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999U -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999U
CN218021999U CN202222309304.9U CN202222309304U CN218021999U CN 218021999 U CN218021999 U CN 218021999U CN 202222309304 U CN202222309304 U CN 202222309304U CN 218021999 U CN218021999 U CN 218021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ack
passenger
carrying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93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翠敏
刘浩
朱继高
李金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inpe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inp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inpe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inpe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93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包括厢体,所述厢体包括前板、尾板、两个侧板和底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滑动连接有载客板,所述载客板一端与辅助板铰接,所述辅助板与载客板之间的夹角为180°时构成载货板,所述载货板数量为2且面积为厢体的横截面的一半,两个所述辅助板分别靠近前板和尾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调节辅助板与载客板之间的角度,使得厢体内的形态在载客与载货之间发生变换,扩宽了使用场景,车厢的实用性大大增强。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无论行驶停车均非常方便,所以其广泛应用于家庭、城乡、个体出租、厂区、矿区、环卫、社区保洁等短途运输领域
目前电动三轮车的后箱大部分都是单独作为载物或者载人使用,使用场景单一,空间利用率低,所以需要一种载物载人可随时调节的客货两用电动三轮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具有能在载客载货之间自由切换、扩宽使用范围、空间使用率大以及实用性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包括前板、尾板、两个侧板和底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滑动连接有载客板,所述载客板一端与辅助板铰接,所述辅助板与载客板之间的夹角为180°并平行于底板时构成载货板,所述载货板数量为2且面积为厢体的横截面的一半,两个所述辅助板分别靠近前板和尾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板靠近前板和尾板的一端铰接有U型杆,每个所述辅助板靠近侧板的侧面垂直固定有短杆,所述短杆上方的前板和尾板内壁面设置有开口卡圈,所述开口卡圈可拆卸卡接于短杆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货板包括座板和靠背,所述座板和靠背相铰接,所述靠背顶面内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U型杆可拆卸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侧板相对内壁面中内凹设置有滑槽,所述载客板靠近侧板的侧面固定有滑条,所述滑条滑动连接于滑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一侧的所述侧板包括车门板和两个连接板,所述车门板一边铰接于一个连接板一边,所述车门板内设置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驱动车门板关闭和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有齿部分相向设置的齿条一与齿条二,所述齿条一与齿条二滑动连接于车门板内,位于所述齿条一与齿条二之间的齿轮与齿条一与齿条二均啮合,所述齿条一上端固定有位于车门板上方的按压杆,所述齿条一另一端与伸缩弹簧固定,所述伸缩弹簧驱动齿条一在车门板内滑动上升,所述齿条二下端固定有锁头,所述锁头横截面为弧形,所述锁头底端为尖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卡孔,所述锁头卡接于卡孔中,所述车门板外侧面底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锁头的弧面相远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客板靠近两个侧板的侧面间隔设置有两个螺孔,所述螺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侧板并分别可与两个螺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靠近前板和尾板的所述底板上垂直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贴合辅助板并位于辅助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辅助板与载客板之间的夹角为180°并与底板平行时构成了载货板,两块载货板位于底板上方,此时将螺栓螺纹连接于载客板侧面的螺孔中,对载货板固定,此时同时,辅助板下方的底板上垂直固定有支撑杆对辅助板进行支撑,提升载货板上装载货物的稳定性;当需要载客时,将螺栓拆卸,外力作用于U型杆上,将辅助板拉起,使得载客板沿滑槽滑动,当辅助板贴合于前板以及尾板内壁时,此时辅助板正好与载客板呈90°,将前板内壁上的开口卡圈与短杆卡接,对辅助板进行固定,然后再将螺栓连接于另一个螺孔中对载客板进行固定,保持辅助板与载客板之间垂直,再转动载客板中的靠背,使U型杆卡接于靠背顶面的卡槽中,使得靠背与座椅之间保持垂直,此时车厢转变成载客的状态,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车厢载客与载货之间的自如切换,解决了车厢只能单一使用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车厢的空间利用率。
2、在厢体中设置有两个载客板且前后独立分开,当载客数少时可以实现载客载货同步,进一步扩大了车厢的使用范围,整个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
3、在一侧的侧板中铰接有车门板,当需要开门时,通过向下按压按压杆,带动齿条一下降,齿条一驱动齿轮顺时针转动,带动齿条二上升,使得锁头上升,与卡孔分离,向外推即可将车门板推开,推开后松开按压杆,在伸缩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齿条二上升,齿轮反转,带动齿条一下降,锁头即又伸出车门板下方,且由于锁头横截面为弧形且靠近侧板,同时底端为尖头,所以关闭车门板时,仅需拨动车门板回位,即可将车门板锁住,开关门的动作简单便捷,便于乘客操作,也方便乘客上下车,同时在车门板外侧面底端设置有限位板,防止车门板过度转动,加强乘客乘坐的安全性。
4、载客板侧面的两个螺纹孔在不同状态下均可与螺栓螺纹连接,提升了不同状态下载客板的稳定性,提升了车厢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载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载货时车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载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车门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板;2、尾板;3、侧板;31、车门板;32、连接板;4、底板;5、载客板;51、座板;52、靠背;6、辅助板;7、载货板;8、U型杆;9、短杆;10、开口卡圈;11、卡槽;12、滑槽;13、滑条;14、齿条一;15、齿条二;16、齿轮;17、按压杆;18、伸缩弹簧;19、锁头;20、卡孔;21、螺孔;22、螺栓;2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如图1-3所示,包括厢体,厢体包括前板1、尾板2、两个侧板3和底板4,两个侧板3之间滑动连接有载客板5,载客板5一端与辅助板6铰接,辅助板6与载客板5之间的夹角为180°并平行于底板4时构成载货板7,载货板7数量为2且面积为厢体的横截面的一半,两个辅助板6分别靠近前板1和尾板2,辅助板6靠近前板1和尾板2的一端铰接有U型杆8,每个辅助板6靠近侧板3的侧面垂直固定有短杆9,短杆9上方的前板1和尾板2内壁面设置有开口卡圈10,开口卡圈10可拆卸卡接于短杆9中,载货板7包括座板51和靠背52,座板51和靠背52相铰接,靠背52顶面内凹设置有卡槽11,卡槽11与U型杆8可拆卸卡接,当辅助板6与载客板5之间的夹角为180°并与底板4平行时构成了载货板7,两块载货板7位于底板4上方,此时将螺栓22螺纹连接于载客板5侧面的螺孔21中,对载货板7固定,此时同时,辅助板6下方的底板4上垂直固定有支撑杆23对辅助板6进行支撑,提升载货板7上装载货物的稳定性;当需要载客时,将螺栓22拆卸,外力作用于U型杆8上,将辅助板6拉起,使得载客板5沿滑槽12滑动,当辅助板6贴合于前板1以及尾板2内壁时,此时辅助板6正好与载客板5呈90°,将前板1内壁上的开口卡圈10与短杆9卡接,对辅助板6进行固定,然后再将螺栓22连接于另一个螺孔21中对载客板5进行固定,保持辅助板6与载客板5之间垂直,再转动载客板5中的靠背52,使U型杆8卡接于靠背52顶面的卡槽11中,使得靠背52与座椅之间保持垂直,此时车厢转变成载客的状态,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车厢载客与载货之间的自如切换,解决了车厢只能单一使用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车厢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1-3所示,两个侧板3相对内壁面中内凹设置有滑槽12,载客板5靠近侧板3的侧面固定有滑条13,滑条13滑动连接于滑槽12中,保证载客板5的水平度,同时保证载客的稳定安全性。
如图1-3所示,载客板5靠近两个侧板3的侧面间隔设置有两个螺孔21,螺孔21中螺纹连接有螺栓22,螺栓22贯穿侧板3并分别可与两个螺孔21螺纹连接中,两个螺纹孔在不同状态下均可与螺栓22螺纹连接,提升了不同状态下载客板5的稳定性,提升了车厢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3所示,靠近前板1和尾板2的底板4上垂直固定有支撑杆23,支撑杆23贴合辅助板6并位于辅助板6下方,提升载货板7上装载货物的稳定性。
如图2-4所示,一侧的侧板3包括车门板31和两个连接板32,车门板31一边铰接于一个连接板32一边,车门板31内设置有开关组件,包括有齿部分相向设置的齿条一14与齿条二15,齿条一14与齿条二15滑动连接于车门板31内,位于齿条一14与齿条二15之间的齿轮16与齿条一14与齿条二15均啮合,齿条一14上端固定有位于车门板31上方的按压杆17,齿条一14另一端与伸缩弹簧18固定,伸缩弹簧18驱动齿条一14在车门板31内滑动上升,齿条二15下端固定有锁头19,锁头19横截面为弧形,锁头19底端为尖头,底板4上设置有卡孔20,锁头19卡接于卡孔20中,当需要开门时,通过向下按压按压杆17,带动齿条一14下降,齿条一14驱动齿轮16顺时针转动,带动齿条二15上升,使得锁头19上升,与卡孔20分离,向外推即可将车门板31推开,推开后松开按压杆17,在伸缩弹簧18的回弹力作用下,齿条二15上升,齿轮16反转,带动齿条一14下降,锁头19即又伸出车门板31下方,且由于锁头19横截面为弧形且靠近侧板3,同时底端为尖头,所以关闭车门板31时,仅需拨动车门板31回位,即可将车门板31锁住,开关门的动作简单便捷,便于乘客操作,也方便乘客上下车,车门板31外侧面底端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锁头19的弧面相远离,防止车门板31过度转动,加强乘客乘坐的安全性。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的工作原理:
当辅助板6与载客板5之间的夹角为180°并与底板4平行时构成了载货板7,两块载货板7位于底板4上方,此时将螺栓22螺纹连接于载客板5侧面的螺孔21中,对载货板7固定,此时同时,辅助板6下方的底板4上垂直固定有支撑杆23对辅助板6进行支撑,提升载货板7上装载货物的稳定性。
当需要载客时,将螺栓22拆卸,外力作用于U型杆8上,将辅助板6拉起,使得载客板5沿滑槽12滑动,当辅助板6贴合于前板1以及尾板2内壁时,此时辅助板6正好与载客板5呈90°,将前板1内壁上的开口卡圈10与短杆9卡接,对辅助板6进行固定,然后再将螺栓22连接于另一个螺孔21中对载客板5进行固定,保持辅助板6与载客板5之间垂直,再转动载客板5中的靠背52,使U型杆8卡接于靠背52顶面的卡槽11中,使得靠背52与座椅之间保持垂直,此时车厢转变成载客的状态,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车厢载客与载货之间的自如切换,解决了车厢只能单一使用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车厢的空间利用率。
当需要开门时,通过向下按压按压杆17,带动齿条一14下降,齿条一14驱动齿轮16顺时针转动,带动齿条二15上升,使得锁头19上升,与卡孔20分离,向外推即可将车门板31推开,推开后松开按压杆17,在伸缩弹簧18的回弹力作用下,齿条二15上升,齿轮16反转,带动齿条一14下降,锁头19即又伸出车门板31下方,且由于锁头19横截面为弧形且靠近侧板3,同时底端为尖头,所以关闭车门板31时,仅需拨动车门板31回位,即可将车门板31锁住,开关门的动作简单便捷,便于乘客操作,也方便乘客上下车,同时在车门板31外侧面底端设置有限位板,防止车门板31过度转动,加强乘客乘坐的安全性。

Claims (9)

1.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包括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包括前板(1)、尾板(2)、两个侧板(3)和底板(4),两个所述侧板(3)之间滑动连接有载客板(5),所述载客板(5)一端与辅助板(6)铰接,所述辅助板(6)与载客板(5)之间的夹角为180°并平行于底板(4)时构成载货板(7),所述载货板(7)数量为2且面积为厢体的横截面的一半,两个所述辅助板(6)分别靠近前板(1)和尾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6)靠近前板(1)和尾板(2)的一端铰接有U型杆(8),每个所述辅助板(6)靠近侧板(3)的侧面垂直固定有短杆(9),所述短杆(9)上方的前板(1)和尾板(2)内壁面设置有开口卡圈(10),所述开口卡圈(10)可拆卸卡接于短杆(9)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板(7)包括座板(51)和靠背(52),所述座板(51)和靠背(52)相铰接,所述靠背(52)顶面内凹设置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与U型杆(8)可拆卸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3)相对内壁面中内凹设置有滑槽(12),所述载客板(5)靠近侧板(3)的侧面固定有滑条(13),所述滑条(13)滑动连接于滑槽(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其特征在于:一侧的所述侧板(3)包括车门板(31)和两个连接板(32),所述车门板(31)一边铰接于一个连接板(32)一边,所述车门板(31)内设置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驱动车门板(31)关闭和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有齿部分相向设置的齿条一(14)与齿条二(15),所述齿条一(14)与齿条二(15)滑动连接于车门板(31)内,位于所述齿条一(14)与齿条二(15)之间的齿轮(16)与齿条一(14)与齿条二(15)均啮合,所述齿条一(14)上端固定有位于车门板(31)上方的按压杆(17),所述齿条一(14)另一端与伸缩弹簧(18)固定,所述伸缩弹簧(18)驱动齿条一(14)在车门板(31)内滑动上升,所述齿条二(15)下端固定有锁头(19),所述锁头(19)横截面为弧形,所述锁头(19)底端为尖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卡孔(20),所述锁头(19)卡接于卡孔(20)中,所述车门板(31)外侧面底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锁头(19)的弧面相远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客板(5)靠近两个侧板(3)的侧面间隔设置有两个螺孔(21),所述螺孔(21)中螺纹连接有螺栓(22),所述螺栓(22)贯穿侧板(3)并分别可与两个螺孔(21)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其特征在于:靠近前板(1)和尾板(2)的所述底板(4)上垂直固定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贴合辅助板(6)并位于辅助板(6)下方。
CN202222309304.9U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Active CN218021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9304.9U CN218021999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9304.9U CN218021999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999U true CN218021999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0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9304.9U Active CN218021999U (zh) 2022-08-29 2022-08-29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9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7632U (zh) 一种载货车厢用锁扣
CN210556878U (zh) 一种可折叠的集装箱
CN218021999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客货两用车厢
CN2438791Y (zh) 地铁站台应急门解锁机构
CN201021182Y (zh) 流动售货车
CN201516835U (zh) 兼做踏板的厢式运输车的后防护装置
CN211685362U (zh) 一种高栏板挂车联动锁紧装置
CN214451316U (zh) 一种折叠伸缩汽车
CN209958983U (zh) 一种整体式货车驾驶舱安全装置
CN211252776U (zh) 一种汽车b柱上装饰板
CN210122086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汽车行李架
CN112776889A (zh) 一种折叠伸缩汽车
CN209795367U (zh) 一种隐藏式半挂车工具箱
CN220096256U (zh) 一种行李架横杆快速锁紧装置
CN218877045U (zh) 一种装备车用双向限位抽拉装备架
CN210363531U (zh) 一种多用途巡逻车
CN206217904U (zh) 一种动车组过渡车钩存储装置
CN215204686U (zh) 一种汽车门护板储物盒
CN212172062U (zh) 用于物流运输车的锁紧装置
CN2915600Y (zh) 汽车用箱式推拉保安箱
CN201472493U (zh) 一种翼展车厢锁具
CN215883461U (zh) 一种货物箱防盗结构
CN216468122U (zh) 一种仓栅式或栏板式货车车厢的箱栓结构
CN209780508U (zh) 一种边箱用安全锁具
CN212243591U (zh) 一种货厢侧门锁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