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8286U - 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8286U
CN218088286U CN202221279208.8U CN202221279208U CN218088286U CN 218088286 U CN218088286 U CN 218088286U CN 202221279208 U CN202221279208 U CN 202221279208U CN 218088286 U CN218088286 U CN 218088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table
driving device
take
assembly
moun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792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学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c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792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8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8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8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属于转盘收线设备领域,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驱动装置、升降组件、传动组件和转盘组件;传动组件与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传动组件的顶端设有固定件;升降组件包括底座、连杆机构和第二驱动装置;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适于与传动组件滑动连接的转动件;转盘组件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上转盘与固定件固定连接;下转盘与转动件固定连接;下转盘上设有用于收线的收线棒,收线棒适于穿过上转盘;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收线棒旋转;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收线棒升降;成卷的线能够自动从收线棒上脱离并且留在上转盘上,不需要用户人工拔出收线棒上成卷的线。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盘收线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材的外表面有一层塑料或者橡胶制成的保护层,线材经过剥线机剥线后,线材需要按照设定的长度剪裁后再进行收线,现有的转盘收线装置的转盘无法升降,待转盘收线完成后,用户需要手动将收纳成线卷形状的线从转盘上的收线棒上拔出,由于线在收线棒上缠绕的较紧,因此用户手动取线十分耗费力气;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取出成卷的线的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所涉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装置、升降组件、传动组件和转盘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顶端设有固定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座、连杆机构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适于与所述传动组件滑动连接的转动件;
所述转盘组件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下转盘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下转盘上设有用于收线的收线棒,所述收线棒适于穿过所述上转盘;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收线棒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收线棒升降。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设有多个,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连杆机构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底座两侧的连杆机构。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小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一过孔,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二过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顶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其中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过孔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过孔固定连接。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第一过孔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过孔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沿所述旋转轴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凹槽;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固定键,所述固定键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相匹配。
优选地或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轴承座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下方;所述传动组件的旋转轴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轴承座。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壳体旋转。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上转盘上均匀设有多条圆矩形过孔;所述下转盘上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圆矩形过孔相匹配;并且所述收线棒与所述安装孔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收线棒的顶端设有单小孔,所述收线棒的顶端的形状为削尖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下转盘上的收线棒用于收线,待收线完成后,下转盘带动收线棒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环绕在收线棒上成卷的线受到上转盘的阻挡,使得成卷的线从收线棒上脱离并且留在上转盘上,不需要用户人工拔出收线棒上成卷的线,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位于底座两侧的连杆机构通过连接板相连接,多个连杆机构能够同时上下运动,相比单个连杆机构,多个连杆机构上下运动时使得下转盘更加平稳。
(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键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相匹配;在上转盘和下转盘旋转过程中,固定键和旋转轴、转动件、固定件之间的周向固定以传递扭矩,固定键抵住固定件和转动件;使得旋转轴通过固定键能够同时带动上转盘和下转盘转动。
(4)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的旋转轴由上至下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座、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轴承座,限制旋转轴晃动,提高旋转轴旋转时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与下壳体转动连接,当转盘组件工作时,上壳体关闭,提高安全性;待收线完成后,上壳体打开,便于用户取出成卷的线。
(6)本实用新型的收线棒的顶端设有单小孔,用户使用长杆套进单小孔中以拆卸收线棒;收线棒通过与不同的安装孔相匹配,调节收线棒之间的间隙;收线棒的顶端的形状为削尖状,便于成卷的线从收线棒上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传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壳体1、上壳体11、下壳体12、
第一驱动装置2、
升降组件3、底座31、连杆机构32、第二驱动装置33、转动件34、第二过孔341、第二凹槽342、连接板35、第一安装孔351、第二安装孔352、轴承353、
传动组件4、固定件41、第一过孔411、第一凹槽412、旋转轴42、第三凹槽421、固定键43、
转盘组件5、上转盘51、圆矩形过孔511、下转盘52、收线棒521、单小孔522、安装孔523、
第一轴承座6、
第二轴承座7、
第三驱动装置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构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参阅图1至图8,本实施例的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驱动装置2、升降组件3、传动组件4、转盘组件5、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和第三驱动装置8。
具体的,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2、升降组件3、传动组件4和转盘组件5;第一驱动装置2可选用减速电机和普通电机,本实施例选用减速电机;第一驱动装置2水平设置,其中第一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竖直设置;传动组件4竖直设置,并且传动组件4与第一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传动组件4的顶端设有固定件41;升降组件3包括底座31、连杆机构32和第二驱动装置33;第二驱动装置33选用气缸;连杆机构32包括四根连杆,四根连杆组成四边形,其中连杆机构32的底端与底座31固定连接,顶端设有适于与传动组件4滑动连接的转动件34;转盘组件5包括上转盘51和下转盘52,上转盘51和下转盘52同心设置;上转盘51与固定件41固定连接;下转盘52与转动件34固定连接;下转盘52上设有收线棒521,收线棒521用于收线,并且收线棒521穿过上转盘51并伸出;第一驱动装置2驱动收线棒521旋转;第二驱动装置33驱动收线棒521升降;待收线完成后,下转盘52带动收线棒521向下运动,运动过程中,环绕在收线棒521上的成卷的线受到上转盘51的阻挡,使得成卷的线从收线棒521上脱离并且留在上转盘51上,不需要用户人工拔出收线棒521上成卷的线,更加省时省力。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32设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底座31的两侧;连杆机构32的上方设有连接板35,连接板35用于连接底座31两侧的连杆机构32;相比单个连杆机构32,上下运动时更加平稳。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转动件34与连接板35转动连接;连接板35的中心处竖直设有第一安装孔351和第二安装孔352;第一安装孔351与第二安装孔352同心设置,第二安装孔352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孔351的直径;第一安装孔351为通孔;第二安装孔352设置在连接板35的底部,第二安装孔352的深度小于连接板35的厚度;第二安装孔352内设有轴承353,轴承353的外圈与第二安装孔352固定连接;转动件34上端设置在连接板35上,转动件34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351和第二安装孔352并伸出,转动件34的下端与轴承353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件34的最下端还设有螺纹,连接板35的底部还设有挡圈,挡圈套设置转动件34的下端上,挡圈的下方设有螺纹套,螺纹套与转动件34的最下端的螺纹相配合,用于防止轴承353从第二安装孔352中脱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固定件41的中心处设有竖直的第一过孔411,第一过孔411为穿孔,转动件34的中心处设有竖直的第二过孔341,第二过孔341也为穿孔;传动组件4包括旋转轴42,旋转轴42的底端与第一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旋转轴42的顶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第二过孔341与第一过孔411,其中旋转轴42与第二过孔341滑动连接,旋转轴42与所述第一过孔411固定连接;第一过孔411上设有第一凹槽412,第二过孔341上设有第二凹槽342,旋转轴42上设有沿旋转轴4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凹槽421;传动组件4还包括固定键43,固定键43与第一凹槽412、第二凹槽342和第三凹槽421相匹配;在固定件41和转动件34旋转过程中,固定键43和旋转轴42、转动件34、固定件41之间的周向固定以传递扭矩,固定键43抵住固定件41和转动件34;使得旋转轴42通过固定键43能够同时带动固定件41和转动件34转动;当转动件34停止转动后,转动件34还能沿着旋转轴42和固定键43上下滑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轴承座6和第二轴承座7;第一轴承座6位于第一驱动装置2的上方,第二轴承座7位于第一驱动装置2的下方;传动组件4的旋转轴42由上至下依次穿过第一轴承座6、第一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和第二轴承座7;第一轴承座6和第二轴承座7限制旋转轴42晃动,提高旋转轴42旋转时的稳定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的一端与下壳体12的一端铰接;下壳体12的侧面设有第三驱动装置8,第三驱动装置8选用气缸;第三驱动装置8的输出端与上壳体11连接;第三驱动装置8驱动上壳体11旋转;当转盘组件5工作时,上壳体11关闭,提高安全性;待收线完成后,上壳体11打开,便于取出收好的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上转盘51上均匀设有四条圆矩形过孔511;下转盘52上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孔523,安装孔523的位置与圆矩形过孔511相匹配;收线棒521与安装孔523可拆卸式连接;收线棒521通过与不同的安装孔523相匹配,收线棒521的顶端设有单小孔522,用户使用长杆套进单小孔522中以拆卸收线棒;收线棒521通过与不同的安装孔523相匹配,调节收线棒521之间的间隙;收线棒521的顶端的形状为削尖状,便于成卷的线从收线棒521上脱离。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其工作过程作出简要说明:
首先第三驱动装置8驱动上壳体11打开,用户将线的一端别在收线棒521的安装孔523上,第三驱动装置8驱动上壳体11关闭;此时上转盘51与上壳体11的上表面平齐;第一驱动装置2通过旋转轴42依次驱动转动件34、与转动件34固定连接的下转盘52,固定件41、与固定件41固定连接的上转盘51同时转动,从而带动下转盘52上的收线棒521转动,进而完成收线的工作;
待收线完成后,第二驱动装置33驱动连杆机构32升降,连杆机构32通过连接板35带动转动件34移动,此时转动件34沿着传动组件4的旋转轴4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与转动件34固定连接的下转盘5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收线棒521向下移动;
在收线棒521向下移动过程中,卷绕在收线棒521上的线受到上转盘51的阻挡而停留在上转盘51上;第三驱动装置8驱动上壳体11打开,用户取出停留在上转盘51上的线,第三驱动装置8再次驱动上壳体11关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装置、升降组件、传动组件和转盘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顶端设有固定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座、连杆机构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适于与所述传动组件滑动连接的转动件;
所述转盘组件包括上转盘和下转盘;所述上转盘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下转盘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所述下转盘上设有用于收线的收线棒,所述收线棒适于穿过所述上转盘;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收线棒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收线棒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设有多个,分别位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连杆机构的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底座两侧的连杆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同心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安装孔为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深度小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第一过孔,所述转动件上设有第二过孔;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顶端由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第一过孔,其中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过孔滑动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过孔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孔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过孔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旋转轴上设有沿所述旋转轴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三凹槽;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固定键,所述固定键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轴承座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下方;所述传动组件的旋转轴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轴承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侧面设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上壳体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上均匀设有多条圆矩形过孔;所述下转盘上均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与所述圆矩形过孔相匹配;并且所述收线棒与所述安装孔可拆卸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棒的顶端设有单小孔,所述收线棒的顶端的形状为削尖状。
CN202221279208.8U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Active CN218088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9208.8U CN218088286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9208.8U CN218088286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8286U true CN218088286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1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79208.8U Active CN218088286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8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5285B (zh) 一种色带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8088286U (zh) 一种升降式转盘收线装置
CN113401728B (zh) 一种纺丝自动卷绕设备及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0538502U (zh) 一种传统手工面条的制面上杆机
CN216736928U (zh) 一种漆包铜圆线换盘装置
CN213583492U (zh) 一种分线圈全自动组装线
CN111794593B (zh) 一种户外围栏用铁丝安装设备
CN210287614U (zh) 功能性再生聚酯纤维专用卷绕装置
CN220245073U (zh) 一种键合丝绕线机
CN215364259U (zh) 一种管材缠绕电线装置
CN220926110U (zh) 一种水文监测用浮标投放装置
CN217478718U (zh) 一种双转盘收线装置
CN213326077U (zh) 钢丝绳收卷装置
CN113879907B (zh) 一种漆包线绕线装置及工艺
CN219443263U (zh) 一种共模电感生产用切脚装置
CN216189970U (zh) 漆包线绕线装置
CN218457399U (zh) 一种假发生产用卷管机
CN213695846U (zh) 一种假发发帘的自动收卷装置
CN220223058U (zh) 新型铜杆加工后牵引器
CN109623378A (zh) 矩形钢管拉结筋旋转式穿筋及在线切筋装置
CN207069841U (zh) 双头工装自动绕线机
CN219746893U (zh) 卷收器的安全带拉带嵌装机构
CN213486803U (zh) 一种基于水果加工的自动化削皮机
CN220912348U (zh) 一种移动式监测装置
CN220367808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制造用绕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