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9058U -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9058U
CN217979058U CN202221633942.XU CN202221633942U CN217979058U CN 217979058 U CN217979058 U CN 217979058U CN 202221633942 U CN202221633942 U CN 202221633942U CN 217979058 U CN217979058 U CN 217979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storage tank
water
water storage
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39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正斌
鞠文宏
仲明凯
张磊
薛源
聂源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16339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9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9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9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空调器加湿系统包括:储水箱,用于存储加湿用水;加湿换热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储水箱内的加湿用水为室内加湿的同时与空调室内换热器换热。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箱存储空调冷凝水,并通过加湿换热装置对室内加湿的同时对室内换热器换热,提高用户吹风舒适度,还提高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冷凝水直接排放到室外,例如,窗式空调器的排水主要通过室外侧排水孔进行排水,但室外侧排水孔排水难操作,且排出的水有安全隐患。在超低温制热时,室外侧温度过低时,室外侧冷凝水不尽快排出容易结冰,造成空调器运行困难。
另外,通过室外侧排水孔将冷凝水排放室外,冷凝水无法循环利用,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包括:储水箱,用于存储加湿用水;加湿换热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储水箱内的加湿用水为室内加湿的同时与空调室内换热器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换热装置包括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的自动加湿换热管,所述自动加湿换热管上设置有多个渗透孔,且所述渗透孔上包覆有第一渗水部件,所述自动加湿换热管用于通过空调器进风将所述第一渗水部件上的水气吹向室内换热器换热后吹向室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包括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所述自动加湿换热管与所述第二储水箱相连通;所述加湿换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箱内的主动加湿换热组件,所述主动加湿换热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储水箱内的水吹向室内的同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水箱位于所述第一储水箱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储水箱通过导流管相连通,其中,所述自动加湿换热管连通于所述第二储水箱的第一位置,所述导流管伸入所述第二储水箱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储水箱内存储的空调器冷凝水通过所述导流管流入到所述第一储水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水箱设置有加湿孔及换热孔;所述主动加湿换热组件包括第二渗水部件及离心风机,所述第二渗水部件设置于所述加湿孔处,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渗水部件,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换热孔,所述离心风机的产生的进风用于与空调室内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水箱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箱相连通的注水管及排水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水箱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储水箱相连通的第三储水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储水箱上方且与所述第三储水箱相连通的第四储水箱,所述第四储水箱设置有空调冷凝水进水口;在所述第三储水箱内和/或所述第四储水箱设置有除菌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输水管及加热元件,所述水泵通过输水管与所述第四储水箱的空调冷凝水进水口相连通,用于将空调冷凝水输送至所述第四储水箱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水泵,用于对冷凝水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如上第一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外壳,设置有上下布置的空调进风口及空调出风口;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其中,所述空调器加湿系统的加湿换热管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从所述空调进风口的进风将所述加湿换热管上的水气吹向所述室内换热器后从所述空调出风口吹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所述外壳还包括主动加湿口,所述主动加湿口与所述空调进风口及所述空调出风口左右布置;其中,所述空调器加湿系统的第一储水箱的加湿孔与所述主动加湿口相对应,所述第一储水箱的换热孔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所述外壳包括室内腔和室外腔,所述空调器加湿系统的储水箱设置于所述室内腔,所述空调器加湿系统的水泵组件设置于室外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水箱存储空调冷凝水,并通过加湿换热装置对室内加湿的同时对室内换热器换热,提高用户吹风舒适度,还提高换热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部分结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水泵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窗式空调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窗式空调器部分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窗式空调器部分结构另一侧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窗式空调器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窗式空调器自动加湿换热方法流程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接触”、“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窗式空调器及窗式空调器加湿换热方法。主要通过水泵组件将室外侧的冷凝水转移到室内侧储水箱内,解决了冷凝水无法简单从室外侧排出且冷凝水不能留在室外侧的问题。水箱内设置了双层复式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去除冷凝水的杂质与细菌,保证用户的环境安全,同时水箱内部预置了叠瀑双流加湿系统,可在用户使用空调时同步提高室内的湿度,使空气保持清新、舒适,同时可为室内换热器提供换热。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加湿系统、窗式空调器及窗式空调器加湿换热方法分别做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可以应用于空调器中,空调器可以是挂壁式空调器、柜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以下说明中以窗式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加湿系统包括储水箱10及加湿换热装置。储水箱10用于存储加湿用水。加湿用水可以是来自空调器产生的冷凝水,还可以是冷凝水和注入水混合。加湿换热装置用于将储水箱10内的加湿用水为室内加湿的同时与空调室内换热器换热。不仅利用了空调冷凝水对室内加湿,提高用户吹风舒适度,还能在加湿的过程中对室内换热器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加湿换热装置包括与储水箱10相连通的自动加湿换热管21,自动加湿换热管21上设置有多个渗透孔211,且渗透孔211上包覆有第一渗水部件(图未示出),自动加湿换热管21用于通过空调器进风将第一渗水部件上的水气吹向室内换热器40(如图4所示)换热后吹向室内。
自动加湿换热管21可以呈弯折状,设置在室内换热器40的前方,与进风口相对,第一渗水部件可以为疏松渗透海绵或者渗透布等吸水渗水性能好的材质,第一渗水部件可以缠绕在自动加湿换热管21的外壁并覆盖渗透孔211。储水箱10内的冷凝水利用自身重力流入自动加湿换热管21并通过渗水孔211渗入到第一渗水部件上,从空调器进风口进入的进风将第一渗水部件上的水气吹向室内换热器上与其换热后,再将带有水气的风从空调器的出风口吹出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
本实用新型储水箱10内的冷凝水利用自身重力的方式流入到自动加湿换热管21配合空调器进风、出风实现自动对空气加湿效果及对室内换热器换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储水箱10可以包括第一储水箱11和第二储水箱12,自动加湿换热管21与第二储水箱12相连通。加湿换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储水箱11内的主动加湿换热组件22,主动加湿换热组件22用于将第一储水箱11内的水吹向室内的同时与室内换热器40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换热装置包含了自动加湿换热管21及主动加湿换热组件22,可以采用自动加湿换热和主动加湿换热的方式为空气加湿的同时为室内换热器换热。
进一步的,第二储水箱12位于第一储水箱11的上方,且与第一储水箱11通过导流管23相连通,其中,自动加湿换热管21连通于第二储水箱12的第一位置C,导流管23伸入第二储水箱12的一端(上端)高于第一位置C,第一储水箱11内用于存储空调器冷凝水,且空调器冷凝水通过导流管流入到所述第二储水箱内。当第二储水箱12内的冷凝水的水位低于导流管23的上端时,冷凝水流入自动加湿换热管21中,但由于冷凝水从渗透孔211的流出速度较慢,水量较大时,水位还会继续上涨,因此设置了导流管23,当水位超过了导流管23的上端时,冷凝水通过导流管23进入到第一储水箱11内,流入第一储水箱11内的冷凝水被主动加湿换热组件吹向室内起到室内加湿效果同时还与室内换热器40换热。
更为具体的,继续参照图1和图2,第一储水箱11设置有加湿孔111及换热孔112。主动加湿换热组件22包括第二渗水部件221及离心风机222,第二渗水部件221设置于加湿孔111处,用于吸收第一储水箱11内的水。第二渗水部件221可以直接与导流管23的下端接触,以使从导流管23流出的冷凝水优先滴落至第二渗水部件211上,这样减少第二渗水部件221的渗水时间。离心风机222的出风口朝向第二渗水部件221,将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换热孔112,该换热孔112可以面对空调室内换热器40(如图7所示)离心风机的产生的进风用于与空调室内换热器40。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加湿换热组件22通过离心风机222上的风叶,一方面风叶一侧主动向第二渗水部件221吹风,将第二渗水部件221上的水气吹向室内起到加湿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风叶另一侧进风起到与空调室内换热器40换热效果。
在第一储水箱11上还可以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储水箱1相通的注水管223及排水管224。主动加湿换热组件可以不通过冷凝水为室内加湿,例如在空调器制热模式下或者空调整机不工作时不产生冷凝水,用户可以通过注水管223直接向第一储水箱11内注入外部水,从而可以主动向室内加湿且能够与空调器室内换热器40换热。在第一储水箱11内的水过多时,例如,在空调连续制冷模式下,产生的冷凝水过多时,可以通过第二排水管224排水,例如第二排水管224的排水口设置底盘胶塞,用户可以取下底盘胶塞,排出里面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空调排出的冷凝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的储水箱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储水箱12上方且与第二储水箱12相连通的第三储水箱13以及设置于第三储水箱13上方且与第三储水箱13相连通的第四储水箱14,第四储水箱设置有空调冷凝水进水口,在第三储水箱13内和/或第四储水箱14内设置有除菌材料。例如在第四储水箱14内设置活性炭材料,可有效过滤杂质,在第三储水箱13内设置抗菌材料,可有效杀灭冷凝水中的细菌,即第三储水箱13及第四储水箱14形成了双层复式的过滤装置,有效过滤杂质,杀灭细菌,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加湿系统还包括水泵组件30,水泵组件30包括水泵31、输水管及加热元件32,水泵31通过输水管与第四储水箱14的空调冷凝水进水口相连通,用于将空调冷凝水输送至第四储水箱14内,加热元件32设置于水泵31,用于对冷凝水加热。水泵组件30还可以包括泡沫水位开关33。
当在制冷模式时,室外侧温度高,无冷凝水结冰风险,此时电热元件(也称加热元件32)处于关闭状态,制冷过程中室外冷凝水位不断升高,当泡沫水位开关在T1行程时,水泵31处于关闭状态;当水位逐渐升高,泡沫水位开关到达T2行程时,水泵31开始工作,把冷凝水从室外侧抽送到室内测的储水箱中。此时室外冷凝水位逐渐下降,当泡沫水位开关到达T1行程时,水泵停止工作。当在制热模式时,特别是超低温制热时,室外侧温度非常低,冷凝水有结冰的风险,室外侧感温包会优先感知室外侧温度,从而判断室外侧冷凝水是否结冰,如果室外侧冷凝水已结冰,电加热元件会启动工作,通过导热式抽水管路将热量输送到冷凝水中,防止冷凝水结冰,整机开始运行,如果室外侧冷凝水未结冰,整机直接开始运行,冷凝水水位开始上升,当泡沫水位开关在T1行程时,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当水位逐渐升高,泡沫水位开关到达T2行程时,水泵元件开始工作,把冷凝水从室外侧抽送到室内测。此时室外冷凝水位逐渐下降,当泡沫水位开关到达T1行程时,水泵停止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窗式空调器包括外壳50,外壳50设置有上下布置的空调进风口及空调出风口;外壳50具有室内容纳腔和室外容纳腔,其中,室内容纳腔用于容纳室内换热器40、储水箱10、自动加湿换热管21及主动加湿换热组件22、控制电路板等部件,室外容纳腔用于容纳室外换热器、压缩机、风扇、水泵组件30等。空调进风口及空调出风口位于室内侧。室内换热器设置于空调出风口位置,空调器加湿系统的加湿换热管21位于进风口与室内换热器之间,在加湿换热管21的前面,从空调进风口的进入的进风将加湿换热管21上的水气吹向室内换热器40后从空调出风口吹出,形成了下进风—加湿—上出风的自动加湿换热效果,提高用户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7所示,外壳50还包括主动加湿口,主动加湿口与空调进风口及空调出风口左右布置,例如,主动加湿口位于空调进风口及空调出风口的右侧位置,也在室内侧;其中,空调器加湿系统的第一储水箱11的加湿孔111与主动加湿口相对应,第一储水箱11的换热孔112与室内换热器50相对应,位于室内换热器50的右侧,即换热孔112在第一储水箱11的左侧,加湿孔11在第一储水箱11的前侧。主动加湿换热组件22的离心风机将第二渗水部件221上的水气经由第一储水箱11的加湿孔11及外壳上的主动加湿口吹向室内起到加湿效果,与此同时,离心风机的进风通过换热孔112为与换热孔112对应的室内换热器50换热,从而形成左进风—加湿—正面(前面)出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窗式空调器加湿换热方法,如图8所示,应用于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窗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及主动加湿模式。方法包括:
在窗式空调器制冷模式下,通过与储水箱连通的自动加湿换热管上的冷凝水和/或主动加湿换热组件对室内空气加湿的同时与空调室内换热器换热。
在制冷模式下,既可以通过自动加湿换热方式为室内空气加湿以及为室内换热器换热,还可以通过主动加湿换热方式为室内空气加湿以及为室内换热器换热,还可以同时通过自动加湿换热方式和主动加湿换热方式为室内空气加湿以及为室内换热器换热。
具体的,在窗式空调器制冷模式下,检测窗式空调器室外腔冷凝水水位,判断外腔冷凝水水位是否超过第一预设水位值,若室外腔冷凝水水位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水位值,则控制室外腔水泵开启,将室外腔内的冷凝水抽入室内腔的储水箱中,若室外腔冷凝水水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值,则控制室外腔内的水泵关闭。
在窗式空调器制热模式下,检测窗式空调器室外腔内温度,判断所述室外腔内温度是否超过预设温度值,若所述室外腔内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值,则开启加热元件对所述室外腔内的冷凝水加热,若所述室外腔内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值,则关闭加热元件停止对所述室外腔内的冷凝水加热。
具体的,当在制冷模式时,室外侧温度高,无冷凝水结冰风险,此时电热元件(也称加热元件32)处于关闭状态,制冷过程中室外冷凝水位不断升高,当泡沫水位开关在T1行程时,水泵31处于关闭状态;当水位逐渐升高,泡沫水位开关到达T2行程时,水泵31开始工作,把冷凝水从室外侧抽送到室内测的储水箱中。此时室外冷凝水位逐渐下降,当泡沫水位开关到达T1行程时,水泵停止工作。当在制热模式时,特别是超低温制热时,室外侧温度非常低,冷凝水有结冰的风险,室外侧感温包会优先感知室外侧温度,从而判断室外侧冷凝水是否结冰,如果室外侧冷凝水已结冰,电加热元件会启动工作,通过导热式抽水管路将热量输送到冷凝水中,防止冷凝水结冰,整机开始运行,如果室外侧冷凝水未结冰,整机直接开始运行,冷凝水水位开始上升,当泡沫水位开关在T1行程时,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当水位逐渐升高,泡沫水位开关到达T2行程时,水泵元件开始工作,把冷凝水从室外侧抽送到室内测。此时室外冷凝水位逐渐下降,当泡沫水位开关到达T1行程时,水泵停止工作。
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窗式空调器主动加湿指令,控制主动加湿换热组件对室内空气加湿的同时与空调室内换热器换热。响应于窗式空调器主动加湿指令,检测第一储水箱水位,判断第一储水箱内水位是否超过预设第二水位值,若所述第一储水箱内水位大于预设第二水位值,则控制主动加湿换热组件对室内空气加湿的同时与空调室内换热器换热,若所述第一储水箱内水位小于等于预设第二水位值,则发出告警。
值的注意的是,响应于窗式空调器主动加湿指令,控制主动加湿换热组件对室内空气加湿的同时与空调室内换热器换热,可以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或者空调整机待机状态(即不制冷也不制热状态下)下执行。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范围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箱,用于存储加湿用水;
加湿换热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储水箱内的加湿用水为室内加湿的同时与空调室内换热器换热;
所述加湿换热装置包括与所述储水箱相连通的自动加湿换热管,所述自动加湿换热管上设置有多个渗透孔,且所述渗透孔上包覆有第一渗水部件,所述自动加湿换热管用于通过空调器进风将所述第一渗水部件上的水气吹向室内换热器换热后吹向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箱包括第一储水箱和第二储水箱,所述自动加湿换热管与所述第二储水箱相连通;
所述加湿换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水箱内的主动加湿换热组件,所述主动加湿换热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储水箱内的水吹向室内的同时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储水箱位于所述第一储水箱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储水箱通过导流管相连通,其中,所述自动加湿换热管连通于所述第二储水箱的第一位置,所述导流管伸入所述第二储水箱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储水箱内存储的空调器冷凝水通过所述导流管流入到所述第一储水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水箱设置有加湿孔及换热孔;
所述主动加湿换热组件包括第二渗水部件及离心风机,所述第二渗水部件设置于所述加湿孔处,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渗水部件,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朝向换热孔,所述离心风机的产生的进风用于与空调室内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水箱还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箱相连通的注水管及排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水箱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储水箱相连通的第三储水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储水箱上方且与所述第三储水箱相连通的第四储水箱,所述第四储水箱设置有空调冷凝水进水口;
在所述第三储水箱内和/或所述第四储水箱设置有除菌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输水管及加热元件,所述水泵通过输水管与所述第四储水箱的空调冷凝水进水口相连通,用于将空调冷凝水输送至所述第四储水箱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水泵,用于对冷凝水加热。
8.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加湿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置有上下布置的空调进风口及空调出风口;
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空调出风口;
其中,所述空调器加湿系统的加湿换热管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从所述空调进风口的进风将所述加湿换热管上的水气吹向所述室内换热器后从所述空调出风口吹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外壳还包括主动加湿口,所述主动加湿口与所述空调进风口及所述空调出风口左右布置;
其中,所述空调器加湿系统的第一储水箱的加湿孔与所述主动加湿口相对应,所述第一储水箱的换热孔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外壳包括室内腔和室外腔,所述空调器加湿系统的储水箱设置于所述室内腔,所述空调器加湿系统的水泵组件设置于室外腔。
CN202221633942.X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Active CN217979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3942.XU CN21797905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3942.XU CN21797905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9058U true CN217979058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3942.XU Active CN217979058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905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794A (zh) * 2022-06-27 2022-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窗式空调器及其加湿换热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6794A (zh) * 2022-06-27 2022-09-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窗式空调器及其加湿换热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79058U (zh)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WO2012045254A1 (zh) 一种空气温度调节系统
CN111811037A (zh) 通风加湿系统、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1076285A (zh) 可靠的凝水静音加湿空调
CN212339416U (zh) 通风加湿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CN115076794A (zh) 一种空调器加湿系统、窗式空调器及其加湿换热方法
CN215062421U (zh) 一种风机盘管
JP2014214918A (ja) 冷却貯蔵庫用ユニットクーラ
CN113865040B (zh) 一种湿膜加湿器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湿膜加湿器
CN110822613A (zh) 一种浴室专用除湿保温热交换新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3657299U (zh) 一种木材加工时的干燥装置
CN110925875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793632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063742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215929754U (zh) 一种带水蒸发冷却的全新风直膨机组
CN21676957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685821U (zh) 用于空调器的加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283490U (zh) 窗式空调器的加湿系统及窗式空调器
CN221076640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20981453U (zh) 一种新风冷暖加湿设备
CN209978236U (zh) 一种蓄能空调器
CN218033399U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N218972865U (zh) 一种蓄水桶结构
CN220958682U (zh) 一种立式空调机组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CN215809036U (zh) 一种暖通空调节能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