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4559U -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4559U
CN218074559U CN202221609749.2U CN202221609749U CN218074559U CN 218074559 U CN218074559 U CN 218074559U CN 202221609749 U CN202221609749 U CN 202221609749U CN 218074559 U CN218074559 U CN 2180745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or
heat
heating pipe
heat conduction
bui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97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黎喆
戎胡斌
杨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097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45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45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45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包括圆形的导热盘,且该导热盘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加热管和过热温度传感器,导热盘的下表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导热盘的下表面的中心处,第二温度传感器至少为两个并设置在导热盘的下表面的周沿上,且以第一温度传感器为中心周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热盘上表面中心处的温度,而各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导热盘上表面周沿的温度,这样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及各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或者导热盘上表面是否有杂质,从而及时去除杂质,避免过热温度传感器早跳。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背景技术
烹饪装置利用蒸汽发生器产生用于烹饪食物的蒸汽,蒸汽发生器包括内置蒸汽发生器和外置蒸汽发生器。其中,内置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内胆中,水箱中的水通入内胆中,内置蒸汽发生器加热进入内胆中的水而产生蒸汽。加热盘是目前烹饪装置主要采用的内置蒸汽发生器,例如,专利号为ZL 202120582980.6(授权公告号为CN21550246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2021292216.7(授权公告号为CN2134296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等。
传统的加热盘通过在不锈钢表面喷涂瓷膜的方式来对不锈钢进行保护,例如,专利号为ZL202122339521.8(授权公告号为CN2162937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喷涂在表面的瓷膜层虽然能对不锈钢进行保护,但是会严重影响加热盘表面的导热性能,进而影响加热盘的整体导热性能。此外,加热盘表面的杂质(例如油污、水垢等)会导致传热不良,引起加热盘的过热温控器早跳而使加热盘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避免过热温度传感器早跳的内置蒸汽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清洁、耐腐蚀且导热性能好的内置蒸汽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内置蒸汽发生器的烹饪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包括圆形的导热盘,该导热盘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加热管和用于过热保护的过热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的下表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导热盘的下表面的中心处,而第二温度传感器至少为两个并设置在导热盘的下表面的周沿上,且以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中心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过热温度传感器至少为两个并以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中心周向间隔设置,且各过热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各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内侧并与相邻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的间隙相对。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过热温度传感器能对导热盘的温度进行更好的监测,进而更好地避免内置蒸汽发生器的温度超过设定值,另一方面通过以上设置实现各种温度传感器在导热盘下表面上的合理布局,并且,能使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能更好地避免过热温度传感器早跳。
进一步,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上分别布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并在导热盘的上表面上形成相对于各导热部的凹面,且该凹面上设置有涂层,
其中,上述第一导热部为闭合状的凸筋,而第二导热部为布设在该第一导热部中的凸点,且各相邻的第一导热部分别相连。通过设置涂层方便导热盘上表面的清洁,提高耐腐蚀性,进而延长导热盘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在涂覆涂层的基础上,保证导热盘的导热性能,进而保证内置蒸汽发生器对蒸汽的加热性能。
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导热部的外形均呈正六边形状,且各第一导热部的侧边均与相邻的第一导热部共用,从而保证导热盘上表面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热效率。
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导热部的各侧边的宽度均为0.2mm,高度均为0.1~0.13mm。从而进一步提升导热盘上表面的导热性能和热效率。
进一步,各所述第一导热部中均布有六个第二导热部,各第二导热部均为球缺状的凸点,且各第二导热部的直径均为0.3mm,高度均为0.1~0.13mm。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导热盘上表面的导热性能和热效率,另一方面能也能对导热盘上表面的涂层进行保护。
进一步,所述导热盘的上表面上凹设有圆环状的集水槽,该集水槽以导热盘的上表面的中心为圆形,上述加热管安装在该导热盘的下表面上,且上述加热管包括圆环状的外加热管和设置在该外加热管之内的内加热管,其中,外加热管位于集水槽所在的导热盘的下表面处并沿集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内加热管位于集水槽内侧的导热盘的下表面上。这样能将形成的冷凝水以及余水(烹饪结束后)汇聚至集水槽中,并通过集水槽之下的外加热管快速烘干集水槽中的水。
进一步,所述外加热管和内加热管的横截面均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状,且外加热管和内加热管的上表面分别与导热盘的下表面接触。从而能提高外加热管和内加热管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导热盘上表面的热效率。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底壁上嵌装有如上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五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导热盘上表面附着杂质而影响其导热性能时会引起过热温度传感器早跳,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热盘上表面中心处的温度,而各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导热盘上表面周沿的温度,这样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及各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获知导热盘上表面是否有杂质,从而及时去除杂质,避免过热温度传感器早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置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4所示,一种集成灶,包括烹饪装置1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1之上的灶具2,上述烹饪装置1包括内胆11,该内胆11的底壁中心处嵌装有内置蒸汽发生器3,且内胆11的内底面由四周朝中心处朝下倾斜。
进一步,上述内置蒸汽发生器3包括圆形的导热盘31,该导热盘31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加热管32和用于过热保护的过热温度传感器4。再进一步,上述导热盘31的下表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导热盘31的下表面的中心处,而第二温度传感器6至少为两个并设置在导热盘31的下表面的周沿上,且以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为中心周向间隔均设。
当导热盘31上表面附着杂质(例如油污、水垢等)而影响其导热性能时会引起过热温度传感器4早跳,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导热盘31上表面中心处的温度,而各第二温度传感器6分别用于检测导热盘31上表面周沿的温度,这样通过将第一温度传感器5及各第二温度传感器6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获知导热盘31上表面是否有杂质,从而及时去除杂质,避免过热温度传感器4早跳。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5,检测导热盘31中心温度设置为A,通过3个第二温度传感器6检测导热盘31周边温度,设置值分别为b1、b2、b3。
在整机蒸功能的预热阶段,将A值与整机预设A值曲线进行对比,如果A值连续一段时间(设置值为C)小于整机预设A值d%,则整机提醒请先关机冷却后,清理导热盘31表面后,再开始使用。
若A值符合要求,则b1、b2、b3值也与A值一样进行判断,若有任何一个值不符合要求,则整机提醒请先关机冷却后,清理导热盘31表面后,再开始使用。
若A、b1、b2、b3均符合要求,则当整机预热完成一段时间设置值为e后,对比这4个值,若这4个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大于值f时,则整机提醒本次烹饪完成后,先关机冷却清理导热盘31表面后,再开始使用。
优选地,上述过热温度传感器4至少为两个并以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为中心周向间隔设置,且各过热温度传感器4分别设置在各第二温度传感器6的内侧并与相邻第二温度传感器6之间的间隙相对。一方面通过设置多个过热温度传感器4能对导热盘31的温度进行更好的监测,进而更好地避免内置蒸汽发生器3的温度超过设定值,另一方面通过以上设置实现各种温度传感器在导热盘31下表面上的合理布局,并且,能使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能更好地避免过热温度传感器4早跳。
进一步,上述导热盘31的上表面上分别布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一导热部7和第二导热部8,并在导热盘31的上表面上形成相对于各导热部的凹面,且该凹面上设置有涂层(未示出)。其中,上述第一导热部7为闭合状的凸筋,而第二导热部8为布设在该第一导热部7中的凸点,且各相邻的第一导热部7分别相连。通过设置涂层方便导热盘31上表面的清洁,提高耐腐蚀性,进而延长导热盘31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导热部7和第二导热部8,在涂覆涂层的基础上,保证导热盘31的导热性能,进而保证内置蒸汽发生器3对蒸汽的加热性能。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各上述第一导热部7的外形均呈正六边形状,且各第一导热部7的侧边均与相邻的第一导热部7共用,从而保证导热盘31上表面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热效率。各上述第一导热部7的各侧边的宽度均为0.2mm,高度均为0.1~0.13mm。从而进一步提升导热盘31上表面的导热性能和热效率。各上述第一导热部7中均布有六个第二导热部8,各第二导热部8均为球缺状的凸点,且各第二导热部8的直径均为0.3mm,高度均为0.1~0.13mm。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导热盘31上表面的导热性能和热效率,另一方面能也能对导热盘31上表面的涂层进行保护。
进一步,上述导热盘31的上表面上凹设有圆环状的集水槽311,该集水槽311以导热盘31的上表面的中心为圆形,上述加热管32安装在该导热盘31的下表面上,且上述加热管32包括圆环状的外加热管321和设置在该外加热管321之内的内加热管322,其中,外加热管321位于集水槽311所在的导热盘31的下表面处并沿集水槽311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内加热管322位于集水槽311内侧的导热盘31的下表面上。这样能将形成的冷凝水以及余水(烹饪结束后)汇聚至集水槽311中,并通过集水槽311之下的外加热管321快速烘干集水槽311中的积水。
优选地,上述外加热管321和内加热管322的横截面均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状,且外加热管321和内加热管322的上表面分别与导热盘31的下表面接触,从而能提高外加热管321和内加热管322的加热效率,进而提高导热盘31上表面的热效率。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外加热管321的横截面的宽度大于内加热管322,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外加热管321对集水槽311中的积水的加热效率。

Claims (10)

1.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包括圆形的导热盘(31),且该导热盘(31)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加热管(32)和用于过热保护的过热温度传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31)的下表面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导热盘(31)的下表面的中心处,而第二温度传感器(6)至少为两个并设置在导热盘(31)的下表面的周沿上,且以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为中心周向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温度传感器(4)至少为两个并以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为中心周向间隔设置,且各过热温度传感器(4)分别设置在各第二温度传感器(6)的内侧并与相邻第二温度传感器(6)之间的间隙相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31)的上表面上分别布设有朝上凸起的第一导热部(7)和第二导热部(8),并在导热盘(31)的上表面上形成相对于各导热部的凹面,且该凹面上设置有涂层,
其中,上述第一导热部(7)为闭合状的凸筋,而第二导热部(8)为布设在该第一导热部(7)中的凸点,且各相邻的第一导热部(7)分别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热部(7)的外形均呈正六边形状,且各第一导热部(7)的侧边均与相邻的第一导热部(7)共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热部(7)的各侧边的宽度均为0.2mm,高度均为0.1~0.13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导热部(7)中均布有六个第二导热部(8),各第二导热部(8)均为球缺状的凸点,且各第二导热部(8)的直径均为0.3mm,高度均为0.1~0.13m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31)的上表面上凹设有圆环状的集水槽(311),该集水槽(311)以导热盘(31)的上表面的中心为圆形,上述加热管(32)安装在该导热盘(31)的下表面上,且上述加热管(32)包括圆环状的外加热管(321)和设置在该外加热管(321)之内的内加热管(322),其中,外加热管(321)位于集水槽(311)所在的导热盘(31)的下表面处并沿集水槽(311)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内加热管(322)位于集水槽(311)内侧的导热盘(31)的下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管(321)和内加热管(322)的横截面均呈倒置的等腰梯形状,且外加热管(321)和内加热管(322)的上表面分别与导热盘(31)的下表面接触。
9.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内胆(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1)的底壁上嵌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内置蒸汽发生器。
10.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
CN202221609749.2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Active CN2180745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9749.2U CN218074559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9749.2U CN218074559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4559U true CN21807455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5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9749.2U Active CN218074559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45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0504209A (ja) 食料品、特にフライ用の外側なベ付き加熱装置
CN218074559U (zh) 一种内置蒸汽发生器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JP2010099140A (ja) 調理・湯沸かし器具
CN218942868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09331734U (zh) 一种新型节能复合锅
CN109429399B (zh) 锅具防干烧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电磁炉
CN211011517U (zh) 一种节能挡溢锅支架
CN208822346U (zh) 烹饪腔体和蒸汽烹饪装置
CN210727519U (zh) 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
CN218955203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20800916U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污水处理结构及清洁设备
CN215502464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具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制烹饪设备
CN217137474U (zh) 一种导磁锅具
JPH11244135A (ja) 加熱厨房器具
CN208030974U (zh) 一种电水壶
CN207019116U (zh) 一种集热式电加热炉
CN217039665U (zh) 烹饪器具蒸汽发生器
JP2003225162A (ja) 急速液体加熱容器
CN210276853U (zh)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CN213786781U (zh) 一种高温节能砂锅
CN109663439A (zh) 一种熄焦烟气除尘塔
CN209353424U (zh) 一种保温性能好的蒸汽水槽
CN216962178U (zh) 一种蒸汽冷凝系统及烹饪设备
CN214198797U (zh) 聚能盘及燃气灶具
CN220417406U (zh) 锅支架及包含其的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