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5296U -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5296U
CN218035296U CN202221999614.1U CN202221999614U CN218035296U CN 218035296 U CN218035296 U CN 218035296U CN 202221999614 U CN202221999614 U CN 202221999614U CN 218035296 U CN218035296 U CN 218035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le
conveying platform
sides
platform
weig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961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厚新
王岁龙
陈立鹏
曹超
赵鹏
陈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hang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hang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hang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hang Electronic Measuring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961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5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5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5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包括安装底座、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均设置在安装底座顶部,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共面,A秤输送台后端与B秤输送台前端间隙设置;安装底座顶面分别在AB秤输送台前后端两侧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固定端与安装底座顶面连接,加载端与AB秤输送台前后端两侧连接;A秤输送台后端两侧均采用A秤异形连接件和位于B秤输送台后端两侧的称重传感器加载端连接,B秤输送台前端两侧均采用B秤异形连接件和位于A秤输送台后端两侧的称重传感器加载端连接。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双台面动态秤的称重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自动化领域,涉及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背景技术
高通货效率是动态DWS系统发展的新趋势,动态秤的性能是制约DWS系统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满足行业对快递分拣效率的需求,对于兼容包裹长度随机变化的应用场景,双台面动态秤较单台面动态秤在效率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以采用A秤称重、B秤称重和A+B秤称重三种模式,对不同长度范围的包裹采用不同的称重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包裹称重效率,通常为了匹配不同长度段包裹的比例,采用长、短秤台的搭配形式,短包裹由其中较短的秤台称重,中长包裹由其中较长的秤台称重,长包裹由长短秤台组成的组合秤台称重,与前述三种称重模式对应;但是这种双台面的结构形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短秤台传感器支承点较为集中,台面的稳定性变差,A+B称重模式时,称重数据为A秤台与B秤台的重量之和,但是由于无法单独标定A+B秤台,造成A+B称重模式时称重精度下降,另外当包裹长度处于包裹长度分界点时,对于同一长度的包裹由于长度测量的误差,可能在重复精度测试时处于不同的称重模式,造成重复称重精度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不仅保证了高通货效率,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而且提高了双台面动态秤的称重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包括安装底座、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
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均设置在安装底座顶部,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共面,A秤输送台后端与B秤输送台前端间隙设置;
安装底座顶面分别在A秤输送台前端两侧、A秤输送台后端两侧、B秤输送台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后端两侧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固定端与安装底座顶面连接,A秤输送台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后端两侧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称重传感器加载端连接;
A秤输送台后端两侧均采用A秤异形连接件和位于B秤输送台后端两侧的称重传感器加载端连接,B秤输送台前端两侧均采用B秤异形连接件和位于A秤输送台后端两侧的称重传感器加载端连接;A秤异形连接件和B秤异形连接件均包括两个横板和一个斜板,其中一个横板与A秤输送台后端两侧或B秤输送台前端两侧连接,另一个横板和称重传感器加载端连接,斜板两端与两个横板连接。
优选的,称重传感器均位于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的侧面。
进一步,A秤异形连接件和B秤异形连接件中,与称重传感器连接的横板高于另一个横板。
再进一步,A秤异形连接件或B秤异形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A秤异形连接件和B秤异形连接件穿过通孔交插设置。
进一步,A秤输送台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后端两侧分别向两侧水平延伸有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与对应位置的称重传感器加载端连接。
优选的,A秤输送台前后两端和B秤输送台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安装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接线盒,两个接线盒输入端分别连接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对应的称重传感器输出端。
优选的,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均采用带传送装置。
优选的,安装底座底部的四个角均设置有调节蹄角。
优选的,称重传感器固定端和安装底座之间设置有垫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A秤输送台后端和B秤输送台前端的传感器位置互换,一方面避免了原始串联秤台接续部分超出有效秤台区域带来的称重精度损失问题,A秤称重模式下包裹在采集数据时,包裹整体始终在有效秤台区域之内,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A秤台外伸端采集的数据准确度低,造成称重精度降低的风险;A+B秤称重模式下的包裹在进入B秤输送台逐渐离开A秤输送台的过程中,包裹都在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的有效区域内,提升A+B称重模式下的称重重复精度。另一方面提高了秤台结构的稳定性,在保持总体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的有效称重区域面积,提高设备的称重精度。
进一步,称重传感器和传力构件偏置到侧面,使称重输送台质心与称重传感器轴线保持在同一平面内,提高了动态稳定性,降低了包裹输送过程中传感器弹性体所承受的附加弯矩和扭矩作用,有效控制了等效的偏载效应。并且便于安装对位、调整和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工艺性和维修性。
进一步,将A秤异形连接件和B秤异形连接件穿过通孔交插设置,整体结构紧凑轻巧,使A秤输送台和B秤输送台物理结构上相互独立,不出现机械干涉。
进一步,通过旋转调节蹄脚可以来调节高度,使其可以和前后设备的高度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秤异形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秤异形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秤异形连接件和B秤异形连接件连接示意图。
其中:1.安装底座,2.调节蹄角,3.伺服电机,4.同步带,5.A秤入秤光电,6.A秤输送台,7.A秤出秤光电,8.B秤出秤光电,9.B秤输送台,10.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11.称重传感器,12.A秤异形连接件,13.B秤异形连接件,14.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包括安装底座1、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
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均设置在安装底座1顶部,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共面,A秤输送台6后端与B秤输送台9前端间隙设置。
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均采用带传送装置,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均包括伺服电机3、同步带4、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传送带,伺服电机3输出端与主动滚筒通过同步带4连接,从动滚筒和主动滚筒通过传送带连接。整个装置由伺服电机3作为动力源,通过驱动同步带4带动主动滚筒、从动滚筒和输送带的旋转,实现包裹的输送。
安装底座1顶面分别在A秤输送台6前端两侧、A秤输送台6后端两侧、B秤输送台9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9后端两侧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称重传感器11,称重传感器11的固定端与安装底座1顶面连接,A秤输送台6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9后端两侧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
如图2所示,A秤输送台6后端两侧均采用A秤异形连接件12和位于B秤输送台9后端两侧的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B秤输送台9前端两侧均采用B秤异形连接件13和位于A秤输送台6后端两侧的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图2中空心圆代表与A秤输送台6连接的称重传感器11,实心圆代表与B秤输送台9连接的称重传感器11,增大了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的有效称重区域面积,提高设备的称重精度。
如图3和图4所示,A秤异形连接件12和B秤异形连接件13均包括两个横板和一个斜板,其中一个横板与A秤输送台6后端两侧或B秤输送台9前端两侧连接,另一个横板和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斜板两端与两个横板连接。
现有技术中,一般将称重传感器11放置在输送台底部,本申请中,将称重传感器11设置在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侧面。
如图5所示,A秤异形连接件12和B秤异形连接件13中,与称重传感器11连接的横板高于另一个横板,靠下的横板与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侧面的连接采用90度角接,在两个面上均布置有连接螺钉,保证连接位置的刚度。并且A秤异形连接件12或B秤异形连接件13上设置有通孔,A秤异形连接件12和B秤异形连接件13穿过通孔交插设置,本实施例中,在B秤异形连接件13上设置通孔,A秤异形连接件12从通孔中穿过。
A秤输送台6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9后端两侧分别向两侧水平延伸有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10,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10与对应位置的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
称重传感器11固定端和安装底座1之间设置有垫块,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与横板和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10均采用球铰连接件连接。
A秤输送台6前后两端和B秤输送台9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每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一侧为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另一侧为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
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接线盒14,两个接线盒14输入端分别连接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对应的称重传感器11输出端。
安装底座1底部的四个角均设置有调节蹄角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调节蹄脚2可以来调节高度,使其可以和前后设备的高度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中称重传感器11和其传力构件由称重输送台底部偏置到侧面,便于安装对位、调整和维护,提高了设备的工艺性和维修性,同时使称重输送台质心与称重传感器11轴线保持在同一平面内,提高了动态稳定性,降低了包裹输送过程中称重传感器11中弹性体所承受的附加弯矩和扭矩作用,有效控制了等效的偏载效应。
本实用新型中A秤输送台6与B秤输送台9之间通过A秤异形连接件12和B秤异形连接件13实现两个称重输送台之间的有效称重区域空间交叠,使A+B秤称重模式下的包裹在进入B秤台逐渐离开A秤的过程中,包裹都在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的有效区域内,提高了这个过程中称重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提升了A+B模式下的称重精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接线盒14的作用是补偿每个称重传感器11的自身的输出误差和秤台因变形不同引起的误差,确保每个称重传感器11输出的一致性,进一步提高称重精度。
本实用新型中动态称重的原理是包裹通过前段输送机进入设备的A秤输送台6,包裹的重量通过A秤输送台6上的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10及其附件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1上,包裹在进入设备时会触发A秤入秤光电5,通过包裹遮挡A秤入秤光电5的时间来判断包裹长度,通过包裹的长度选择称重模式,如果包裹的长的长度小于B秤输送台9的可称包裹的最大长度,则包裹将在B秤输送台9上进行称重,如果包裹的长度大于B秤输送台9的可称包裹的最大长度,小于A秤输送台6的可称包裹的最大长度,则包裹将在A秤输送台6上进行称重,如果包裹的长度大于A秤输送台6的可称包裹的最大长度,则包裹将在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上进行称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例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题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0)

1.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
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均设置在安装底座(1)顶部,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共面,A秤输送台(6)后端与B秤输送台(9)前端间隙设置;
安装底座(1)顶面分别在A秤输送台(6)前端两侧、A秤输送台(6)后端两侧、B秤输送台(9)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9)后端两侧位置处设置有一个称重传感器(11),称重传感器(11)的固定端与安装底座(1)顶面连接,A秤输送台(6)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9)后端两侧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
A秤输送台(6)后端两侧均采用A秤异形连接件(12)和位于B秤输送台(9)后端两侧的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B秤输送台(9)前端两侧均采用B秤异形连接件(13)和位于A秤输送台(6)后端两侧的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A秤异形连接件(12)和B秤异形连接件(13)均包括两个横板和一个斜板,其中一个横板与A秤输送台(6)后端两侧或B秤输送台(9)前端两侧连接,另一个横板和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斜板两端与两个横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称重传感器(11)均位于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A秤异形连接件(12)和B秤异形连接件(13)中,与称重传感器(11)连接的横板高于另一个横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A秤异形连接件(12)或B秤异形连接件(13)上设置有通孔,A秤异形连接件(12)和B秤异形连接件(13)穿过通孔交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A秤输送台(6)前端两侧和B秤输送台(9)后端两侧分别向两侧水平延伸有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10),称重传感器上连接板(10)与对应位置的称重传感器(11)加载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A秤输送台(6)前后两端和B秤输送台(9)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1)上设置有两个接线盒(14),两个接线盒(14)输入端分别连接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对应的称重传感器(11)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A秤输送台(6)和B秤输送台(9)均采用带传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安装底座(1)底部的四个角均设置有调节蹄角(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其特征在于,称重传感器(11)固定端和安装底座(1)之间设置有垫块。
CN202221999614.1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Active CN218035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9614.1U CN21803529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9614.1U CN21803529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5296U true CN218035296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1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9614.1U Active CN21803529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52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00066A (en) Load cell apparatus
US4485881A (en) Shift adjustment for a load cell
CN218035296U (zh)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GB2166251A (en) Weighing conveyor
US5670752A (en) Weighing conveyor
CN115127649A (zh) 一种高精度双台面动态秤
CN202393472U (zh) 检重喂料机
US4350218A (en) Weigh-platform, resting on load measuring support points
US11002590B2 (en) Weighing system
JPS632331B2 (zh)
CN207592270U (zh) 一种称重拣货装置
CN114111975A (zh) 一种高通货量物流包裹动态秤
CN211168568U (zh) 一种用于海绵长泡称重式输送台
CN108414060A (zh) 双称量电子秤
KR20020050947A (ko) 탑승 수속장용 중량측정 벨트 컨베이어
CA1216312A (en) Load cell apparatus
CN202350886U (zh) 低外形单点悬浮平台称重装置
CN205770394U (zh) 称重装置及棉花称重给料机
CN211452556U (zh) 一种种子快速称重设备
CN214426813U (zh) 一种输送装置
CN110937161A (zh) 一种箱装食品出厂检测装置
CN210365690U (zh) 一种称台皮带输送机过渡装置
CN109282880B (zh) 一种动态检重机
CN215438406U (zh) 一种便于称量的皮带秤
CN217465943U (zh) 零点二级高精度皮带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