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402U - 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96402U CN218096402U CN202222348393.8U CN202222348393U CN218096402U CN 218096402 U CN218096402 U CN 218096402U CN 202222348393 U CN202222348393 U CN 202222348393U CN 218096402 U CN218096402 U CN 2180964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uct
- area
- adsorption
- outlet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和吸附转轮,壳体形成有风道,吸附转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内,且与风道对应。吸附转轮具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且第二吸附区域位于第一吸附区域的外周缘,第一吸附区中设置有第一填料,第二吸附区中设置有第二填料。在空气处理模块运行时,第一填料可对经过空气的水分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经过空气加湿或除湿,第二填料可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实现对经过空气的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具有干式加湿功能的空调中,一般都是对干式吸湿材料所吸附的水分进行脱离,并使其随着空气流至室内或者室外,以实现加湿或者除湿功能。但功能还是单一,不能满足,不能满足用户对空气净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空调器功能单一,不能解决用户对空气净化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和吸附转轮,所述壳体形成有风道,所述吸附转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风道对应;
所述吸附转轮具有第一吸附区和第二吸附区,且第二吸附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区域的外周缘,所述第一吸附区中设置有第一填料,所述第二吸附区中设置有第二填料;
在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运行时,所述第一填料可对经过空气的水分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经过空气加湿或除湿,所述第二填料可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实现对经过空气的净化。
本实施例通过在吸附转轮上设置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从而在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运行时实现加湿与净化同时进行或除湿与净化同时进行,从而可以提升客户的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料和所述第二填料中一个为亲水性沸石,另一个为疏水性沸石,所述空气经过亲水性沸石时,所述亲水性沸石可对经过的空气加湿或去湿,所述空气经过疏水性沸石时,所述疏水性沸石可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中一个设置为亲水性沸石,另一个为疏水性沸石,从而利亲水性沸石对经过的空气加湿或去湿,而利用疏水性沸石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加热模块、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且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所述吸附转轮具有第一风道对应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第二风道对应的第二区域,且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对应有部分所述第一吸附区和所述第二吸附区;
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机和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
所述第一风机运行可使空气由所述第一风道流入壳体并经所述第一区域吸湿和吸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后流出所述壳体;
第二风机运行可使空气由所述第二风道流入所述壳体,并经所述加热模块后流经所述第二区域脱湿和脱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后流出所述壳体。
本实施例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一风机,从而在空气经过时可以利用吸附转轮的第一区域对经过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机恢复性有机物进行吸附,而设置第二风道和加热模块,从而在空气经过时第二区域,可将吸附在第二区域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及有机性挥发物拖走,从而使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实现连续性工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转轮还具有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具有部分所述第一吸附区和部分所述第二吸附区,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均扇形排布;
所述壳体还具有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第三区域对应,且与所述第二风道连通;
第二风机运行可使空气由所述第三风道流入所述壳体,并经所述第三区域预加热后流入所述第二风道,再经所述加热模块后流经所述第二区域脱湿和脱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后流出所述壳体。
本实施设置第三区域,在空气经过第三区域时,第三区域可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可以进行热量回收,以节约加热模块的功率。并且降温后的第三区域在转东第一区域时,还可以提高其吸附能力。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包括吸附进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
所述吸附进风风道位于所述吸附转轮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吸附区和所述第二吸附区均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吸附进风风道,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均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的另一侧,且均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与所述第一吸附区域对应,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吸附区域对应,在所述第一风机运行时,第一风机可通过所述吸附进风风道吸入空气,并使部分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一吸附区和部分经过所述第二吸附区,并分别由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排出壳体;
所述第二风道包括脱附进风风道、第三出风风道和第四出风风道;所述脱附进风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吸附区和所述第二吸附区均对应,所述第三出风风道和所述第四出风风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另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吸附区和所述第二吸附区对应,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脱附进风风道,所述第二风机运行,可使空气依次流经脱附进风风道和加热模块,再分别经过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一吸附区和所述第二吸附区后再分别流入对应的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再经所述第三出风风道和所述第四出风风道流出壳体。
本实施例将第一风道设置为吸附进风风道、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可将净化后的空气和脱湿后的空气分开,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将第二风道设置为脱附进风风道、第三出风风道和第四出风风道,从而可以将加湿后的空气和带有有机性挥发物的空气分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料为亲水性沸石,所述第二填料为疏水性沸石;
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吸附区对应,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与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吸附区对应;
所述第三出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吸附区对应,所述第四出风风道与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吸附区对应;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旁通风道和第二旁通风道;
所述第一旁通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风道与所述第三出风风道连通;
所述第一阀板设置于第一出风风道内,所述第二阀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内;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加湿模式下,所述第一阀板可打开所述第一旁通风道,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所述第二阀板可打开所述第二旁通风道,关闭所述第三出风风道;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阀板可关闭所述第一旁通风道,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所述第二阀板可打开所述第三出风风道,关闭所述第二旁通风道。
本申请设置第一旁通风道、第二旁通风道、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可通过控制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让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实现加湿和净化或脱湿和净化。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显热换热器,所述第一显热换热器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风道。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设置第一显热换热器,由于除湿后的空气因水分吸附热而升温,用第一显热换热器回收这部分的吸附热和净化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净化空气的温度,降低空调负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料为亲水性沸石,所述第二填料为疏水性沸石;
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吸附区对应,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与第一区域的所述第二吸附区对应;
所述第三出风风道与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吸附区对应,所述第四出风风道与第二区域的所述第二吸附区对应;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阀板和第四阀板,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三旁通风道和第四旁通风道;
所述第三旁通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连通,所述第四旁通风道与所述第四出风风道连通;
所述第三出风风道和所述第四出风风道之间设置有连通口;
所述第三阀板设置第三旁通风道,所述第四阀板设置在所述连通口;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显热换热器和第四显热换热器;
所述第三显热换热器设置于第一出风风道、第二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三旁通风道,且所述第一出风风道通过所述第二显示热器连通;
所述第三显热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脱附进风风道和第四旁通通道。
本实施例设置第三显热换热器和第四显热换热器可以对热量进行回收,节省功耗。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五阀板,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之间设置通气口,所述第五阀板设置于所述通气口。
本实施通过设置第五阀板,从而可以利用第五阀板实现对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之间的连通关系进行调整,从而可以第三显热换热器可以做到选择性利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在吸附转轮上设置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从而在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运行时实现加湿与净化同时进行或除湿与净化同时进行,从而可以提升客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的吸附转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加湿运行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除湿运行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增加第一显热换热器后在加湿运行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增加第一显热换热器后在除湿运行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增加第三显热换热器和第三换热显热器后在加湿运行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增加第三显热换热器和第三换热显热器后在除湿运行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增加第五阀板后在加湿运行时的风路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增加第五阀板后在除湿运行时的风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10-壳体;111-风道;113-第一风道;115-第二风道;117-第三风道;119-吸附进风风道;121-第一出风风道;123-第二出风风道;125-脱附进风风道;127-第三出风风道;129-第四出风风道;131-第一阀板;133-第二阀板;135-第一旁通风道;137-第二旁通风道;139-第三阀板;141-第四阀板;144-第三旁通风道;145-第四旁通风道;147-连通口;149-通气口;150-吸附转轮;151-第一吸附区;153-第二吸附区;155-第一填料;157-第二填料;159-第一区域;161-第二区域;163-第三区域;171-加热模块;173-第一风机;175-第二风机;177-第一显热换热器;179-第三显热换热器;181-第四显热换热器;183-第五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管道连接,可实现对室内空气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机设置有干式空气处理模模块,该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可以实现加湿和净化或除湿和净化功能。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包括壳体110和吸附转轮150,壳体110形成有风道111,吸附转轮150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10内,且与风道111对应;
吸附转轮150具有第一吸附区151和第二吸附区153,且第二吸附区153域位于第一吸附区151域的外周缘,第一吸附区151中设置有第一填料155,第二吸附区153中设置有第二填料157。在空气处理模块运行时,第一填料155可对经过空气的水分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经过空气加湿或除湿,第二填料157可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实现对经过空气的净化。
本实施例通过在吸附转轮150上设置第一填料155和第二填料157,从而在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运行时实现加湿与净化同时进行或除湿与净化同时进行,从而可以提升客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填料155和第二填料157中一个为亲水性沸石,另一个为疏水性沸石,空气经过亲水性沸石时,亲水性沸石可对经过的空气加湿或去湿,空气经过疏水性沸石时,疏水性沸石可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本申请中将第一填料155和第二填料157中一个设置为亲水性沸石,另一个为疏水性沸石,从而利亲水性沸石对经过的空气加湿或去湿,而利用疏水性沸石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第一吸附区151为圆形,第一吸附区151填充的为疏水性沸石,第二吸附区153为圆环形,第二吸附区153设置的为亲水性沸石。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还包括加热模块171、第一风机173和第二风机175。风道111包括第一风道113和第二风道115,且第一风道113和第二风道115的两端均与壳体110外部连通。吸附转轮150具有第一风道113对应的第一区域159和与第二风道115对应的第二区域161,且第一区域159和第二区域161均对应有部分第一吸附区151和第二吸附区153。第一风机173设置于第一风道113,第二风机175和加热模块171设置于第二风道115。第一风机173运行可使空气由第一风道113流入壳体110并经第一区域159吸湿和吸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后流出壳体110。第二风机175运行可使空气由第二风道115流入壳体110,并经加热模块171后流经第二区域161脱湿和脱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后流出壳体110。
本实施例设置第一风道113和第一风机173,从而在空气经过时可以利用吸附转轮150的第一区域159对经过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机恢复性有机物进行吸附,而设置第二风道115和加热模块171,从而在空气经过时第二区域161,可将吸附在第二区域161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及有机性挥发物拖走,从而使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实现连续性工作。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转轮150还具有第三区域163,第三区域163具有部分第一吸附区151和部分第二吸附区153,第一区域159、第二区域161和第三区域163均扇形排布。壳体110还具有第三风道117,第三风道117与第三区域163对应,且与第二风道115连通。第二风机175运行可使空气由第三风道117流入壳体110,并经第三区域163预加热后流入第二风道115,再经加热模块171后流经第二区域161脱湿和脱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后流出壳体110。
本实施设置第三区域163,在空气经过第三区域163时,第三区域163可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可以进行热量回收,以节约加热模块171的功率。并且降温后的第三区域163在转东第一区域159时,还可以提高其吸附能力。
需要说明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在工作时,吸附转轮150处于转动状态。吸附转轮150会在第一风道113、第二风道115和第三风道117之间转动,从而实现吸附-脱附-冷却的循化工程以实现连续性工作。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13包括吸附进风风道119、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3。吸附进风风道119与书外连通。吸附进风风道119位于吸附转轮150的一侧,且与第一区域159的第一吸附区151和第二吸附区153均对应连通。第一风机173设置于吸附进风风道119。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3均设置于吸附转轮150的另一侧,且均于壳体110外部连通,第一出风风道121与第一吸附区151域对应,第二出风风道123与第二吸附区153域对应。第一出风风道121与室内连通,第二出风风道123与室外连通。在第一风机173运行时,第一风机173可通过吸附进风风道119吸入室外的空气,并使部分空气经过第一区域159的第一吸附区151和部分经过第二吸附区153,并分别由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3排出壳体110,以将脱湿后的空气排向室外,而将净化后的空气排向室内从而实现向室内输送净化空气。第二风道115包括脱附进风风道125、第三出风风道127和第四出风风道129。脱附进风风道125设置于第二区域161的一侧,且与第二区域161的第一吸附区151和第二吸附区153均对应,脱附进风风道125与室外连通。第三出风风道127和第四出风风道129设置于第二区域161的另一侧,且分别与第二区域161的第一吸附区151和第二吸附区153对应。第三出风风道127与室外连通,第四出风风道129与室内连通。加热模块171设置于脱附进风风道125,第二风机175运行,可使室外空气依次流经脱附进风风道125和加热模块171,再分别经过第二区域161的第一吸附区151和第二吸附区153后再分别流入对应的第三风道117和第四风道111,再经第三出风风道127和第四出风风道129流出壳体110,从而将加湿空气送入室内,而将脱附的含义二氧化碳和有机性挥发物的空气排向室外。
本实施例将第一风道113设置为吸附进风风道119、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3,可将净化后的空气和脱湿后的空气分开,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将第二风道115设置为脱附进风风道125、第三出风风道127和第四出风风道129,从而可以将加湿后的空气和带有有机性挥发物的空气分开。
请参照图1、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还包括第一阀板131和第二阀板133,壳体110上还设置有第一旁通风道135和第二旁通风道137。第一旁通风道135与第一出风风道121连通,且与室外连通。第二旁通风道137与第三出风风道127连通,且与室内连通。第一阀板131设置于第一出风风道121内,第二阀板133设置在第二旁通风道137内。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在加湿模式下,第一阀板131可打开第一旁通风道135,关闭第一出风风道121,第二阀板133可打开第二旁通风道137,关闭第三出风风道127。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在除湿模式下,第一阀板131可关闭第一旁通风道135,打开第一出风风道121,第二阀板133可打开第三出风风道127,关闭第二旁通风道137。
本申请设置第一旁通风道135、第二旁通风道137、第一阀板131和第二阀板133可通过控制第一阀板131和第二阀板133让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实现加湿和净化或脱湿和净化。
请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还包括第一显热换热器177,第一显热换热器177部分设置于第一出风风道121,部分设置在第二出风风道123。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风道113和第二风道115设置第一显热换热器177,由于除湿后的空气因水分吸附热而升温,用第一显热换热器177回收这部分的吸附热量和净化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净化空气的温度,降低空调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显热交换器工作原理是除湿后的空气和净化后的空气呈正交叉方式流经换热器芯体时,由于气流分隔板两侧气流存在着温差,两股气流通过分隔板时呈现传热现象,引起显热交换过程。从而在冬季运行时可以利用第一显热换热器177实现热量回收。
请参照图6和图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还包括第三阀板139和第四阀板141,壳体110上还设置有第三旁通风道144和第四旁通风道145。第三旁通风道144与第二出风风道123连通,第四旁通风道145与第四出风风道129连通。第三出风风道127和第四出风风道129之间设置有连通口147。第三阀板139设置第三旁通风道144,第四阀板141设置在连通口147。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还包括第三显热换热器179和第四显热换热器181。第三显热换热器179设置于第一出风风道121、第二出风风道123和第三旁通风道144,且第一出风风道121通过第二显示热器连通。第三显热换热器179设置于脱附进风风道125和第四旁通通道。本实施例设置第三显热换热器179和第四显热换热器181可以对热量进行回收,节省功耗。
请参照图8和图9,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还包括第五阀板183,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3之间设置通气口149,第五阀板183设置于通气口149。
本实施通过设置第五阀板183,从而可以利用第五阀板183实现对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3之间的连通关系进行调123整,从而可以第三显热换热器179可以做到选择性利用。
综上本实施提供的空调器和干式空气处理模块100其能够在加湿的同时实现空气净化,或在去湿的同时实现空气净化,并且能够利用显热换热器实现热量的回收。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和吸附转轮(150),所述壳体(110)形成有风道(111),所述吸附转轮(15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且与所述风道(111)对应;
所述吸附转轮(150)具有第一吸附区(151)和第二吸附区(153),且第二吸附区(153)域位于所述第一吸附区(151)域的外周缘,所述第一吸附区(151)中设置有第一填料(155),所述第二吸附区(153)中设置有第二填料(157);
在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运行时,所述第一填料(155)可对经过空气的水分进行处理,以实现对经过空气加湿或除湿,所述第二填料(157)可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实现对经过空气的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155)和所述第二填料(157)中一个为亲水性沸石,另一个为疏水性沸石,所述空气经过亲水性沸石时,所述亲水性沸石可对经过的空气加湿或去湿,所述空气经过疏水性沸石时,所述疏水性沸石可吸附经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加热模块(171)、第一风机(173)和第二风机(175);
所述风道(111)包括第一风道(113)和第二风道(115),且所述第一风道(113)和所述第二风道(115)的两端均与所述壳体(110)外部连通;
所述吸附转轮(150)具有第一风道(113)对应的第一区域(159)和与所述第二风道(115)对应的第二区域(161),且所述第一区域(159)和所述第二区域(161)均对应有部分所述第一吸附区(151)和所述第二吸附区(153);
所述第一风机(173)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13),所述第二风机(175)和所述加热模块(171)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115);
所述第一风机(173)运行可使空气由所述第一风道(113)流入壳体(110)并经所述第一区域(159)吸湿和吸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后流出所述壳体(110);
第二风机(175)运行可使空气由所述第二风道(115)流入所述壳体(110),并经所述加热模块(171)后流经所述第二区域(161)脱湿和脱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后流出所述壳体(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转轮还具有第三区域(163),所述第三区域(163)具有部分所述第一吸附区和部分所述第二吸附区,所述第一区域(159)、所述第二区域(161)和所述第三区域(163)均扇形排布;
所述壳体(110)还具有第三风道(117),所述第三风道(117)与所述第三区域(163)对应,且与所述第二风道(115)连通;
第二风机(175)运行可使空气由所述第三风道(117)流入所述壳体(110),并经所述第三区域(163)预加热后流入所述第二风道(115),再经所述加热模块(171)后流经所述第二区域(161)脱湿和脱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物后流出所述壳体(11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13)包括吸附进风风道(119)、第一出风风道(121)和第二出风风道(123);
所述吸附进风风道(119)位于所述吸附转轮(150)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区域(159)的所述第一吸附区(151)和所述第二吸附区(153)均对应连通,所述第一风机(173)设置于所述吸附进风风道(119),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123)均设置于所述吸附转轮(150)的另一侧,且均于所述壳体(110)外部连通,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与所述第一吸附区(151)域对应,所述第二出风风道(123)与所述第二吸附区(153)域对应,在所述第一风机(173)运行时,第一风机(173)可通过所述吸附进风风道(119)吸入空气,并使部分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区域(159)的所述第一吸附区(151)和部分经过所述第二吸附区(153),并分别由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123)排出壳体(110);
所述第二风道(115)包括脱附进风风道(125)和第三出风风道(127)和第四出风风道(129),所述脱附进风风道(125)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61)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区域(161)的所述第一吸附区(151)和所述第二吸附区(153)均对应,所述第三出风风道(127)和所述第四出风风道(129)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61)的另一侧,且分别与所述第二区域(161)的所述第一吸附区(151)和所述第二吸附区(153)对应,所述加热模块(171)设置于所述脱附进风风道(125),所述第二风机(175)运行,可使空气依次流经脱附进风风道(125)和加热模块(171),再分别经过第二区域(161)的所述第一吸附区(151)和所述第二吸附区(153)后再分别流入对应的第三风道(117)和第四风道(111),再经所述第三出风风道(127)和所述第四出风风道(129)流出壳体(1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155)为亲水性沸石,所述第二填料(157)为疏水性沸石;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阀板(131)和第二阀板(133),所述壳体(110)上还设置有第一旁通风道(135)和第二旁通风道(137);
所述第一旁通风道(135)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连通,所述第二旁通风道(137)与所述第三出风风道(127)连通;
所述第一阀板(131)设置于第一出风风道(121)内,所述第二阀板(133)设置在所述第二旁通风道(137)内;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加湿模式下,所述第一阀板(131)可打开所述第一旁通风道(135),关闭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所述第二阀板(133)可打开所述第二旁通风道(137),关闭所述第三出风风道(127);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在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阀板(131)可关闭所述第一旁通风道(135),打开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所述第二阀板(133)可打开所述第三出风风道(127),关闭所述第二旁通风道(1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显热换热器(177),所述第一显热换热器(177)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出风风道(12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155)为亲水性沸石,所述第二填料(157)为疏水性沸石;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阀板(139)和第四阀板(141),所述壳体(110)上还设置有第三旁通风道(144)和第四旁通风道(145);
所述第三旁通风道(144)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123)连通,所述第四旁通风道(145)与所述第四出风风道(129)连通;
所述第三出风风道(127)和所述第四出风风道(129)之间设置有连通口(147);
所述第三阀板(139)设置第三旁通风道(144),所述第四阀板(141)设置在所述连通口(147);
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三显热换热器(179)和第四显热换热器(181);
所述第三显热换热器(179)设置于第一出风风道(121)、第二出风风道(123)和所述第三旁通风道(144),且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通过所述第三显热换热器(179)连通;
所述第三显热换热器(179)设置于所述脱附进风风道(125)和第四旁通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式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五阀板(183),所述第一出风风道(121)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123)之间设置有通气口(149),所述第五阀板(183)设置于所述通气口(149)。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空气处理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48393.8U CN218096402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48393.8U CN218096402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96402U true CN218096402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5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48393.8U Active CN218096402U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96402U (zh) |
-
2022
- 2022-09-01 CN CN202222348393.8U patent/CN2180964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05548B2 (ja) | 換気空調装置 | |
CN106338113A (zh) | 冷冻转轮混合除湿装置 | |
JP4455363B2 (ja) | 除加湿装置及び換気システム | |
CN1789840A (zh) | 除加湿装置 | |
CN217482906U (zh) |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器 | |
JP4258930B2 (ja) | 除加湿装置、除加湿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
CN218096402U (zh) | 干式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217482852U (zh) | 无水加湿模块和空调器 | |
CN112303743B (zh) | 用于加湿吸醛的装置及空调 | |
CN107676888A (zh) | 复合空气净化除湿的转轮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2303739B (zh) | 用于加湿换新风的装置及空调 | |
JP4161495B2 (ja) | 吸着式空調装置 | |
CN217540877U (zh) | 空气湿度调节装置 | |
CN216522000U (zh) | 无水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 |
CN219868241U (zh) | 一种带调节阀板的除湿机 | |
CN2911508Y (zh) | 室内或场所内增湿、除湿、节能换气装置 | |
JPH0894122A (ja) | 吸着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除加湿装置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JP2002273148A (ja) | 調湿機 | |
CN221259002U (zh) | 一种车间空气调节装置 | |
JPH11182902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09771775U (zh) | 一种节能且高效的转轮除湿机 | |
KR100352430B1 (ko) | 실내 제습 시스템과 실내 가습 시스템을 갖는 공기조화시스템 및 그 운전 제어방법 | |
CN207279849U (zh) | 转轮热回收吸湿空调箱 | |
JP2833241B2 (ja) | 乾式除加湿装置 | |
CN214209982U (zh) | 一种新型沸石转轮进风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