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7759U - 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7759U
CN218097759U CN202222031352.6U CN202222031352U CN218097759U CN 218097759 U CN218097759 U CN 218097759U CN 202222031352 U CN202222031352 U CN 202222031352U CN 218097759 U CN218097759 U CN 218097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prism
vehicle
fram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313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德礼
刘英培
陈阳
张涛
刘文伟
彭旭民
陈忠宇
曾兴维
阮希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China Railwa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China Railwa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China Railway Bridg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td, China Railwa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MBEC
Priority to CN2022220313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7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7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7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棱镜装置,其包括:车体、平衡装置和棱镜,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和平衡杆,支架设置于车体上,平衡杆的中点通过平衡轴转动连接于支架上,平衡轴水平布置,平衡杆两端均设有平衡组件,两个平衡组件关于平衡杆的中点对称;棱镜设置于平衡杆上,且位于平衡杆的中点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车体上装载棱镜,代替了测量人员手持棱镜依次到各指定测点,减少了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的平衡装置,保证棱镜在整个测量工作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避免车体在移动过程中的颠簸导致棱镜高度的变化所带来的测量误差,还能提高测量工作的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新建桥梁在竣工验收或桥梁在运营过程中,为了解桥梁的技术状况,需对桥梁进行线形测量,桥面线形测量时,通常是纵向测量三条线,即桥面上游侧、下游侧和桥面中心线。
传统的线形测量是由一名测量人员在桥外架设全站仪,另一名测量人员手持棱镜依次到各指定测点,操作棱镜的测量人员需在桥面各测点间穿行,且到达每个测量点,均需手动调平棱镜,再用对讲机通知全站仪操作人员进行测量,依照传统的测量方式,操作棱镜的测量人员穿行在桥面,存在安全隐患,且每个测点均需手动调平棱镜,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棱镜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操作棱镜的测量人员穿行在桥面,存在安全隐患,且每个测点均需手动调平棱镜,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棱镜装置,其包括:
车体;
平衡装置,所述平衡装置包括支架和平衡杆,所述支架设置于车体上,所述平衡杆的中点通过平衡轴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所述平衡轴水平布置,所述平衡杆两端均设有平衡组件,两个所述平衡组件关于平衡杆的中点对称;
棱镜,所述棱镜设置于平衡杆上,且位于平衡杆的中点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包括:
车架;
测距轮,所述测距轮与车架连接;
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设置于车架上,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测距轮电连接;
无线数据发射器,所述无线数据发射器设置于车架上,所述无线数据发射器与数据采集装置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组件包括:
平衡箱,所述平衡箱悬挂于平衡杆两端;
测距设备,所述测距设备安装于平衡箱上,所述测距设备与数据采集装置电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组件还包括:
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平衡箱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车体上;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于底座上表面,所述支撑架通过平衡轴与平衡杆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于底座上表面;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一连接架上;
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通过平衡轴与平衡杆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加固块,所述加固块连接于支撑架表面,所述加固块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减震垫。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衡杆顶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棱镜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棱镜装置,通过在车体上装载棱镜,代替了测量人员手持棱镜依次到各指定测点,减少了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的平衡装置,保证棱镜在整个测量工作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避免车体在移动过程中的颠簸导致棱镜高度的变化所带来的测量误差,还能提高测量工作的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10、减震垫;11、测距轮;12、无线数据发射器;13、车架;14、数据采集装置;
2、平衡装置;20、支架;200、底座;201、支撑架;202、加固块;21、平衡杆;22、平衡组件;220、平衡箱;221、配重块;222、测距设备;23、平衡轴;
3、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棱镜装置,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操作棱镜的测量人员穿行在桥面,存在安全隐患,且每个测点均需手动调平棱镜,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棱镜装置,其包括:
车体1;
平衡装置2,平衡装置2包括支架20和平衡杆21,支架20设置于车体1上,平衡杆21的中点通过平衡轴23转动连接于支架20上,平衡轴23水平布置,平衡杆21两端均设有平衡组件22,两个平衡组件22关于平衡杆21的中点对称;
棱镜3,棱镜3设置于平衡杆21上,且位于平衡杆21的中点处。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车体1上装载棱镜3,代替了测量人员手持棱镜3依次到各指定测点,减少了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的平衡装置2,保证棱镜3在整个测量工作中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避免车体1在移动过程中的颠簸导致棱镜3高度的变化所带来的测量误差,还能提高测量工作的测试效率。
车体1上可以安装摄像头,使车体1在移动时,工作人员实时了解车体1的位置信息,在进行测量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于第一个测点处,开始测量,第一个测点测试完成后,操作车体1至下一个测点处,车体1在移动时,平衡杆21两端上下晃动,车体1到达第二个测点位置处后,平衡组件22使棱镜3可以保持平衡,两个平衡组件22保持与桥面有相同的距离,棱镜3配合在桥外架设的全站仪测试第二个测点的高程,(高程指的是测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桥梁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测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桥梁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称假定高程),然后重复以上步骤,完成一条测线的高程测量工作;完成一条测线的测量工作后,将车体1移至下一条测线的第一个测点处,完成下一条测线的测量工作,通过车体1代替操作人员移动棱镜3,提高了测量时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车体1包括:
车架13;
测距轮11,测距轮11与车架13连接;
数据采集装置14,数据采集装置14设置于车架13上,数据采集装置14与测距轮11电连接;
无线数据发射器12,无线数据发射器12设置于车架13上,无线数据发射器12与数据采集装置14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车架13上带有测距轮11,是为了通过测距轮11测得的数据推算车体1在桥上的位置,车体1直走时,对于存在纵坡的桥梁,车体1的位置可以通过测得的距离和桥梁的竖曲线计算得出,对于不存在纵坡的桥梁,车体1距离第一个测点的位置即等于测距轮11测得的距离,数据采集装置14采集测距轮11测得的数据,无线数据发射器12将该数据发射到云端再在显示设备上显示,使工作人员可以得到测距轮11测得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平衡组件22包括:
平衡箱220,平衡箱220悬挂于平衡杆21两端;
测距设备222,测距设备222安装于平衡箱220上,测距设备222与数据采集装置14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平衡杆21顶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与棱镜3可拆卸连接,棱镜3与安装孔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卡接固定,或者棱镜3与安装孔上均开设有螺纹槽,使棱镜3与安装孔螺纹连接。
利用平衡杆21和平衡箱220可以将棱镜3自动调平,平衡杆21两端各悬挂一个平衡箱220,且保证配重相同后平衡杆21两端的平衡箱220总重相等,是为了保证在整个测量工作中平衡杆2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两个平衡箱220内均安装测距设备222,测距设备222可以为激光测距仪,通过测距设备222测试平衡箱220至桥面的距离,可以用于修正测量过程中由于车体1运动过程中棱镜3高度变化带来的误差,修正桥面高程的实测值,避免因为车体1在移动过程中的颠簸导致棱镜3高度的变化所带来的测量误差,在车体1到达测点后,可以通过测距设备222测量的距离判断平衡杆21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当平衡杆21处于水平状态时在使用棱镜3进行测量,例如,当两个测距设备222测量的距离相同时,此时棱镜3平衡;当两个测距设备222测量的距离不同时,此时可以知道车体1运动过程中高度变化会给棱镜3测量带来的误差,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等待一段时间使平衡杆21处于静止状态,当平衡杆21处于静止状态后两个测距设备222测量的距离依然不同,可以调整车体1的位置使两个测距设备222测量的距离相同,使棱镜3处于平衡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平衡组件22还包括:
配重块221,配重块221设置于平衡箱220内。
本实施例中,配重块221对平衡箱220进行配重,配重后平衡杆21两端的平衡箱220总重相等,保证平衡杆21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支架20包括:
底座200,底座200设置于车体1上;
支撑架201,支撑架201设置于底座200上表面,支撑架201通过平衡轴23与平衡杆21连接。
本实施例中,将平衡杆21设置于支撑架201上,使棱镜3处于一定的高度位置,方便棱镜3配合全站仪进行测量。
为了方便调节棱镜3的高度,支撑架201包括: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设置于底座200上表面;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一连接架上;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第二连接架通过平衡轴23与平衡杆2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通过测距轮11测得的数据推算车体1在桥上的位置后,判断是否需要使驱动装置调整棱镜3高度,使棱镜3可以配合桥外架设全站仪对桥梁进行线形测量,当需要调整棱镜3高度时,使电动推杆工作,使第二连接架和第一连接架的距离发生变化,进而使棱镜3所处的高度发生改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支架20还包括:
加固块202,加固块202连接于支撑架201表面,加固块202下表面与底座200上表面连接。
通过设置加固块202使支撑架201与底座200连接的更稳定,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为了减轻车体1在运动过程中的震动,车体1与支架20之间设置有减震垫10。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车体(1);
平衡装置(2),所述平衡装置(2)包括支架(20)和平衡杆(21),所述支架(20)设置于车体(1)上,所述平衡杆(21)的中点通过平衡轴(23)转动连接于支架(20)上,所述平衡轴(23)水平布置,所述平衡杆(21)两端均设有平衡组件(22),两个所述平衡组件(22)关于平衡杆(21)的中点对称;
棱镜(3),所述棱镜(3)设置于平衡杆(21)上,且位于平衡杆(21)的中点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包括:
车架(13);
测距轮(11),所述测距轮(11)与车架(13)连接;
数据采集装置(14),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4)设置于车架(13)上,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4)与测距轮(11)电连接;
无线数据发射器(12),所述无线数据发射器(12)设置于车架(13)上,所述无线数据发射器(12)与数据采集装置(14)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22)包括:
平衡箱(220),所述平衡箱(220)悬挂于平衡杆(21)两端;
测距设备(222),所述测距设备(222)安装于平衡箱(220)上,所述测距设备(222)与数据采集装置(14)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组件(22)还包括:
配重块(221),所述配重块(221)设置于平衡箱(220)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包括:
底座(200),所述底座(200)设置于车体(1)上;
支撑架(201),所述支撑架(201)设置于底座(200)上表面,所述支撑架(201)通过平衡轴(23)与平衡杆(21)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1)包括:
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设置于底座(200)上表面;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第一连接架上;
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二连接架与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通过平衡轴(23)与平衡杆(2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还包括:
加固块(202),所述加固块(202)连接于支撑架(201)表面,所述加固块(202)下表面与底座(200)上表面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1)与支架(20)之间设置有减震垫(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棱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杆(21)顶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棱镜(3)可拆卸连接。
CN202222031352.6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Active CN218097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1352.6U CN218097759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31352.6U CN218097759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7759U true CN21809775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4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31352.6U Active CN218097759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7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4652B (zh) 一种高效高精度白车身静刚度测量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10425977B (zh) 一种接触轨几何参数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2070052B (zh) 一种电梯平衡系数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8801548B (zh) 车辆质心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CN209446782U (zh) 可同时多测线进行隧道衬砌无损检测的检测台车
CN210464365U (zh) 一种接触轨几何参数检测装置
CA1134133A (en) Vehicle body and frame alignment apparatus
CN218097759U (zh) 一种车载棱镜装置
KR20110127491A (ko) 차량용 모듈의 충격 시험기
CN201951492U (zh) 铁路运输超限检测仪
CN212008263U (zh) 一种水平转体球铰界面摩阻力的测定装置
JP2005114425A (ja) 車載計量装置
CN213394216U (zh) 一种土木工程测量用三脚架
CN216272704U (zh) 一种集装箱货车精准卸车辅助装置
CN111413273B (zh) 一种水平转体球铰界面摩阻力的测定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1977946U (zh) 一种基于imu组合导航的轨道检测仪
CN109341837B (zh) 一种用于轨道称重单元检定的测力方法及便携式液压测力装置
CN212506455U (zh) 一种用于基桩高应变法检测的测试装置
CN210712470U (zh) 路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01952077U (zh) 一种电梯平衡系数的测量装置
CN111981998A (zh) 一种变压器油箱变形量测量组件、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206960252U (zh) 车辆架车工况模拟试验台
CN106152902A (zh) 车身高度测量装置及车辆配重快速测量方法
CN214793000U (zh) 激光式铁路货车整车落成高度数据测量装置
CN216711402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轨道数据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