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57029U -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57029U
CN218057029U CN202221594815.3U CN202221594815U CN218057029U CN 218057029 U CN218057029 U CN 218057029U CN 202221594815 U CN202221594815 U CN 202221594815U CN 218057029 U CN218057029 U CN 218057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iddle plate
arc structure
lower middle
sid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48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德
王宁宁
张嵩峰
任方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ding Xu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ding Xu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ding Xu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ding Xuzhou Intelligent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48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57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57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57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包括两相对安装在机头本体上的立式侧板,其特征在于:两立式侧板之间分别设有中板部、下中板、封底板、架体结构以及两个上沿部;所述中板部、所述下中板、所述封底板的内外两端均焊接固定在对应的立式侧板内侧面上,两所述上沿部分别焊接在对应侧的立式侧板上且两所述上沿部相对称间隔设置,本机头利用刮板输送机机头的封底板负向圆弧与中板无升角相结合的结构,对综采工作面解决三角煤问题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薄煤层采煤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解决煤矿开采井下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两端割不透三角煤的难题的机头结构,特别适用于国内综采工作面1米以下煤层的开采条件,尤其是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背景技术
刮板输送机可用于水平运输,亦可用于倾斜运输。沿倾斜向上运输时,煤层倾角不得超过25°,向下运输时,倾角不得超过20°,当煤层倾角较大时,应安装防滑装置。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允许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作2-4°的弯曲。
刮板输送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敞开的溜槽,作为煤炭、矸石或物料等的承受件,将刮板固定在链条上组成刮板链,作为牵引构件。
当机头传动部启动后,带动机头轴上的链轮旋转,使刮板链循环运行带动物料沿着溜槽移动,直至到机头部卸载。刮板链绕过链轮作无级闭合循环运行,完成物料的输送。
而目前的刮板输送机上的机头作为主要工作部件,其多采用机头架中板爬坡的结构,主要用于井下高产高效工作面,满足工作面高进度、快推进的需要。
但是,在薄煤层综采过程中割煤机进刀时斜切入煤层,现有技术中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工作时与巷道形成的三角煤位置;如果不及时清理三角煤,就会影响后续刮板输送机在液压支架下向前推进,降低效率,同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例如,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533660.4的专利文献中就公开了一种刮板机输送机头结构,其主要结构包括机头架、动力装置、调高垫架和链轮,所述机头架安装于所述调高垫架的上端,所述机头架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设有底板和中板组件,所述链轮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链轮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的上端缘水平,两个所述侧板远离所述链轮的一端的下端缘向下弯曲,所述底板向下弯曲,所述中板组件包括上中板和下中板,所述上中板水平设置,所述下中板与所述上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上述专利虽然也是为了解决遗留部分割不掉的三角煤问题,但是其在结构设计上仍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第一是:上中板和下中板在组合连接时可以看出,下中板的前端抵接在上中板的中部,这种结构使得上中板的前段处于悬空设置,在应对上述恶劣的采煤工况尤其是三角煤部位堆积严重时,易出现上中板前部变形的问题;第二是:长度较长且弯曲设置的底板结构在其后端并无加强支撑,这使得底板后部进行切割煤层碰撞时很容易出现变形损坏,因此也会影响机头向前推进采煤的效果;第三是:虽然底板的前端增设了加强结构,但是其采用的与底板前部平行贴合式的加强板结构并不能起到纵向上的强化,整体的强化效果仍然存在不足。
综上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了一些改进方案但是且改进效果仍然不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根据实际采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机头改进改良,特此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解决煤矿开采井下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两端割不透三角煤的难题的机头结构,特别适用于国内综采工作面1米以下煤层的开采条件的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输送机机头,能够解决综采过程中出现三角煤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包括两相对安装在机头本体上的立式侧板,两立式侧板之间分别设有中板部、下中板、封底板、架体结构以及两个上沿部;所述中板部、所述下中板、所述封底板的内外两端均焊接固定在对应的立式侧板内侧面上,两所述上沿部分别焊接在对应侧的立式侧板上且两所述上沿部相对称间隔设置;
所述上沿部由左端的正向上圆弧板段和右端的水平直线板段一体成型;
所述中板部为水平设置;
所述下中板与所述封底板均采用右端工作端斜向上的方式设置且两侧均与对应位置处的立式侧板相焊接;
所述中板部与所述下中板的左端通过所述架体结构连接;
所述下中板的右端支撑在所述下中板的右端底部。
当井下进行薄煤层采煤作业时,中板部采用平直状态,可以有效地保证机头割透两端头三角煤,解决了薄煤层工作面割不透三角煤的难题。
本机头其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也能更方便的适应井下采煤工作面条件的变化。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所述立式侧板之间间隔宽度为所述上沿部的宽度的8-10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各所述立式侧板的前端外侧分别垂直焊接有一端部连接板,各所述端部连接板与对应的立式侧板之间自上而下间隔焊接有若干个侧撑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各所述立式侧板的前端外侧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一体成型的凸起部,各所述侧撑筋分别焊接支撑在对应的凸起部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中板为上端向上倾斜的平直板件,所述下中板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为10-15°。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板部的右端与所述下中板的右端之间设置有一焊接座,所述焊接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上,所述焊接座的顶部与所述中板部的右端底部固连,所述焊接座的底部与所述下中板的右端顶部固连;在所述焊接座的两侧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的安装孔内分别插装有一连接销轴,所述连接销轴用于将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与刮板运输机系统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封底板的左侧底部固定焊接有主加强立式垫板座,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立式侧板焊接固连;
所述封底板的左端底部向下一体弯曲并形成水平支撑部,所述水平支撑部的右端与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的左端相抵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的左侧间隔设置有一副加强立式垫板座,所述副加强立式垫板座的顶部抵紧在所述封底板的底部,所述副加强立式垫板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封底板的右端顶部向下弯折后并形成弯折支撑部,所述弯折支撑部与所述封底板的右端之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所述弯折支撑部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的刮板运输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所述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使用时安装在刮板输送机主体上的机头部位,所述刮板输送机主体安装在运输巷内部且配合采煤机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机头利用刮板输送机机头的封底板负向圆弧与中板无升角相结合的结构,对综采工作面解决三角煤问题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薄煤层采煤的效率。
2、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尤其薄煤层这种狭小空间的采煤工作面,通过这种负向圆弧结构的机头能彻底解决三角煤的难题。
3、同时,本结构可以减少机头与过渡槽连接处的磨损,提高刮板机机头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井下采煤工作效率,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4、本机头结构满足了国内综采工作面1米以下煤层的开采难题,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面生产效率。
5、中板部与下中板的两端均实现支撑稳定,可以在恶劣工况下对中板部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保证采煤割煤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对三角煤的清理处理效果;右端的焊接座可以将中板部与下中板稳定连接,同时,工作时可以通过其上的联接销轴使其与刮板输送机连接。
6、另外,在此设计的封底板采用两端均折弯处理的方式,其中右端上部锐角弯折可以保证采煤破煤时的流畅性,左端下部的大圆弧弯折可以保证良好的过渡性,同时两端的弯折的水平支撑部、弯折支撑部均可以起到加强整体强度的目的,提高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7、本发明所采用的机头架是短头架设计,使用时刮板输送机机头的中板与中部槽的中板在同一平面上,刮板输送机的传动部垂直布置在巷道里,使综采时刮板输送机在不变线的情况下就能解决困扰综采过程中的三角煤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D-D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实施例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实施例2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刮板运输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式侧板;2、中板部;3、下中板;4、封底板;401、水平支撑部;402、弯折支撑部;5、架体结构;6、上沿部;601、正向上圆弧板段;602、水平直线板段;7、端部连接板;8、侧撑筋;9、凸起部;10、焊接座;11、连接销轴;12、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3、副加强立式垫板座;A、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B、刮板输送机主体;C、采煤机;D、运输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如图1-7中所示。
实施例1: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包括两相对安装在机头本体上的立式侧板1,两立式侧板1之间分别设有中板部2、下中板3、封底板4、架体结构5以及两个上沿部6;所述中板部2、所述下中板3、所述封底板4的内外两端均焊接固定在对应的立式侧板1内侧面上,两所述上沿部6分别焊接在对应侧的立式侧板1上且两所述上沿部6相对称间隔设置;
所述上沿部6由左端的正向上圆弧板段601和右端的水平直线板段602一体成型;
所述中板部2为水平设置;
所述下中板3与所述封底板4均采用右端工作端斜向上的方式设置且两侧均与对应位置处的立式侧板1相焊接;
所述中板部2与所述下中板3的左端通过所述架体结构5连接;
所述下中板3的右端支撑在所述下中板3的右端底部。
下中板3左端向下倾斜与采煤方向相反成负向,同时封底板4的左端采用向上拱起的负向圆弧状可以有效地保证在使用时割煤的效果。
突破了以往刮板输送机机头架爬坡的结构限制,设计成了中板部2无升角的水平中板结构形式,另外,中板部2与下中板3的两端均实现支撑稳定,可以在恶劣工况下对中板部2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保证采煤割煤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对三角煤的清理处理效果;右端的焊接座10可以将中板部2与下中板3稳定连接,同时,工作时可以通过其上的联接销轴使其与刮板输送机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所述立式侧板1之间间隔宽度为所述上沿部6的宽度的8-10倍。
上沿部6跟随机头运动时可以实现快速的对三角煤部位进行切割破除,同时配合中板部2割透整个三角煤区域。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各所述立式侧板1的前端外侧分别垂直焊接有一端部连接板7,各所述端部连接板7与对应的立式侧板1之间自上而下间隔焊接有若干个侧撑筋8。
侧撑筋8主要起到将连接板与对应的立式侧板1之间实现稳定连接的目的,保证整个机头的两个立式侧板1在安装后的稳定性与抗变形强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各所述立式侧板1的前端外侧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一体成型的凸起部9,各所述侧撑筋8分别焊接支撑在对应的凸起部9上。
凸起部9结构可以进一步的增强立式侧板1的连接部位的强度,保证侧撑筋8焊接后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板部2的右端与所述下中板3的右端之间设置有一焊接座10,所述焊接座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1上,所述焊接座10的顶部与所述中板部2的右端底部固连,所述焊接座10的底部与所述下中板3的右端顶部固连;在所述焊接座10的两侧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的安装孔内分别插装有一连接销轴11,所述连接销轴11用于将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与刮板运输机系统相连接。
本机头结构紧凑,采用封底板4负向圆弧结构,中板部2无升角的结构形式。突破了以往的刮板输送机机头架中板部2爬坡的结构形式,将机头的中板部2设计成与中部槽中板相同的水平结构,机头链轮的中心位于中部槽中板部2下方,便于适应薄煤层这种狭小工作面的综采工作。
同时,这种封底板4负向圆弧结构,中板部2无升角的结构就能彻底地解决了综采时刮板输送机在不变线的情况下出现的三角煤问题,大大提高了产煤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成本。
右端的焊接座10可以将中板部2与下中板3稳定连接,同时,工作时可以通过其上的联接销轴使其与刮板输送机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封底板4的左侧底部固定焊接有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2,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立式侧板1焊接固连。
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2可以有效地起到对封底板4进行加强连接的目的,同时提高两所述立式侧板1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2: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包括两相对安装在机头本体上的立式侧板1,两立式侧板1之间分别设有中板部2、下中板3、封底板4、架体结构5以及两个上沿部6;所述中板部2、所述下中板3、所述封底板4的内外两端均焊接固定在对应的立式侧板1内侧面上,两所述上沿部6分别焊接在对应侧的立式侧板1上且两所述上沿部6相对称间隔设置;
所述上沿部6由左端的正向上圆弧板段601和右端的水平直线板段602一体成型;
所述中板部2为水平设置;
所述下中板3与所述封底板4均采用右端工作端斜向上的方式设置且两侧均与对应位置处的立式侧板1相焊接;
所述中板部2与所述下中板3的左端通过所述架体结构5连接;
所述下中板3的右端支撑在所述下中板3的右端底部。
下中板3左端向下倾斜,同时封底板4的左端采用向上拱起的负向圆弧状可以有效地保证在使用时割煤的效果。
突破了以往刮板输送机机头架爬坡的结构限制,设计成了中板部2无升角的水平中板结构形式,另外,中板部2与下中板3的两端均实现支撑稳定,可以在恶劣工况下对中板部2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保证采煤割煤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对三角煤的清理处理效果;右端的焊接座10可以将中板部2与下中板3稳定连接,同时,工作时可以通过其上的联接销轴使其与刮板输送机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两所述立式侧板1之间间隔宽度为所述上沿部6的宽度的8-10倍。
上沿部6跟随机头运动时可以实现快速的对三角煤部位进行切割破除,同时配合中板部2割透整个三角煤区域。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各所述立式侧板1的前端外侧分别垂直焊接有一端部连接板7,各所述端部连接板7与对应的立式侧板1之间自上而下间隔焊接有若干个侧撑筋8。
侧撑筋8主要起到将连接板与对应的立式侧板1之间实现稳定连接的目的,保证整个机头的两个立式侧板1在安装后的稳定性与抗变形强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各所述立式侧板1的前端外侧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一体成型的凸起部9,各所述侧撑筋8分别焊接支撑在对应的凸起部9上。
凸起部9结构可以进一步的增强立式侧板1的连接部位的强度,保证侧撑筋8焊接后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中板3为上端向上倾斜的平直板件,所述下中板3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为10-15°。
下中板3采用上端向上倾斜的平直板件可以更好地保证对中板部2全程支撑的稳定性,左右两端分别通过架体结构5、焊接座10实现稳定加强,从而保证中板部2恶劣工况下割煤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板部2的右端与所述下中板3的右端之间设置有一焊接座10,所述焊接座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1上,所述焊接座10的顶部与所述中板部2的右端底部固连,所述焊接座10的底部与所述下中板3的右端顶部固连;在所述焊接座10的两侧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的安装孔内分别插装有一连接销轴11,所述连接销轴11用于将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A与刮板运输机系统相连接。
本机头结构紧凑,采用封底板4负向圆弧结构,中板部2无升角的结构形式。突破了以往的刮板输送机机头架中板部2爬坡的结构形式,将机头的中板部2设计成与中部槽中板相同的水平结构,机头链轮的中心位于中部槽中板部2下方,便于适应薄煤层这种狭小工作面的综采工作。
同时,这种封底板4负向圆弧结构,中板部2无升角的结构就能彻底地解决了综采时刮板输送机在不变线的情况下出现的三角煤问题,大大提高了产煤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成本。
右端的焊接座10可以将中板部2与下中板3稳定连接,同时,工作时可以通过其上的联接销轴使其与刮板输送机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封底板4的左侧底部固定焊接有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2,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立式侧板1焊接固连。
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2可以有效地起到对封底板4进行加强连接的目的,同时提高两所述立式侧板1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封底板4的左端底部向下一体弯曲并形成水平支撑部401,所述水平支撑部401的右端与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2的左端相抵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12的左侧间隔设置有一副加强立式垫板座13,所述副加强立式垫板座13的顶部抵紧在所述封底板4的底部,所述副加强立式垫板座1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1上。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封底板4的右端顶部向下弯折后并形成弯折支撑部402,所述弯折支撑部402与所述封底板4的右端之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所述弯折支撑部40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1上。
封底板4采用两端均折弯处理的方式,其中右端上部锐角弯折可以保证采煤破煤时的流畅性,左端下部的大圆弧弯折可以保证良好的过渡性,同时两端的弯折的水平支撑部401、弯折支撑部402均可以起到加强整体强度的目的,提高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的刮板运输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A,所述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A使用时安装在刮板输送机主体B上的机头部位,所述刮板输送机主体B安装在运输巷D内部且配合采煤机C使用。
当井下进行薄煤层采煤作业时,中板部2采用平直状态,可以有效地保证机头割透两端头三角煤,解决了薄煤层工作面割不透三角煤的难题。
本机头其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也能更方便的适应井下采煤工作面条件的变化。本机头利用刮板输送机机头的封底板4负向圆弧与中板无升角相结合的结构,对综采工作面解决三角煤问题有很好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薄煤层采煤的效率。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尤其薄煤层这种狭小空间的采煤工作面,通过这种负向圆弧结构的机头能彻底解决三角煤的难题。本结构可以减少机头与过渡槽连接处的磨损,提高刮板机机头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井下采煤工作效率,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本机头结构满足了国内综采工作面1米以下煤层的开采难题,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面生产效率。中板部2与下中板3的两端均实现支撑稳定,可以在恶劣工况下对中板部2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保证采煤割煤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对三角煤的清理处理效果;右端的焊接座10可以将中板部2与下中板3稳定连接,同时,工作时可以通过其上的联接销轴使其与刮板输送机连接。在此设计的封底板4采用两端均折弯处理的方式,其中右端上部锐角弯折可以保证采煤破煤时的流畅性,左端下部的大圆弧弯折可以保证良好的过渡性,同时两端的弯折的水平支撑部401、弯折支撑部402均可以起到加强整体强度的目的,提高其使用效果和寿命。本发明所采用的机头架是短头架设计,使用时刮板输送机机头的中板与中部槽的中板在同一平面上,刮板输送机的传动部垂直布置在巷道里,使综采时刮板输送机在不变线的情况下就能解决困扰综采过程中的三角煤问题。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包括两相对安装在机头本体上的立式侧板,其特征在于:两立式侧板之间分别设有中板部、下中板、封底板、架体结构以及两个上沿部;所述中板部、所述下中板、所述封底板的内外两端均焊接固定在对应的立式侧板内侧面上,两所述上沿部分别焊接在对应侧的立式侧板上且两所述上沿部相对称间隔设置;
所述上沿部由左端的正向上圆弧板段和右端的水平直线板段一体成型;
所述中板部为水平设置;
所述下中板与所述封底板均采用右端工作端斜向上的方式设置且两侧均与对应位置处的立式侧板相焊接;
所述中板部与所述下中板的左端通过所述架体结构连接;
所述下中板的右端支撑在所述下中板的右端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立式侧板之间间隔宽度为所述上沿部的宽度的8-10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立式侧板的前端外侧分别垂直焊接有一端部连接板,各所述端部连接板与对应的立式侧板之间自上而下间隔焊接有若干个侧撑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式侧板的前端外侧分别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一体成型的凸起部,各所述侧撑筋分别焊接支撑在对应的凸起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中板为上端向上倾斜的平直板件,所述下中板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为10-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板部的右端与所述下中板的右端之间设置有一焊接座,所述焊接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上,所述焊接座的顶部与所述中板部的右端底部固连,所述焊接座的底部与所述下中板的右端顶部固连;在所述焊接座的两侧沿其宽度方向上设置的安装孔内分别插装有一连接销轴,所述连接销轴用于将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与刮板运输机系统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底板的左侧底部固定焊接有主加强立式垫板座,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立式侧板焊接固连;
所述封底板的左端底部向下一体弯曲并形成水平支撑部,所述水平支撑部的右端与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的左端相抵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加强立式垫板座的左侧间隔设置有一副加强立式垫板座,所述副加强立式垫板座的顶部抵紧在所述封底板的底部,所述副加强立式垫板座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板的右端顶部向下弯折后并形成弯折支撑部,所述弯折支撑部与所述封底板的右端之间的弯折角度为锐角,所述弯折支撑部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对应的所述立式侧板上。
10.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的刮板运输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所述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使用时安装在刮板输送机主体上的机头部位,所述刮板输送机主体安装在运输巷内部且配合采煤机使用。
CN202221594815.3U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Active CN218057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4815.3U CN218057029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4815.3U CN218057029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57029U true CN218057029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36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4815.3U Active CN218057029U (zh) 2022-06-24 2022-06-24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57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1720Y (zh) 滚筒式露天连续采煤机
CN201460884U (zh) 急倾斜煤层采煤机
CN218057029U (zh) 一种负向圆弧结构运输机机头及刮板运输机系统
CN104912556B (zh) 装煤机
CN210285625U (zh) 刮板输送机机头
CN101200905A (zh) 矿井水仓沉积物清理方法及水仓清淤机
CN212604535U (zh) 一种矿用电动轮卡车油电混合侧受电系统
CN2184672Y (zh) 刮板输送机用整体铸焊输煤槽
CN220617637U (zh) 一种煤矿自动装车装置
CN203593922U (zh) 一种隧道道床换砟机
CN204703901U (zh) 装煤机铲板总成
CN2170377Y (zh) 梭车转载机
CN204738813U (zh) 装煤机
CN221051038U (zh) 一种滑轨式承载机构
CN213740363U (zh) 一种铁道枕底扒碴装置
CN220866326U (zh) 一种转载机耐磨翼板
CN211109409U (zh) 一种刨煤机用便于定位的煤矿输送机构
CN216128832U (zh) 一种提高物料运输效率的新型大倾角输送带
CN113443350B (zh) 骑槽帮型的无底链刮板输送机
CN219135408U (zh) 一种空气链式输送机的改进结构
CN113443347B (zh) 能够降低输送槽高度的无底链刮板输送机
CN218088608U (zh) 煤矿掘进机二运连接装置
CN215595618U (zh) 一种煤矿用锚杆转载机组
CN217075965U (zh) 能够适应小转弯半径工况的tbm主机皮带机布置结构
CN214660150U (zh) 一种厚煤层hlg型系列剔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