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9846U -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9846U
CN218049846U CN202221912753.6U CN202221912753U CN218049846U CN 218049846 U CN218049846 U CN 218049846U CN 202221912753 U CN202221912753 U CN 202221912753U CN 218049846 U CN218049846 U CN 218049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jection
cylinder
injection pipe
feed supp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27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都伟
罗强丰
郑玉磊
徐炎
沈传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long Anhu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long Anhu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long Anhu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long Anhu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27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9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9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9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包括能够同时相对或相背运动的第一补料组件、第二补料组件,增压缸、补水缸,所述第一补料组件与所述第二补料组件靠近的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第一补料组件具有沿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补料组件具有沿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二注水孔,所述增压缸与所述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注水孔均连接,所述补水缸与所述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注水孔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减少了水量流失,缩短了补水时间,效率提升60%以上,降低设备能耗;且低压补水阶段就可以实现将工件内部充满水,可以减少因未注满水导致的凹陷等缺陷,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产品起皱、凹陷等缺陷发生的频次。

Description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形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内高压成形工艺是把一定长度的圆形空心管经过弯管与预成形后,再放入成形模具中,设备给予所需的合模力将上、下模具合模,然后注入低压水与高压水在管材内,使管材发生变形直到贴合模具型腔。
现有内高压成形补水工艺:先将工件放入模具下模中,上模通过液压机下压到上下模完全贴合;此时模具左右两侧密封头未向前推进,两端管口处于敞开状态;水箱通过低压注水口向工件内部注入低压水,低压注水口开设在下模,通过塑料水管与水箱连接,向型腔内灌水;当液压机主缸锁模力到达设定压力后,左右密封头在左右补料缸的推力下前进到模具封水位,然后增压缸开始工作,不断向工件内部注入高压水,使工件内部水充满并增压到设定压力值,此时工件发生塑性变形完成内高压成形过程;高压注水孔开设在左侧密封头中,通过高压软管与增压缸连接。
目前,此种内高压成形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左右密封头未密封前就注入低压水,造成部分水浪费;2.内高压成形时工件内部压力通常在160MPa以上,仅依靠低压补水无法使工件内部充满水,若此时成形,工件会因内部未充满水导致凹陷等缺陷的产生;3.低压补水刚开始时,增压缸补水未同步工作,增压缸补水后开始并使工件内部充满水,这导致成形补水时间长,效率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已构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未在密封状态下补水,容易漏水、补水时间长,影响工件成形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包括能够同时相对或相背运动的第一补料组件、第二补料组件,增压缸、补水缸,所述第一补料组件与所述第二补料组件靠近的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第一补料组件具有沿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补料组件具有沿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二注水孔,所述增压缸与所述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注水孔均连接,所述补水缸与所述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注水孔均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将工件放入下模具中,上模具通过液压机下压至下模具,并与下模具完全贴合,液压机锁模力达到预设压力后,第一补料组件与第二补料组件的密封端相对运动至工件的模具封水位,进行初步密封(留有间隙,用于空气排出),首先通过补水缸由第一注水孔和第二注水孔向工件内部注入低压水,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以及排净工件内空气,后断开补水缸与工件的水路,通过增压缸由第一注水孔和第二注水孔向工件内部注入高压水,同时第一补料组件与第二补料组件同步相向运动补料,以弥补变形所导致的壁厚减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补料组件和第二补料组件分别开设第一注水孔和第二注水孔,摒弃了目前在模具下模开设低压注水口,可以在第一补料组件与第二补料组件的密封端相对运动至工件的模具封水位,进行初步密封时,补入低压水,后期的高压水也是在密封情况下补水,减少了水量流失,缩短了补水时间,效率提升60%以上,降低设备能耗;且低压补水阶段就可以实现将工件内部充满水,可以减少因未注满水导致的凹陷等缺陷,提高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补料组件包括第一补料缸、第一注水转接头、第一密封注水头,所述第一补料缸连接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一端,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内具有贯穿的水通道,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具有贯穿的水通道,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缸和所述补水缸均连接,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内的水通道连通形成第一注水孔。
第一注水转接头便于增压缸与补水缸与第一注水孔和第二注水孔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包括第一注水杆、第一密封头,所述第一密封头连接所述第一注水杆的一端。
第一密封头的端部为锥形,便于实现与工件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水杆远离第一密封头的一端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包括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一注水杆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与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水通道呈L型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补料组件与所述第二补料组件结构相同。
优选的,还包括注水管道组件,所述注水管道组件包括第一注水管、第二注水管、第三注水管,所述第一注水管连接所述增压缸,所述第二注水管连接所述补水缸,所述第三注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管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注水管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注水管道组件还包括两个单向阀,其中一个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管靠近增压缸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注水管靠近补水缸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注水管、所述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三注水管均为高压软管或铁管。
优选的,所述补水缸为水箱或增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补料组件和第二补料组件分别开设第一注水孔和第二注水孔,摒弃了目前在模具下模开设低压注水口,可以在第一补料组件与第二补料组件的密封端相对运动至工件的模具封水位,进行初步密封时,补入低压水,后期的高压水也是在密封情况下补水,减少了水量流失,缩短了补水时间,效率提升60%以上,降低设备能耗;且低压补水阶段就可以实现将工件内部充满水,可以减少因未注满水导致的凹陷等缺陷,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产品起皱、凹陷等缺陷发生的频次;
(2)第一注水转接头便于增压缸与补水缸与第一注水孔和第二注水孔管道连接;
(3)第一密封头的端部为锥形,便于实现与工件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压成形补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注水头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注水头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
1、第一补料组件;11、第一补料缸;12、第一注水转接头;13、第一密封注水头;131、第一注水杆;132、第一密封头;14、第一注水孔;
2、第二补料组件;21、第二补料缸;22、第二注水转接件;23、第二密封注水头;
3、增压缸;4、补水缸;5、上模具;6、下模具;7、工作台;
8、注水管道组件;81、第一注水管;82、第二注水管;83、第三注水管;84、第一单向阀;85、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包括第一补料组件1、第二补料组件2、增压缸3、补水缸4、上模具5、下模具6、工作台7;当然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液压机构,用于上模具5与下模具6合模压紧,下模具6固定在工作台7上,其中,第一补料组件1和第二补料组件2能够同时相对或相背运动。所述第一补料组件1与所述第二补料组件2靠近的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第一补料组件1具有沿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一注水孔14,所述第二补料组件2具有沿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二注水孔,所述增压缸3与所述第一注水孔14、所述第二注水孔均连接,所述补水缸4与所述第一注水孔14、所述第二注水孔均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补料组件1与所述第二补料组件2结构相同。所述所述第一补料组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补料缸11、第一注水转接头12、第一密封注水头13;所述所述第二补料组件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补料缸21、第二注水转接件22、第二密封注水头23。本实施例以第一补料组件1进行详细描述,第二补料组件2的结构参照第一补料组件1即可。
其中,所述第一补料缸11连接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12的左端,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12的右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13,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13内具有贯穿的水通道,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12具有贯穿的水通道,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12的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缸3和所述补水缸4均连接,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12的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13内的水通道连通形成第一注水孔14。第一注水孔14的内径为5-10mm,优选6mm。
第一补料缸11固定在工作台7上,第一补料缸11的伸缩端实现第一注水转接头12与第一密封注水头13的水平移动。
第一注水转接头12便于增压缸3与补水缸4与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管道连接。第一注水转接头12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一补料缸11的伸缩端以及第一密封注水头13的左端连接,第一注水转接头12的内部的水通道呈L型通道,位于顶端的通道端口为注水口,可以通过一个L管道与增压缸3和补水缸4连接,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13包括第一注水杆131、第一密封头132,所述第一密封头132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方式,以密封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注水杆131的一端,保证不会从连接处漏水。其中,第一密封头132靠近工件的端部为锥形,便于实现与工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注水杆131远离第一密封头132的一端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包括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一注水杆131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与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12连接。
本实施例使用过程中:
将工件放入下模具6中,上模具5通过液压机下压至下模具6,并与下模具6完全贴合,此时成形腔处与工件不贴合,贴合处为工件的两端,液压机锁模力达到预设压力后,保证上模具5与下模具6的合模力。第一补料缸11与第二补料缸21的密封端相对运动至工件的模具封水位,进行初步密封(此处仍留有很小间隙,如第一密封头不完全抵入工件的内孔中,用于空气排出,补料时,则第一密封头完全进入工件内孔,实现完全密封),首先通过补水缸4由两端的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向工件内部注入低压水,低压水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以及排净工件内空气,后断开补水缸4与工件的水路,通过增压缸3由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向工件内部注入高压水,同时第一补料缸11与第二补料缸21件同步相向运动进行补料,以弥补变形所导致的壁厚减薄。
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补料组件1和第二补料组件2分别开设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摒弃了目前在模具下模开设低压注水口,可以在第一补料组件1与第二补料组件2的密封端相对运动至工件的模具封水位,进行初步密封时,补入低压水,后期的高压水也是在密封情况下补水,减少了水量流失,缩短了补水时间,效率提升60%以上,降低设备能耗;且低压补水阶段就可以实现将工件内部充满水,可以减少因未注满水导致的凹陷等缺陷,提高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产品起皱、凹陷等缺陷发生的频次。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还包括注水管道组件8,注水管道包括第一注水管81、第二注水管82、第三注水管83、第一单向阀84、第二单向阀85;
所述第一注水管81的一端连接所述增压缸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补料组件1,所述第二注水管82的一端连接所述补水缸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补料组件2,所述第三注水管83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管8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注水管82的中部。使得增压缸3的水可以通过第一注水管81以及第三注水管83同时进入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补水缸4的水可以通过第二注水管82以及第三注水管83同时进入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
第一单向阀84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管81靠近增压缸3的一端,第二单向阀85连接所述第二注水管82靠近补水缸4的一端。即:第一单向阀84开启,可以实现增压缸3的水同时进入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第二单向阀85开启,可以实现增压缸3的水同时进入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
具体的,在第一补料缸11与第二补料缸21的密封端相对运动至工件的模具封水位,进行初步密封,此处仍留有很小间隙,用于空气排出;首先,关闭第一单向阀84,开启第二单向阀85,第一通过补水缸4的水通过第二注水管82进入第二注水孔,同时通过第三注水管83、流经第一注水管81的前端部分管道进入第一注水孔14,实现由两端的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向工件内部注入低压水;低压水注满且排净工件内空气,后断开第二单向阀85、开启第一单向阀84,通过增压缸3的水由第一注水管81进入第一注水孔14,以及同时由第三注水管83、第二注水管82的前端部分管道进入第一注水孔14,实现同时由两端的第一注水孔14和第二注水孔向工件内部注入高压水,同时第一补料缸11与第二补料缸21件同步相向运动进行补料,以弥补变形所导致的壁厚减薄
其中,所述第一注水管81、所述第二注水管82、所述第三注水管83均为高压软管或铁管。
另外,所述补水缸4可以是水箱,也可以是增压缸。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同时相对或相背运动的第一补料组件、第二补料组件,增压缸、补水缸,所述第一补料组件与所述第二补料组件靠近的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第一补料组件具有沿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补料组件具有沿运动方向设置的第二注水孔,所述增压缸与所述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注水孔均连接,所述补水缸与所述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二注水孔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料组件包括第一补料缸、第一注水转接头、第一密封注水头,所述第一补料缸连接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一端,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内具有贯穿的水通道,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具有贯穿的水通道,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水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增压缸和所述补水缸均连接,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水通道与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内的水通道连通形成第一注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注水头包括第一注水杆、第一密封头,所述第一密封头连接所述第一注水杆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水杆远离第一密封头的一端具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包括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一注水杆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与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水转接头的水通道呈L型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料组件与所述第二补料组件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水管道组件,所述注水管道组件包括第一注水管、第二注水管、第三注水管,所述第一注水管连接所述增压缸,所述第二注水管连接所述补水缸,所述第三注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管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注水管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道组件还包括两个单向阀,其中一个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注水管靠近增压缸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注水管靠近补水缸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水管、所述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三注水管均为高压软管或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缸为水箱或增压缸。
CN202221912753.6U 2022-07-20 2022-07-20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Active CN218049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2753.6U CN218049846U (zh) 2022-07-20 2022-07-20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2753.6U CN218049846U (zh) 2022-07-20 2022-07-20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9846U true CN218049846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0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2753.6U Active CN218049846U (zh) 2022-07-20 2022-07-20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9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70470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tube with high internal pressure and low external pressure, and forming machine
CN103234833B (zh) 稀有金属管材水压试验设备及方法
CN105234242B (zh) 一种管内橡皮囊液压成形装置
CN105750368A (zh) 一种压制弯头整型方法及装置
CN102133596A (zh) 薄壁不锈钢管件的内高压成型方法及其装置
CN218049846U (zh) 内高压成形补水装置
CN103949523B (zh) 一种用于复杂管件内高压成形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28627U (zh) 一种三通管挤压成型装置
CN102240690A (zh) 一种三通管挤压成型装置及其挤压成型工艺
CN214820251U (zh) 一种硅胶套发泡塞
CN220104718U (zh) 一种油缸加压的螺旋钢管水压试验装置
CN114160666A (zh) 一种薄壁不锈钢卡压管件成型装置
CN108326107A (zh) 无充液式异型管液压成形方法及装置
CN2346977Y (zh) 超高压水力双作用连续自动增压器
CN105909591A (zh) 塑料制品成型机的快速开合模油缸结构
CN220547512U (zh) 具有多增压器的关键成型设备
CN216208203U (zh) 一种管件强度试验装置
CN109821959A (zh) 一种用于大管径内高压成型工艺的推头
CN220749403U (zh) 一种汽车下装液压式密封接头
CN214773508U (zh) 一种泡沫成型机蒸汽切换装置
CN219445449U (zh) 陶瓷坯体注浆及高压成型系统
CN220781946U (zh) 一种水胀成型机
CN106827392B (zh) 一种用于气体-水-辅助注塑工艺的气-水注排装置
CN210435130U (zh) 汽车圈梁成型模具
CN219176342U (zh) 地下空间超前小导管注浆辅助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