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1806U - 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1806U
CN217991806U CN202222162114.9U CN202222162114U CN217991806U CN 217991806 U CN217991806 U CN 217991806U CN 202222162114 U CN202222162114 U CN 202222162114U CN 217991806 U CN217991806 U CN 217991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conveying
piece
clamp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211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龙
杨波
杨智健
杨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eng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eng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eng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eng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211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1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1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1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上料装置(2),上料装置(2)包括输送轨道一(3)和驱动机构一(4),输送轨道一(3)上设置有推动板(5),输送轨道一(3)的下方设置有输送轨道二(6)和驱动机构二(7),输送轨道二(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顶料板(8)和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支撑件(9),机架(1)上还设置有与上料装置(2)相对的传送装置(10),以及位于上料装置(2)与传送装置(10)之间的切断装置(1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长条形型材的连续性自动上料、切割和小段型材的传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型材尺寸精度。

Description

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便于型材上料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背景技术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型材可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对型材进行再加工。
在现有技术中,型材的再加工通常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首先,由工人对长条形的型材进行测量并做好标记,然后依次将标记好的型材固定于相应的切割装置内进行切割,使其成为多个相同长度的小段型材,再转送至各加工装置内进行加工处理。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上料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形成连续性生产加工,并且工人重复性的上料,容易造成上料位置的精度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切割出来的型材不符合尺寸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在型材加工过程中,上料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形成连续性生产加工、无法保证型材尺寸精度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型材连续性自动上料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型材尺寸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输送轨道一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轨道一输送的驱动机构一,所述输送轨道一上设置有推动板,所述输送轨道一的下方设置有输送轨道二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轨道二输送的驱动机构二,所述输送轨道二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轨道一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输送轨道二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顶料板和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支撑件,所述顶料板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一的正下方,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推动板等高,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上料装置相对的传送装置,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与所述传送装置之间的切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输送轨道一设置为输送链,以及与所述输送链相齿合的链轮,所述链轮相对设置于支架一上,所述支架一设置于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一的输出端与所述链轮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输送链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开设有供导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导杆沿所述输送轨道一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推动板设置于所述导杆朝向型材的一端端部,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绕设于所述导杆上,所述导杆远离型材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限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输送轨道二的支架二,所述输送轨道二设置为输送带,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输送带的托辊,所述驱动机构二的输出端与所述托辊相连接,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设置为上料口,所述输送带的另一端设置为下料口,所述输送轨道一设置于所述下料口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顶料板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一,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二,所述驱动件二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支撑件设置为圆柱状且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切断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持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一上的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推动板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限位块的侧边设置有夹持件一,所述限位块的上方设置有夹持件二,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砂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机构三的固定架二和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架二朝夹持机构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四,所述驱动机构三的输出端与所述砂轮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砂轮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固定架一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一朝限位块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三,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二朝限位块方向运动的驱动件四,所述驱动件四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杆,且所述支杆与所述固定架一上的支撑板转动配合,所述夹持件二设置于所述支杆远离驱动件四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传送装置包括翻转模具,所述翻转模具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型材的空隙,且所述空隙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件五的固定架三和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架三朝型材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五,所述驱动件五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模具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模具旋转,所述翻转模具的上方设置有夹爪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爪对型材进行夹持的驱动件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翻转模具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夹持件二设置于所述限位块朝向翻转模具一端的上方,所述翻转模具朝向所述限位块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夹持件三和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三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机架上设置有固定架四,所述固定架四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七,以及沿驱动机构七的驱动方向分布的滑轨一,所述滑轨一上设置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驱动机构七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爪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将多个型材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于输送轨道二内进行输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2、本实用新型形成了型材连续性自动上料、切割和传送的加工工序,在输送轨道一上的型材可在顶料板和支撑板的顶升作用下转送至输送轨道一内,由推动板推动沿自身轴向方向直接输送至切割装置内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小段型材则通过翻转模具和夹爪之间的配合,被运输至其他加工工序中;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限位杆的设置,可控制型材上料的相对位置,通过对各驱动件、驱动机构的程序设置,可控制型材切割的长短,有效保证了型材加工的尺寸精度,确保了型材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装置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的放大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割机构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割机构的放大后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送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传送装置的放大左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机架,2-上料装置,3-输送轨道一,4-驱动机构一,5-推动板,6-输送轨道二,7-驱动机构二,8-顶料板,9-支撑件,10-传送装置,11-切断装置,12-输送链,13-链轮,14-支架一,15-固定板,16-导杆,17-弹性件,18-限位件,19-支架二,20-输送带,21-托辊,22-上料口,23-下料口,24-驱动件一,25-驱动件二,26-连接板,27-固定架一,28-限位块,29-夹持件一,30-夹持件二,31-砂轮,32-驱动机构三,33-固定架二,34-驱动机构四,35-驱动件三,36-驱动件四,37-支杆,38-支撑板,39-翻转模具,40-空隙,41-驱动件五,42-固定架三,43-驱动机构五,44-夹爪,45-驱动件六,46-夹持件三,47-驱动机构六,48-固定架四,49-驱动机构七,50-滑轨一,51-滑块一,52-安装板,53-驱动机构八,54-限位杆,55-固定块一,56-同步带轮一,57-转轴,58-固定块二,59-同步带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上料装置2,与上料装置2相对的传送装置10,以及位于上料装置2与传送装置10之间的切断装置11。通过上料装置2实现型材的依次上料,通过切断装置11对长条形的型材进行切割、分段,使其符合生产所需的长度,传送装置10将切割后的型材移送至下一道加工工序内。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上料装置2包括输送轨道一3和用于驱动输送轨道一3输送的驱动机构一4,输送轨道一3上设置有推动板5。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轨道一3设置为输送链12,以及与输送链12相齿合的链轮13,链轮13相对设置于支架一14上,支架一14设置于机架1上,实现输送轨道一3的安装固定;驱动机构一4设置为伺服电机,其输出端与链轮13相连接,用于驱动链轮13转动,从而带动输送料12传动,使推动板5与型材的端部相接触,通过对驱动机构一4的程序控制,控制型材沿输送轨道一3的输送方向进入切断装置11和传送装置10内的长度。
如图3和图4所示,为实现推动板5的固定,输送链12上设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随输送链12传动,固定板15内开设有供导杆16穿过的通孔,导杆16沿输送轨道一3的输送方向设置,推动板5设置于导杆16朝向型材的一端端部。导杆16与通孔滑动配合,推动板5与固定板1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7,且弹性件17绕设于导杆16上,弹性件17设置为压缩弹簧,可在型材移动到位,但驱动机构一4还没完全停止前起到缓冲的作用。导杆16远离型材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限位件18,防止导杆16从通孔处脱落。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输送轨道一3的下方设置有输送轨道二6和用于驱动输送轨道二6输送的驱动机构二7,送轨道二6的输送方向与输送轨道一3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输送轨道二6的支架二19,输送轨道二6设置为输送带20,以及用于支撑输送带20的托辊21,驱动机构二7设置为伺服电机,且输出端与托辊21相连接,用于驱动托辊21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20传动。输送带20的一端设置为上料口22,输送带20的另一端设置为下料口23,将长条形的型材水平排列于输送带20上,依次由上料口22输送至下料口23处。为保证型材在输送过程中的平稳性,输送轨道二6的数量设置为两个,相对设置于机架上;为保证型材在输送过程中相对位置的统一性,机架上沿输送轨道二6的输送方向设置有限位杆54,限位杆54朝向输送带20的一侧表面与型材的端部相接触,可确定型材在输送带20上的水平位置保证一致。
如图3至图5所示,由于输送轨道一3设置于下料口23的上方,因此为实现将下料口23处的型材转送至输送轨道一3内,输送轨道二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顶料板8和支撑件9,顶料板8设置于输送轨道一3的正下方,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顶料板8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一24;支撑件9与推动板5等高,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件9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二25,驱动件二25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26,支撑件9设置为圆柱状且转动设置于连接板26上。驱动件一24和驱动件二25均设置为气缸,当型材移动至指定的下料口23处,即顶料板8的上方时,驱动件一24驱动顶料板8将型材上顶至支撑件9处,驱动件二25驱动支撑件9水平移动将型材托住,使型材与推动板5相对应,此时输送轨道一3启动,输送链12带动推动板5对型材进行推动。
如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切断装置11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持机构和切割机构,型材进入到切断装置11处时,先通过夹持机构对型材进行夹紧定位,再通过通过切割装置进行切割。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一27上的限位块28,且限位块28与推动板5在同一水平线上,型材移动至限位块28处,限位块28的侧边设置有夹持件一29,限位块28的上方设置有夹持件二30,固定架一27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件一29朝限位块28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三35,以及用于驱动夹持件二30朝限位块28方向运动的驱动件四36,驱动件三35和驱动件四36均设置为气缸,夹持件一29从侧面对型材起到水平方向的夹持定位,夹持件二30从上方与限位块28相配合,对型材起到纵向方向的定位。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6通过固定块一55设置于固定架一27的一侧,驱动件四36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杆37,且支架37与型材放置的方向相垂直,支杆37与固定架一27上的支撑板38之间通过销轴实现转动配合,夹持件二30设置于支杆37远离驱动件四36的一端,利用杠杆原理,驱动件436驱动时,支杆37绕销轴点转动,使夹持件二30下压对型材进行夹持定位。
如图8和图9所示,切割机构包括砂轮3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机构三32的固定架二33和用于驱动固定架二33朝夹持机构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四34。驱动机构三32设置为电机,用于驱动砂轮31转动。驱动机构三32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带轮一56,固定架二3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转轴57的固定块二58,且转轴57可相对于固定块二58转动,砂轮31固定于转轴57的一端端部,转轴57的另一端端部套设有与同步带轮一56相对应的同步带轮二59,同步带轮一56与同步带轮二59之间设置有皮带;驱动机构四34设置为伺服电机,可通过调整砂轮31的水平位置,控制型材切割后的长度。固定架二33的下表面沿驱动机构四34的驱动方向设置有滑轨二,机架1上设置有滑块二,通过滑轨二和滑块二之间的滑动配合,提高砂轮31水平运动的精度。
如图1、图6、图10和图11所示,传送装置10包括翻转模具39,翻转模具39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型材的空隙40,且空隙40与限位块28相对应,切断后的型材被推送至空隙40内进行固定,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件五41的固定架三42和用于驱动固定架三42朝型材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五43。驱动机构五43设置为伺服电机;驱动件五41设置为旋转气缸,其输出端与翻转模具39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驱动翻转模具39旋转90度,实现型材的向上翻转,以便于翻转模具39上方的夹爪44在驱动机构六47的驱动下对型材进行夹持,驱动件六45设置为拇指气缸。
如图1所示,为实现夹爪44的安装固定,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架四48,固定架四48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七49,以及沿驱动机构七49的驱动方向分布的滑轨一50,滑轨一50上设置有滑块一51,滑块一51上设置有安装板52,驱动机构七49设置为伺服电机,其输出端与安装板52相连接,用于驱动安装板52沿水平方向运动,安装板5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夹爪44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八53,驱动机构八53设置为伺服电机。夹爪44夹持住型材后,经纵向和水平运动,将型材移送至下一道工序中。
如图1、图6和图10所示,翻转模具39与限位块28之间设置有间隙,间隙可供砂轮31穿过,以实现对型材的切断。夹持件二30设置于限位块28朝向翻转模具39一端的上方,翻转模具39朝向限位块28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夹持件三46和用于驱动夹持件三46沿纵向运动运动的驱动机构六47,驱动机构六47设置为伺服电机,通过夹持件二30和夹持件三46分别对位于砂轮31两侧的型材进行压紧夹持,以便于砂轮31的切割,有效保证型材切口的整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上料装置(2),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输送轨道一(3)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轨道一(3)输送的驱动机构一(4),所述输送轨道一(3)上设置有推动板(5),所述输送轨道一(3)的下方设置有输送轨道二(6)和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轨道二(6)输送的驱动机构二(7),所述输送轨道二(6)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轨道一(3)的输送方向相垂直,所述输送轨道二(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顶料板(8)和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支撑件(9),所述顶料板(8)设置于所述输送轨道一(3)的正下方,所述支撑件(9)与所述推动板(5)等高,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上料装置(2)相对的传送装置(10),以及位于所述上料装置(2)与所述传送装置(10)之间的切断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轨道一(3)设置为输送链(12),以及与所述输送链(12)相齿合的链轮(13),所述链轮(13)相对设置于支架一(14)上,所述支架一(14)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驱动机构一(4)的输出端与所述链轮(1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12)上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内开设有供导杆(16)穿过的通孔,所述导杆(16)沿所述输送轨道一(3)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推动板(5)设置于所述导杆(16)朝向型材的一端端部,所述推动板(5)与所述固定板(1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7),且所述弹性件(17)绕设于所述导杆(16)上,所述导杆(16)远离型材的一端端部设置有限位件(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输送轨道二(6)的支架二(19),所述输送轨道二(6)设置为输送带(20),以及用于支撑所述输送带(20)的托辊(21),所述驱动机构二(7)的输出端与所述托辊(21)相连接,所述输送带(20)的一端设置为上料口(22),所述输送带(20)的另一端设置为下料口(23),所述输送轨道一(3)设置于所述下料口(2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顶料板(8)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一(2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件(9)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二(25),所述驱动件二(25)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板(26),所述支撑件(9)设置为圆柱状且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6)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装置(11)包括相对设置的夹持机构和切割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固定架一(27)上的限位块(28),且所述限位块(28)与所述推动板(5)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限位块(28)的侧边设置有夹持件一(29),所述限位块(28)的上方设置有夹持件二(30),所述切割机构包括砂轮(3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机构三(32)的固定架二(33)和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架二(33)朝夹持机构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四(34),所述驱动机构三(32)的输出端与所述砂轮(31)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砂轮(3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一(27)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一(29)朝限位块(28)方向运动的驱动件三(35),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二(30)朝限位块(28)方向运动的驱动件四(36),所述驱动件四(36)的输出端设置有支杆(37),且所述支杆(37)与所述固定架一(27)上的支撑板(38)转动配合,所述夹持件二(30)设置于所述支杆(37)远离驱动件四(36)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10)包括翻转模具(39),所述翻转模具(39)内设置有用于放置型材的空隙(40),且所述空隙(40)与所述限位块(28)相对应,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件五(41)的固定架三(42)和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架三(42)朝型材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五(43),所述驱动件五(41)的输出端与所述翻转模具(39)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模具(39)旋转,所述翻转模具(39)的上方设置有夹爪(44)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爪(44)对型材进行夹持的驱动件六(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模具(39)与所述限位块(28)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夹持件二(30)设置于所述限位块(28)朝向翻转模具(39)一端的上方,所述翻转模具(39)朝向所述限位块(28)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夹持件三(46)和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三(46)沿纵向运动运动的驱动机构六(47)。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架四(48),所述固定架四(48)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驱动的驱动机构七(49),以及沿驱动机构七(49)的驱动方向分布的滑轨一(50),所述滑轨一(50)上设置有滑块一(51),所述滑块一(51)上设置有安装板(52),所述驱动机构七(49)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52)相连接,所述安装板(5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爪(44)沿纵向方向运动的驱动机构八(53)。
CN202222162114.9U 2022-08-16 2022-08-16 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Active CN217991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2114.9U CN217991806U (zh) 2022-08-16 2022-08-16 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2114.9U CN217991806U (zh) 2022-08-16 2022-08-16 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1806U true CN217991806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2114.9U Active CN217991806U (zh) 2022-08-16 2022-08-16 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1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88672A (ko) 팩들을 형성하고 이 팩들을 배터리 케이스들 내에위치하도록 배터리 판들을 결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50715A (zh) 模压板的送料前定位方法及其装置
CN109159362B (zh) 一种上下料装置
CN111531787A (zh) 全自动挂钩装配系统
CN104384602A (zh) 一种双机头锯切圆锯机
CN211077644U (zh) 一种木料成组自动分料装置
CN112846380A (zh) 一种角钢快速切割下料设备
CN116214160A (zh) 一种全自动组装系统及组装方法
CN217991806U (zh) 链条式自动进料设备
CN109159361B (zh) 一种上料裁切装置
CN209052053U (zh) 轴承座送料装置
CN209830798U (zh) 一种拉紧器轴销自动装配装置
WO2020239154A1 (de) Fertigungszelle mit hoher ausbringungsrate
CN108356584B (zh) 一种圆形工件铣床的自动输送装置
CN215401454U (zh) 一种油缸驱动的对中机构
CN212976512U (zh) 一种冲床联动接料设备
CN212095236U (zh) 一种钢管裁切冲弧生产线
CN210148563U (zh) 一种具有螺栓垫片自动上料功能的多穴注塑自动化设备
CN209321889U (zh) 一种轴承座送料装置
CN213949594U (zh) 一种板材传送装置
CN211135424U (zh) 一种型砂模具生产设备
CN217992059U (zh) 一种自动进料设备
JP4841045B2 (ja) 切断機におけるワーク搬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11843030U (zh) 一种全自动钮水口机
CN212554766U (zh) 挂钩成品收料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