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6765U - 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 - Google Patents

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6765U
CN218006765U CN202220809649.8U CN202220809649U CN218006765U CN 218006765 U CN218006765 U CN 218006765U CN 202220809649 U CN202220809649 U CN 202220809649U CN 218006765 U CN218006765 U CN 218006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cover plate
cover
pigtail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096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国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096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6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6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6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该尾线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和尾线线缆,盖板上设置有穿线孔,封堵塞插塞于穿线孔,使得尾线线缆包括位于盖板之内的第一段和延伸到盖板之外的第二段,其中,封堵塞和尾线线缆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本方案通过在尾线线缆上设置有封堵塞,封堵塞插塞在穿线孔内,由此可以在封堵塞和穿线孔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并且,通过在密封尾线线缆和封堵塞之间的缝隙填充密封胶,可以形成二次密封,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穿线孔处漏水。

Description

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尾线盖板组件和具有其的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识别设备例如人脸识别设备的尾线线缆直接从识别设备的后盖甩出,后盖与识别设备的主体之间可利用密封圈密封或者直接采用点胶密封,防水等级仅达到可防淋雨等级。
单纯防淋雨等级的识别设备,若遇到暴雨环境,或者水从底部溅起来的情况,水滴就很容易进入到识别设备内部,造成识别设备损坏,因而限制了设备的应用场景,影响了市场竞争力。尾线线缆直接从后盖甩出,导致该处成为整个产品最薄弱的进水位置,严重影响了整个设备防水等级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尾线盖板组件。该尾线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和设置有封堵塞的尾线线缆,盖板上设置有穿线孔,封堵塞插塞于穿线孔,使得尾线线缆包括位于盖板之内的第一段和延伸到盖板之外的第二段,其中,封堵塞和尾线线缆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示例性地,盖板的内表面上还设有与穿线孔连通的注胶槽,尾线线缆穿过注胶槽,密封胶填充在注胶槽内。
示例性地,盖板包括盖体和从盖体的边缘向内侧延伸的侧板,穿线孔设置在侧板上,注胶槽设置在盖板上且与侧板相邻的区域。
示例性地,盖板还包括设置在盖板的内表面上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穿线孔的两侧连接到侧板,侧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合围形成注胶槽。
示例性地,注胶槽的底面凹陷以低于盖板的内表面,穿线孔的底端高于注胶槽的底面。
示例性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具有远离侧板的端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该端部间隔开以形成开口,尾线线缆的第一段穿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该端部间隔开所形成的开口。
示例性地,尾线线缆的第一段沿着远离封堵塞的方向发散开。
示例性地,尾线线缆的第一段在开口处的宽度与开口的宽度相当。
示例性地,盖体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密封件压筋,密封件压筋沿着盖体的边缘延伸,密封件压筋的两端连接至侧板并形成闭合的压筋圈。
示例性地,侧板位于盖体的下边缘。
示例性地,封堵塞注塑在尾线线缆上。
示例性地,封堵塞由弹性材质制成。
示例性地,尾线线缆的第一段呈与盖板平行的片状。
示例性地,沿着尾线线缆的延伸方向,封堵塞包括彼此连接的卡持段和导向段,导向段沿着远离卡持段的方向具有减缩的尺寸,卡持段插塞于穿线孔,导向段位于盖板的内侧。
示例性地,卡持段的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盖板上形成穿线孔的边缘卡持在环形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识别设备。该识别设备包括:主体,主体的背面上设置有凹陷部,主体内设置有电组件;以及如上任意一种尾线盖板组件,其中,盖板密封连接至主体且覆盖凹陷部,尾线线缆的位于盖板内的第一段容纳在凹陷部内且与电组件电连接。
示例性地,主体和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包围凹陷部。
示例性地,主体上且在凹陷部的外围设置有密封槽,密封件安置与密封槽内,且盖板与密封槽插接。
示例性地,主体上设置有内圈侧壁和外圈侧壁,内圈侧壁与外圈侧壁间隔开以形成密封槽,内圈侧壁和外圈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缺口。
示例性地,盖板的角部处设置有连接部,主体上设置有与连接部对应的连接适配部,连接部连接至连接适配部,密封件朝向凹陷部凹入以避让连接部和连接适配部。
示例性地,主体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尾线槽,尾线槽的一端与凹陷部连通且封堵塞位于该端内,尾线槽的另一端开放,尾线缆线的第二段穿过尾线槽。
示例性地,尾线槽位于凹陷部的下方且与凹陷部垂直。
在本申请的尾线盖板组件中,尾线线缆上设置有封堵塞,封堵塞插塞在穿线孔内,由此可以在封堵塞和穿线孔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并且,通过在密封尾线线缆和封堵塞之间的缝隙填充密封胶,可以形成二次密封,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穿线孔处漏水,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密封/防水性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识别设备的后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识别设备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尾线盖板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4中的尾线盖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的尾线盖板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识别设备的后盖从内部看的局部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识别设备的后盖的立体图;以及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尾线盖板组件;11、盖板;111、穿线孔;113、盖体;114、侧板;115、注胶槽;1151、第一挡板;1151a、第一挡板的第一端;1151b、第一挡板的第二端;1152、第二挡板;1152a、第二挡板的第一端;1152b、第二挡板的第二端;1153、底面;116、开口;117、连接部;12、封堵塞;121、卡持段;122、导向段;123、环形凹槽;13、尾线线缆;131、第一段;132、第二段;15、密封件压筋;20、主体;21、凹陷部;22、电连接器;23、内圈侧壁;24、外圈侧壁;241、缺口;25、密封槽;26、连接适配部;27、尾线槽;3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尾线盖板组件。该尾线盖板组件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例如识别设备。该尾线盖板组件尤其适用于对防水等级要求较高的识别设备。该识别设备可以为面板机、人脸识别设备、掌纹识别设备、虹膜识别设备、指纹识别设备、考勤设备等中的任意一种。实现面板机、人脸识别设备、掌纹识别设备、虹膜识别设备、指纹识别设备、考勤设备等设备的核心功能的技术手段已经为本领域所熟知,并且为了避免与本申请想要保护的内容混淆,本文将不再对这些技术手段进一步阐述。
为了便于了解尾线盖板组件的结构和用途,首先将对采用该尾线盖板组件的识别设备进行整体性描述。如图1-2所示,识别设备可以包括主体20和尾线盖板组件10。尾线盖板组件10扣盖在主体20的背面。参照附图2-3,尾线盖板组件10可以包括盖板11、封堵塞12和尾线线缆13。主体20的背面可以设置有凹陷部21,盖板11可以密封住凹陷部21。盖板11上设有穿线孔111。尾线线缆13可以穿过穿线孔111延伸到盖板11之外。
尾线线缆13上设置有封堵塞12,封堵塞12插塞于穿线孔111。封堵塞12将尾线线缆13划分成位于盖板11内的第一段131和位于盖板11之外的第二段132。本文所说的盖板11的“内”和“外”均是相对于盖板11所扣盖的物体(例如前文所述的主体20)而言的,盖板11的面向被扣盖物体的一侧为内,背对被扣盖物体的一侧为外。第一段131将被盖板11封盖在凹陷部21内。封堵塞1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形成在尾线线缆13上。示例性地,封堵塞12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连接在尾线线缆13上。这样,可以尽量避免在尾线线缆13和封堵塞12之间形成间隙。示例性地,封堵塞12可以采用弹性材质制成,这样对穿设于其中的尾线线缆13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封堵塞12具有弹性还可以封堵尾线线缆13与穿线孔111之间的缝隙,防止水、灰尘等从该缝隙进入到识别设备内。
示例性的,穿线孔111的形状可为方形、椭圆形等任意形状,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穿线孔111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
为了提高封堵塞12与尾线线缆13之间的密封效果,密封封堵塞12和尾线线缆13之间的缝隙内可以填充有密封胶。发明人发现,当尾线线缆13为多根并且密集排列时,在尾线线缆13上注塑封堵塞12时注塑材料可能无法流入到所有尾线线缆13之间的间隙内,或者在尾线线缆13之间的部分间隙处填充不充分,这样会导致这些部分漏水。基于此,发明人提出利用密封胶密封封堵塞12和尾线线缆13之间的缝隙,以对穿线孔111处进行二次防水密封。为了提高穿线孔111处的密封效果,盖板11的内表面上可以设有与穿线孔111连通的注胶槽115。尾线线缆13穿过注胶槽115。注胶槽115内可以填充有密封胶。在密封胶注入到注胶槽115时,密封胶在注胶槽115内并填充封堵塞12与穿线孔111之间的缝隙,凝固后可以保证注胶槽115与穿线孔111之间的密封。同时,由于密封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会有部分密封胶流入到封堵塞12和尾线线缆13之间的缝隙中,密封胶凝固后可以进一步保证封堵塞12与尾线线缆13之间的密封。
注胶槽115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注胶槽115主要用于限制密封胶流动,使得密封胶能够保持在封堵塞12和尾线线缆13之间的连接处,由此来密封连接处的间隙。基于此,注胶槽115可以如图所示地位于穿线孔111的侧面,后文将对该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示例性地,虽然在上文的描述中将尾线盖板组件10描述为安装在识别设备的背面(如附图1所示)。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尾线盖板组件可以安装在识别设备的其他任意位置。具体可以根据识别设备内待连接的电组件的位置来设置尾线盖板组件的位置,保证实现尾线线缆与待连接的电组件的连接即可。
在本申请的尾线盖板组件10中,尾线线缆13上设置有封堵塞12,封堵塞12插塞在穿线孔111内,由此可以在封堵塞12和穿线孔111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并且,通过设置注胶槽115并在其内填充密封胶来密封尾线线缆13和封堵塞12之间的间隙,可以形成二次密封,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穿线孔111处漏水。采用该尾线盖板组件10可以让整个电子设备在穿线孔111处达到IP67防水等级,经测试将电子设备泡水1m且浸泡30分钟深无进水,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密封/防水性能,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示例性地,参照图3-4,盖板11可以包括盖体113和从盖体113的边缘向内侧延伸的侧板11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向内是指沿盖体113的表面朝向被盖体113所扣盖的物体的方向。侧板114从盖体113的边缘朝向被覆盖物体延伸。侧板114可以大体上垂直于盖体113。穿线孔111设置在侧板114上,注胶槽115设置在盖板11上且与侧板114相邻。这样,尾线线缆13可以在盖体113的侧面,大体上沿着与盖体113平行的方向伸出盖板11之外。这样,当尾线盖板组件10安装在电子设备上后,尾线线缆13可以大体上沿着电子设备的表面延伸,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尾线盖板组件10占用的空间。并且,侧板114的设置可以对注胶槽115起到围挡作用,使注胶槽115内的密封胶更好地被限制在注胶槽115内,进而保证穿线孔111处的密封效果。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穿线孔还可以设置在盖板的任意位置。例如,穿线孔可以设置在盖体的表面,注胶槽设置在盖体的内侧壁,尾线线缆竖直地穿过封堵塞延伸至盖板之外。注胶槽可以环绕穿线孔。穿线孔可以设置在注胶槽的槽底。这样,在注胶槽内填充密封胶后,只要密封胶的填充量足够大,就能够密封住封堵塞和尾线线缆之间的间隙。在该实施例中,可以省略侧壁114。
示例性地,如附图4所示,盖板11可以包括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可以设置在盖板11的内表面上。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在穿线孔111的两侧连接到侧板114,侧板114、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合围形成注胶槽115。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封闭性更好的注胶槽115,密封胶填注之后更不易从注胶槽115中流出,使用少量的密封胶即可实现密封,更节约密封胶,进而降低生产成本。示例性地,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可以彼此平行设置,分别设于穿线孔111的两侧。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附图4和6,注胶槽115的底面1153凹陷以低于盖板11的内表面。也就是说,在注胶槽115的位置处,使盖体113减薄。穿线孔111可以高于注胶槽115的底面1153。这样,在不增大侧板114的高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穿线孔111具有足够的设置空间。此外,如果封堵塞12有弹性,封堵塞12位于穿线孔111外部的部分会向四周溢出,因此穿线孔111的底端可以高于注胶槽115的底面1153可以为封堵塞12的溢出流出足够的空间,避免影响封堵塞12与穿线孔111的侧壁之间的密封性。
如附图4所示,第一挡板115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板的第一端1151a和第二端1151b,第二挡板115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52a和第二端1152b,其中第一挡板的第一端1151a和第二挡板的第一端1152a连接至侧板114,第一挡板的第二端1151b和第二挡板的第二端1152b间隔开以形成开口116。第一挡板的第二端1151b和第二挡板的第二端1152b分别为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的远离侧板114的端部。尾线线缆13的位于盖板11内的第一段131穿过开口116。这样,尾线线缆13基本上沿着盖板11延伸,而不会在盖板11内发生折弯。并且由于尾线线缆13还具有遮挡开口116的作用,使得注胶槽115内的密封胶在为固化前不会溢出注胶槽115。
示例性地,尾线线缆13的第一段131沿着远离封堵塞12的方向发散开。一方面,尾线线缆13这样发散开便于连接电连接器22;另一方面,散开的尾线线缆13更有利于遮挡开口116,使得未固化的密封胶不溢流。示例性地,尾线线缆13的第一段131在开口116处的宽度与开口的宽度相当。这样,可以更好地遮挡开口116。示例性地,尾线线缆13的位于盖板11内的第一段131呈与盖板11平行的片状。一方面,尾线线缆13具有该构造可以允许容纳该第一段131的凹陷部21可以较薄,进而降低采用该尾线盖板组件10的电子设备的厚度,另一方面,片状的第一段131还可以沿着开口116的宽度方向更充分地遮挡开口116,使得未固化的密封胶不溢流。
参照附图5,沿着尾线线缆13的延伸方向,封堵塞12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卡持段121和导向段122。导向段122沿着远离卡持段121的方向具有减缩的尺寸,卡持段121插塞于穿线孔111(参见图3),导向段122位于盖板11的内侧。安装过程中,可以导向段122先穿过穿线孔111,然后在用力拉拽封堵塞12,使得卡持段121卡持在穿线孔111中,从而便于安装封堵塞12。此外,由于封堵塞12的位于盖板11内侧的导向段122具有这种减缩的尺寸,因此,可以允许密封胶更容易流到穿线孔111的边缘,从而还能够起到密封穿线孔111的侧壁与封堵塞12之间的间隙的作用。
示例性地,封堵塞12的卡持段121的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123,盖板11上形成穿线孔111的边缘卡持在环形凹槽123内。这样,可以将封堵塞12牢固地固定在穿线孔111内,并且环形凹槽123的底面和侧面均能够与环形凹槽123的边缘形成紧密贴合,形成三面密封,进而提供了密封性能。此外,环形凹槽123限定了封堵塞12的卡持位置,因此可以保持不同产品之间的一致性。
该尾线盖板组件10安装在主体20上之后,为了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主体20和盖板1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30。密封件30包围凹陷部21。密封件30可以为密封圈。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30也可以为密封胶形成的密封层。在主体20和盖板11之间设置密封件30,可以保证水不会从主体20和盖板11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凹陷部21内。
此外,还可以在注胶槽115内填充足够量的密封胶。这样,在对尾线盖板组件10与主体20进行安装时,密封胶填充满注胶槽115,并有部分密封胶溢注胶槽115与主体20接触。在密封胶固化后,可以对尾线线缆13和主体2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示例性地,盖体113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密封件压筋15,密封件压筋15沿着盖体113的边缘延伸,并且密封件压筋15的两端连接至侧板114并形成闭合的压筋圈。该压筋圈可以与密封件30的形状吻合,由此,可以确保在密封件30的各处都形成挤压,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性能。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盖板11上也可以不设置任何密封件压筋,而是利用平面去压紧密封件30。
示例性地,主体20上且在凹陷部21的外围设置有密封槽25,如图8-9所示。密封件30安置于密封槽25内。图8-9为了清楚地示出密封槽25而未示出密封件30,参见图2。密封槽25可以将密封件30固定到期望的位置上。盖板11与密封槽25插接。具体地,密封件压筋15和侧板114形成的压筋圈插接到密封槽25内。盖板11与密封槽25插接不但可以对密封槽25内的密封件30形成压配合来提高密封效果,而且还可以利用密封槽25对盖板11进行定位。
示例性地,主体20上设置有内圈侧壁23和外圈侧壁24,内圈侧壁23与外圈侧壁24间隔开以形成密封槽25。内圈侧壁23和外圈侧壁2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缺口241。如图9所示,缺口241设置在外圈侧壁24上。当然,在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缺口241也可以设置在内圈侧壁23上,或者在内圈侧壁23和外圈侧壁24均设置缺口241。缺口241主要用于在需要更换密封件时将原来的密封件方便地拆卸下来。
示例性地,盖板11的角部处设置有连接部117。相应地,压筋圈在盖体113的角部处凹入,以避让连接部117,如图3-4所示。连接部117可以包括连接孔和卡扣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主体20上对应于盖板11的角部处设置有连接适配部26,如图8-9所示。盖板11连接至连接适配部26,密封件30朝向凹陷部21凹入以避让连接适配部26和连接部117。连接适配部26和连接部117位于密封件30所圈出的空间的外侧,可以避免影响密封件30内的密封性。示例性地,连接部117可以为通孔,连接适配部26可以为螺柱,螺栓紧固件穿过通孔旋入螺柱中,可以固定盖板11,盖板11与主体20间有密封件30,通过密封件30的压缩来保证盖板11与主体20间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识别设备。结合参照附图1、2和7,该识别设备包括主体20以及如上任意一种尾线盖板组件10。
示例性地,该尾线盖板组件10可以包括盖板11和设置有封堵塞12的尾线线缆13,盖板11上设置有穿线孔111,封堵塞12插塞于穿线孔111,使得尾线线缆13包括位于盖板11之内的第一段131和延伸到盖板11之外的第二段132,其中,封堵塞12和尾线线缆13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示例性地,主体20的表面上可以设置有凹陷部21,主体20内设置有电组件(未示出)。盖板11密封连接至主体20且覆盖凹陷部21,尾线线缆13的位于盖板11内的第一段131容纳在凹陷部21内且与电组件电连接。该识别设备利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尾线盖板组件10,因此该识别设备具有尾线盖板组件10所具有的益处。
示例性地,主体20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尾线槽27,如图2和8所示。尾线槽27的一端与凹陷部21连通且封堵塞12位于该端内。尾线槽27的另一端开放。尾线缆线13的第二段132穿过尾线槽27。这样,尾线线缆13可以沿着尾线槽27延伸,而不导致识别设备的尺寸增大。而且,尾线槽27还对尾线缆线13具有限位作用,避免尾线缆线13随意摆动而影响穿线孔111处的密封效果。
示例性地,尾线槽27可以位于凹陷部21的下方且与凹陷部21垂直。这样,可以使尾线缆线13向下延伸。侧板114可以位于盖体113的下边缘,这样,穿线孔111可以朝下,只有泡水或者从下向上溅水的时候才能考验穿线孔111处的防水性能。
示例性地,盖板11的内表面上还可以设有与穿线孔111连通的注胶槽115,尾线线缆13穿过注胶槽115,密封胶填充在注胶槽115内。
示例性地,盖板11可以包括盖体113和从盖体113的边缘向内侧延伸的侧板114,穿线孔111设置在侧板114上,注胶槽115设置在盖板11上且与侧板114相邻的区域。
示例性地,盖板11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盖板11的内表面上的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在穿线孔111的两侧连接到侧板114,侧板114、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合围形成注胶槽115。
示例性地,注胶槽115的底面1153可以凹陷以低于盖板11的内表面,穿线孔111的底端高于注胶槽115的底面1153。
示例性地,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可以均具有远离侧板114的端部,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的该端部间隔开以形成开口116,尾线线缆13的第一段131穿过第一挡板1151和第二挡板1152的该端部间隔开所形成的开口116。
示例性地,尾线线缆13的第一段131可以沿着远离封堵塞12的方向发散开。
示例性地,尾线线缆13的第一段131在开口116处的宽度可以与开口116的宽度相当。
示例性地,盖体113的内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密封件压筋15,密封件压筋15可以沿着盖体113的边缘延伸,密封件压筋15的两端连接至侧板114并形成闭合的压筋圈。
示例性地,侧板114可以位于盖体113的下边缘。
示例性地,封堵塞12可以注塑在尾线线缆13上。
示例性地,封堵塞12可以由弹性材质制成。
示例性地,尾线线缆13的第一段131可以呈与盖板11平行的片状。
示例性地,沿着尾线线缆13的延伸方向,封堵塞12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卡持段121和导向段122,导向段122可以沿着远离卡持段121的方向具有减缩的尺寸,卡持段121插塞于穿线孔111,导向段122位于盖板11的内侧。
示例性地,卡持段121的侧面可以设置有环形凹槽123,盖板11上形成穿线孔111的边缘卡持在环形凹槽123内。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实用新型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实用新型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和设置有封堵塞的尾线线缆,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封堵塞插塞于所述穿线孔,使得所述尾线线缆包括位于所述盖板之内的第一段和延伸到所述盖板之外的第二段,
其中,所述封堵塞和所述尾线线缆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还设有与所述穿线孔连通的注胶槽,所述尾线线缆穿过所述注胶槽,所述密封胶填充在所述注胶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盖体和从所述盖体的边缘向内侧延伸的侧板,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注胶槽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与所述侧板相邻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内表面上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穿线孔的两侧连接到所述侧板,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合围形成所述注胶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槽的底面凹陷以低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所述穿线孔的底端高于所述注胶槽的底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具有远离所述侧板的端部,所述尾线线缆的第一段穿过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该端部间隔开所形成的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线线缆的第一段沿着远离所述封堵塞的方向发散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线线缆的第一段在所述开口处的宽度与所述开口的宽度相当。
9.如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密封件压筋,所述密封件压筋沿着所述盖体的边缘延伸,所述密封件压筋的两端连接至所述侧板并形成闭合的压筋圈;和/或
所述侧板位于所述盖体的下边缘。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堵塞注塑在所述尾线线缆上;和/或
所述封堵塞由弹性材质制成;和/或
所述尾线线缆的第一段呈与所述盖板平行的片状。
11.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尾线线缆的延伸方向,所述封堵塞包括彼此连接的卡持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沿着远离所述卡持段的方向具有减缩的尺寸,所述卡持段插塞于所述穿线孔,所述导向段位于所述盖板的内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段的侧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盖板上形成所述穿线孔的边缘卡持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13.一种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的背面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主体内设置有电组件;以及
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尾线盖板组件,
其中,所述盖板密封连接至所述主体且覆盖所述凹陷部,所述尾线线缆的第一段容纳在所述凹陷部内且与所述电组件电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围所述凹陷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且在所述凹陷部的外围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件安置于所述密封槽内,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密封槽插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内圈侧壁和外圈侧壁,所述内圈侧壁与所述外圈侧壁间隔开以形成所述密封槽,所述内圈侧壁和所述外圈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缺口。
17.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角部处设置有连接部,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连接适配部,所述连接部连接至所述连接适配部,所述密封件朝向所述凹陷部凹入以避让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连接适配部。
18.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表面上还设置有尾线槽,所述尾线槽的一端与所述凹陷部连通且所述封堵塞位于该端内,所述尾线槽的另一端开放,所述尾线缆线的第二段穿过所述尾线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线槽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下方且与所述凹陷部垂直。
CN202220809649.8U 2022-04-08 2022-04-08 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 Active CN218006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9649.8U CN218006765U (zh) 2022-04-08 2022-04-08 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09649.8U CN218006765U (zh) 2022-04-08 2022-04-08 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6765U true CN218006765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8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09649.8U Active CN218006765U (zh) 2022-04-08 2022-04-08 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6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3889B2 (en) Electronic controller
US7094972B2 (en) Insulating cover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9075492B (zh) 连接器
CN108293308B (zh) 外壳的闭合结构
JP2003234144A (ja) コネクタ
KR101645114B1 (ko) 와이어 하네스
CN218006765U (zh) 尾线盖板组件和识别设备
JP5251769B2 (ja) コネクタ
CN108353513B (zh) 机器壳体的封闭结构
JP3936555B2 (ja) グロメットによる防水構造
WO2016167109A1 (ja)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の防水構造
CN206992384U (zh) 电连接器
CN112135465A (zh) 用于监测站的防水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监测站
CN214797582U (zh) 一种遥控器电池盖密封结构
CN110391544B (zh) 一种防水盒
US20210143620A1 (en)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JP3002941B2 (ja) グロメット
CN209844023U (zh) 用于监测站的防水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监测站
CN209462752U (zh) 一种汽车电子控制装置防水防尘结构
JP2014168364A (ja) 止水構造
KR950025805A (ko) 검출스위치용 케이스와 그 제조방법
JP6119506B2 (ja) ドア用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4054034A (ja) 電気接続箱
CN218919899U (zh) 一种过线座设备及其堵塞结构
CN216792521U (zh) 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