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9615U -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9615U
CN217999615U CN202222592501.6U CN202222592501U CN217999615U CN 217999615 U CN217999615 U CN 217999615U CN 202222592501 U CN202222592501 U CN 202222592501U CN 217999615 U CN217999615 U CN 2179996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late
arc
tunnel
pla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925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廷彪
黎良仆
周科
郑国强
占盼
袁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mmunication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mmunication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mmunication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mmunication Survey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925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96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96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96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能够适应隧道的不同规格对隧道模板进行支撑。包括第一弧板、第二弧板,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相向一端相互铰接,并能够通过转动配合形成半圆弧形板体;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外侧弧面设置有多个长度可调的外支撑柱,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内侧弧面铰接有内支撑柱;在半圆弧形板体状态下,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相背一端以及所述内支撑柱远离所述半圆弧形板体的一端能够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外支撑柱长度的调节,能够对具有不同宽度和高度的隧道模板进行支撑,同时,通过其中各部件的铰接,能够对整个支架进行收纳,便于在隧道中进行搬运。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背景技术
隧道是一种修建在地下的工程建筑物。隧道施工时,会在最里层浇筑混凝土二次衬砌,浇筑时会在最内层贴上模板,使得表壁平整。这时模板就需要支架支撑,防止从隧道内壁上脱落。一般的支架就是单一的垂直柱体,由于隧道内壁有弧度,有时也会增设一些倾斜的柱体与垂直柱体组合支撑,所以在支架拆装过程中十分麻烦;此外,隧道的规格大小不一,需要根据隧道的不同高度和宽度选择不同规格的支架,支架的选型较为复杂,生产支架的相应成本也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架,能够适应隧道的不同规格对隧道模板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包括第一弧板、第二弧板,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相向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能够通过转动配合形成半圆弧形板体;
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外侧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长度可调的外支撑柱,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内侧弧面铰接有若干个内支撑柱;
在半圆弧形板体状态下,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相背一端以及所述内支撑柱远离所述半圆弧形板体的一端能够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板、第二弧板所对应的圆弧角度为90°。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内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中间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板外侧弧面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第二支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板外侧弧面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中间支柱的一端与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铰接部位铰接;
在半圆弧形板体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中间支柱分别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的径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中间支柱的另一端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中间支柱包括内杆和伸缩套筒,所述内杆穿设在所述伸缩套筒的一端上并能够在所述伸缩套筒中进行伸缩;
所述内杆远离所述伸缩套筒的一端固定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铰接;
所述伸缩套筒远离所述内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铰接;
在半圆弧形板体状态下,所述伸缩套筒套设在所述内杆上的一端能够抵靠在所述铰接板上。
可选的,在半圆弧形板体状态下,所述外支撑柱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的杆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半圆弧形板体的外侧弧面上,且所述外支撑柱分别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的径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外支撑柱包括同轴设置的螺栓、支撑套筒以及滑动套筒;
其中所述滑动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弧板或第二弧板的外侧弧面上;所述螺栓与所述滑动套筒的筒底转动连接,所述螺栓的螺纹端设置在滑动套筒的筒体内,所述螺栓的头部端依次穿过所述滑动套筒的筒底以及所述第一弧板或第二弧板的内侧弧面并暴露在外;所述支撑套筒设置在所述螺栓的螺纹端以及滑动套筒之间,所述支撑套筒的外侧面与所述滑动套筒的内侧面沿滑动套筒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的内侧面于所述螺栓的螺纹段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所述螺栓的头部端,能够使所述支撑套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弧板或第二弧板的外侧弧面。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外侧弧面上设有多个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所述滑动套筒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滑动套筒的内侧面上沿滑动套筒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支撑套筒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条,所述滑条位于所述滑槽中。
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分别对应的两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板远离隧道地面的一侧板面上设有卡块;
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相背一端的外侧弧面上设有卡槽,在半圆弧形板体状态下,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相背一端能够分别放置在对应定位板远离隧道地面的一侧板面上,且所述卡块能够卡入对应的卡槽中。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两个定位板上的卡块的内侧面朝相向的方向倾斜设置,当所述卡块卡入对应的卡槽时,该内侧面能够与对应卡槽的槽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之间的铰接以及内支撑柱与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的铰接,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可以通过转动相互靠近,各个内支撑柱也能够通过转动收纳在所述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之间,由此减少整个支架的宽度,便于整个支架的收纳以及在隧道中的搬运;通过对外支撑柱长度的调节,能够对具有不同宽度和高度的隧道模板进行支撑;通过各个内支撑柱的设置,对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进行支撑,防止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在浇筑过程中受压产生断裂或向下弯折,导致无法对模板起到支撑的效果,影响隧道浇筑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个正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另一个正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弧板或第二弧板与定位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间支柱的正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位座的侧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外支撑柱与半圆弧形板体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半圆弧形板体、11-第一弧板、12-第二弧板、13-卡槽、14-螺纹槽、2-定位板、21-卡块、3-外支撑柱、31-滑动套筒、32-支撑套筒、33-螺栓、41-第一支柱、42-第二支柱、43-中间支柱、431-内杆、432-伸缩套筒、433-铰接板、434-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如图1到图2所示,包括第一弧板11、第二弧板12,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相向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能够通过转动配合形成半圆弧形板体1;
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外侧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长度可调的外支撑柱3,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内侧弧面铰接有若干个内支撑柱;
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相背一端以及所述内支撑柱远离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一端能够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
其中出现的“外”指的是当本支撑支架搭设在隧道中时,各部件靠近隧道内壁的部位,出现的“内”指的是当本支撑支架搭设在隧道中时,各部件远离隧道内壁的部位。在隧道模板搭建就位后,可以将本支撑支架以半圆弧形板体1的状态放入隧道中的对应位置,通过第一弧板11、第二弧板12和内支撑柱与隧道地面的连接对支撑支架进行固定,通过调节外支撑柱3的长度,用于使外支撑柱3能够对具有不同宽度和高度的隧道模板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第一弧板11、第二弧板12所对应的圆弧角度为9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撑柱由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和中间支柱43组成,所述第一支柱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板11外侧弧面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第二支柱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板12外侧弧面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中间支柱43的一端与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铰接部位铰接;
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和中间支柱43分别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径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和中间支柱43的另一端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此时,所述第一支柱41、中间支柱43和第二支柱42的轴线之间依次间隔45°,且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的轴线与隧道地面的夹角液位45°。在该结构下,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能够分别对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起到足够有效的支撑,以此提高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支撑强度,防止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在浇筑过程中受压变形;此外,所述中间支柱43能够对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铰接部位进行支撑,防止该铰接部位受压产生转动。
在此基础上,所述中间支柱43如图4所示,包括内杆431和伸缩套筒432,所述内杆431穿设在所述伸缩套筒432的一端上并能够在所述伸缩套筒432中进行伸缩;
所述内杆431远离所述伸缩套筒432的一端固定有铰接板433,所述铰接板433分别与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铰接;
如图5所示,所述伸缩套筒432远离所述内杆43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座434,所述定位座434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434铰接,此时仅需通过将定位座434固定在隧道地面上,即可完成各个支柱与基座的连接,安装方式更加快捷有效;
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伸缩套筒432套设在所述内杆431上的一端能够抵靠在所述铰接板433上,用于在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对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铰接部位进行有效的支撑。而在需要对支架进行收纳或移动时,所述伸缩套筒432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的拉扯下远离铰接板433,同时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能够相互靠近,便于收纳,此时所述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以及中间支柱43的移动路径固定,在半圆弧杆体状态下以及进行收纳时能够自动就位,便于支架的拆装。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外支撑柱3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杆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外侧弧面上,且所述外支撑柱3分别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径向延伸,由此使得整个半圆弧形板体1能够较为均匀的施加支撑力。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外支撑柱3包括同轴设置的螺栓33、支撑套筒32以及滑动套筒31;
其中所述滑动套筒31设置在所述第一弧板11或第二弧板12的外侧弧面上;所述螺栓33与所述滑动套筒31的筒底转动连接,所述螺栓33的螺纹端设置在滑动套筒31的筒体内,所述螺栓33的头部端依次穿过所述滑动套筒31的筒底以及所述第一弧板11或第二弧板12的内侧弧面并暴露在外;所述支撑套筒32设置在所述螺栓33的螺纹端以及滑动套筒31之间,所述支撑套筒32的外侧面与所述滑动套筒31的内侧面沿滑动套筒31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32的内侧面于所述螺栓33的螺纹段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所述螺栓33的头部端,能够使所述支撑套筒32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弧板11或第二弧板12的外侧弧面。
此时,可以通过转动所述螺栓33暴露在第一弧板11或第二弧板12内侧弧面的头部端,以此使得螺栓33的螺纹端在支撑套筒32中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套筒32在滑动套筒31中进行伸缩,进而改变整个外支撑柱3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外侧弧面上设有多个螺纹槽14,所述螺纹槽14与所述滑动套筒3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此时所述第一弧板11、第二弧板12与所述外支撑柱3可拆卸连接,便于将外支撑柱3从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上取下以进行收纳。
其中,所述滑动套筒31的内侧面上沿滑动套筒31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支撑套筒32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条,所述滑条位于所述滑槽中,通过所述滑槽与滑条的配合,实现所述支撑套筒32在滑动套筒31中的滑动,其中所述滑条和滑槽的配合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图中未示出。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分别对应的两个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板2远离隧道地面的一侧板面上设有卡块21;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相背一端的外侧弧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块21适配的卡槽13。
其中,在支撑支架安装前,预先将两个定位板2安装在隧道地面的预设位置上,此时两个定位板2的间距大致等同半圆弧形板体1的直径长度,而后在将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张开,使其上相背一端能够分别放置在对应定位板2远离隧道地面的一侧板面上,同时所述卡块21能够向外移动以卡入对应的卡槽13中,此时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恰好配合形成半圆弧形板体1。此时所述卡块21能够阻止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导致无法对模板进行支撑。
其中,所述两个定位板2上的卡块21的内侧面朝相向的方向倾斜设置,当所述卡块21卡入对应的卡槽13时,该内侧面能够与对应卡槽13的槽壁贴合。在该结构下,能够确保卡块21与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接触稳定性,避免卡槽13从卡块21上滑出。
其中所述定位座434、定位板2与隧道地面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在定位座434和定位板2上设置多个固定孔,通过地钉穿过固定孔插入到土层,进而定位座434和定位板2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先将两个定位板2安装在隧道地面上的预设位置上,此时两个定位板2的间距大致等同半圆弧形板体1的直径长度;使收纳在一起的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向相反方向转动后,将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相背的一端放置在对应定位板2上,并使其上的卡槽13卡设在对应定位板2的卡块21上;此时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对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转动而向相反方向转动,中间支柱43的伸缩套筒432在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的拉扯下自动抵靠在铰接板433上,且定位座434支撑在地面上;将定位座434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使得中心支柱、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固定支撑在半圆弧形板体1下方,防止半圆弧形板体1变形;然后在通过扳手对所有外支撑柱3中螺栓33的头部端进行转动,使得支撑套筒32沿着滑动套筒31向外侧滑动,直至支撑套筒32的外端抵靠在隧道模板下,以此对隧道模板进行支撑。
在收纳时,如图2所示,先将定位座434从地面上拆下,然后放倒半圆弧形板体1,将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相向转动,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也随之相向转动收拢,以此减少整个支撑支架的宽度,收拢后便于将整个支撑支架在隧道内进行搬移。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板(11)、第二弧板(12),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相向一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能够通过转动配合形成半圆弧形板体(1);
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外侧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长度可调的外支撑柱(3),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内侧弧面铰接有若干个内支撑柱;
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相背一端以及所述内支撑柱远离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一端能够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板(11)、第二弧板(12)所对应的圆弧角度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和中间支柱(43),所述第一支柱(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弧板(11)外侧弧面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第二支柱(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弧板(12)外侧弧面的中间部位铰接,所述中间支柱(43)的一端与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铰接部位铰接;
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和中间支柱(43)分别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径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柱(41)、第二支柱(42)和中间支柱(43)的另一端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柱(43)包括内杆(431)和伸缩套筒(432),所述内杆(431)穿设在所述伸缩套筒(432)的一端上并能够在所述伸缩套筒(432)中进行伸缩;
所述内杆(431)远离所述伸缩套筒(432)的一端固定有铰接板(433),所述铰接板(433)分别与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铰接;
所述伸缩套筒(432)远离所述内杆(43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座(434),所述定位座(434)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柱(41)和第二支柱(42)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座(434)铰接;
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伸缩套筒(432)套设在所述内杆(431)上的一端能够抵靠在所述铰接板(4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外支撑柱(3)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杆向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外侧弧面上,且所述外支撑柱(3)分别沿所述半圆弧形板体(1)的径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柱(3)包括同轴设置的螺栓(33)、支撑套筒(32)以及滑动套筒(31);
其中所述滑动套筒(31)设置在所述第一弧板(11)或第二弧板(12)的外侧弧面上;所述螺栓(33)与所述滑动套筒(31)的筒底转动连接,所述螺栓(33)的螺纹端设置在滑动套筒(31)的筒体内,所述螺栓(33)的头部端依次穿过所述滑动套筒(31)的筒底以及所述第一弧板(11)或第二弧板(12)的内侧弧面并暴露在外;所述支撑套筒(32)设置在所述螺栓(33)的螺纹端以及滑动套筒(31)之间,所述支撑套筒(32)的外侧面与所述滑动套筒(31)的内侧面沿滑动套筒(31)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32)的内侧面于所述螺栓(33)的螺纹段螺纹连接,通过转动所述螺栓(33)的头部端,能够使所述支撑套筒(32)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弧板(11)或第二弧板(12)的外侧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的外侧弧面上设有多个螺纹槽(14),所述螺纹槽(14)与所述滑动套筒(3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筒(31)的内侧面上沿滑动套筒(31)的轴线方向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支撑套筒(32)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适配的滑条,所述滑条位于所述滑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分别对应的两个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与隧道地面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板(2)远离隧道地面的一侧板面上设有卡块(21);
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相背一端的外侧弧面上设有卡槽(13),在半圆弧形板体(1)状态下,所述第一弧板(11)和第二弧板(12)相背一端能够分别放置在对应定位板(2)远离隧道地面的一侧板面上,且所述卡块(21)能够卡入对应的卡槽(1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板(2)上的卡块(21)的内侧面朝相向的方向倾斜设置,当所述卡块(21)卡入对应的卡槽(13)时,该内侧面能够与对应卡槽(13)的槽壁贴合。
CN202222592501.6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Active CN2179996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2501.6U CN21799961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92501.6U CN21799961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9615U true CN217999615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1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92501.6U Active CN217999615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96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3588A (zh) * 2023-11-27 2023-12-26 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开合系统及隧道清理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83588A (zh) * 2023-11-27 2023-12-26 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开合系统及隧道清理机器人
CN117283588B (zh) * 2023-11-27 2024-01-26 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开合系统及隧道清理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99615U (zh) 一种隧道模板支撑支架
CN110984572A (zh) 一种建筑加固用模板夹紧设备
CN211286732U (zh) 一种建筑施工墙体支撑装置
CN111255221B (zh) 一种管件架设用支撑结构
CN211143687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房屋建筑用脚手架
CN215168051U (zh) 一种楼面用的梁支撑
CN214659022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安全防坠装置
CN206360405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213174814U (zh) 一种混凝土定型钢模板支撑装置
CN111779356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挡及其施工方法
CN211821624U (zh) 一种电视机悬挂安装装置
CN20993866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管材放置架
CN211691358U (zh) 一种建筑工程钢结构支撑架
CN214573993U (zh) 一种建筑深基坑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19081013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模板支护结构
CN220566107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砂浆锚杆
CN114718294B (zh) 一种钢构模板连接和支承系统
CN219754136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板固定支撑结构
CN219059836U (zh) 一种道路引导设备
CN219817832U (zh) 一种钢筋折弯机
CN217869855U (zh) 一种新型公路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221098065U (zh) 一种工程测绘用测绘仪定位装置
CN215948894U (zh) 一种具备防水功能的吊洞用具
CN220621399U (zh) 一种警示围挡
CN211850836U (zh) 一种建筑施工浇筑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