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0249U - 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0249U
CN218000249U CN202221860833.1U CN202221860833U CN218000249U CN 218000249 U CN218000249 U CN 218000249U CN 202221860833 U CN202221860833 U CN 202221860833U CN 218000249 U CN218000249 U CN 218000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ston rod
hydro
spr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08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兴
何二刚
廖银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08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0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0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0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油气弹簧包括:缸筒,缸筒具有容纳空间;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活塞将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第一油腔位于第二油腔和活塞杆的第二端之间;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第一油道用于连通外界与第一油腔,第二油道用于连通外界与第二油腔;气囊,气囊设于缸筒的外侧,气囊具有体积可变的气室,气囊连接在所述缸筒上,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气室。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弹簧通过液压弹簧和空气弹簧进行复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空气弹簧无法进行瞬态调节的缺陷,同时在整车抬升及极限操控上有更好的提升。

Description

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弹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弹簧、具有该油气弹簧的悬架系统和具有该悬架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油气弹簧系统包括主动缸、柔性管路、气缸、蓄能器、动力缸和阻尼阀等,其中通过高压氮气作为弹性介质。蓄能器中含有高压气体体积可变的气室,其余空间充满液体,且通过阻尼阀与动力缸相连。并且空簧系统位于上方,阻尼器位于下方。阻尼器作为液压弹簧的一部分,牺牲掉了阻尼的一部分性能,在后续的舒适性吸能方面会有一定的缺失。此外,现有技术的油气弹簧在结构上较为复杂,成本也会有一定的增加。并且现有技术的空气弹簧具有无法无法进行瞬态调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油气弹簧,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具有容纳空间;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且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位于所述第二油腔和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之间;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一油腔,所述第二油道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油腔;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缸筒的外侧,所述气囊具有体积可变的气室,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缸筒上;及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气室。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道、所述第二油道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
可选地,所述气体通道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气囊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筒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油道、所述第二油道和所述气体通道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气囊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筒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油气弹簧还包括: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分别与所述气囊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贯通孔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一油道,所述第二贯通孔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油道,所述第三贯通孔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气体通道。
可选地,所述气囊环设于所述缸筒的外周,所述的油气弹簧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顶壁具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侧壁环绕所述顶壁的外周且位于所述顶壁靠近缸筒的一侧,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配合形成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槽体,所述侧壁与所述气囊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槽体后插接至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地,所述缸筒的端部敞开,所述的油气弹簧还包括: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缸筒的端部且与所述缸筒配合形成所述第二油腔。
可选地,所述的油气弹簧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内限定有收容空间,以用于安装所述缸筒和所述气囊,所述防尘罩为沿所述活塞的活动方向可伸缩的弹性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悬架系统,包括:悬架;油气弹簧,所述油气弹簧为上述任一所述的油气弹簧,所述油气弹簧与所述悬架连接;气压分配阀,所述气压分配阀通过气管与所述油气弹簧的气室连通;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通过第一油管与所述油气弹簧的第一油腔连通;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油气弹簧的第二油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悬架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壳体,通过液压弹簧和空气弹簧进行复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空气弹簧无法进行瞬态调节的缺陷,同时在整车抬升及极限操控上有更好的提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弹簧还能够与阻尼器单独工作、互不影响,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为液压弹簧的一部分的阻尼器损失一部分阻尼性能的缺陷,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油气弹簧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油气弹簧与气压分配阀、第一蓄能器和第二蓄能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蓄能器、第二蓄能器和油气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油气弹簧和气压分配阀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油气弹簧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安装件和活塞杆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油气弹簧100;
缸筒10;容纳空间11;第一油腔12;第二油腔13;
活塞组件20;活塞杆21;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气体通道24;活塞25;
气囊30;气室31;
第一安装件40;第一贯通孔41;第二贯通孔42;第三贯通孔43;
第一油液进出口51;第二油液进出口52;空气进出口53;
第二安装件60;
防尘罩70;
封口挡圈80;
安装座90;侧壁91;顶壁92;
气压分配阀201;出口202;气管203;第一蓄能器204;第二蓄能器205;第一油管206、第二油管207;油壶208;液压泵总成209;储气罐总成210;压缩机总成211;气压及液压复合式控制阀总成212;车身高度传感器213;摄像头或者激光雷达214;悬架电子控制单元215;蓄电池216。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弹簧100。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弹簧100包括缸筒10、活塞组件20、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气囊30和气体通道24。
具体而言,缸筒10具有容纳空间11,活塞组件20包括活塞杆21和活塞25,活塞杆21的第一端伸入容纳空间11,活塞25与活塞杆21的第一端连接,活塞25可活动地设于容纳空间11且将容纳空间11分隔为第一油腔12和第二油腔13,第一油腔12位于第二油腔13和活塞杆21的第二端之间,第一油道22用于连通外界与第一油腔12,第二油道23用于连通外界与第二油腔13,气囊30设于缸筒10的外侧,气囊30具有体积可变的气室31,气囊30连接在缸筒10上,气体通道24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气室31。
换言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弹簧100主要由缸筒10、活塞组件20、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气囊30和气体通道24组成,其中缸筒10内限定有容纳空间11,该容纳空间11可以用于容纳液压油、活塞杆21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活塞25。活塞组件20包括活塞杆21和活塞25,其中活塞杆21的第一端与活塞25连接且能够带动活塞25在容纳空间11内来回活动,例如沿着缸筒10的内壁面往复滑动。活塞杆21的外表面和缸筒10之间可以设置有封口挡圈80,通过封口挡圈80与活塞杆21过盈配合,可以降低漏油漏液风险。
通过活塞25能够将容纳空间11分隔为第一油腔12和第二油腔13,其中第一油腔12位于第二油腔13和活塞杆21的第二端之间,例如,活塞杆21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柱形件,活塞杆21的下端与活塞25连接,活塞杆21能够带动活塞25上下运动。其中活塞25的上方对应的容纳空间11即为第一油腔12,活塞25的下方对应的容纳空间11即为第二油腔13。第一油腔12和第二油腔13均能够输入或者输出液压油,使第一油腔12和第二油腔13的体积具有动态变化。其中,第一油道22可以用于连通外界与第一油腔12,外界和第二油腔13之间可以通过第二油道23连通。第一油腔12通过第一油道22输入或者输出液压油,第二油腔13通过第二油道23输入或者输出液压油。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可以设置在活塞杆21上,或者设置在缸筒10等位置,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如图5所示,在缸筒10的外侧还设有气囊30,气囊30的第一端可以与活塞杆21连接,气囊30的第二端可以与缸筒10连接,例如气囊30的第二端与缸筒10的外壁面通过无缝焊接贴合,能够降低漏气风险。在活塞杆21上行或者下行时,气囊30的第一端能够与活塞杆21同步活动。可以理解的是,气囊30具有气室31,气室31可以与气体通道24连通,外界与气室31之间可以通过气体通道24连通。通过气体通道24能够向气室31内输入或者输出气体实现气室31的体积具有动态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连接关系可以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例如气囊30的第一端与活塞杆21连接包括了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的方案。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弹簧100即为液压弹簧和空气弹簧的复合结构,通过活塞杆21和活塞25相配合,能够起到空气弹簧的瞬态调节作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弹簧100为液压弹簧和空气弹簧的复合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弹簧部分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油道22向第一油腔12内输送或者输出液压油,也可以通过第二油道23向第二油腔13内输送或者输出液压油。通过第一油腔12和第二油腔13的配合,可以用于液压快速的抬升、降低整车姿态,以及在极限工况下液压可提高侧倾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弹簧工作时,可以通过与气体通道24对应的空气进出口53向气室31内输送或者输出气体,能够适用于整车舒适模式,例如在整车舒适模式下正常行驶,此时仅空气弹簧部分起到作用。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气弹簧100,通过液压弹簧和空气弹簧进行复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空气弹簧无法进行瞬态调节的缺陷,同时在整车抬升及极限操控上有更好的提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弹簧100还能够与阻尼器单独工作、互不影响,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为液压弹簧的一部分的阻尼器损失一部分阻尼性能的缺陷,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活塞杆21上,包括以下情况:情况一、在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中,仅第一油道22设置在活塞杆21上;情况二、在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中,仅第二油道23设置在活塞杆21上;情况三、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均设置在活塞杆21上。
例如,活塞杆21采用同时具有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的空心结构,通过将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集成在一个活塞杆21上,提高结构紧凑性,减小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的占用空间。由于可以通过第一油道22向第一油腔12输送液压油,或者通过第一油道22输出液压油,还可以通过第二油道23向第二油腔13输入或者输出液压油,因此,将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同时设置在活塞杆21上,能够缩短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的长度,有利于缩短调节第一油腔12和第二油腔13的相对体积关系所需时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活塞杆21上,有利于减小第一油道22和/或第二油道23所占空间,提高结构紧凑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气体通道24设置在活塞杆21上,气囊30的一端与活塞杆21连接,气囊30的另一端与缸筒10连接。由于可以通过气体通道24向气囊30内输送气体或者将气囊30内的气体输出,并且气囊30设置在缸筒10的外侧,活塞杆21的第一端伸入缸筒10的容纳空间11,因此将气体通道24设置在活塞杆21上,有利于缩短气体通道24的长度,有利于缩短调节气囊30的体积所需时长。并且,将气体通道24集成在活塞杆21上,简化了气体通道24的结构,减小了气体通道24的占用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和气体通道24分别设置在活塞杆21上,气囊30的一端与活塞杆21连接,气囊的另一端与缸筒10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活塞杆21上同时设有气体通道24、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气体通道24、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同时大致沿着活塞杆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在活塞杆21的径向上至少一部分错开,避免气体通道24、第一油道22和第二油道23相互连通,从而实现。通过第一油道22向第一油腔12输入或输出液压油,通过第二油道23向第二油腔13输入或输出液压油,通过气体通道24向气室31输入或者输出气体。也就是说,活塞杆21采用具有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和气体通道24的空心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和气体通道24集成在一个活塞杆21上,能够结合油路和气路的特征,避免了从复合式的油气弹簧100其他地方管路埋置,简化了结构,减小了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和气体通道24的占用空间,提高了工艺可行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油气弹簧100还包括第一安装件40,第一安装件40分别与气囊30的第一端和活塞杆2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安装件40上设有第一贯通孔41、第二贯通孔42和第三贯通孔43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贯通孔41用于连通外界和第一油道22,第二贯通孔42用于连通外界和第二油道23,第三贯通孔43用于连通外界和气体通道2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贯通孔41可以作为第一油道22的一部分,或者与第一油道22分别独立且相互连通,或者第一油道22穿设第一贯通孔41。同样的,第二贯通孔42也可以作为第二油道23的一部分,或者与第二油道23分别独立且相互连通,或者第二油道23穿设第二贯通孔42。同样的,第三贯通孔43也可以作为气体通道24的一部分,或者与气体通道24分别独立且相互连通,或者气体通道24穿设第三贯通孔43。
其中第一安装件40可以采用板形件等,在采用板形件时,有利于将板形件分别与气缸和活塞杆21连接。例如,板形件位于气囊30和活塞杆21的上方,板形件的下表面与气缸的上端以及活塞杆21的上端连接。
此外,通过在第一安装件40上设置第一贯通孔41、第二贯通孔42和第三贯通孔43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设置第一安装件40时,将液压油和气体分别通过对应的孔流入或者流出。在将第一贯通孔41、第二贯通孔42和第三贯通孔43同时设置在第一安装件40上时,可以实现第一油液进出口51、第二油液进出口52和空气进出口53三者集成在第一安装件40上。
对于第一油道22沿上下方向穿设第一贯通孔41的方案而言,第一油道22的下端可以与第一油腔12连通,此时第一油道22的上端可以伸出第一贯通孔41且可以作为第一油液进出口51,通过第一油液进出口51可以向第一油道22内输入液压油,或者将第一油道22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油液进出口51输出第一油道22。
对于第二油道23沿上下方向穿设第二贯通孔42的方案而言,第二油道23的下端可以与第二油腔13连通,此时第二油道22的上端可以伸出第二贯通孔42且可以作为第二油液进出口52,通过第二油液进出口52可以向第二油道23内输入液压油,或者将第二油道23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油液进出口53输出第二油道23。
对于气体通道24沿上下方向穿设第三贯通孔43的方案而言,气体通道24的下端与气室31连通,此时气体通道24的上端可以伸出第三贯通孔43且可以作为空气进出口53,通过空气进出口53可以向气体通道24内输入气体,或者将气体通道24内的气体通过空气进出口53输出气体通道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活塞杆21的第二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活塞杆21的第一端的径向尺寸,例如活塞杆21沿上下方向延伸,活塞杆21的上端的径向尺寸大于活塞杆21的下端的径向尺寸,不仅有利于活塞杆21的上端具有足够的面积与第一安装件40连接,而且还避免了活塞杆21占用过多的第一油腔12和第二油腔13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活塞杆21的第一端穿过安装通道且突出于活塞25,例如活塞杆21的下端穿过安装通道后伸出活塞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活塞杆21的第一端插接在安装通道,有利于活塞杆21和活塞25快速安装;通过使活塞杆21的第一端伸出活塞25,有利于第二油道23与第二油腔13连通,第二油道23内的液压油流入第二油腔13。此外,还能够能够通过活塞杆21的下端限制活塞25的极限位置,例如在活塞杆21的下端活动至第二油腔13的最下侧时,活塞25与第二油腔13的最下侧之间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气囊30环设于缸筒10的外周,也就是说,气室31环绕缸筒10的外周,例如,在缸筒10沿上下方向延伸时,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横截面的形状为中空环形,沿上下方向的纵截面,纵截面的形状包括分别设于缸筒10的两侧的类U字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气囊30环设于缸筒10的外周,有利于增大气室31的体积,并且还有利于气压弹簧和液压弹簧复合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弹簧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油气弹簧100还包括安装座90,安装座90包括侧壁91和顶壁92,顶壁92具有贯通的安装孔,侧壁91环绕顶壁92的外周且位于顶壁92靠近缸筒的一侧,侧壁91与顶壁92配合形成与安装孔连通的槽体,侧壁91与气囊的第一端连接,活塞杆21的第二端穿过槽体后插接至安装孔内。也就是说,顶壁92和侧壁91配合限定出槽体,槽体下端敞开,顶壁92设有与槽体连通的安装孔。活塞杆21的第二端的外表面能够与安装孔的孔壁连接实现活塞杆21和安装座90之间的装配,例如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等。气囊30为柔性件,气囊30的第一端与侧壁91直接或者间接连接,气囊30的第二端与缸筒10的外表面直接或者间接连接。
也就是说,气囊30为柔性件,气囊3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安装座90安装在活塞杆21上。例如,在缸筒10沿上下方向延伸时,当气囊30活动至一定位置时,气囊30的竖截面可以为两个类U形,U形体包括两个端部,外侧的端部可以与安装座90连接,内侧的端部可以与缸筒10连接。在活塞杆21沿上下方向延伸为例进行说明,以靠近活塞杆21的方向为向内,远离活塞杆21的方向为向外,沿着从外向内的方向,气囊30靠近外侧的第一端为外侧端部,气囊30的外侧端部与活塞杆21连接,气囊30靠近内侧的第二端为内侧端部,气囊30的内侧端部与缸筒10连接。
其中安装座90具有槽体和敞开端,例如安装座90包括顶壁92和侧壁91,侧壁91环绕顶壁92的四周设置,通过侧壁91和顶壁92配合形成有向下敞开的槽体,在顶壁92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时,将活塞杆21的上端插接在安装孔,且活塞杆21的外表面可以与安装孔的孔壁连接。将气囊30的外侧的端部与侧壁91连接,例如在侧壁91的外表面设置有台阶部,气囊30可以与台阶部的外表面贴合。气囊30的内侧的端部可以与缸筒10的外表面连接。
当气囊30活动至一定位置时,气室31可以由安装座90的内壁面、气囊30的内壁面和缸筒10的外表面配合形成。
其中,安装座90和气囊30之间配合形成有气室31的至少一部分。可选地,气囊30的第二端与缸筒10的上端的端部边缘之间具有间隙,一方面避免了气囊30受到顶壁92的挤压而影响气囊30与侧壁91的连接密封性,又一方面保证了气体通道24能够始终与气室31连通。此外,还可以通过限定活塞杆21的行程范围,实现活塞杆21上的气体通道21与气室31连通,第一油道22与第一油腔12连通,第二油道23与第二油腔1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气囊30包括安装座90和气囊30,有利于气囊30和活塞杆21连接。
可选地,如图5所示,安装座90的径向面积大于缸筒10的径向面积,此时,气囊30的内侧端部可以与气囊30的外侧端部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避免气囊30的两个端部相互之间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所示,缸筒10的端部敞开,油气弹簧100还包括第二安装件60,第二安装件60设于缸筒10的端部且与缸筒10配合形成第二油腔13,第二安装件60可以与悬架连接。当缸筒10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油腔12位于第二油腔13的上方,此时第二安装件60可以安装在缸筒10的下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油腔13可以由缸筒10本身形成,也可以通过缸筒10和第二安装件60配合形成,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缸筒10的端部敞开且与第二安装件60配合形成第二油腔13,例如缸筒10的下端敞开,第二安装件60安装在缸筒10的下端敞开端,此时第二油腔13可以由缸筒10的内侧面和第二安装件60的上端面配合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油腔13通过缸筒10和第二安装件60配合形成,能够减小油气弹簧100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至图5所示,油气弹簧100还包括防尘罩70,防尘罩70内限定有收容空间,以用于安装缸筒10和气囊30。也就是说,缸筒10、气囊30等收容在防尘罩70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尘罩70能够避免灰尘等进入收容空间内。进一步地,防尘罩70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件40连接,防尘罩70的第二端与第二安装件60连接,例如,防尘罩70沿上下方向延伸,收容空间的上端由第一安装件40封闭,收容空间的下端由第二安装件60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防尘罩70为沿活塞25的活动方向可伸缩的弹性件,便于防尘罩70随着活塞组件20同步伸缩。例如,防尘罩70的上端与第一安装件40连接,防尘罩70的下端与第二安装件60连接,当活塞杆21和活塞25向上或者向下运动时,防尘罩70能够发生伸展和压缩。例如防尘罩70为波纹橡胶式防尘罩70,可以在弹簧伸缩时同步的进行伸缩,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提高耐久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悬架系统,悬架系统包括悬架、油气弹簧100、气压分配阀201、第一蓄能器204和第二蓄能器205,油气弹簧10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油气弹簧100,油气弹簧100与悬架连接,气压分配阀201通过气管203与油气弹簧100的气室31连通,第一蓄能器204通过第一油管206与油气弹簧100的第一油腔12连通,第二蓄能器205通过第二油管207与油气弹簧100的第二油腔13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蓄能器204、第二蓄能器205、第一油管206、第二油管207、第一油道22、第二油道23以及第一油腔12和第二油腔13等可以组成液压回路,气压分配阀201、气管203、气体通道24以及气室31等可以组成空气回路。
其中油气弹簧100和第一蓄能器204以及第二蓄能器205配合的液压原理可以为:第一蓄能器204与第一油道22连通,第一蓄能器204主要在整车提升时起到蓄压及缓冲作用,第二蓄能器205与第二油道23连通,第二蓄能器205主要在整车下降时起到蓄压及缓冲作用。通过第一蓄能器204和第二蓄能器205相互配合,能够使得整车调节过程无卡顿及相应迅速的优势。
油气弹簧100和气压分配阀201配合的气压远离可以为:通过气压分配阀201可以将气压从储气罐以及打气泵通过气压分配阀201的出口202经过气体管路(例如包括气体通道24和第三贯通孔43)到达气室31。其中气压分配阀201可以起到快速的将压力增高及减小的功能,保证整车在升高及下降过程中不与液压回路产生干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悬架系统还包括阻尼器,阻尼器与悬架连接。其中阻尼器和油气弹簧100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避免了阻尼器作为弹簧的一部分,无需牺牲阻尼的一部分性能,保证了后续的舒适性吸能,并且还简化了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通过将阻尼器和油气弹簧100单独工作,有利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空气弹簧无法进行瞬态调节的缺陷,并且在整车抬升及极限操控上有更好的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以车身沿左右方向延伸为例,油气弹簧100的总量可以为四个,四个油气弹簧100分为左前油气弹簧、右前油气弹簧、左后油气弹簧、右后油气弹簧。四个油气弹簧100共用一个气压分配阀201。在每个油气弹簧100的附近还可以设置有对应的车身高度传感器213配合使用。
例如,如图1所示,车身上设置有油壶208、液压泵总成209、储气罐总成210、压缩机总成211、气压及液压复合式控制阀总成212、四个车身高度传感器213、四个油气弹簧100、摄像头或者激光雷达214、悬架电子控制单元215、蓄电池216等。其中气压及液压复合式控制阀总成212可以包括气压分配阀20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弹簧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在提升刚度或抬高车身过程中,液压回路可以为:液压通过液压泵进入第二蓄能器205,通过第二油管207进入到活塞杆21中的第二油道23到达第二油腔13,达到增大压力推动活塞25带着活塞杆21往上走,此时第二蓄能器205不工作,第一油腔12中的压力通过活塞杆21中的第二油道23流出到第一蓄能器204,使得第一油腔12降低压力作用。空气回路可以为:储气罐及空气压缩机中的气体压力通过气压分配阀201经过分配阀的出口及气管203经过活塞杆21中的气体通道24来到气室31中,两者同时抬升,可以快速将整车抬高,增大整车的通过性。当整车在进行极限操控时。液压回路及气压回路同时启动,为整车提供更好的侧向刚度,提高操稳性能。碰撞时可以在毫秒级别将整车抬高,保护乘员安全。
在降低刚度或降低车身过程中,液压回路可以为:第一蓄能器204中的液压释放出来通过活塞杆21中的第一油道22进入到第一油腔12,使得第一油腔12中的压力增大,将活塞25带着活塞杆21往下推,第二蓄能器205不工作,第二油腔13中的油液通过活塞杆21中的第二油道23回到第二蓄能器205中,使得第二油腔13中压力降低,可以快速将车身降低。此功能主要用于赛道高速行驶时及整车出现甩尾失效时,降低整车的质心,提高整车安全性。气压回路可以为:气压由气室31经过活塞杆21中的气体通道24通过气压分配阀201将多余的气压排放到空气中,两者结合能快速的使得整车高度快速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悬架系统。由于悬架系统具有上述优点,因此车辆也具有同样的优点,在此不作赘述。本实用新型可以用在商用车,硬派越野车及乘用车上。可用与H臂悬架、双叉臂悬架、后五连杆分体式悬架及一体桥式悬架等类型悬架上。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筒,所述缸筒具有容纳空间;
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空间且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位于所述第二油腔和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之间;
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一油腔,所述第二油道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第二油腔;
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缸筒的外侧,所述气囊具有体积可变的气室,所述气囊连接在所述缸筒上;及
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用于连通外界与所述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所述第二油道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气囊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所述第二油道和所述气体通道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气囊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分别与所述气囊的第一端和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和第三贯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贯通孔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一油道,所述第二贯通孔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第二油道,所述第三贯通孔用于连通外界和所述气体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环设于所述缸筒的外周,所述的油气弹簧还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侧壁和顶壁,所述顶壁具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侧壁环绕所述顶壁的外周且位于所述顶壁靠近缸筒的一侧,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配合形成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槽体,所述侧壁与所述气囊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槽体后插接至所述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的端部敞开,所述油气弹簧还包括:
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缸筒的端部且与所述缸筒配合形成所述第二油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弹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内限定有收容空间,以用于安装所述缸筒和所述气囊,所述防尘罩为沿所述活塞的活动方向可伸缩的弹性件。
9.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架;
油气弹簧,所述油气弹簧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油气弹簧,所述油气弹簧与所述悬架连接;
气压分配阀,所述气压分配阀通过气管与所述油气弹簧的气室连通;
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通过第一油管与所述油气弹簧的第一油腔连通;
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通过第二油管与所述油气弹簧的第二油腔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悬架系统。
CN202221860833.1U 2022-07-07 2022-07-07 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8000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0833.1U CN218000249U (zh) 2022-07-07 2022-07-07 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0833.1U CN218000249U (zh) 2022-07-07 2022-07-07 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0249U true CN218000249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0833.1U Active CN218000249U (zh) 2022-07-07 2022-07-07 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0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13631A (zh) 车辆及用于车辆的悬架组件
US8215620B2 (en) Self-pumping ride level control system
US6811171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US6871845B2 (en) Self-pumping, 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strut unit
CN100402326C (zh) 车辆的空气悬架系统
CN217124471U (zh) 一种汽车智能液压主动悬架系统
CN103009955A (zh) 气压可调式油气悬架系统及其气压调节方法和工程车辆
KR100363449B1 (ko) 유압 완충기
US3850437A (en) Leveling system with a single offset mounted air spring
CN108638778B (zh) 内置单胶囊悬架气体弹簧
CN218000249U (zh) 油气弹簧、悬架系统和车辆
CN110450592B (zh) 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
CN208417377U (zh) 一种车辆悬架气体弹簧
CN2874128Y (zh) 空气弹簧液压减震器
CN108488294A (zh) 车辆悬架气体弹簧
CN215153766U (zh) 蓄能器悬挂油缸、油气平衡悬架系统及车辆
CN217951088U (zh)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
CN217951089U (zh)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
CN201300688Y (zh) 一种可调减震器气囊
CN218858096U (zh) 一种悬架调节系统和车辆
CN217951090U (zh) 一种座椅高度控制阀
JP2000337419A (ja) 油圧緩衝器
CN220646588U (zh) 一种多级刚度可调的空气弹簧
CN218031206U (zh) 一种减震器
CN115163720A (zh) 一种分体三囊室空气弹簧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