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5020U - 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5020U
CN218005020U CN202221817761.2U CN202221817761U CN218005020U CN 218005020 U CN218005020 U CN 218005020U CN 202221817761 U CN202221817761 U CN 202221817761U CN 218005020 U CN218005020 U CN 2180050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oling
flow passage
cooling structure
flow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177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旭锋
廖正远
刘悦晰
朱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177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50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50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50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所述冷却结构用于对电池(10)冷却,所述冷却结构(1)包括第一冷却件(11)和第二冷却件(12),所述第一冷却件(11)内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流道(13),所述第二冷却件(12)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13)连通的第二流道(14),所述第一冷却件(11)适于与所述电池(10)的第一表面(101)导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件(12)适于与所述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导热连接,所述第二流道(14)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所述电池(10)的极柱(103)设置。该冷却结构能够提高自身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包一般为新能源车辆提供动力,其中,电池包的散热和冷却是影响电池包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关技术中,目前的电池包一般配备有冷却结构,然而目前的冷却结构的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结构,该冷却结构能够提高自身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结构,用于对电池冷却,所述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所述第一冷却件内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冷却件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冷却件适于与所述电池的第一表面导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件适于与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导热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所述电池的极柱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适于与设置在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的极柱相配合,所述第二流道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所述定位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件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设置在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的防爆阀,所述第二流道的至少部分围绕所述避让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件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相间隔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冷却件上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三流道的入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适于与设置在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的极柱相配合;
所述第二冷却件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设置在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的防爆阀;
所述第二流道构造为具有连续折弯段的流道,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折弯分流道和第二折弯分流道,所述第一折弯分流道围绕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第二折弯分流道围绕所述避让孔设置。
可选地,所述冷却结构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和如上所述的冷却结构,所述电池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冷却件与所述电池的第一表面导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件与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导热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设有极柱,所述第二流道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所述电池的极柱设置。
可选地,所述电池具有多个外表面,多个所述外表面中面积最大的面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件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电池的第一表面之间填充有导热胶;所述第二冷却件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却结构或如上所述的电池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结构中,第一冷却件能够通过第一表面与电池进行热交换,第二冷却件能够通过第二表面与电池进行热交换,即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均能够与电池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冷却结构的散热效果,由于电池的极柱的温度通常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流道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围绕极柱布置,这样,第二冷却件还能够兼顾对极柱的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下的冷却结构;
图2是图1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下的冷却结构;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三实施例下的冷却结构;
图6是图5中电池包的俯视视角或者仰视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101-第一表面,102-第二表面,103-极柱,104-防爆阀,20-连接片,1-冷却结构,11-第一冷却件,12-第二冷却件,121-定位孔,122-避让孔,13-第一流道,14-第二流道,141-第一折弯分流道,142-第二折弯分流道,15-第三流道,16-进液口,17-出液口,18-L形连接件,19-T形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图1和图2的XYZ坐标系中,X方向指代电池的长度方向,Y方向指代电池的厚度方向,Z方向指代电池的高度方向,并对应于竖直方向。“内、外”是指各零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和外。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元素,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冷却结构,图1至图3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下的冷却结构,参考图1至图3中所示,该冷却结构用于对电池10冷却,冷却结构1包括第一冷却件11和第二冷却件12,第一冷却件11内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流道13,第二冷却件12内设有与第一流道13连通的第二流道14,第一冷却件11适于与电池10的第一表面101导热连接,第二冷却件12适于与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导热连接,第二流道14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电池10的极柱103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结构中,第一冷却件11能够通过第一表面101与电池10进行热交换,第二冷却件12能够通过第二表面102与电池10进行热交换,即第一冷却件11和第二冷却件12均能够与电池10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了冷却结构1的散热效果,由于电池10的极柱103的温度通常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将第二流道14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围绕极柱103布置,这样,第二冷却件12还能够兼顾对极柱103的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结构1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散热效果。此外,第一流道13与第二流道14连通设置,使得二者可以共用一套冷却介质循环系统,即简化了冷却结构1内流道的布置,简化了冷却结构1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流道13可以直接与外部连通,例如与外部的供液装置连通,也可以间接与外部连通,例如通过连通管道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另外,第一冷却件11与第一表面101导热连接可以是第一冷却件11与第一表面101贴合地设置,此时第一冷却件11可以构造为板状,也可以是第一冷却件11与第一表面101设置有导热件,该导热件可以实现第一冷却件11与第一表面101的导热连接,其中,导热件可以构造为导热胶或者导热垫,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同理地,第二冷却件12与第二表面102也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导热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赘述,在第二冷却件12与第二表面102贴合设置时,第二冷却件12也可以构造为板状。此外,上述的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可以供冷却介质流动,该冷却介质能够与电池10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池10的冷却。
还需要说明的是,冷却结构1中第一冷却件11与第二冷却件12可以成角度的设置,其中,二者的夹角与对应电池10中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的夹角相等,该夹角可以为钝角、锐角或者直角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3中所示,第二冷却件12上可以设有定位孔121,定位孔121适于与设置在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上的极柱103相配合,第二流道14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定位孔121设置。这里,由于极柱103设置在第二表面102上,因此,利于极柱103与定位孔121的配合并利于第二冷却件12靠近极柱103设置,其中,通过将第二流道14设置为至少部分围绕定位孔121设置,这样,第二流道14能够从极柱103的周向对极柱103进行散热,提高了对极柱103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中所示,极柱103的长度可以大于定位孔121的长度,以使极柱103凸出于第二冷却件12。这样,利于极柱103以其他电器件连接。这里,第二冷却件12的厚度可以为极柱长度103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3中所示,第二冷却件12上可以设有避让孔122,避让孔122用于避让设置在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上的防爆阀104,第二流道14的至少部分围绕避让孔122设置。这里,避让孔122可以避让防爆阀104,由于防爆阀104设置在第二表面102上,因此,利于避让孔122与防爆阀104的配合并利于第二冷却件12靠近防爆阀104,其中,通过将第二流道14设置为至少部分围绕避让孔122设置,这样,第二流道14能够从防爆阀104的周向对防爆阀104进行散热,提高了对防爆阀104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中所示,第一冷却件11内还设有与第一流道13相间隔的第三流道15,第一冷却件11上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进液口16和出液口17,第三流道15的入口与进液口16连通,第三流道15的出口与第二流道14的入口连通,第二流道14的出口与第一流道13的入口连通,第一流道13的出口与出液口17连通。这样,冷却介质能够从进液口16进入第三流道15,并依次流动至第二流道14和第一流道13,之后从出液口17流出,在冷却介质流动过程中,冷却结构1能够持续地对电池10和极柱103甚至上述防爆阀104进行散热。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液口16可以设置在第二冷却件12上,出液口17可以设置在第一冷却件11上,该实施方式下,进液口16即直接与第二流道14连通,即此时冷却结构1可以没有上述第三流道15。第一冷却件11内可设置分隔板以将第一流道13和第三流道15分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液口16的口径可以大于出液口17的口径。这样,可以降低冷却介质在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内的流速,从而延长冷却介质在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内停留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冷却结构1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3中所示,第二冷却件12上设有定位孔121,定位孔121适于与设置在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上的极柱103相配合;第二冷却件12上设有避让孔122,避让孔122用于避让设置在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上的防爆阀104;第二流道14构造为具有连续折弯段的流道,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折弯分流道141和第二折弯分流道142,第一折弯分流道141围绕定位孔121设置,第二折弯分流道142围绕避让孔122设置。这样,第一折弯分流道141可以围绕极柱103设置,保证第二冷却件12对极柱103的散热效果;同理地,第二折弯分流道142可以围绕防爆阀104设置,保证第二冷却件12对防爆阀104的散热效果,另外,第一折弯分流道141和第二折弯分流道142相连通,可以简化第二流道14。这里,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折弯分流道141和第二折弯分流道142均可以构造为C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冷却结构1可以为一体成型件。这样,可以减少冷却结构1的零部件数量,并保证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连接处的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10和如上所述的冷却结构,电池10具有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一冷却件11与电池10的第一表面101导热连接,第二冷却件12与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导热连接,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上设有极柱103,第二流道14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电池10的极柱103设置,这里的有益效果已在前文中体现,这里不作赘述。其中,该电池包具有上述冷却结构1的全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赘述。通过上述冷却结构1,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可以保证自身的散热效果,提高自身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参考图1中所示,电池包可以包括沿电池10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电池10,其中,相邻两个电池10之间均设置有上述冷却结构1,从而可以保证每个电池10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电池10可以具有多个外表面,多个外表面中面积最大的面为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与第一表面101相垂直。这样,可以提高电池10与冷却结构1的热交换面积,进一步提高电池包自身的散热效果。这里,第一表面101可以为电池10在自身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中的其中一个,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在电池包包括沿电池10的厚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电池10的方式下,相邻两个电池10的相邻两个第一表面101之间设置有第一冷却件11,该第一冷却件11能够分别与这两个第一表面101导热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第一冷却件11可以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第一凹陷部与电池10的第一表面101之间填充有导热胶,这样,能够提高第一冷却件11与第一表面101之间的导热效果;第二冷却件12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凹陷部,第二凹陷部与电池10的第二表面102之间填充有导热胶,这样,能够提高第二冷却件12与第二表面102之间的导热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至图3中所示,在电池包中,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可以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冷却件11和第二冷却件12可以沿竖直方向布置,这样,冷却结构1还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辅助支撑电池10,进而提升了电池包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实施例下的冷却结构,参考图4中所示,电池10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冷却结构1包括用于连通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的L形连接件18,该L形连接件18内可以形成有连通第一流道13和第二流道14的空腔,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图5和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实施例下的冷却结构,参考图5中所示,电池10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冷却结构1包括T形连接件19,该T形连接件19用于连通同侧设置的且相邻设置的两个第二冷却件12的第二流道14,以及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冷却件12之间的第一冷却件11的第一流道13,为了便于理解,这里T形连接件19可以相当于T形的三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中所示,电池包可以包括连接片20,连接片20用于将同侧设置的两个电池10的两个极柱103电连接在一起,连接片20具有用于套设在每个极柱103的通孔,其中,两个第二冷却件12和设置在两个第二冷却件12之间的T形连接件19上共同构造有安装凹槽(图中未示出),连接片20用于镶嵌在该安装凹槽中,从而可以保证连接片20自身安装的稳定性,并减小电池包的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却结构或如上所述的电池包,该车辆具有上述冷却结构或电池包的全部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赘述。在车辆包括上述冷却结构或者电池包的方式下,通过提高电池10的散热性能,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系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冷却结构,用于对电池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件,所述第一冷却件内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第一流道,所述第二冷却件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冷却件适于与所述电池的第一表面导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件适于与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导热连接,所述第二流道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所述电池的极柱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适于与设置在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的极柱相配合,所述第二流道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所述定位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件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设置在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的防爆阀,所述第二流道的至少部分围绕所述避让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件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相间隔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冷却件上设有用于与外部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第三流道的入口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流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适于与设置在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的极柱相配合;
所述第二冷却件上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设置在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的防爆阀;
所述第二流道构造为具有连续折弯段的流道,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折弯分流道和第二折弯分流道,所述第一折弯分流道围绕所述定位孔设置,所述第二折弯分流道围绕所述避让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为一体成型件。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和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所述电池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冷却件与所述电池的第一表面导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件与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导热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上设有极柱,所述第二流道的至少部分适于围绕所述电池的极柱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具有多个外表面,多个所述外表面中面积最大的面为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件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电池的第一表面之间填充有导热胶;所述第二冷却件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电池的第二表面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结构或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1817761.2U 2022-07-13 2022-07-13 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Active CN2180050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7761.2U CN218005020U (zh) 2022-07-13 2022-07-13 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17761.2U CN218005020U (zh) 2022-07-13 2022-07-13 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5020U true CN218005020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17761.2U Active CN218005020U (zh) 2022-07-13 2022-07-13 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50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96409B2 (en) Heat sink and power battery system
CN210489698U (zh) 电池模组、电池包和车辆
CN110890494A (zh) 一种带有液冷装置的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CN116387674A (zh) 一种散热电池箱及电池包
CN113140824A (zh)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车辆
CN217086696U (zh) 储能电池插箱的冷却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CN111384465B (zh) 电池包
CN109786885B (zh) 电池模组
CN218005020U (zh) 冷却结构、电池包及车辆
CN217562756U (zh) 电芯单元及总成
CN215266440U (zh) 一种新型电池模组液冷装置
CN216250879U (zh) 一种带有液冷组件的电池结构
CN211789201U (zh) 一种集成式电池模组
CN114709544A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0423038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CN211929549U (zh) 一种带有液冷装置的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CN219801005U (zh) 换热装置及电池包
CN218731384U (zh) 一种集成热管理结构的单体电芯及电池模组
CN110429223A (zh) 电芯固定结构、电池模块、电池模组
CN219642923U (zh) 一种立式液冷板和电池包
CN221407509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1008890U (zh) 一种熔断器冷却装置、电池管理模组及电池包
CN219350385U (zh) 一种电池壳体结构及电池模组
CN220456567U (zh) 电池模组
CN220021258U (zh) 电池包以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