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9871U - 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9871U
CN218069871U CN202222146019.XU CN202222146019U CN218069871U CN 218069871 U CN218069871 U CN 218069871U CN 202222146019 U CN202222146019 U CN 202222146019U CN 218069871 U CN218069871 U CN 218069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module
battery string
photovoltaic module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60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460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9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9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9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若干电池串模组,相邻的两个电池串模组并联连接;正极汇流条,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连接两个第一汇流条一端的第二汇流条,负极汇流条,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三汇流条、连接两个第三汇流条一端的第四汇流条,且第二汇流条与第四汇流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若干电池串模组的两侧。通过上述光伏组件的设计结构,使得由多切整片电池形成的电池片连接成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学参数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或者用户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光学损失,提升光学增益,进而提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由若干光伏电池首尾串联连接形成电池串,若干电池串经过串联或者并联形成电池串模组,若干电池串模组然后经封装形成,来满足光伏系统端对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要求,为了降低光伏组件的功耗,目前通常采用将原光伏电池等份切割形成半片,将半片串联形成电池串,再将若干电池串形成的电池串模组并联,以实现在降低功耗的前提下不会降低电流的输出。为了追求更低的功率损耗,组件端的趋势是将原光伏电池切割为更多的小切片,小切片和半片的输出电流不同,不再适用常规的半片组件板型设计。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光伏组件,以满足用户对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多元化的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
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若干电池串模组,相邻的两个电池串模组并联连接;
正极汇流条,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连接两个第一汇流条一端的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的正极端,所述两个第一汇流条分别位于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及相邻的两个电池串模组之间;
负极汇流条,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三汇流条、连接两个第三汇流条一端的第四汇流条,所述第三汇流条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负极端,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分别位于光伏组件第一方向的一端及两个电池串模组之间,且第二汇流条与第四汇流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若干电池串模组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串模组的数量为偶数,位于光伏组件两端的电池串模组的输出端均为正极端或负极端;
或者,所述电池串模组的数量为奇数,位于光伏组件一端的电池串模组输出端为正极端,另一端的电池串模组的输出端为负极端。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电池串模组、第二电池串模组、第三电池串模组,所述正极汇流条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条,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池串模组远离第二电池串模组的一侧、第二电池串模组和第三电池串模组之间;所述负极汇流条包括两个第三汇流条,两个所述第三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三电池串模组远离第二电池串模组的一侧、第一电池串模组和第二电池串模组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与每一所述电池串模组电性连接的二极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汇流条,所述连接汇流条设于所述第二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之间,所述连接汇流条包括连接位于光伏组件一端的第一汇流条和与该第一汇流条相邻的二极管的第一段、用于连接位于光伏组件另一端的第三汇流条和与该第三汇流条相邻的二极管的第二段、用于连接相邻两个二极管的第三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或者位于电池串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外侧;
和/或,第四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或者位于电池串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外侧;
和/或,连接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或者位于相邻的两个子串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所述第二汇流条与所述电池串模组之间设有绝缘结构;所述第二汇流条的宽度范围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为0.1mmˉ0.3mm;
或,所述第二汇流条位于电池串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二汇流条、宽度范围为2mmˉ5mm,其厚度范围为0.3mmˉ0.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所述第四汇流条与所述电池串模组之间设有绝缘结构;所述第四汇流条的宽度范围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为0.1mmˉ0.3mm;
或,所述第四汇流条位于电池串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外侧,所述第四汇流条、宽度范围为2mmˉ5mm,其厚度范围为0.3mmˉ0.5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所述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池串模组之间均设有绝缘结构;所述连接汇流条的宽度范围均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均为0.1mmˉ0.3mm;
或,所述连接汇流条位于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子串之间,所述连接汇流条宽度范围为2mmˉ5mm,其厚度范围为0.3mmˉ0.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汇流条、第四汇流条和连接汇流条均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所述第二汇流条、第四汇流条和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池串模组之间均设有绝缘结构;
所述第二汇流条、第四汇流条和连接汇流条的宽度范围均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均为0.1mmˉ0.3mm。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电池串模组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并联连接的若干子串,所述子串包括沿第一方向首尾串联连接的电池片;所述电池片为由整片电池切割而成的
Figure BDA0003798227000000031
片,所述电池串模组中的子串的数量等于n,n为2ˉ6中的整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若干电池串模组,其中,第一方向上还分布有两个第一汇流条及两个第三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相互平行且沿第一方向交替分布,两者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两个第一汇流条的一端通过一第二汇流条连接,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的一端通过一第四汇流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汇流条、第四汇流条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两者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若干电池串模组的两侧。
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之间并联连接有二极管,单个二极管至少同时并联连接两个电池串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通过正极汇流条和负极汇流条将若干所述电池串模组并联连接,且正极汇流条和负极汇流条相互错开间隔设置,使得由多切整片电池形成的电池片连接成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学参数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或者用户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光学损失,提升光学增益,进而提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受光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3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受光面简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汇流条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受光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受光面简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4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8为图4实施例的光伏组件汇流条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连接汇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池串模组,11-子串,12-电池片,13-第一电池串模组,14-第二电池串模组,15-第三电池串模组,2-正极汇流条,21-第一汇流条,22-第二汇流条,3-负极汇流条,31-第三汇流条,32-第四汇流条,4-连接汇流条,41-第一段,42-第二段,43-第三段,44-引出端,5-二极管,6-绝缘结构,7-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辅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主题的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图1至图9所示,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若干电池串模组1,相邻的两个电池串模组1并联连接,配合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1正极端的正极汇流条2,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1负极端的负极汇流条3,通过正极汇流条2和负极汇流条3将所述电池串模组1进行光电转换产生的电流导出。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通过正极汇流条2和负极汇流条3的配合将所述若干电池串模组1并联连接,使得由多切整片电池形成的电池片连接成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学参数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或者用户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光学损失,提升光学增益,进而提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方向为光伏组件的长边方向,第二方向为光伏组件的短边方向,背面为与受光面相反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串模组的数量为偶数,位于光伏组件两端的电池串模组的输出端均为正极端或负极端,或者,所述电池串模组的数量为奇数,位于光伏组件一端的电池串模组输出端为正极端,另一端的电池串模组的输出端为负极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电池串模组13、第二电池串模组14、第三电池串模组15,第一电池串模组13的输出端和第三电池串模组15的输出端的正负极相反。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电池串模组1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且并联连接的若干子串11,所述子串11包括沿第一方向串联连接的电池片12;所述电池片12为由整片电池切割而成的
Figure BDA0003798227000000061
片,所述电池串模组1中的子串11的数量等于n,n为2ˉ6中的整数,所述电池片12采用整片电池等份切割而成的小切片,每个小切片的电流变小,降低光伏组件封装过程中的电学损失,而且,若干所述电池片12之间存在间隙,光线进入间隙经反射后被电池片12二次吸收,增加光伏组件的光学增益,进而增加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本实施例中,根据每一所述电池串模组1中子串11的数量和电池片12的规格大小的匹配设计来实现每一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输出电流和整片电池的输出电流相同。
优选地,每一所述电池串模组1包括6串子串11,所述电池片12为整片电池切割而成的
Figure BDA0003798227000000062
片,本实施例中,电池片12的发电面积较小,电池片12的电流为整片电池的
Figure BDA0003798227000000063
在电池片12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用于收集电流的金属电极的数量,从而减少印刷浆料的使用,进而降低整片电池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二极管5,若与所述二极管5并联的子串11中存在一个非正常工作的电池片12时,所述二极管5导通,电流通过二极管5导出,避免非正常工作的电池片12消耗其他电池片12产生的电流而出现局部发热的情况,使光伏组件可以继续发电,同时确保光伏组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正极汇流条2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21、连接两个第一汇流条21在第二方向的同一端的第二汇流条22,所述第一汇流条21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正极端,所述两个第一汇流条22分别位于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及相邻的两个电池串模组1之间;也就是,所述第一汇流条21用于并联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1中的所有子串11的正极端,第二汇流条22用来并联连接所有所述第一汇流条21的端部,即,第二汇流条22位于光伏组件沿第二方向的一侧,使得所述第一汇流条21和第二汇流条22整体呈U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汇流条22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背面或者位于电池串模组1沿第二方向的外侧;当第二汇流条22设在电池串模组1的背面时,不会占用光伏组件沿第二方向的面积,从而不需要增加封装玻璃的宽度,可采用现有的规格使用,不增加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当第二汇流条22设在电池串模组1侧部或者子串11之间时,也就是第二汇流条22与电池片12不接触,此种设计方式工艺简单,容易操作。
具体地,所述第二汇流条22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背面时,所述第二汇流条22采用宽厚比较大的规格,尽量降低第二汇流条22的厚度,避免第二汇流条22和电池片12之间的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汇流条22的宽度范围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为0.1mmˉ0.3mm,所述第二汇流条22合适的规格尺寸既不影响与电池片12之间的接触,也不会增加第二汇流条22本身的电阻。
为了避免出现层压过程中因第二汇流条22与电池片12之间的应力导致电池片12破裂的现象,所述第二汇流条22与所述电池串模组1之间设有绝缘结构6,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绝缘结构6用于将第二汇流条22和电池串模组1中的电池片12完全相互隔开,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结构6由ECPCE材质制成,起到隔绝第二汇流条22和电池片12的作用,同时,还不影响绝缘结构6与封装胶膜的封装配合。可以理解的是,绝缘结构6还可以是绝缘胶、绝缘膜、绝缘块等。
所述第二汇流条22位于电池串模组1沿第二方向的外侧时,所述第二汇流条22采用宽厚比较小的规格,尽量减小占用光伏组件第二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二汇流条22的宽度范围为2mmˉ5mm,其厚度范围为0.3mmˉ0.5mm,以尽量降低所述第二汇流条22占用的面积,同时不会增加第二汇流条22本身的电阻。
相应地,负极汇流条3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三汇流条31、连接两个第三汇流条31一端的第四汇流条32,所述第三汇流条31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负极端,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31分别位于光伏组件第一方向的一端及两个电池串模组1之间,也就是,第三汇流条31用来并联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1中的所有子串11的负极端,所述第四汇流条32用来并联连接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31的第二方向的同一端,即,第四汇流条32位于光伏组件沿第二方向的远离第二汇流条22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汇流条31和第四汇流条32整体也呈U型。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7所示,第二汇流条22与第四汇流条32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若干电池串模组1的两侧,所述正极汇流条2和负极汇流条3相互错开且U型的开口相向设置,方便所述第四汇流条4和第二汇流条2的布线排布,同时避免第四汇流条4和第二汇流条2之间接触而产生的干扰,以实现对电池串模组1正负端电流的汇集与传输。
进一步地,第四汇流条32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背面或者位于电池串模组1沿第二方向的外侧;同样地,当第四汇流条32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背面采用宽厚比较大的规格,当所述第四汇流条32位于电池串模组1沿第二方向的外侧,采用宽厚比较小的规格,具体规格参数和第二汇流条相同,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二极管5配合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汇流条4,所述连接汇流条4设于所述第二汇流条22和第四汇流条32之间,所述连接汇流条4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背面或者位于相邻的两个子串11之间。
所述连接汇流条4设在电池串模组1的背面时,采用宽厚比较大的规格,且与第二汇流条22和第四汇流条32设在电池片12背面时的设计规格相同,不需要增加封装玻璃的宽度,降低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所述连接汇流条4与所述电池串模组1之间设有绝缘结构6,不会发生由于连接汇流条4和电池片12接触产生应力导致电池片12破裂的情况。
所述连接汇流条4设在相邻的两个子串2之间时,采用宽厚比比较小的规格,与第二汇流条22和第四汇流条32设在电池串模组1侧部时的设计规格相同,工艺简单,不会影响与电池片12的接触。
具体地,如图3、图7和图9所示,所述连接汇流条4包括用于连接位于光伏组件一端的第一汇流条21和与前述第一汇流条21相邻的二极管5的第一段41、用于连接位于光伏组件另一端的第三汇流条31和与前述第三汇流条31相邻的二极管5的第二段42、用于连接相邻两个二极管5的第三段43,使得二极管5并联每个电池串模组1中,也就是,第一段41的端部为光伏组件的正极输出端,第二段42的端部为光伏组件的负极输出端,第三段43的两端连接对应的二极管5。
所述连接汇流条4在与第一汇流条21和第三汇流条31接触位置均设置绝缘结构6,绝缘结构6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汇流条4和第一汇流条21之间、所述连接汇流条4和第三汇流条31之间,避免所述连接汇流条4在与第一汇流条21和第三汇流条31直接接触产生的应力使电池片12破裂。
可以理解的是,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汇流条22、第四汇流条32和连接汇流条4均具有两种设计方式,并且三种汇流条和两种设计方式自由组合形成的光伏组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二汇流条22、第四汇流条32和连接汇流条4均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背面,则,所述第二汇流条22、第四汇流条32和连接汇流条4均采用宽厚比比较大的规格,其具体宽度范围均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均为0.1mmˉ0.3mm。
所述第二汇流条22、第四汇流条32和连接汇流条4与所述电池串模组1之间均设有绝缘结构6,避免发生所述第二汇流条22、第四汇流条32和连接汇流条4与所述电池片121之间直接接触产生应力使电池片12破裂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汇流条22、第四汇流条32均位于所述电池片12的侧部,同时所述连接汇流条4均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串12之间,所述第二汇流条22、第四汇流条32、所述连接汇流条4均采用宽厚比较小的规格,具体宽度和厚度与以上实施例中相同,不再赘述。
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二极管5一一对应的接线盒,结合图9所示,所述接线盒包括用于将光伏组件外接负载的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未图示),所述第一段41、第二段42和第三段43相邻接线盒的端部朝向所述接线盒的方向弯折形成引出端44并伸入接线盒内,其中第一段42的引出端44连接对应接线盒的正极导线,所述第二段42的引出端44连接对应接线盒的负极导线,所述第三段43的引出端44连接对应接线盒的二极管。
在所述光伏组件包括3串电池串模组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汇流条2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条21,两个所述第一汇流条21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池串模组13远离第二电池串模组14的外侧、第二电池串模组14和第三电池串模组15之间;所述负极汇流条3包括两个第三汇流条31,两个所述第三汇流条31包括位于第三电池串模组15远离第二电池串模组14的外侧、第一电池串模组13和第二电池串模组14之间。
其中,第二汇流条22和第四汇流条32分别位于光伏组件沿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连接汇流条4设于第二汇流条22和第四汇流条32之间,相应地,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三个二极管5,其中,与第一电池串模组13对应的二极管5同时连接第一段41的正极输出端和第三段43、与第二电池串模组14对应的二极管5同时连接两个第三段43,与第三电池串模组15对应的二极管5同时连接第三段43和负极输出端的第二段4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若干电池串模组1,其中,第一方向上还分布有两个第一汇流条21及两个第三汇流条31,所述第一汇流条21和第三汇流条31相互平行且沿第一方向交替分布,两者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两个第一汇流条21的一端通过一第二汇流条连接22,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31的一端通过一第四汇流条32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通过正极汇流条2和负极汇流条3的配合将所述若干电池串模组1并联连接,使得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学参数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或者用户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光学损失,提升光学增益,进而提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光伏组件包括5个电池串模组1时,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汇流条21和多个第三汇流条31,所述第二汇流条22和任意两个第一汇流条21整体呈U形状,第四汇流条32和任意两个第三汇流条31整体呈U形状。
如图5所示,所述光伏组件包括3个电池串模组1时,光伏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条21和两个第三汇流条31,所述第一汇流条21和第三汇流条31交替排布,所述第二汇流条22连接两条第一汇流条21,所述第四汇流条32连接两条第三汇流条31,以将三个电池串模组1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汇流条22、第四汇流条32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两者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若干电池串模组1的两侧,也就是所述第二汇流条22连接所述两个第一汇流条21的一端,所述第四汇流条32连接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31远离第二汇流条22的另一端。
当然,所述第二汇流条22和第四汇流条42也可以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1的同一侧,或者均位于所述第一汇流条21或者第三汇流条31中间,在第二汇流条22和第三汇流条31、第四汇流条32和第一汇流条21之间上下重叠的情况下,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设于第二汇流条22和第三汇流条31之间、以及第四汇流条32和第一汇流条21之间的绝缘结构6,以避免汇流条之间直接接触,进而产生漏电的风险。
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汇流条21和第三汇流条31之间并联连接有二极管5,单个二极管5至少同时并联连接两个电池串模组1,避免非正常工作的电池片12消耗其他电池片12产生的电流而出现局部发热的情况,使光伏组件可以继续发电,同时确保光伏组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通过呈U型的正极汇流条2和负极汇流条3将若干电池串模组1并联连接,且正极汇流条2和负极汇流条3相互错开间隔设置,使得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学参数在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或者用户的实际需求的情况下,降低光学损失,提升光学增益,进而提升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第一方向排布的若干电池串模组,相邻的两个电池串模组并联连接;
正极汇流条,包括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一汇流条、连接两个第一汇流条一端的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的正极端,所述两个第一汇流条分别位于光伏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及相邻的两个电池串模组之间;
负极汇流条,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第三汇流条、连接两个第三汇流条一端的第四汇流条,所述第三汇流条连接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负极端,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分别位于光伏组件第一方向的一端及两个电池串模组之间,且第二汇流条与第四汇流条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分别位于若干电池串模组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数量为偶数,位于光伏组件两端的电池串模组的输出端均为正极端或负极端;
或者,所述电池串模组的数量为奇数,位于光伏组件一端的电池串模组输出端为正极端,另一端的电池串模组的输出端为负极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电池串模组、第二电池串模组、第三电池串模组,所述正极汇流条包括两个第一汇流条,所述两个第一汇流条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电池串模组远离第二电池串模组的一侧、第二电池串模组和第三电池串模组之间;所述负极汇流条包括两个第三汇流条,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包括位于第三电池串模组远离第二电池串模组的一侧、第一电池串模组和第二电池串模组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与每一所述电池串模组电性连接的二极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汇流条,所述连接汇流条设于所述第二汇流条和第四汇流条之间,所述连接汇流条包括连接位于光伏组件一端的第一汇流条和与该第一汇流条相邻的二极管的第一段、用于连接位于光伏组件另一端的第三汇流条和与该第三汇流条相邻的二极管的第二段、用于连接相邻两个二极管的第三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或者位于电池串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外侧;
和/或,第四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或者位于电池串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外侧;
和/或,连接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或者位于相邻的两个子串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所述第二汇流条与所述电池串模组之间设有绝缘结构;所述第二汇流条的宽度范围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为0.1mmˉ0.3mm;
或,所述第二汇流条位于电池串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二汇流条、宽度范围为2mmˉ5mm,其厚度范围为0.3mmˉ0.5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所述第四汇流条与所述电池串模组之间设有绝缘结构;所述第四汇流条的宽度范围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为0.1mmˉ0.3mm;
或,所述第四汇流条位于电池串模组沿第二方向的外侧,所述第四汇流条、宽度范围为2mmˉ5mm,其厚度范围为0.3mmˉ0.5m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汇流条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所述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池串模组之间均设有绝缘结构;所述连接汇流条的宽度范围均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均为0.1mmˉ0.3mm;
或,所述连接汇流条位于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子串之间,所述连接汇流条宽度范围为2mmˉ5mm,其厚度范围为0.3mmˉ0.5mm。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流条、第四汇流条和连接汇流条均位于所述电池串模组的背面,所述第二汇流条、第四汇流条和连接汇流条与所述电池串模组之间均设有绝缘结构;
所述第二汇流条、第四汇流条和连接汇流条的宽度范围均为5mmˉ8mm,其厚度范围均为0.1mmˉ0.3mm。
10.一种光伏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分布的若干电池串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方向上还分布有两个第一汇流条及两个第三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相互平行且沿第一方向交替分布,两者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两个第一汇流条的一端通过一第二汇流条连接,所述两个第三汇流条的一端通过一第四汇流条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流条、第四汇流条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两者相互平行且分别位于若干电池串模组的两侧。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汇流条和第三汇流条之间并联连接有二极管,单个二极管至少同时并联连接两个电池串模组。
CN202222146019.XU 2022-08-15 2022-08-15 光伏组件 Active CN218069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6019.XU CN218069871U (zh) 2022-08-15 2022-08-15 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6019.XU CN218069871U (zh) 2022-08-15 2022-08-15 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9871U true CN218069871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6019.XU Active CN218069871U (zh) 2022-08-15 2022-08-15 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9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22933U (zh) 光伏组件
CN206259375U (zh) 一种晶硅电池光伏组件的电路结构
CN112086520B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制备方法
CN214505507U (zh) 光伏组件
CN211828801U (zh) 光伏组件
CN218069871U (zh) 光伏组件
CN215771175U (zh) 光伏组件
CN211828799U (zh) 光伏组件
CN115347865A (zh)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并联组串专用接线盒
CN211929508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11480061U (zh) 光伏组件
CN209896083U (zh) 光伏组件电路单元、光伏组件电路及光伏组件
CN210443577U (zh) 光伏组件
CN111710741A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11175555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电路排布方式
CN208849706U (zh) 一种大功率电机控制器分立式igbt输入输出叠成母排的安装结构
CN113345976A (zh) 一种基于背接触电池的多并联电路组件
CN218385243U (zh) 光伏组件
CN112290884A (zh) 一种串联式集成化分体式光伏组件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CN207834316U (zh) 一种新型电路设计的光伏电池组件
CN112186057A (zh) 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
CN212342647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19106171U (zh) 一种电池片连接结构和光伏组件
CN110854209A (zh) 一种基于接线盒应用的叠片组件电气结构
CN213340388U (zh) 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