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7826U -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7826U
CN217977826U CN202221454326.8U CN202221454326U CN217977826U CN 217977826 U CN217977826 U CN 217977826U CN 202221454326 U CN202221454326 U CN 202221454326U CN 217977826 U CN217977826 U CN 217977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main body
deformation layer
body par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5432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震群
程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YUE ME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YUE ME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YUE ME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YUE ME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5432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7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7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7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本申请提供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接头、连接管和紧固螺母。接头和紧固螺母可拆卸连接,连接管包括形变部,通过形变部夹设于接头和紧固螺母之间,且当接头和紧固螺母夹紧连接管的形变部时,形变部能够发生塑性形变以紧密贴合于接头的外壁和紧固螺母的内壁。本申请提供的管路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在空调系统中,通常,管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和接头,以及用于连接连接管和接头的紧固螺母,紧固螺母旋紧使连接管与接头相抵接。但是,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当紧固螺母旋紧时,连接管难以同时紧密贴合紧固螺母的内壁和接头的外壁,从而导致管路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管路连接结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接头、连接管和紧固螺母,接头和紧固螺母可拆卸连接,连接管包括形变部,通过形变部夹设于接头和紧固螺母之间,且当接头和紧固螺母夹紧连接管的形变部时,形变部能够发生塑性形变以紧密贴合于接头的外壁和紧固螺母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还包括主体部,形变部与主体部相连,从靠近主体部到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形变部的内径逐渐增大;形变部包括多个形变层,多个形变层层叠设置,且相邻形变层围设形成形变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增大形变部的形变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形变层包括第一形变层和第二形变层,第一形变层设于形变部靠近紧固螺母的一端,第二形变层设于形变部靠近接头的一端,第一形变层和第二形变层至少部分层叠设置,第一形变层和第二形变层围设形成形变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简化了形变部的结构,方便形变部的加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二形变层一端连接第一形变层远离主体部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的方向延伸,且形变空间具有朝向主体部的第一开口。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使形变空间更好地容纳发生塑性形变的形变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二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且形变空间具有背离主体部的第二开口。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降低形变部的加工难度。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二形变层一端连接第一形变层远离主体部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形变层与第二形变层之间形成封闭的形变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形变层与第二形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第一形变层远离主体部的一端朝向主体部的内壁弯折形成第二形变层。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形变部的结构强度。或者,第一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第一形变层远离主体部的另一端朝向主体部的外壁弯折形成第二形变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远离主体部至靠近主体部方向,第二形变层的厚度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便于加工出形变空间,降低形变部的加工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形变层包括第三形变层、第四形变层、第五形变层,第三形变层设于形变部靠近紧固螺母的一端,第五形变层设于形变部靠近接头的一端,第四形变层设于第三形变层与第五形变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四形变层一端连接第三形变层远离主体部的一端,另一端朝靠近所示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五形变层一端连接第四形成层远离主体部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所示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形变空间具有朝向主体部的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四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五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形变空间具有背离主体部的第五开口和第六开口。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形变层一端连接主体部,另一端朝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四形变层一端连接第三形变层远离主体部的一端,另一端朝靠近所示主体部的方向延伸;第五形变层一端连接第四形变层靠近所示主体部的一端,另一端朝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延伸,形变空间具有朝向主体部的第七开口和背离主体部的第八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形变层、第四形变层、第五形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形变部的结构强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该空调设备包括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
由于连接管靠近接头的一端设有形变部,并且连接管通过形变部夹设于接头和紧固螺母之间,当紧固螺母旋紧时,接头和紧固螺母夹紧连接管的形变部,形变部靠近紧固螺母的一端受到来自紧固螺母的挤压力,该挤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紧固螺母和接头的接触面并指向形变部,当形变部靠近紧固螺母的一侧端面与紧固螺母对应位置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时,形变部靠近紧固螺母的一端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并使得形变部靠近紧固螺母的一侧端面紧密贴合紧固螺母的内壁。同样地,形变部靠近接头的一端受到来自接头的挤压力,该挤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头和形变部的接触面并指向形变部,当形变部靠近接头的一侧端面与接头对应位置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时,形变部靠近接头的一端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并使得形变部靠近接头的一侧端面紧密贴合接头的外壁。综上所述,紧固螺母夹紧连接管的形变部,使得形变部能够发生塑性形变以紧密贴合于接头的外壁和紧固螺母的内壁。从而,使得连接管与接头连接更为紧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连接管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接头;200、连接管;300、形变部;310、倒角;320、形变层;321、第一形变层;322、第二形变层;323、第三形变层;324、第四形变层;325、第五形变层;330、形变空间;331、第一开口;332、第二开口;333、第三开口;334、第四开口;335、第五开口;336、第六开口;337、第七开口;338、第八开口;400、紧固螺母;500、主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空调系统中,通常,管路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管和接头,以及用于连接连接管和接头的紧固螺母,紧固螺母旋紧使连接管与接头相抵接。但是,现有的管路连接结构,当紧固螺母旋紧时,连接管难以同时紧密贴合紧固螺母的内壁和接头的外壁,从而导致管路连接结构的密封性较差。
为了解决现有管路连接结构密封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接头100、连接管200和紧固螺母400,接头100和紧固螺母400可拆卸连接,连接管200一端伸入紧固螺母400并抵接于接头100,连接管200靠近接头100的一端设有形变部300,连接管200通过形变部300夹设于接头100和紧固螺母400之间,且当接头100和紧固螺母400夹紧连接管200的形变部300时,形变部300能够发生塑性形变以紧密贴合于接头100的外壁和紧固螺母400的内壁。
由于连接管200靠近接头100的一端设有形变部300,并且连接管200通过形变部300夹设于接头100和紧固螺母400之间,当紧固螺母400旋紧时,接头100和紧固螺母400夹紧连接管200的形变部300,形变部300靠近紧固螺母400的一端受到来自紧固螺母400的挤压力,该挤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紧固螺母400和接头100的接触面并指向形变部300,当形变部300靠近紧固螺母400的一侧端面与紧固螺母400对应位置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时,形变部300靠近紧固螺母400的一端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并使得形变部300靠近紧固螺母400的一侧端面紧密贴合紧固螺母400的内壁。同样地,形变部300靠近接头100的一端受到来自接头100的挤压力,该挤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头100和形变部300的接触面并指向形变部300,当形变部300靠近接头100的一侧端面与接头100对应位置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时,形变部300靠近接头100的一端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形变,并使得形变部300靠近接头100的一侧端面紧密贴合接头100的外壁。综上所述,紧固螺母400夹紧连接管200的形变部300,使得形变部300能够发生塑性形变以紧密贴合于接头100的外壁和紧固螺母400的内壁。从而,使得连接管200与接头100连接更为紧密。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便于管路连接结构的安装与拆卸,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接头100和紧固螺母400螺纹连接。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头100和紧固螺母400卡接。
通常,管路连接结构的接头100呈锥形,为了与接头100相适配,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连接管200还包括主体部500,形变部300与主体部500相连,沿连接管200轴向,从靠近主体部到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形变部300的内径逐渐变大。如此设置,形变部300的内壁形状与接头100的外壁形状相适配,从而有利于形变部300的内壁与接头100的外壁紧密贴合。
为了使形变部300的端部更为光滑,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形变部300远离主体部500的一端设有倒角310。倒角310可以是圆角或者直角。
为了增大形变部300的形变空间330。在一实施例中,形变部300包括多个形变层320,多个形变层320层叠设置,定义多个形变层32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变层320。且相邻形变层320围设形成形变空间330,形变空间330用于容纳发生塑性形变的形变层320。如此设置,相邻形变层320之间的形变空间330均能容纳发生塑性形变的形变层320,从而增大了整个形变部300的形变空间33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形变层320的数量为2,分别定义为第一形变层321和第二形变层322,第一形变层321设于形变部300靠近紧固螺母400的一端,第二形变层322设于形变部300靠近接头100的一端,第一形变层321和第二形变层322围设形成形变空间330。也即,当接头100和紧固螺母400夹紧形变部300时,第一形变层321紧密贴合于紧固螺母400的内壁,第二形变层322紧密贴合于接头100的的外壁。并且形变层320数量为2,简化了形变部300的结构,方便形变部300的加工。
为了使形变空间330更好地容纳发生塑性形变的形变层320,本申请提供以下三个优选方案。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形变层321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二形变层322一端连接第一形变层321远离连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一形变层321与第二形变层322至少部分层叠设置,且形变空间330具有朝向主体部500的第一开口331。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形变层321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二形变层322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一形变层321与第二形变层322之间形成形变空间330,且形变空间330具有背离主体部500的第二开口332,有利于降低形变部300的加工难度。
更进一步地,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形变层321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二形变层322一端连接第一形变层321远离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且第一形变层321与第二形变层322之间形成封闭的形变空间330。
为了使形变部300结构强度更高,第一形变层321与第二形变层32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形变层321远离主体部500的一端朝向主体部500的内壁弯折形成第二形变层322。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形变层321远离主体部500的一端朝向主体部500的外壁弯折形成第二形变层322。如此设置,降低了形变部300的加工难度。形变部300的成型方式还可以是其他一体成型工艺。具体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形变部300通过车削成型加工出形变空间330。或者,形变部300还可以为浇铸成型结构。
为了方便形变部300的加工,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沿连接管200轴向,从远离主体部500至靠近主体部500方向,第二形变层322的厚度逐渐减小。如此设置,方便加工出形变空间330,降低形变部300的加工难度。
当形变层320的数量为3层时,形变部300包括第三形变层323、第四形变层324和第五形变层325。第三形变层323设于形变部300靠近紧固螺母400的一端,第五形变层325设于形变部300靠近接头100的一端,第四形变层324设于第三形变层323与第五形变层325之间,并且相邻形变层320之间分别围设形成形变空间330。第三形变层、第四形变层、第五形变层为一体成型结构。
为了使形变空间330更好地容纳发生塑性形变的形变层320,本申请提供以下三个优选方案。
具体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三形变层323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四形变层324一端连接第三形变层323远离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五形变层325一端连接第四形变层324远离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且形变空间330具有朝向主体部500的第三开口333和第四开口334。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三形变层323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四形变层324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五形变层325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且形变空间330具有背离主体部500的第五开口335和第六开口336。
更进一步地,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三形变层323一端连接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四形变层324一端连接第三形变层323远离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五形变层325一端连接第四形变层324靠近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远离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第三形变层323、第四形变层324、第五形变层325可以通过一体折弯成形。且形变空间330具有朝向主体部500的第七开口337和背离主体部500的第八开口338。也即,在本实施例中,形变部300的横截面呈s型。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所有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管路连接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包括接头(100)、连接管(200)和紧固螺母(400),所述接头(100)和所述紧固螺母(400)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00)包括形变部(300),所述形变部(300)夹设于所述接头(100)和所述紧固螺母(400)之间,且当所述接头(100)和所述紧固螺母(400)夹紧所述连接管(200)的形变部(300)时,所述形变部(300)能够发生塑性形变以紧密贴合于所述接头(100)的外壁和所述紧固螺母(400)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00)还包括主体部(500),所述形变部(300)与所述主体部(500)相连,从靠近所述主体部(500)到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所述形变部(300)的内径逐渐增大;
所述形变部(300)包括多个形变层(320),多个所述形变层(320)层叠设置,且相邻所述形变层(320)围设形成形变空间(3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320)包括第一形变层(321)和第二形变层(322),所述第一形变层(321)设于所述形变部(300)靠近所述紧固螺母(400)的一端,所述第二形变层(322)设于所述形变部(300)靠近所述接头(100)的一端,所述第一形变层(321)和所述第二形变层(322)至少部分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形变层(321)和所述第二形变层(322)形成所述形变空间(3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层(321)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形变层(32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形变层(321)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形变空间(330)具有朝向所述主体部(500)的第一开口(331);
或者,所述第一形变层(321)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形变层(322)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形变空间(330)具有背离所述主体部(500)的第二开口(332);
或者,所述第一形变层(321)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形变层(32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形变层(321)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形变层(321)与所述第二形变层(322)之间形成封闭的所述形变空间(3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层(321)与所述第二形变层(32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形变层(321)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所述第一形变层(321)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主体部(500)的内壁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形变层(322);
或者,所述第一形变层(321)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所述第一形变层(321)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另一端朝向所述主体部(500)的外壁弯折形成所述第二形变层(3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管(200)轴向,从远离所述主体部(500)至靠近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所述第二形变层(322)的厚度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320)包括第三形变层(323)、第四形变层(324)、第五形变层(325),所述第三形变层(323)设于所述形变部(300)靠近所述紧固螺母(400)的一端,所述第五形变层(325)设于所述形变部(300)靠近所述接头(100)的一端,所述第四形变层(324)设于所述第三形变层(323)与所述第五形变层(32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形变层(323)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形变层(324)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形变层(323)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靠近所示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形变层(325)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形变层(324)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向靠近所示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形变空间(330)具有朝向所述主体部(500)的第三开口(333)和第四开口(334);
或者,所述第三形变层(323)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形变层(324)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形变层(325)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形变空间具有背离所述主体部(500)的第五开口(335)和第六开口(336);
或者,所述第三形变层(323)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500),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四形变层(324)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形变层(323)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靠近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五形变层(325)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形变层(324)靠近所示主体部(500)的一端,另一端朝远离所述主体部(500)的方向延伸,所述形变空间(330)具有朝向所述主体部(500)的第七开口(337)和背离所述主体部(500)的第八开口(33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形变层(323)、所述第四形变层(324)、所述第五形变层(325)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管路连接结构。
CN202221454326.8U 2022-06-10 2022-06-10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Active CN217977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326.8U CN217977826U (zh) 2022-06-10 2022-06-10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54326.8U CN217977826U (zh) 2022-06-10 2022-06-10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7826U true CN217977826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7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54326.8U Active CN217977826U (zh) 2022-06-10 2022-06-10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7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13378A (en) Fluid connector
US11519532B2 (en) Fitting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pipes
EP2258973B1 (en) Flared end structure of tube
WO2017073088A1 (ja) 管状構造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7977826U (zh) 管路连接结构及空调设备
CN201925632U (zh) 一种扣压式复合压力管接头以及管道连接结构
KR20200101764A (ko) 기밀성 및 내구성이 향상된 공조기용 배관 조립 구조체
JP3141837U (ja) ルーズフランジ式管継手
CN215175855U (zh) 分歧管组件及空调设备
CN211423615U (zh) 一种用于管道连接的拼接式铝型材
JP3556620B2 (ja) 油圧ホース接続用金具の締結構造
CN219606364U (zh) 一种卡箍式快装弯头件
CN110864034A (zh) 卡压式连接管件、卡压式复合管件及制造方法
CN201090854Y (zh) 管材连接装置
CN214947241U (zh) 不锈钢精铸式连体内丝弯头
WO2017208615A1 (ja) 金属配管端末構造
CN218763714U (zh) 一种用于室内机与室外机的空调连接管
CN219263499U (zh) 阳接头、逆变器总成及车辆
CN215950665U (zh) 一种压接管件
JP2000193157A (ja) 管継手
CN212616263U (zh) 金属防水快速波纹管固定接头
CN215000009U (zh) 一种用于管道对接的不锈钢紧固装置
CN218378248U (zh) 一种汽车管道对接用异形三通
CN21710879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空调管路接头
CN21624278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