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2902U - 电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2902U
CN218102902U CN202222227991.XU CN202222227991U CN218102902U CN 218102902 U CN218102902 U CN 218102902U CN 202222227991 U CN202222227991 U CN 202222227991U CN 218102902 U CN218102902 U CN 218102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contact
conductive
end cover
roll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79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华
李松
徐松
梁卓文
李超雄
郝福刚
韩秋菊
王文江
李金燕
周虎
黎永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79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2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2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2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和空调器,电机包括转轴、套设于转轴的外周侧且相对转轴固定的转子组件、套设于转子组件的外周侧的定子组件、安装于定子组件的远离转轴的输出端的轴向一端且具有第一轴承室的第一端盖组件和套设于转轴且位于第一轴承室内的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第一端盖组件导电接触且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转轴导电接触;第一端盖组件和转轴中的一个设有接触凸起且另一个设有导电件,导电件与接触凸起在转轴的轴向方向导电接触。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可以消除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之间的电势差,延长第一滚动轴承的寿命,降低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电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机工作时,滚动轴承的内外圈之间会产生电位差,导致轴承滚珠周围的轴承油脂的油膜发生击穿破坏,产生轴电流(放电电流),即电火花加工(EDM)电流,给滚动轴承的金属表面造成损伤,造成滚动轴承噪音的严重恶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可以消除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之间的电势差,减少第一滚动轴承的损伤,降低第一滚动轴承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第一滚动轴承的寿命,从而降低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机,包括:转轴;转子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侧且相对所述转轴固定;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侧;第一端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定子组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输出端的轴向一端且具有第一轴承室;第一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导电接触且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导电接触;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和所述转轴中的一个设有接触凸起且另一个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接触凸起在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导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通过设置导电件和接触凸起将转轴与第一端盖组件导电接触,可以使得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导通形成等势体,消除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之间的电势差,减少第一滚动轴承的损伤,降低第一滚动轴承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第一滚动轴承的寿命,从而降低电机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触凸起与所述导电件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转轴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触凸起与所述导电件为点接触,所述接触凸起与所述导电件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触凸起的朝向所述导电件的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弧形面或球形面;和/或,所述导电件朝向所述接触凸起的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电件和所述接触凸起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润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自润滑件为石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盖组件或所述转轴的轴向端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和弹性垫片,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内壁形成有避让凹槽,所述弹性垫片包括主体部和固定部,在轴向方向上所述固定部夹持在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端盖的内壁之间,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避让凹槽的敞开侧且形成有所述接触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避让凹槽的底壁在轴向方向上的间距范围为0.5mm~1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侧壁朝向所述转轴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接触凸起,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转轴的轴向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内壁,所述接触凸起设于所述转轴的轴向端面且与所述转轴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电机还包括第二端盖组件和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二端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另一端且具有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滚动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端盖组件导电接触且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导电接触,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和所述第二端盖组件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连接件为导电胶布,所述导电胶布的至少部分沿着所述定子组件的外表面设置且粘接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机,可以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空调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电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电机的爆炸图;
图3是图1中的电机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3中的定子组件和第一端盖装配在一起时的剖视图;
图7是图3中的转轴、转子组件、第一滚动轴承、第二滚动轴承和导电件装配在一起时的剖视图;
图8是图3中的弹性垫片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的弹性垫片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C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的电机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D处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些实施例的电机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2中E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电机;
1、转轴;11、容纳槽;12、输出端;
2、转子组件;
3、定子组件;
4、第一端盖组件;41、第一端盖;411、第一轴承室;412、避让凹槽;42、弹性垫片;421、固定部;422、主体部;423、接触凸起;4231、第一接触面;43、第一平垫;
5、第一滚动轴承;
6、第二端盖组件;61、第二端盖;611、第二轴承室;62、第二平垫;63、波形垫片;
7、第二滚动轴承;
8、导电件;81、第二接触面;
9、导电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
参照图1-图4、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机100,包括:转轴1、转子组件2、定子组件3、第一端盖组件4和第一滚动轴承5,转子组件2套设于转轴1的外周侧,且转子组件2相对转轴1固定,定子组件3套设于转子组件2的外周侧,例如转子组件2包括转子线圈和转子铁芯,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
第一端盖组件4安装于定子组件3的远离转轴1的输出端12的轴向一端,且第一端盖组件4具有第一轴承室411,例如第一端盖组件4安装固定于定子铁芯;第一滚动轴承5套设于转轴1,且第一滚动轴承5位于第一轴承室411内,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组件4导电接触,且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
其中,第一端盖组件4和转轴1中的一个设有接触凸起423,且第一端盖组件4和转轴1中的另一个设有导电件8,导电件8与接触凸起423在转轴1的轴向方向导电接触。
由于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转轴1与第一端盖组件4通过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导电接触,第一端盖组件4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电接触,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可以通过转轴1、第一端盖41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电导通,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通形成等势体。
这样可以消除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之间的电势差,防止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滚珠之间产生放电电流而导致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滚珠损伤,防止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滚珠之间产生放电电流而导致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滚珠损伤,减少第一滚动轴承5的损伤,降低第一滚动轴承5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第一滚动轴承5的寿命,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100,通过设置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将转轴1与第一端盖组件4导电接触,可以使得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通形成等势体,消除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之间的电势差,减少第一滚动轴承5的损伤,降低第一滚动轴承5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第一滚动轴承5的寿命,从而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3、图4、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位于转轴1的中部。在转轴1工作时,转轴1的中部的线速度较低;例如,当转轴1的转速为1500rpm,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与转轴1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为0.25mm时,转轴1在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的线速度为0.04m/s。
这样可以降低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摩擦,减少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延长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电机100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3、图4、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为点接触,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位于转轴1的中心轴线。点接触的接触方式,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降低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摩擦,减少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延长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在转轴1工作时,转轴1的中部的线速度较低,将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设于转轴1的中心轴线上,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摩擦,减少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延长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地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3、图4、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接触凸起423的朝向导电件8的面为第一接触面4231,第一接触面4231为弧形面或球形面;这样便于实现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点接触,结构简单。
参照图3、图4、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电件8朝向接触凸起423的面为第二接触面81,第二接触面81为与转轴1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平面结构较为简单,加工平面的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将第二接触面81设置为平面,可以使得导电件8的结构较为简单,使得生产导电件8的成本较低。
参照图3、图4、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接触凸起423的朝向导电件8的面为第一接触面4231,第一接触面4231为弧形面或球形面;导电件8朝向接触凸起423的面为第二接触面81,第二接触面81为与转轴1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这样可以实现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点接触,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润滑件。自润滑件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将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自润滑件,可以不必在导电件8与接触凸起423之间添加润滑油,保证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之间的良好接触,可靠、有效地使得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通形成等势体,减少第一滚动轴承5的损伤,降低第一滚动轴承5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第一滚动轴承5的寿命,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同时,这样也可以降低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摩擦,减少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延长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自润滑件为石墨件。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自润滑性,选取石墨件作为自润滑件,可以满足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对导电性能以及自润滑性能的要求,保证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之间的良好接触,可靠、有效地使得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通形成等势体。
这样可以减少第一滚动轴承5的损伤,降低第一滚动轴承5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第一滚动轴承5的寿命;降低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摩擦,减少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摩擦而产生的噪声,延长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3、图4、图7、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转轴1的轴向端面设有容纳槽11,导电件8设于容纳槽11内。通过设置容纳槽11,便于容纳固定导电件8,方便将导电件8相对转轴1固定,可以有效地防止导电件8从转轴1上脱落,保证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之间的良好接触,可靠、有效地将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通形成等势体。
参照图3、图4、图7、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端盖组件4或转轴1的轴向端面设有容纳槽11,导电件8设于容纳槽11内。通过设置容纳槽11,便于容纳固定导电件8,方便将导电件8相对第一端盖组件4固定,可以有效地防止导电件8从第一端盖组件4上脱落,保证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之间的良好接触,可靠、有效地将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通形成等势体。
参照图3、图4、图8-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盖组件4包括第一端盖41和弹性垫片42,第一端盖41的轴向内壁形成有避让凹槽412,弹性垫片42包括主体部422和固定部421,在轴向方向上固定部421夹持在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41的内壁之间,主体部422位于避让凹槽412的敞开侧,且主体部422形成有接触凸起423。转轴1的轴向端面设有容纳槽11,导电件8设于容纳槽11内,导电件8在轴向上与接触凸起423相对。
在组装电机100时,可以先将导电件8安装固定于转轴1的容纳槽11中,将第一滚动轴承5相对转轴1固定,然后将弹性垫片42放入中第一轴承室411内,将弹性垫片42的接触凸起423朝向第一轴承室411的敞开口放置,接着将转轴1和第一滚动轴承5作为一个整体朝向第一轴承室411推动,将第一滚动轴承5安装固定于第一轴承室411,将转轴1上的导电件8抵接在接触凸起423上。
将接触凸起423形成于弹性垫片42上,在导电件8抵接在接触凸起423时,弹性垫片42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将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紧密地抵接在一起,使得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之间的导电接触更为可靠,可靠、有效地将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导通形成等势体。
相比于在弹性垫片42上形成容纳槽11的加工工艺,在弹性垫片42上形成接触凸起423的加工工艺更为简单,在弹性垫片42上形成接触凸起423,可以降低弹性垫片42的生产加工的工艺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呢。而且,在主体部422上形成接触凸起423,将导电件8的设于转轴1的容纳槽11中,可以使得转轴1、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在轴向上的总长度较小,使得电机100的结构更为紧凑。
第一轴承室411的内壁与第一轴承室411的侧壁之间存在倒角,将弹性垫片42的固定部421夹持在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41的内壁之间,弹性垫片42的固定部421可以将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41的内壁隔开,将第一滚动轴承5避开第一轴承室411的倒角,防止第一滚动轴承5与第一端盖41配合过紧而导致第一滚动轴承5拆卸困难,便于将第一滚动轴承5从第一轴承室411取出,便于维修人员检修、更换第一滚动轴承5、弹性垫片42和导电件8。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422与避让凹槽412的底壁在轴向方向上的间距H的范围为0.5mm~1mm,例如主体部422与避让凹槽412的底壁在轴向方向上的间距H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mm。在电机100实际工作过程中,转轴1会在轴向上产生微弱的位移,由于转轴1通过导电件8与弹性垫片42的接触凸起423抵接,主体部422可以在转轴1的带动下在轴向上产生微弱的位移。
若主体部422与避让凹槽412的底壁在轴向方向上的间距H过小,电机100在工作时,这样会导致主体部422碰撞避让凹槽412的底壁而产生噪声。若主体部422与避让凹槽412的底壁在轴向方向上的间距H过大,第一端盖41的轴向长度较大,会导致第一端盖41的体积较大,导致第一端盖41的制造成本过高,导致电机100的轴向尺寸过大。
将主体部422与避让凹槽412的底壁在轴向方向上的间距H的范围设置为0.5mm~1mm,可以为弹性垫片42预留一定的避让空间,避免弹性垫片42的主体部422碰撞避让凹槽412的底壁,使得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较小;在为弹性垫片42预留一定的避让空间的同时,这样还可以使得电机100轴向尺寸较小,使得电机100较为紧凑,从而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3和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端盖组件4包括第一端盖41,第一端盖41的轴向侧壁朝向转轴1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接触凸起423,导电件8设于转轴1的轴向端面。这样可以使得第一端盖组件4的结构更为简单,降低第一端盖组件4的生产成本;同时,这样可以使得转轴1、导电件8和第一端盖41在轴向上的尺寸较小,使得电机100的结构更为紧凑。
参照图11和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端盖组件4包括第一端盖41,导电件8设于第一端盖41的轴向内壁,接触凸起423设于转轴1的轴向端面,且接触凸起423与转轴1一体成型。导电件8相对第一端盖41固定,在电机100工作时,电机100内部转动的部件较少,在保证转轴1与第一端盖41导电接触的同时,这样可以使得转轴1更为可靠稳定地转动,使得电机100更为可靠,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4、图7、图11-图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电机100还包括第二端盖组件6和第二滚动轴承7,第二端盖组件6安装于定子组件3的轴向另一端,且第二端盖组件6具有第二轴承室611,第二滚动轴承7位于第二轴承室611内,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与第二端盖组件6导电接触,且第二滚动轴承7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第一端盖组件4和第二端盖组件6通过导电连接件9连接。
由于第二滚动轴承7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转轴1与第一端盖组件4通过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导电接触,第一端盖41与导电件8导电接触,导电件8与第二端盖组件6导电接触,第二端盖组件6与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导电接触,第二滚动轴承7的内圈可以通过转轴1、导电件8、第一端盖组件4、导电连接件9、第二端盖组件6与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导电导通,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与第二滚动轴承7的内圈导通形成为等势体。
这样可以消除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与第二滚动轴承7的内圈之间的电势差,减少第二滚动轴承7的损伤,降低第二滚动轴承7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第二滚动轴承7的寿命,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参照图1-图4、图11-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导电连接件9为导电胶布,导电胶布的至少部分沿着定子组件3的外表面设置,且导电胶布沿着定子组件3的外表面设置的部分粘接于定子组件3的外表面。导电胶布为柔性件,易折叠、易变形,这样可以使得安装人员可以沿着定子组件3的轮廓粘贴导电连接件9,将第一端盖41和第二端盖61导电连接,便于安装,占用空间小,可以使得电机100的结构更为紧凑。
下面参照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多个实施例的电机100。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10,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00包括转轴1、转子组件2、定子组件3、第一端盖组件4、第二端盖组件6、第一滚动轴承5、第二滚动轴承7、导电件8和导电连接件9,转子组件2套设于转轴1的外周侧,且转子组件2相对转轴1固定,定子组件3套设于转子组件2的外周侧,例如转子组件2包括转子线圈和转子铁芯,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
第一端盖组件4安装于定子组件3的远离转轴1的输出端12的轴向一端,第一端盖组件4包括第一端盖41和弹性垫片42,第一端盖41具有第一轴承室411,例如第一端盖组件4安装固定于定子铁芯;第一滚动轴承5套设于转轴1,且第一滚动轴承5位于第一轴承室411内,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41导电接触,且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
第一端盖41的轴向内壁形成有避让凹槽412,弹性垫片42包括主体部422和固定部421,在轴向方向上固定部421夹持在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41的内壁之间,主体部422位于避让凹槽412的敞开侧,且主体部422形成有接触凸起423。
转轴1的轴向端面设有容纳槽11,导电件8设于容纳槽11内,导电件8在轴向上与接触凸起423相对。导电件8与接触凸起423在转轴1的轴向方向导电接触。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位于转轴1的中部,主体部422与避让凹槽412的底壁在轴向方向上的间距H的范围为0.5mm~1mm。
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为点接触,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位于转轴1的中心轴线。例如,接触凸起423包括第一接触面4231,导电件8包括第二接触面81,第一接触面4231与第二接触面81相接触,第一接触面4231为弧形面或球形面,第二接触面81为与转轴1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
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润滑件。例如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中的至少一个为石墨件。
第二端盖组件6安装于定子组件3的靠近转轴1的输出端12的轴向一端,第二端盖组件6包括第二端盖61、第二平垫62和波形垫片63,且第二端盖组件6具有第二轴承室611,第二滚动轴承7位于第二轴承室611内,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与第二端盖组件6导电接触,且第二滚动轴承7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第一端盖组件4和第二端盖组件6通过导电连接件9连接。例如导电连接件9可以为导电胶布。
在轴向上第二平垫62和波形垫片63夹持在第二端盖61的内壁与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之间,波形垫片63相对于第二平垫62靠近第二端盖61的内壁。通过设置第二平垫62和波形垫片63,第二平垫62和波形垫片63可以在轴向上将,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与第二端盖61的内壁隔开,将第二滚动轴承7避开第二轴承室611的倒角,防止第二滚动轴承7与第二端盖61配合过紧而导致第二滚动轴承7拆卸困难,便于将第二滚动轴承7从第二轴承室611取出,便于维修人员检修电机100。
在电机100安装完毕后,波形垫片63可以在轴上对第二滚动轴承7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使得第一滚动轴承5和第二滚动轴承7相对转子组件2固定地更为可靠稳定,使得导电件8于接触凸起423更为可靠地导电接触,从而使得转轴1可以稳定地运行,使得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较小,提高电机100的整体性能。
实施例二:
参照图13和图14,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00包括转轴1、转子组件2、定子组件3、第一端盖组件4、第二端盖组件6、第一滚动轴承5、第二滚动轴承7、导电件8和导电连接件9,转子组件2套设于转轴1的外周侧,且转子组件2相对转轴1固定,定子组件3套设于转子组件2的外周侧,例如转子组件2包括转子线圈和转子铁芯,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
第一端盖组件4安装于定子组件3的远离转轴1的输出端12的轴向一端,第一端盖组件4包括第一端盖41和第一平垫43,第一端盖41具有第一轴承室411,例如第一端盖组件4安装固定于定子铁芯;第一滚动轴承5套设于转轴1,且第一滚动轴承5位于第一轴承室411内,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41导电接触,且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
在轴向上第一平垫43夹持在第一端盖41的内壁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之间,第一平垫43可以将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41的内壁隔开,将第一滚动轴承5避开第一轴承室411的倒角,防止第一滚动轴承5与第一端盖41配合过紧而导致第一滚动轴承5拆卸困难,便于将第一滚动轴承5从第一轴承室411取出,便于维修人员检修、更换第一滚动轴承5、弹性垫片42和导电件8。
第一端盖41的轴向侧壁朝向转轴1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接触凸起423,转轴1的轴向端面设有容纳槽11,导电件8设于容纳槽11内,导电件8在轴向上与接触凸起423相对。导电件8与接触凸起423在转轴1的轴向方向导电接触。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位于转轴1的中部。
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为点接触,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位于转轴1的中心轴线。例如,接触凸起423包括第一接触面4231,导电件8包括第二接触面81,第一接触面4231与第二接触面81相接触,第一接触面4231为弧形面或球形面,第二接触面81为与转轴1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
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润滑件。例如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中的至少一个为石墨件。
第二端盖组件6安装于定子组件3的靠近转轴1的输出端12的轴向一端,第二端盖组件6包括第二端盖61、第二平垫62和波形垫片63,且第二端盖组件6具有第二轴承室611,第二滚动轴承7位于第二轴承室611内,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与第二端盖组件6导电接触,且第二滚动轴承7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第一端盖组件4和第二端盖组件6通过导电连接件9连接。例如导电连接件9可以为导电胶布。
实施例三:
参照图11和图12,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00包括转轴1、转子组件2、定子组件3、第一端盖组件4、第二端盖组件6、第一滚动轴承5、第二滚动轴承7、导电件8和导电连接件9,转子组件2套设于转轴1的外周侧,且转子组件2相对转轴1固定,定子组件3套设于转子组件2的外周侧,例如转子组件2包括转子线圈和转子铁芯,定子组件3包括定子线圈和定子铁芯。
第一端盖组件4安装于定子组件3的远离转轴1的输出端12的轴向一端,第一端盖组件4包括第一端盖41和第一平垫43,第一端盖41具有第一轴承室411,例如第一端盖组件4安装固定于定子铁芯;第一滚动轴承5套设于转轴1,且第一滚动轴承5位于第一轴承室411内,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与第一端盖41导电接触,且第一滚动轴承5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在轴向上第一平垫43夹持在第一端盖41的内壁与第一滚动轴承5的外圈之间。
第一端盖41的轴向侧壁朝向转轴1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容纳槽11,导电件8设于容纳槽11内,接触凸起423设于转轴1的轴向端面,且接触凸起423与转轴1一体成型。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为点接触,接触凸起423与导电件8的接触位置位于转轴1的中心轴线。例如,接触凸起423包括第一接触面4231,导电件8包括第二接触面81,第一接触面4231与第二接触面81相接触,第一接触面4231为弧形面或球形面,第二接触面81为与转轴1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
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润滑件。例如导电件8和接触凸起423中的至少一个为石墨件。
第二端盖组件6安装于定子组件3的靠近转轴1的输出端12的轴向一端,第二端盖组件6包括第二端盖61、第二平垫62和波形垫片63,且第二端盖组件6具有第二轴承室611,第二滚动轴承7位于第二轴承室611内,第二滚动轴承7的外圈与第二端盖组件6导电接触,且第二滚动轴承7的内圈与转轴1导电接触,第一端盖组件4和第二端盖组件6通过导电连接件9连接。例如导电连接件9可以为导电胶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机100。例如电机100可以用于空调器的压缩机,电机100也可以用于空调器的风机。
可选地,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空调器也可以为一体式空调器。在空调器为分体式空调器时,空调器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风机包括空调室内机的室内风机和空调室外机的室外风机,电机100可以用于室内风机,电机100也可以用于室外风机。在空调器为一体式空调器时,空调器可以为移动式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电机100,可以降低电机100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电机100的使用寿命,降低空调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音,延长空调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空调器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轴;
转子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周侧且相对所述转轴固定;
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外周侧;
第一端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定子组件的远离所述转轴的输出端的轴向一端且具有第一轴承室;
第一滚动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导电接触且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导电接触;
其中,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和所述转轴中的一个设有接触凸起且另一个设有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接触凸起在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导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凸起与所述导电件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转轴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凸起与所述导电件为点接触,所述接触凸起与所述导电件的接触位置位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凸起的朝向所述导电件的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为弧形面或球形面;和/或,所述导电件朝向所述接触凸起的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和所述接触凸起中的至少一个为自润滑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件为石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组件或所述转轴的轴向端面设有容纳槽,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和弹性垫片,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内壁形成有避让凹槽,所述弹性垫片包括主体部和固定部,在轴向方向上所述固定部夹持在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端盖的内壁之间,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避让凹槽的敞开侧且形成有所述接触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避让凹槽的底壁在轴向方向上的间距范围为0.5mm~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侧壁朝向所述转轴的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接触凸起,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转轴的轴向端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端盖,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第一端盖的轴向内壁,所述接触凸起设于所述转轴的轴向端面且与所述转轴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端盖组件和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二端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定子组件的轴向另一端且具有第二轴承室,所述第二滚动轴承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室内,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端盖组件导电接触且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导电接触,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和所述第二端盖组件通过导电连接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件为导电胶布,所述导电胶布的至少部分沿着所述定子组件的外表面设置且粘接于所述定子组件的外表面。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CN202222227991.XU 2022-08-23 2022-08-23 电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8102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7991.XU CN218102902U (zh) 2022-08-23 2022-08-23 电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7991.XU CN218102902U (zh) 2022-08-23 2022-08-23 电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2902U true CN218102902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8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7991.XU Active CN218102902U (zh) 2022-08-23 2022-08-23 电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29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44784B2 (en) Compressor and motor device thereof
US9039388B2 (en) Hermetic compressor
CN218102902U (zh) 电机和空调器
EP2226921A2 (en) Electric fan
US7800266B2 (en) Electric motor
CN210490594U (zh) 一种高强度的稳定电机结构
CN218102901U (zh) 电机和空调器
CN218102903U (zh) 电机和空调器
CN107749684B (zh) 外转子电机和具有其的流体驱动装置
CN211116760U (zh) 泵用推力轴承组件及电子水泵
CN210093014U (zh) 一种塑封电机及空调
US20200287439A1 (en) Brushless motor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having the brushless motor
JP7044083B2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の電動送風機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115720016A (zh) 电机和车辆
JP2002098054A (ja) 密閉型圧縮機
JP2540952Y2 (ja) 通電軸受
CN217233883U (zh) 电机动叶轮、电机装置及吸尘器
US20140178221A1 (en) Fluid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assembly, spindle motor including the same, electric blower including the same, and vacuum cleaner including the same
CN218235474U (zh) 涡旋压缩机
CN218678746U (zh) 一种导电结构及电机
CN211209409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9107201U (zh) 轴承电腐蚀抑制结构、电机和车辆
JP4851791B2 (ja) 電動送風機
CN216617952U (zh) 转子机构、电风机及吸尘器
CN214742060U (zh) 泵体组件、转子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