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6108U - 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 Google Patents

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6108U
CN218116108U CN202222552564.9U CN202222552564U CN218116108U CN 218116108 U CN218116108 U CN 218116108U CN 202222552564 U CN202222552564 U CN 202222552564U CN 218116108 U CN218116108 U CN 218116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ib
panel
longitudinal beams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25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伟德
陈鑫
林晓伟
赵科
陈佳博
刘洪甫
成章泽
张�杰
陶明
莫华
袁凯
朱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o 3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 Electric Engineering Bo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25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6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6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6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涉及桥梁技术领域,该板单元包括底板和横隔板;底板横向设置;横隔板竖向设置,处于底板的上方,并与底板固定连接。该组合梁结构包括板单元。该桥梁包括组合梁结构。通过该板单元,缓解了隔板因结构复杂导致的生产制造困难的技术问题,保证了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背景技术
钢箱梁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在大跨度缆索支承桥梁中,钢箱主梁的跨度达几百米及至上千米,一般分为若干梁段制造和安装,其横截面具有宽幅和扁平的外形特点,高宽比达到1:10左右。
钢箱梁一般包括顶板、腹板、隔板以及加劲肋等,几者通过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其中,隔板是为保持截面形状、增强横向刚度的构件,对桥梁上分布的活荷载起作用,其在总拼时需要与顶板、腹板以及加劲肋等分别焊接,而这则要求隔板的形状能够与其余构件相适配,从而使得隔板的结构较为复杂,提升了制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以缓解相关技术中隔板因结构复杂导致的生产制造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单元包括:底板和横隔板;
所述底板横向设置;
所述横隔板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所述横隔板连接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劲肋;
所述第一加劲肋沿顺桥向延伸,多条所述第一加劲肋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横隔板的底部设有肋口槽;
所述肋口槽与所述第一加劲肋一一对应,且二者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横隔板包括面板和肋板;
两块所述面板间隔且平行分布,处于所述肋板的下方,并与所述肋板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设有人孔,所述人孔处于所述面板的中部。
进一步地,围绕所述人孔的边缘,所述面板设有围板,所述围板处于两块所述面板之外。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面板的两相背表面均设有第二加劲肋;
所述第二加劲肋沿纵向延伸,其一端与所述肋板固定连接;
多条所述第二加劲肋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第二加劲肋中,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二加劲肋的一端与所述围板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梁结构包括纵梁和所述的板单元;
所述纵梁沿顺桥向延伸,多条所述纵梁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处于外围的两条所述纵梁的两相背侧面均设有挑臂横撑;
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于相邻所述纵梁之间,并靠近所述纵梁的底部;
所述横隔板固定连接于相邻所述纵梁之间。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包括所述的组合梁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单元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申请中,板单元包括底板和横隔板,二者垂直连接,如此设计,使板单元实现了单元化,即在制造时可分别制造底板和横隔板,总拼时再将二者按预设位置固定连接,这样一来,降低了板单元的生产制造难度,可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形成流水作业制造,实现生产规范化,产品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梁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梁结构包括板单元,由此,该组合梁结构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同样包括上述板单元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包括组合梁结构,由此,该桥梁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同样包括上述组合梁结构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梁的板单元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梁的板单元中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底板;110-第一加劲肋;
200-横隔板;210-面板;220-肋板;211-肋口槽;212-人孔;213-围板;214-第二加劲肋;
300-纵梁;
400-挑臂横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的板单元,参考图1至图3,该板单元包括:底板100和横隔板200;底板100横向设置;横隔板200竖向设置,处于底板100的上方,并与底板100固定连接。
继续参考图1至图3,板单元包括底板100和横隔板200,二者垂直连接,如此设计,使板单元实现了单元化,即在制造时可分别制造底板100和横隔板200,总拼时再将二者按预设位置固定连接,这样一来,降低了板单元的生产制造难度,可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形成流水作业制造,实现生产规范化,产品标准化。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底板100与横隔板200连接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劲肋110;第一加劲肋110沿顺桥向延伸,多条第一加劲肋110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继续参考图1和图2,第一加劲肋110与底板100二者垂直设置,通过焊接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加劲肋110,保证了底板100局部稳定,可以传递集中力,同时提高了底板100整体的稳定性和抗扭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劲肋110是在反变形胎架平台上进行焊接,焊接完后检查底板100尺寸及焊接质量,并在合格后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参考图1至图3,横隔板200的底部设有肋口槽211;肋口槽211与第一加劲肋110一一对应,且二者插接配合。
继续参考图1至图3,肋口槽211沿纵向延伸,多个肋口槽211沿横桥向间隔分布,与第一加劲肋110一一对应。底板100与横隔板200固定时,第一加劲肋110对应插入于肋口槽211中。采用该设计,进一步限制了横隔板200在横桥向的自由度,保证了横隔板200与底板100二者连接的稳定性。需要指出的是,肋口槽211的尺寸及相邻肋口槽211的间距须通过严密计算而定。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3,横隔板200包括面板210和肋板220;两块面板210间隔且平行分布,处于肋板220的下方,并与肋板220垂直连接。
继续参考图1和图3,每个横隔板200包括一块肋板220和2块面板210,其中,两块面板210处于肋板220的正下方,并与肋板220垂直连接,如此形成的横隔板200其横截面呈U型。组装横隔板200时,可在两块面板210之间增设辅助支撑,以防止焊接变形。采用该设计,在保证横隔板200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横隔板200重量,从而减轻了整体负载。
进一步地,参考图3,面板210设有人孔212,人孔212处于面板210的中部,便于检修横隔板200的焊接质量。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3,围绕人孔212的边缘,面板210设有围板213,围板213处于两块面板210之外。具体的,两块面板210的两相背表面均设有围板213,该围板213围绕人孔212的边缘设置,保证了人孔212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考图3,两块面板210的两相背表面均设有第二加劲肋214;第二加劲肋214沿纵向延伸,其一端与肋板220固定连接;多条第二加劲肋214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如图3所示,第二加劲肋214的上端与肋板220焊接固定,下端向下延伸,在多条第二加劲肋214中,处于人孔212左右两侧的第二加劲肋214的下端向下延伸至靠近面板210的底部,处于人孔212上方的第二加劲肋214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上端的围板213固定连接。如此设计,实现了对面板210的加强,提高了面板210的稳定性和抗扭性能,同时第二加劲肋214与围板213配合,进一步保证了人孔212的稳定性。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单元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底板100和横隔板200,其中,底板100与横隔板200连接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劲肋110,第一加劲肋110沿顺桥向延伸,多条第一加劲肋110沿横桥向间隔分布;横隔板200包括面板210和肋板220,两块面板210间隔且平行分布,处于肋板220的下方,并与肋板220垂直连接;面板210的底部设有肋口槽211,肋口槽211与第一加劲肋110一一对应,且二者插接配合;面板210的中部设有人孔212,围绕人孔212的边缘,面板210设有围板213,且围板213处于两块面板210之外;两块面板210的两相背表面均设有第二加劲肋214,第二加劲肋214沿纵向延伸,其一端与肋板220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下延伸,多条第二加劲肋214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采用上述设计的板单元,降低了板单元的生产制造难度,可以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形成流水作业制造,实现生产规范化,产品标准化。
本实施例提供的组合梁结构,参考图1,该组合梁结构包括纵梁300和板单元;纵梁300沿顺桥向延伸,多条纵梁300沿横桥向间隔分布;处于外围的两条纵梁300的两相背侧面均设有挑臂横撑400;底板100固定连接于相邻纵梁300之间,并靠近纵梁300的底部;横隔板200固定连接于相邻纵梁300之间。
如图1所示,纵梁300设有三条,板单元具有两组,分设于相邻两条纵梁300之间,挑臂横撑400与横隔板200一一对应,二者连接形成一条直线。如此形成组合梁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符合需求。
由于组合梁结构包括板单元,则该组合梁结构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同样包括上述板单元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桥梁,包括组合梁结构,由此,该桥梁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同样包括上述组合梁结构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和横隔板(200);
所述底板(100)横向设置;
所述横隔板(200)竖向设置,并与所述底板(10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与所述横隔板(200)连接的表面设有第一加劲肋(110);
所述第一加劲肋(110)沿顺桥向延伸,多条所述第一加劲肋(110)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200)的底部设有肋口槽(211);
所述肋口槽(211)与所述第一加劲肋(110)一一对应,且二者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隔板(200)包括面板(210)和肋板(220);
两块所述面板(210)间隔且平行分布,处于所述肋板(220)的下方,并与所述肋板(220)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210)设有人孔(212),所述人孔(212)处于所述面板(210)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人孔(212)的边缘,所述面板(210)设有围板(213),所述围板(213)处于两块所述面板(210)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面板(210)的两相背表面均设有第二加劲肋(214);
所述第二加劲肋(214)沿纵向延伸,其一端与所述肋板(220)固定连接;
多条所述第二加劲肋(214)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第二加劲肋(214)中,其中一部分所述第二加劲肋(214)的一端与所述围板(213)固定连接。
9.一种组合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300)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板单元;
所述纵梁(300)沿顺桥向延伸,多条所述纵梁(300)沿横桥向间隔分布;
处于外围的两条所述纵梁(300)的两相背侧面均设有挑臂横撑(400);
所述底板(100)固定连接于相邻所述纵梁(300)之间,并靠近所述纵梁(300)的底部;
所述横隔板(200)固定连接于相邻所述纵梁(300)之间。
10.一种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梁结构。
CN202222552564.9U 2022-09-26 2022-09-26 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Active CN218116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2564.9U CN218116108U (zh) 2022-09-26 2022-09-26 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2564.9U CN218116108U (zh) 2022-09-26 2022-09-26 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6108U true CN218116108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495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2564.9U Active CN218116108U (zh) 2022-09-26 2022-09-26 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6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7693B (zh) 一种lng船双层底分段的智能制造方法
CN112550605A (zh) 一种集装箱船横舱壁支撑结构
KR200208833Y1 (ko) 강상판교 복부판 보강재
CN218116108U (zh) 板单元、组合梁结构及桥梁
CN117071753B (zh) 一种组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45914U (zh) 支撑结构、支撑模块及钢箱梁
CN218114795U (zh) 加固型吊车梁
CN212104582U (zh) 一种钢板箍加强劲性型钢梁柱节点
JPH1181240A (ja) 連続桁橋の桁構造
CN212984189U (zh) 一种钢结构梁柱连接结构
CN113978605A (zh) 适用于冷藏集装箱船的组合式舱壁平台结构
CN112478081A (zh) 一种船用胎架
CN115506635A (zh) 一种用于海上升压站电气设备的模块化方舱
CN215053908U (zh) H型钢构件
CN112026808A (zh) 侧墙单元、车体及轨道车辆
CN217537303U (zh) 梁柱连接结构
CN212209617U (zh) 电池包
CN216238955U (zh) 拉杆与横梁的连接结构及拉杆与横梁组件
CN219258463U (zh) 横梁式货架
CN213538651U (zh) 防变形结构和机场人行桥梁结构
CN213267475U (zh) 一种三排双层d型桥结构
CN217759483U (zh) 装配式楼面板
CN220503650U (zh) 一种拼接式钢箱梁结构
CN220686837U (zh) 一种既有空间桁架结构平面外新增悬挑平台的连接结构
CN218874430U (zh) 箱中箱式横梁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