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8968U -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8968U
CN218038968U CN202221593168.4U CN202221593168U CN218038968U CN 218038968 U CN218038968 U CN 218038968U CN 202221593168 U CN202221593168 U CN 202221593168U CN 218038968 U CN218038968 U CN 218038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contact conductive
movable contact
switch
switch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31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张玉霖
张强
谢顺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n Centu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2/1016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327417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8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8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2Insulating body insertable between contact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其中,所述开关层包括承载壳体、被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的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以及,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上,用于对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进行偏转,所述承载壳体设有形成于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至少一凸起。这样,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能够利用磁性元件的引导作用将电弧引至设有所述至少一凸起的区域,增大所述开关层与所述电弧的接触面积,加快灭弧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系统的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号召下,光伏行业成为国家大力支持和重视的行业,呈高速发展的势态,光伏系统的安全性也成为行业内的热点问题。
在光伏系统中,光伏直流开关对光伏系统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伏直流开关主要用于控制逆变器和光伏电池板之间的直流电,以在安装光伏系统、更换或者维修逆变器时断开逆变器与光伏电池板之间的直流通路,避免造成触电和设备损坏。因此,光伏直流开关的可靠性不仅关系到整个光伏系统的良好运行,更关系到光伏行业的稳定发展。
在光伏直流开关的应用中,光伏直流开关的灭弧性能是影响其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具体地,光伏直流开关设有静触头和能够相对于所述静触头移动的动触头,光伏直流开关可通过控制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导通和断开实现直流电路的开断。在动触头从静触头移开的瞬间,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中性介质被游离,形成导电的电弧,使得直流回路无法被及时断开,直到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被熄灭直流回路才能被真正地断开。
直流回路中电压或电流越大,在通过光伏直流开关实现直流电路的开断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越多,可能导致直流开关被烧毁。而近年来,直流传输系统不断向高压的方向发展,这对光伏直流开关的灭弧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诸多用于直流开关灭弧的方案,例如,增加动触部的直径来加大开距来拉长电弧、加快分断速度、增设磁体灭弧等。但这些灭弧方案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增大动触部的直径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的增加,这与当下开关的小型化发展趋势相违背、分断速度的加快存在明显的速度极限且分断速度的加快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控制稳定性和寿命的下降,而增设磁体的灭弧效果却不显著,常无法满足应用要求。
因此,期待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光伏直流开关的灭弧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其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能够结合磁体对电弧的作用特点和接触面积对灭弧效果的影响,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协同作用于电弧,加快灭弧速度,增强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灭弧能力。
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和多层开关层组件,其中,其中,通过调整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部件的接触面积,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能够在不大幅增大其整体尺寸或者不增大其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增强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灭弧能力。也就是,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气隔离开关能够在满足开关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的同时具有相对较强的灭弧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层,其包括:承载壳体;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的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其中,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包括相对于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可移动的动触导电元件,所述动触导电元件适于被移动以可选择地使得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以及设置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磁性元件,用于对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进行偏转;其中,所述承载壳体设有形成于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至少一凸起。
在根据本申请的开关层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朝向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所述第二磁极沿着所述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轴向方向远离所述第一磁极。
在根据本申请的开关层中,所述至少一凸起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内侧的至少一第一凸起。
在根据本申请的开关层中,所述至少一凸起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外侧的至少一第二凸起。
在根据本申请的开关层中,所述至少一凸起还包括形成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凸起和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至少一第三凸起。
在根据本申请的开关层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沿着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延伸的弧形结构。
在根据本申请的开关层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起包括多个第一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凸起沿着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延伸方向呈弧形排列。
在根据本申请的开关层中,所述至少一第二凸起包括多个第二凸起,所述多个第二凸起沿着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延伸方向呈弧形排列。
在根据本申请的开关层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起和所述至少一第二凸起在所述承载壳体的径向方向上相互错开。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开关层;以及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至少一开关层的作动控制组件,其中,所述作动控制组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开关层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图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气隔离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局部拆解示意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开关层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开关层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如上所述,现有诸多用于直流开关灭弧的方案,例如,增加动触部的直径来加大开距来拉长电弧、加快分断速度、增设磁体灭弧等。但这些灭弧方案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增大动触部的直径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的增加,这与当下开关的小型化发展趋势相违背、分断速度的加快存在明显的速度极限且分断速度的加快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控制稳定性和寿命的下降,而增设磁体的灭弧效果却不显著,常无法满足应用要求。
因此,期待一种新型的用于直流开关的灭弧方案。
具体地,经本申请发明人对磁体灭弧的方案研究发现:在通过磁体来偏转电弧从而拉长电弧进而拉断电弧的方案中,为了将电弧拉得足够长且细以将其拉断,需要为电弧拉伸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无疑会增大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也就是说,在磁体灭弧的方案中,壳体空间是一个技术矛盾,如果不增大壳体内部空间以提供足够的电弧拉断空间,则磁体灭弧的性能不佳,而如果增大了壳体内部空间,则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的增大,这不符合当下直流开关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尝试在磁体灭弧的基础上对偏转的电弧配置干预机制,以通过适当的干预机制来增强直流开关的灭弧能力。注意到,在传统的通过磁体灭弧的直流开关中,电弧的熄灭是依赖电弧在被拉长的过程中不断变细的自然规律而没有外加干预机制。相应地,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电弧的偏转路径上配置能够作用于所述电弧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能够通过增大电弧和与其接触的部件的接触面积提高灭弧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灭弧能力。这里,所述凸起为新设的干预机制。
更具体地,在传统的磁体灭弧的方案中,电弧在磁场的作用下将向特定的方向偏转,也就是说,磁体产生的磁场能够控制电弧的偏转方式。这样,可在直流开关内配置磁性元件以通过其所产生的特定磁场域对电弧进行特定方式的引导以使其发生以预定方式进行偏转,同时,在电弧的偏转路径上配置能够干预所述电弧的凸起,以通过所述凸起的物理干预将增大所述电弧和与其接触的部件的接触面积以实现快速灭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磁场能够对电弧进行特定方向的偏转,可凭此有选择性地、灵活地规划电弧的偏转路径和位于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凸起的位置。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关层,其包括:承载壳体、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的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以及,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包括相对于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可移动的动触导电元件,所述动触导电元件适于被移动以可选择地使得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上,用于对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进行偏转,所述承载壳体设有形成于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至少一凸起。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其包括至少一如上所述的开关层,以及,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至少一开关层的作动控制组件,其中,所述作动控制组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开关层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介绍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
示意性电气隔离开关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被阐明,其适用于被应用于光伏系统以控制光伏电池板和逆变器之间的电气开断。应可以理解,虽然以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被应用于光伏系统为示例,但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还可以被应用于其他场合,例如风电系统,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包括至少一开关层 10以及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开关层 10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的作动控制组件 20,其中,所述作动控制组件 20可操作性地连接于所述至少一开关层 10。为了提升所述旋转式电气开关的性能,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式电气开关通常包括相互叠置的多个开关层 10,即,所述至少一开关层 10包括至少二开关层 10,所述至少二开关层 10中各个开关层 10相互叠置以形成多层开关层结构。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至少一开关层 10和所述作动控制组件 20于其上的底部安装结构,以通过所述底部安装结构将所述电气隔离开关安装到诸如配电柜的安装轨的相应位置上。
所述作动控制组件 20被安装于所述至少二开关层 10的顶部,并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二开关层 10的电气状态的切换,即,控制所述至少二开关层 10的闭合或断开。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作动控制组件 20包括作动壳体 21、储能组件 22和转动组件 23,其中,所述储能组件 22和所述转动组件 23被收容于所述作动壳体 21内,所述至少二开关层 1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储能组件 22的下端,所述转动组件 23设置于所述储能组件 22的上端且用于转动所述储能组件 22,从而带动所述至少二开关层 10以实现所述至少二开关层 10的状态切换。同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开关层 10之间相互可传动地组装在一起,也就是,当位于最顶层的所述开关层 10被所述储能组件 22所转动时,位于底层的所述开关层 10会被带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包括相互叠置的多个开关层 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开关层 10包括承载壳体 11、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 11的一对静触导电元件 13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 12,其中,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 12适于在所述转动组件23和所述储能组件 22的作用下与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 13可切换地导通或者断开以实现各个所述开关层 10的状态的切换。
具体地,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 12包括绝缘转盘 121、用于驱动所述绝缘转盘121的拨盘元件 122,以及,形成于所述绝缘转盘 121和所述拨盘元件 122之间的动触导电元件 123。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沿着所述绝缘转盘 121的中心线被嵌合地设置于所述绝缘转盘 121,且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长度与所述绝缘转盘 121的直径相近,这样,在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被安装于所述绝缘转盘 121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边缘与所述绝缘转盘 121的边缘近乎齐平。相应地,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具有形成于其第一端部的第一动触导电端和形成于其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动触导电端,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第一动触导电端形成于所述绝缘转盘 121的边缘,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第二动触导电端形成于所述绝缘转盘 121的边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拨盘元件 122以卡合于所述储能组件 22的方式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作动控制组件 20,所述拨盘元件 122被定位地卡合于所述绝缘转盘 121,当所述拨盘元件 122被所述作动控制组件 20驱动转动时,带动安装有所述动触导电元件123的绝缘转盘 121发生转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 13被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 11,每一个所述静触导电元件 13具有静触导电端 131,所述静触导电端 131形成静态接触部。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 13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 11的安装位置使得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 13的静触导电端 131位于所述承载壳体 11的中轴线上且邻近于所述绝缘转盘 121的边缘,通过这样的位置和结构配置使得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 12的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第一动触导电端和第二动触导电端能够在所述作动控制组件 20的转动组件 23和储能组件 22的作用下同时与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 13的静触导电端 131相结合或者相脱开,以实现所述开关层 10的状态切换。
如前所述,现有诸多用于直流开关灭弧的方案,例如,增加动触部的直径来加大开距来拉长电弧、加快分断速度、增设磁体灭弧等。但这些灭弧方案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增大动触部的直径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的增加,这与当下开关的小型化发展趋势相违背、分断速度的加快存在明显的速度极限且分断速度的加快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控制稳定性和寿命的下降,而增设磁体的灭弧效果却不显著,常无法满足应用要求。因此,期待一种新型的用于直流开关的灭弧方案。
具体地,经本申请发明人对磁体灭弧的方案研究发现:在通过磁体来偏转电弧从而拉长电弧进而拉断电弧的方案中,为了将电弧拉得足够长且细以将其拉断,需要为电弧拉伸提供足够的空间,这无疑会增大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也就是说,在磁体灭弧的方案中,壳体空间是一个技术矛盾,如果不增大壳体内部空间以提供足够的电弧拉断空间,则磁体灭弧的性能不佳,而如果增大了壳体内部空间,则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的增大,这不符合当下直流开关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尝试在磁体灭弧的基础上对偏转的电弧配置干预机制,以通过适当的干预机制来增强直流开关的灭弧能力。注意到,在传统的通过磁体灭弧的直流开关中,电弧的熄灭是依赖电弧在被拉长的过程中不断变细的自然规律而没有外加干预机制。相应地,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电弧的偏转路径上配置能够作用于所述电弧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能够通过增大电弧和与其接触的部件的接触面积提高灭弧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灭弧能力。这里,所述凸起可作为新设的干预机制。
更具体地,在传统的磁体灭弧的方案中,电弧在磁场的作用下将向特定的方向偏转,也就是说,磁体产生的磁场能够控制电弧的偏转方式。这样,可在直流开关内配置磁性元件以通过其所产生的特定磁场域对电弧进行特定方式的引导以使其发生以预定方式进行偏转,同时,在电弧的偏转路径上配置能够干预所述电弧的凸起,以通过所述凸起的物理干预将增大所述电弧和与其接触的部件的接触面积以实现快速灭弧。也就是,可结合磁体对电弧的作用特点和接触面积对灭弧效果的影响,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协同作用于电弧来加快灭弧速度。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磁场能够对电弧进行特定方向的偏转,可凭此有选择性地、灵活地规划电弧的偏转路径和位于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凸起的位置。
相应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每一开关层 10包括用于对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与所述静触导电元件 13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进行偏转的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 14,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设置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每一开关层 10的承载壳体 11设有形成于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至少一凸起,以增大所述电弧与其被偏转后途径的区域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快灭弧速度。
具体地,所述承载壳体 11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第一容置腔1211,所述第一容置腔 1211的周壁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被包覆于所述第一容置腔 1211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具有相对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朝向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所述第二磁极沿着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 12的轴向方向远离所述第一磁极。
可根据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磁极朝向确定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进而决定所述凸起的布设位置和布设方式。这样,所述电气隔离开关通过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产生的磁场引导所述电弧按照预设的路径发生偏转,进而途径设置在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布置有凸起的区域,可增大所述电弧与该区域的接触面积,加快灭弧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磁性元件的磁极朝向确定,因此,电弧在磁性元件的作用下偏转的路径是确定的,所述凸起的布设位置也可随着偏转路径的确定被确定,那么,可以通过选择磁性元件的位置和磁极朝向决定所述凸起的位置,或者通过选择凸起的位置决定磁性元件的位置和磁极朝向,以在不大幅增大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的条件下实现灭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与所述静触导电元件 13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受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产生的磁场的作用后,至少部分会相对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向内或向外偏转。所述至少一凸起包括至少一第一凸起 1212和至少一第二凸起 1213,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凸起 1212形成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的内侧,所述第二凸起 1213形成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的外侧。由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位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上,所述第一凸起 1212可布设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内侧,所述第二凸起 1213可布设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外侧。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凸起还包括形成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凸起 1212和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 1213之间的至少一第三凸起 1214,如图4所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主要通过增加所述凸起的个数或密度来增大其所处区域的粗糙度,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起 1212包括沿多个第一凸起 1212,所述至少一第二凸起 1213包括多个第二凸起 1213。为了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产生的磁场尽可能地覆盖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进而作用于所述电弧。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14的形状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一致。相应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具有沿着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延伸的弧形结构,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为扇形磁铁,即,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形状为扇形,或者,近似扇形。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形状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矩形、梯形、三角形。当然,也可以通过增加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数量,或者,增大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体积来使得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产生的磁场尽可能地覆盖所述动态接触部的运动路径,进而作用于所述电弧。
为了让所述电弧途径所述第一凸起 1212和/或所述第二凸起 1213,所述多个第一凸起 1212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延伸方式相一致,所述多个第二凸起1213的排布方式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延伸方式相一致。例如,多个第一凸起 1212沿着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延伸方向呈弧形排列,多个第二凸起 1213沿着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延伸方向呈弧形排列。
此外,根据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磁极布置方式可知,大部分所述电弧在受到所述第一磁性元件 14的作用力发生偏转时,其偏转方向与所述承载壳体 11的径向存在夹角。相应地,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 1212和所述第二凸起 1213在所述承载壳体 11的径向方向上相互错开,以增加被所述电弧途径的概率。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气隔离开关被阐明,所述电气隔离开关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能够利用磁性元件的引导作用将电弧引至设有所述至少一凸起的区域,增大所述开关层与所述电弧的接触面积,加快灭弧速度。
在本申请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能够在磁性元件和所述凸起的配合下实现灭弧,相应地,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的灭弧方法,其包括:在动触导电元件 123的运动路径上设置至少一磁性元件,以对所述动触导电元件 123与一对静触导电元件 13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进行偏转;以及,在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设置至少一凸起。
以上对本申请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申请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层,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壳体;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的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其中,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包括相对于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可移动的动触导电元件,所述动触导电元件适于被移动以可选择地使得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一对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以及设置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磁性元件,用于对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进行偏转;其中,所述承载壳体设有形成于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的至少一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层,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朝向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所述第二磁极沿着所述动触头导电组件的轴向方向远离所述第一磁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凸起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内侧的至少一第一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凸起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外侧的至少一第二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层,其中,所述至少一凸起还包括形成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凸起和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至少一第三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层,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沿着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延伸的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层,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起包括多个第一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凸起沿着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延伸方向呈弧形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层,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二凸起包括多个第二凸起,所述多个第二凸起沿着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延伸方向呈弧形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层,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凸起和所述至少一第二凸起在所述承载壳体的径向方向上相互错开。
10.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开关层;以及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至少一开关层的作动控制组件,其中,所述作动控制组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至少一开关层在闭合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切换。
CN202221593168.4U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Active CN218038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01645 WO2023274174A1 (zh) 2021-06-28 2022-06-27 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和多层开关层组件、灭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9544.3A CN113345747A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新型隔离开关
CN2021107195443 2021-06-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8968U true CN218038968U (zh) 2022-12-13

Family

ID=77479144

Famil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9544.3A Pending CN113345747A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新型隔离开关
CN202221593007.5U Active CN218004705U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
CN202210721834.6A Pending CN115602473A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CN202221593775.0U Active CN218038969U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
CN202221592958.0U Active CN218038967U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CN202221593168.4U Active CN218038968U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CN202210722935.5A Pending CN115602475A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CN202210722412.0A Pending CN115602474A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和灭弧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9544.3A Pending CN113345747A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新型隔离开关
CN202221593007.5U Active CN218004705U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
CN202210721834.6A Pending CN115602473A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CN202221593775.0U Active CN218038969U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
CN202221592958.0U Active CN218038967U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2935.5A Pending CN115602475A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CN202210722412.0A Pending CN115602474A (zh) 2021-06-28 2022-06-24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和灭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8) CN11334574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4174A1 (zh) * 2021-06-28 2023-01-05 北京光华世通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和多层开关层组件、灭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4705U (zh) 2022-12-09
CN113345747A (zh) 2021-09-03
CN115602475A (zh) 2023-01-13
CN115602474A (zh) 2023-01-13
CN115602473A (zh) 2023-01-13
CN218038969U (zh) 2022-12-13
CN218038967U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61339C (en) Single direct current arc chamber, and bi-directional direct current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CN103262200A (zh) 电路断路器
CN1770351A (zh) 用于模制外壳的电路断路器的灭弧器组件
CN218038968U (zh)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JP4466237B2 (ja) 回路遮断器
US7348514B2 (en) Slot motor and circuit breaker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2051416A (ja) ガス絶縁開閉器
CN217847727U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及其储能组件
CN217588740U (zh) 一种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
CN218038993U (zh) 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和多层开关层组件
CN212750658U (zh) 一种灭弧装置和隔离开关
CN218602329U (zh) 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
CN117095963A (zh) 一种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
WO2023274174A1 (zh) 电气隔离开关及其开关层和多层开关层组件、灭弧方法
CN218730619U (zh) 电气隔离开关
CN218957609U (zh) 电气隔离开关
CN213815895U (zh) 一种灭弧装置和断路器
CN220821378U (zh) 开关单元的壳体
CN220138157U (zh) 一种旋转式开关的灭弧系统
CN218568691U (zh) 旋转开关的灭弧结构、接触模块以及旋转开关
CN220041696U (zh) 一种开关单元层、隔离开关及供电装置
CN218769179U (zh) 一种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机构
CN217768162U (zh) 一种带有磁钢灭弧的继电器
JP5512474B2 (ja) 開閉装置
CN220796568U (zh) 一种灭弧装置、开关单元及隔离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