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3742U - 多边形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多边形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3742U
CN217983742U CN202221983925.9U CN202221983925U CN217983742U CN 217983742 U CN217983742 U CN 217983742U CN 202221983925 U CN202221983925 U CN 202221983925U CN 217983742 U CN217983742 U CN 217983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portion
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s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39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贤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3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3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边形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电连接部、一第二电连接部、一加强部、复数第一端子与复数第二端子。其中加强部包含一片体、复数插销件、复数第一延伸件与复数第一焊接件。该复数插销件、该复数第一延伸件与该复数第一焊接件连接片体。该复数第一焊接件透过第一延伸件连接片体以能够设置于外部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其中,该复数插销件对应第一电连接部的第一插销槽设置以定位。在第一电连接部结合加强部与该复数第一端子之后,第一电连接部透过加强件与该复数第一端子固定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且第一本体悬挂于第一开口。

Description

多边形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边形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接器是由公头与母座所组成,通过公头与母座的组合以实现电性连接的目的。
通常,对于组装者而言,需要在可视的情况下,确认公头对准母座,才能够确保公头与母座的组合;然而,在例如模块化显示面板的应用领域中,显示面板将公头与母座遮蔽,使得组装者无法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组装,特别是组装者可能还是非专业的组装人士,这无形造成组装上的困难度,若以粗暴的方式进行组装,除了有可能损坏公头与母座之外,甚至有可能损坏显示面板本身。除了前述的问题之外,若电连接器使用在崁入式的电路板,即是连接器设置在具有开口的印刷电路板,由于连接器仅只是透过电端子固定在开口,当连接器进行连接时,有可能因为施力与挤迫作用而发生电端子有可能自印刷电路板脱离的缺失。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边形连接器,以解决传统连接器所造成的问题或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边形连接器,能够通过加强件加强电连接部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的多边形连接器,提供具有第一本体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具有第二本体与第四本体的第一电连接部,以形成可以达成浮动连接目的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的多边形连接器,通过结合件结合电连接部与加强件和通过结合件结合二个电连接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边形连接器能够连接一第一印刷电路板与一第二印刷电路板。其中,第一印刷电路板形成一第一开口和第二印刷电路板形成一第二开口。多边形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电连接部、一第二电连接部、一加强部、复数第一端子与复数第二端子。第一电连接部设置于第一开口。第一电连接部提供具有复数第一插销槽、复数第一端子孔与复数第一端子槽的一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该复数第一端子孔连通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一本体的外表面。该复数第一端子槽也形成在第一本体的外表面。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第二开口。第二电连接部提供具有复数第二端子孔的一第二本体和具有一导引块、复数第二端子槽与复数第四端子孔的一第四本体。第二本体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第四本体。第四本体形成一第四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引导块。该复数第二端子孔对应该复数第四端子孔设置。该复数第二端子槽连接该复数第四端子孔。其中,该复数第二端子槽对应该复数第一端子槽设置和引导块对应该复数第一容置空间设置。加强部结合第一电连接部。加强部包含一片体、复数插销件、复数第一延伸件与复数第一焊接件。该复数插销件、该复数第一延伸件与该复数第一焊接件连接片体。该复数第一焊接件透过第一延伸件连接片体以能够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其中,该复数插销件对应该复数第一插销槽设置。该复数第一端子通过该复数第一端子孔,使得该复数第一端子的一部分设置该复数第一端子槽和该复数第一端子的一端能够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该复数第二端子通过该复数第二端子孔与该复数第四端子孔,使得该复数第二端子之一部分设置于该复数第二端子槽和该复数第二端子的一端能够连接第二印刷电路板。其中,在第一电连接部结合加强部与该复数第一端子之后,第一电连接部透过加强件与该复数第一端子固定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且第一本体悬挂于第一开口,又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使得该复数第一端子与该复数第二端子电性连接。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本体更包含复数第一结合件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加强部更包含复数第三结合件,所述复数第三结合件对应所述复数一结合件设置,通过所述复数第一结合件结合所述复数第三结合件,使得所述加强件结合所述第一本体。
较佳的是,其中相邻的所述复数第一延伸件相差一角度。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本体更包含第一主体件、第三延伸件与止挡环,所述第三延伸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件的一侧面,又所述第三延伸件的外周缘小于所述第一主体件的外周缘以形成所述止挡环。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第四本体更包含第二主体件与复数第二延伸件和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形成复数挡墙,所述复数第二延伸件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件的周缘且对应所述复数挡墙设置,所述第四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复数挡墙限制所述复数第二延伸件朝第一方向移动。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复数挡墙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形成次空间,使得所述第四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复数挡墙限制所述复数第二延伸件在一平面方向转动。
较佳的是,其中每一所述复数第二延伸件在所述次空间旋转的范围是0度到10度之间。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导引块的外表面形成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形成所述第五结合件,所述第二结合件对应所述第五结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结合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后,所述第二结合件限位于所述第五结合件。
较佳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导引块的外表面与所述第四本体的内表面分别地形成导角结构,通过所述导角结构,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结合时错位的距离不小于1厘米。
较佳的是,更包含复数第二焊接件和所述第二本体更包含所述复数第二插销槽,所述复数第二插销槽形成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以设置所述复数第二焊接件,进而将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
相较于传统的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边形连接器可以在第一电连接部(例如公头)与第二电连接部(例如母座)连接的过程中,除了容许不精准的对位连接能够将第一印刷电路板轻易地电性地连接第二印刷电路板之外,特别地适用于嵌入式的电路板,即是连接器设置在具有开口的印刷电路板,其能够强化二个连接器连接时的强度,而不至让设置于开口的连接器因为受到连接推挤的效应而发生电端子有可能自印刷电路板脱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多边形连接器可以应用在例如模块化显示面板、车用等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边形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2(b)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加强件的俯视图。
图2(c)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加强件的仰视图。
图3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第二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4(a)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加强件的第一立体图。
图4(b)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加强件的第二立体图。
图5(a)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电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5(b)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电连接部的俯视图。
图5(c)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电连接部的仰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电连接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图6(a)与6(b)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第二电连接部的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2…第一印刷电路板
22…第一开口
4…第二印刷电路板
42…第二开口
10…多边形连接器
12、12’…第一电连接部
122、122’…第一本体
1222…第一主体件
1224…第三延伸件
1226…止挡环
1228’…第五结合件
124、124’…第一容置空间
126…第一插销槽
128…第一端子孔
1210…第一结合件
1212…第一端子槽
14、14’…第二电连接部
1424…第二容置空间
144…第四本体
1442、1442’…导引块
14422’…第二结合件
14410…第二主体件
14412…第二延伸件
14414…挡墙
14416…第二插销槽
144142…次空间
16…加强部
162…片体
164…插销件
166…第一延伸件
168…第一焊接件
1610…第三结合件
18…第一端子
20…第二端子
22…第二焊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之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于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组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地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复数。
于本实用新型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复数要件的一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请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多边形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中,一种多边形连接器10能够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2与第二印刷电路板4。其中,第一印刷电路板2形成一第一开口22和第二印刷电路板42形成一第二开口42。
多边形连接器10包含一第一电连接部12、一第二电连接部14、一加强部16、复数第一端子18与复数第二端子20。
第一电连接部12设置于第一开口22,一并可以参考图3、图4(a)与图4(b)。其中,图3,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第二连接部的俯视图;以及,图4(a),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加强件的第一立体图和图4(b),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加强件的第二立体图。
第一电连接部12提供具有复数第一插销槽126、复数第一端子孔128与复数第一端子槽1212的一第一本体122。第一本体122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124。于此,该复数第一插销槽126的数量以4个为例说明,该复数第一端子槽1212的数量相同于该复数第一端子孔的数量。该复数第一端子孔128连通第一容置空间124与第一本体122的外表面。该复数第一端子槽1212也形成在第一本体122的外表面。
于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b),第一本体122更包含第一主体件1222、第三延伸件1224与止挡环1226。第三延伸件1224设置在第一主体件1222的一侧面,又第三延伸件1224的外周缘小于第一主体件1222的外周缘以形成止挡环1226。
一并可参考图2(a)至2(c),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加强件的各视角示意图。图2(a)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加强件的立体图、图2(b)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加强件的俯视图与图2(c)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加强件的仰视图。
加强部16用于结合第一电连接部12。其中,加强部16包含一片体162、复数插销件164、复数第一延伸件166与复数第一焊接件168,于此,插销件164、第一延伸件166与第一焊接件168的数量以4个为例说明,于其他实施例中不限制。该复数插销件164、该复数第一延伸件166与该复数第一焊接件168连接片体161。该复数第一焊接件168透过第一延伸件166连接片体162以能够设置于第一印刷电路板2。其中,该复数插销件164对应该复数第一插销槽126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相邻的该复数第一延伸件166相差一角度,例如90度角。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22更包含复数第一结合件1210形成在第一本体122的外表面和加强部16更包含复数第三结合件1610。该复数第三结合件1610对应等一结合件1210设置,通过该复数第一结合件1210结合该复数第三结合件1610,使得加强件16结合第一本体122。
于此,该复数第一端子18通过该复数第一端子孔128,使得该复数第一端子18的一部分设置该复数第一端子槽1212和该复数第一端子18的一端能够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2。
又,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本体122的外表面、导引块1442的外表面与第四本体144的内表面分别地形成导角结构。通过导角结构,使得第一电连接部12与第二电连接部14结合时错位的距离不小于1厘米。
一并可参考图5(a)至5(c),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电连接部的各视角示意图。图5(a)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电连接部的立体图、图5(b)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电连接部的俯视图与图5(c)为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电连接部的仰视图。
第二电连接部14设置于第二开口42。第二电连接部14提供具有复数第二端子孔1422的一第二本体142和具有一导引块1442、复数第二端子槽1444与复数第四端子孔1446的一第四本体144。第二本体142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1424用于容置第四本体144。第四本体144形成一第四容置空间1448用于容置引导块1442。该复数第二端子孔1422对应该复数第四端子孔1446设置。该复数第二端子槽1444连接该复数第四端子孔1446。其中,该复数第二端子槽1444对应该复数第一端子槽1212设置和引导块1442对应该复数第一容置空间124设置。
于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c),第四本体144更包含第二主体件14410与复数第二延伸件14412和第二本体142在第二容置空间1424形成复数挡墙14414。该复数第二延伸件14412形成在第二主体件14410的周缘且对应该复数挡墙14414设置。当第四本体144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424,该复数挡墙14414限制该复数第二延伸件14412朝第一方向移动,例如图5(a)的Z方向。又,该复数挡墙14414在第二容置空间1424形成次空间144142,使得第四本体144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1424,该复数挡墙14414限制该复数第二延伸件14412在一平面方向转动,例如图5(c)的XY平面方向。又,每一该复数第二延伸件14412在次空间144142旋转的范围可以在0度到10度之间。
于此,该复数第二端子20通过该复数第二端子孔1422与该复数第四端子孔1446,使得该复数第二端子20的一部分设置于该复数第二端子槽1444和该复数第二端子20的一端能够连接第二印刷电路板4。
于另一实施例,多边形连接器10更可以包含复数第二焊接件22和第二本体142更包含该复数第二插销槽14416,该复数第二插销槽14416形成在第二本体142的外表面以设置该复数第二焊接件22,进而将第二电连接部14固定在第二印刷电路板4。
回到图1,在第一电连接部12结合加强部16与该复数第一端子18之后,第一电连接部12透过加强件16与该复数第一端子18固定于第一印刷电路板2且第一本体122悬挂于第一开口22,又第一连接部12连接第二连接部14,使得该复数一端子18与该复数第二端子20电性连接。
请参考图6(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二电连接部的立体示意图;以及请参考图6(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部的立体示意图。第一电连接部12’与前述第一电连接部12的差异在于第一电连接部12’的第一本体122’的第一容置空间124’形成第五结合件1228’;以及,第二电连接部14’与前述第二电连接部14的差异在导引块1442’的部分形成第二结合件14422’。通过第二结合件14422’对应该第五结合件1228’设置,在第一电连接部12’结合第二电连接部14’之后,第二结合件14422’限位于第五结合件1228’。一并可以参照图7,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图6(a)与6(b)的第一电连接部结合第二电连接部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实施例等效的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供连接第一印刷电路板与第二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形成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形成第二开口,所述多边形连接器包含:
第一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提供具有复数第一插销槽、复数第一端子孔与复数第一端子槽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复数第一端子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一本体的外表面,所述复数第一端子槽也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外表面;
第二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电连接部提供具有复数第二端子孔的第二本体和具有导引块、复数第二端子槽与复数第四端子孔的第四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形成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四本体,所述第四本体形成第四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导引块,所述复数第二端子孔对应所述复数第四端子孔设置,所述复数第二端子槽连接所述复数第四端子孔,其中所述复数第二端子槽对应所述复数第一端子槽设置和所述导引块对应所述复数第一容置空间设置;
加强部,结合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所述加强部具有片体、复数插销件、复数第一延伸件与复数第一焊接件,所述复数插销件、所述复数第一延伸件与所述复数第一焊接件连接所述片体,所述复数第一焊接件透过所述第一延伸件连接所述片体以供设置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复数插销件对应所述复数第一插销槽设置;
复数第一端子,通过所述复数第一端子孔,使得所述复数第一端子的一部分设置所述复数第一端子槽和所述复数第一端子的一端供连接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
复数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复数第二端子孔与所述复数第四端子孔,使得所述复数第二端子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复数第二端子槽和所述复数第二端子的一端供连接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
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结合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复数第一端子之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透过所述加强部与所述复数第一端子固定于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且所述第一本体悬挂于所述第一开口,又所述第一电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使得所述复数第一端子与所述复数第二端子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本体更包含复数第一结合件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加强部更包含复数第三结合件,所述复数第三结合件对应所述复数一结合件设置,通过所述复数第一结合件结合所述复数第三结合件,使得所述加强部结合所述第一本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相邻的所述复数第一延伸件相差一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本体更包含第一主体件、第三延伸件与止挡环,所述第三延伸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件的一侧面,又所述第三延伸件的外周缘小于所述第一主体件的外周缘以形成所述止挡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四本体更包含第二主体件与复数第二延伸件和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形成复数挡墙,所述复数第二延伸件形成在所述第二主体件的周缘且对应所述复数挡墙设置,所述第四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复数挡墙限制所述复数第二延伸件朝第一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复数挡墙的至少一个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形成次空间,使得所述第四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复数挡墙限制所述复数第二延伸件在一平面方向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所述复数第二延伸件在所述次空间旋转的范围是0度到10度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引块的外表面形成第二结合件与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形成一第五结合件,所述第二结合件对应所述第五结合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结合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的后,所述第二结合件限位于所述第五结合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外表面、所述导引块的外表面与所述第四本体的内表面分别地形成导角结构,通过所述导角结构,使得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结合时错位的距离不小于1厘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边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复数第二焊接件和所述第二本体更包含所述复数第二插销槽,所述复数第二插销槽形成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外表面以设置所述复数第二焊接件,进而将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印刷电路板。
CN202221983925.9U 2022-04-06 2022-07-29 多边形连接器 Active CN21798374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3455U TWM639965U (zh) 2022-04-06 2022-04-06 多邊形連接器
TW111203455 2022-04-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3742U true CN217983742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81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3925.9U Active CN217983742U (zh) 2022-04-06 2022-07-29 多边形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40254U (zh)
CN (1) CN217983742U (zh)
TW (1) TWM63996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0254U (ja) 2022-12-16
TWM639965U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13825B1 (ko) 스태킹 커넥터
EP084040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between a pair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1024330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5449401B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2222831B (zh) 能够以优良空间效率实现电路板之间连接的连接器
US600415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condary locking plates
JP7445703B2 (ja) コネクタ
US7845982B1 (en) Display port socket
US6120332A (en)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to a complementary connector
US6659801B2 (en) Multi-contact connector plug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electrical signals and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JP2017212209A (ja) 圧入回路基板コネクタ
US6623301B2 (en) Plug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031835B1 (ko) 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JPH1032060A (ja) モジュール形コネクタ
EP3213375B1 (en) Hermaphroditic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CN217983742U (zh) 多边形连接器
EP3800746A1 (en) Right angle and straight-line connector assembly
CN111129806A (zh) 一种推锁型连接器
US8325493B2 (en) Alignment pin for retaining a module on a circuit board
CN116895961A (zh) 多边形连接器
US6893271B2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main and connector boards, and connector pins for same
JP5533081B2 (ja) ケーブル接栓装置
CN220086542U (zh) 卧式防松usb插座
US11888248B2 (en) Intermedi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quipped with a circuit board
CN219535008U (zh) 插针组件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