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2710U - 一种包装用隔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包装用隔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2710U
CN218022710U CN202220763001.1U CN202220763001U CN218022710U CN 218022710 U CN218022710 U CN 218022710U CN 202220763001 U CN202220763001 U CN 202220763001U CN 218022710 U CN218022710 U CN 218022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point
interior support
thing
length
support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30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中伟
史正
姜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30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2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2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2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用隔板,该包装用隔板的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本体设有中心部位、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所述中心部位的两侧都分布有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所述中心部位、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之间通过折痕线分隔,所述外支撑部位的长度等于内支撑部位的长度,所述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之间通过弯折并排排列并都凸出于中心部位的同一侧,所述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都垂直于中心部位,所述载物部位卷曲呈环状,卷曲状的载物部位的底部与中心部位固定连接、卷曲状的载物部位的顶部面向两个内支撑部位中间的区域。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制作方法及结构,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包装用隔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用隔板。
【背景技术】
包装用隔板放置于包装箱中,将产品分隔开。目前常用的包装用隔板,采用至少两件分体结构的独立部件组合,由于每个独立部件分别加工,加工完成后还需要通过胶水粘合。这样,造成制作工序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用隔板,通过优化结构降低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用隔板,该包装用隔板的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本体设有中心部位、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所述中心部位的两侧都分布有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所述中心部位、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之间通过折痕线分隔,所述外支撑部位的长度等于内支撑部位的长度,所述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之间通过弯折并排排列并都凸出于中心部位的同一侧,所述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都垂直于中心部位,所述载物部位卷曲呈环状,卷曲状的载物部位的底部与中心部位固定连接、卷曲状的载物部位的顶部面向两个内支撑部位中间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部位包括底板部位、增高部位、承载部位、连接部位,所述底板部位与内支撑部位连接,所述底板部位、增高部位、承载部位、连接部位之间通过折痕线分隔,所述底板部位的长度等于承载部位的长度,所述增高部位的长度小于内支撑部位的长度,所述连接部位通过底板部位、增高部位、承载部位在同一弯折方向上弯折而处于内支撑部位的一侧并且连接部位与内支撑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部位与中心部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部位上设有通孔Ⅰ、所述底板部位上设有通孔Ⅱ,所述通孔Ⅰ的中心和通孔Ⅱ的中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还设有手执部位,所述手执部位位于外支撑部位与内支撑部位之间,所述手执部位的长度小于中心部位的长度,所述外支撑部位、手执部位、内支撑部位之间形成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外支撑部位设有与空腔直接连通的通孔Ⅲ。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隔板由一整张纸板折叠而成,避免多个部件分别加工再组合的原有工艺及结构,简化了制作方法及结构,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制作包装用隔板所采用的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成型后包装用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成型后包装用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一种包装用隔板的弯折示意图一;
图5为一种包装用隔板的弯折示意图二;
图6为一种包装用隔板的弯折示意图三;
图7为一种包装用隔板的弯折示意图四;
附图标记:纸板100,中心部位11,通孔Ⅰ111,外支撑部位12,通孔Ⅲ121,内支撑部位13,载物部位14,底板部位141,通孔Ⅱ1411,增高部位142,承载部位143,连接部位144,手执部位15,空腔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顶”、“底”、“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包装用隔板,该包装用隔板的本体为一体式结构,由图1所示的一整张矩形的纸板100折叠而成,最终形成如图2和图3所示的成品结构。所述本体设有中心部位11、外支撑部位12、内支撑部位13、载物部位14,所述中心部位的左右两侧都分布有外支撑部位12、内支撑部位13、载物部位14,所述中心部位11、外支撑部位12、内支撑部位13、载物部位14之间通过折痕线分隔。
其中,所述外支撑部位12的长度等于内支撑部位13的长度,所述外支撑部位12、内支撑部位13之间通过弯折并排排列并都凸出于中心部位的同一侧,所述外支撑部位12、内支撑部位13都垂直于中心部位,所述载物部位14卷曲呈环状,卷曲状的载物部位14的底部与中心部位11固定连接、卷曲状的载物部位14的顶部面向两个内支撑部位中间的区域。如图2和图3所示,载物部位14承载产品的底面,内支撑部位13与产品的侧面作用,使产品三个方向都被包裹;并且通过载物部位14的卷曲状结构,以及外支撑部位12和内支撑部位13的双层结构可以有效保护产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载物部位14包括底板部位141、增高部位142、承载部位143、连接部位144。所述底板部位141与内支撑部位13连接,所述底板部位141、增高部位142、承载部位143、连接部位144之间通过折痕线分隔,所述底板部位141的长度等于承载部位143的长度,所述增高部位142的长度小于内支撑部位13的长度,所述连接部位144通过底板部位141、增高部位142、承载部位143在同一弯折方向上弯折而处于内支撑部位13的一侧并且连接部位144与内支撑部位13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部位141与中心部位11固定连接。上述技术特征使载物部位14形状方正,不至于占用太大空间,使待用状态的隔板具有紧凑扁平的结构特点,便于储存和运输,并且也方便产品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部位上设有通孔Ⅰ111、所述底板部位上设有通孔Ⅱ1411,成型后所述通孔Ⅰ的中心和通孔Ⅱ的中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这是因为在产品包装过程中,为了输送隔板,输送部件上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穿过通孔Ⅰ和通孔Ⅱ,使隔板跟随输送部件输送。
为了方便拿放隔板,所述本体还设有手执部位15,所述手执部位15位于外支撑部位12与内支撑部位13之间,所述手执部位15的长度小于中心部位的长度,所述外支撑部位12、手执部位15、内支撑部位13之间形成空腔16。手执部位15的设置一方面使外支撑部位12与内支撑部位13之间形成空腔,利于产品缓冲减震,另一方面所述外支撑部位12设有与空腔16直接连通的通孔Ⅲ121,通孔Ⅲ121大致呈矩形,手指可以伸入通孔Ⅲ121内,从而方便将隔板及其上的产品从包装箱中取出。手执部位15的长度不宜过长,这样,外支撑部位12与内支撑部位13之间间隙不至于过大,可以使待用状态的隔板宽度不至于太大,便于储存和运输。
如图1所示,在隔板制作成型前,一整张矩形的纸板上已经成型出了通孔Ⅰ111、通孔Ⅲ121以及通孔Ⅱ1411。另外,还标示了折痕线,以方便制作过程中进行弯折,图中虚线为折痕线。
上述一种包装用隔板的展开方法,如图4至图6所示,首先,初步弯折包装用隔板至待用状态;
然后,如图7所示,固定中心部位11的空间姿态、同时将两个外支撑部位12朝着中心部位11一侧弯折,直至内支撑部位13、底板部位141、增高部位142、承载部位143之间展开形成横截面呈矩形的空腔。
进一步的,弯折外支撑部位的同时穿过中心部位向承载部位施加便于承载部位远离中心部位的动力。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用隔板由一整张纸板折叠而成,避免多个部件分别加工再组合的原有工艺及结构,简化了制作方法及结构,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5)

1.一种包装用隔板,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用隔板的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本体设有中心部位、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所述中心部位的两侧都分布有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所述中心部位、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载物部位之间通过折痕线分隔,所述外支撑部位的长度等于内支撑部位的长度,所述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之间通过弯折并排排列并都凸出于中心部位的同一侧,所述外支撑部位、内支撑部位都垂直于中心部位,所述载物部位卷曲呈环状,卷曲状的载物部位的底部与中心部位固定连接、卷曲状的载物部位的顶部面向两个内支撑部位中间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装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部位包括底板部位、增高部位、承载部位、连接部位,所述底板部位与内支撑部位连接,所述底板部位、增高部位、承载部位、连接部位之间通过折痕线分隔,所述底板部位的长度等于承载部位的长度,所述增高部位的长度小于内支撑部位的长度,所述连接部位通过底板部位、增高部位、承载部位在同一弯折方向上弯折而处于内支撑部位的一侧并且连接部位与内支撑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部位与中心部位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装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位上设有通孔Ⅰ、所述底板部位上设有通孔Ⅱ,所述通孔Ⅰ的中心和通孔Ⅱ的中心在同一直线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包装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设有手执部位,所述手执部位位于外支撑部位与内支撑部位之间,所述手执部位的长度小于中心部位的长度,所述外支撑部位、手执部位、内支撑部位之间形成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包装用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部位设有与空腔直接连通的通孔Ⅲ。
CN202220763001.1U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包装用隔板 Active CN218022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3001.1U CN218022710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包装用隔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3001.1U CN218022710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包装用隔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2710U true CN218022710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39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3001.1U Active CN218022710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包装用隔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2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0577B2 (ja) コーナーパッド
CA2609267A1 (en) Improved shipping and display carton
CN218022710U (zh) 一种包装用隔板
CN114715506A (zh) 一种包装用隔板及展开方法
CN103434703B (zh) 高强度以纸代木瓦楞包装箱
JPH0322106Y2 (zh)
CN211076692U (zh) 一种包装折纸板以及一种包装盒
CN111232360A (zh) 一种高强度的蜂窝成品烟箱
JP3916131B2 (ja) 紙製緩衝体
JP2001031175A (ja) 包装構造
CN211996760U (zh) 一种用于包装盒的隔板结构
CN217496869U (zh) 飞机盒三层e瓦楞
CN211002306U (zh) 一种新型堆码提盒
CN217348726U (zh) 一种折叠式纸托盘
CN213706128U (zh) 一种具有附件小盒的内卡及包装盒
CN216581755U (zh) 包装盒内衬结构及包装盒
CN217416453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循环包装箱
CN212448455U (zh) 一种包装箱
CN216916643U (zh) 一种包装片材及包装结构
CN211033743U (zh) 一种包装箱
CN220865919U (zh) 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包装箱
CN213893255U (zh) 刀片包装纸盒坯件和刀片包装盒
CN220885144U (zh) 一种一片式折叠盒盖及包装盒
CN213110119U (zh) 一种八角纸箱裁片及八角纸箱
CN215623349U (zh) 包装箱用一体式增高缓冲内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