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5764U -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5764U
CN218015764U CN202221585141.0U CN202221585141U CN218015764U CN 218015764 U CN218015764 U CN 218015764U CN 202221585141 U CN202221585141 U CN 202221585141U CN 218015764 U CN218015764 U CN 218015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urities
long nozzle
gas
guide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51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庆春
孙岩
许志伟
翁乾
孟渊
郑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ongqi Dust Collecto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ongqi Dust Collect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ongqi Dust Collecto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ongqi Dust Collecto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51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5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5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5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包括放置大包长水口的罩体、过滤杂质中颗粒物的分离装置、降低杂质温度的冷却装置、过滤杂质的净化装置、连通第一气源的管体和连通第二气源的喷射装置;所述罩体、所述喷射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冷却装置和净化装置依次连通;所述管体连通大包长水口并吹入第一气体;所述喷射装置所述分离装置方向吹入第二气体。解决了现有方案中氧气喷出速度较快,没有防护措施和烟尘捕集装置,清洗所带来的大量热气和炉渣/钢渣飞溅物会对作业环境造成污染,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危险和大包长水口氧气清吹和清洗时,瞬间产生的大量浓烟尘弥散开来无法有效有组织地捕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技术发展的趋势与时代要求是高效、优质、低消耗与低排放。连铸作为钢铁生产流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当前国家钢铁生产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战略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我国钢铁冶金精炼技术得到大力发展,钢坯控轧控冷成形加工技术也取得快速发展。作为钢材生产流程的中间环节,连铸技术的发展表现出如下几个明显特征:(1)流程紧凑,如各类近终形铸机与常规连铸的带液芯压下和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技术密集,浇注与凝固、机械与液压、自动控制、过程检测与多级通讯的技术集成度大大提高;(3)功能扩大,钢水精炼、浇注与凝固控制、近终形、铸轧与组织控制等系统集成技术受到重视。可以说,现代连铸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已愈发重要。
连铸大包回转台作为连铸机关键设备之一,通常是被设置于钢水接收跨与浇注跨柱列之间,钢包到行车梁下沿的空间较小,但距离炼钢车间顶部距离较远。连铸大包回转台在浇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尘,尤其是在开浇初始阶段和用氧气进行清吹钢包浇注长水口时会爆发性地产生大量烟尘,产生的烟尘由于距离炼钢车间顶部较远并加之产生的烟尘温度较低、热抬升力较小,烟尘容易被钢包打散弥散开来无法有效有组织地捕集。另外为改善连铸平台上作业人员作业环境,通常还采用工业轴流风扇辅助吹走热空气,也会造成烟尘弥散开来无法有效有组织地捕集。这样整个浇注区域的烟尘是弥散状态,烟尘很难上升进入屋顶罩内,同时连铸大包回转台上部有行车来回运行,也很容易将烟尘带走,无法有效有组织地捕集。
尽管采用了屋顶罩方式和嵌入式移动罩方式捕集连铸大包回转台烟气,都无法有效解决大包长水口氧气清吹和清洗时瞬间爆发性地产生的大量高温浓烟尘和钢渣/炉渣飞溅问题。
连铸技术具有大幅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节约能源等显著优势,目前连铸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全程保护浇注,其中设置于大包与中间包之间的长水口是用于保护浇注时钢水不受二次氧化、防止钢流飞溅。由于连铸是连续性生产,钢包长水口也是周而复始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水口腕部就容易粘上冷钢和残渣,如果不进行清理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大包长水口与钢包下水口安装不严,在钢水通过碗部时会在碗部与大包下水口结合处冒钢、轻者会保护浇注不到位,重者会将钢包滑动机构粘死造成钢包机构不能运行会造成生产事故,还会造成钢液吸气造成钢水的污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时进行清理。
现有方案在大包长水口氧气清吹和清洗过程中,因氧气喷出速度较快,没有防护措施和烟尘捕集装置,清洗所带来的大量热气和炉渣/钢渣飞溅物会对作业环境造成污染,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危险,以及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危害。另外,由于车间内横断风(穿堂风)和为改善作业条件连铸大包回转台及中间包作业平台上采用工业轴流风扇辅助吹走热空气,造成大包长水口氧气清吹和清洗时,瞬间产生的大量浓烟尘弥散开来无法有效有组织地捕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氧气喷出速度较快,没有防护措施和烟尘捕集装置,清洗所带来的大量热气和炉渣/钢渣飞溅物会对作业环境造成污染,对作业人员产生一定的危险和大包长水口氧气清吹和清洗时,瞬间产生的大量浓烟尘弥散开来无法有效有组织地捕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包括放置大包长水口的罩体、过滤杂质中颗粒物的分离装置、降低杂质温度的冷却装置、过滤杂质的净化装置、连通第一气源的管体和连通第二气源的喷射装置;所述罩体、所述喷射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冷却装置和净化装置依次连通;所述管体连通大包长水口并吹入第一气体;所述喷射装置所述分离装置方向吹入第二气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管体上设置有盖盘和盘块;所述管体连通大包长水口时,所述盘块嵌入大包长水口,所述盖盘盖合大包长水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罩体内靠近大包长水口出口设置导向件和支撑所述导向件的支架;所述导向件沿杂质流动方向逐渐向外延伸;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喷射装置为喷射真空型吸尘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装置为:旋风式固/气沉降分离装置或折板式固/气沉降分离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多管机力风冷装置或水冷套管式冷却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将箱体内分隔的隔板和并列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隔板一侧;所述过滤部连通所述箱体内所述隔板另一侧;所述过滤部连通脉冲气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过滤部为:耐高温陶瓷滤筒、金属纤维滤筒或滤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流动杂质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杂质流动方向围绕所述导向件螺旋开设;所述导流槽宽度沿杂质流动方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件上所述导流槽的末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导向板;所述导流槽向所述导向板过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承和围绕所述轴承的环件;所述轴承外圈连接所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环件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通过将大包长水口取出放置在罩体上,通过罩体完成对大包长水口的包裹,避免对大包长水口进行清吹和真空吸附时,杂质飞溅,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2)喷射装置连通第二气源,通过流通的第二气体在罩体的出口处形成真空吸附,对杂质形成有效的捕集;(3)通过盖盘和盘块完成大包长水口上端的密封,使得管体可以牢靠的连通大包长水口;(4)第一气体带动杂质沿罩体流动时,通过导向件完成对第一气体和杂质的导流,使得杂质可以扩散开来,避免第一气体和杂质直接流入喷射装置,对喷射装置造成损伤,导向件的下端为较大的截面,当避免喷射装置内杂质回流时,导向件阻挡杂质,避免杂质回流到大包长水口;(5)分离装置将杂质中大颗粒物分离出来,减轻了后续净化装置的工作负荷,通过冷却装置通过对混合气体和杂质进行降温,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和杂质的温度可以适应净化装置中过滤部所需要的工作温度,净化装置中过滤部对混合气体和杂质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确保排放的混合气体达到排放标准;(6)第一气体和杂质接触到导向件时,第一气体和杂质沿导流槽流动,通过导流槽宽度沿杂质流动方向逐渐增加,使得第一气体和杂质沿导流槽流动到导向件的下端时,第一气体和杂质可以扩散开来,第一气体和杂质可以均匀的分布在导向件的下端,方便喷射装置进行真空吸附;(7)通过导向板改变了第一气体和杂质的流动方向,避免第一气体和杂质直接流入喷射装置内,而是通过喷射装置连通第二气体形成真空吸附,将第一气体和杂质吸入喷射装置内,避免第一气体和杂质对喷射装置造成影响;(8)第一气体和杂质接触到导向件时,第一气体和杂质沿导流槽流动,由于导流槽为螺旋形,第一气体带动导向件旋转,导向件旋转时,滑块沿环件滑动,通过滑块对导向件的支撑,使得导向件可以平稳的旋转,通过导向件的旋转,使得第一气体和杂质可以均匀的扩散,第一气体和杂质积聚在导向件外周,方便喷射装置吸附第一气体和杂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罩体;11、导向件;12、导流槽;13、导向板;2、分离装置;3、冷却装置;4、净化装置;41、箱体;42、隔板;43、过滤部;5、管体;51、盖盘;52、盘块;6、喷射装置;7、支架;71、轴承;72、环件;73、滑块;8、固/气旋风分离段;81、挡件;82、管段;83、风机;84、翅片;85、分气包;86、调压阀;87、气源阀;88、脉冲喷吹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端。
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包括放置大包长水口的罩体1、过滤杂质中颗粒物的分离装置2、降低杂质温度的冷却装置3、过滤杂质的净化装置4、连通第一气源的管体5和连通第二气源的喷射装置6。罩体1、喷射装置6、分离装置2、冷却装置3和净化装置4依次连通。管体5连通大包长水口并吹入第一气体。喷射装置6分离装置2方向吹入第二气体。
罩体1为贯通结构。罩体1为上下方向设置。大包长水口上下方向嵌入罩体1的上端。大包长水口的上端连通管体5。大包长水口的下端为出口。喷射装置6的进口连通罩体1下端。喷射装置6的进口为喷射装置6的上端。喷射装置6上端的侧面连通第二气源。
通过管体5向大包长水口内吹入第一气体,第一气体从大包长水口的下端排出,第一气体带动杂质积聚在罩体1的下端。第二气体进入喷射装置6在罩体1的下端形成真空吸附区域,第二气体与第一气体混合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带动杂质进入分离装置2内,杂质中颗粒物在分离装置2内完成分离,混合气体带动杂质通过冷却装置3,冷却装置3降低了混合气体和杂质的温度。混合气体和杂质在净化装置4完成杂质的过滤,最后将混合气体排出。通过第一气体可以将大包长水口内的杂质排出,通过喷射装置6连通第二气源使得在罩体1形成真空吸附区域,完成杂质的输送,完成杂质的清吹,可以将大包长水口清理干净。通过分离装置2和净化装置4完成对杂质的分离和过滤,完成对杂质的过滤除尘。
通过将大包长水口取出放置在罩体1上,通过罩体1完成对大包长水口的包裹,避免对大包长水口进行清吹和真空吸附时,杂质飞溅,造成工作环境的污染。喷射装置6连通第二气源,通过流通的第二气体在罩体1的出口处形成真空吸附,对杂质形成有效的捕集。
管体5上设置有盖盘51和盘块52。管体5连通大包长水口时,盘块52嵌入大包长水口,盖盘51盖合大包长水口。
盖盘51和盘块52分别设置在管体5的外表面。管体5连通大包长水口时,盘块52嵌入大包长水口的上端,盖盘51盖合大包长水口的上端。通过盖盘51和盘块52完成大包长水口上端的密封,使得管体5可以牢靠的连通大包长水口。
罩体1内靠近大包长水口出口设置导向件11和支撑导向件11的支架7。导向件11沿杂质流动方向逐渐向外延伸。导向件11设置在支架7上。
支架7设置在罩体1的内表面。优选的,导向件11为锥形。导向件11自上而下逐渐向外延伸。第一气体带动杂质沿罩体1流动时,通过导向件11完成对第一气体和杂质的导流,使得杂质可以扩散开来,避免第一气体和杂质直接流入喷射装置6,对喷射装置6造成损伤。导向件11的下端为较大的截面,当避免喷射装置6内杂质回流时,导向件11阻挡杂质,避免杂质回流到大包长水口。
优选的,喷射装置6为喷射真空型吸尘装置。
喷射装置6的出口为喷射装置6的下端。喷射装置6上端连通罩体1的下端。喷射装置6上端的侧面连通第二气源。第二气体进入喷射装置6内后,第二气体向喷射装置6内的下端流动。喷射装置6在罩体1内的下端形成真空吸附区域。第一气体带动杂质积聚在导向件11下端的外周,第一气体和杂质被吸附入喷射装置6内,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在喷射装置6内完成混合,喷射装置6形成喷射,使得混合气体带动杂质进入分离装置2内。
分离装置2的进口连通喷射装置6的出口。分离装置2的上端为分离装置2的出口。分离装置2上端的侧面为分离装置2的进口。分离装置2的下端为卸料口。分离装置2的下端设置有卸料阀。通过卸料阀完成分离装置2下端的开闭完成分离装置2内杂质的卸料。
冷却装置3的下端为冷却装置3的进口。冷却装置3的上端为冷却装置3的出口。分离装置2的上端连通冷却装置3的下端。
优选的,分离装置2为:旋风式固/气沉降分离装置或折板式固/气沉降分离装置。优选的,冷却装置3为:多管机力风冷装置或水冷套管式冷却装置。
围绕分离装置2内的上端设置有固/气旋风分离段8。分离装置2内的上端设置有挡件81。固/气旋风分离段8位于挡件81与分离装置2之间。混合气体带动杂质进入分离装置2内,挡件81阻挡和分离杂质中的颗粒物,混合气体带动杂质沿固/气旋风分离段8流动,对混合气体和杂质起到分离、沉降的作用。杂质的颗粒物落入到分离装置2内的下端。混合气体和杂质从分离装置2内的上端进入冷却装置3内。
冷却装置3包括管段82、风机83和围绕管段82设置的翅片84。优选的,管段82为多个。管段82为上下方向设置。管段82的上端连通净化装置4。管段82的下端连通分离装置2。翅片84围绕管段82的外表面设置。风机83位于管段82的右侧。混合气体和杂质通过管段82时,风机83启动,抽取管段82上的热量,完成对混合气体和杂质的降温。
净化装置4包括箱体41、将箱体41内分隔的隔板42和并列设置在隔板42上的过滤部43。过滤部43置于箱体41内隔板42一侧。过滤部43连通箱体41内隔板42另一侧。过滤部43连通脉冲气源。
过滤部43为:耐高温陶瓷滤筒、金属纤维滤筒或滤袋。
箱体41的下端连通冷却装置3。箱体41的上端排出混合气体。隔板42左右方向设置在箱体41内。箱体41内隔板42的上方与箱体41内隔板42的下方相互隔绝。过滤部43上下方向置于箱体41内隔板42的下方。过滤部43的上端连通箱体41内隔板42的上方。过滤部43的上端连通脉冲气源。
优选的,杂质为粉尘。混合气体和杂质进入到净化装置4内,混合气体和杂质积聚到箱体41内隔板42的下方,过滤部43对杂质进行过滤,混合气体进入到箱体41内隔板42的上方,混合气体从箱体41的上端排出。过滤部43外表面积聚较多杂质时,影响过滤部43的过滤效果。脉冲气源喷射脉冲气体,过滤部43上杂质掉落,过滤部43继续进行过滤。
脉冲气源依次设置有分气包85、调压阀86和气源阀87。分气包85上设置有脉冲喷吹电磁阀88。分气包85内储存有压缩的脉冲气体。气源阀87控制脉冲气源的开闭。调压阀86调节进入过滤部43内脉冲气体的气压。
脉冲气体积聚在分气包85内,将脉冲喷吹电磁阀88打开,脉冲气体进入到过滤部43内,脉冲气体将过滤部43上杂质吹落。将脉冲喷吹电磁阀88关闭,将气源阀87打开,使得脉冲气体进入分气包85内,通过调压阀86调节脉冲气体的流量,分气包85储存完脉冲气体后,将气源阀87关闭。
分离装置2将杂质中大颗粒物分离出来,减轻了后续净化装置4的工作负荷。通过冷却装置3通过对混合气体和杂质进行降温,使得混合气体的温度和杂质的温度可以适应净化装置4中过滤部43所需要的工作温度。净化装置4中过滤部43对混合气体和杂质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确保排放的混合气体达到排放标准。
第二实施例: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
导向件11上开设有流动杂质的导流槽12。导流槽12沿杂质流动方向围绕导向件11螺旋开设。导流槽12宽度沿杂质流动方向逐渐增加。
导流槽12开设在导向件11的外表面。导流槽12围绕导向件11的外表面自上而下螺旋开设。
第一气体和杂质接触到导向件11时,第一气体和杂质沿导流槽12流动。通过导流槽12宽度沿杂质流动方向逐渐增加,使得第一气体和杂质沿导流槽12流动到导向件11的下端时,第一气体和杂质可以扩散开来,第一气体和杂质可以均匀的分布在导向件11的下端,方便喷射装置6进行真空吸附。
导向件11上导流槽12的末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导向板13。导流槽12向导向板13过渡。
导向板13设置在导向件11的下端。导向板13的内端连接导向件11。导向板13的外端向外延伸。第一气体和杂质沿导流槽12流动到导向件11的下端后,第一气体和杂质流动过渡到导向板13上,第一气体和杂质沿导向板13流动扩散。
通过导向板13改变了第一气体和杂质的流动方向,避免第一气体和杂质直接流入喷射装置6内,而是通过喷射装置6连通第二气体形成真空吸附,将第一气体和杂质吸入喷射装置6内,避免第一气体和杂质对喷射装置6造成影响。
支架7上设置有轴承71和围绕轴承71的环件72。轴承71外圈连接导向件11。导向件11上设置有滑块73。滑块73沿环件72滑动。
轴承71设置在支架7的上端。轴承71的内圈连接支架7。滑块73设置在导向件11的下端。滑块73滑动连接在环件72上。
第一气体和杂质接触到导向件11时,第一气体和杂质沿导流槽12流动。由于导流槽12为螺旋形,第一气体带动导向件11旋转。导向件11旋转时,滑块73沿环件72滑动。通过滑块73对导向件11的支撑,使得导向件11可以平稳的旋转,通过导向件11的旋转,使得第一气体和杂质可以均匀的扩散,第一气体和杂质积聚在导向件11外周,方便喷射装置6吸附第一气体和杂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大包长水口的罩体、过滤杂质中颗粒物的分离装置、降低杂质温度的冷却装置、过滤杂质的净化装置、连通第一气源的管体和连通第二气源的喷射装置;所述罩体、所述喷射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冷却装置和净化装置依次连通;所述管体连通大包长水口并吹入第一气体;所述喷射装置所述分离装置方向吹入第二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置有盖盘和盘块;所述管体连通大包长水口时,所述盘块嵌入大包长水口,所述盖盘盖合大包长水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内靠近大包长水口出口设置导向件和支撑所述导向件的支架;所述导向件沿杂质流动方向逐渐向外延伸;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装置为喷射真空型吸尘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为:旋风式固/气沉降分离装置或折板式固/气沉降分离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多管机力风冷装置或水冷套管式冷却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将箱体内分隔的隔板和并列设置在所述隔板上的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隔板一侧;所述过滤部连通所述箱体内所述隔板另一侧;所述过滤部连通脉冲气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为:耐高温陶瓷滤筒、金属纤维滤筒或滤袋。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上开设有流动杂质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杂质流动方向围绕所述导向件螺旋开设;所述导流槽宽度沿杂质流动方向逐渐增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上所述导流槽的末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导向板;所述导流槽向所述导向板过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轴承和围绕所述轴承的环件;所述轴承外圈连接所述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环件滑动。
CN202221585141.0U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Active CN218015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5141.0U CN218015764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5141.0U CN218015764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5764U true CN218015764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9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5141.0U Active CN218015764U (zh) 2022-06-23 2022-06-23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5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5830B (zh) 连铸机浇铸区域移动式除尘设备
CN209613754U (zh) 一种连铸中间包除尘装置
CN218015764U (zh) 一种用于大包长水口的清吹、除尘装置
CN215144663U (zh) 一种改进型挡渣浇铸包结构
CN1138507A (zh) 中间包
RU2706271C2 (ru) Способ отделения окалины от сточной воды
CN212988048U (zh) 一种可以除尘除气的冶金设备
CN212704343U (zh) 一种过滤式连铸长水口
CN215027346U (zh) 一种用于铁水浇注的烟气收尘装置
JP2009203531A (ja) 転炉排ガス処理設備のスカートシール装置
CN108588376B (zh) 一种真空油淬炉的循环淬火油系统
CN209812066U (zh) 一种抛丸机用多级分离器
CN210441673U (zh) 一种用于真空或气保护熔炼系统的内循环过滤装置
WO2020022460A1 (ja) 転炉排ガス処理装置
CN111496242A (zh) 一种扰流式铝合金熔体除渣过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418212U (zh) 一种用于收集烟气的高纯硅浇铸系统
CN211936020U (zh) 一种移动一体化烟尘收集装置
CN210346348U (zh) 硅锰炉出铁系统
CN220546738U (zh) 一种纸浆生产废气的袋式除尘器导流设备
CN216680657U (zh) 一种挂篮模板加工用等离子切割机
CN220311757U (zh) 一种铸造工件除烟装置
CN218842221U (zh) 炉渣处理用水淬装置
CN212253682U (zh) 一种矿热炉用螺旋水冷保护装置
JP2010261795A (ja) サンプル用ダスト捕集装置
CN210145758U (zh) 一种压铸机烟雾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