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2717U - 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82717U
CN218082717U CN202221901066.4U CN202221901066U CN218082717U CN 218082717 U CN218082717 U CN 218082717U CN 202221901066 U CN202221901066 U CN 202221901066U CN 218082717 U CN218082717 U CN 218082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eyeball
joint
simulated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010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ngbao Engine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ngyu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ngyu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ngyu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010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82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82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82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通过翻转机构和偏转机构,协同调动仿真眼球多角度转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通过对眼球结构的更改,极大的提高了仿真眼球运动的顺畅性,简化了机械结构,减少了装配环节,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结构不能流畅的多角度运动,且结构臃肿的问题。

Description

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仿人机器人领域,现有的一些仿真机器人的眼球结构不能流畅、多角度的运动。还有一些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单一,眼球结构臃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以解决现有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结构不能流畅的多角度运动,且结构臃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包括:
用于安装于仿真机器人的头部结构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开设有竖向设置的两贯孔,两所述贯孔交错设置;
仿真眼球,所述仿真眼球通过万向节安装于所述支承板的侧部,所述仿真眼球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两侧和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两侧;
翻转机构,包括竖向安装于一所述贯孔中的第一电机和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连接有沿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径向设置的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与所述仿真眼球的上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联动轴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联动轴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仿真眼球的上侧;以及
偏转机构,包括竖向安装于另一所述贯孔中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联动轴,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连接有沿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径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联动轴呈Z形,所述第二联动轴的上端枢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联动轴的下端铰接于所述仿真眼球的右侧。
进一步的,所述仿真眼球呈半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节位于所述仿真眼球的球心位置,使得所述仿真眼球绕所述球心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联动轴包括:
上轴节,所述上轴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板;
设置于所述上轴节的下方的下轴节,所述下轴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仿真眼球的右侧,所述上轴节和所述下轴节分别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以及
竖向设置的连接节,连接于所述上轴节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轴节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板竖设有第一枢轴,所述上轴节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枢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板竖设有第二枢轴,所述第一联动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枢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轴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联动轴和所述第二联动轴分别球铰连接于所述仿真眼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通过翻转机构和偏转机构,协同调动仿真眼球多角度转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通过对眼球结构的更改,极大的提高了仿真眼球运动的顺畅性,简化了机械结构,减少了装配环节,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包括:支承板1、仿真眼球2、翻转机构3和偏转机构4。
支承板1开设有竖向设置的两贯孔。两贯孔在水平方向上交错设置。支承板1用于安装于仿真机器人的头部结构,以模拟人类眼部结构
仿真眼球2通过万向节21安装于支承板1的侧部。仿真眼球2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两侧、以及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两侧。
翻转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和第一联动轴33。第一电机31竖向安装于一贯孔中。第一电机31的第一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板32。第一传动板32沿第一输出轴的径向设置。第一传动板32与仿真眼球的上侧相对设置。第一联动轴33的一端枢接于第一传动板32。第一联动轴33的另一端铰接于仿真眼球2的上侧。
偏转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和第二联动轴43。第二电机41竖向安装于另一贯孔中。第二电机41与第一电机31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第二电机41的第二输出轴连接有沿第二输出轴的径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板42。第二联动轴43呈Z形。第二联动轴43的上端枢接于第二传动板42。第二联动轴43的下端铰接于仿真眼球2的右侧。
在偏转机构不主动动作的情况下,翻转机构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动板的转动,第一联动轴拉扯仿真眼球的上侧,使得仿真眼球以万向节为轴心向下或向上做翻转动作。
相应的,在翻转机构不主动动作的情况下,偏转机构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传动板的转动,第二联动轴拉扯仿真眼球的右侧,使得仿真眼球以万向节为轴向向左或向右做扭偏转动作。
当然,翻转机构和偏转机构可以同时作出主动动作,使得仿真眼球等朝向多角度转动以超高仿真度更多角度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通过翻转机构和偏转机构,协同调动仿真眼球多角度转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通过对眼球结构的更改,极大的提高了仿真眼球运动的顺畅性,简化了机械结构,减少了装配环节,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
仿真眼球2呈半球形。具体的,仿真眼球2呈空心半球形。仿真眼球用于安装图像采集传感器等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万向节21位于仿真眼球2的球心位置,使得仿真眼球2绕球心转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联动轴43包括:上轴节431、下轴节432和连接节433。
上轴节431的一端枢接于第二传动板42。下轴节432设置于上轴节 431的下方。下轴节432的一端铰接于仿真眼球2的右侧。上轴节431和下轴节432分别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
连接节433竖向设置。连接于上轴节431的另一端和下轴节432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传动板42竖设有第一枢轴。上轴节 43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轴孔,第一枢轴可转动地插设于第一轴孔中。
第一传动板32竖设有第二枢轴321,第一联动轴3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轴孔,第二枢轴321可转动地插设于第二轴孔中。
第一联动轴33和第二联动轴43分别球铰连接于仿真眼球2。
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为球头,相应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为球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采用万向节设计,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安装于仿真机器人的头部结构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开设有竖向设置的两贯孔,两所述贯孔交错设置;
仿真眼球,所述仿真眼球通过万向节安装于所述支承板的侧部,所述仿真眼球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两侧和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两侧;
翻转机构,包括竖向安装于一所述贯孔中的第一电机和第一联动轴,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连接有沿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径向设置的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与所述仿真眼球的上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联动轴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联动轴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仿真眼球的上侧;以及
偏转机构,包括竖向安装于另一所述贯孔中的第二电机和第二联动轴,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连接有沿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径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联动轴呈Z形,所述第二联动轴的上端枢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板,所述第二联动轴的下端铰接于所述仿真眼球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眼球呈半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位于所述仿真眼球的球心位置,使得所述仿真眼球绕所述球心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轴包括:
上轴节,所述上轴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板;
设置于所述上轴节的下方的下轴节,所述下轴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仿真眼球的右侧,所述上轴节和所述下轴节分别沿同一水平方向设置;以及
竖向设置的连接节,连接于所述上轴节的另一端和所述下轴节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板竖设有第一枢轴,所述上轴节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枢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板竖设有第二枢轴,所述第一联动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枢轴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第二轴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轴和所述第二联动轴分别球铰连接于所述仿真眼球。
CN202221901066.4U 2022-07-22 2022-07-22 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Active CN218082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1066.4U CN21808271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1066.4U CN21808271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82717U true CN218082717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01066.4U Active CN21808271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82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2527B (zh) 仿生眼部
CN112936308A (zh) 仿人表情机器人的头部结构和机器人
CN109822590B (zh) 一种机器人眼部运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JPS61181745A (ja) ワイパ装置
WO2019001036A1 (zh) 仿生机器人的头部结构和仿生机器人
CN107030728B (zh) 多连杆式机器人头颈控制机构
CN106426295A (zh) 一种机械仿生眼装置
WO2018113722A1 (zh) 机器人的眼部结构、机器人的头部结构和机器人
CN218082717U (zh) 仿真机器人的眼球运动结构
US6458010B1 (en) Curving mechanism and robot
CN102133483A (zh) 仿真虾
WO2023160071A1 (zh) 一种具有转动功能的头肩结构
CN108527336B (zh) 同步外骨骼机械臂
CN108393935B (zh) 一种三自由度串联仿生眼机构
CN206780419U (zh) 一种机器人头部装置及机器人
CN114307177B (zh) 人形体、髋关节部以及转动机构
CN215433671U (zh) 眼球仿生机构
CN212039003U (zh) 一种仿生鸟类机器人头部装置及仿生鸟类机器人头部
CN105751248A (zh) 仿生液压四足机器恐龙头颈部结构
CN217945560U (zh) 一种飞行状态测试试验台架
CN216530226U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
CN111844123A (zh) 一种腕型机器人关节
CN206780420U (zh) 一种机器人眉毛组件及机器人
CN217801734U (zh) 用于人型机器人的三自由度腰部结构
CN210850268U (zh) 一种仿真机器人腰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8

Address after: 200436 Area B, Floor 5, Building 1, No. 668, Shangda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Qingbao Engine Robo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92 floor 1, 38 Tieli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ngyun robo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