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9938U - 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9938U
CN217999938U CN202222517402.1U CN202222517402U CN217999938U CN 217999938 U CN217999938 U CN 217999938U CN 202222517402 U CN202222517402 U CN 202222517402U CN 217999938 U CN217999938 U CN 217999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edge
main board
shield
wind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174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ongm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ongm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ongm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ongm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174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9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9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9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导风罩、护罩、主板以及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护罩和主板之间;所述导风罩套设在护罩、主板以及风扇主体的外侧,且导风罩的一端与护罩连接;所述风扇主体由5个以上沿着相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扇叶组成,所述主板上设有4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孔洞,所述主板外侧的中央设有转向可调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主板的中央并与主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转向可调的电机和特殊角度的扇叶,使电机在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可以实现风机风向的转向调节,并使风机拥有足够的进、出风量;而导风罩的设置还可以降低风机工作噪音,使得整个风机机构具备了更好地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背景技术
风机是一种常见的送风结构,它可以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来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在许多空气调节设备和家用电器设备中(如空气净化器、除湿机),都会用到风机。
现有的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CN109899318B公开的一种新健康空气净化器的旋涡风扇,包括主板、护罩以及位于主板和护罩之间的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由6个以上沿着相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扇叶组成,所述主板的外侧设有4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主板的内侧设有电机和电机罩,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卡接有轴承,且上述轴承位于主板的中间。本发明得到的一种新健康空气净化器的旋涡风扇,其通过对扇叶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使得风阻减少,噪音降低,在同等环境下的相同转速中,风量以及风能够到达的最远距离可达到现有的2倍以上。
但现有技术中,风扇结构受叶片结构的影响,当风机反向旋转时并不能实现风扇的风向调节,因此现有的风扇只能实现单向送风,无法满足风机风向调节变换的使用需求,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包括导风罩、护罩、主板以及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护罩和主板之间;所述导风罩套设在护罩、主板以及风扇主体的外侧,且导风罩的一端与护罩连接;所述风扇主体由5个以上沿着相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扇叶组成,所述主板上设有4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孔洞,所述主板外侧的中央设有转向可调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主板的中央并与主板连接;
所述扇叶为圆弧状叶片,叶片为四边形结构,以逆时针命名分别为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为内凹圆弧边,第一边上设有用于连接护罩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边靠近第三边一侧高于第二边靠近第一边一侧;所述第三边上设有用于连接主板的第二凸起;所述第四边为外凸圆弧边;所述扇叶与护罩和主板连接后,所述第一边位于护罩和主板内侧,所述第四边位于护罩和主板外侧并向导风罩的内壁延伸,且扇叶的内凹侧璧与圆周外边沿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为28-33°。
优选的,所述导风罩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大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的导风罩上向外延伸有固定延边,所述固定延边上等间距设有固定孔一。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导风罩上等间距设有气槽。
优选的,所述护罩的最小直径大于第一开口的直径,所述护罩上等间距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凸起的装配孔一。
优选的,所述主板的直径大于第一开口的直径,且主板的直径小于护罩的直径;所述主板上等间距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凸起的装配孔二。
优选的,所述主板中央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中央设有用于容纳电机输出轴的装配孔三。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外侧的主板上等间距设有棱条,所述棱条位于相邻两孔洞之间。
优选的,所述扇叶的内凹侧璧与圆周外边沿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为30°。
优选的,所述第二边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度差设为h,h为扇叶厚度的2.8-3倍。
优选的,所述电机远离输出轴一端的外侧设有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转向可调的电机,使电机正向转动时可以带动主板、风扇主体和护罩正向旋转,将空气从第二开口处抽入,使空气穿过主板上的孔洞以及扇叶的间隙可以到达护罩处并由第一开口送出;使得电机反向转动时可以带动主板、风扇主体和护罩反向旋转,将空气从第一开口处抽入,使空气穿过护罩到达扇叶的间隙以及主板上的孔洞处并由第二开口送出,从而使得整个风机机构可以实现风向的调节,提高了风机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罩、主板以及风扇主体外侧设置导风罩,使得风机在送风时会受到导风罩的阻挡,进而有效通过导风罩降低护罩、主板以及风扇主体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冲击,达到降低风机工作噪音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在扇叶与护罩和主板连接后,使第一边位于护罩和主板内侧,使第四边位于护罩和主板外侧并向导风罩的内壁延伸,使得电机在正向旋转时,空气可以通过孔洞以及扇叶的间隙同步进风并通过第一开口以及气槽同步出风,使得电机在反向旋转时,一部分空气从第一开口抽向护罩,另一部分使空气从气槽抽向扇叶的间隙,使得空气以快速从主板的孔洞处流向第二开口,使风机在正向或反向旋转时,都可以增加风机整体的进、出风量,全面提高了风机的送风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特殊角度布置的扇叶,可以使风扇主体在同等环境下相同转速中,能够增加空气在扇叶处的流动风量,进一步提高了风机的送风效果;且该扇叶结构配合转向可调的电机使用后,可以实现风机的风向的转向调节,满足了风机风向调节变换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拆除导风罩和电机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6拆除主板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扇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扇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导风罩;11、固定延边;12、第一开口;13、气槽;14、第二开口;2、护罩;21、气槽一;3、主板;31、装配孔二;32、孔洞;33、连接座;34、棱条;4、扇叶;41、第一边;411、第一凸起;42、第二边;43、第三边;431、第二凸起;44、第四边;5、电机;51、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10所示,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包括导风罩1、护罩2、主板3以及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护罩2和主板3之间;所述导风罩1套设在护罩2、主板3以及风扇主体的外侧,且导风罩1的一端与护罩2连接;所述风扇主体由5个以上沿着相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扇叶4组成,扇叶4的个数优选为6个;所述主板3上设有4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孔洞32,所述孔洞32的个数优选为6个;所述主板3外侧的中央设有转向可调的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主板3的中央并与主板3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4,所述第二开口14的直径大于第一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4处的导风罩1上向外延伸有固定延边11,所述固定延边11上等间距设有固定孔一;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板3中央设有连接座33,所述连接座33的中央设有用于容纳电机5输出轴的装配孔三;其中,固定延边11的设置可以方便导风罩1的固定装配;连接座33的设置可以方便电机5与主板3之间的固定装配;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4的设置可以使导风罩1具备导风方向,使电机5正向转动时可以带动主板3、风扇主体和护罩2正向旋转,将空气从第二开口14处抽入,使空气穿过主板3上的孔洞32以及扇叶4的间隙可以到达护罩2处并由第一开口12送出;而电机5反向转动时可以带动主板3、风扇主体和护罩2反向旋转,将空气从第一开口12处抽入,使空气穿过护罩2到达扇叶4的间隙以及主板3上的孔洞32处并由第二开口14送出,使得整个风机机构可以实现风向的调节,提高了风机的适用性;且风在导风罩1内流动时会受到导风罩1的阻挡(导风),进而有效通过导风罩1降低护罩2、主板3以及风扇主体转动时产生的气流冲击,达到降低风机工作噪音的目的;
为了增加导风罩1的导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12处的导风罩1上等间距设有气槽13;其中,气槽13的设置可以增加空气在第一开口12处的导风量,以此来提高导风罩1第一开口12处的导风效果;
为了增加主板3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33外侧的主板3上等间距设有棱条34,所述棱条34位于相邻两孔洞32之间;其中,棱条34的设置可以增加主板3的整体结构强度,并将风导向孔洞32,既保证了风的流动,又分散了风对主板3的冲击力,增加了主板3的结构刚性;
为了方便电机5的固定装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5远离输出轴一端的外侧设有安装座51;其中,安装座51上设有多个固定孔二,用于电机5的固定,保证了电机5的稳定装配,确保电机5可以带动风扇主体旋转;
所述扇叶4为圆弧状叶片,叶片为四边形结构,以逆时针命名分别为第一边41、第二边42、第三边43和第四边44;所述第一边41为内凹圆弧边,第一边41上设有用于连接护罩2的第一凸起411;所述第二边42靠近第三边43一侧高于第二边42靠近第一边41一侧;所述第三边43上设有用于连接主板3的第二凸起431;所述第四边44为外凸圆弧边;所述扇叶4与护罩2和主板3连接后,所述第一边41位于护罩2和主板3内侧,所述第四边44位于护罩2和主板3外侧并向导风罩1的内壁延伸,且扇叶4的内凹侧璧与圆周外边沿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为28-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42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度差设为h,h为扇叶4厚度的2.8-3倍;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4的内凹侧璧与圆周外边沿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为30°;其中,特殊形状的扇叶4可以在电机5正向旋转时,将空气快速从主板3的孔洞32处以及扇叶4的间隙处抽向护罩2(即通过孔洞32以及扇叶4的间隙同步进风),使空气可以快速从护罩2流向第一开口12和气槽13(即通过第一开口12以及气槽13同步出风),有效增加了风机整体的进、出风量;而扇叶4可以在电机5反向旋转时,一部分空气从第一开口12抽向护罩2,另一部分使空气从气槽13抽向扇叶4的间隙,使得空气以快速从主板3的孔洞32处流向第二开口14,使风机换向后任然可以增加风机整体的进、出风量,全面提高了风机的送风效果;而呈特殊角度布置的扇叶4可以在同等环境下相同转速中,增加空气在扇叶4处的流动风量,进一步提高了风机的送风效果,且扇叶结构配合转向可调的电机使用后,可以实现风机风向的调节变换,使风机的送风方向可以根据电机5的正、反转同步调节,满足了风机风向调节变换的使用需求;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罩2的最小直径大于第一开口12的直径,所述护罩2上等间距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凸起411的装配孔一21;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板3的直径大于第一开口12的直径,且主板3的直径小于护罩2的直径;所述主板3上等间距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凸起431的装配孔二31;其中,扇叶4可以通过第一凸起411和第二凸起431分别与护罩2和主板3插接固定,方便了护罩2、主板3以及风扇主体之间的固定装配,为风机的安装和后期检修提供了便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罩(1)、护罩(2)、主板(3)以及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可拆卸连接于护罩(2)和主板(3)之间;所述导风罩(1)套设在护罩(2)、主板(3)以及风扇主体的外侧,且导风罩(1)的一端与护罩(2)连接;所述风扇主体由5个以上沿着相同方向延伸并间隔设置的扇叶(4)组成,所述主板(3)上设有4个以上间隔设置的孔洞(32),所述主板(3)外侧的中央设有转向可调的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主板(3)的中央并与主板(3)连接;
所述扇叶(4)为圆弧状叶片,叶片为四边形结构,以逆时针命名分别为第一边(41)、第二边(42)、第三边(43)和第四边(44);所述第一边(41)为内凹圆弧边,第一边(41)上设有用于连接护罩(2)的第一凸起(411);所述第二边(42)靠近第三边(43)一侧高于第二边(42)靠近第一边(41)一侧;所述第三边(43)上设有用于连接主板(3)的第二凸起(431);所述第四边(44)为外凸圆弧边;所述扇叶(4)与护罩(2)和主板(3)连接后,所述第一边(41)位于护罩(2)和主板(3)内侧,所述第四边(44)位于护罩(2)和主板(3)外侧并向导风罩(1)的内壁延伸,且扇叶(4)的内凹侧璧与圆周外边沿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为28-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4),所述第二开口(14)的直径大于第一开口(12);所述第二开口(14)处的导风罩(1)上向外延伸有固定延边(11),所述固定延边(11)上等间距设有固定孔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2)处的导风罩(1)上等间距设有气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2)的最小直径大于第一开口(12)的直径,所述护罩(2)上等间距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凸起(411)的装配孔一(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3)的直径大于第一开口(12)的直径,且主板(3)的直径小于护罩(2)的直径;所述主板(3)上等间距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凸起(431)的装配孔二(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3)中央设有连接座(33),所述连接座(33)的中央设有用于容纳电机(5)输出轴的装配孔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3)外侧的主板(3)上等间距设有棱条(34),所述棱条(34)位于相邻两孔洞(3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4)的内凹侧璧与圆周外边沿形成夹角a,夹角a的角度为30°。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42)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度差设为h,h为扇叶(4)厚度的2.8-3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远离输出轴一端的外侧设有安装座(51)。
CN202222517402.1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Active CN217999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7402.1U CN21799993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7402.1U CN21799993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9938U true CN217999938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17402.1U Active CN217999938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9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2644B1 (en) Counter-rotating fan
JP6225332B2 (ja) 送風機、およびその送風機を搭載した室外ユニット
CN109958639B (zh) 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106837871B (zh) 轴流风轮、轴流风机和空调器
TW201200738A (en) Electric blower and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with the same
CN109404305B (zh) 一种仿生叶片无蜗壳离心通风机
CN114233680A (zh) 组合式扇叶及组合出风装置
CN217999938U (zh) 一种风向可变的风机结构
CN110506164B (zh) 螺旋桨式风扇及空调装置用室外机
CN216812271U (zh) 组合式扇叶及组合出风装置
CN110494654B (zh) 远心风扇、成型用模具及流体输送装置
WO2021185188A1 (zh) 贯流风机、风扇及空调器
CN113123979B (zh) 空调室外机
JP2019127865A (ja) 遠心ファン
CN209761806U (zh) 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CN209761805U (zh) 空调室外机的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JP6229157B2 (ja) 送風機、およびその送風機を搭載した室外ユニット
CN113309714A (zh) 多翼离心风机和家用电器
WO2019230582A1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用室外ユニット
KR20200116301A (ko) 팬 어셈블리
CN111911425A (zh)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113107898B (zh) 离心风机用叶片、叶轮、离心风机以及家用电器
CN213744137U (zh) 轴流风扇和具有其的除湿机
CN210267661U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N220378510U (zh) 扇叶、风机和吹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