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0671U - 吉他 - Google Patents

吉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0671U
CN218100671U CN202222222460.1U CN202222222460U CN218100671U CN 218100671 U CN218100671 U CN 218100671U CN 202222222460 U CN202222222460 U CN 202222222460U CN 218100671 U CN218100671 U CN 218100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guitar
case
button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24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亚锋
洪文博
王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aile 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aile 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aile 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aile Somatosenso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24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0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0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0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吉他,包括琴颈和琴箱,琴颈和琴箱插接配合,吉他还包括按压组件和复位弹簧,按压组件包括按钮和卡接部,按钮的一端外露,按钮与琴颈和琴箱中的一个滑动连接,另一个上设有能够与卡接部插接以将琴颈和琴箱锁定的卡槽,按钮能够被按压以驱动卡接部动作使卡接部退出卡槽;复位弹簧能够使卡接部具备插入卡槽的运动趋势。如此设计,使得吉他可以拆分成琴颈和琴箱两部分,减少体积方便外出携带,而且,按压组件与卡槽的限位设计简化了琴箱与琴颈的拆装工作,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吉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吉他。
背景技术
吉他作为乐队中的主要表演乐器,愈加收到大众青睐,而且越来越多的吉他爱好也喜欢带着吉他在户外进行表演,但其大体积对于人们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随着科技进步,新型的吉他已经不再依赖弦的震动使琴箱内部空气振动发声,一部分人通过消减琴箱的体积,减少吉他整体体积,这虽然方便了携带,但在演奏时,由于失去了琴箱对于手臂的支撑,演奏者极易出现手臂酸痛等不适感。
因此部分人群维持了琴箱原有大小及形状,并选择了将琴颈与琴箱可拆卸连接,在外出时,可以将琴颈与琴箱分离,减小吉他的整体占用空间,方便携带;使用时,再通过螺栓将琴颈与琴箱连接。
但采用螺栓连接琴颈与琴箱时,需要借助拆装工具,具有拆装不便,拆装效率低,而且拆卸的螺栓易丢失等问题,实际应用中发现该种方式并不受演奏者欢迎。
因此,亟需一种吉他,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吉他,能够不借助其他工具就可以完成琴颈与琴箱的拆装。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吉他,包括琴颈和琴箱,上述琴颈和上述琴箱插接配合,上述吉他还包括:
按压组件,上述按压组件包括按钮和卡接部,上述按钮的一端外露,上述按钮与上述琴颈和上述琴箱中的一个滑动连接,另一个上设有能够与上述卡接部插接以将上述琴颈和上述琴箱锁定的卡槽,上述按钮能够被按压以驱动上述卡接部动作使上述卡接部退出上述卡槽;
复位弹簧,上述复位弹簧能够使上述卡接部具备插入上述卡槽的运动趋势。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琴颈设置有插接部,上述琴箱设置有插槽。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琴颈上设有第一避让孔,上述按钮的一端外露,另一端穿过上述第一避让孔后连接于上述卡接部;
上述琴颈上设有第二避让孔,上述琴箱上设有上述卡槽;上述卡槽能够与上述第二避让孔正对使上述卡接部的一端能够穿出第二避让孔后进入上述卡槽。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按压组件还包括连接件,上述按钮与上述卡接部通过上述连接件相连,且位于上述连接件的同一侧;
上述琴颈内设置有限位板,上述第一避让孔位于上述琴颈内的开口端面为限位面,上述复位弹簧夹设于上述限位板和上述连接件之间,上述连接件能够选择性地抵接于上述限位面和上述限位板。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压部上具有按压面,上述连接件与上述限位板抵接时,上述限位面位于上述连接件和上述按压面之间;
和/或,上述第二避让孔具有位于上述琴颈内的第一开口端面,上述卡接部具有能够面朝上述卡槽底壁的壁面,上述壁面始终位于第一开口端面背对上述琴颈内腔的一侧。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第一方向和上述卡接部进出上述卡槽的方向垂直,上述第二避让孔设于上述插接部,上述卡槽设于上述插槽面朝上述第二避让孔的内壁;
上述卡接部上设有导向面,用于在将上述插槽与上述插接部插接的过程中,使上述琴颈能够通过上述导向面作用于上述卡接部以使上述卡接部能够退入上述第二避让孔内。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琴颈和上述琴箱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上述卡接部与上述卡槽卡接时,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电连通。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插槽具有插入插接部的插口,上述第二连接器设于上述插槽面朝插口的第一内壁,上述第一连接器设于上述插接部正对上述第一内壁的第一端面。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插接部为工字型导轨。
作为上述吉他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琴箱或上述琴颈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提示上述第一连接器与上述第二连接器是否连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吉他,琴箱与琴颈插接配合可以使得琴箱与琴颈的连接位置可以快速对齐,按压组件的卡接部与卡槽插接,以锁定琴箱与琴颈的连接状态。当需要拆卸琴箱与琴颈时,卡接部自卡槽中退出,插接部与插槽失去限制,可以解除连接关系。如此设计,既可以实现琴箱与琴颈的快速拆装,并且在拆装过程中,也不再需要其他工作辅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吉他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吉他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琴颈;11、插接部;12、限位板;13、第一连接器;
2、琴箱;21、卡槽;22、插槽;221、限位凸起;23、第二连接器;
3、按压组件;31、按钮;32、卡接部;33、连接件;
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吉他,包括琴颈1和琴箱2,且琴颈1和琴箱2沿第一方向插接配合。如此设计,可是实现琴颈1和琴箱2的初步连接。示例性地,琴颈1设置有插接部11,琴箱2设置有插槽22。
为了方便将琴颈1和琴箱2锁定,吉他还包括按压组件3和复位弹簧4,按压组件3包括按钮31和卡接部32,按钮31的一端外露,按钮31与琴颈1和琴箱2中的一个滑动连接,另一个上设有能够与卡接部32插接以将琴颈1和琴箱2锁定的卡槽21,按钮31能够被按压以驱动卡接部32脱离卡槽21;复位弹簧4使得能够使卡接部32具备沿第二方向插入卡槽21的运动趋势。示例性地,将卡接部32进出卡槽21插接的方向记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可选的,琴颈1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按钮31的一端外露,另一端穿过第一避让孔后连接于卡接部32;琴颈1上设有第二避让孔,琴箱2上设有卡槽21;卡槽21能够与第二避让孔正对使卡接部32的一端能够穿出第二避让孔后进入卡槽21。示例性地,第二避让孔设于插接部11,卡槽21设于插槽22面朝第二避让孔的内壁。
吉他的拆卸过程如下:按压按钮31,使得卡接部32沿第二方向自卡槽21中退出,此时可以施加外力于琴颈1,使插接部11沿第一方向自插槽22中退出,实现琴颈1与琴箱2分离。在撤掉施加至琴颈1上的外力后,复位弹簧4将会使按钮31和卡接部32复位,按钮31的操作部伸出第一避让孔,卡接部32伸出第二避让孔。
吉他的安装过程如下:施加外力于琴颈1,使插接部11沿第一方向滑动插入与插槽22,这一过程中,卡槽21沿第一方向与插接部11插接的入口端端面将会作用于卡接部32,使卡接部32退入第二避让孔,复位弹簧4蓄能;在卡槽21正对第二避让孔时,卡接部32将会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从第二避让孔穿出并伸入卡槽21内,使卡接部32与卡槽21卡接,以锁定插接部11与插槽22的连接状态,防止琴颈1与琴箱2分离。
可选的,按压组件3还包括连接件33,按钮31与卡接部32通过连接件33相连且设置于连接件33的同一侧。如此设计,简化了按压组件3的结构,方便安装,且复位弹簧4既可以实现卡接部32沿第二方向的复位,又可以实现按钮31的复位。
可选的,琴颈1内设置有限位板12,第一避让孔位于琴颈1内的开口端面为限位面,复位弹簧4夹设于限位板12和连接件33之间,连接件33能够选择性地抵接于限位面和限位板12。不仅可以实现弹簧的安装,还可以对按钮31和卡接部32的移动进行限位。
可选地,按压部上具有按压面,连接件33与限位板12抵接时,限位面位于连接件33和按压面之间。如此设计,可以避免按压部完全退出第一避让孔而缩回琴颈1内,避免按钮31卡滞。第二避让孔具有位于琴颈1内的第一开口端面,卡接部32具有能够面朝卡槽21底壁的壁面,壁面始终位于第一开口端面背对琴颈1内腔的一侧。如此设计,可以避免卡接部32完全退出第二避让孔而缩回琴颈1内,避免卡接部32卡滞。
将琴颈1和琴箱2拆卸后卡接部32会暴露于琴颈1外,当琴箱2与琴颈1插接时,卡接部32会阻碍琴箱2与琴颈1的插接。虽然可以通过按压按钮31的方式,使卡接部32退入卡槽21内,但操作较为繁琐。为此,可选的,卡接部32上设有导向面,用于在将插槽22与插接部11插接的过程中,使琴颈1能够通过导向面作用于卡接部32以使卡接部32能够退入第二避让孔内。
如此设计,在将琴颈1沿第一方向与琴箱2插接的过程中,卡接部32的导向面与插槽22的入口端面接触后,导向面将第一方向的作用力,部分转化为第二方向的作用力,使得卡接部32沿第二方向退入第二避让孔内,此时复位弹簧4蓄能,当第二避让孔正对与卡槽21时,复位弹簧4恢复弹性形变,卡接部32自第二避让孔内滑出并伸入卡槽21内,由复位弹簧4持续作用于卡接部32,保持卡接部32与卡槽21的插接关系,从而将琴颈1和琴箱2锁定。
可选的,限位板12与琴颈1通过多个紧固件如螺栓连接。如此设计,即便频繁按压按钮31,限位板12也不会与琴颈1脱离,失去限位作用。
可选的,吉他还包括琴弦,琴弦安装于琴箱2。由于新一代吉他不在依靠琴弦与琴箱2共鸣发生声响,为了方便琴颈1与琴箱2拆分,琴弦仅安装于琴箱2,避免了琴弦参与到琴颈1与琴箱2的拆装中。
可选的,琴颈1和琴箱2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3和第二连接器23,卡接部32与卡槽21卡接时,第一连接器13与第二连接器23电连通。琴颈1与琴箱2内分别安装有对应的电器模块,两个连接器连通后,分处于琴箱2与琴颈1中的电器模块连接,能够相互传递信号。
具体的,插槽22具有插入插接部11的插口,第二连接器23设于插槽22面朝插口的第一内壁,第一连接器13设于插接部11正对第一内壁的第一端面。
可选的,插接部11为工字型导轨。插槽22的相对两侧间隔设置有沿第三方向相向延伸的限位凸起221,插接部11对应的设计为工字型导轨,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部及两个限位部之间的形成的滑槽,琴颈1与琴箱2进行插接时,限位凸起221与滑槽滑动连接,限位凸起221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端面分别可以与两个限位部抵接,以限制琴颈1与琴箱2沿第二方向的相对移动,且两个限位凸起221的相对设置,使得插接部11被限位凸起221限制了沿第三方向的移动,如此设计,通过限位凸起221与工字型导轨的滑动配合,限制了琴箱2与琴颈1插接过程中及完成插接时沿第二、第三方向的移动,以便第一连接器13与第二连接器23在连接时的对接,不需要进行对齐,且可以保持两个连接器相对稳定的连接状态。
可选的,第一连接器13与第二连接器23均为磁吸式连接器。如此设计,简化了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在插接部11与插槽22完成连接后,连接器即可完成连接,插接部11与插槽22分离时,连接器立即断联,避免了连接器的连接结构对琴箱2与琴颈1的插接造成干涉。
于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器还可以为点触式连接器、卡槽式连接器或是其他常用的连接器。
可选的,为了方便使用,琴颈1和琴箱2其中之一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提示第一连接器13与第二连接器23是否连通,用以直观的显示琴箱2与琴颈1是否完全连接。
此外,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吉他,包括琴颈(1)和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颈(1)和所述琴箱(2)沿第一方向插接配合,所述吉他还包括:
按压组件(3),所述按压组件(3)包括按钮(31)和卡接部(32),所述按钮(31)的一端外露,所述按钮(31)与所述琴颈(1)和所述琴箱(2)中的一个滑动连接,另一个上设有能够与所述卡接部(32)插接以将所述琴颈(1)和所述琴箱(2)锁定的卡槽(21),所述按钮(31)能够被按压以驱动所述卡接部(32)动作使所述卡接部(32)退出所述卡槽(21);
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4)能够使所述卡接部(32)具备插入所述卡槽(21)的运动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颈(1)设置有插接部(11),所述琴箱(2)设置有插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颈(1)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按钮(31)的一端外露,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避让孔后连接于所述卡接部(32);
所述琴颈(1)上设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琴箱(2)上设有所述卡槽(21);所述卡槽(21)能够与所述第二避让孔正对使所述卡接部(32)的一端能够穿出第二避让孔后进入所述卡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3)还包括连接件(33),所述按钮(31)与所述卡接部(32)通过所述连接件(33)相连,且位于所述连接件(33)的同一侧;
所述琴颈(1)内设置有限位板(12),所述第一避让孔位于所述琴颈(1)内的开口端面为限位面,所述复位弹簧(4)夹设于所述限位板(12)和所述连接件(33)之间,所述连接件(33)能够选择性地抵接于所述限位面和所述限位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按压部上具有按压面,所述连接件(33)与所述限位板(12)抵接时,所述限位面位于所述连接件(33)和所述按压面之间;
和/或,所述第二避让孔具有位于所述琴颈(1)内的第一开口端面,所述卡接部(32)具有能够面朝所述卡槽(21)底壁的壁面,所述壁面始终位于第一开口端面背对所述琴颈(1)内腔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卡接部(32)进出所述卡槽(21)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二避让孔设于所述插接部(11),所述卡槽(21)设于所述插槽(22)面朝所述第二避让孔的内壁;
所述卡接部(32)上设有导向面,用于在将所述插槽(22)与所述插接部(11)插接的过程中,使所述琴颈(1)能够通过所述导向面作用于所述卡接部(32)以使所述卡接部(32)能够退入所述第二避让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颈(1)和所述琴箱(2)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器(13)和第二连接器(23),所述卡接部(32)与所述卡槽(21)卡接时,所述第一连接器(13)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3)电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2)具有插入插接部(11)的插口,所述第二连接器(23)设于所述插槽(22)面朝插口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连接器(13)设于所述插接部(11)正对所述第一内壁的第一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11)为工字型导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琴箱(2)或所述琴颈(1)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连接器(13)与所述第二连接器(23)是否连通。
CN202222222460.1U 2022-08-23 2022-08-23 吉他 Active CN218100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2460.1U CN218100671U (zh) 2022-08-23 2022-08-23 吉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2460.1U CN218100671U (zh) 2022-08-23 2022-08-23 吉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0671U true CN218100671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8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2460.1U Active CN218100671U (zh) 2022-08-23 2022-08-23 吉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06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62115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
CN111355100B (zh) 插头连接器
CN218100671U (zh) 吉他
CN217485868U (zh) 一种以太网线端连接器
CN209843991U (zh) 一种具有集成导向结构的连接器
CN112612087B (zh) 一种插头壳体组件、推拉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CN110927892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
CN217468974U (zh) 一种带二次锁的电池用线对板连接器
CN110554466B (zh) 一种防尘推夹及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
CN111262093B (zh) 一种免拔式两方向均可插入的usb插座
CN208461102U (zh) 插头
CN219696821U (zh) 一种具有定位装置的连接器
CN218677697U (zh) 储能连接器
CN217656160U (zh) 电连接器
CN219513392U (zh) 一种弯头储能连接器
CN212908208U (zh) 一种可取卸防脱出的连接器端子结构
CN218448733U (zh) 一种工业连接器的卡接式外壳结构
CN215528064U (zh) 对插连接装置及连接设备
CN220510390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1318824U (zh) 配接mt型光纤接触件的光纤连接器
CN220603753U (zh) 一种嵌入式预端接mpo光纤盒
CN220155690U (zh)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CN219067372U (zh) 一种方便接插且可自动退出的连接器
CN219718591U (zh) 一种便于插接的线路板
CN110492276B (zh) 印制板连接器壳体、印制板连接器及印制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