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4572U -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4572U
CN218114572U CN202221838937.2U CN202221838937U CN218114572U CN 218114572 U CN218114572 U CN 218114572U CN 202221838937 U CN202221838937 U CN 202221838937U CN 218114572 U CN218114572 U CN 218114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winding
wheel
tak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89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太垒
臧新发
张继斌
牟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Ta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Ta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Ta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Taia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89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4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4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4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放线轴、排线轴、收线轴、放线轮、排线轮、收线轮、驱动机构,放线轴、排线轴、收线轴从下到上依次与支架转动连接,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收线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放线轴上固定设有放线轮,排线轴上设有排线轮,排线轮与排线轴沿轴向滑动配合,收线轴上固定设有收线轮,收线轮上设有螺纹凹槽。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光纤线圈整齐排布,且让光纤线圈松紧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的宏弯损耗是指,光纤的曲率半径比光纤直径大的多的弯曲(宏弯)引起的附加损耗。例如,大量的传导模被转化成辐射模,不再继续传输,而是进入包层被包层吸收,从而引起光纤的附加损耗。主要原因有:路由转弯和敷设中的弯曲;光纤的各种预留造成的弯曲(预留圈、自然弯曲);接头盒中光纤的盘留;机房及设备内尾纤的盘绕等。
在测试光纤的宏观损耗时,需要将待测试的光纤在收线轮上缠绕多圈。目前,大多是采用手工缠绕的方式,手工缠绕时,容易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光纤线圈排布不整齐,容易出现光纤堆叠压线的问题;第二,缠绕光纤的线圈松紧度不同,使得光纤受力不均。上述问题,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故而,如何能够将光纤线圈整齐排布,且让光纤线圈松紧一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光纤线圈整齐排布,且让光纤线圈松紧一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包括支架、放线轴、排线轴、收线轴、放线轮、排线轮、收线轮、驱动机构,放线轴、排线轴、收线轴从下到上依次与支架转动连接,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收线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放线轴上固定设有放线轮,排线轴上设有排线轮,排线轮与排线轴沿轴向滑动配合,收线轴上固定设有收线轮,收线轮上设有螺纹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放线轴、所述排线轴、所述收线轴均包括第一台阶轴和第二台阶轴,第一台阶轴的轴径大于第二台阶轴的轴径,第一台阶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第二台阶轴在远离第一台阶轴的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收线轮和所述收线轮以及所述排线轮均套设在位于第一台阶轴和固定件之间的第二台阶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台阶轴上设有定位键,所述放线轮、所述收线轮、所述排线轮均设有用于与定位键配合的键槽。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轮上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一长孔,第一长孔的长边沿收线轮的轴向设置,所述收线轴中的所述第二台阶轴上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二长孔,第二长孔的长边沿轴向设置,所述放线轴、所述排线轴、所述收线轴中的第二台阶轴在远离所述第一台阶轴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孔,固定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尖端部、夹持轴、限位盘,尖端部和夹持轴都设于固定孔内,夹持轴通过增阻结构与固定孔配合,收线轮、所述收线轮、所述排线轮均夹持在第一台阶轴和限位盘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增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孔的孔壁的增阻凸部和设于所述夹持轴上的多个增阻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盘在远离所述夹持轴的一侧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装置中,一方面,能够实现机械缠绕,无需采用手工缠绕的方式,从而能够让缠绕光纤的松紧一致,以便让光纤受力均匀;另一方面,在缠绕光纤时,能够让光纤沿着螺旋凹槽缠绕在收线轮上,从而能够让光纤线圈排布整齐,避免出现光纤堆叠压线的问题。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能够将光纤线圈整齐排布,且让光纤线圈松紧一致,有利于让测量结果更准确。
2、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中,机械绕线的方式,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3、在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中,在固定光纤的端部时,无需像以往的方式,用胶带将光纤的端部粘贴固定在收线轮上,而是使用固定件将光纤的端部固定在固定孔中,胶带属于一次性用品,不能重复利用,而本实用新型的绕线装置中,固定件能够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2-放线轴,3-排线轴,4-收线轴,401-第二长孔,5-放线轮,6-排线轮,7-收线轮,701-第一长孔,702-螺纹凹槽,8-驱动机构,9-定位键,10-键槽,11-固定孔,12-尖端部,13-夹持轴,1301-增阻凹部,14-限位盘,15-增阻凸部,16-把手,17-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包括支架1、放线轴2、排线轴3、收线轴4、放线轮5、排线轮6、收线轮7、驱动机构8。
如图1和2所示,放线轴2、排线轴3、收线轴4均通过轴承与支架1转动连接,并且,放线轴2、排线轴3、收线轴4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支架1上安装有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用于驱动收线轴4转动。例如,驱动机构8可采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机箱安装在支架1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安装在收线轴4上,在减速电机启动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收线轴4一起转动。
如图6所示,放线轴2、排线轴3、收线轴4均包括第一台阶轴和第二台阶轴,第一台阶轴的轴径大于第二台阶轴的轴径,第一台阶轴通过轴承与支架1转动连接,第二台阶轴上安装有定位键9。
如图7所示,收线轴4中的第二台阶轴上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二长孔401,第二长孔401的长边沿轴向设置。如图6所示,放线轴2、排线轴3、收线轴4中的第二台阶轴在远离第一台阶轴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孔11,固定孔11与第二长孔401连通。
如图1-2、6所示,第二台阶轴在远离第一台阶轴的端设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尖端部12、夹持轴13、限位盘14。尖端部12和夹持轴13都设于固定孔11内,夹持轴13通过增阻结构与固定孔11配合,增阻结构包括设于固定孔11的孔壁的增阻凸部15和设于夹持轴13上的多个增阻凹部1301。在往固定孔11内插拔固定件时,固定孔11孔壁上的增阻凸部15能够不断进入夹持轴13上新的增阻凹部1301中,从而在停止插拔固定件时,能够稳定固定件在固定孔11中的位置。
如图1-2、6所示,限位盘14在远离夹持轴13的一侧安装有把手16。在往固定孔11内插拔固定件时,工人可抓握把手16进行操作,来方便操作。
如图6所示,放线轮5的轮孔上设有键槽10,此键槽10用于与放线轴2中的第二台阶轴上的定位键9配合,在此定位键9和键槽10插接配合,且放线轮5的轮孔套在放线轴2中的第二台阶轴上后,能够让放线轮5与放线轴2同轴转动。放线轮5上缠绕的光纤17用于缠绕到收线轮7上。为了防止放线轮5从放线轴2上滑脱,可利用固定件中的限位盘14将放线轮5挡在限位盘14和放线轴2中的第一台阶轴之间,如图2所示。
如图6所示,收线轮7的轮孔上也设有键槽10,此键槽10用于与收线轴4中的第二台阶轴上的定位键9配合,在此定位键9与键槽10插接配合,且收线轮7的轮孔套在收线轴4中的第二台阶轴上后,能够让收线轮7与收线轴4同轴转轴。为了防止收线轮7从收线轴4上滑脱,可利用固定件中的限位盘14将收线轮7挡在限位盘14和收线轴4中的第一台阶轴之间,如图2所示。此外,在收线轮7上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一长孔701,第一长孔701的长边沿收线轮7的轴向设置,第一长孔701也与收线轴4上的第二长孔401连通。另外,在收线轮7上设有螺纹凹槽702,螺纹凹槽702为光纤17的缠绕提供缠绕位置。
如图6所示,排线轮6的轮孔上也设有键槽10,此键槽10用于与排线轴3中的第二台阶轴上的定位键9配合,在此定位键9与键槽10插接配合,且排线轮6的轮孔套在排线轴3中的第二台阶轴上后,能够让排线轮6与排线轴3同轴转轴。另外,排线轮6能够沿着排线轴3的轴向滑动。为了防止排线轮6从排线轴3上滑脱,可利用固定件中的限位盘14将排线轮6挡在限位盘14和排线轴3中的第一台阶轴之间,如图2所示。
当需要卷绕待测试的光纤17时,需要进行如下操作:
(1)工人将缠绕有光纤17的放线轮5套在放线轴2上,将排线轮6套在排线轴3上,将收线轮7套在收线轴4上。
(2)工人将缠绕在放线轮5上的光纤17的端部绕经排线轮6后,继续沿着螺纹凹槽702绕在收线轮7上,并将光纤17的端部从第一长孔701、第二长孔401处伸出,工人将固定件插入到固定孔11中,在固定件中的夹持轴13进入收线轴4中的固定孔11时,如图5所示,夹持轴13能够将光纤17压向固定孔11的孔壁,从而防止光纤17脱离收线轮7。
(3)工人启动驱动机构8,驱动机构8驱动收线轴4转动,收线轴4带动收线轮7同轴转动,光纤17往收线轮7上的螺纹凹槽702上缠绕,光纤17缠绕在收线轮7上的过程中,光纤17带动排线轮6沿着排线轴3的轴向滑动,从而引导光纤17缠绕在收线轮7上时能够沿轴向移动,以便于保障光纤17沿着收线轮7上的螺旋凹槽缠绕,避免光纤17重叠,并且,在光纤17缠绕在收线轮7上时,随着光纤17的拉拽,光纤17能够带动放线轮5和放线轴2转动,以便于让放线轮5上的光纤17能够不断释放。
(4)当收线轮7上的光纤17缠绕完所需圈数之后,关停驱动机构8,工人剪断光纤17,并将光纤17的断头插入到第一长孔701、第二长孔401中,再继续插入固定件,以便让光纤17的断头能够被固定件中的夹持轴13压在固定孔11孔壁上,从而完成了光纤17的绕线。
为了方便计数,可将所述螺旋凹槽702设置相应的圈数。此外,还可增设计数装置来方便计数。
通过上述过程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绕线装置中,一方面,能够实现机械缠绕,无需采用手工缠绕的方式,从而能够让缠绕光纤17的松紧一致,以便让光纤17受力均匀;另一方面,在缠绕光纤17时,能够让光纤17沿着螺旋凹槽缠绕在收线轮7上,从而能够让光纤17线圈排布整齐,避免出现光纤17堆叠压线的问题。总而言之,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能够将光纤17线圈整齐排布,且让光纤17线圈松紧一致,有利于让测量结果更准确。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中,机械绕线的方式,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再者,在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中,在固定光纤17的端部时,无需像以往的方式,用胶带将光纤17的端部粘贴固定在收线轮7上,而是使用固定件将光纤17的端部固定在固定孔11中,胶带属于一次性用品,不能重复利用,而本实施例的绕线装置中,固定件能够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包括收线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放线轴、排线轴、收线轴、放线轮、排线轮、驱动机构,放线轴、排线轴、收线轴从下到上依次与支架转动连接,支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收线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放线轴上固定设有放线轮,排线轴上设有排线轮,排线轮与排线轴沿轴向滑动配合,收线轴上固定设有收线轮,收线轮上设有螺纹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轴、所述排线轴、所述收线轴均包括第一台阶轴和第二台阶轴,第一台阶轴的轴径大于第二台阶轴的轴径,第一台阶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第二台阶轴在远离第一台阶轴的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收线轮和所述收线轮以及所述排线轮均套设在位于第一台阶轴和固定件之间的第二台阶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台阶轴上设有定位键,所述放线轮、所述收线轮、所述排线轮均设有用于与定位键配合的键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上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一长孔,第一长孔的长边沿收线轮的轴向设置,所述收线轴中的所述第二台阶轴上设有径向贯穿的第二长孔,第二长孔的长边沿轴向设置,所述放线轴、所述排线轴、所述收线轴中的第二台阶轴在远离所述第一台阶轴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孔,固定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尖端部、夹持轴、限位盘,尖端部和夹持轴都设于固定孔内,夹持轴通过增阻结构与固定孔配合,收线轮、所述收线轮、所述排线轮均夹持在第一台阶轴和限位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孔的孔壁的增阻凸部和设于所述夹持轴上的多个增阻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在远离所述夹持轴的一侧设有把手。
CN202221838937.2U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Active CN218114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8937.2U CN218114572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8937.2U CN218114572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4572U true CN218114572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6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8937.2U Active CN218114572U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4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9535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ble dispensing and placement
US598855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fiber on a spool
CN110686868A (zh) 一种光纤自动缠绕计数的宏弯损耗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218114572U (zh) 一种用于光纤宏弯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CN212292346U (zh) 一种动力线缆放线架
CN210558665U (zh) 收放丝装置
CN109230801B (zh) 一种裸纤的盘纤放纤装置组
CN110562799A (zh) 一种线缆纠合装置及线缆纠合方法
CN211234913U (zh) 一种光纤自动缠绕计数的宏弯损耗测试装置
CN110989093B (zh) 用于蝶形光缆尾纤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CN112093576A (zh) 一种用于光纤弯曲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763596U (zh) 一种纤维绳索无捻打扎设备
CN113479706A (zh) 一种兼容多种航空线缆的快速自动收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474991U (zh) 一种用于光纤弯曲损耗测试的绕线装置
CN220805321U (zh) 一种钢丝绳生产用切割装置
CN215560892U (zh) 一种倍捻机用精密定长结构
CN210884635U (zh) 一种线缆纠合装置
CN215343703U (zh) 一种新型自动剥线机
CN219885370U (zh) 一种网线自动放线装置
CN213750434U (zh) 一种计算机通信光纤捆装装置
CN220316880U (zh) 一种尾纤盘线装置
CN218066240U (zh) 一种层绞式光缆加工用直径检测装置
CN218664696U (zh) 一种粘胶纱线的纱线合股导线设备
CN212608367U (zh) 剥离机构及纤维牵伸器
CN213737979U (zh) 一种光纤导线自动卷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