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3426U - 除垢花洒 - Google Patents

除垢花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3426U
CN218013426U CN202222449378.2U CN202222449378U CN218013426U CN 218013426 U CN218013426 U CN 218013426U CN 202222449378 U CN202222449378 U CN 202222449378U CN 218013426 U CN218013426 U CN 218013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caling
water outlet
cover
driving assembl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93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友慧
谢伟藩
张红星
张锦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egii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egii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egii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egii Dahui Sanitary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493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3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3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3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垢花洒,该除垢花洒包括壳体以及除垢机构,壳体包括出水面盖以及盖板,出水面盖可转动的安装于盖板,并与盖板围合形成收容腔,出水面盖上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出水孔,盖板面向出水面盖一侧设置有抵推件;除垢机构设置于收容腔,除垢机构包括除垢件与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于出水面盖,除垢件连接于驱动组件朝向出水面盖的一侧;转动出水面盖,以带动驱动组件与抵推件相抵压或分离,抵推件推动驱动组件驱动除垢件移动,以使除垢件切换穿插于出水孔的除垢状态和退出出水孔的回缩状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除去出水面盖的出水孔内的水垢,除垢操作简便,除垢花洒长时间使用不易结垢,产品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除垢花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垢花洒。
背景技术
人们在淋浴时经常会使用花洒,但是由于淋浴的水中常会含有矿质,花洒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出水面盖上的出水孔的孔壁处容易附着水垢,日积月累水垢容易堵住出水面盖上的出水孔,使得花洒出水变小,影响花洒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垢花洒,旨在对出水面盖进行除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除垢花洒,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出水面盖以及盖板,所述出水面盖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盖板,并与所述盖板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出水面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出水孔,所述盖板面向所述出水面盖一侧设置有抵推件;以及
除垢机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除垢机构包括除垢件与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并靠近所述抵推件设置,所述除垢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朝向所述出水面盖的一侧;
转动所述出水面盖,以带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抵推件相抵压或分离,所述抵推件推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除垢件移动,以使所述除垢件切换穿插于所述出水孔的除垢状态和退出所述出水孔的回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按压件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出水面盖连接,所述按压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并靠近所述抵推件一侧,所述除垢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除垢状态时,所述抵推件抵推所述按压件,所述按压件按压所述连接柱,以驱动所述除垢件插穿所述出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抵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抵推件间隔环设于所述盖板面向所述出水面盖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除垢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朝向所述除垢件的一侧,除垢状态时,所述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除垢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朝向所述除垢件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柱穿出所述通孔后抵接于所述按压件。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下水体,所述下水体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并与所述出水面盖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下水体,所述除垢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下水体开设有下水体的通孔,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下水体的通孔与所述驱动组件相抵压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面盖朝向所述下水体一侧设有圆柱突起,所述下水体朝向所述面盖一侧设有凹槽,所述除垢件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圆柱突起穿出所述避让孔后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
和/或,所述下水体的周侧环设有第一限位壁,所述出水面盖周侧环设有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二限位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面盖背离所述盖板的表面设有切换凸条,所述切换凸条具有用于握持的握持部,并与所述出水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握持把手,所述握持把手连接于所述盖板;所述切换凸条靠近所述握持把手一侧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握持把手靠近所述切换凸条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连接于除垢件背离所述出水面盖一侧,并靠近抵推件设置,通过转动出水面盖,进而带动驱动组件运动至抵推件处,抵推件抵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进而驱动除垢件朝向出水面盖一侧运动,对出水面盖的出水孔进行除垢,除垢操作简便,且除垢花洒长时间使用不易结垢,产品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垢花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除垢花洒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除垢花洒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除垢花洒的除垢件的回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除垢花洒的除垢件的除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除垢花洒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除垢花洒的盖板与握持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除垢花洒 10 壳体
11 出水面盖 110 圆柱突起
111 出水孔 113 第二限位壁
13 盖板 131 抵推件
15 下水体 150 凹槽
151 第一限位壁 17 切换凸条
171 握持部 170 第一斜面
30 除垢机构 31 除垢件
310 避让孔 311 连接柱
320 除垢板 330 除垢针
33 驱动组件 331 按压件
333 安装座 3331 通孔
332 3332 安装槽
335 复位件 50 握持把手
51 第二斜面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垢花洒1,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出水面盖11以及盖板13,所述出水面盖11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盖板13,并与所述盖板13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出水面盖11上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出水孔111,所述盖板13面向所述出水面盖11一侧设置有抵推件131;以及除垢机构30,设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除垢机构30包括除垢件31与驱动组件33,所述驱动组件33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11,并靠近所述抵推件131设置,所述除垢件31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33朝向所述出水面盖11的一侧;转动所述出水面盖11,以带动所述驱动组件33与所述抵推件131相抵压或分离,所述抵推件131推动所述驱动组件33驱动所述除垢件31移动,以使所述除垢件31切换穿插于所述出水孔111的除垢状态和退出所述出水孔111的回缩状态。
出水面盖11上可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水孔111,用于出水,出水面盖11可转动的安装于盖板13上。当转动所述出水面盖11时,出水面盖11带动驱动组件33与抵推件131相抵压或分离。除垢件31具有穿插于出水孔111的除垢状态和退出于出水孔111的回缩状态,若用户需要对除垢花洒1进行除垢,则需要使除垢件31处于除垢状态,此时需要转动出水面盖11,使得出水面盖11相对于盖板13发生转动,转动的出水面盖11带动驱动组件33转动。当驱动组件33运动至盖板13的抵推件131上时,抵推件131抵压驱动组件33,驱动组件33进而驱动除垢件31朝向出水面盖11所在的方向运动,并最终穿插于出水面盖11的出水孔111,将出水孔111中的水垢顶出,起到除垢的效果。而当除垢结束后,需要使除垢件31处于退出于出水孔111的回缩状态时,可以反向转动出水面盖11,使得出水面盖11带动驱动组件33与抵推件131分离,此时除垢件31不再受到驱动组件33的驱动,不再穿插于出水孔111。
如图2-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出水面盖11背离所述盖板13的表面可以设有切换凸条17,切换凸条17具有用于握持的握持部171,该握持部171与所述出水孔111间隔设置。握持部171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转动出水面盖11,用户只需要拨动或转动握持部171即可实现对出水面盖11的转动,而与出水孔111间隔设置的握持部171则不会遮挡出水孔111出水。进一步地,该除垢花洒1还包括握持把手50,握持把手50连接于盖板13。该握持把手50一方面能够方便用户握持除垢花洒1,移动除垢花洒1至合适的位置;另一方面,握持把手50中开设有进水通道。出水时,水源由该进水通道进入盖板13与出水面盖11之间,最终由出水面盖11的出水孔111喷出。所述切换凸条17靠近所述握持把手50一侧开设有第一斜面170,所述握持把手50靠近所述切换凸条17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170配合的第二斜面51。这样握持把手50不会对转动切换凸条17造成阻碍,方便用户拨动该切换凸条17对除垢件31的状态进行切换,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7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抵推件131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抵推件131间隔环设于所述盖板13面向所述出水面盖11一侧。该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3面向所述出水面盖11一侧间隔环设有多个抵推件131,这样用户只需要将出水面盖11相对于盖板13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切换除垢状态和回缩状态,在一种实施例中,该抵推件131可以为3个,3个抵推件131间隔环设于所述盖板13面向出水面盖11一侧。
如图2-图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还包括下水体15,所述下水体15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11,并与所述出水面盖11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安装座333连接于所述下水体15,所述除垢件31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下水体15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柱311通过所述下水体的通孔与所述驱动组件33相抵压或分离。
下水体15与出水面盖11连接,且下水体15与出水面盖11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该第一容纳腔用于安装除垢件31,除垢件31能够在第一容纳腔内移动,移动的方向为靠近出水面盖11的方向与远离出水面盖11的方向。除垢件31与驱动组件3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311,下水体15开设有通孔,该连接柱311由下水体15的通孔中伸出。除垢状态时,驱动组件33受到抵推件131给予的压力,进而按压除垢件31的连接柱311,此时除垢件31会朝向出水面盖11的方向运动,穿插于出水面盖11的出水孔111。回缩状态时,驱动组件33与抵推件131分离,除垢件31的连接柱311可与驱动组件33分离,驱动组件33不再受到抵推件131给予的压力,驱动组件33对除垢件31的连接柱311也不再有压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出水面盖11朝向所述下水体15一侧设有圆柱突起,所述下水体15朝向所述面盖一侧设有凹槽,所述除垢件31开设有避让孔310,所述圆柱突起穿出所述避让孔310后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
具体地,出水面盖11朝向下水体15一侧设有圆柱突起,该圆柱突起可以设置于出水面盖11的轴心处,而下水体15朝向出水面盖11一侧设有凹槽,凹槽与圆柱突起配合连接,通过圆柱突起与凹槽的配合,将出水面盖11与下水体15连接起来。其中出水面盖11朝向下水体15一侧也可不设圆柱突起,而是设有圆环突起,只要该圆环突起能够与下水体15上的凹槽配合连接即可。
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出水面盖11朝向下水体15一侧设有凹槽150,而下水体15朝向出水面盖11一侧设有圆柱突起110或者圆环突起,也可以实现将下水体15与出水面盖11连接的效果。该除垢件31上可以开设有避让孔310,出水面盖11朝向下水体15一侧设置的凹槽150穿出所述避让孔310后与所述圆柱突起110配合连接。具体地,该除垢件31的形状可以是圆环。下水体15上开设有出水孔,进水管的水经由握持部171、下水体的出水孔并最终由出水面盖11排出。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下水体15周侧环设有第一限位壁151,出水面盖11周侧环设有第二限位壁113,所述第二限位壁113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壁151的侧面抵接。其中,第一限位壁151可以位于第二限位壁113的外侧,也就是说,第一限位壁151的内侧面与第二限位壁113的外侧面抵接,而第一限位壁151的外侧面抵接于面盖侧壁的内侧面。这样即可将面盖、下水体15以及出水面盖11稳定地组装在一起。而在出水面盖11朝向除垢件31一侧还环设有第三限位壁,除垢件31限位于第三限位壁与第一限位壁151之间,这样就将除垢件31收容于出水面盖11与下水体15之间,且限位于第一限位壁151与第三限位壁之间,使得除垢件31能够准确地穿插于出水孔111,除垢效果更好。
如图4-6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3包括按压件331和安装座333,所述安装座333与所述出水面盖11连接,所述按压件331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33,并靠近所述抵推件131一侧,所述除垢件31与所述驱动组件3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311,除垢状态时,所述抵推件131抵推所述按压件331,所述按压件331按压所述连接柱311,以驱动所述除垢件31插穿所述出水孔111。
按压件331与安装座333之间通过销332连接,使得按压件331能够相对于安装座333发生转动,按压件331靠近所述抵推件131一侧,当转动出水面盖11时,出水面盖11带驱动组件33的按压件331发生转动,当按压件331抵压于抵推件131的上时,抵推件131会给按压件331一个压力,使得按压件331相对于安装座333发生转动,此时按压件331进一步按压除垢件31,驱动除垢件31朝向出水面盖11一侧运动。而除垢件31与驱动组件33相对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连接柱311,除垢状态时,抵推件131抵推所述按压件331,所述按压件331按压所述连接柱311,就能够驱动除垢件31插穿所述出水孔111,从而将出水孔111的孔壁上附着的水垢去除。
如图6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33的一端开设有与除垢件31的连接柱311配合的通孔3331,连接柱311穿出所述通孔3331后抵接于所述按压件331。该通孔3331能够对连接柱311进行限位,连接柱311只能在通孔3331中,沿着通孔3331进行运动,使得驱动更加稳定精确,进一步地,连接柱上还可以套设有密封件,用于密封。
该一种实施例中,除垢花洒1依次包括盖板13、驱动组件33、下水体15、除垢件31、出水面盖11。下水体15与出水面盖11连接,且下水体15与面盖之间形收容腔,用于收容除垢件31,除垢件31在收容空间中能够朝向出水面盖11方向或远离出水面盖11方向运动,除垢件31可以包括除垢板320以及除垢针330,除垢针330固定于除垢板320上,除垢针330安装于除垢板320朝向出水面盖11一侧。在下水体15朝向盖板13一侧,设置有驱动组件33,驱动组件33穿过下水体通孔与除垢板320连接,而盖板13上设有抵推件131,驱动组件33远离除垢板320的一侧与抵推件131抵接,当转动出水面盖11时,出水面盖11带动下水体15进而带动位于驱动组件33相对于盖板13发生转动,当驱动组件33与盖板13上的抵推件131抵接时,抵推件131给驱动组件33一个压力,使得驱动组件33运动并进一步驱动除垢件31朝向出水面盖11一侧运动,并插穿出水面盖11,此时为除垢状态。若要退出除垢状态,转动出水面盖11,出水面盖11带动驱动组件33相对于盖板13的抵推件131发生转动,此时抵推件131对于驱动组件33没有压力,除垢件31不受驱动组件33施加的驱动力,不再插穿出水面盖11。
如图3—5所示,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33还包括复位件335,当转动出水面盖11,使得除垢件31由除垢状态切换至回缩状态时,复位件335会带动除垢件31远离出水面盖11。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335一端连接于除垢件3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11朝向所述除垢件31的一侧,除垢状态时,所述复位件335处于压缩状态。具体地,所述复位件335可以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除垢件3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11朝向所述除垢件31一侧。该实施例中,复位件33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除垢件31以及出水面盖11,当除垢状态时,驱动组件33驱动除垢件31插入出水面盖11的出水孔111,此时复位件335被压缩。当回缩状态时,驱动组件33对于除垢件31不再提供驱动力,此时压缩的复位件335开始回弹,复位件335驱动除垢件31远离出水面盖11,使得除垢件31处于回缩状态。进一步地,为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出水面盖11朝向除垢件31的一侧还设有多个连接凸起,该连接凸起间隔环设于出水面盖11周侧,并靠近第二限位壁113,而除垢板320上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连接凸起配合,以将除垢板320与出水面盖11连接起来。该连接凸起可以为3个,对应地,该第一通孔的数量可以为3个。该第一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限位复位件335的限位块,复位件335一端与连接凸起连接,当复位件335为弹簧时,弹簧的一端套设于连接凸起外周,与该连接凸起连接,并穿出除垢板320的第一通孔,受限位块的限位。这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出水面盖11与除垢板320连接,由于出水面盖11只能够转动,而不能够朝向除垢板320方向移动,因此当处于回缩状态时,被压缩的弹簧不再受到驱动组件33给予的压力,会推动除垢板320远离出水面盖11,为了达到更好地推动除垢板320的效果,弹簧的另一端可以安装于安装座333,并抵接于安装座333的底壁上。
而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335一端连接于所述除垢件31,另一端连接于安装座333,该安装座333上开设有安装槽3332,复位件335的另一端安装于该安装槽3332,除垢状态时,除垢件31远离安装座333,此时所述复位件335处于拉伸状态,其中,该复位件335可以是弹簧。若需要使除垢件31处于除垢状态,转动出水面盖11,出水面盖11带动驱动组件33运动,当驱动组件33运动至与盖板13的抵推件131上时,抵推件131抵压驱动组件33,驱动组件33进而驱动除垢件31靠近出水面盖11移动,此时,复位件335被拉伸。除垢之后,若需要使除垢件31处于回缩状态,只需要转动出水面盖11,出水面盖11带动驱动组件33运动,当驱动组件33不与盖板13的抵推件131抵压时,拉伸的复位件335具有一回缩的趋势,由于复位件335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333和除垢板320连接,于是回缩的复位件335带动除垢板320远离出水面盖11,此时除垢板320不再穿插于该出水面盖11,该除垢件31处于回缩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出水面盖以及盖板,所述出水面盖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盖板,并与所述盖板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出水面盖上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出水孔,所述盖板面向所述出水面盖一侧设置有抵推件;以及
除垢机构,设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除垢机构包括除垢件与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并靠近所述抵推件设置,所述除垢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朝向所述出水面盖的一侧;
转动所述出水面盖,以带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抵推件相抵压或分离,所述抵推件推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除垢件移动,以使所述除垢件切换穿插于所述出水孔的除垢状态和退出所述出水孔的回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按压件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出水面盖连接,所述按压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并靠近所述抵推件一侧,所述除垢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除垢状态时,所述抵推件抵推所述按压件,所述按压件按压所述连接柱,以驱动所述除垢件插穿所述出水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抵推件间隔环设于所述盖板面向所述出水面盖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除垢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朝向所述除垢件的一侧,除垢状态时,所述复位件处于压缩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除垢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朝向所述除垢件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通孔,所述连接柱穿出所述通孔后抵接于所述按压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下水体,所述下水体连接于所述出水面盖,并与所述出水面盖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安装座连接于所述下水体,所述除垢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下水体开设有下水体的通孔,所述连接柱通过所述下水体的通孔与所述驱动组件相抵压或分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面盖朝向所述下水体一侧设有圆柱突起,所述下水体朝向所述面盖一侧设有凹槽,所述除垢件开设有避让孔,所述圆柱突起穿出所述避让孔后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
和/或,所述下水体的周侧环设有第一限位壁,所述出水面盖周侧环设有第二限位壁,所述第二限位壁与所述第一限位壁抵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面盖背离所述盖板的表面设有切换凸条,所述切换凸条具有用于握持的握持部,并与所述出水孔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垢花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握持把手,所述握持把手连接于所述盖板;所述切换凸条靠近所述握持把手一侧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握持把手靠近所述切换凸条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CN202222449378.2U 2022-09-15 2022-09-15 除垢花洒 Active CN218013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9378.2U CN218013426U (zh) 2022-09-15 2022-09-15 除垢花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9378.2U CN218013426U (zh) 2022-09-15 2022-09-15 除垢花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3426U true CN218013426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4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9378.2U Active CN218013426U (zh) 2022-09-15 2022-09-15 除垢花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34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2904A (en) * 2022-09-22 2023-05-17 Kohler Mira Ltd A spr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r assembly thereo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12904A (en) * 2022-09-22 2023-05-17 Kohler Mira Ltd A spr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r assembly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13426U (zh) 除垢花洒
US6302022B1 (en) Ink refillable stamp
CN109759251A (zh) 一种卡接分离组件及花洒
CN216986073U (zh) 一种治疗头和腔道治疗设备
CN114099951A (zh) 一种治疗头和腔道治疗系统
CN213040663U (zh) 用于自锁的装置、空调器
CN216618864U (zh) 一种快拆式水管连接头
CN218684789U (zh) 冲牙器
CN220922490U (zh) 电动剃须刀
CN219471104U (zh) 花洒的磁吸固定结构
CN212730494U (zh) 一种多功能消毒瓶
CN220988943U (zh) 一种口腔清洁器
CN214237985U (zh) 一种拔轴装置
CN209739734U (zh) 卫生型出料瓶盖
CN213817022U (zh) 一种断路器的抽屉座摇杆弹出装置
CN213159724U (zh) 一种可观滤效的滤芯端盖组件及其过滤装置
CN214864487U (zh) 一种连接结构和喷雾花洒
CN209807149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5534036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壳体快拆结构
CN218637635U (zh) 一种喷头可更换的花洒
CN211838529U (zh) 一种快速装拆机构
CN218190344U (zh) 花洒及花洒头组件
CN215462555U (zh) 过滤芯底座及过滤装置
CN213836874U (zh) 水龙头
CN214274594U (zh) 一种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