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1042U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01042U CN218101042U CN202222216898.9U CN202222216898U CN218101042U CN 218101042 U CN218101042 U CN 218101042U CN 202222216898 U CN202222216898 U CN 202222216898U CN 218101042 U CN218101042 U CN 2181010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mobile terminal
- key body
- plate
- but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9 reboun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外壳本体、按键、开关和卡扣组件,所述外壳本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以将所述容纳槽分为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允许所述按键贯穿的通孔,用于触发所述开关,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卡扣组件与所述支撑板卡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组件,所述多个第一弹性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按键的边缘,在按键回弹的过程中时,位于边缘的第一弹性组件能够将按键的边缘回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按键与外壳本体之间卡滞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例如安防领域所使用的对讲机,对讲是安防产品的一个必备功能。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对讲,键帽的尺寸越来越大,并且形状不规则,从而导致使用者在按压按键的过程中时,由于按键四角位置以及键帽尖角位置距离键帽中间的支撑点较远,使得按键按压行程过大,易造成卡键、弹性弱等问题,影响性能和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用于降低按键的卡键故障率,提升按键的回弹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本体、按键、开关和卡扣组件;
所述外壳本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以将所述容纳槽分为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允许所述按键贯穿的通孔,用于触发所述开关,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卡扣组件与所述支撑板卡接;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组件,所述多个第一弹性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按键的边缘。
本申请在外壳本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开关与按键的容纳槽,通过按压按键以驱动开关的开闭,同时本申请将多个第一弹性组件间隔设置于按键的边缘,从而使用者在按压按键的过程中时,按键会向靠近开关的位置进行移动,按键在位移的过程中时,会对第一弹性组件进行挤压,待到开关完成触发后,第一弹性组件会对按键施加一个相反于按键按压方向的力,进一步的将按键朝反方向驱动,同时本申请将多个第一弹性组件间隔设置于按键的边缘,在按键回弹的过程中时,位于边缘的第一弹性组件能够将按键的边缘回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按键与外壳本体之间卡滞现象的发生。
此外,本申请将容纳槽通过支撑板分为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并将开关与按键之间分别安装,将按键安装于第一安装槽,从而能够使得按键在触发开关时,具有较长的位移距离,在此基础上,按键能够对第一弹性组件提供足够的施压力,即,能够将第一弹性组件回弹的弹性作用力完全释放至按键上,将按键朝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按键,实现按键的回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按键本体、触压杆,所述触压杆与所述按键本体连接,且所述通孔在所述按键本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压杆在所述按键本体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在所述按键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角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触压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触发所述开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支撑胶垫,所述支撑胶垫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板;
或者,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按键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卡扣和卡板,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所述卡板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且所述卡板用于限制所述卡扣沿所述支撑板到所述按键本体的极限运动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所述第二卡接板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卡接板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卡接板沿所述支撑板到所述按键本体的极限运动距离,所述第二卡接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卡接板的导向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上,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定位组件配合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围绕所述触压杆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所述第二环形挡板围绕所述第一环形挡板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以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二环形挡板形成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板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朝向与所述按键本体的导向环,且所述导向环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向槽所述支撑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弹性面板,所述导向环与所述弹性面板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围绕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环形支撑架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弹性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各部件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整体结构未安装按键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整体结构未安装按键与第二弹性组件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整体结构未安装支撑板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按键本体与第一弹性组件配合剖视图;
图8为图7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第一弹性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外壳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按键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按键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按键立体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外壳本体未安装按键的平面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外壳本体安装有按键的侧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的外壳本体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中另一种卡扣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本体、11-支撑板、1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安装槽、14-通孔、 2-按键本体、21-卡扣、22-触压杆、23-第一环形挡板、24-第二环形挡板、25- 第一卡接板、26-第二卡接板、3-第一弹性组件、4-开关、5-导向环、51-弹性面板、6-环形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外壳本体1、按键、开关4和卡扣组件;
外壳本体1上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11,以将容纳槽分为第一安装槽12与第二安装槽13,按键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2,开关4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3,支撑板11开设有允许按键贯穿的通孔14,用于触发开关4,按键通过卡扣组件与支撑板11卡接;
支撑板11上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组件3,多个第一弹性组件3间隔设置于按键的边缘。
本申请在外壳本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开关4与按键的容纳槽,通过按压按键以驱动开关4的开闭,同时本申请将多个第一弹性组件3间隔设置于按键的边缘,从而使用者在按压按键的过程中时,按键会向靠近开关4的位置进行移动,按键在位移的过程中时,会对第一弹性组件3进行挤压,待到开关4 完成触发后,第一弹性组件3会对按键施加一个相反于按键按压方向的力,进一步的将按键朝反方向驱动,同时本申请将多个第一弹性组件3间隔设置于按键的边缘,在按键回弹的过程中时,位于边缘的第一弹性组件3能够将按键的边缘回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按键与外壳本体1之间卡滞现象的发生。
此外,本申请将容纳槽通过支撑板11分为第一安装槽12与第二安装槽13,并将开关4与按键之间分别安装,将按键安装于第一安装槽12,从而能够使得按键在触发开关4时,具有较长的位移距离,在此基础上,按键能够对第一弹性组件3提供足够的施压力,即,能够将第一弹性组件3回弹的弹性作用力完全释放至按键上,将按键朝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按键,实现按键的回弹。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包括按键本体2、触压杆22,触压杆22与按键本体2连接,且通孔14在按键本体2上的正投影覆盖触压杆22,第一弹性组件 3在按键本体2上的正投影位于按键本体2的角部。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2-图5,按键包括按键本体2、触压杆22,触压杆22与按键本体2连接,且通孔14在按键本体2上的正投影覆盖触压杆 22在按键本体2上的正投影,第一弹性组件3在按键本体2上的正投影位于按键本体2的角部,在上述的结构中,本申请在对按键进行按压的过程中时,首先工作人员接触到按键本体2的表面,将按键本体2所识别的动作信号进行传递至触压杆22上,进一步的,通过所接收的动作信号带动触压杆22向靠近开关4的位置移动,以使得触压杆22触发开关4,进行进一步的操作,方便快捷,同时第一弹性组件3在按键本体2上的正投影位于按键本体2的角部,进一步的将第一弹性组件3设置于按键本体2的角部位置,从而在第一弹性组件3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时,第一弹性组件3能够做到将按键中的各个角部进行回弹,保证了按键本体2角部不会与外壳本体1之间发生卡滞的现象。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按键本体2与触压杆22为一体式结构,在上述结构中,本申请将按键本体2与触压杆22设置为一体式结构,从而使得本申请在保证了按键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按键的灵敏度,此外。一体式结构能够更好的将运动信号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支撑板11上,触压杆22通过第二弹性组件触发开关4。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3,移动终端还包括环形支撑架6,环形支撑架6围绕通孔14设置于支撑板11上,且第二弹性组件与环形支撑架6连接,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环形支撑架6上,由于环形支撑架 6自身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使得第二弹性组件与支撑板11之间不接触,且第二弹性组件中的弹性面板51与开关4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触压杆22在运动的过程中时,会具有较长的位移距离,换而言之,会将第一弹性组件3与第二弹性组件的被压缩距离压缩至极限距离,从而会使得第一弹性组件3与第二弹性组件具有最大的弹性形变作用力,在回弹的过程中时,会对位于边缘的第一弹性组件3能够将按键的边缘回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按键与外壳本体 1之间卡滞现象的发生。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4,在上述的结构中,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支撑板11上,触压杆22通过第二弹性组件触发开关4,本申请增加设置有用于二次回弹的第二弹性组件,在按键本体2 在对开关4进行挤压的过程中时,按键本体2带动触压杆22挤压第二弹性组件,使得第二弹性组件有通孔14的内部发生形变,进而用于触发开关4,此时导致第二弹性组件本身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待到挤压动作完成后,第二弹性组件会发生恢复自身弹性形变的作用,因而会对按键施加一个沿按压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使得按键能够更快的复位,起到二重回弹的效果,此时的按键在经过二次回弹复位后,会更好的进行复位回弹,提升了按键本体2的按压手感。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二弹性组件还包括弹性面板51,导向环5与弹性面板51为一体式结构,在上述结构中,由图中也可以得出,当导向环5插入至导向槽的内部后,此时的导向环5由于延伸至导向槽的内部,进而失去对按键本体2的回弹效果,因此本申请增加有弹性面板51,同时弹性面板51位于触压杆22与开关4之间,在回弹触压杆22的同时,由于弹性面板51自身具有一定的回弹效果,即,降低了触压杆22与开关4直接碰撞接触的效果,避免了开关4的硬性损伤,且弹性面板51能够使得与开关4接触时,开关4 的接触点固定且应力较为平均,平均的应力能够使得开关4在使用时,所承受的力度不变,延长了开关4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5-图6,卡扣组件包括卡扣21和卡板,卡扣21设置于按键本体2上,卡板设置于外壳本体1的内部,并与外壳本体1 连接,且卡板用于限制卡扣21沿支撑板11到按键本体2的极限运动距离,在上述结构中,卡扣21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安装的过程中时,卡扣21通过插入的方式插入至安装槽的内部,且与卡板之间进行卡接,从而会避免按键由外壳本体1上发生脱落的现象,提升了本申请中各个部件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环形挡板23和第二环形挡板24,第一环形挡板23围绕触压杆22设置于按键本体2上,第二环形挡板24围绕第一环形挡板23设置于按键本体2上,以使第一环形挡板23与第二环形挡板 24形成开口朝向支撑板11的导向槽,第二定位部包括朝向与按键本体2的导向环5,且导向环5在支撑板11上的正投影与导向槽支撑板11上的正投影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组件3包括支撑胶垫,支撑胶垫为U型结构, 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支撑板11;
或者,第一弹性组件3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按键本体2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1连接。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7-图10,第一弹性组件3包括支撑胶垫,支撑胶垫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支撑板11,此外由图中所示,图中的支撑胶垫远离支撑板11的一侧与按键本体2相接触,按键本体2在按压的过程中时,由于支撑胶垫为U型结构,因而会使得支撑胶垫自身具有挤压空间,便于对按键本体2进行回弹,进而避免按键角部发生卡滞的现象发生。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弹性组件3包括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按键本体2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11连接,在本申请中,第一弹性组件3可以为弹簧,弹簧内部设置有弹簧杆,以使对弹簧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弹簧再被压缩后,通过会通过回弹,将按键本体2的角部进行回弹。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组件包括卡扣21和卡板,卡扣21设置于按键本体 2上,卡板设置于外壳本体1的内部,并与外壳本体1连接,且卡板用于限制卡扣21沿支撑板11到按键本体2的极限运动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按键本体2上,第二定位部设置于第二弹性组件上,按键通过定位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连接。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11-图12,移动终端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按键本体2上,第二定位部设置于第二弹性组件上,第二弹性组件与按键通过定位组件配合定位,在上述结构中,本申请增加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组件,从而人工在将按键安装外壳本体1上的过程中时,仅需要通过定位组件,将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之间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匹配,即可完成对按键定位安装,换而言之,在此基础上,触压杆22的延长线方向穿过开关4的触点端,因此在触压杆22运动的过程中时,会准确的对开关4进行触发,提升了按键安装过程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13-图15,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环形挡板 23和第二环形挡板24,第一环形挡板23围绕触压杆22设置于按键本体2上,第二环形挡板24围绕第一环形挡板23设置于按键本体2上,以使第一环形挡板23与第二环形挡板24形成开口朝向支撑板11的导向槽,第二定位部包括朝向与按键本体2的导向环5,且导向环5在支撑板11上的正投影与导向槽支撑板11上的正投影重合,在上述结构中,安装于按键上的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24能够形成有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尺寸大于第二弹性组件外表面的尺寸,因而按键在安装的过程中时,在按键本体2只需要将导向环5插入至导向槽的内部,此时的触压杆22恰好处于通孔14的内部,且不与通孔14的内侧壁相接触,在触压杆22触发开关4的过程中时,提高了按键安装的准确性。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16-图18,由图中可知,按键本体2的截面为不规则形状,同时按键在安装于外壳本体1的内部后,部分突出于外壳本体1,此种设计则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使用者手动操作按键本体2,便于使用者对按键本体2进行按压,简单快捷。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19,此为外壳本体1未安装按键的示意图,其中由图中能够清晰的得出,环形支撑架6与第二弹性组件分别位于支撑板11 的表面,且环形设置,同时在环形支撑架6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卡扣组件的安装孔,卡扣21由此安装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由于卡扣21为L型结构,因此会使得卡扣21与支撑板11之间卡接,防止了按键脱落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安装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参照图20,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接板25和第二卡接板26,第一卡接板25设置于按键本体2上,第二卡接板 26设置于外壳本体1的内部,并与外壳本体1连接,且第二卡接板26用于限制第一卡接板25沿支撑板11到按键本体2的极限运动距离,第二卡接板26 具有朝向第一卡接板25的导向面,由图中可知,卡接组件变为第一卡接板25 和第二卡接板26,通过两个卡板之间的高度差进行限位,在安装的过程中时,第一卡接板25沿朝向第二卡接板26的方向进行插入,同样通过柔性的第一卡接板25以及导向面的作用,使得第一卡接板25能够与第二卡接板26卡接,实现限位,在使用的过程中时,第二卡接板26会对第一卡接板25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按键由外壳本体1上发生脱落。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导向面靠近第一卡接板25的一端距离支撑板11 具有第一距离,导向面远离第一卡接板25的一端距离支撑板11具有第二距离,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在上述结构中,导向面为一个具有一定坡度的坡度面,从而使得第一卡接板25沿朝向第二卡接板26的方向进行插入的过程中时,会对第一卡接板25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第一卡接板25插入至容纳槽的内部,使得第二卡接板26会对第一卡接板25限位,避免按键由外壳本体1上发生脱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本体、按键、开关和卡扣组件;
所述外壳本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以将所述容纳槽分为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允许所述按键贯穿的通孔,用于触发所述开关,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卡扣组件与所述支撑板卡接;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弹性组件,所述多个第一弹性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按键的边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按键本体、触压杆,所述触压杆与所述按键本体连接,且所述通孔在所述按键本体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压杆在所述按键本体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在所述按键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角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触压杆通过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触发所述开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支撑胶垫,所述支撑胶垫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板;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按键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卡扣和卡板,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所述卡板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且所述卡板用于限制所述卡扣沿所述支撑板到所述按键本体的极限运动距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所述第二卡接板设置于所述外壳本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外壳本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卡接板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卡接板沿所述支撑板到所述按键本体的极限运动距离,所述第二卡接板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卡接板的导向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上,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按键通过所述定位组件配合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环形挡板和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围绕所述触压杆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所述第二环形挡板围绕所述第一环形挡板设置于所述按键本体上,以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二环形挡板形成开口朝向所述支撑板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朝向与所述按键本体的导向环,且所述导向环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正投影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弹性面板,所述导向环与所述弹性面板为一体式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围绕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且与所述环形支撑架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弹性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16898.9U CN218101042U (zh) | 2022-08-23 | 2022-08-23 | 一种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16898.9U CN218101042U (zh) | 2022-08-23 | 2022-08-23 | 一种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01042U true CN218101042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4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16898.9U Active CN218101042U (zh) | 2022-08-23 | 2022-08-23 | 一种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01042U (zh) |
-
2022
- 2022-08-23 CN CN202222216898.9U patent/CN2181010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192582B (zh) | 按键开关及具有该按键开关的键盘 | |
KR200162411Y1 (ko) | 키이보오드 스위치 | |
CN110047675B (zh) | 按键结构及终端设备 | |
CN218101042U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15050598A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276352B (zh) | 一种按键结构及终端 | |
CN215883497U (zh) | 锁止机构和行车记录仪 | |
CN219286259U (zh) | 按键结构 | |
CN214312987U (zh) |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12032923U (zh) | 按键结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 |
CN219390050U (zh) |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CN113830217A (zh) | 一种按键操作装置及电动辅助自行车 | |
CN220796528U (zh) | 一种具有触发行程的按键开关及用于马桶的踢脚开关 | |
CN220774179U (zh) | 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 |
CN220509896U (zh) | 一种静音微动开关 | |
CN219534356U (zh) | 按键组件以及控制器 | |
CN219832477U (zh) | 报警按钮 | |
CN217719395U (zh) | 一种按键结构及家用电器 | |
CN215770939U (zh) | 一种防卡死按键及按键组 | |
CN216749653U (zh) | 一种按键装置及割草机 | |
CN219457399U (zh) | 汽车一键启动开关 | |
CN219435739U (zh) | 一种五向轻触开关 | |
CN114171839B (zh) | 电池固定结构及游戏手柄 | |
CN216288086U (zh) | 一种耐用的轻触开关 | |
CN215871508U (zh) | 保护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Shandong City,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Shandong City, Qingdao Province, Jiangxi City Road No. 11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