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2847U - 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2847U
CN218022847U CN202221941249.9U CN202221941249U CN218022847U CN 218022847 U CN218022847 U CN 218022847U CN 202221941249 U CN202221941249 U CN 202221941249U CN 218022847 U CN218022847 U CN 218022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orage device
temporary storage
antibody preparation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12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青安
秦建
张志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iy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iy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iy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iy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12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2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2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2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属于腹水样品存放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与限位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该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通过设置驱动伸缩杆、移动板、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限位弹簧,通过采用移动板和第二卡板的设计,能够对样品瓶的底部进行较好的固定,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因素时不会导致该暂存装置内的样品瓶发生损坏而泄漏的现象,且通过固定板与滑块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操作人员无需手动扶持放置板,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后期数据检测的准确性,且保障了该暂存装置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腹水样品存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动物免疫实验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多个活鼠进行十多天的腹水采集,确保腹水采集量,而后在腹水样品放入到暂存装置内,目前的暂存装置对样品没有较好的固定结构,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影响时易导致暂存装置内的样品发生泄漏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后期检测效果的误差,降低了暂存装置的适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解决了目前的暂存装置对样品没有较好的固定结构,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影响时易导致暂存装置内的样品发生泄漏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后期检测效果的误差,降低了暂存装置适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右侧面设置有滑块,所述箱体的右侧面与限位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凹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伸缩杆,所述滑块的左侧面与底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凹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型板的上表面与移动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型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卡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壁与固定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与限位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与盖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盖板的下表面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滑槽内壁的下表面与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顶端与滑块的下表面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降温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块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板的右侧面设置有弧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卡板的上表面与移动板的下表面卡接,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卡板的下表面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与支撑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与限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的右端与限位板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通过设置放置板、驱动伸缩杆、移动板、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固定板和限位弹簧,当操作人员在使用该暂存装置时,可以先通过手动向上拉拽盖板,使得盖板会将下方的放置板拉出到适当位置,当滑块右侧的卡槽与限位板的位置重合时,限位弹簧则会对固定板施加推力,而后再通过手动拉拽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与滑块发生脱离后,再将放置板放入到箱体内,该暂存装置通过采用移动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设计,能够对样品瓶的底部进行较好的固定,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因素时不会导致该暂存装置内的样品瓶发生损坏而泄漏的现象,且通过固定板与滑块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操作人员无需手动扶持放置板,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后期数据检测的准确性,且保障了该暂存装置的适用性。
2、该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通过设置滑块、第一滑槽和缓冲弹簧,当操作人员需要将放置板放入到箱体内时,通过按压放置板,使得放置板右侧的滑块会在第一滑槽内进行滑动,而后滑块也会搭接在缓冲弹簧的上方,使得缓冲弹簧能够吸收减缓滑块在移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避免滑块在移动时会发生碰撞的现象,而第一滑槽对于滑块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该暂存装置的灵活性。
3、该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通过设置降温组件,使得该暂存装置内会处于一种低温的状态,从而便于对样品进行低温保存,避免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样品中部分的物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放置板、3限位板、4滑块、5盖板、6底板、7第一凹型板、8驱动伸缩杆、9第一滑槽、10缓冲弹簧、11降温组件、12卡槽、13移动板、14第二凹型板、15第一卡板、16弧形板、17第二卡板、18固定板、19第二滑槽、20支撑板、21限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放置板2,放置板2的右侧面设置有滑块4,箱体1的右侧面与限位板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箱体1内开设有第一滑槽9,通过设置第一滑槽9,当操作人员需要将放置板2放入到箱体1内时,通过按压放置板2,使得放置板2右侧的滑块4会在第一滑槽9内进行滑动,第一滑槽9对于滑块4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该暂存装置的灵活性,放置板2的下表面与底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6的上表面与第一凹型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伸缩杆8,滑块4的左侧面与底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底板6的上表面与第二凹型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凹型板7的上表面与移动板13的下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移动板13,该暂存装置通过采用移动板13、第一卡板15和第二卡板17的设计,能够对样品瓶的底部进行较好的固定,当该暂存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因素时,不会导致该暂存装置内的样品瓶发生损坏而泄漏的现象,第二凹型板14的上表面与第一卡板15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滑块4的内壁与固定板1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板18的外表面与限位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板18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20,限位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9。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的上表面与盖板5的下表面搭接,盖板5的下表面与放置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槽9内壁的下表面与缓冲弹簧10的底端固定连接,缓冲弹簧10的顶端与滑块4的下表面搭接,通过设置缓冲弹簧10,当滑块4在移动到箱体1的底部后会搭接在缓冲弹簧10的上方,使得缓冲弹簧10能够吸收减缓滑块4在移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避免滑块4在移动时会发生碰撞的现象,而第一滑槽9的内壁与滑块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降温组件11,通过设置降温组件11,使得该暂存装置内会处于一种低温的状态,从而便于对样品进行低温保存,避免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样品中部分的物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具体的,如图3所示,滑块4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2,通过设置卡槽12,当操作人员在使用该暂存装置时,可以通过固定板18与滑块4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操作人员无需手动扶持放置板2,有效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第一卡板15的右侧面设置有弧形板16,第一卡板15的上表面与移动板13的下表面卡接,移动板13的下表面与第二卡板17的下表面卡接。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二滑槽19的内壁与支撑板2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固定板18的右侧面与限位弹簧21的左端固定连接,限位弹簧21的右端与限位板3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操作人员在使用该暂存装置时,可以先通过手动向上拉拽盖板5,使得盖板5会将下方的放置板2拉出到适当位置,当滑块4右侧的卡槽12与限位板3的位置重合时,限位弹簧21则会对固定板18施加推力,使得固定板18能够卡接在卡槽12的内壁,使得放置板2能够稳定的固定在适当位置,而后操作人员可以将样品瓶放入到放置板2内进行卡接,而后通过外置控制器带动驱动伸缩杆8,使得驱动伸缩杆8会对移动板13施加推力,使得移动板13在移动时会带动第一卡板15和第二卡板17相对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卡板15和第二卡板17能够将样品瓶的下方进行卡接固定,而后再通过手动拉拽支撑板20,使得支撑板20与滑块4发生脱离后,再将放置板2放入到箱体1内,而降温组件11则会保证箱体1内的温度不会过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7)

1.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的右侧面设置有滑块(4),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与限位板(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放置板(2)的下表面与底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6)的上表面与第一凹型板(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伸缩杆(8),所述滑块(4)的左侧面与底板(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6)的上表面与第二凹型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型板(7)的上表面与移动板(13)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凹型板(14)的上表面与第一卡板(15)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的内壁与固定板(1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8)的外表面与限位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8)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20),所述限位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与盖板(5)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盖板(5)的下表面与放置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9)内壁的下表面与缓冲弹簧(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10)的顶端与滑块(4)的下表面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9)的内壁与滑块(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降温组件(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4)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2),所述第一卡板(15)的右侧面设置有弧形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15)的上表面与移动板(13)的下表面卡接,所述移动板(13)的下表面与第二卡板(17)的下表面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9)的内壁与支撑板(2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18)的右侧面与限位弹簧(2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弹簧(21)的右端与限位板(3)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CN202221941249.9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Active CN218022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1249.9U CN218022847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1249.9U CN218022847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2847U true CN218022847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8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1249.9U Active CN218022847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2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1494A (zh) 动力电池终焊装置
CN106670908B (zh) 一种行李架盖板的拉丝工装
CN110902321A (zh) 抽屉式托盘供料机
CN101829869A (zh) 一种自动焊齿机的合金定位机构
CN218022847U (zh) 一种抗体制备用腹水样品暂存装置
CN206619654U (zh) 动力电池终焊装置
CN207827399U (zh) 条状基片料盒自动更换机构
CN109702338A (zh) 一种用于手机边框和中板镭焊的自动化设备
CN106625067A (zh) 一种行李架盖板的拉丝装置
CN218344601U (zh) 一种刀片弹夹式错位供料机构
CN108346953B (zh) 一种pcb电子产品焊接组装用工装载具
CN207903534U (zh) 料盘搬运设备
CN214263958U (zh) 一种煤矿液压支架顶梁加工用钻孔装置
CN114435901B (zh) 一种激光器Bar条测试设备上料辅助装置
CN108747161A (zh) 一种光模块夹具
CN105921898B (zh) 一种行李架brkt件与铁柱自动焊接专机
CN205702891U (zh) 一种行李架brkt件与铁柱自动焊接专机
CN210549049U (zh) 一种焊带导向装置
CN209532561U (zh) 一种具有位置调节功能的焊接夹具
CN217470067U (zh) 一种问卷信息快速录入设备
CN209701754U (zh) 电子雷管芯片上料装置
CN211219058U (zh) 一种电子生产加工用温控自动焊锡机
CN218615492U (zh) 超声波焊接机
CN112110165A (zh) 一种抽拉式的料盘定位载台
CN206357007U (zh) 一种行李架盖板的拉丝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