一浮球阀21自动关闭,第六管道7不再向上槽体111通入工业水。第一浮球阀21依旧保持开启状态,第一管道2继续向上槽体111通入除灰水,实现上槽体111的继续补水。
如此设计,实现了对上槽体111的梯级补水,在保证上槽体111的水位可以迅速回复至原有高度的同时,节约了工业水的用量。
需要说明地,气动阀721的设定水位低于第二浮球阀71的设定水位。
即当上槽体111内的水位低于气动阀721的设定水位时,气动阀721、第二浮球阀71和第一浮球阀21均开启,此时支管道72、第六管道7和第一管道2均向上槽体111内输水,提高了补水速率。
可以理解地,支管道72所输送的工业水为低水位保护水。
具体地,第一浮球阀21的设定水位在溢流口12下方10mm位置,第二浮球阀71的设定水位在溢流口12下方100mm位置,气动阀721的设定水位在溢流口12下方200mm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消防水的第七管道8,第七管道8的第一端置于上槽体111内,第七管道8安装有第三截止阀81。
当工业水不足或暂时没有的情况下,开启第三截止阀81,第七管道8向上槽体111内输送消防水以达到补水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循环水的第八管道9,第八管道9的第一端置于上槽体111内,第八管道9安装有第四截止阀91。
当工业水不足或暂时没有的情况下,开启第四截止阀91,第八管道9向上槽体111内输送循环水以达到补水的效果。
需要说明地,循环水和消防水均为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的备用水源,在工业水不足或暂时没有的情况下,循环水和消防水同时向上槽体111补水,由此实现对于上槽体111快速补水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对上槽体111水位控制方式进行了优化,新增工业水作为补水水源,大大提高了水封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捞渣机,所述捞渣机包括水平段槽体,所述水平段槽体包括上槽体;
浓缩机,所述捞渣机的周壁设有溢流口,所述浓缩机的进料口和所述溢流口相连;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浓缩机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上槽体连通;以及
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浮球阀,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浮球阀均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浮球阀邻近所述上槽体且所述第一浮球阀中的浮球浮于所述上槽体中的水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溢流口相连;
集水池,所述集水池置于所述第二管道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集水池相连;
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集水池和所述浓缩机的进料口;和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三管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
第四管道,所述第三管道通过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集水池相连;
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
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且所述第一截止阀位于所述止回阀的上游;和
液下泵,所述液下泵设在所述第四管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上游,所述液下泵位于所述集水池的水面之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的数量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四管道并联,每个所述第四管道上均安装有所述止回阀、所述第一截止阀和所述液下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的周壁设有第一接口,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五管道的第二端置于所述上槽体内,所述第五管道安装有第二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适于通入除灰水,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
用于输送工业水的第六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槽体连通;和
第二浮球阀,所述第二浮球阀设在所述第六管道上并邻近所述上槽体设置,所述第二浮球阀的浮球浮于所述上槽体的水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管道的周壁设有第二接口,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
支管道,所述支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支管道的第二端置于所述上槽体内;
气动阀,所述气动阀设在所述支管道上,所述气动阀和远程控制系统电连接;和
水位计,所述水位计安装于所述上槽体上,所述水位计和远程控制系统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球阀和所述第二浮球阀在关闭状态下,所述第一浮球阀的浮球所在液位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浮球阀的浮球所在液位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消防水的第七管道,所述第七管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上槽体内,所述第七管道安装有第三截止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循环水的第八管道,所述第八管道的第一端置于所述上槽体内,所述第八管道安装有第四截止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36220.2U CN218119782U (zh) | 2022-08-03 | 2022-08-03 | 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36220.2U CN218119782U (zh) | 2022-08-03 | 2022-08-03 | 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19782U true CN218119782U (zh) | 2022-12-23 |
Family
ID=8452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36220.2U Active CN218119782U (zh) | 2022-08-03 | 2022-08-03 | 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19782U (zh) |
-
2022
- 2022-08-03 CN CN202222036220.2U patent/CN2181197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119782U (zh) | 捞渣机炉底水封装置 | |
CN201579290U (zh) | 拉丝油回流管道 | |
CN201660645U (zh) | 一种火法冶金炉渣及锍的水淬粒化装置 | |
JP2010029852A (ja) | 異物分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CN104163530B (zh) | 水处理装置 | |
CN115854450B (zh) | 一种建筑冰或水蓄冷空调开式输配系统排气方法及系统 | |
CN110775644A (zh) | 输送电极前驱体粉料的系统和方法 | |
CN210266671U (zh) | 一种湿拉润滑剂在线沉降系统 | |
CN211498793U (zh) | 一种渔港水污染物收集装置的漏液回收机构 | |
CN208457940U (zh) | 一种火管锅炉循环冷却水补水系统 | |
CN210082373U (zh) | 一种胎面冷却水半循环装置 | |
CN113250890A (zh) | 一种可改善水质的发电装置 | |
CN203360639U (zh) | 一种自动缫丝机的车身漏茧漏水收集及自动输送装置 | |
CN207162721U (zh) | 一种染色车间废热水、蒸汽循环利用系统 | |
JP2013511650A (ja) | 機関へ燃料を供給するための装置 | |
CN110476014A (zh) | 在竖直的强制循环蒸汽发生器中的水冷却 | |
SE0950318A1 (sv) | Bränslesystem, samt fordon innefattande nämnda bränslesystem | |
CN111299335A (zh) | 润滑油双重循环处理回收装置 | |
CN212456807U (zh) | 还原式除氧器 | |
CN212091541U (zh) | 硫回收系统 | |
CN207454318U (zh) | 一种引水装置 | |
CN213233627U (zh) | 一种自动补水装置及具有它的设备 | |
CN220136736U (zh) | 一种用于研磨液供应系统的液体取样单元 | |
CN216480925U (zh) | 一种凝结水回收装置 | |
CN220637511U (zh) | 一种防堵塞的高压水射流喷砂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