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4939U - 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4939U
CN218074939U CN202221586248.7U CN202221586248U CN218074939U CN 218074939 U CN218074939 U CN 218074939U CN 202221586248 U CN202221586248 U CN 202221586248U CN 218074939 U CN218074939 U CN 218074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end
endoscope
boss
distal end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62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峰
盛元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iany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iany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iany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iany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62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4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4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4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该前端部包括头端座以及连接在头端座上的头端盖,其中,头端座朝向头端盖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围设于头端座上摄像模组孔道的外围。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由于在头端座上的摄像模组孔道的周边设置有第一凸台,当头端盖胶粘到头端座上时,第一凸台的设置可以有效阻碍胶粘过程中溢胶流向摄像模组孔道,从而方便了后期摄像模组的安装。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具备向被检者的体内插入的挠性的插入部,该插入部从前端起依次具有前端部、弯曲部、软性部。
近年来,软性内窥镜在医疗检查或手术中被广泛运用。在使用时,通过使插入部经过人体自然孔道或手术小切口插入到体腔内部来进行观察,而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通过设置在插入部内的处置器械插入管道将处置器械插入到体腔内来进行各种治疗和处置。上述内窥镜中,在贯穿插入高频处置器械来进行处置和治疗的情况下,由于高频处置器械的高频输出引起的漏电流可能会经由前端硬质部流向患者,并且金属前端部在洗消过程中,容易出现腐蚀。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胶粘和销钉固定方式将具有绝缘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头端盖覆盖在金属的前端硬质部,在头端盖胶粘过程中,由于前端部尺寸限制严格,填胶间隙有限,极易出现溢胶,导致光纤孔道、像模组孔道、钳道口不易装配;同时,在前端部的装配过程中,摄像模组需要与显示器进行方向调节,通常在其他部件装配完成后,最后对摄像模组进行装配调节,溢胶会侵染摄像模组孔道,对后期装配造成很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前端部的装配过程中,溢胶会侵染摄像模组孔道,对后期装配造成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用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包括头端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头端座上的头端盖,所述头端座朝向所述头端盖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围设于所述头端座上摄像模组孔道的外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头端盖扣合在所述头端座上时,所述第一凸台远离所述头端座的一侧与所述头端盖的凹槽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的截面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凸台的内径与所述摄像模组孔道的直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头端座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用前端部还包括光纤镜筒,所述光纤镜筒的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凸台;
当所述光纤镜筒沿所述头端盖到所述头端座的方向插入到所述头端座上的照明通道内后,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头端座朝向所述头端盖的一侧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光纤镜筒插入到所述照明通道后,当所述头端盖扣合在所述头端座上时,所述光纤镜筒上的前端面与所述头端盖的凹槽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台沿垂直于所述光纤镜筒轴向的截面与所述光纤镜筒沿径向的截面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镜筒的外径与所述照明通道的内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端盖朝向所述头端座的一侧上,在所述头端盖上的观察窗口的周围设置有存胶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本体以及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所述内窥镜用前端部设置在所述内窥镜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用前端部,由于在头端座上的摄像模组孔道的周边设置有第一凸台,当头端盖胶粘到头端座上时,第一凸台的设置可以有效阻碍胶粘过程中溢胶流向摄像模组孔道,从而方便了后期摄像模组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用前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头端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头端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镜筒的示意图;
图5为图4安装到头端座上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头端座;101、摄像模组孔道;102、照明通道;103、钳道口;20、头端盖;201、存胶槽;202、观察窗口;203、照明窗口;204、器具出口;30、第一凸台;40、光纤镜筒;401、第二凸台;402、前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用前端部,该前端部包括头端座10以及连接在头端座10上的头端盖20,其中,头端座10朝向头端盖20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30,第一凸台30围设于头端座上摄像模组孔道的外围。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头端座10由不锈钢制的金属制成,头端盖20采用橡胶制成,头端盖20与头端座10通过胶粘嵌合在一起,由于头端盖20与头端座10的连接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累述。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头端盖20上设置有观察窗口202、照明窗口203以及器具出口204,头端座10上对应设置有摄像模组孔道101、照明通道102以及钳道口103,当头端盖20嵌合在头端座10上时,摄像模组孔道101的位置与观察窗口202的位置相对应,照明通道102的位置与照明窗口203的位置相对应,钳道口103的位置与器具出口204的位置相对应。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照明窗口可以是两个,照明通道也是两个。
在使用时,观察窗口202将来自被检者的观察部位的反射光向摄像模组引导;在照明窗口203的背后配置有对应的光纤,光纤将来自光源装置的照明光向照明窗口203引导;来自照明窗口203的照明光照射被检者的体内的观察部位;在观察好被检者的患部位置后,将处置器具插入内窥镜的钳道口103,使该处置器具从器具出口204突出,处置患部。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在头端座10上的摄像模组孔道101的周边设置有第一凸台30,当头端盖20胶粘到头端座10上时,第一凸台30的位置与头端盖20上的观察窗口202的位置相对应,此时,第一凸台30的设置可以有效阻碍胶粘过程中溢胶从头端座10上流向摄像模组孔道101内,从而避免了摄像模组孔道101的侵染,进而方便了后期摄像模组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头端盖20扣合在头端座10上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凸台30远离头端座10的一侧与头端盖20的凹槽抵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在头端盖20上的观察窗口202上设置第一凹槽2021,当头端盖20扣合在头端座10上时,头端座10上的第一凸台30能够与对应的第一凹槽2021抵接,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胶粘过程中溢胶从第一凸台30与头端盖20之间的间隙流向摄像模组孔道10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凸台30的截面为圆环状结构,且第一凸台30的内径与摄像模组孔道101的直径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将第一凸台30的内径设置成与摄像模组孔道101的直径相等,如此,第一凸台30不会遮挡摄像模组孔道101的孔径,同时,可以有效缩小第一凸台30的尺寸,使得第一凸台30的结构更加紧凑,避免第一凸台30的内径大于摄像模组孔道101的直径时,造成第一凸台30的整体尺寸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制造,本申请中的第一凸台30与头端座10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并结合图5所示,本申请中的内窥镜用前端部还包括光纤镜筒40,该光纤镜筒40的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凸台401;当光纤镜筒40沿如图1中头端盖20到头端座10的方向插入到头端座10上的照明通道102内后,第二凸台401与头端座10朝向头端盖20的一侧抵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纤采用分离式设计,光纤镜筒40与导光束为分段式,如图4所示,在光纤镜筒40上加工第二凸台401,该第二凸台401的外径大于头端座10上的照明通道102的内径;
在头端盖20与头端座10胶粘前,将光纤镜筒40沿如图1中头端盖20到头端座10的方向插入到头端座10上的照明通道102内,然后再将头端盖20与头端座10胶粘,由于第二凸台401的外径大于照明通道102的内径,此时,如图5所示,第二凸台401与头端座10的表面抵接,从而可以防止头端盖20与头端座10在粘接过程中溢胶从头端座10表里流入到光纤镜筒40内的光纤孔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光纤镜筒40插入到照明通道102后,当头端盖20扣合在头端座10上时,本申请中的光纤镜筒40上的前端面402与头端盖20的凹槽抵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在头端盖20上的照明窗口203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031,当头端盖20扣合在头端座10上时,光纤镜筒40上的前端面402与对应的第二凹槽2031抵接,这样可以进一步避免胶粘过程中溢胶从前端面402与头端盖20之间的间隙流向光纤镜筒4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凸台401沿垂直于光纤镜筒40轴向的截面与光纤镜筒40沿径向的截面平行。
由于第二凸台401沿垂直于光纤镜筒40轴向的截面与光纤镜筒40沿径向的截面平行,所以第二凸台401整体与水平面平行,当光纤镜筒40插入到对应的照明通道102时,第二凸台401的底面能够与头端座10朝向头端盖20的一侧紧密贴合,进一步避免了胶粘过程中溢胶从第二凸台401与头端座10之间的间隙流向照明通道102内。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光纤镜筒40为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并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光纤镜筒40的外径与照明通道102的内径相等,从而可以确保光纤镜筒40安装到照明通道102内后的稳定性,避免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在头端盖20朝向头端座10的一侧上,如图3所示,在头端盖20上的观察窗口202的周围设置有存胶槽201,该存胶槽201用于存摄像模组孔道101中溢出的胶。
具体地,本申请中的头端盖20内部在加工或注塑过程中,同时在头端盖20的内部设计存胶槽201,如图3所示,该存胶槽201将两个照明窗口203和观察窗口202连通,当头端盖20胶粘到头端座10上时,存胶槽201的设置使得头端盖20与头端座10之间预留出了一定空间的填胶间隙,即使出现溢胶,溢胶也会提前流向存胶槽201内,从而可以防止头端盖20与头端座10粘接过程中溢胶到钳道口103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本体以及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的内窥镜用前端部,该内窥镜用前端部设置在内窥镜本体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用前端部,所述前端部包括头端座(10)以及连接在所述头端座(10)上的头端盖(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座(10)朝向所述头端盖(20)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30),所述第一凸台(30)围设于所述头端座(10)上摄像模组孔道(101)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头端盖(20)扣合在所述头端座(10)上时,所述第一凸台(30)远离所述头端座(10)的一侧与所述头端盖(20)的凹槽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30)的截面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凸台(30)的内径与所述摄像模组孔道(101)的直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30)与所述头端座(10)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用前端部还包括光纤镜筒(40),所述光纤镜筒(40)的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二凸台(401);
当所述光纤镜筒(40)沿所述头端盖(20)到所述头端座(10)的方向插入到所述头端座(10)上的照明通道(102)内后,所述第二凸台(401)与所述头端座(10)朝向所述头端盖(20)的一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镜筒(40)插入到所述照明通道(102)后,当所述头端盖(20)扣合在所述头端座(10)上时,所述光纤镜筒(40)上的前端面(402)与所述头端盖(20)的凹槽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401)沿垂直于所述光纤镜筒(40)轴向的截面与所述光纤镜筒(40)沿径向的截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镜筒(40)的外径与所述照明通道(102)的内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盖(20)朝向所述头端座(10)的一侧上,在所述头端盖(20)上的观察窗口(202)的周围设置有存胶槽(201)。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前端部,所述内窥镜用前端部设置在所述内窥镜本体上。
CN202221586248.7U 2022-06-23 2022-06-23 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Active CN218074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6248.7U CN218074939U (zh) 2022-06-23 2022-06-23 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6248.7U CN218074939U (zh) 2022-06-23 2022-06-23 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4939U true CN21807493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6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6248.7U Active CN218074939U (zh) 2022-06-23 2022-06-23 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4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26061B2 (en) Compact endoscope tip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same
JPH0221041Y2 (zh)
US20110060190A1 (en) Laryngoscope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viewing capability
US8777847B2 (en) Endoscope with distal end cover
US6923758B2 (en) Endoscope
US20180325368A1 (en) Anti-fog film for an endoscope
US20200060520A1 (en) Tip part for a vision device
JP4652843B2 (ja) 内視鏡
US10898058B2 (en) Endoscope having cover and molded member each forming part of distal end face of insertion section
CN218074939U (zh) 内窥镜用前端部及内窥镜
US1143271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e of a tip part and a tip part for an endoscope
JP6796215B2 (ja) 内視鏡の先端部および内視鏡
JP2023080043A (ja) レンズマウント、遠位端モジュール、内視鏡及び方法
CN216535238U (zh) 一种镜头座、远端模块及内窥镜
JP2610318B2 (ja) 内視鏡
JP3903737B2 (ja) 内視鏡の挿入部
US11839356B2 (en) Endoscope decontamination sheath
CN217471915U (zh) 内窥镜
JP4123562B2 (ja) 内視鏡の挿入部
JP3584643B2 (ja) レンズ装置
JPH08140926A (ja) 内視鏡の先端部
JPH0381130B2 (zh)
JPH11318803A (ja) 内視鏡用シース
JP2003230533A (ja) 撮像装置
JPH0524892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