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482U - 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482U
CN218021482U CN202222599746.1U CN202222599746U CN218021482U CN 218021482 U CN218021482 U CN 218021482U CN 202222599746 U CN202222599746 U CN 202222599746U CN 218021482 U CN218021482 U CN 2180214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onnector
bumper
rear bumper
bump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974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号
李海涛
韩付强
纪皓天
盖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974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4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4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4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后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本体、下饰板、卡装插接件以及卡装凸起。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在下饰板安装时通过将卡装插接件插入到卡接孔内,并通过设置在卡装插接件端部上的卡装凸起将卡装插接件的端部卡装在保险杠本体上的卡接孔内,实现下饰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的连接。在下饰板拆卸时只需要将下饰板向远离保险杠本体的方向拉动,通过在保险杠本体的卡接孔与卡装凸起处的弹性变形即可以使卡装插接件从卡接孔中脱出,实现下饰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的拆卸,使下饰板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从而方便用户更换下饰板。

Description

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汽车越来越多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汽车后保险杠是汽车上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汽车尾部的安全装置,现有的后保险杠下部通常需要设置一个单独装配的后保下饰板,对车辆的底部部件进行遮蔽,同时起到造型的美学作用。但是目前现有的下饰板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存在着拆卸不便的问题,导致下饰板的更换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存在着的下饰板更换非常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包括:
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上设置有卡接孔;
下饰板,所述下饰板的内侧抵靠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外侧面上;
卡装插接件,第一端固设在所述下饰板的侧面上,第二端向靠近所述保险杠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卡装插接件的第二端插接在所述卡接孔内;
卡装凸起,所述卡装凸起设置在所述卡装插接件的第二端处,所述卡装凸起用于将所述卡装插接件的第二端部卡接固定在卡接孔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装插接件上设置有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与所述卡装插接件的插接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卡装凸起位于所述安装侧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装凸起包括主体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卡装斜面、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导向斜面,所述卡装斜面与所述导向斜面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装斜面与所述安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5°至120°,所述卡装凸起的高度为1.5至2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孔的侧面还设置有卡接弯折部,所述卡接弯折部一端固设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内侧面上,所述卡接弯折部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卡装斜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接孔的侧面还设置有支撑弯折部,所述支撑弯折部与所述卡接弯折部分别位于所述卡装插接件的两侧,所述支撑弯折部一端固设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内侧面上,所述卡接弯折部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卡装插接件上远离卡装凸起的侧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保险杠本体与所述下饰板之间还设置有稳定支撑件,所述稳定支撑件一端连接在所述下饰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稳定支撑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外侧面上,且所述稳定支撑件位于所述卡装插接件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稳定支撑件包括以一端固设在所述下饰板侧面上的横向板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板体另一端上的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的侧面抵靠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外侧面上,且所述支撑托板的侧面形状与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外侧面形状相互匹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饰板上设置有安装板体,所述安装板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下饰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卡装插接件的端部与所述稳定支撑件的端部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体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保险杠总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下饰板的内侧抵靠在保险杠本体外侧,并且在保险杠本体上还设置有贯穿自身侧壁的卡接孔,在下饰板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卡装插接件,卡装插接件的第一端固设在下饰板的侧面上,卡装插接件的第二端向靠近保险杠本体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后保险杠总成,在下饰板安装时通过将卡装插接件插入到卡接孔内,并通过设置在卡装插接件端部上的卡装凸起将卡装插接件的端部卡装在保险杠本体上的卡接孔内,实现下饰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的连接。在下饰板拆卸时只需要将下饰板向远离保险杠本体的方向拉动,通过在保险杠本体的卡接孔与卡装凸起处的弹性变形即可以使卡装插接件从卡接孔中脱出,实现下饰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的拆卸,使下饰板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所述后保险杠总成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下饰板通过卡装插接件插入到保险杠本体上的卡接孔内实现两者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车辆,在下饰板安装时通过将卡装插接件插入到卡接孔内,并通过设置在卡装插接件端部上的卡装凸起将卡装插接件的端部卡装在保险杠本体上的卡接孔内,实现下饰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的连接。在下饰板拆卸时只需要将下饰板向远离保险杠本体的方向拉动,通过在保险杠本体的卡接孔与卡装凸起处的弹性变形即可以使卡装插接件从卡接孔中脱出,实现下饰板与保险杠本体之间的拆卸,使下饰板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方便用户后期更换不同的下饰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总成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险杠本体;2、卡接孔;3、下饰板;4、卡装插接件;5、卡装凸起;51、主体部;52、卡装斜面;53、导向斜面;6、卡接弯折部;7、支撑弯折部;8、稳定支撑件;81、横向板体;82、支撑托板;9、安装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进行说明。后保险杠总成,包括保险杠本体1、下饰板3、卡装插接件4以及卡装凸起5。保险杠本体1上设置有卡接孔2;下饰板3的内侧抵靠在保险杠本体1的外侧面上;卡装插接件4第一端固设在下饰板3的侧面上,卡装插接件4第二端向靠近保险杠本体1的方向延伸,卡装插接件4的第二端插接在卡接孔2内;卡装凸起5设置在卡装插接件4的第二端处,卡装凸起5用于将卡装插接件4的第二端部卡接固定在卡接孔2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后保险杠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下饰板3的内侧抵靠在保险杠本体1外侧,并且在保险杠本体1上还设置有贯穿自身侧壁的卡接孔2,在下饰板3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卡装插接件4,卡装插接件4的第一端固设在下饰板3的侧面上,卡装插接件4的第二端向靠近保险杠本体1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后保险杠总成,在下饰板3安装时通过将卡装插接件4插入到卡接孔2内,并通过设置在卡装插接件4端部上的卡装凸起5将卡装插接件4的端部卡装在保险杠本体1上的卡接孔2内,实现下饰板3与保险杠本体1之间的连接。在下饰板3拆卸时只需要将下饰板3向远离保险杠本体1的方向拉动,通过在保险杠本体1的卡接孔2与卡装凸起5处的弹性变形即可以使卡装插接件4从卡接孔2中脱出,实现下饰板3与保险杠本体1之间的拆卸,使下饰板3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从而方便用户更换下饰板3。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与图2所示,卡装插接件4上设置有安装侧面,安装侧面与卡装插接件4的插接方向相互平行,卡装凸起5位于安装侧面上。具体的,卡装插接件4优选的为板装或者柱状,并且卡装插接件4与下饰板3为一体加工成型。卡装凸起5设置在卡装插接件4的安装侧面上,可以在卡装插接件4插入到卡接孔2内部后,通过卡装凸起5抵靠在保险杠本体1的内壁上实现卡装插接件4的卡接,在卡装插接件4需要拆卸时可以通过外力拉动下饰板3,此时卡装插接件4的端部受到挤压,使卡装插接件4向卡装凸起5所在位置对侧的方向弯曲,从而可以使卡装插接件4慈宁宫卡接孔2中脱离。卡装凸起5位于卡装插接件4的一侧可以使卡装插接件4卡接固定到卡接孔2内、以及从卡接孔2中脱出更方便。
在上述特征卡装凸起5的基础上,如图1与图2所示,卡装凸起5包括主体部51、设置在主体部51上的卡装斜面52、以及设置在主体部51上的导向斜面53,卡装斜面52与导向斜面53分别位于主体部51的两端部。具体的,导向斜面53位于主体部51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卡装斜面52位于主体部51在插入方向上的后端。在卡装插接件4插入到卡接孔2内部时,导向斜面53的设置可以使卡装凸起5与卡装插接件4的插入更方便,在卡装插接件4进入到卡接孔2内部后可以通过卡装斜面52抵靠在卡接孔2处的内壁上实现卡装插接件4的卡装。卡装凸起5采用上述形状使卡装插接件4卡接更牢固。
为了使卡装插接件4在卡装牢固的前提下拆卸更加方便,如图1与图2所示,卡装斜面52与安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5°至120°,卡装凸起5的高度为1.5至2mm。具体的,卡装凸起5的高度指的是卡装凸起5的顶部距离安装侧面的垂直距离,卡装凸起5的高度为1.5至2mm可以在保证卡装插接件4在拆卸时卡装插接件4弯曲到极限前卡装凸起5从卡接孔2处脱出,使卡装凸起5的脱出更方便。同时卡装斜面52与安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5°至120°,可以在向远离保险杠本体1方向拉动卡装插接件4时,通过卡接孔2周圈的侧壁挤压卡装斜面52即可实现卡装插接件4的弯曲,使卡装插接件4在拆卸时更加方便快捷,方便用户来更换下饰板3。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与图2所示,卡接孔2的侧面还设置有卡接弯折部6,卡接弯折部6一端固设在保险杠本体1的内侧面上,卡接弯折部6的另一端抵靠在卡装斜面52上。具体的,卡接弯折部6的位于与卡装凸起5的位置相互匹配,并且卡接弯折部6与保险杠本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通常由卡接孔2处的侧壁向保险杠本体1内侧弯曲形成。卡接弯折部6的设置可以在卡装凸起5插入到卡接孔2内部后抵靠在卡装斜面52上,使卡装插接件4在卡接孔2内固定的更稳固。
在上述特征卡接弯折部6的基础上,如图1与图2所示,卡接孔2的侧面还设置有支撑弯折部7,支撑弯折部7与卡接弯折部6分别位于卡装插接件4的两侧,支撑弯折部7一端固设在保险杠本体1的内侧面上,卡接弯折部6的另一端抵靠在卡装插接件4上远离卡装凸起5的侧面。具体的,支撑弯折部7也与保险杠本体1为一体成型,通常由卡接孔2处的侧壁向保险杠本体1内侧弯曲形成。并且支撑弯折部7倾斜设置在卡接孔2处,可以为卡装插接件4插入到卡接孔2内起到导向的作用,并在卡装插接件4插入到卡接孔2内后,抵靠在卡装插接件4的侧面推动卡装插接件4防止卡接凸起与卡接弯折部6的端部相互脱离,使卡装插接件4固定更稳固。
作为优选的,卡接弯折部6与支撑弯折部7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卡装插接件4卡接时可以保证固定牢固,在卡装插接件4拆卸时可以通过弹性变形使卡装插接件4方便的从卡接孔2中拆下,使下饰板3的更换更加快捷方便。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与图2所示,保险杠本体1与下饰板3之间还设置有稳定支撑件8,稳定支撑件8一端连接在下饰板3的内侧面上,稳定支撑件8的另一端抵靠在保险杠本体1的外侧面上,且稳定支撑件8位于卡装插接件4的下方。具体的,在卡装插接件4插入到卡接孔2内部后,稳定支撑件8的设置可以使下饰板3与保险杠本体1有多个支撑点,使下饰板3的安装更加牢固并且稳定。
上述特征稳定支撑件8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稳定支撑件8包括以一端固设在下饰板3侧面上的横向板体81、以及设置在横向板体81另一端上的支撑托板82,支撑托板82的侧面抵靠在保险杠本体1的外侧面上,且支撑托板82的侧面形状与保险杠本体1的外侧面形状相互匹配。具体的,支撑托板82的侧面形状与保险杠本体1的外侧面形状相互匹配可以增大稳定支撑件8端部与保险杠本体1侧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稳定支撑件8的端部与保险杠本体1之间接触更加稳定。
为了使稳定支撑件8以及卡装插接件4设置更加方便,如图1所示,在下饰板3上设置有安装板体9,安装板体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下饰板3的内侧面上,卡装插接件4的端部与稳定支撑件8的端部均设置在安装板体9的侧面。具体的,安装板体9的设置可以使下饰板3内侧形成一个平面,方便稳定支撑件8以及卡装插接件4的设置。同时安装板体9的设置还可以对下饰板3起到加强的作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所述后保险杠总成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下饰板3通过卡装插接件4插入到保险杠本体1上的卡接孔2内实现两者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车辆,在下饰板3安装时通过将卡装插接件4插入到卡接孔2内,并通过设置在卡装插接件4端部上的卡装凸起5将卡装插接件4的端部卡装在保险杠本体1上的卡接孔2内,实现下饰板3与保险杠本体1之间的连接。在下饰板3拆卸时只需要将下饰板3向远离保险杠本体1的方向拉动,通过在保险杠本体1的卡接孔2与卡装凸起5处的弹性变形即可以使卡装插接件4从卡接孔2中脱出,实现下饰板3与保险杠本体1之间的拆卸,使下饰板3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方便用户后期更换不同的下饰板3。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险杠本体,所述保险杠本体上设置有卡接孔;
下饰板,所述下饰板的内侧抵靠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外侧面上;
卡装插接件,第一端固设在所述下饰板的内侧面上,第二端向靠近所述保险杠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卡装插接件的第二端插接在所述卡接孔内;
卡装凸起,所述卡装凸起设置在所述卡装插接件的第二端处,所述卡装凸起用于将所述卡装插接件的第二端部卡接固定在卡接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插接件上设置有安装侧面,所述安装侧面与所述卡装插接件的插接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卡装凸起位于所述安装侧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凸起包括主体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卡装斜面、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导向斜面,所述卡装斜面与所述导向斜面分别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两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装斜面与所述安装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05°至120°,所述卡装凸起的高度为1.5至2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的侧面还设置有卡接弯折部,所述卡接弯折部一端固设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内侧面上,所述卡接弯折部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卡装斜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的侧面还设置有支撑弯折部,所述支撑弯折部与所述卡接弯折部分别位于所述卡装插接件的两侧,所述支撑弯折部一端固设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内侧面上,所述卡接弯折部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卡装插接件上远离所述卡装凸起的侧面。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本体与所述下饰板之间还设置有稳定支撑件,所述稳定支撑件一端连接在所述下饰板的内侧面上,所述稳定支撑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外侧面上,且所述稳定支撑件位于所述卡装插接件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支撑件包括以一端固设在所述下饰板侧面上的横向板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横向板体另一端上的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的侧面抵靠在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外侧面上,且所述支撑托板的侧面形状与所述保险杠本体的外侧面形状相互匹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饰板上设置有安装板体,所述安装板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下饰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卡装插接件的端部与所述稳定支撑件的端部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体的侧面。
10.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后保险杠总成,所述后保险杠总成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方。
CN202222599746.1U 2022-09-29 2022-09-29 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Active CN2180214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746.1U CN218021482U (zh) 2022-09-29 2022-09-29 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9746.1U CN218021482U (zh) 2022-09-29 2022-09-29 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482U true CN21802148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6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9746.1U Active CN218021482U (zh) 2022-09-29 2022-09-29 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4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21482U (zh) 后保险杠总成及车辆
JPH10267016A (ja) 金属製クリップ及び通孔を有する取付部材と軸状部材 とを金属製クリップを介して固定する固定構造
CN209875642U (zh) 一种卡扣及使用该卡扣的光纤配线箱
CN210156048U (zh)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CN218867550U (zh) 一种防晃型线式连接器
CN213345047U (zh) 一种新型床护栏卡扣锁固定件
CN112838436A (zh) 一种风扇连接器免工具安装结构
CN212671454U (zh) 一种防水式撑杆球窝与波纹管连接结构
CN211429709U (zh) 一种卡扣组件及组合仪表
CN219952149U (zh) 一种插扣结构和马桶按键结构
CN218100097U (zh) 一种台式电脑机箱的后io挡板结构
CN220588160U (zh) 盖体及马桶
CN218731931U (zh) 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usb盖
CN215497103U (zh) 一种带护肩的固线夹
CN211526223U (zh) 筒灯
CN215706198U (zh) 一种通用型雨刮器接头
CN214100081U (zh) 一种led显示屏的卡扣式接头
CN219779434U (zh) 一种配电柜内置电缆排布优化线夹
CN214001381U (zh) 一种稳定性能好的车载充电器
CN217009624U (zh) 一种卧式Type-C母座
CN213602029U (zh) 线路板连接器
CN214280318U (zh) 一种新型连接器卡扣
CN213043060U (zh) 一种天线接口基座
CN220096285U (zh) 一种顶部装饰件
CN203871576U (zh) 一种设有自锁结构的直插式防水接插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