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2611U - 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 - Google Patents

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2611U
CN218002611U CN202090001062.3U CN202090001062U CN218002611U CN 218002611 U CN218002611 U CN 218002611U CN 202090001062 U CN202090001062 U CN 202090001062U CN 218002611 U CN218002611 U CN 218002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ne
differential pressure
central
storage tank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10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键钟
金大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eos Ltd
Copper Co ltd
Dachang Shulux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eos Ltd
Copper Co ltd
Dachang Shuluxi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eos Ltd, Copper Co ltd, Dachang Shuluxi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eos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2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2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G01F1/05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 G01F1/34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by using mechanical effects by measuring pressure or differential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9/00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 B63B39/12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for indicating draught or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15/00Holding or levitation devices using magnetic attraction or repuls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Levels Of Liquids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包括:储罐;下部液体管线,其从储罐内液体的底面连接到外部;上部气体管线,其从储罐内气体填充部连接到外部;从上部气体管线及下部液体管线测量差压,其中,形成有位于中心气体管线左右的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其实现储罐的长度方向的对称,并且右侧气体管线(10)、中心气体管线(15)、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形成S字形状,借助于外部连接气体管线(50)从S字形状的中心的上部与上部气体管线相连接。

Description

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储存在流体储存罐的流体的水位进行测量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设置于船舶或海洋设备中的流体储存罐内储存的流体水位是通过在设置测深管(sounding pipe)后放入卷尺或棒来测定的。
另外,船舶或海洋设备的吃水(draft)、水平位势(trim)是利用小型船并用肉眼掌握,为了精密的测量而接近船舶或海洋设备并利用手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以往的测量流体的水平的装置包括使用超声波水位计,压力水位计和静电容量传感器的装置等,但是当流体不在储罐内时,超声波水位计或压力水位计无法安装,并且使用静电容量传感器的装置的缺点在于,响应速度慢、重量重且昂贵,正在研究使用能够确保电的稳定性和元件的可靠性的光纤的方式,但是对随时变化的水位的响应性及准确度存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压测量系统,利用差压对流体的水位进行测量,以便应对随时变化的液体水位变化,在流体储罐的前后左右倾斜时也均可适用。
特征在于,包括:储罐,其由液体及气体填充,气体在液体的上面;液体管线,其从储罐内液体的底面连接到储罐的外部;外部连接气体管线50,其从储罐内气体填充部连接到外部;延长气体管线40,其折曲至外部连接气体管线后,与液体的表面平行,并且沿储罐的长度方向延长;中心气体管线15,其从延长气体管线向下隔开一定距离并平行;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其与中心气体管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位于中心气体管线的左右,中心气体管线15、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为S 字形状。
另外,特征在于,在中心气体管线15和左侧气体管线20及中心气体管线15和右侧气体管线10之间分别形成有折曲部12。
另外,特征在于,在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的末端形成有向上折曲的偏向补偿部30。
另外,特征在于,延长气体管线40以高于外部连接气体管线50的形式向上折曲地设置。延长气体管线40向下折曲至中心气体管线15的中心并连接,从而形成中心点60。
另外,特征在于,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分别形成有逐渐远离中心气体管线15的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及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
另外,特征在于,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分别形成有从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及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再次与中心气体管线15平行的左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20-2及右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10-2。
另外,特征在于,中心气体管线、左侧气体管线20、右侧气体管线10、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左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20-2及右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10-2均位于同一平面。
另外,特征在于,折曲部从左侧气体管线20、右侧气体管线10向上折曲后向下折曲。
在本实用新型中,填充有流体的储罐因外部的振动及晃动而流入两侧的右侧气体管线及左侧气体管线管道中的任意一侧的液体不流入中心气体管线,仅停留在右侧气体管线或左侧气体管线也可以进行差压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效果是具有以下结构:当储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流入右侧气体管线及左侧气体管线管道中的任意一侧的液体可再次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填充有流体的储罐的从前的差压测量系统。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填充有流体的储罐的差压测量系统。
图3是从平面及侧面观看本实用新型的图。
图4是填充有流体的储罐因外部的振动及晃动而倾斜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想要解决以下缺点:在对填充有流体的储罐的水位进行测量时,由于外部的振动或晃动而导致测量不准确。
如图1所示,填充有流体的储罐分为液体水位和填充剩余空间的气体。从填充有流体的储罐的底面通过下部液体管线测量压力,并且在流体水位的上侧储罐的填充有气体的上部通过上部气体管线测量压力。来自这两个位置的压力的差异,即差压由液体的水位决定。
但是,如果因外部的振动或晃动导致水位变化或变动的同时,发生上部气体管线低于水位或高于水位的情况,则差压测量将变得不准确。
因此,为了即使在储罐倾斜时也能准确地测量差压,需要一种即使因上部气体管线的端部低于水位而浸泡在流体中,也可以在上部气体管线的一部分位置测量气体压力的结构。
另外,需要一种如下结构:即使因上部气体管线的端部高于水位,倾斜的流体的水面达不到,也可以在借助于上部气体管线测量压力的位置,在不淹没于水位的情况下测量气体压力。
为此,图2示出了在没有振动或晃动的稳定的状态下平行于水位的S字形状的液体出入管结构的侧面。上部气体管线连接到S字形状的液体出入管的中央部,并且在中央部形成S字形状的结构,以便防止受到液体的水位变化的影响,从而可以测量气体的压力。具有上部气体管线连接到S字形状的液体出入管的中央部上侧的结构。
即使储罐内液体因波荡而导致水位改变,当水位相对于储罐的长度方向向前后或左右中任意一侧升高时,则另一侧的水位就会降低,从而可测量气体压力,相反,当另一侧的水位升高时,相反的一侧的水位就会降低,从而可测量气体压力。
换句话说,具有以下结构:包括因上部气体管线的端部低于水位而淹没于流体中的情况在内,相反,即使上部气体管线的端部高于水位,不能达到倾斜的流体的水面,利用S字,只要两端部中的任意一侧低于水位,就可以在上部气体管线测量气体的压力。为此,形成为以中心气体管线为中心相互对称的形式形成的S字形。
图3是从储罐的上方俯视的S字的液体出入管的形状。液体出入管的储罐内位置不限于储罐的高度方向,但是,沿长度方向以在中心线左右对称的形式设置。作为右侧气体管线和左侧气体管线位于中心气体管线的左右的结构,右侧气体管线及左侧气体管线通过折曲管和中心气体管线相连通,从而整体上呈S字形状。优选地,具有以下结构:以S的变形形状相互平行的右侧气体管线10、左侧气体管线20、中心气体管线通过折曲管12连接。附图标号50表示从中心气体管线连接到上部气体管线的管线,在平面图上看上去与中心气体管线重叠,因此无法区分,但在图3的侧面图上以与中心气体管线隔开一定距离的形式设置,因此可以区分。
另外,从侧面看,右侧气体管线10和左侧气体管线20两端的末端部可以以向上倾斜一定角度的形式形成。不限定该角度,并且为了远离水面而提高一定角度,从而防止液体因轻微程度的波荡导致的振动或晃动而流入液体出入管。另一方面,除了折曲管与相互平行的右侧气体管线10和左侧气体管线20平行配置之外,也可以如图3的侧面图所示,折曲管12向上后再次向下折曲。这是为了防止因波荡导致的振动或晃动而流入末端部的液体渗透到中心点60。
图4中,右侧气体管线10具有分别沿中心气体管线保持平行一定长度的第一平行区间和第二平行区间,在第一平行区间和第二平行区间之间形成有倾斜区间。左侧气体管线20也是如此。
换句话说,包括:储罐,其由液体及气体填充,气体在液体的上面;液体管线,其从储罐内液体的底面连接到储罐的外部;外部连接气体管线50,其从储罐内气体填充部连接到外部;延长气体管线40,其折曲至外部连接气体管线后,与液体的表面平行,并且沿储罐的长度方向延长;中心气体管线15,其从延长气体管线向下隔开一定距离并平行;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其与中心气体管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位于中心气体管线的左右;中心气体管线15、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相互形成S字形状。
换句话说,左侧气体管线20和右侧气体管线10从折曲管12的端部开始,按照一定长度的第一平行区间、倾斜区间、第二平行区间的顺序,形成为第二平行区间和中心气体管线的距离远于第一平行区间和中心气体管线的距离。
再次说明的话,左侧气体管线20和右侧气体管线10分别形成有从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和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开始与中心气体管线15平行的左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20-2和右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10-2。中心气体管线、左侧气体管线20、右侧气体管线10、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左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20-2及右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10-2均位于同一平面。此时,左侧气体管线20 和右侧气体管线10分别形成有逐渐远离中心气体管线15的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和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
这也是为了避免与可安装在储罐上部的结构物发生干涉的结构。另外,右侧气体管线和左侧气体管线的第一平行区间及倾斜区间位于同一平面上,右侧气体管线和左侧气体管线的第二平行区间可形成为从同一平面线性地以一定角度向着水位下降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包括:储罐,其由液体及气体填充,气体在液体的上面;液体管线,其从储罐内液体的底面连接到储罐的外部;外部连接气体管线50,其从储罐内气体填充部连接到外部;延长气体管线40,其折曲至外部连接气体管线后,与液体的表面平行,并且沿储罐的长度方向延长;中心气体管线15,其从延长气体管线向下隔开一定距离并平行;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其与中心气体管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位于中心气体管线的左右;中心气体管线15、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为S字形状,在中心气体管线15和左侧气体管线20及中心气体管线15和右侧气体管线10之间分别形成有折曲部12,在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的末端形成有向上折曲的偏向补偿部30。形成S字形状的中心气体管线、左侧气体管线20、右侧气体管线10、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左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20-2及右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10-2均应位于同一平面,但偏向补偿部可根据自重形成一定角度偏向。因此,为了校正在S字形状的最末端测量空气压力的位置,可以以按一定角度弯曲或向上折曲的形式形成有偏向补偿部。
延长气体管线40必须高于从储罐的气体区域连接到外部差压计的外部连接气体管线50才能避免与中心气体管线15发生干涉。因此,延长气体管线以从外部连接气体管线向上折曲的形式设置。另外,延长气体管线40必须向下折曲至中心气体管线15的中心并连接,此时形成中心点60。中心点是S形状整体的重心。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填充有流体的储罐因外部的振动及晃动而流入两侧的右侧气体管线及左侧气体管线管道中的任意一侧的液体不流入中心气体管线,仅停留在右侧气体管线或左侧气体管线也可以进行差压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效果是具有以下结构:当储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流入右侧气体管线及左侧气体管线管道中的任意一侧的液体可再次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Claims (9)

1.一种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罐,其由液体及气体填充,气体在液体的上面;
液体管线,其从储罐内液体的底面连接到储罐的外部;
外部连接气体管线(50),其从储罐内气体填充部连接到外部;
延长气体管线(40),其折曲至外部连接气体管线后,与液体的表面平行,并且沿储罐的长度方向延长;
中心气体管线(15),其从延长气体管线向下隔开一定距离并平行;
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其与中心气体管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位于中心气体管线的左右;
中心气体管线(15)、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为S字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中心气体管线(15)和左侧气体管线(20)及中心气体管线(15)和右侧气体管线(10)之间分别形成有折曲部(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的末端形成有向上折曲的偏向补偿部(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延长气体管线(40)以高于外部连接气体管线(50)的形式向上折曲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延长气体管线(40)向下折曲至中心气体管线(15)的中心并连接,从而形成中心点(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分别形成有逐渐远离中心气体管线(15)的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及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左侧气体管线(20)及右侧气体管线(10)分别形成有从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及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再次与中心气体管线(15)平行的左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20-2)及右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1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中心气体管线、左侧气体管线(20)、右侧气体管线(10)、左侧倾斜气体管线(20-1)、右侧倾斜气体管线(10-1)、左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20-2)及右侧倾斜后平行气体管线(10-2)均位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折曲部从左侧气体管线(20)、右侧气体管线(10)向上折曲后向下折曲。
CN202090001062.3U 2019-11-18 2020-10-27 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 Active CN2180026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47918 2019-11-18
KR1020190147918A KR102237445B1 (ko) 2019-11-18 2019-11-18 탱크차압측정 시스템
PCT/KR2020/014688 WO2021101098A1 (ko) 2019-11-18 2020-10-27 S형 탱크차압측정 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2611U true CN218002611U (zh) 2022-12-09

Family

ID=7546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1062.3U Active CN218002611U (zh) 2019-11-18 2020-10-27 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2) KR102237445B1 (zh)
CN (1) CN218002611U (zh)
WO (1) WO202110109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2226B2 (ja) * 1998-08-10 2006-02-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位計測装置を備えた液体タンク設備
KR20040089856A (ko) * 2003-04-15 2004-10-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연료탱크
US7251998B2 (en) * 2005-05-25 2007-08-07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Liquid measurement system having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ial pressure probes
JP2009058282A (ja) * 2007-08-30 2009-03-1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水位推定装置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KR20170068181A (ko) 2015-12-09 2017-06-19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유체저장탱크의 수위 측정 시스템 및 선박의 흘수 측정 시스템
KR101806679B1 (ko) * 2015-12-16 2017-12-07 현대자동차 인도기술연구소 자동차의 연료탱크용 롤 오버 밸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82914B1 (ko) 2021-07-29
KR102237445B1 (ko) 2021-04-07
KR20210060374A (ko) 2021-05-26
WO2021101098A1 (ko) 2021-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7099A (en) Liquid quantity gauging
US11555733B2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vertical level or density profile of a fluid column
US20090272188A1 (en) Binary Liquid Analyzer For Storage Tank
JP2643828B2 (ja) タンク内流体量測定方法およびタンク液面測定装置
KR101258482B1 (ko) 액체 수위 및 밀도 측정 장치
KR101948784B1 (ko) 초음파센서를 이용한 연료탱크의 연료잔량 측정 장치
US1159868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ground subsidence using pressure gauge
CA1138670A (en) Method for leakage measurement
KR20180053913A (ko) 멀티 프로브 센더 및 탱크
RU2384484C1 (ru) Топливоизмерительная электроемкостная система
CN210108339U (zh) 一种具有双灵敏传感器的静力水准仪
CN218002611U (zh) S形储罐差压测量系统
US5670710A (en) Fluid quantity gauging systems
CN102252730B (zh) 软体罐液位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CN102384740B (zh) 自整平直读式静力水准仪
CN200958992Y (zh) 磁致伸缩蒸发传感器
US6003366A (en) Liquid level indicating method and system
JP693255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スメント式液位計
KR100747596B1 (ko) 잔류연료량의 정확한 측정이 가능한 차량용 연료탱크
CN112693576A (zh) 船舶倾斜试验装置
Weber et al. Ice and ocean tilt measurements in the Beaufort Sea
JPH1194545A (ja) 鉛直方向変位の測定方法とその測定装置
JP6088862B2 (ja) 開水路式変位計
JP2014178122A (ja) 開水路式変位計
GB2210697A (en) Asymmetrical displacement flowme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