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5836U - 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 Google Patents

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5836U
CN218115836U CN202221767722.6U CN202221767722U CN218115836U CN 218115836 U CN218115836 U CN 218115836U CN 202221767722 U CN202221767722 U CN 202221767722U CN 218115836 U CN218115836 U CN 218115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loth
piece
sof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77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w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77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5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5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5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该柔巾打湿机构设置于储液容器的下方,柔巾打湿机构包括:管路组件、喷液组件和开关模块;管路组件具有与储液容器连接的进口侧、远离进口侧设置的出口侧;喷液组件具有连接管路组件的出口侧的进液侧、远离进液侧设置的出液侧,出液侧用于柔巾盒在输送柔巾时,朝向柔巾。同现有技术相比,开关模块设置于管路组件,用于导通或断开管路组件。同现有技术相比,使柔巾盒不仅可以出干柔巾,满足用户对干柔巾的使用需求,还能满足用户对湿柔巾的使用需求,并且,在一些特殊场景下,还能使柔巾盒可以出带有清洗剂或药剂的柔巾,使得柔巾盒能够实现柔巾干/湿两用的功能。

Description

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背景技术
柔巾盒,作为一种可收纳湿纸巾、干纸巾、棉柔巾的容器,在使用时需要破开盒体上预留的出纸口,即可使用户不断的将纸巾从盒体内抽出。
目前,虽然有一部分的柔巾盒具备了自动出巾的功能,但发明人发现这些柔巾盒只能根据柔巾耗材内收纳的柔巾种类进行出巾,如柔巾耗材内收纳的是湿柔巾,出巾时只能出湿柔巾;如柔巾耗材内收纳的是干柔巾,出巾时只能出干柔巾。用户无法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干柔巾和湿柔巾进行切换出巾,导致柔巾盒的使用还是受到一些限制,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另外,在一些特殊场景下,比如在消毒时,往往需要柔巾配合酒精或者清洗剂进行使用,而目前的操作方式,是将酒精和洗涤剂直接倒在柔巾上进行使用,这样不但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很难控制这些清洗剂和药剂的使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柔巾打湿机构及柔巾盒,使柔巾盒具有加湿功能,不仅可以出干柔巾,满足用户对干柔巾的使用需求,还能出湿柔巾,满足用户对湿柔巾的使用需求,并且,在一些特殊场景下,还能使柔巾盒可以出带有清洗剂或药剂的柔巾,使得柔巾盒不但能够实现柔巾干/湿两用的功能,同时,还能满足一些医用和消毒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巾打湿机构,所述柔巾打湿机构设置于储液容器的最低水位的下方,所述柔巾打湿机构包括:
管路组件,具有与储液容器连接的进口侧、远离所述进口侧设置的出口侧;
喷液组件,具有连接所述管路组件的所述出口侧的进液侧、远离所述进液侧设置的出液侧,所述出液侧用于柔巾盒在输送柔巾时,朝向所述柔巾;
开关模块,设置于所述管路组件,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管路组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巾盒,包括:
如上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
主控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断开所述管路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在柔巾盒内设置由管路组件、喷液组件、开关模块构成的加湿机构,并且,管路组件还具有进口侧、远离进口侧设置的出口侧,而喷液组件具有连接管路组件的出口侧的进液侧、远离进液侧设置的出液侧,并且,出液侧是在柔巾盒输送柔巾时,朝向柔巾设置的。另外,由于整个柔巾加湿机构是设置在储液容器最低水位的下方,使得储液容器内的液体介质可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管路组件,并经管路组件从喷液组件的出液侧喷出,以达到打湿柔巾的目的。并且,由于管路组件上还设置开关模块,通过开关模块可实现对管路组件的通断,因此,当需要出干巾时,可通过开关模块断开管路组件,而当需要出湿巾时,又可通过开关模块导通管路组件,使得液体介质可通过管路组件,并从喷液组件中喷出,使得从柔巾盒的出巾侧被送出的柔巾可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可作为湿柔巾使用。另外,当储液容器内存储的液体为清洗剂或者药剂时,又能使柔巾盒可以出带有清洗剂或药剂的柔巾,因此,不但可以满足用户对干柔巾和湿柔巾的使用需求,还能使柔巾满足用户对医用和消毒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另外,所述柔巾打湿机构设置于储液容器的下方,所述管路组件的所述进口侧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连接。
另外,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至少一根供液管路,各所述供液管路均具有进口端、远离所述进口端设置的出口端;各所述供液管路的所述进口端共同构成所述进口侧,各所述供液管路的所述出口端共同构成所述出口侧;各所述供液管路的所述进口端均与所述储液容器连接;
所述喷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喷液元件,各所述喷液元件均具有进液端、远离所述进液端设置的出液端;各所述喷液元件的所述进液端共同构成所述进液侧,各所述喷液元件的所述出液端共同构成所述出液侧;
其中,所述喷液元件的数量与所述供液管路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喷液元件的所述进液端分别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供液管路的出口端连接。
另外,所述喷液元件设有多个时,各所述喷液元件沿预设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预设直线方向与所述柔巾的输送方向在二维平面内相互垂直。
另外,所述喷液元件均为出液嘴或雾化片。
另外,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开关阀,各所述供液管路均设置所述开关阀。
另外,各所述开关阀均为电磁阀。
另外,当所述供液管路设有多根时,各所述供液管路从所述进口端到所述出口端的长度相同。
另外,所述柔巾打湿机构还包括:
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各所述供液管路或所述储液容器。
另外,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若干加热管,各所述供液管路均设置所述加热管。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柔巾打湿机构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柔巾打湿机构的雾化片的出雾端朝向上方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柔巾打湿机构的雾化片的出雾端朝向前方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柔巾盒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柔巾盒的电路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巾打湿机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柔巾打湿机构设置于储液容器4的最低水位的下方,且该柔巾打湿机构包括:管路组件1、喷液组件2和开关模块3。其中,如图1所示,管路组件1具有连接储液容器4的进口侧、远离进口侧设置的出口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喷液组件2具有连接管路组件1的出口侧的进液侧、远离进液侧设置的出液侧,并且,出液侧用于柔巾盒在输送柔巾时,朝向柔巾,比如说,如图2所示,出液侧可以是朝向柔巾盒的前侧设置的,因此,当柔巾从出巾侧被送出后,柔巾自然下垂的部分正好可以遮挡主出液侧,从而使得从出液侧喷出的液体介质可打湿柔巾。又比如说,如图2所示,出液侧也可以是朝向柔巾盒的上方设置的,因此,柔巾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是直接从出液侧的上方通过,使得从出液侧喷出的雾化介质可同样直接打湿柔巾。
最后,开关模块设置于管路组件上,该开关模块3用于导通或断开管路组件2,通过开关模块对管路组件2的通断进行控制,可满足柔巾盒出干巾和出湿巾之间的切换。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通过在柔巾盒内设置由管路组件1、喷液组件2和开关模块构成的加湿装置,并且,管路组件1还具有进口侧、远离进口侧设置的出口侧,而喷液组件2具有连接管路组件1的出口侧的进液侧、远离进液侧设置的出液侧,并且,出液侧是在柔巾盒在传输柔巾时,朝向柔巾设置的。并且,由于整个柔巾加湿机构是设置在储液容器4最低水位的下方,使得储液容器4内的液体介质可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管路组件,并经管路组件1从喷液组件2的出液侧喷出,以达到打湿柔巾的目的。并且,由于管路组件1上还设置开关模块,通过开关模块可实现对管路组件1的通断,因此,当需要柔巾盒出干柔巾时,可通过开关模块断开管路组件1,而当需要出湿巾时,又可通过开关模块导通管路组件1,使得液体介质可通过管路组件1,并从喷液组件2中喷出,使得从柔巾盒的出巾侧被送出的柔巾可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可作为湿柔巾使用。另外,当储液容器4内存储的液体介质为清洗剂或者药剂时,又能使柔巾盒可以出带有清洗剂或药剂的柔巾,因此,不但可以满足用户对干柔巾和湿柔巾的使用需求,还能使柔巾满足用户对医用和消毒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柔巾打湿机构设置于储液容器4的下方,同时,管路组件1的进口侧与储液容器4的底部连接。并且,结合图1所示,管路组件1包括:至少一根供液管路13,同时,结合图2所示,各供液管路13均具有连接储液容器4的进口端131、远离进口端131设置的出口端132。其中,各供液管路13的进口端131共同构成进口侧,同时,各供液管路13的进口端131均与储液容器4连接,其次,各供液管路13的出口端132共同构成出口侧。并且,作为优选地方案,供液管路13的进口端131设置于储液容器4的底部,从而可尽量排尽储液容器4内的液体介质,避免造成液体介质的浪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喷液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喷液元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喷液元件为雾化片23,同时,结合图3所示,各雾化片23均具有进液端231、远离进液端231设置的出雾端232。其中,各雾化片23的进液端231共同构成进液侧,各雾化片23的出雾端232共同构成出液侧。使得本实施方式在打湿柔巾时可由雾化片23雾化液体介质,因此从雾化片23的出雾端232喷出的液体介质形成雾化介质,从而能够更加均匀的打湿柔巾。
在实际应用时,如图1和图3所示,雾化片23的数量应与供液管路13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并且,各雾化片23的进液端231分别与唯一对应设置的供液管路13的出口端132连接。并且,作为优选地方案,在部分实施方式中,当雾化片23设有多个时,如图1和图3所示,各雾化片23沿预设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同时,该预设直线方向应与柔巾的输送方向在二维平面内相互垂直为最优,从而使得沿预设直线方向排列的各雾化片23能够尽可能的覆盖从出巾侧送出的柔巾,甚至完全覆盖从出巾侧送出的柔巾。同时,当各雾化片23,供液管路13设有多根时,如图1和图3所示,各供液管路13从进口端131到出口端132的长度均相同,使得通过各供液管路13的液体介质在到达雾化片23时可具有相同的时长,从而保证了各雾化片23在出雾时的一致性,使得柔巾在被打湿后,各部位的含水率可保持一致。
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加湿装置还包括:支撑板7,该支撑板7设置于各供液管路13的出口端132,该支撑板7可用于支撑各雾化片23,通过支撑板7对雾化片23的支撑,使得各雾化片23在与唯一对应的供液管路13的出口端132进行连接时,可实现多个雾化片23与唯一对应的供液管路13之间的快速对接,同时通过支撑板7还可提高各雾化片23的强度,避免雾化片23在安装时出现变形的现象。
另外,为了能够使支撑板7对各雾化片23实现支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雾化片23的进液端231和出雾端232彼此相对设置,而支撑板7具有第一安装侧71、与第一安装侧71相对的第二安装侧72。其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侧71用于柔巾盒输送柔巾时,朝向柔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板7沿第一安装侧71和第二安装侧72彼此相对的方向,设置至少一个安装孔(图中未标示),并且,安装孔的数量与雾化片23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此外,如图3所示,各雾化片23从进液端231至出雾端232的方向形成插入唯一对应设置的安装孔内的插入段233、抵接于第一安装侧71的凸缘部234。由此不难发现,通过安装孔与插入段233的配合,可对各雾化片23在支撑板7上的安装进行限位,实现各雾化片23在支撑板7上的快速安装,同时,通过第一安装侧71与各雾化片23的凸缘部234的抵接,又可对各雾化片23进行支撑,提高各雾化片23在与唯一对应的供液管路13进行装配时的支撑性能。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喷液元件仅以雾化片23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时,作为一种替换方案,喷液元件也可采用出液嘴,通过出液嘴也可同样实现液体介质的喷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打湿机构可实现对柔巾的局部打湿,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开关阀31,且各供液管路13均设置开关阀31,通过开关31可实现各供液管路13的导通或断开,使得柔巾盒在打湿柔巾时,可根据需求选择性地打开任意一个开关阀31,使得打湿机构可实现对柔巾的局部打湿。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阀31可采用电磁阀,使得柔巾盒在打湿柔巾时,可根据接收的湿巾指令,选择性地控制各电磁阀,使各电磁阀可对供液管路13导通或断开进行独立控制,满足柔巾各种不同的打湿需求。
另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柔巾打湿机构还包括:加热装置5,该加热装置5用于加热各供液管路13,或者,该加热装置5用于加热储液容器4。通过加热装置5对各供液管路1的加热,或对储液容器4的加热,使得从各喷液元件喷出的液体介质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可满足用户对湿热巾的使用需求。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5以直接对各供液管路13进行加热为例进行说明,并且,如图1和图2所示,该加热装置5包括若干加热管51,且结合图4所示,且各加热管51包括:管路本体511和电连接件512。并且,并且,结合图4所示,管路本体511的外表面设有导电涂层5113,同时,电连接件512设置于管路本体511上,并与导电涂层5113电连接。
在实际应用时,如图4所示,导电涂层5113用于通过电连接件512接收柔巾盒的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并且,当导电涂层5113在接收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后,可对管路本体511进行加热,而管路本体511在受热后可对通过管路本体511的液体进行热传导。使得进入喷液元件的液体介质可具有一定的热量,因此,当喷液组件2在打湿从出巾侧送出的柔巾时,可使被打湿的柔巾具备一定的热度,从而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加热装置5对液体介质进行加热,结合图2所示,加热装置5的各加热管51的数量与供液管路13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各加热管51可分别套接于唯一对应供液管路13上,使得各加热管51可分别实现对各供液管路13进行加热,使得供液管路13可将加热管51在发热时所产生的热量,对液体介质进行热传导,从而满足了对液体介质的加热需求。当然,作为一种替换的方案,加热管51也可以是由供液管路13的一部分构成,即供液管路13的一部分为加热管51,通过此种方式,可同样实现对液体介质的加热需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导电涂层5113可采用石墨烯涂层,由于石墨烯涂层具有良好导电特性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使得石墨烯涂层在接收柔巾盒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后,能够快速地使管路本体511升温,保证了通过管路本体511的液体介质,能够快速地被加热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温度,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对热湿柔巾的使用需求。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涂层5113仅以石墨烯涂层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时,导电涂层5113也可以是金属涂层,比如,可以采用银浆涂层或铜浆涂层,而金属涂层在通电后,可同样产生高热,满足对管路本体51的液体介质的热传导,实现对液体介质的加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连接件512包括:第一电极5121和第二电极5122,其中,第一电极5121和第二电极5122均设置于管路本体511上,并且,第一电极5121和第二电极5122分别设置于管路本体511的两端。在实际应用时,第一电极5121和第二电极5122可均与涂覆在管路本体511上的导电涂层5113电性抵接,同时,第一电极5121和第二电极5122还分别用于与柔巾盒的电源模块电连接。具体为,可将第一电极5121接入电源模块的正极,同时,将第二电极5122接入电源模块的负极,使得第一电极5121和第二电极5122可通过导电涂层5113与电源模块之间形成回路,确保电源模块输出的电流可借助第一电极5121和第二电极5122通过导电涂层5113,从而满足导电涂层5113对管路本体511的加热需求。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巾盒,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主控模块6。
其中,如图6所示,主控模块6与开关模块3电连接,主控模块6控制开关模块3导通或断开管路组件1。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通过在柔巾盒内设置由管路组件1、喷液组件2和开关模块3构成的加湿装置,并且,管路组件1还具有进口侧、远离进口侧设置的出口侧,而喷液组件2具有连接管路组件1的出口侧的进液侧、远离进液侧设置的出液侧,并且,出液侧是在柔巾盒输送柔巾100时,朝向柔巾100设置的。并且,由于整个柔巾加湿机构是设置在储液容器4的下方,使得储液容器4内的液体介质可在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管路组件,并经管路组件从喷液组件的出液侧喷出,以达到打湿柔巾的目的。并且,由于管路组件1上还设置开关模块3,通过开关模块3可实现对管路组件1的通断,因此,当需要柔巾盒出干柔巾时,可通过开关模块3断开管路组件1,而当需要出湿巾时,又可通过开关模块3导通管路组件1,使得液体介质可通过管路组件1,并从喷液组件2中喷出,使得从柔巾盒的出巾侧被送出的柔巾100可具有一定的含水量,可作为湿柔巾使用。另外,当储液容器4内存储的液体为清洗剂或者药剂时,又能使柔巾盒可以出带有清洗剂或药剂的柔巾,因此,不但可以满足用户对干柔巾和湿柔巾的使用需求,还能使柔巾满足用户对医用和消毒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感受。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巾打湿机构设置于储液容器的最低水位的下方,所述柔巾打湿机构包括:
管路组件,具有与储液容器连接的进口侧、远离所述进口侧设置的出口侧;
喷液组件,具有连接所述管路组件的所述出口侧的进液侧、远离所述进液侧设置的出液侧,所述出液侧用于柔巾盒在输送柔巾时,朝向所述柔巾;
开关模块,设置于所述管路组件上,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管路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巾打湿机构设置于储液容器的下方,所述管路组件的所述进口侧与所述储液容器的底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组件包括:至少一根供液管路,各所述供液管路均具有进口端、远离所述进口端设置的出口端;各所述供液管路的所述进口端共同构成所述进口侧,各所述供液管路的所述出口端共同构成所述出口侧;各所述供液管路的所述进口端均与所述储液容器连接;
所述喷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喷液元件,各所述喷液元件均具有进液端、远离所述进液端设置的出液端;各所述喷液元件的所述进液端共同构成所述进液侧,各所述喷液元件的所述出液端共同构成所述出液侧;
其中,所述喷液元件的数量与所述供液管路的数量相同,且唯一对应设置,各所述喷液元件的所述进液端分别与唯一对应设置的所述供液管路的出口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元件设有多个时,各所述喷液元件沿预设直线方向依次排列设置,所述预设直线方向与所述柔巾的输送方向在二维平面内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元件均为出液嘴或雾化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开关阀,各所述供液管路均设置所述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开关阀均为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供液管路设有多根时,各所述供液管路从所述进口端到所述出口端的长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巾打湿机构还包括:
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各所述供液管路或所述储液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若干加热管,各所述供液管路均设置所述加热管。
11.一种柔巾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柔巾打湿机构;
主控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断开所述管路组件。
CN202221767722.6U 2022-07-08 2022-07-08 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Active CN218115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7722.6U CN218115836U (zh) 2022-07-08 2022-07-08 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7722.6U CN218115836U (zh) 2022-07-08 2022-07-08 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5836U true CN218115836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7722.6U Active CN218115836U (zh) 2022-07-08 2022-07-08 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5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6321B (zh) 湿式表面清洁装置
CN217885853U (zh) 柔巾盒的喷淋组件、喷淋机构及柔巾盒
CN2157755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GB2515904A (en) Surface cleaning apparatu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generator
CN218115836U (zh) 柔巾打湿机构、柔巾盒
JP2012105956A (ja) 静電噴霧装置
WO2021036837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WO2021233009A1 (zh) 雾化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885855U (zh) 柔巾盒的加热管路、泵液装置及柔巾盒
CN102517863B (zh) 一种蒸汽挂烫机
CN217723349U (zh) 柔巾盒的加湿装置及柔巾盒
CN217185135U (zh) 护理梳
CN217013888U (zh) 无线表面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6701656U (zh) 超声雾化器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JP2008054984A (ja) ヘアーケア装置
CN216854612U (zh) 一种可加热擦拭器
CN218943242U (zh) 一种具有热水箱的基站及对清洁表面热处理的清洁系统
WO2023134640A9 (zh) 喷淋部件、泵液装置、喷淋机构及柔巾盒
CN210602098U (zh) 一种加湿器的喷气结构
CN217137943U (zh) 表面清洁设备及表面清洁系统
CN220174490U (zh)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69453U (zh) 一种可清除冷凝液的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
CN218221847U (zh) 一种恒温生物除臭装置
CN216293944U (zh) 一种管状蒸汽发生器及无线蒸汽拖把
CN217610862U (zh)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及表面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