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9037U - 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9037U
CN218069037U CN202221887714.5U CN202221887714U CN218069037U CN 218069037 U CN218069037 U CN 218069037U CN 202221887714 U CN202221887714 U CN 202221887714U CN 218069037 U CN218069037 U CN 218069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body
light
lower cover
upper cover
r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77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lek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lek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lek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leke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877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9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9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9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烟雾检测装置,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上朝向下盖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第二环体同轴卡合于下盖体,其环壁上开设有贯穿壁厚的进烟结构;第一环体的内部构成第一检测区域,第一环体的外环壁上设有台阶结构;下盖体上朝向上盖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检测区域,第一检测区域和第二检测区域相对连通并构成检测区域;下盖体设有由第二检测区域向外辐射的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和第三光通道,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和第三光通道中分别置有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供于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线,光接收元件供于接收由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

Description

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烟雾检测装置利用光电感烟以实现检测目的,具体原理是利用烟雾对光产生的吸收、散射、反射等作用实现检测。烟雾检测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和收光元件,可对处于收发光路上的烟雾进行检测。当发生火灾时,进入烟雾检测装置中的烟雾颗粒,对发光元件发射出的光线进行散射和反射,使光线进入到收光元件中,从而引起收光元件所反馈的数值发生变化,当该数值变化到达检测系统所设定的设定值时,即触发检测系统的烟雾报警。
现有技术中,烟雾检测装置多为单光设计,通常采用一组相同性质的光源发射光线,任何性质的颗粒物进入到检测装置的检测区域内,均会产生光的散射和反射。然而,环境中的颗粒物除了烟雾颗粒,还可能存在水雾颗粒、灰尘颗粒或多种性质颗粒的混合颗粒,如此导致检测装置将该些颗粒作为烟雾颗粒而作出检测,进而导致烟雾检测装置发生误报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雾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烟雾检测装置采用单光设计而易导致发生误报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烟雾检测装置,所述烟雾检测装置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
所述上盖体上朝向所述下盖体的一侧设有第一环体和间隔位于所述第一环体外侧的第二环体;所述第二环体同轴卡合于所述下盖体,其环壁上开设有贯穿壁厚的进烟结构;所述第一环体的内部构成第一检测区域,所述第一环体的外环壁上设有台阶结构,供于对通过所述进烟结构射入所述第一环体内的环境光进行反方向的发散;
所述下盖体上朝向所述上盖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检测区域,所述第一检测区域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相对连通并构成检测区域;下盖体设有由所述第二检测区域向外辐射的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和第三光通道,所述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和第三光通道中分别置有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供于发射红外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供于发射蓝光,所述光接收元件供于接收由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通道和所述第二光通道置于所述下盖体的一侧,所述第三光通道置于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其中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沿所述下盖体的径向相对设置;
且,所述第一光通道和所述第二光通道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25°,45°]。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体的外环壁呈锥形面设置,由所述上盖体指向所述下盖体的方向,所述第一环体的外环壁逐渐靠近所述上盖体的中心轴线;
所述第一环体的外环壁上设有多个所述台阶结构,由所述上盖体指向所述下盖体的方向,多个所述台阶结构依次设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体的内环壁上设有波纹型槽结构,所述波纹型槽结构的波纹线沿所述第一环体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波纹型槽结构沿所述第一环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有尺寸。
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上朝向所述下盖体且位于所述第一环体内侧的部分盖体上设有多个方锥形凸起结构,所述方锥形凸起结构朝向所述下盖体凸起,且多个所述方锥形凸起结构依次紧密布列。
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设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沿所述上盖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分隔板具有沿所述上盖体的径向相对的外端侧和内端侧,以及沿所述上盖体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
其中,所述分隔板置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之间,所述内端侧和所述外端侧分别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所述第一端侧一体连接于所述上盖体上朝向所述下盖体的侧面,所述第二端侧适配于所述下盖体上朝向所述上盖体的侧面。
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设有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所述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沿所述上盖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均临近所述第二环体设置,且所述紧配柱的延伸方向和所述上盖体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
所述下盖体设有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所述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沿所述下盖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和所述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一一对应地可拆卸插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烟雾检测装置还包括电路控制板,所述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光接收元件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
所述下盖体上背离所述上盖体的一侧可拆卸卡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
一实施例中,所述下盖体设有至少一对卡扣结构和至少一对卡接柱结构,一对所述卡扣结构沿所述下盖体的径向相对设置,一对所述卡接柱结构沿所述下盖体的径向相对设置,且所述卡扣结构和所述卡接柱结构沿所述下盖体的周向依次交替设置;
所述电路控制板设有至少一对卡口结构和至少一对插孔结构,所述至少一对卡扣结构和所述至少一对卡口结构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卡接,所述至少一对卡接柱结构和所述至少一对插孔结构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卡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通道和所述第二光通道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光通道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β∈[136°,146°]。
本申请提供的烟雾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烟雾检测装置,其中的下盖体上设有由第二检测区域向外辐射的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和第三光通道,第一光通道、第二光通道和第三光通道中分别置有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其中第一发光元件供于发射红外光,第二发光元件供于发射蓝光,光接收元件供于接收由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
在工作状态时,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所发射的光线,将通过第一光通道和第二光通道射至检测区域内,而光接收元件则会通过第三光通道接收到从检测区域被颗粒物所折射和/或反射的光线。光接收元件接收到蓝光和红外光时,可将红外光波长和蓝光波长与烟雾和非烟雾颗粒进行比较,其中烟雾颗粒对蓝光的反射较强,对红外光的反射较弱,若蓝光的强度大于红外光的强度,则检测区域内的漂浮物是烟雾,此时烟雾检测装置准确报警;若蓝光的强度小于红外光的强度,则烟雾检测装置不报警,因此通过设置两种不同波长的发光元件,进以提高烟雾检测装置的报警准确度,防止发生误报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雾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角的烟雾检测装置的组装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角的烟雾检测装置的组装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视角的上盖体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角的下盖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角的下盖体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视角的下盖体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盖体与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光接收元件的拆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盖体与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光接收元件的组装图;
图12为图11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上盖体;20、下盖体;30、电路控制板;40、第一发光元件;50、第二发光元件;60、光接收元件;
11、第一环体;12、第二环体;13、分隔板;14、紧配柱结构;110、第一检测区域;111、台阶结构;112、波纹型槽结构;113、方锥形凸起结构;121、进烟结构;
21、第一光通道、22、第二光通道;23、第三光通道;24、第二检测区域;25、紧配孔结构;26、卡扣结构;27、卡接柱结构;
31、卡口结构;32、插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雾检测装置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烟雾检测装置,其包括上盖体10和下盖体20,以及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光接收元件60和电路控制板30。其中,上盖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下盖体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上盖体10和下盖体20均采用黑色的工程塑料制成。下盖体20可拆卸设于电路控制板30上,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和光接收元件60均安装于下盖体20中,而上盖体10可拆卸设于下盖体20上,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光接收元件60均电性连接于电路控制板30。
具体地,参照图4所示,上盖体10具有朝向下盖体20开放的敞口,而上盖体10上朝向下盖体20的一侧设有第一环体11和间隔位于第一环体11外侧的第二环体12。第二环体12同轴卡合于下盖体20,其环壁上开设有贯穿壁厚的进烟结构121。
本实施例中,进烟结构121采用方格孔的设计,第二环体12的环壁上设有多个进烟结构121,多个进烟结构121沿第二环体1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两个进烟结构121之间的间隔不大于1.0mm。沿第二环体12的高度方向,第二环体12的环壁上设有多组进烟结构121,如此进烟结构121在第二环体12的环壁上呈紧密而间隔的矩阵式排布方式排布,供于阻止外环境中的虫子进入烟雾检测装置的光电迷宫内部,同时又能保证烟雾颗粒进入迷宫内部的检测区域。
其中,第一环体11的内部空间构成第一检测区域110,第一环体11的外环壁上设有台阶结构111,供于对通过进烟结构121射入第一环体11内的环境光进行反方向的发散。
参照图6至图8所示,下盖体20具有朝向上盖体10开放的敞口,下盖体20上朝向上盖体10的一侧的中心设有第二检测区域24,第一检测区域110和第二检测区域24相对并连通,第一检测区域110和第二检测区域24共同构成总的检测区域。
下盖体20设有由第二检测区域24向外辐射的第一光通道21、第二光通道22和第三光通道23,第一光通道21、第二光通道22和第三光通道23中分别置有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和光接收元件60;其中,第一发光元件40供于发射红外光,第二发光元件50供于发射蓝光,光接收元件60供于接收由第一发光元件40和第二发光元件50发射的光线。
在工作状态时,第一发光元件40和第二发光元件50所发射的光线,将通过第一光通道21和第二光通道22射至检测区域内,而光接收元件60则会通过第三光通道23接收到从检测区域被颗粒物所折射和/或反射的光线。光接收元件60接收到蓝光和红外光时,可将红外光波长和蓝光波长与烟雾和非烟雾颗粒进行比较,其中烟雾颗粒对蓝光的反射较强,对红外光的反射较弱,若蓝光的强度大于红外光的强度,则检测区域内的漂浮物是烟雾,此时烟雾检测装置准确报警;若蓝光的强度小于红外光的强度,则烟雾检测装置不报警,因此通过设置两种不同波长的发光元件,进以提高烟雾检测装置的报警准确度,防止发生误报警。
参照图9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光通道21和第二光通道22置于下盖体20的一侧,第三光通道23置于与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其中一侧和另一侧沿下盖体20的径向相对设置;且,第一光通道21和第二光通道22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25°,45°]。
进一步地,第一光通道21和第二光通道22所在的平面与第三光通道23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β∈[136°,146°]。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通道21、第二光通道22和第三光通道23三者以第二检测区域24作为连通处,三者共同构成Y型通道结构。其中,第一发光元件40和第二发光元件50设于同一侧,二者优选呈40°角度设置,第一发光元件40和第二发光元件50所在的平面与光接收元件60之间的夹角优选呈141°角度设置。
且,在第一光通道21、第二光通道22和第三光通道23的外端口留有注胶槽,在安装完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和光接收元件60后,在每个注胶槽内注入黑色软胶,供于阻挡外界的环境光对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和光接收元件60产生干扰,同时也起到固定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和光接收元件60的作用。
参照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环体11的外环壁呈锥形面设置,由上盖体10指向下盖体20的方向,第一环体11的外环壁逐渐靠近上盖体10的中心轴线;且,第一环体11的外环壁上设有多个台阶结构111,由上盖体10指向下盖体20的方向,多个台阶结构111依次设置。其中,多个台阶结构111整体也构成锥形状的结构,由上盖体10指向下盖体20的方向,锥形状的结构逐渐靠近上盖体10的中心轴线。本实施例中,多个台阶结构111供于对通过进烟结构121射入第一环体11内的环境光进行反方向的发散,以规避或弱化外部的环境光对检测精度的不良影响。
一实施例中,第一环体11的内环壁上设有波纹型槽结构112,波纹型槽结构112的波纹线沿第一环体11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波纹型槽结构112沿第一环体11的高度方向延伸有尺寸。上盖体10上朝向下盖体20且位于第一环体11内侧的部分盖体上设有多个方锥形凸起结构113,方锥形凸起结构113朝向下盖体20凸起,且多个方锥形凸起结构113依次紧密布列。在第一环体11的底部和内环壁上,分别设置波纹型槽结构112和方锥形凸起结构113,目的在于通过波纹型槽结构112和方锥形凸起结构113发散来自第一发光元件40和第二发光元件50所发射光线的强度,进以消弱进入光接收元件60的光线强度。
一实施例中,上盖体10设有多个分隔板13,多个分隔板13沿上盖体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分隔板13具有沿上盖体10的径向相对的外端侧和内端侧,以及沿上盖体10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其中,分隔板13置于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之间,内端侧和外端侧分别一体连接于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第一端侧一体连接于上盖体10上朝向下盖体20的侧面,第二端侧适配于下盖体20上朝向上盖体10的侧面。
在烟雾颗粒通过第二环体12上的进烟结构121进入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之间的空间中后,烟雾颗粒会通过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之间的环形通道弥漫,为防止烟雾颗粒聚集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之间而不能及时进入检测区域中,本实施例采用在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之间设置分隔板13的方式,将位于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之间的环形通道分隔为若干个区域,如此烟雾颗粒通过进烟结构121进入第一环体11和第二环体12之间的空间后,在相邻两个分隔板13的导流下,进入检测装置中心处的检测区域,以供及时且准确地完成检测。
参照图1,以及图10至图12所示,一实施例中,上盖体10设有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14,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14沿上盖体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14均临近第二环体12设置,且紧配柱的延伸方向和上盖体10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下盖体20设有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25,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25沿下盖体2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14和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25一一对应地可拆卸插接。
本实施例优选上盖体10设有两个紧配柱结构14,优选下盖体20设有两个紧配孔结构25,其中至少一个紧配柱结构14的内侧处可配置防呆板。本实施例优选紧配柱结构14和紧配孔结构25的插接方式可拆卸连接上盖体10和下盖体20,可便捷地拆装上盖体10和下盖体20。
一实施例中,烟雾检测装置还包括电路控制板30,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和光接收元件60均电性连接于电路控制板30;下盖体20上背离上盖体10的一侧可拆卸卡接于电路控制板30。本实施例优选下盖体20通过可拆卸卡接的方式卡配于电路控制板30,可便捷地拆装下盖体20和电路控制板30。
具体地,下盖体20设有至少一对卡扣结构26和至少一对卡接柱结构27,一对卡扣结构26沿下盖体20的径向相对设置,一对卡接柱结构27沿下盖体20的径向相对设置,且卡扣结构26和卡接柱结构27沿下盖体20的周向依次交替设置;电路控制板30设有至少一对卡口结构31和至少一对插孔结构32,至少一对卡扣结构26和至少一对卡口结构31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卡接,至少一对卡接柱结构27和至少一对插孔结构32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卡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盖体(10)和下盖体(20);
所述上盖体(10)上朝向所述下盖体(20)的一侧设有第一环体(11)和间隔位于所述第一环体(11)外侧的第二环体(12);所述第二环体(12)同轴卡合于所述下盖体(20),其环壁上开设有贯穿壁厚的进烟结构(121);所述第一环体(11)的内部构成第一检测区域(110),所述第一环体(11)的外环壁上设有台阶结构(111),供于对通过所述进烟结构(121)射入所述第一环体(11)内的环境光进行反方向的发散;
所述下盖体(20)上朝向所述上盖体(10)的一侧设有第二检测区域(24),所述第一检测区域(110)和所述第二检测区域(24)相对连通并构成检测区域;下盖体(20)设有由所述第二检测区域(24)向外辐射的第一光通道(21)、第二光通道(22)和第三光通道(23),所述第一光通道(21)、第二光通道(22)和第三光通道(23)中分别置有第一发光元件(40)、第二发光元件(50)和光接收元件(60);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元件(40)供于发射红外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50)供于发射蓝光,所述光接收元件(60)供于接收由所述第一发光元件(40)和所述第二发光元件(50)发射的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通道(21)和所述第二光通道(22)置于所述下盖体(20)的一侧,所述第三光通道(23)置于与所述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其中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沿所述下盖体(20)的径向相对设置;
且,所述第一光通道(21)和所述第二光通道(22)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α∈[25°,4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体(11)的外环壁呈锥形面设置,由所述上盖体(10)指向所述下盖体(20)的方向,所述第一环体(11)的外环壁逐渐靠近所述上盖体(10)的中心轴线;
所述第一环体(11)的外环壁上设有多个所述台阶结构(111),由所述上盖体(10)指向所述下盖体(20)的方向,多个所述台阶结构(111)依次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环体(11)的内环壁上设有波纹型槽结构(112),所述波纹型槽结构(112)的波纹线沿所述第一环体(11)的周向环绕设置,且所述波纹型槽结构(112)沿所述第一环体(11)的高度方向延伸有尺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体(10)上朝向所述下盖体(20)且位于所述第一环体(11)内侧的部分盖体上设有多个方锥形凸起结构(113),所述方锥形凸起结构(113)朝向所述下盖体(20)凸起,且多个所述方锥形凸起结构(113)依次紧密布列。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体(10)设有多个分隔板(13),多个所述分隔板(13)沿所述上盖体(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分隔板(13)具有沿所述上盖体(10)的径向相对的外端侧和内端侧,以及沿所述上盖体(10)的中心轴线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侧和第二端侧;
其中,所述分隔板(13)置于所述第一环体(11)和所述第二环体(12)之间,所述内端侧和所述外端侧分别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环体(11)和所述第二环体(12),所述第一端侧一体连接于所述上盖体(10)上朝向所述下盖体(20)的侧面,所述第二端侧适配于所述下盖体(20)上朝向所述上盖体(10)的侧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体(10)设有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14),所述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14)沿所述上盖体(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14)均临近所述第二环体(12)设置,且所述紧配柱结构(14)的延伸方向和所述上盖体(10)的中心轴线方向一致;
所述下盖体(20)设有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25),所述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25)沿所述下盖体(2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紧配柱结构(14)和所述至少两个紧配孔结构(25)一一对应地可拆卸插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烟雾检测装置还包括电路控制板(30),所述第一发光元件(40)、所述第二发光元件(50)和所述光接收元件(60)均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30);
其中,所述下盖体(20)上背离所述上盖体(10)的一侧可拆卸卡接于所述电路控制板(3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盖体(20)设有至少一对卡扣结构(26)和至少一对卡接柱结构(27),一对所述卡扣结构(26)沿所述下盖体(20)的径向相对设置,一对所述卡接柱结构(27)沿所述下盖体(20)的径向相对设置,且所述卡扣结构(26)和所述卡接柱结构(27)沿所述下盖体(20)的周向依次交替设置;
所述电路控制板(30)设有至少一对卡口结构(31)和至少一对插孔结构(32),所述至少一对卡扣结构(26)和所述至少一对卡口结构(31)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卡接,所述至少一对卡接柱结构(27)和所述至少一对插孔结构(32)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卡接。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雾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通道(21)和所述第二光通道(2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光通道(23)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β∈[136°,146°]。
CN202221887714.5U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Active CN218069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7714.5U CN218069037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7714.5U CN218069037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9037U true CN218069037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0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7714.5U Active CN218069037U (zh) 2022-07-21 2022-07-21 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9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05522B2 (ja) 光電式煙センサおよび照明機器
US912322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ampering with an infra-red motion sensor
CN101676964B (zh) 火焰检测器
US10282956B2 (en) Smoke detectors with light shields and alarm systems including such
US11069224B1 (en) Smoke detector and chamber
US11915569B2 (en) Smoke detector
CN111080959A (zh) 一种光电式感烟探测器
CN210865011U (zh) 一种光学迷宫结构的烟雾传感器
JP6259241B2 (ja) 火災感知器
CN218069037U (zh) 一种烟雾检测装置
JP2007011684A (ja) 火災感知器
CN211044476U (zh) 一种烟感迷宫及烟感探测器
CN202512700U (zh) 吸气式火灾侦测装置
JP5145162B2 (ja) 煙感知器
JP5442207B2 (ja) 点灯装置及び煙感知器
CN111951518A (zh) 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CN113327397B (zh) 一种烟雾探测器迷宫结构及烟雾报警器
CN211697618U (zh) 一种凝露检测装置
CN212411324U (zh) 用于光电感烟的探测装置
CN217386468U (zh) 光电感烟探测器
CN111077188A (zh) 一种凝露检测装置
CN217955230U (zh) 烟雾检测装置及烟雾报警器
CN108106978B (zh) 烟雾暗室及采用该烟雾暗室的烟雾侦测器
CN218824996U (zh) 光源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20063833U (zh) 高精度消防光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