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40465U - 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40465U
CN218040465U CN202221833442.0U CN202221833442U CN218040465U CN 218040465 U CN218040465 U CN 218040465U CN 202221833442 U CN202221833442 U CN 202221833442U CN 218040465 U CN218040465 U CN 218040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blade
bearing
gea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34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培东
雷宁
马宝龙
刘二鹏
郭志峰
程晓冰
李心可
杨辉
周劲鹏
杨波
周宇
吕博文
陈重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Ningxia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34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40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40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40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Dry Shavers And Cl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属于异物清理技术领域,包括握持组件、转动组件、切割缠绕组件,所述握持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握持组件包括绝缘杆、驱动件、第一转动轴,所述切割缠绕组件包括叶片转动部、壳体、叶片,所述叶片转动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所述叶片,所述叶片的内侧设置有刀片,所述叶片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叶片转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连接,所述叶片转动部能够使所述叶片发生自转或使整个叶片发生公转或所述叶片自转的同时发生公转,以将缠绕异物去除。

Description

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异物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10Kv输电设备处于户外,在大风天气的时候,经常会缠绕一些杂物,尤其以白色垃圾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居多,缠绕的杂物会影响电路的稳定,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火灾,因此需要定期的进行清理。
目前对于地电位的清理过程中通常是带电操作的,在操作时为安全期间需要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并利用绝缘杆进行操作;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811369351 .4的中国发明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清理输电设备的绝缘杆,包括手持装置和工作装置,工作装置安装于手持装置上;手持装置包括中空的绝缘杆体,绝缘杆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架,另一端设有手摇机构,绝缘杆体的内腔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另一端与手摇机构相连接;工作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设有中空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第二转轴的另一端可拆卸式安装有三叉机构;该发明虽然解决了传统的绝缘杆清理装置不具有转动功能,需要人为的手动转动绝缘杆去缠住杂物的技术问题,但是若异物沿着输电线打转,造成多层缠绕或者打结时,则通过缠绕后拉拽,容易导致输电线路或设备被拽断,无法清理异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清理缠绕异物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包括握持组件、转动组件、切割缠绕组件,所述握持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握持组件包括绝缘杆、驱动件、第一转动轴,所述绝缘杆的内腔安装有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绝缘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绝缘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
所述切割缠绕组件包括叶片转动部、壳体、叶片,所述叶片转动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所述叶片,所述叶片的内侧设置有刀片,所述叶片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叶片转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连接;
所述叶片转动部能够使所述叶片发生自转或使整个叶片发生公转或所述叶片自转的同时发生公转。
优选地,所述叶片转动部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轴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叶片转动部包括轴承、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转动连接,所述叶片包括锥形齿轮、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一端与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与所述切割部之间,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锥形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握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杆的外壁连接,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架、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筒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第一转动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叶片转动部包括轴承、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轴套,所述筒体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转动连接,所述叶片包括锥形齿轮、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一端与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与所述切割部之间,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锥形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叶片转动部包括轴承、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为半球型帽子状,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轴套,所述筒体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壳体能够沿所述筒体上沿转动,所述叶片包括锥形齿轮、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一端与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与所述切割部之间,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锥形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齿轮的直径的2倍。
优选地,所述握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杆的外壁连接,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筒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第一转动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座、连接块、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手柄和连接块,所述手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转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中,当异物缠绕在所述输电线路或设备上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所述转动组件转动,从而所述转动组件带动所述叶片转动部转动,所述叶片转动部带动所述叶片进行自转或公转或自转的同时发生公转,以将缠绕异物去除。
当所述叶片转动部带动所述叶片进行自转时,将缠绕的异物通过叶片的自转调整角度将异物用刀片割断,然后用叶片的一端将异物勾出,以将异物去除。
当所述叶片转动部带动所述叶片进行公转时,将缠绕的异物通过叶片内侧的刀片将其隔断,然后所述叶片转动部带动所述叶片进行公转,将异物缠绕取下。
当所述叶片转动部带动所述叶片自转的同时发生公转时,预先根据异物缠绕的方向将叶片自转至切割的方向,刀片与异物接触的同时,继续使叶片转动部转动,以为刀片施加倾斜的力,使得异物快速被隔断且还不损伤导线或输电设备,并且隔断的导线继续公转的叶片缠绕,切割,一方面,切断异物后,减少驱动件驱动的阻力,另一方面,方便异物从输电线路被取下后从叶片上拿出。
附图说明
图1为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为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为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为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中: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10、握持组件100、绝缘杆110、驱动件120、手柄121、连接座122、第一转动架123a、第一转动架123b、第一转动架123c、第一转动架123d、第一转动轴130、转动组件200、第一转动座210、连接块220、第二转动座230、切割缠绕组件300、叶片转动部310、轴承311a、轴承311b、第二转动轴312b、第一齿轮313b、轴承311c、第二转动轴312c、第一齿轮313c、轴承311d、第二转动轴312d、第一齿轮313d、壳体320、叶片330、锥形齿轮331b、切割部332b、锥形齿轮331c、切割部332c、锥形齿轮331d、切割部332d、刀片333、第二转动架340a、筒体350a、轴套351a、第二转动架340b、第二转动架340c、第二转动架340d、筒体350b、轴套351b、筒体350c、轴套351c、筒体350d、轴套351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请参看图1及图2,一种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10,包括握持组件100、转动组件200、切割缠绕组件300,所述握持组件100与所述转动组件20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200的另一端与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转动连接,所述握持组件100包括绝缘杆110、驱动件120、第一转动轴130,所述绝缘杆110的内腔安装有所述第一转动轴130,所述驱动件120位于所述绝缘杆110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轴130的一端延伸至绝缘杆110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120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130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200连接;
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包括叶片转动部310、壳体320、叶片330,所述叶片转动部310位于所述壳体320内,所述壳体320的外侧均匀设置所述叶片330,所述叶片330的内侧设置有刀片333,所述叶片转动部310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200转动连接,所述叶片转动部310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320连接,所述壳体320与所述叶片330连接。
所述叶片转动部310能够使所述叶片330发生自转或使整个叶片330发生公转或所述叶片330自转的同时发生公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10中,当异物缠绕在所述输电线路或设备上时,所述驱动件120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30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30转动带动所述转动组件200转动,从而所述转动组件200带动所述叶片转动部310转动,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带动所述叶片330进行自转或公转或自转的同时发生公转,以将缠绕异物去除。
当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带动所述叶片330进行自转时,将缠绕的异物通过叶片330的自转调整角度将异物用刀片333割断,然后用叶片330的一端将异物勾出,以将异物去除。
当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带动所述叶片330进行公转时,将缠绕的异物通过叶片330内侧的刀片333将其隔断,然后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带动所述叶片330进行公转,将异物缠绕取下。
当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带动所述叶片330自转的同时发生公转时,预先根据异物缠绕的方向将叶片330自转至切割的方向,刀片333与异物接触的同时,继续使叶片转动部310转动,以为刀片333施加倾斜的力,使得异物快速被隔断且还不损伤导线或输电设备,并且隔断的导线继续公转的叶片330缠绕,切割,一方面,切断异物后,减少驱动件120驱动的阻力,另一方面,方便异物从输电线路被取下后从叶片330上拿出。
具体的叶片330的转动形式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看图3及图4,具体的,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包括轴承311a,所述轴承311a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200连接,所述轴承311a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320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20与所述叶片330固定连接,所述手柄121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30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轴130带动所述转动组件200转动,所述转动组件200带动所述轴承311a转动,所述轴承311a带动所述壳体320转动,所述壳体320带动所述叶片330发生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转动架123a,所述第一转动架123a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杆110的外壁连接,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还包括第二转动架340a、筒体350a,所述筒体350a内设有轴套351a,所述轴套351a与所述轴承311a转动连接,所述筒体350a与所述轴套351a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340a与所述筒体350a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340a与所述第一转动架123a连接,当异物在输电设备或输电导线上的位置存在一定的角度时,预先将第一转动架123a与第二转动架340a的安装一定的角度,以使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预先转动一定的角度。
实施例二:
请参看图5及图6,具体的,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包括轴承311b、第二转动轴312b、第一齿轮313b,所述壳体320与所述叶片330转动连接,所述叶片330包括锥形齿轮331b、切割部332b,所述切割部332b的一端与锥形齿轮331b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20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331b与所述切割部332b之间,所述壳体320与所述轴承311b固定连接,所述轴承311b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12b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12b与所述第一齿轮313b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3b与所述锥形齿轮331b啮合。当所述手柄121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30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轴130带动所述转动组件200转动,所述转动组件200带动所述轴承311b转动,所述轴承311b带动所述壳体320、第二转动轴312b转动,所述壳体320带动所述叶片330发生旋转(公转),所述第二转动轴312b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13b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13b转动与锥形齿轮331b啮合,从而带动所述叶片330转动一定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转动架123b,所述第一转动架123b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杆110的外壁连接,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还包括第二转动架340b、筒体350b,所述筒体350b内设有轴套351b,所述轴套351b与所述轴承311b转动连接,所述筒体350b与所述轴套351b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340b与所述筒体350b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340b与所述第一转动架123b连接,当异物在输电设备或输电导线上的位置存在一定的角度时,预先将第一转动架123b与第二转动架340的安装一定的角度,以使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预先转动一定的角度。
实施例三:
请参看图7及图8,具体的,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包括轴承311c、第二转动轴312c、第一齿轮313c,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还包括筒体350c,所述筒体350c内设有轴套351c,所述筒体350c与所述轴套351c固定连接,所述轴套351c与所述轴承311c转动连接,所述筒体350c与所述壳体320c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20c与所述叶片330转动连接,所述叶片330包括锥形齿轮331c、切割部332c,所述切割部332c的一端与锥形齿轮331c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20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331c与所述切割部332c之间,所述轴承311c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12c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12c与所述第一齿轮313c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3c与所述锥形齿轮331c啮合。当所述手柄121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30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轴130带动所述转动组件200转动,所述转动组件200带动所述轴承311c转动,所述轴承311c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312c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312c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13c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13c转动与锥形齿轮331c啮合,从而带动所述叶片330转动一定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转动架123c,所述第一转动架123c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杆110的外壁连接,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还包括第二转动架340c,所述第二转动架340c与所述筒体350c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340c与所述第一转动架123c连接,当异物在输电设备或输电导线上的位置存在一定的角度时,预先将第一转动架123c与第二转动架340c的安装一定的角度,以使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预先转动一定的角度。
实施例四:
请参看图9及图10,具体的,所述叶片转动部310包括轴承311d、第二转动轴312d、第一齿轮313d,所述壳体320与所述叶片330转动连接,所述壳体320为半球型帽子状,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还包括筒体350d,所述筒体350d内设有轴套351d,所述筒体350d与所述轴套351d固定连接,所述轴套351d与所述轴承311d转动连接,所述壳体320能够沿所述筒体350d上沿转动,所述叶片330包括锥形齿轮331d、切割部332d,所述切割部332d的一端与锥形齿轮331d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20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331d与所述切割部332d之间,所述壳体320与所述轴承311d固定连接,所述轴承311d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12d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12d与所述第一齿轮313d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13d与所述锥形齿轮331d啮合,当所述手柄121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30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轴130带动所述转动组件200转动,所述转动组件200带动所述轴承311d转动,所述轴承311d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312d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312d转动带动第一齿轮313d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13d转动与锥形齿轮331d啮合,从而带动所述叶片330转动一定的角度,当所述叶片330遇到阻力时,在所述第一齿轮313d与锥形齿轮331d啮合的同时,所述第一齿轮313d给所述锥形齿轮331d一个旋转的力,由于叶片330受阻力无法旋转,壳体320沿着所述筒体350d上沿转动,从而所述叶片330开始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313d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齿轮331d的直径的2倍,有利于安装多个锥形齿轮331d。
进一步的,所述握持组件100还包括第一转动架123d,所述第一转动架123d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杆110的外壁连接,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还包括第二转动架340d,所述第二转动架340d与所述筒体350d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340d与所述第一转动架123d连接,当异物在输电设备或输电导线上的位置存在一定的角度时,预先将第一转动架123d与第二转动架340d的安装一定的角度,以使所述切割缠绕组件300预先转动一定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200包括第一转动座210、连接块220、第二转动座230,所述第一转动座2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21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2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20与所述第二转动座23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230的另一端与所述实施例一中的轴承311a或实施例二中的311b或实施例三中的轴承311c或实施例四中的轴承311d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120包括手柄121和连接座122,所述手柄12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座122上,所述连接座12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30上,所述手柄121转动带动所述连接座122转动,所述连接座122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30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120也可以是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30转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组件、转动组件、切割缠绕组件,所述握持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握持组件包括绝缘杆、驱动件、第一转动轴,所述绝缘杆的内腔安装有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绝缘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绝缘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
所述切割缠绕组件包括叶片转动部、壳体、叶片,所述叶片转动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侧均匀设置所述叶片,所述叶片的内侧设置有刀片,所述叶片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叶片转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连接;
所述叶片转动部能够使所述叶片发生自转或使整个叶片发生公转或所述叶片自转的同时发生公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转动部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轴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转动部包括轴承、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转动连接,所述叶片包括锥形齿轮、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一端与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与所述切割部之间,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锥形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杆的外壁连接,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架、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筒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第一转动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转动部包括轴承、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轴套,所述筒体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转动连接,所述叶片包括锥形齿轮、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一端与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与所述切割部之间,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锥形齿轮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转动部包括轴承、第二转动轴、第一齿轮,所述壳体与所述叶片转动连接,所述壳体为半球型帽子状,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还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有轴套,所述筒体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壳体能够沿所述筒体上沿转动,所述叶片包括锥形齿轮、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一端与锥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与所述切割部之间,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锥形齿轮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齿轮的直径的2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端与所述绝缘杆的外壁连接,所述切割缠绕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筒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架与所述第一转动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3、5、6任意一项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座、连接块、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转动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3、5、6任意一项所述的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手柄和连接块,所述手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CN202221833442.0U 2022-07-16 2022-07-16 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Active CN218040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3442.0U CN218040465U (zh) 2022-07-16 2022-07-16 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3442.0U CN218040465U (zh) 2022-07-16 2022-07-16 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40465U true CN218040465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8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3442.0U Active CN218040465U (zh) 2022-07-16 2022-07-16 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40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3932B (zh) 一种电缆短程除冰器
CN111530784A (zh) 一种带电异物清除装置
CN110589609A (zh) 一种铝制高压电线的缠绕装置
CN210490300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去皮工具
CN211018069U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快速剥皮装置
CN213326099U (zh) —种电缆加工用缠绕机
CN218040465U (zh) 输电导线异物清除装置
CN111883324A (zh) 一种能进行导电电缆分层回收利用的加工处理设备
CN201931202U (zh) 电线绝缘层切割装置
CN2838092Y (zh) 自动卷线防雨雪供电装置
CN111969534A (zh) 一种电能传输高压线的自动除冰设备
CN112185632A (zh) 一种电缆回收设备
CN204316021U (zh) 电缆保护层切除牵引设备
CN215817276U (zh) 一种矫直导线线头剥线装置
CN206815879U (zh) 建筑装潢用壁纸清除装置
CN104444569B (zh) 绕线装置
CN212694909U (zh) 一种电缆回收装置
CN113067234B (zh) 一种用于电力开关生产的接线系统及其接线方法
CN211789965U (zh) 充电式导线铝股剥切机
CN211455445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变压器防护箱
CN210898284U (zh) 一种输电导线清理装置及包括其的输电线路
CN112510577A (zh) 一种高空电缆外部杂物自动清理装置
CN108879470B (zh) 电缆线异物清理装置
CN112620167A (zh) 一种铜丝拉丝机用退火防氧化保护装置
CN114268724B (zh) 一种应用于户外地区的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