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69575U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69575U
CN216769575U CN202122220469.4U CN202122220469U CN216769575U CN 216769575 U CN216769575 U CN 216769575U CN 202122220469 U CN202122220469 U CN 202122220469U CN 216769575 U CN216769575 U CN 216769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ying
air
air conditioner
water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04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204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69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69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69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该室内空调器包括壳体与加湿水盒,其中,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加湿水盒,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下部;所述风道内部分气流经过所述加湿水盒加湿后吹向室内。设置有单独的加湿出风口,将加湿气流缓缓排放出来,避免气流直吹,同时加强加湿腔内气流紊流,从而达到更好地加湿效果,提升用户体验。解决现有室内空调器加湿功能影响出风强度的问题,不占用空调的出风空间,加湿与出风两个工作过程互不干扰,工作效率高;同时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背景技术
当空调使用时,会关闭窗户,导致室内干燥气氛。使用加湿器是提高室内湿度有效办法,但是由于风量不足,难以达到对全屋的适度调节。因此将加湿器与空调器相结合是一个比较好的可行方案。
现有室内空调器加湿结构通常比较复杂,成本较高。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6588400公开了一种加湿装置及立式空调,其加湿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立式空调顶部的水箱、用于设置在立式空调之风道内的加湿网、设置在加湿网一侧用于浸湿加湿网的淋水盒以及连接水箱与淋水盒的水管,加湿网位于水箱的下方。该发明专利申请通过将水箱设置在立式空调的顶部,将淋水盒以及加湿网设置在水箱的下方,使得水箱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流到淋水盒处,以实现具有足够的水对加湿网的浸湿作用,同时将加湿网设置在立式空调的风道中,使得立式空调在运行过程中,空气能够穿过加湿网,以实现对空气的加湿,从而实现了无需额外增加水泵,通过利用水的重力达到足够加湿量的效果。该技术方案加湿网设置于风道内,阻挡了空调器的正常工作,能耗大;其次加水装置为单独的水箱,占地面积大,存在漏水、漏电等的安全隐患,水箱位于高处也不方便用于加水,同时增加了清洁维护等工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方便用户使用的具有加湿功能的室内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在出风口下部设置加湿水盒,解决现有室内空调器加湿功能影响出风强度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挡板结构,其被设置为在连通风道与加湿水盒的状态与者隔开风道与加湿水盒的状态之间的转换,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加湿水盒的结构,加湿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整个加湿或者添水过程不需要水泵等动力元件,生产成本低。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加湿水盒加湿部的结构,在加湿部内设置湿膜,加湿部朝向加湿出风口与朝向挡板均设置为开口结构,增大与干燥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加湿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加湿水盒集水部的结构,其通过注水通道连通安装板,方便加水与冷凝水的再利用;集水部也与加湿部连通,方便将水加入加湿水盒中。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
壳体,其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加湿水盒,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下部;所述风道内部分气流经过所述加湿水盒加湿后吹向室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框架上,并设置于所述加湿水盒的上方;所述挡板、所述框架与所述加湿水盒限定出加湿腔。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具有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加湿腔的第一状态、隔断所述风道与所述加湿腔的第二状态;所述挡板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用于阻挡所述风道内气流进入所述加湿腔。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板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以使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水盒包括储水部和加湿部,所述加湿部的下部与所述储水部的上部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加湿出风口,所述加湿部对应所述加湿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加湿腔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出风口设置为微孔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部内设置有湿膜,所述湿膜下部延伸至所述储水部中;所述加湿部朝向所述加湿出风口与所述挡板的面均设置有开口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盒还设置有集水部,所述集水部与所述加湿部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导风条;所述集水部与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相抵接;所述安装板开设有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将所述集水部连通室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的加湿组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去掉前面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加湿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湿水盒与框架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湿水盒与框架连接局部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6中A-A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湿水盒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板与注水通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进风口;120、出风口;121、导风条;130、框架;131、加湿出风口;132、安装板;134、注水通道;
200、加湿水盒;210、储水部;220、加湿部;221、杆;230、集水部;240、湿膜;
300、挡板;310、电机;32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单元。室外单元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室内单元中也可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可以是柜机形式,又或者是立式挂机形式,空调室内机的形状可以是类圆柱状或者长方柱状。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以类似于柜机形式进行示例说明。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单元,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壳体100包括至少部分打开的侧表面、限定底部构造的底表面以及限定顶部外观的顶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空调器室内机的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反之,远离用户的方向为“后”。
前表面的打开部分的前方处设有前面板,前面板限定室内单元的前外观。
壳体100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的情况下设置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壳体100,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的空调的自身壳体100。而且,在广义上,前面板可被理解为壳体100的一个部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且所述壳体100内形成有连通于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的风道;
室内空气通过该进风口110被引入;以及出风口120,通过进风口110引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该出风口120排放到室内空间,且气流进入到壳体100内到被排放到室内空间中,包括气流与热交换器的换热过程均在壳体100内的风道中进行。
可通过打开壳体100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进风口110,且可通过打开壳体100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出风口120。
而且,进风口110上可以设有防止引入异物的吸入格栅,出风口120上可以设有排放格栅。
可移动地设置为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20的排放扇叶设置在出风口120的一侧。
当排放扇叶打开时,壳体100内的调节过的空气可以被排放到室内空间中。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出风口120上设置有如图3所示的导风条121,通过导风条121可引导出风口120处的送风角度。
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水盒200设置于出风口120下部;风道内气流经过加湿水盒200加湿后吹向室内。
加湿水盒200设置在出风口120一侧,在开启加湿功能时,排放风扇吹出的干燥空气部分进入加湿水盒200,从而使得吹出的为加湿的空气。
不占用空调的出风空间,加湿与出风两个工作过程互不干扰,工作效率高;同时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
如图4-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300,挡板300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0内部框架130上,并设置于加湿水盒200上方;挡板300、框架130与加湿水盒200限定出加湿腔。
其中,挡板300具有连通风道与加湿腔的第一状态、隔断风道与加湿腔的第二状态;挡板300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用于阻挡风道内气流进入加湿腔。
如图10所示,挡板300至少设置有一个遮挡部,挡板300处于第二状态时,遮挡部抵接框架130,使得风道与加湿腔为分隔状态。挡板300处于第一状态时,遮挡部旋转一定角度,使得风道与加湿腔为连通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挡板是旋转结构,因此以旋转中心为中线,一侧设置为较宽边,另一端设置为较窄边;或者,两侧对称设置,均是可以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挡板300通过电机310驱动旋转,以使挡板30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电机310的电源线路与控制系统的遥控电路连接。空调室内器配置遥控器,遥控器上设置空调功能、加湿功能按键。
空调器使用加湿功能时,通过遥控器对空调器发出指令,控制系统控制挡板300旋转至第一状态,风道内干燥气流进入加湿水盒200中,经加湿后吹出加湿空气;空调器关闭加湿功能,通过遥控器对空调器发出指令,控制系统控制挡板300旋转至第二状态,风道内气流未经加湿直接排出室内。
优选地,电机310与挡板300之间通过连接件320连接。
连接件320两端分别与电机310的电机310轴、挡板300固定连接,通过电机310连接件320配合带动挡板300旋转。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水盒200包括储水部210。
储水部210朝向挡板300一侧为开口结构,便于对气流的加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水盒200还加湿部220,加湿部220下部与储水部210连通,上部延伸至加湿腔内。
优选地,加湿盒的加湿部220设置有湿膜240,湿膜240下部延伸至加湿盒的储水部210中。湿膜240的下端浸没于水中,由此湿膜240会逐渐吸附储水部210中的水使自身变得湿润,从而实现对流经加湿部220的气流的加湿。
其中,框架130上开设有加湿出风口131,加湿部220对应加湿出风口131设置。
如图8所示,加湿部220朝向挡板300与朝向加湿出风口131的面均为开口结构,便于对气流的加湿。湿膜240结构与加湿部220朝向挡板300的开口形状一致。
可以理解的是,加湿部220其他面也可设置为开口结构,以增大与气流接触面。
优选地,加湿部220朝向加湿出风口131的面设置有杆221,便于对湿膜240的限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出风口131设置为微孔结构。
微孔结构的设置便于将加湿气流缓缓排放出来,避免气流直吹,同时加强加湿腔内气流紊流,从而达到更好地加湿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盒还设置有集水部230。
集水部230为上端和后端开口结构,上端开口用于加水,后端开口用于连接加湿部220,将所加水排至加湿部220的湿膜24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加湿盒的集水部230与安装板132下表面相抵接;安装板132开设有注水通道134连通集水部230,注水通道134如图9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图9中所示注水通道134的数量和排布方式仅仅为示例,注水通道134的实际数量和排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优选地,如图7所示,安装板132设置为倾斜结构,使得落入安装板132的水经注水通道134顺利落入集水部230中,集水部230用于承接安装板132的加水。
其中,安装板132的加水可以是用户自行加水,亦可以是承接的室内换热器上冷凝水;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构思,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在出风口下部设置加湿水盒,解决现有室内空调器加湿功能影响出风强度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构思,由于改进了挡板结构,其被设置为在连通风道与加湿水盒的状态与者隔开风道与加湿水盒的状态之间的转换,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构思,由于改进了加湿水盒的结构,加湿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整个加湿或者添水过程不需要水泵等动力元件,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构思,由于改进了加湿水盒加湿部的结构,在加湿部内设置湿膜,加湿部朝向加湿出风口与朝向挡板均设置为开口结构,增大与干燥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加湿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构思,由于改进了加湿水盒集水部的结构,其通过注水通道连通安装板,方便加水与冷凝水的再利用;集水部也与加湿部连通,方便将水加入到加湿水盒中。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通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加湿水盒,设置于所述出风口下部;所述风道内部分气流经过所述加湿水盒加湿后吹向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框架上,并设置于所述加湿水盒的上方;
所述挡板、所述框架与所述加湿水盒限定出加湿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具有连通所述风道与所述加湿腔的第一状态、隔断所述风道与所述加湿腔的第二状态;
所述挡板处于第二状态时,其用于阻挡所述风道内气流进入所述加湿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通过电机驱动旋转,以使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水盒包括储水部和加湿部,所述加湿部的下部与所述储水部的上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加湿出风口,所述加湿部对应所述加湿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加湿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出风口设置为微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内设置有湿膜,所述湿膜下部延伸至所述储水部中;
所述加湿部朝向所述加湿出风口与所述挡板的面均设置有开口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水盒还设置有集水部,所述集水部与所述加湿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导风条;
所述集水部与所述安装板下表面相抵接;所述安装板开设有注水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将所述集水部连通室内。
CN202122220469.4U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室内空调器 Active CN216769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0469.4U CN216769575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室内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0469.4U CN216769575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室内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69575U true CN216769575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5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0469.4U Active CN216769575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室内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69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5848B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102003747A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1676957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3395582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570832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00190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339457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2635911B (zh) 双冷媒一体式风冷空调
CN213810879U (zh) 加湿结构、空调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1813337B (zh) 一种空调器的室外机
CN113310112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06512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490023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815453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00166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656200U (zh) 除湿设备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15062479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781703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20958682U (zh) 一种立式空调机组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CN217685540U (zh) 一种兼有新风换气功能的浴池休息室专用一体式除湿机
CN216143923U (zh) 空气净化装置、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21210868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84629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1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6307982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