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4314U - 干地机 - Google Patents

干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4314U
CN218034314U CN202221637366.6U CN202221637366U CN218034314U CN 218034314 U CN218034314 U CN 218034314U CN 202221637366 U CN202221637366 U CN 202221637366U CN 218034314 U CN218034314 U CN 218034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floor
shel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73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秋芳
刘奇伟
袁紫琪
钟文锋
张爱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73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4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4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4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地机,干地机包括:机壳,机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位于进风口的下方且出风口位于机壳的下部;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在机壳内;除湿组件,除湿组件设在机壳内,除湿组件包括形成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位于冷凝器的进风侧,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蒸发器后从出风口排出。由此,通过在干地机中设置具有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除湿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干地机吹出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地面水渍或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的除湿效果,有效地提升了干地机的产品竞争力。

Description

干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地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干地机通过对地面吹风,空气可以加快地面上水渍或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会加快地面上水渍或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可以实现干地机干燥地面的技术效果。现有的干地机内只具有风机组件,当干地机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干地机朝向地面吹出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分,会影响地面水渍或积水的蒸发速度,从而造成干地机的除湿效果较差,进而导致干地机的产品竞争力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干地机,该干地机可以减少吹出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地面水渍或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的除湿效果,有效地提升了干地机的产品竞争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地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下部;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形成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侧,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所述蒸发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干地机,通过在干地机中设置具有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除湿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干地机吹出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地面水渍或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的除湿效果,有效地提升了干地机的产品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除湿组件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干地机还包括第一支撑盘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支撑于所述机壳的底壁且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盘,所述风机组件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盘的下方,所述除湿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盘,所述第一支撑盘设有用于将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进风口连通的通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干地机还包括接水盘和水箱,所述接水盘设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以接收冷凝水,所述水箱与所述接水盘相连以接收所述接水盘的冷凝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箱位于所述除湿组件的上方,所述干地机还包括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抽水泵用于将冷凝水导向所述水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机壳设有避让孔,所述水箱适于穿过所述避让孔后伸入所述机壳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箱的外侧壁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安装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适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排水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导风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导风轮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轮转动,所述导风轮转动时驱动所述机壳内的空气朝向所述出风口流动,所述电机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机壳的内底壁设有加强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机壳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干地机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以使得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干地机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位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侧,所述导风圈用于将空气导向所述风机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导风圈内。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干地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干地机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干地机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干地机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干地机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干地机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干地机100;
机壳10;进风口101;出风口102;避让孔103;
风机组件20;电机201;导风轮202;
除湿组件30;压缩机301;蒸发器302;冷凝器303;
第一支撑盘401;第一支撑架402;第二支撑盘403;第二支撑架404;
水箱50;抽水泵60;加热装置70;导风圈80;加强结构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地机100,干地机100用于去除地面上的水渍和积水,从而可以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干地机100包括:机壳10、风机组件20和除湿组件30。机壳10设置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出风口102位于进风口101的下方且出风口102位于机壳10的下部,风机组件20设在机壳10内,风机组件20可以抽吸空气,可以使机壳10外的空气从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内,且风机组件20还可以用于将机壳10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02排出至室外,通过将出风口102靠近机壳10的下部设置,且将出风口102设置于进风口101的下方,可以减小出风口102与地面之间的间隔距离,空气从出风口102吹出后,空气适于在地面的水渍或者积水上方流动,即地面上的水渍或者积水表面的空气流速增加,从而可以提高水渍或者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可以实现干地机100干燥地面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02可以朝向地面敞开,从出风口102吹出的空气可以朝向地面流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干地机100的除湿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本实用新型的干地机100还可以用于对用户体表进行除湿,此时出风口102可以朝向用户敞开。
并且,除湿组件30设置在机壳10内,当机壳10内的空气从进风口101朝向出风口102流动时,空气可以与除湿组件30接触,除湿组件30可以去除空气内的水分。除湿组件30包括形成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301、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冷媒循环流路内具有冷媒,冷媒可以在压缩机301、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之间循坏流动。进一步地,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节流阀,具体而言,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首先被压缩机301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可以流动至冷凝器303,气态的冷媒可以在冷凝器303放热转变为液态的冷媒。并且,冷媒从冷凝器303流出后可以流动至节流阀,节流阀可以将冷媒由高温高压的液体节流降压后转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同时,冷媒从节流阀流出后可以流动至蒸发器302,冷媒可以与蒸发器302换热,冷媒可以吸收蒸发器302的热量,从而可以使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转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最后,冷媒可以流回压缩机301,从而可以实现冷媒在冷媒循环流路中循环流动的技术效果。
机壳10内的空气可以分别与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接触,当空气与蒸发器302接触时,空气可以被蒸发器302冷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内的水分可以被析出,从而可以降低空气中的液体含量,可以使干地机100吹出干燥的空气。并且,当空气与冷凝器303接触时,空气可以带走冷凝器303表面的热量,从而可以使空气的温度恢复,也可以避免冷凝器303过热。进一步地,蒸发器302位于冷凝器303的进风侧,从进风口101进入的空气经过蒸发器302后从出风口102排出。由此,空气可以依次与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换热,空气可以首先在蒸发器302上析出液体,然后被冷凝器303加热至室温温度,也就是说,进入机壳10的空气在经过除湿组件30后温度不发生较大的变化。除湿组件30将机壳10内的空气干燥后,风机组件20可以将机壳10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102排出至室外。
由此,通过在干地机100中设置具有压缩机301、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的除湿组件30,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减少干地机100吹出的空气中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地面水渍或积水的蒸发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除湿效果,有效地提升了干地机100的产品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6所示,除湿组件30可以设置于风机组件20的进风侧。通过将除湿组件30设置于风机组件20的进风侧,可以减小除湿组件30与进风口101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可以使除湿组件30及时去除从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的空气中的水分,进而可以避免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的空气与机壳10内除湿后的空气混合后造成除湿组件30的除湿效率降低。进一步地,除湿组件30可以与进风口101正对设置,如此可以增大除湿组件30与进风口10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除湿组件30的除湿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6所示,干地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盘401和第一支撑架402,第一支撑架402具有至少一条支撑杆,优选地,支撑杆可以为多个,且多个支撑杆可以在干地机100的周向方向间隔开设置。第一支撑架402支撑于机壳10的底壁且用于支撑第一支撑盘401,风机组件20放置在第一支撑盘401的下方,第一支撑盘401的上表面可以构造为第一支撑面,除湿组件30放置于第一支撑盘401,第一支撑盘401可以通过第一支撑面支撑除湿组件30,从而可以使除湿组件30与风机组件20间隔开,进而可以避免除湿组件30与风机组件20发生干涉。
其中,风机组件20与除湿组件30可以在干地机100的高度方向间隔开设置。通过将风机组件20放置于机壳10的底壁,且将除湿组件30放置于第一支撑盘401,在防止风机组件20与除湿组件30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如此可以避免除湿组件30占用干地机100过多的径向空间,同时可以使干地机100的高度尺寸升高,进而可以便于用户推动干地机100的上端以移动干地机100。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盘401可以沿干地机100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支撑盘401可以将机壳10内的空间分割为第一流通空间和第二流通空间,风机组件20位于第一流通空间中且除湿组件30位于第二流通空间中,第一流通空间可以与出风口102连通,且第二流通空间可以与进风口101连通,当风机组件20驱动第一流通空间内的空气朝向出风口102流动时,第一流通空间在流动过程中不受到第二流通空间中的空气影响,从而可以保证出风口102处空气流量均匀,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产品品质,并且,第一支撑盘401可以避免进风口101处的空气被除湿组件30去除水分之前从出风口102排出至机壳10外,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出风口102处空气的液体含量,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干地机100的产品品质。
另外,第一支撑盘401还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可以连通第一流通空间和第二流通空间,从而可以使风机组件20和进风口101连通,空气在第二流通空间与除湿组件30接触除湿后,第二流通空间内的空气可以通过流通孔补充进第一流通空间,从而可以保持第一流通空间内的气压平衡,进而可以使干地机100持续向外排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6所示,干地机100还可以包括接水盘和水箱50,接水盘可以设置在蒸发器302的下方以接收冷凝水,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接水盘与第一支撑盘401可以一体成型,也就是说,接水盘与第一支撑盘401可以构造为一体成型件,如此可以减少干地机100中的零部件数量,也可以降低干地机100的加工成本。接水部能够积蓄液体,当空气经过蒸发器302后,空气中析出的冷凝水可以沿着蒸发器302的表面流动至接水部内,接水盘可以避免冷凝水滴落至干地机100内的电器件上造成干地机100内的电器件短路损坏,从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工作稳定性。并且,接水盘也可以避免冷凝水流动至机壳10外造成冷凝水在地面上形成积水,从而可以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进一步地,水箱50与接水盘相连以接收接水盘的冷凝水,水箱50具有足够大的储存空间,接水盘中的冷凝水可以转移至水箱50,通过将冷凝水从接水盘中移出,可以降低接水盘中的水位高度,从而可以避免冷凝水从接水盘溢出,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产品品质。并且,通过在干地机100内设置水箱50,水箱50可以增大干地机100储蓄冷凝水的能力,从而可以使用户不需要频繁排出干地机100产生的冷凝水,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图6所示,水箱50位于除湿组件30的上方,也就是说,水箱50可以通过占用干地机100的高度空间以减小干地机100的径向尺寸,干地机100可以更容易收纳于室内,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干地机100还可以包括抽水泵60,抽水泵60可以设置于机壳10内,抽水泵60用于将冷凝水导向水箱50。其中,抽水泵60的抽水端可以与接水盘连通,抽水泵60的排水端可以与水箱50连通,通过在水箱50和接水盘之间设置抽水泵60,可以保证接水盘收集的冷凝水及时排出至水箱50,从而可以避免冷凝水从接水盘内溢出。进一步地,水箱50和接水盘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可以避免冷凝水从水箱50倒流回接水盘,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避免冷凝水从接水盘溢出。
进一步地,干地机100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盘403和第二支撑架404,第二支撑架404具有至少一条支撑杆,优选地,支撑杆可以为多个,且多个支撑杆可以在干地机100的周向方向间隔开设置。第二支撑架404支撑于第一支撑盘401且用于支撑第二支撑盘403,水箱50可以放置于第二支撑盘403上,第二支撑盘403的上表面可以构造为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盘403可以通过第二支撑面支撑水箱50,从而可以使除湿组件30与水箱50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机壳10可以设置有避让孔103,水箱50适于穿过避让孔103后伸入机壳10内。其中,用户可以将水箱50通过避让孔103安装在机壳10内,从而可以使水箱50收纳于机壳10。并且,当水箱50内的液位高度较高时,用户可以将水箱50通过避让孔103取出至机壳10外,从而可以便于用户将冷凝水从水箱50中倒出,进而可以使水箱50中的液位高度降低,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干地机100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水箱50的外侧壁可以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可以连通水箱50内和外界环境,当水箱50内收集的冷凝水液量接近水箱50的预设储液量时,用户可以将水箱50从机壳10内取出,且用户可以将水箱50内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孔排出至水箱50外,从而可以减少水箱50内的冷凝水液量,进而可以使水箱50存储更多的冷凝水。
并且,排水孔可以安装有封堵件,封堵件适于打开或者关闭排水孔。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封堵件可以构造为胶塞,当封堵件构造为胶塞时,用户可以将胶塞从排水孔中拔出,从而可以实现排水孔开启的技术效果,此时冷凝水可以从水箱50内排出至外界环境中,并且,用户可以将胶塞重新插入排水孔中,从而可以实现排水孔关闭的技术效果,此时冷凝水不能从水箱50内排出至外界环境中,当水箱50安装于机壳10内时,在排水孔安装封堵件可以避免水箱50内的冷凝水从排水孔泼洒进机壳10内,可以避免干地机100中的各用电器短路损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封堵件也可以构造为排液阀等,排液阀可以打开或者关闭排水孔以使水箱50内的冷凝水选择性地排出至室外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并排设置且位于压缩机301的同一侧。优选地,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均可以设置于压缩机301的靠近进风口101的一侧,并且,通过蒸发器302和冷凝器303并排设置,可以使蒸发器302、冷凝器303均与进风口101正对设置,空气从机壳10外侧通过进风口101进入机壳10后,如此设计可以增大蒸发器302与空气之间、冷凝器303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提高蒸发器302与空气之间、冷凝器303与空气之间的换热效率,进而可以提高除湿组件30的除湿效率。
另外,空气在依次经过蒸发器302、冷凝器303后还可以与压缩机301接触,空气可以与压缩机301换热,压缩机30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至空气中,空气从出风口102流出机壳10时可以将压缩机301产生的热量导出至机壳10外,从而可以实现空气对压缩机301进行冷却的技术效果,进而可以避免压缩机301过热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风机组件20可以包括:电机201和导风轮202,电机201的输出轴可以与导风轮202连接,电机201可以用于驱动导风轮202转动,导风轮202转动时驱动机壳10内的空气朝向出风口102流动。具体而言,导风轮202可以横向设置在机壳10内,且导风轮202可以具有多个叶片,多个叶片均沿机壳10的径向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多个叶片均可以绕导风轮202的中心轴线转动,电机201的输出轴与导风轮202可以同轴布置。同时,电机201放置于机壳10的内底壁,当电机201的输出轴与导风轮202连接后,出风口102可以位于导风轮202的周向外侧,通过电机201的输出轴与导风轮202传动连接,电机201可以通过导风轮202驱动机壳10内的空气沿导风轮202的周向方向朝向出风口102流动,从而可以使风机组件20将空气排出至机壳10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机壳10的内底壁可以设置有加强结构9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加强结构90可以为加强筋,且加强筋可以为多个,多个加强筋可以沿机壳10的周向方向间隔开设置,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加强筋可以形成网格结构,加强结构90可以提高机壳10的内底壁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防止机壳10的内底壁承压过大后破损,可以避免干地机100内的各部件从机壳10的底部掉落至机壳10外,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102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风口102可以在机壳10的周向方向间隔开设置。优选地,出风口102的数量可以与机壳10的侧壁数量对应,例如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当机壳10具有四个侧壁时,出风口102可以对应设置为四个,且四个出风口102均可以与风机组件20连通,风机组件20可以将机壳10内的空气分流至多个出风口102,多个出风口102均可以向外吹风,且多个出风口102的吹风方向不同,从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吹风范围,进而可以使干地机100对地面的除湿效率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干地机100还可以包括加热装置70,加热装置70设在机壳10内且位于蒸发器302的出风侧以使得加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102吹出。其中,加热装置70可以为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加热器,通过将加热装置70设置机壳10内,空气从进风口101朝向出风口102流动时可以经过加热装置70,空气可以与加热装置70换热,从而可以提高空气的温度。加热装置70可以使干地机100吹出热风,地面上的水渍、积水或者用户体表的水渍可以与干地机100吹出的空气换热,水渍或者积水在吸收热量后蒸发速度更高,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干地机100的除湿效率,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干地机100的产品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干地机100还可以包括导风圈80,导风圈80位于风机组件20的进风侧,导风圈80用于将空气导向风机组件20。其中,导风圈80可以构造为环状结构,并且从导风圈80远离风机组件20的一侧至导风圈80靠近风机组件20的一侧的方向上,导风圈80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导风圈80可以将空气汇流后导向至风机组件20,从而可以提高风机组件20的排风量,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出风速度,进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除湿效率。并且,导风圈80可以使风机组件20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间隔开,从而可以避免风机组件20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相互影响造成风机组件20的排风效率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加热装置70可以设置在导风圈80内。其中,通过将加热装置70设置在导风圈80内,当导风圈80对空气导向后,汇流在一起的空气可以与加热装置70接触,也就是说,加热装置70可以在风机组件20将空气吹出至干地机100外之前加热空气,如此可以提高分流至不同出风口102的气流的温度一致性,即从干地机100的不同出风口102吹出的空气温度一致,当干地机100用于对地面除湿时,这样设计能够使干地机100的周围地面的水渍或积水蒸发速度一致,从而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产品品质。并且,当干地机100用于对用户体表进行除湿加热时,通过提高干地机100在不同出风口102吹出的空气的温度一致性,可以提高干地机100的使用舒适性,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干地机100的产品竞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干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下部;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除湿组件包括形成冷媒循环流路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侧,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经过所述蒸发器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组件设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盘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支撑于所述机壳的底壁且支撑所述第一支撑盘,所述风机组件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盘的下方,所述除湿组件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盘,所述第一支撑盘设有用于将所述风机组件和所述进风口连通的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水盘和水箱,所述接水盘设在所述蒸发器的下方以接收冷凝水,所述水箱与所述接水盘相连以接收所述接水盘的冷凝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位于所述除湿组件的上方,所述干地机还包括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设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抽水泵用于将冷凝水导向所述水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设有避让孔,所述水箱适于穿过所述避让孔后伸入所述机壳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外侧壁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安装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适于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排水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和导风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导风轮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风轮转动,所述导风轮转动时驱动所述机壳内的空气朝向所述出风口流动,所述电机放置于所述机壳的内底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内底壁设有加强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在所述机壳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出风侧以使得加热后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吹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位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侧,所述导风圈用于将空气导向所述风机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干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设在所述导风圈内。
CN202221637366.6U 2022-06-27 2022-06-27 干地机 Active CN218034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7366.6U CN218034314U (zh) 2022-06-27 2022-06-27 干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7366.6U CN218034314U (zh) 2022-06-27 2022-06-27 干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4314U true CN218034314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7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7366.6U Active CN218034314U (zh) 2022-06-27 2022-06-27 干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4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6061B2 (en) Clothes dryer
KR101711869B1 (ko) 건조기
EP3045582B1 (en) Drying machine
CN108078528B (zh) 用于洗碗机的干燥装置和洗碗机
JP4550747B2 (ja) 衣類乾燥機
JP4607774B2 (ja) 洗濯乾燥機
EP3342923B1 (en) Dual type drying machine
CN112088231A (zh) 衣物处理装置
US20180148885A1 (en) Clothes dryer
CN218034314U (zh) 干地机
EP3802942B1 (en) Tumble dryer
KR101917238B1 (ko) 응축수가 자동으로 배출되는 온실용 난방기 일체형 제습장치
JP7457492B2 (ja) 衣類乾燥機
CN205999677U (zh) 热泵系统和具有其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CN219141422U (zh) 烘干机组风道结构
KR20190128493A (ko) 의류 처리 장치
EP2314757B1 (en) Household appliance with improved condenser cooling system
CN219195443U (zh) 一种冷凝水集水组件及干衣机
CN212560842U (zh) 具有短回路干衣机的空气控制机构及干衣机
CN218920831U (zh) 除湿防凝露装置及具有除湿防凝露功能的电子设备
CN214536938U (zh) 冷凝器组件及冰箱
CN113188197B (zh) 一种水箱顶置的除湿机
EP4219823A1 (en) Dryer with improved air tigthness of a process air circuit and process for operating the dryer
KR100600774B1 (ko) 제습기
CN116411441A (zh) 干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